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學生臨床技能操作指引_第1頁
中國醫學生臨床技能操作指引_第2頁
中國醫學生臨床技能操作指引_第3頁
中國醫學生臨床技能操作指引_第4頁
中國醫學生臨床技能操作指引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腰椎穿刺Lumbar Puncture一、目的常用于檢查腦脊液的性質,對診斷腦膜炎、腦炎、腦血管病變、腦瘤等神經系 統疾病有重要意義。也可測定顱內壓力和了解蛛網膜下腔是否阻塞等,有時也用于鞘內 注射藥物。二、適應證1在下列情況下需進行腦脊液分析以協助診斷:腦膜炎、腦炎、吉蘭巴雷綜 合征、淋巴瘤及其他情況。2腦脊液壓力及腦脊液動力學檢查。3注射造影劑及藥物:脊髓造影時注射造影劑;注射抗腫瘤藥、鎮痛藥及抗生 素。三、禁忌證1顱內壓增高。2穿刺點附近感染。3準備進行脊髓造影或氣腦造影。4凝血障礙。5休克、衰竭或瀕危狀態。6后顱窩有占位性病變。注意:明顯視乳頭水腫或有腦疝先兆者禁忌穿刺四、術前準備 &

2、#39; 1患者準備1)向患者交代腰椎穿刺目的、操作過程和可能的風險。2)檢查患者眼底,判斷是否存在眼底水腫,查看患者頭顱CT及MRI影像。3)簽署知情同意書。注意:術前溝通,確認知情同意。2材料準備1)消毒腰穿包,內含彎盤、腰穿針、洞巾、止血鉗、巾鉗、小消毒杯、紗布、 標本容器。2)無菌手套。3)操作盤。4) Sml 注射器。5) - 次性測壓管。6) 2% 利多卡因。7)碘伏、紗布、膠布。五、操作步驟1體位:患者側臥,靠近床沿,頭向前胸部屈曲,雙手抱膝,使其緊貼腹部, 這種體位使脊柱盡量后突以增寬脊椎間隙(圖 2-1 )。對于肥胖、關節炎或脊柱側彎的 患者也可取坐位腰穿。2確定穿刺點:一般

3、以雙側髂嵴最高點連線與后正中線交匯處為穿刺點(相當于 L3-L4 椎間隙)。有時也可在上一或下一腰椎間隙穿刺。 注意:一般以雙側髂嵴最高點連線與后正中線交匯處為穿刺點。 3打開腰穿包,戴上無菌手套,用碘伏消毒穿刺區,覆蓋數個椎間隙,蓋洞巾。4. 于L3 L4椎間隙皮下注射利多卡因,產生皮丘:然后麻醉深部結構。 注意:麻醉也可用普魯卡因,普魯卡因需皮試。5. 檢查腰穿針有無缺陷。用左手固定穿刺點皮膚,右手持腰穿針,垂直背部刺 入皮丘,緩慢推進,腰穿針尾端向患者足側偏斜 30°-45 °6. 緩慢進針至蛛網膜下腔。 當針頭穿過韌帶與硬脊膜時, 可感到阻力突然消失。 沒有 經驗的

4、術者可反復拔出針芯看是否有腦脊液流出。記住每次推進時先將針芯插 入,拔針時可 以不必插入針芯。穿刺時腰穿針的針尖斜面應平行于患者身體長軸,以避免損 傷硬脊膜纖維,這樣可以減少腰穿后頭痛。注意: 穿刺時腰穿針的針頭斜面應平行于患者長軸,以避免損傷硬脊膜纖維, 減少腰穿后頭痛。7. 如果沒有腦脊液流出, 可輕輕旋轉腰穿針。 如仍無腦脊液流出, 可注射 Iml 空 氣, 但不要注射鹽水或蒸餾水。8腦脊液流出后,接上測壓管檢測壓力。正常初壓為70180mmH2(0 側臥位), 壓力 增高見于患者緊張、蛛網膜出血、感染、占位性病變。壓力減低見于腦脊液循 環受阻或腰穿針針頭僅部分在蛛網膜下腔。 注意:正常

5、側臥位腦脊液初壓為 70-180mmH20。9取腦脊液 25ml 送化驗,順序如下: 第一管進行細菌學檢驗:革蘭氏染色,真菌染色及真菌培養; 第二管化驗糖及蛋白,如懷疑多發性硬化,可化驗寡克隆曲帶及髓鞘堿性蛋白; 第三管進行細胞計數及分類;第四管根據患者情況進行特異性化驗:如懷疑神經梅毒應檢測VDRL如懷疑結核性腦膜炎或單純皰疹腦炎應進行 PCR 檢測;如懷疑隱球菌感染,應進行墨汁染色。 ' 10. 拔出腰穿針,干紗布覆蓋穿刺點。11. 囑患者去枕平臥 46 小時、多飲水預防腰穿后頭痛。六、操作注意事項1嚴格掌握禁忌證,凡疑有顱內壓升高者必須先做眼底檢查,如有明顯視乳頭 水腫或有腦疝先

6、兆者,禁忌穿刺。 2穿刺時患者如出現呼吸、脈搏、面色異常等情況時,立即停止操作,并作相 應處理。3鞘內給藥時,應先放出等量腦脊液,然后再等量置換藥液注入七、并發癥1腰穿后頭痛:是最常見的腰穿并發癥,見于腰穿后24 小時。患者臥位時頭痛消失,坐 位時頭痛加劇。多為枕部跳痛,可持續一周。病因可能是穿刺點滲出或腦組織 牽拉、移位。腰穿后囑患者平臥 6 小時、多飲水、盡量用細的腰穿針、腰穿針的針尖斜面與 患者身體長軸平行有助于預防腰穿后頭痛。注意: 腰穿后頭痛是最常見的腰穿并發癥。2馬尾及脊髓圓錐損傷:少見。腰穿中如果突然出現感覺異常(如下肢麻木或 疼痛)應立即停止腰穿。3小腦或延髓下疝:腰穿中或腰穿

7、后發生腦疝非常少見,多見于高顱壓患者, 及早發現則可以治療。4腦膜炎。5蛛網膜下腔或硬膜下腔出血, 見于正在接受抗凝治療或存在凝血障礙的患者, 可導致癱瘓。八、相關知識 腰穿的目的是從蛛網膜下腔獲取腦脊液,即從腰池獲取液體。腰池指從脊髓圓 錐至硬脊膜 下端的腦脊液。腰池被蛛網膜及其外的硬脊膜包繞。腰池內有終絲及馬尾神經 根。成人脊髓多終止于 Li-L2 椎間隙水平,兒童脊髓多終止于 L2 L3 椎間隙。腰穿 最常用的穿刺點是 L3L4 椎間隙。雙側髂嵴上緣連線與后正中線相交處為L3 L4 椎間隙。自 L3-L4 椎間隙進針,腰穿針依次穿過下列結構:皮膚、脊上韌帶、脊間韌帶、黃韌 帶、硬膜外腔、

8、硬脊膜、硬膜下間隙、蛛網膜、蛛網膜下腔。壓腹和壓頸試驗 (queckenstedt test): 壓腹試驗:腰椎穿刺時,檢查者以拳頭用力壓迫患者腹部,持續 20 秒。腦脊液 在測壓 管中迅速上升,解除壓迫后,腦脊液在測壓管中迅速下降至原水平,說明腰穿 針在穿刺處的 蛛網膜下腔。如果壓腹試驗腦脊液在測壓管中液平不上升或十分緩慢上升,說 明腰穿針不在 蛛網膜下腔。注意:脊髓病中疑有椎管阻塞時可用壓頸試驗。步驟: 1腰椎穿刺成功后,用一血壓計氣囊纏于患者頸部,接上血壓表。 2先作壓腹試驗,證明腰穿針在脊髓蛛網膜下腔內。3.由助手將血壓計氣囊內壓力升至 20mm Hg并維持之。術者從加壓起每 5秒鐘 報腦脊 液水柱高度數一次,由助手記錄,共報 30 秒。然后由助手將氣囊氣體放掉,在 放氣時,仍每5 秒報水柱高度數一次并記錄之。按同樣方法,分別將氣囊壓力升到40mmHg及 60mmHg重復上述步驟取得 3 組壓力變化讀數。壓力分析:椎管通暢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