消毒滅菌與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_第1頁
消毒滅菌與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_第2頁
消毒滅菌與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_第3頁
消毒滅菌與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_第4頁
消毒滅菌與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消毒消毒( (disinfection)disinfection):殺死物體上病原微生物的方法,殺死物體上病原微生物的方法,并不一定能殺死含芽胞的細菌或非病原微生物。用以消并不一定能殺死含芽胞的細菌或非病原微生物。用以消毒的藥品稱為消毒劑毒的藥品稱為消毒劑( (disinfectant)disinfectant)。滅菌滅菌( (sterilization)sterilization):殺滅物體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殺滅物體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滅菌比消毒要求高,包括殺滅細菌芽胞在內的全部病原滅菌比消毒要求高,包括殺滅細菌芽胞在內的全部病原微生物和非病原微生物。微生物和非病原微生物。抑菌抑菌( (

2、bacteriostasis)bacteriostasis):抑制體內或體外細菌的生長繁殖。抑制體內或體外細菌的生長繁殖。常用的抑菌劑為各種抗生素。常用的抑菌劑為各種抗生素。防腐防腐( (antisepsis)antisepsis):防止或抑制體外細菌生長繁殖的方防止或抑制體外細菌生長繁殖的方法。細菌一般不死亡。法。細菌一般不死亡。無菌無菌( (asepsis)asepsis):不存在活菌。不存在活菌。.熱力滅菌法輻射殺菌法濾過除菌法超聲波殺菌法干燥與低溫抑菌法.v干熱滅菌法 焚燒:廢棄物、尸體 灼燒:接種環、試管口 干烤:玻璃器皿 紅外線:醫療器械v濕熱滅菌法巴氏消毒法: 61.1 62.8

3、 30 min 煮沸消毒法: 100 5 min 流通蒸汽消毒法: 100 15 30 min 間歇滅菌法: 100 1530 min 37 過夜100 1530 min 37 過夜 100 1530 min 高壓蒸汽滅菌法: 121.3 15 20 min ( 1.05kg/cm2 ). 熱型 溫度() 時間( h ) 布層內的溫度( ) 滅菌效果 20層 40層 100層 濕熱 90105.3 3 101 107 101.5 完全 干熱 130140 4 86 72 70.5 不完全. 紫外線紫外線 波長波長200-300nm的紫外線具有殺菌作用。的紫外線具有殺菌作用。 其主要作用于其主要

4、作用于DNA,使一條使一條DNA鏈上相鄰的兩個胸腺鏈上相鄰的兩個胸腺嘧嘧 啶共價結合形成二聚體,導致細菌變異和死亡啶共價結合形成二聚體,導致細菌變異和死亡。 電離輻射電離輻射 高速電子、高速電子、X射線、射線、射線射線 微波微波 波長波長1mm1m.T-T二聚體的形成導致互補鏈的過早中斷. 濾過除菌法(filtration):定義。 濾菌器(filter)p薄膜濾菌器:用于除菌的濾膜孔徑0.22mp玻璃濾菌器p石棉濾菌器p素陶瓷濾菌器. 是一種機械的作用因素,每秒超過是一種機械的作用因素,每秒超過2萬萬次振動的聲波即為超聲波。常用的超聲次振動的聲波即為超聲波。常用的超聲波發生器能產生波發生器能

5、產生20-100千赫的聲波。千赫的聲波。可使細菌細胞壁裂解而死亡可使細菌細胞壁裂解而死亡。. 干燥法干燥法 低溫法:低溫法:低溫可使細菌的新陳代謝減慢,常低溫可使細菌的新陳代謝減慢,常用作保存細菌菌種。冷凍真空干燥法是目前保存用作保存細菌菌種。冷凍真空干燥法是目前保存菌種的最好方法。菌種的最好方法。.消毒劑的種類:酚類、醇類、重金屬鹽類、氧酚類、醇類、重金屬鹽類、氧化劑、表面活性劑、烷化劑。化劑、表面活性劑、烷化劑。.化學藥物噴灑、浸泡、熏蒸等達到消毒滅菌目的(1 1)醛類消毒劑)醛類消毒劑:甲醛(浸泡、熏蒸)、多聚甲醛、戊二醛等。(2 2)含氯消毒劑:)含氯消毒劑:二氯異氰尿酸鈉(優氯凈)、

6、 次氯酸鈉、漂白粉等,用于環境消毒。(3 3)季銨鹽類消毒劑)季銨鹽類消毒劑:新潔爾滅(洗手、淋浴) 消毒寧、洗必太、消毒凈(4 4)酚類消毒劑:)酚類消毒劑:烷基化氯酚烷基化酚、間苯二酚鹵化酚、乙酚甲酚,常用煤酚皂溶液(來蘇兒),常用于腳池、車輛消毒池、地面消毒。(5 5)過氧化物類消毒劑:)過氧化物類消毒劑:過氧乙酸、過氧化氫、臭氧等,常用于浸泡、噴霧、熏蒸消毒(6 6)含碘消毒劑:)含碘消毒劑:碘酊、碘伏(碘與表面活性劑等的不定型結合物能逐漸釋放碘以長時間殺菌) ,常用于消毒皮膚、傷口等。(7 7)醇類消毒劑:)醇類消毒劑:乙醇、丙醇、丁醇、戊醇等。常用于皮膚消毒。(8 8)其它消毒劑:

7、)其它消毒劑:如高錳酸鉀(熏蒸、浸泡、噴灑)、氫氧化鈉(畜舍、地面、用具、腳池)、石灰乳(墻壁、地面)等。 .紫外線照射(1.5W/m3,1h)最常用;濾過除菌:空氣通過孔徑小于0.2 m的高效過濾裝置以除去細菌和帶菌塵埃化學消毒劑噴霧和熏蒸:過氧乙酸噴霧、熏蒸;過氧化氫噴霧;二氧化氯溶液噴灑;中草藥點燃煙熏。(三)手和皮膚的消毒(三)手和皮膚的消毒用肥皂和流動水經常并正確洗手 病原微生物污染時應用消毒劑消毒 . . 消毒劑的性質、濃度與作用時間 微生物的種類與數量 微生物對消毒劑的敏感性高低排序如下:真菌、細菌繁殖體、有包膜病毒、無包膜病毒、分枝桿菌、細菌芽胞。 溫度 酸堿度 有機物.生物安

8、全(biosafety)是生物技術安全(safety of biotechnology)的簡稱 狹義地指現代生物技術的研究、開發、應用及轉基因生物可能對生物多樣性、生態環境和人類健康產生潛在的危害。 廣義地指與生物有關的各種因素對社會、經濟、人類健康及生態環境所產生的危害或潛在風險。.病原微生物所致的安全問題,如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的安全隱患、生物武器、生物恐怖、重大傳染病的暴發流行等,也是人類社會所面臨的最現實的生物安全問題。 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的核心是防擴散和防感染。 關于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我國法令包括對病原微生物的分類管理,對實驗室的分級管理,實驗室感染的控制以及監督和法律責任

9、等.根據傳染性、感染后對個體或者群體的危害程度,病原微生物分為四類: 第一類是指能夠引起人類或者動物非常嚴重疾病的微生物,以及我國尚未發現或者已經宣布消滅的微生物。 第二類是指能夠引起人類或者動物嚴重疾病,比較容易直接或者間接在人與人、動物與人、動物與動物間傳播的微生物。 第一類、第二類統稱為第一類、第二類統稱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第三類是指能夠引起人或動物疾病,但一般情況下對人、動物或環境不構成嚴重危害,傳播風險有限,實驗室感染后很少引起嚴重疾病,并且具備有效治療和預防措施的微生物。 第四類是指在通常情況下不會引起人或動物疾病的微生物。如小鼠白血病病毒等。 .級別處理對象一

10、級對人體、動植物或環境危害較低,不具有對健康成人、動植物致病的致病因子。二級對人體、動植物或環境具有中等危害或具有潛在危險的致病因子,對健康成人、動植物和環境不會造成嚴重危害,具有有效的預防和治療措施。三級對人體、動植物或環境具有高度危險性,主要通過氣溶膠使人類傳染上嚴重的甚至是致命的疾病,或對動植物和環境具有高度危害的致病因子。通常有預防治療措施。四級 對人體、動植物或環境具有高度危險性,通過氣溶膠途徑傳播或傳播途徑不明或未知的危險的致病因子。沒有預防治療措施。.一、二級實驗室不得從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實驗活動。三級、四級實驗室從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實驗活動。 從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關實驗

11、活動應當有名以上的工作人員共同進行。在同一個實驗室的同一個獨立安全區域內,只能同時從事一種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相關實驗活動。應有健全安全保衛制度.實驗室工作人員應掌握實驗室技術規范、操作規程、生物安全防護知識和實際操作技能。應有符合要求的防護用品,應建立健康檔案;進行預防接種。實驗室應有科學、嚴格的管理制度,定期對實驗室設施設備、材料等進行檢查、維護和更新,應對廢水、廢氣以及其他廢物進行合理處置,防止環境污染。 .實驗室感染控制工作包括定期檢查實驗室的生物安全防護、病原微生物菌(毒)種和樣本保存與使用、安全操作、實驗室排放的廢水和廢氣以及其他廢物處置等實施情況。 實驗室發生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泄漏時,預防、控制措施包括:封閉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實驗室或可能造成病原微生物擴散的場所;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對病人進行隔離治療,對相關人員進行醫學檢查;對密切接觸者進行醫學觀察;進行現場消毒;對染疫或者疑似染疫的動物采取隔離、撲殺等措施。.監督的主要內容是監督病原微生物實驗室執行國家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國家標準和要求的記錄、檔案及報告的情況 法律責任的核心是承擔造成傳染病傳播、流行或者其他嚴重后果的法律責任。. 常用的消毒劑有哪些種類? 簡述化學消毒劑的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