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供應鏈研究現狀及展望_第1頁
農產品供應鏈研究現狀及展望_第2頁
農產品供應鏈研究現狀及展望_第3頁
農產品供應鏈研究現狀及展望_第4頁
農產品供應鏈研究現狀及展望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供應鏈與供應鏈管理思想供應鏈的概念最早出現在20世紀80年代左右,但還沒有形成統一的定義。LinF. R.等認為,供應鏈是包括供應商、制造商、銷售商在內,涉及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企業網絡系統。Stevens認為,供應鏈是通過價值增值過程和分銷渠道控制從供應商的供應商到用戶的用戶的整個過程,它始于供應的源點,終于消費的終點。Christo-pher認為,供應鏈是一個組織網絡,所涉及的組織從上游到下游,在不同的過程和活動中對交付給最終用戶的產品或服務產生價值。國內學者對供應鏈的認識也不盡相同。陳國權認為,企業從原料和零部件采購、運輸、加工制造、分銷直至最終送到顧客手中的這一過程被看成是一個環環

2、相扣的鏈條,這就是供應鏈。藍伯雄認為,供應鏈是原材料供應商、零部件供應商、生產商、分銷商、零售商、運輸商等一系列企業組成的價值增值鏈。馬士華認為,供應鏈是圍繞核心企業,通過對信息流、物流、資金流的控制,從采購原材料開始,制成中間產品以及最終產品,最后由銷售網絡把產品送到消費者手中的將供應商、制造商、分銷商、零售商、直到最終用戶連成一個整體的功能網絡結構。通過分析上述供應鏈的定義,可以看出,供應鏈的概念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供應鏈參與者,即供應商、生產商、銷售商、運輸商等;供應鏈活動,即原材料采購、運輸、加工、制造、分銷等;供應鏈的三種流,即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供應鏈的拓撲結構,即網絡、鏈條、

3、網鏈。這四者貫穿起來,就形成了供應鏈。關于供應鏈管理,也還沒有統一的定義。SGSCF(Stanford Global Supply ChinaForum將供應鏈管理定義為“從供應(商、制造(商、分銷(商到客戶的物流和信息流的協調和集成”。Willian C.Copacino對供應鏈管理的定義是“管理從物料供應者一直到產品消費者之間的物料和產品流動的技術”。Harland認為,供應鏈管理是管理以下范圍的企業活動和關系:組織內部、直接供應商、第一層第二層供應商及供應鏈上的顧客、整個供應鏈。陳國權認為,供應鏈管理是對整個供應鏈系統進行計劃、協調、操作、控制和優化的各種活動和過程,其目標是要將顧客所需

4、的正確的產品(Right Product能夠在正確的時間(RightTime、按照正確的數量(Right Quantity、正確的質量(Right Quality和正確的狀態(Right Status送到正確的地點(RightPlace即“6R”,并使總成本最小。馬士華認為,供應鏈管理就是使供應鏈運作達到最優化,以最少的成本,令供應鏈從采購開始,到滿足最終顧客的所有過程,包括工作流、實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的等均高效率地操作,把合適的產品以合理的價格,及時準確地送到消費者手上。上述定義雖然側重不同,但基本都強調了供應鏈管理是在集成、系統、最優思想的指導下,通過對鏈條中各種“流”的管理,以更好地滿

5、足地顧客的需求,并實現整個鏈條的收益最大化的一種管理理念、方法和技術。這與經典的管理思維是一脈相承的。2農產品供應鏈的相關研究2.1農產品供應鏈的涵義及特點農產品供應鏈是基于農產品這一特殊產品形成的供應鏈。國外研究揭示,在“從田間到餐桌”的過程中,農產品供應鏈呈現為一種“生產商與消費者雙驅動模式”特征明顯的非線性系統。國內學者則認為,農產品供應鏈通過前饋的信息流和反饋的物料流和信息流執行農業生產資料采購、原料農產品和加工農產品生產、產品銷售,進而把供應商、生產商、批發商、加工商、分銷商、最終客戶連成一體的功能網鏈結構模式。一般而言,農產品供應鏈由以下環節構成:生產資料的供應環節、生產環節、加工

6、環節、配送環節、零售環節,各個環節流程(見圖1。由圖1可以看到,農產品供應鏈的要素企業主要有:種子和飼料供應商(生產資料供應環節、農戶或生產企業(農產品生產環節、加工廠(農產品加工環節、配送中心或配送企業(配送環節、零售商(銷售環節等,其核心企業可以是農產品的加工制造企業,也可以是涉農分銷企業,還可以是大型零售企業、生鮮超市等。與工業產品相比,在產品屬性上,農產品具有易腐、生長有一定的自然周期、產品易受生物、氣候等自然環境影響且原料質量對最終加工產品的質量有重要影響等特點;在生產上,農產品生產具有區域性、季節性、分散性等特點;在消費上,農產品又是人們的生活必需品,消費彈性小,具有消費普遍性和分

7、散性的特點。由于農產品的諸多特性,導致了農產品供應鏈不同于一般商品供應鏈,有如下特點:參與者眾多。在產前、產中、加工、運輸、銷售和最終到消費者的各個環節上都有眾多參與者;農產品物流數量特別大,品種特別多;農產品供應鏈物流要求高。由于農產品與農產品供應鏈研究現狀及展望劉春全李仁剛(華中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華中農業大學資產經營公司湖北武漢430070摘要在回顧農產品供應鏈研究發展的基礎上,對目前農產品供應鏈管理的幾個熱點問題,包括物流管理、信息管理、供應鏈整合的研究現狀進行了系統總結,最后結合農產品供應鏈所處的現代環境,指出了未來農產品供應鏈研究的三個熱點問題,即綠色農產品供應鏈、敏捷農產品供應鏈

8、和基于電子商務的農產品供應鏈。關鍵詞供應鏈管理農產品供應鏈電子商務中圖分類號F252文獻標識碼A收稿日期:2008-01-08經營之道61PIONEERING WITH SCIENCE&TECHNOLOGY MONTHLY NO.42008科技創業PIONEERING WITH SCIENCE &TECHNOLOGY MONTHLY月刊科技創業月刊2008年第4期圖1農產品供應鏈環節流程圖工業品不同,是有生命的動物與植物產品,所以農產品的物流特別要求綠色物流,在物流過程中要做到不污染、不變質。由于農產品價格較低、體積大,所以一定要做到低成本運行;農產品物流難度大。一是包裝難;二

9、是運輸難;三是倉儲難。同時還具有資產專用性高、市場不確定性大和供應鏈易斷性等特點。2.2農產品供應鏈管理的相關研究農產品供應鏈管理是農產品供應鏈領域的核心問題,當前對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物流管理、信息管理和供應鏈整合等方面。2.2.1物流管理在與供應鏈相關的功能性領域中,物流是被廣泛研究的領域之一。研究發現,與其他功能不同,物流在增加企業收入的同時也降低企業成本。許多企業把物流能力作為企業創造產品差異化的一種方式。物流能力主要貢獻于企業的全局戰略和業績,甚至有時作為企業的核心競爭能力。而從中國的實際情況來看,農產品物流處于十分落后的狀況,由于農產品不能做到貨暢其流,不能做到加工增值,使農民利益受

10、到損害;由于農產品物流技術落后,物流過程損耗大,加大了成本,同樣使農民利益受到損害,因此必須重視農產品物流。孫劍和李艷軍認為,要采取一體化戰略來發展農產品物流。厲以寧認為,發展第三方物流可以在專業化服務的條件下節約成本,提高物流效率。溫思美和楊順江則認為,農業產業化經營是提高農產品物流水平的有效途徑。2.2.2信息管理Wout J.Hofman 認為信息和交流技術(ICT 對農產品供應鏈的發展相當重要,可以為農業關聯企業提高競爭能力,增加市場份額提供機會。因此,農產品供應鏈上的合作企業應該站在國內和國際兩個市場的高度實施ICT 戰略。Dam 也是實施農產品供應鏈信息管理改革和大力發展ICT 的

11、支持者。Luttighuis 在前人的基礎上進一步指出目前的ICT 機構中存在三大技術障礙,即過于特定、刻板和適用范圍狹窄。對此,他提出了設計一般的、柔性的、廣泛的ICT服務結構的政策和技術建議。另外,他還認為,由于ICT 是為整個農業產業鏈,甚至是為整個農業部門服務的,因此單個的農業企業不可能投資建設,合理的投資者應該是政府。王寧和黃立平則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構建了信息網絡環境下的農產品物流供應鏈模式,提出了在農產品供應鏈中運用互聯網、電子商務等現代信息技術的具體操作方法。2.2.3整合研究Mighell 和Jones 最早提出農業“縱向協調”,認為它是一個組織創新,縱向協調包括從原材料生產

12、、加工、儲存、運輸、銷售等活動在內的一系列過程。Boehlje 和Schrader 主張將食品供應鏈的研究重點由市場轉移到鏈條的縱向協調上來,他們認為較之單純地進行市場開發,將食品鏈的管理重點放在供應商、生產商以及加工商之間的關系協調方面更能夠提高整體的效率。Frank 和Henderson 認為在農產品供應鏈的研究中較多出現的是垂直協調。垂直協調包括所有生產及營銷階段的所有交易方法,涵蓋正式及非正式的契約協議,用來連接供應鏈相鄰階段。若兩個相鄰階段屬于同一個廠商所有,就是所有權的縱向整合。Kliebenstein 和Lawrence 也認為協調活動包括完全的整合體系(所有權整合及各種契約協議

13、,所有的協調活動旨在促進產業中參與者的競爭地位。朱毅華對我國農產品供應鏈的整合問題進行了系統研究,發現供應鏈的內外部整合對企業績效有顯著影響,但外部整合的影響要明顯小一些,需要進一步加以強化。3結語3.1綠色農產品供應鏈綠色農產品供應鏈是綠色生產和農產品供應鏈的學科交叉,是實現可持續發展和保證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重要手段,是使整個農產品供應鏈對環境的負面影響最小、資源效率最高的有效方式。1997年ISO14001和ISO14040的提出,更是在國際上引起巨大震動,實施綠色農產品供應鏈已是大勢所趨。近年來,國外越來越多的學者已經開始從事這個日趨熱門課題的研究。而在國內,關于綠色農產品供應鏈的研究還十

14、分的匱乏,不論是理論分析,還是實施策略,都需要進行系統研究。3.2敏捷農產品供應鏈敏捷農產品供應鏈以增強企業對變幻莫測的市場需求的適應能力為導向,以動態聯盟的快速重構為基本著眼點,以促進企業間的合作和企業生產模式的轉變、提高大型企業集團的綜合管理水平和經濟效益為主要目標,致力于支持供應鏈的迅速結盟、優化聯盟運行和聯盟平穩解體。隨著農產品市場需求的日趨多樣化,如何在快速反應市場需求的同時,提高供應鏈各環節的邊際效益,實現利益共享的多贏目標,成為各主體關注的焦點。而敏捷農產品供應鏈的出現,為上述多重目標的實現提供了可能。但目前對敏捷供應鏈的研究多還集中在工業品領域,亟待向農產品領域延伸。3.3基于

15、電子商務的農產品供應鏈電子商務改變了農產品供應鏈上從農資采購、農業生產、分銷、到交付給最終用戶的全過程,改變了供應鏈上信息流、物流、資金流、人流和商務流的運作模式。它以核心企業為中心,將鏈條上游的生產者、下游的經銷商(客戶、物流運輸商、零售商以及其它輔助機構進行垂直一體化的整合,構成一個農產品電子商務供應鏈網絡,消除了整個供應鏈網絡上不必要的運作和消耗,促進了供應鏈向動態的、虛擬的、全球網絡化的方向發展。電子商務和農產品供應鏈的融合已是必然的趨勢。因此,對基于電子商務的農產品供應鏈的研究,也需要與時俱進,逐漸形成完整的體系。參考文獻1董安邦,廖志英.供應鏈管理的研究綜述J.工業工程.2002(52王非,胡信步.供應鏈管理若干問題研究綜述J.人文地理,2005(33馬士華,林勇.供應鏈管理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54William C.B.,Norina L.,Cassavant K.The use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to increase exports of agricultural prod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