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潔生產電解鋁業_第1頁
清潔生產電解鋁業_第2頁
清潔生產電解鋁業_第3頁
清潔生產電解鋁業_第4頁
清潔生產電解鋁業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HJ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行業標準HJ/T1872006清潔生產標準 電解鋁業Cleaner production standard-Aluminum electrolytic industry(發布稿)2006-7-3發布 2006-10-01實施國家環境保護總局 發布目次前言1 范圍2 規范性引用文件3 定義4 技術要求 4.1 指標分級 4.2 指標要求5 數據采集和計算方法6 標準的實施前言 為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清潔生產促進法,保護環境,為電解鋁業開展清潔生產提供技術支持和導向,制定本標準。本標準為指導性標準,可用于企業的清潔生產審核和清潔生產潛力與機會的

2、判斷,以及企業清潔生產績效評定和企業清潔生產績效公告制度。在達到國家和地方環境標準的基礎上,本標準根據當前的行業技術、裝備水平和管理水平而制訂,共分為三級,一級代表國際清潔生產先進水平,二級代表國內清潔生產先進水平,三級代表國內清潔生產基本水平。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發展,本標準也將不斷修訂,一般每三到五年修訂一次。根據清潔生產的一般要求,清潔生產指標原則上分為生產工藝與裝備要求、資源能源利用指標、產品指標、污染物產生指標(末端處理前)、廢物回收利用指標和環境管理要求等六類。考慮到電解鋁業的特點,本標準將清潔生產指標分為五類,即生產工藝與裝備要求、資源能源利用指標、污染物產生指標(末端)、廢物回

3、收利用指標和環境管理要求。本標準為首次發布。本標準由國家環境保護總局避科技標準司提出。本標準由撫順市環境保護研究所、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負責起草。本標準國家環境保護總局2006年7月3日批準,自2006年10月1日起實施。本標準由國家環境保護總局解釋。1 范圍 本標準適用于電解鋁生產企業的清潔生產審核、清潔生產潛力與機會的判斷、清潔生產績效評定和清潔生產績效公告制度。2 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當下列標準被修訂時,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標準。GB 9078 工業爐窯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 16297 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T 15432 環境空氣 總懸

4、浮顆粒物測定 重量法GB/T 15433 環境空氣 氟化物的測定 石灰濾紙氟離子選擇電極法GB/T 15434 環境空氣 氟化物的測定 濾膜氟離子選擇電極法GB/T 16157 固定污染源排氣中顆粒物測定與氣態污染物采樣方法GB/T 24001 環境管理體系 規范及使用指南3 定義3.1 清潔生產指不斷采取改進設計、使用清潔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進的工藝技術與設備、改善管理、綜合利用等措施,從源頭削減污染,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減少或者避免生產、服務和產品使用過程中污染物的產生和排放,以減輕或者消除對人類健康和環境的危害。3.2 污染物產生指標本標準中為氣污染物產生指標。氣污染物產生指標是指廢氣處理

5、裝置入口的廢氣量和污染物種類、單排量或濃度。3.3 濃相輸送指一種氣力輸送中的靜壓輸送技術,是直接利用壓縮空氣的靜壓能來推動物料,使物料呈懸浮態栓裝流動,輸送物料時風速低,解決了能量傳遞和顆粒間的摩擦損失。3.4 超濃相輸送指一種氣力輸送中的流態化輸送技術,是低壓風通過分配板使槽內物料流態化,使其具有流體的性質,同時沿輸方向建立起料柱差,料柱差所產生的推動力足以克服液體流動的摩擦力時,流態化物料向前流動。4 技術要求4.1 指標分級本標準共給出了電解鋁業生產過程清潔生產水平的三級技術指標:一級:國際清潔生產先進水平;二級:國內清潔生產先進水平;三級:國內清潔生產基本水平。4.2水平指標要求電解

6、鋁清潔生產標準的指標要求見表1電解鋁業清潔生產標準指標一級二級三級企業現狀一、生產工藝與裝備要求備料工藝與裝備氧化鋁、氟化鹽貯存袋裝料進室內庫,罐裝料進貯倉氧化鋁輸送濃相輸送氟化鹽輸送濃相輸送氧化鋁、氟化鹽上料段超濃相輸送、計算機控制、自動化精確配料電解工藝與裝備工藝與產能要求電解鋁預焙工藝,產量10萬噸以上(包括10萬噸)電解電流強度,KA200160160電解煙氣凈化系統全密閉集氣,機械排煙、干法凈化系統全密閉集氣,機械排煙、干法凈化系統全密閉集氣,機械排煙、干法凈化系統二、資源能源利用指標1、原輔材料的消耗電解鋁生產的主要原料為氧化鋁,輔助原料氟化鋁、冰晶石、陽極炭塊。使用其他代用品時,

7、在生產過程中應減輕對人體健康的損害和生態環境的負面影響。2、原輔材料合格率/(%)1001001003、 電流效率/(%)9493914、原鋁直流電耗/(kwh/t)1)1330013400140005、原鋁綜合電耗/(kwh/t)1)1450014700154006、氧化鋁單耗/(kg/t)1)1930193019407、氟化鋁單耗/(kg/t)1)2223288、冰晶石單耗/(kg/t)1)4559、陽極單耗/(kg/t)1)410420500三、污染物產生指標(末端處理前)1、全氟物產生量/(kg/t)2)1618202、粉塵產生量/(kg/t)2)303040四、廢物回收利用指標1、集

8、氣效率/(%)9896952、凈化效率/(%)9998973、廢電解質100%回收并加工利用100%回收并加工利用100%回收并加工利用4、廢陽極100%回收并加工利用100%回收并加工利用100%回收并加工利用5、冷卻水100%循環利用100%循環利用100%循環利用五、環境管理要求1、環境法律法規標準符合國家和地方有關環境法律、法規,總量控制和排污許可證管理要求;污染物排放達到國家和地方排放標準(如GB9078、GB16297)2、組織機構設專門環境管理機構和專職管理人員3、環境審核1、按照電解鋁企業清潔生產審核指南的要求進行審核;按照GB/T24001建立并運行環境管理體系,環境管理手冊

9、、程序文件及作業文件齊備。2、近三年無重大環境污染事故。按照電解鋁企業清潔生產審核指南的要求進行審核;環境管理制度健全,原始記錄及統計數據齊全有效4、廢物處理用符合國家規定的廢物處置方法處置廢物;嚴格執行國家或地方規定的廢物轉移制度。對危險廢物要建立危險廢物管理制度,并進行無害化處理。5、生產過程環境管理1、每個生產裝置要有操作規程,對重點崗位要有作業指導書;易造成污染的設備和廢物產生部位要有警示牌;對生產裝置進行分級考核。2、建立環境管理制度,其中包括:-開停工及停工檢修時的環境管理程序;-新、改、擴建項目環境管理及驗收程序;-環境監測管理制度;-污染事故應急程序-環境管理記錄和臺帳。3、近

10、三年無重大環境污染事故。1、每個生產裝置要有操作規程,對重點崗位要有作業指導書;對生產裝置進行分級考核。2、建立環境管理制度,其中包括:-開停工及停工檢修時的環境管理程序;-新、改、擴建項目環境管理及驗收程序;-環境監測管理制度;-污染事故應急程序。3、近三年無重大環境污染事故。6、相關方環境管理原材料供應方的環境管理程序;協作方、服務方環境管理程序。注:1)指噸鋁單耗;2)指噸鋁污染物產生量。5 數據采集和計算方法5.1 本標準所設計的各項指標均采用電解鋁業和環境保護部門最常用的指標,易于理解和執行。5.2 本標準的各項指標的采樣和監測按照國家標準監測方法執行。每個采樣點應至少選取三組以上樣

11、品進行數據分析。全氟產生量監測執行GB/T16157、GB/T15434和GB/T15433。粉塵產生量監測執行GB/T16157和GB/T15432。5.3 污染物產生指標系指末端處理之前的的指標,應分別在監測各個車間或裝置后進行累計。5.4 有關參數的計算方法5.41. 電流效率電流效率大小是用實際鋁產量和理論鋁產量之比來表示,即:=(P實/P理)×100%式中:P實實際鋁產量,t;P理=C·I·×10-3,tC- 鋁的電化當量,C=0.3356g·A-1·h-1 ;I - 電解槽系列平均電流,A 電解時間, h.電耗是電解生產中

12、一項綜合技術指標,用下面公式表示: V×106W= -·C式中:W 噸鋁直流電耗,kwh/t; V- 槽平均電壓,伏特 V槽平均電壓=V工作電壓+V線路分攤電壓+V效應電壓; - 電流效率; C - 鋁的電化當量,C=0.3356g·A-1·h-1 氧化鋁消耗量(t) 氧化鋁單耗 = - 鋁產量(t) 氟化鋁消耗量(t) 氟化鋁單耗= - 鋁產量(t) 冰晶石消耗量(t) 冰晶石單耗= - 鋁產量(t) 炭塊消耗量(t) 陽極單耗= - 鋁產量(t)電解鋁產生的全氟污染物包括電解質的蒸發物和一次生產的氟化氫。后者是由陽極中氫和進入電解槽中的水分產生的。

13、279W = - + 0.047t 61 (CR)2 式中:W - 生產每噸鋁的產氟量(以氟計),kg/t; CR NaF/AlF3的分子比(摩爾比); t - 電解溫度,注:此式為經驗算式,適用于常規操作計算,供參考。電解槽集氣效率電解鋁生產過程集氣效率計算模式中各參數值是對某電解實際取樣而獲得的(噸鋁產氟量采用設計值),該集氣效率計算模式已廣泛在鋁工業上應用。在集氣效率為100%時,進入凈化系統的廢氣含氟量計算公式為:Fd = N·Ad·Fy式中:Fd - 生日產氟量, kg/d; N - 電解槽數(凈化系統承擔電解槽數),臺;Ad - 槽日產鋁量,t/d;Fy - 噸鋁產氟量,kg/t。在集氣效率為100%時,進入凈化系統的廢氣氟濃度計算公式為: N·Ad·Fy·106CF = - N·Q1·24式中: CF - 廢氣含氟濃度, mg/m3; Q1 - 實際單槽排煙量(標準狀態),m3/h。電解槽的實際集氣效率有兩種測定計算方法:當單槽排煙設計值與實際值完全一致時,計算方法如下: CF集 = - × CF式中:集 集氣效率,%; CF - 實測煙氣(未凈化前)含氟濃度,mg/m3; CF - 集氣效率為100%,煙氣含氟濃度,mg/m3當實際單槽排煙量或凈化系統處理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