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曲對頸曲影響的動態下X線片研究ppt課件_第1頁
腰曲對頸曲影響的動態下X線片研究ppt課件_第2頁
腰曲對頸曲影響的動態下X線片研究ppt課件_第3頁
腰曲對頸曲影響的動態下X線片研究ppt課件_第4頁
腰曲對頸曲影響的動態下X線片研究ppt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腰曲對頸曲影響的動態下腰曲對頸曲影響的動態下X線片研線片研究究韋以宗1 韋春德1 譚樹生2 潘東華1 王秀光1(1北京以宗整脊醫學研究中心 102200 2廣西民族醫院 53001)1、材料與方法:1.1、研究對象:選擇無頸、腰痛健康青年男、女,志愿參加實驗者39例。對所有志愿者均測量身高,檢查頸腰運動功能,并先行站立位照頸腰椎側位片。結果發現有12例頸腰功能嚴重受限,X線側位片頸曲或腰曲消失變直或反弓),即退出實驗。圖圖1 1、正常頸曲弓形面積測量圖示、正常頸曲弓形面積測量圖示 圖圖2 2、正常腰曲弓形面積測量圖示、正常腰曲弓形面積測量圖示圖片說明:圖1頸曲A為寰椎棘突基底部下緣頸曲,B為C

2、7后下緣。圖2腰曲A為T12后下緣,B為腰曲S1后上緣,r為半徑,為圓心角,L為AB弦長,h為圓心至AB的垂直距離例如例如:頸曲面積頸曲面積 腰曲面積腰曲面積 圖3、4 X線片顯示:黃,23歲,身高173cm。圖3:站位下腰曲弓形面積26.26cm2,頸曲弓形面積14.86cm2。圖4:坐1h后腰曲弓形面積為0反弓),頸曲弓形面積9.34cm2。圖3 圖4 圖9、10、11 MRI成像:腰曲在不同形態下,椎間盤在椎間隙的位置和硬脊膜囊的關系。圖9:正常腰曲下,椎間盤在椎間隙的中前方本例腰5椎間盤突出)。圖10:腰曲變直,椎間盤向硬脊膜囊膨出。圖11:腰曲反弓,椎間盤突入椎管,壓迫硬脊膜囊。圖9

3、 圖10 圖11 圖12、13、14 MRI成像:頸曲在不同形態下,椎間盤在椎間隙的位置和硬脊膜囊的關系。圖12:正常頸曲下,椎間盤在椎間隙的中前方。圖13:頸曲變直,椎間盤向硬脊膜囊膨出。圖14:頸曲反弓,椎間盤突入椎管,壓迫硬脊膜囊。 圖12 圖13 圖142.1、關于椎曲面積:有學者1提出用椎曲的弓弧與弓弦的夾角測椎曲值。為了較準確觀測椎曲的量變,作者2采取數學幾何學的弓形面積測量法,經觀測240例正常頸曲和腰曲,測到國人成年男女腰曲弓形面積為32.36cm2(5.26cm2),2、討論頸曲弓形面積為14.10cm2(2.86cm2)。椎曲縮小,則弓形面積減少;變直或反弓則弓形面積消失為

4、“0”。本研究27例青年并非都是正常頸、腰曲。課題目的是觀察腰曲變化與頸曲的關系,因此選擇實驗者的頸腰存在曲度為條件。結果顯示,部份頸腰曲已變小的實驗者,在坐1h后腰曲縮小,同時頸曲也縮小,但其縮小范圍雖然小于正常頸腰曲者,但也相近站位時的1/4,即20以上(表)。2.2、腰曲變化影響頸曲的機理:人體脊柱運動,健康人在自然狀態下,腰部屈曲、頸部也隨之屈曲;腰部后伸、頸部也自然同樣后伸。因此,本實驗腰曲站、坐位的變化,頸曲隨之變化,與人體自然活動是一致的。作者3研究腰大肌與腰曲關系,曾闡明腰大肌對腰曲作用的重要性。本實驗也進一步證實,當坐后腰曲失去了腰大肌的牽拉后,椎曲變直、椎間隙減小,整體腰椎

5、短縮。如果在坐后1h時立即站立照片,腰曲和頸曲同時恢復接近站立時的椎曲弓形面積圖5、6)。這是屈髖坐位時腰大肌松弛和伸髖站立位下腰大肌張力增高對腰曲的影響。腰曲變化對頸曲的影響,主要是脊柱韌帶的傳導力。當脊柱在屈曲位椎曲變小或反弓時,前縱韌帶變松而椎間盤前部壓縮椎間隙前窄后寬),后縱韌帶、黃韌帶、棘間韌帶、棘上韌帶頸部為項韌帶和椎間盤后部纖維緊張;當在伸展位時椎曲正常或加大),椎間盤后纖維壓縮,前縱韌帶、椎間盤前部纖維緊張。屈伸運動導致韌帶張力的變化,以頸椎和腰椎明顯4 。而前、后縱韌帶其纖維組織是連接34個椎體,從枕骨基底部始后縱韌帶是樞椎向下附著于各椎體前緣延伸到骶椎。因此,腰椎的活動,通

6、過前、后縱韌帶和棘間韌帶、棘上韌帶的傳導而帶動頸椎同步活動。這當然還有附著于脊柱的肌肉力量。所以,腰曲的動態也影響到頸曲。另一方面,作者5研究脊柱輪廓應力平行四邊形平衡中,指出脊柱在矢狀觀,腰椎上段與頸椎上段是平行四邊形的對邊。本實驗發現:在腰曲和頸曲站/坐變化中,主要變化也是在腰椎的上段和頸椎的上段。因此,腰曲影響頸曲,是脊柱在韌帶及其肌肉的傳導力作用下圍繞中軸平衡,按平行四邊形的數學規則運動維持平衡的。2.3、椎曲改變與椎間盤的活動:椎曲是椎體相互之間的椎間隙前后距離所確定。正常頸、腰曲狀態下,椎間隙是前寬后窄,椎間盤髓核處于椎間隙的中前方圖9、12);青年期的椎間盤含水量高,有滾動性,當

7、椎間隙前后等寬時,椎曲變直后,椎間盤髓核向后方滾動,隨同纖維環膨出椎管內,與硬脊膜囊形成壓跡圖10、13);如椎間隙前窄后寬,則椎曲反弓,椎間盤突入椎管,壓迫硬脊膜囊圖11、14)。如后緣黃韌帶一旦肥厚,就造成椎管狹窄從實驗中雖然發現坐位后立即站起,頸腰曲也隨之恢復。但是,如長時間久坐,頸腰曲長時間處于縮小、變直狀態。腰大肌則逐漸出現廢用,肌容積和張力下降;而豎脊肌也因長期緊張而充血、粘連、彈性改變。脊柱內部韌帶也出現粘連、彈性下降。椎間盤因椎間隙變窄受壓而脫水、彈性下降而退變。久而久之,椎曲的回彈力一天比一天降低,彈簧的阻尼振動出現“諧振子的阻尼震動”逐漸出現不可復位的變直、側彎圖7、8產生

8、癥狀。關于椎間盤突出及退變病因諸多,但機械壓迫力是公認的原因之一。V.T.Battie6研究職業對腰椎間盤退變的影響指出,重體力負荷與非直立工作姿勢的久坐關系密切,V.T.Battie是從職業和發病率調查得出的結論,因此A.M.Kaigle Holm 7等認為久坐是椎間盤退變的原因似欠證據。本實驗則提供了證據。O.K.Nordbarg C8,通過實驗證實在加載情況下,椎間盤的組織液流出,纖維環的膠原纖維延伸,導致椎間盤的高度和容量下降20。坐后由于腰曲失去了腰大肌的支撐力,椎間隙變窄,椎曲變小,椎間盤的容積和彈性也同時減小。不僅在腰椎如此,頸椎也是如此。久坐引起頸腰曲如此變化,表明長期久坐,在

9、頭及上半身載荷應力下,由于椎間盤的組織液流失,最后導致椎間盤退變。頸椎雖承受頭顱載荷不大,但由于腰曲變小,帶動頸曲也變小,椎間盤高度和容積也同時減小,久而久之椎間盤退變。另一方面,頸椎椎管比腰椎椎管小,而且還有通過橫突孔的椎動脈,因此頸曲一旦紊亂,很容易產生癥狀,這是臨床上頸椎病發病率高于腰椎病的原因之一。3、臨床意義:31、久坐是頸椎病和頸腰綜合征的主要病因:頸椎病目前是高發病率,其致病原因雖多,但頸椎結構力學失衡始終是主要的病因病理。作者9曾觀察頸曲紊亂的頸椎病占83并有胸椎旋轉側凸。胸椎的側凸實際上源自腰椎的側彎。本實驗發現久坐后腰曲變小,同時并有椎體旋轉;如果是變直,則出現旋轉側彎圖7、8)。腰椎側彎,為維持中軸平衡,胸椎必然反向旋轉側凸,頸椎也與胸椎反向旋轉側凸而頸曲紊亂。可見,頸曲紊亂源自腰曲,長期久坐,腰曲變直、側彎,導致頸曲紊亂,椎間盤不是突出就是退變,鉤椎關節紊亂、椎間孔變窄、神經根受刺激;椎曲紊亂、椎體旋轉、椎動脈痙攣或扭曲而供血不足;長期的椎曲變直,黃韌帶從皺折到增厚,椎間盤突入椎管,最終導致椎管狹窄。由于頸椎曲紊亂源自腰曲,因此,如果一旦出現椎曲紊亂的病理改變,往往頸、腰兩者同時出現,這是頸腰綜合征的病因病理所在。32、上病下調療法10的理論依據:頸曲紊亂的頸椎病,嚴重的椎曲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