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青海烏蘭設計的某焦化有限公司生化廢水處理站設計方案_第1頁
由青海烏蘭設計的某焦化有限公司生化廢水處理站設計方案_第2頁
由青海烏蘭設計的某焦化有限公司生化廢水處理站設計方案_第3頁
由青海烏蘭設計的某焦化有限公司生化廢水處理站設計方案_第4頁
由青海烏蘭設計的某焦化有限公司生化廢水處理站設計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品文檔焦化有限公司生化廢水處理站工藝方案二零零五年十二月目錄1. 項目概述11.1 項目業主簡介11.2 項目背景11.3 項目的來由12. 設計水量、水質及設計要求22.1 廢水的來源22.2 設計水量32.3 原水水質32.4 處理要求43. 設計依據、設計原則及內容43.1 設計依據43.2 設計原則53.3 設計內容63.4 工程內容74. 焦化廢水處理方案比選74.1 焦化廢水的特點74.1.1 酚含量高74.1.2 氨氮含量高84.1.3 難降解有機物含量高84.2 關鍵工藝的選擇84.2.1 物化法84.2.2 生化法94.2.3 結論94.3 主要工藝原理94.3.1 A2/

2、O2工藝原理94.3.1.1 厭氧段(Ai段)104.3.1.2 生物反硝化脫氮過程(A2段)1.14.3.1.3 好氧生物硝化過程(O1段)1.24.3.1.4 接觸氧化(O2)1.44.3.1.5 工藝特點1.44.3.2 沸石吸附法1.44.3.3 專屬性菌種(EMO)1.54.4 推薦的工藝流程及說明1.64.4.1 工藝流程圖1.6隨意編輯4.4.2 預處理工藝說明1.84.4.2.1 污水提升池1.84.4.2.2 事故池1.84.4.2.3 隔油池1.84.4.2.4 氣浮池1.84.4.2.5 調節池1.94.4.3 生化處理工藝說明1.94.4.3.1 厭氧池1.94.4.3

3、.2 缺氧池2.04.4.3.3 好氧池2.14.4.3.4 二沉池2.24.4.3.5 生物接觸氧化池2.34.4.4 深度處理工藝說明2.34.4.4.1 混凝沉淀池2.34.4.4.2 砂濾池2.44.4.4.3 高效氨吸附池2.44.4.5 污泥處理工藝說明2.54.4.5.1 污泥濃縮池2.54.4.5.2 污泥脫水2.64.5 工藝流程特點2.64.6 處理效果預測2.75. 主要構筑物設計及設備選型295.1 預處理部分2.9.5.1.1 污水提升池2.9.5.1.1.1 人工粗格柵2.95.1.1.2 池體2.95.1.1.3 提升泵3.05.1.1.4 事故泵3.05.1.2

4、 事故池3.0.5.1.2.1 池體3.05.1.2.2 潛污泵3.05.1.2.3 潛水攪拌機3.15.1.2.4 蒸氣管3.15.1.3 隔油池3.1.5.1.3.1 池體3.15.1.3.2 雙邊驅動行車式刮油機3.15.1.4 氣浮池3.2.5.1.4.1 設備3.25.1.5 調節池3.2.5.1.5.1 池體3.25.1.5.2 潛水攪拌機3.35.1.5.3 蒸氣管3.35.1.5.4 一級提升泵3.35.2 生化處理部分3.35.2.1 厭氧池3.3.5.2.1.1 池體3.35.2.1.2 三相分離器3.45.2.1.3 布水裝置3.45.2.2 缺氧池3.4.5.2.2.1

5、 池體3.45.2.2.2 布水裝置與溢流裝置3.55.2.2.3 填料3.55.2.2.4 磷酸鹽加藥裝置3.55.2.3 好氧池3.5.5.2.3.1 池體3.55.2.3.2 純堿投加設備3.65.2.3.3 鼓風機3.65.2.3.4曝氣器.3.65.2.4 硝化液沉淀池3.7.5.2.4.1 池體3.75.2.4.2 硝化液回流井3.75.2.4.3 硝化液回流泵3.85.2.5 二沉池錯誤! 未定義書簽。5.2.5.1池體3.85.2.6 污泥回流井錯誤. !未定義書簽。5.2.6.1池體錯誤.!未定義書簽。5.2.6.2 污泥回流泵錯誤.! 未定義書簽。5.2.7 生物接觸氧化池

6、錯誤. !未定義書簽。5.2.7.1 池體錯誤.!未定義書簽。5.2.7.2 曝氣器錯誤.!未定義書簽。1.1.8 絮凝反應池3.9.1.1.8.1 池體3.91.1.8.2 攪拌機3.91.1.9 混凝沉淀池4.0.5.2.9.1 池體 5.2.9.2 斜管填料4.0錯誤.!未定義書簽。5.2.9.3加藥設備錯誤.!未定義書簽。1.1.10 壓力濾池4.2.1.1.10.1 設計參數4.21.1.10.2 罐體4.21.1.11 高效氨吸附池錯誤.!未定義書簽。1.1.11.1 池體錯誤.!未定義書簽。1.1.11.2 氨氮脫附周期錯誤.!未定義書簽。1.1.11.3 次氯酸鈉投加裝置錯誤.

7、!未定義書簽。1.1.12 復用水池4.2.1.1.12.1 構筑物4.21.1.12.2 復用水泵4.31.1.12.3 反沖洗水泵4.31.3 污泥處理部分4.31.3.1 污泥濃縮池4.3.1.3.1.1 池體4.31.3.2 污泥脫水4.4.1.3.2.1 污泥脫水機4.41.3.2.2 污泥泵4.41.3.3 綜合車間4.4.1.4 主要構筑物及設備一覽表4.46. 污水處理站總圖布置496.1 總體布置原則4.96.2 總圖5.0.7. 公用工程507.1 給排水及消防5.07.1.1 給水5.07.1.2 排水5.07.1.3 消防5.17.2 強電5.1.7.3 自控5.1.7

8、.3.1 供電電源5.17.3.2 設備啟動和控制方式5.17.3.3 電線纜敷設及設計5.27.3.4 接地保護5.27.3.5 自控與儀表5.27.3.5.1 集水井5.27.3.5.2 氣浮池5.37.3.5.3 好氧池、生物接觸氧化池5.37.3.5.4 二沉池5.37.3.5.5 反應池5.38. 工程技術經濟分析548.1 工程預算5.48.1.1 土建費(A)5.48.1.2 設備材料費(B)5.68.1.3 概算總表6.18.2 運行成本分析6.28.2.1 電費(A)6.28.2.2 人員費(B)6.28.2.3 藥劑費(C)6.28.2.3.1 工業磷酸氫二鈉6.28.2.

9、3.2 純堿6.28.2.3.3 絮凝劑6.38.2.3.4 總藥劑費用(C)6.38.2.3.5 其它費用(D)6.38.2.4 水處理直接成本(E)6.38.3 項目經濟性評價6.39. 安裝調試運行649.1 設備安裝6.49.2 蜂窩管、曝氣器及填料的安裝6.59.3 管道安裝及敷設6.59.3.1 管材的選用6.59.3.1.1 壓力流管道6.59.3.1.2 重力流管道6.59.3.1.3 加藥管6.69.3.2 管道接口6.69.3.3 管道基礎6.69.3.4 管道防腐6.69.3.5 管道試壓要求6.69.3.6 明露管道涂漆顏色規定6.69.3.7 管道施工及驗收應遵循以下

10、規范6.79.3.8 其它6.79.4 系統調試6.79.5 運行管理6.810. 工程實施進度6811. 工程施工方案(組織)設計6911.1 各分部分項工程主要施工方法6.911.1.1 土建分部工程施工方法6.911.1.1.1 土建施工前期準備工作6.911.1.1.2 分部分項工程施工6.911.1.2 主要設備安裝技術措施7.111.1.2.1 設備安裝前期工作7.111.1.2.2 主要設備的安裝要求7.211.1.2.3 放線就位和找正調平7.311.1.2.4 試運轉7.511.1.2.5 各類污水處理機械安裝8.011.1.3 確保工程質量的技術組織措施8.211.1.4

11、確保安全生產的技術組織措施8.411.1.5 確保工期的技術組織措施8.511.1.6 其它說明內容:8.611.1.6.1 施工技術組織措施8.611.1.6.2 與氣候有關的施工措施8.811.2 現場施工組織8.811.2.1 現場施工組織結構圖8.811.2.2 各部門職責8.911.2.2.1 項目經理職責8.911.2.2.2 項目副經理職責9.011.2.2.3 工程技術班組9.011.2.2.4 質量管理組職責9.111.2.2.5 材料設備管理班組職責9.111.2.2.6 安全管理班組職責9.111.2.2.7 計劃管理班組職責9.211.2.2.8 文明施工組職責9.21

12、1.2.2.9 財務會計組職責9.311.2.2.10 后勤供應組職責9.311.2.2.11 設備安裝制作隊職責9.311.2.2.12 自控儀表安裝隊職責9.311.2.2.13 變配電工程安裝隊職責9.411.2.2.14 機電設備隊職責9.412. 技術服務與質量保證體系9412.1 全面質量控制(TQC)9.412.1.1 設計9.4.12.1.2 原材料的采購9.5.12.1.3 施工9.5.12.1.4 開車調試9.5.12.1.5 培訓9.6.12.2 工程質量承諾9.612.3 售后服務9.7.附錄I總平面布置圖附錄II工藝流程圖附錄III高程布置圖附錄IV外購件制造廠家(備

13、選)一覽表1 .項目概述1.1 項目業主簡介大戶。1.2 項目背景為適應國家生產環保達標的要求,同時也為使企業走上技術化、集約型、高效益、可持續發展之路,公司通過擴建,現達到年產優質焦炭40萬噸,回收加工焦油1.6萬噸、粗苯4000噸。形成了以洗煤、煉焦、焦油回收加工、倉儲集運為一體的完整產業鏈。隨著企業自身競爭優勢的提升,產品銷路也不斷拓展:公司先后與各大鋼鐵公司及多家企業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1.3 項目的來由隨著公司的不斷發展,對環境的保護重視程度也隨之增強。公司把污水回用列在其近期發展計劃之內,可見其對污水處理和回用的重視。本公司受甲方委托,對全廠內、外環境進行詳細周密的考察后,結合國內

14、外焦化污水處理及回用的先進技術和經驗,編制了本設計方案。2 .設計水量、水質及設計要求2.1 廢水的來源焦化廠除生產焦炭和煤氣外,還回收苯、焦油、氨、酚等化工產品。在煤氣洗滌、冷卻、凈化以及化工產品回收、精制過程中,產生大量廢水。其主要來源有:煤挾帶入水,反應生成水和焦化產品蒸儲、洗滌加入的蒸汽和新鮮水,在與煤氣和產品接觸后冷凝或分離出來的廢水,包括集氣管噴淋分離液和初冷卻液組成的剩余氨水;氨水工藝中洗氨的富氨水。這兩部分廢水經蒸氨(回收)后排出。硫氨工藝中的終冷洗苯水;苯、焦油、古馬隆等化工產品加工的分離水。煤中碳、氫、氧、氮、硫等元素,在干儲過程中轉變成各種氧、氮、硫的有機和無機化合物,使

15、煤氣中的水分及蒸汽的冷凝液中含有多種有毒有害的污染物,所以廢水中含有很高的氮和酚類化合物以及大量的有機氮、CN-、SCN-及硫化物等等。焦化廢水水量大,污染物復雜、濃度高,如不經處理直接排入江河,勢必造成嚴重的水污染問題。以某焦化廠為例,廢水的來源與配比如表1所示表1廢水的來源序號來源水量(m3/h)1剩余氨水8.59.52粗苯分離水3.55.3丁苯分離水1.01.54氣柜廢水1.52.55焦爐水封水1.52.56終冷水13.515.7小計29.536.2.2 設計水量該裝置污水處理站的來水分兩部分,一部分為生活廢水,水量為10m3/h,另外一部分為生產廢水約為30m3/h多,合計約為40m3

16、/h,據此確定污水站的處理規模為Qd=960m3/d,Qh=40m3/h。2.3 原水水質甲方提供待處理混合廢水的水質數據如表2所示。根據同類廢水水質情況,焦化廢水本身的可生化性較差,但加入了生活廢水后,可生化性有一定改善。表2混合廢水水質指標水質指標CODcr(mg/L)BOD5(mg/L)pH揮發酚(mg/L)范圍20002500100078500650水質富化物氨氮油SS指標(mg/L)(mg/L)(mg/L)(mg/L)范圍101503002102.4 處理要求根據當地環保局的要求,污水外排標準執行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一級標準,其主要指標如表3所示。表3出水水質指標

17、水質指標CODcr(mg/L)BOD5(mg/L)pH揮發酚(mg/L)范圍15060690.5水質SS氨氮油富化物指標(mg/L)(mg/L)(mg/L)(mg/L)范圍50251035時,可無需外加碳源。當廢水所含的碳、氮比低于此比值時,則需另外投加有機碳源。外加有機碳源多采用甲醇。止匕外,還可利用微生物死亡自溶后,釋放出來的那部分有機碳,即內碳源,但這要求污泥停留時間長或負荷率低,使微生物處于生長曲線的靜止期或衰亡期,因此池容相應增大。1.1.1.3 好氧生物硝化過程(Oi段)在好氧池中,有機物被微生物生化降解,去除率較高。同時,廢水中的氨氮被硝化菌氧化為亞硝酸鹽和硝酸鹽。通過硝化后另一

18、部分混合液經二沉池進行固液分離,清液進一步處理后排放,污泥部分回流到厭氧池。廢水中之NH3,在好氧條件下,自養型亞硝化菌與硝化菌將NH3氧化為NO3-N的過程,是生物脫氮的第一步,其生物化學反應式為:亞硝化單胞菌2NH4+3022NO2-+4H2O+4H+硝化桿菌2NO2+02NO3-在硝化過程中,1g氨氮轉化為硝酸鹽氮時需氧4.57g;釋放出H+,硝化菌在硝化放能過程中,獲得能量同時,部分氨被同化為細胞組織,需消耗廢水中的堿度,每氧化lg氨氮,將消耗堿度(以CaCO3計)7.lg。硝化反應綜生物化學反應式:11NH4+37O2+4CO2+HCO3-C5H7NO2+2INO3-+20H2O+4

19、2H+影響硝化過程的主要因素有:(1)pH值當pH值為8.08.4時(20C),硝化作用速度最快。由于硝化過程中pH將下降,當廢水堿度不足時,即需投加石灰,維持pH值在7.5以上;(2)溫度溫度高時,硝化速度快。亞硝酸鹽菌的最適宜水溫為35C,在15C以下其活性急劇降低,故水溫以不低于15c為宜;(3)污泥停留時間硝化菌的增殖速度很小,其最大比生長速率為=0.30.5d-1(溫度20C,pH8.08.4)。為了維持池內一定量的硝化菌群,污泥停留時間必須大于硝化菌的最小世代時間。在實際運行中,一般應取A2;(4)溶解氧氧是生物硝化作用中的電子受體,其濃度太低將不利于硝化反應的進行。一般,在活性污

20、泥法曝氣池中進行硝化,溶解氧應保持在23mg/L以上;(5)BOD負荷硝化菌是一類自養型菌,而BOD氧化菌是異養型菌。若BOD5負荷過高,會使生長速率較高的異養型菌迅速繁殖,從而異養型的硝化菌得不到優勢,結果降低了硝化速率。所以為要充分進行硝化,BOD5負荷應維持在0.3kg(BOD5)/kg(SS).d以下。1.1.1.4 接觸氧化(O2)為了提高COD及氨氮的去除率,處理焦化廢水時在A2-O法后加接觸氧化法或二級氧化法,稱為A2-O2。1.1.1.5 工藝特點( 1) 該工藝適用于有機物濃度高、廢水的可生化性差、同時需脫氮的工業廢水。( 2) 該系統抗沖擊負荷能力強,運行穩定。( 3) 該

21、工藝在厭氧段不僅可以在運行成本比好氧法相對很低的情況下去除水中的有機物,還可以大大改善廢水的可生化性,為后續的處理做準備。( 4) 運行成本相對較低。與傳統的活性污泥法相比,需氧量大大減少,同時不需外加碳源。( 5) 缺點是為使硝化液循環,需設硝化液循環系統。1.1.2 沸石吸附法沸石對水中氨離子有較強的選擇吸附性,可以用以去除低濃度的氨氮,該法在國內、外氨氮的深度處理中多有應用。沸石為天然吸附離子交換劑,我國多數省份有此礦藏,價格低廉。其對水中氨離子有較強的選擇吸附性。當處理含氨氮1020mg/L的城市污水時,出水濃度可達lmg/L以下。由于沸石的吸附容量有限,再生時排出較高濃度含氯化銨廢液

22、必須進行處理。因此,一般用于氨氮廢水的深度處理。沸石是一種硅鋁酸鹽,其化學組成可表示為(M2+,2M+)O.Al2O3.mSiO2nH2O(m=210,n=09),式中M2+代表Ca2+、Sr2+等二價陽離子,M+代表Na+、K+等一價陽離子,為一種弱酸型陽離子交換劑。在沸石的三維空間結構中,具有規則的孔道結構和空穴,使其具有篩分效應,交換吸附選擇性、熱穩定性及形穩定性等優良性能。沸石對某些陽離子的交換選擇性次序為:K+,NH4+Na+Ba2+Ca2+Mg2+。利用斜發沸石對NH4+的強選擇性,可采用交換吸附工藝去除水中氨氮。飽和的沸石可用5g/L的飽和石灰水或次氯酸鈉溶液再生。1.1.3 專

23、屬性菌種(EMO)系統開車調試時,投入專屬性菌種(EMO)。EMO(EfficientMicroOrganism)即高分解微生物,是由產氣桿菌屬、假單孢菌屬、硫桿菌屬、發光桿菌屬等多種類型微生物組成的群體,是利用選定微生物,針對特定的難分解工業污水,經特殊篩選及馴化,采用人工分離、培養的具有顯著降解效果的菌種,能夠自行產生酶系,對不同污水構成相應的多種微生物分解鏈。與活性污泥法相比,EMO菌群對細菌抑制物濃度放寬許多(見表4)。目前,EMO技術應用領域主要為石油化工廢水、有機合成廢水、焦化廢等,與活性污泥法的比較,去除NH3-N的能力要強的多。表4EMO與一般的活性污泥對比后毒物質一般活性污泥

24、法抑制濃度(mg/L)EMO微生物法抑制濃度(mg/L)CN-20300Cl-10,00040,000NH32005,000SO42-5,00050,000Phenol1,000NO2-4004.4 推薦的工藝流程及說明4.4.1 工藝流程圖根據以上分析與方案比選,選定該項目污水處理工藝為以 A2-O2的生化方案為核心的處理工藝,經過細化設計后形成如圖3所示的工藝流程。生產、生活廢水事故池污水提升池隔,池+浮渣I氣浮池硝 化 液 回 流污泥污 泥 回 流剩余污泥PFS+PAM復用水池混凝沉淀池污泥 I接污泥處理段回用達標排放圖3工藝流程圖4.4.2 預處理工藝說明4.4.2.1 污水提升池由于

25、生活污水重力流至污水處理站,因此,該集水井為地下式,埋深大。進入處理單元前需一次提升。原設計采用潛水泵。4.4.2.2 事故池煤化工生產經常出現事故,據調查,該廠氨氮的濃度有時高達600mg/L左右,故在設計時應考慮事故工況的處理,設一事故池。當水中氨氮可能對后續的生物處理造成危害時,先將廢水送到事故池存放,待正常后,將事故廢水少量按一定比例混到正常工況排出的廢水中,緩慢處理,以保證好、厭氧菌不被毒死。4.4.2.3 隔油池目前常用的隔油池有平流隔油池和斜管隔油池。廢水從池的一端流入池內,從另一端流出。在隔油池中,由于流速降低,比重小于1.0而粒徑較大的油珠上浮到水面上,比重大于1.0的雜質沉

26、于池底。本工藝采用平流式隔油池,它其結構簡單,便于運行管理,除油效果穩定。4.4.2.4 氣浮池經隔油后的廢水進入氣浮池,投加破乳劑、混凝劑及絮助凝劑??蓪⑷榛瘧B的焦油有效的去除,另COD、BOD也得到部分去除。保證了后面生化處理的正常進行。4.4.2.5 調節池氣浮后的廢水進入調節池,進行廢水水量的調節和水質的均和。廢水水量和水質在不同時間內有較大的差異和變化,為使管道和后續構筑物正常工作,不受廢水的高峰流量和濃度的影響,需設置調節池,把排出的高濃度和低濃度的水混合均勻,保證廢水進入后序構筑物水質和水量相對穩定,便于生物處理的穩定。4.4.3 生化處理工藝說明4.4.3.1 厭氧池調節池的水

27、由潛水泵打入厭氧池。厭氧微生物對于雜環化合物和多環芳烴中環的裂解,具有不同于好氧微生物的代謝過程,其裂解為還原性裂解和非還原性裂解。厭氧生物發酵池的主要目的是去除COD和改善廢水的可生化性。厭氧過程對于濃度較高的有機廢水,可以將廢水中的有機物分解為甲基等,以氣體的形式從池中排中,可以去除廢水中5080%左右之COD。同時,還可以將廢水中的芳烴類有機質所帶的苯、萘、蒽醌等環打開,提高難降解有機物的好氧生物降解性能,為后續的好氧生物處理創造良好條件。厭氧過程分為四個階段:水解階段、酸化階段、酸性衰退階段及甲烷化階段。在水解階段,固膠體性有機物質降解為溶解性有機物質,大分子物質降解為小分子物質。厭氧

28、反應池是把反應控制在第二階段完成之前,故水力停留時間短,效率高,同時提高了污水的可生化性。厭氧池啟動后,污水由布水系統進入池體,由池底向上流動,經細菌形成的污泥層,污泥層對懸浮物、染料顆粒及細小纖維進行吸附、網捕、生物學絮凝、生物降解作用,使污水在降解COD的同時也得以澄清。焦化廢水厭氧工藝水力停留時間較其他廢水長,COD去除率1530%,同時具有很強的抗沖擊負荷能力。4.4.3.2 缺氧池缺氧池是生物脫氮的主要工藝設備,廢水中NH3-N在下一級好氧硝化反應池中被硝化菌與亞硝化菌轉化為NO3-N與NO2-N的硝化混合液,循環回流于缺氧池,通過反硝菌生物還原作用,NO3-N與NO2-N轉化為N2

29、。此轉化條件,一是廢水中含有足夠的電子供體,包括與氧結合的氫源和反硝化異養菌所需之足夠的有機碳源,二是厭氧或缺氧條件。由第一級厭氧池之出水,已留有足夠的有機碳源,可供反硝化菌消耗,但不能太大的過量碳源,以免出水含碳源過多,影響后續硝化反應。反硝化反應影響因素:碳源進入缺氧池之廢水中,BOD5/TN3-5,即認為碳源充足,本系統內碳源充足;pHpH在6.57.5為宜,原廢水滿足要求;水中溶解氧0.5mg/L;適宜溫度2040C;硝化混合液回流率100400%。厭氧池排出的厭氧消化液在進入好氧活性污泥處理工藝前進行缺氧曝氣,其作用如下:(1) 缺氧池回流入大量的曝氣池的沉淀污泥,使缺氧池和好氧池組

30、合為A-O工藝,具有較好的脫氮效果;(2) 在缺氧過程中溶解氧控制在0.5mg/L一下,兼性脫氮菌利用進水中的COD作為氫供給體,將好氧池混合液中的硝酸鹽及亞硝酸鹽還原成氮氣排入大氣,同時利用厭氧生物處理反應過程中的產酸過程,把一些復雜的大分子稠環化合物分解成低分子有機物。4.4.3.3 好氧池好氧池采用推流式活性污泥曝氣池,它由池體、布水和布氣系統三部分組成。缺氧池流出的廢水自流入推流式活性污泥曝氣池,在此完成含氨氮廢水的硝化過程。硝化菌為自養好氧菌,在好氧條件下,將廢水中NH3N氧化為NO3-N,此過程消耗廢水中碳酸鹽堿度計),一方面須中和過程產生的H+,另一方面,硝化菌細胞生長需要消耗一

31、定量堿度。每硝化1g氨氮,需消耗7.1g堿度(以CaCO3計)。因此需要在此投加適量Na2CO3,以補充堿度。反應溫度2040C;pH8.08.4。此過程,要求較低的含碳有機質,以免異氧菌增殖過快,影響硝化菌的增殖。氣水比20:1。與懸浮活性污泥接觸,水中的有機物被活性污泥吸附、氧化分解并部分轉達化為新的微生物菌膠團,廢水得到凈化。該工藝在水底直接布氣,活性污泥直接受到氣流的攪動,加速了微生物的更新,使其經常保持較高的活性。本工藝處理能力大,COD容積負荷可達0.81.5KgCOD/(m3.d),COD去除率為7090%。污泥生成量少,污泥產率0.20.4Kg干污泥/(IKgCOD去除)。4.

32、4.3.4 二沉池二沉池是活性污泥法工藝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作用是使活性污泥與處理完的廢水分離,并使污泥得到一定程度的濃縮,使混合液澄清,同時排除污泥,并提供一定量的活性微生物,其工作效果直接影響活性污泥系統的出水水質和排放污泥濃度。曝氣池內得以進行充分反應的硝化混合液流入缺氧池,而缺氧池內的脫氮菌以原污水中的有機物作為碳源,以回流液中硝酸鹽的氧作為收電體,進行呼吸和生命活動,將硝態氮還原為氣態氮,不需外加碳源。循環比可取600%。4.4.3.5 生物接觸氧化池二沉池流出的廢水自流入生物接觸氧化池,自下向上流動,運行中廢水與填料接觸,微生物附著在填料上,水中的有機物被微生物吸附、氧化分解并部分

33、轉化為新的生物膜,廢水得到凈化。溶解氧控制在24mg/L,能夠進一步降解難降解有機物,脫除氨氮、磷,對水質起關鍵作用。該工藝在填料下直接布氣,生物膜直接受到氣流的攪動,加速了生物膜的更新,使其經常保持較高的活性,而且能夠克服堵塞現象。由于此時廢水中各污染物含量較低,可取較低的容積負荷,氣水比10:1。生物接觸氧化池由池體、填料、布水和布氣系統四部分組成,作為進一步凈化廢水的后處理過程。本工藝處理能力大,COD容積負荷可達1.02.0KgCOD/(m3.d),COD去除率為7090%,污泥生成量少,污泥產率0.20.4Kg干污泥/(IKgCOD去除),運行中不會產生污泥膨脹,能夠保證出水水質的穩

34、定,無需污泥回流。4.4.4 深度處理工藝說明4.4.4.1 混凝沉淀池接觸氧池出水經加藥、曝氣反應后,進行混凝沉淀池。混凝沉淀池屬于生物接觸氧化處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生物接觸氧化池中老化的生物膜順水流出,由于其比重較輕,難以自然沉降去除,因此加入混凝劑PF*口PAM以加速沉淀過程。同時,混凝沉淀過程對廢水中的色度去除效果也非常好。混凝沉淀池出水達標后可以直接排放或流入復用水池。在一些非正常工況下,如果出水中懸浮物及氨氮濃度達不到要求,可以將出水經泵打入砂濾池,經過濾和氨氮吸附兩道工藝后,達標排放。4.4.4.2 砂濾池由二沉池出水仍然不能保證水中懸浮物達到雜用水懸浮固體指標要求。因為污水中

35、含有很多的細小的顆粒,根據沉降理論,要使其沉淀下來,必須大幅增加沉淀池的長度,使土建投資成本增加。從懸浮物去除效果看,砂濾池采用的石英砂濾料孔隙能達到10-15師,而污水中大部分細小顆粒徑集中在10-100gm,可保證懸浮物大部分被濾料截留,出水清澈。從投資角度看,砂濾池比增加沉淀池的長度土建投資少,操作管理簡單方便,更為經濟合理。設計采用壓力濾池。濾池運行全部自動操作,工作穩定可靠,結構簡單,節省材料。4.4.4.3 高效氨吸附池砂濾池的出水可以有選擇的進入高效氨吸附池,以保證廢水中氨度低于回用標準。雖然從A2-O2工藝在正常工況下,可使氨氮濃度達標排放,但對于一些事故工況或在冬季處理效果欠

36、佳時,出水氨氮可能超標,因此,設立高效氨吸附池,以沸石為原料對水中的氨氮快速吸附,以進一步保證出水達標排放。沸石最佳吸附容量為4.5mg(氨氮)/g(沸石)。4.4.5 污泥處理工藝說明本方案污泥處理工藝主要包括污泥濃縮、污泥脫水兩部分(如圖4所示)。氣浮池厭氧池二沉池混凝沉淀池上清液污泥濃縮池污泥泵濾液 污泥脫水機上集水井干泥至煤廠回生化處理圖4污泥處理段工藝流程圖4.4.5.1 污泥濃縮池氣浮系統、厭氧池、二沉池、混凝沉淀池排出的污泥含水率很高,一般在98%以上,流動性好,運輸極不方便,需送至污泥濃縮池進行濃縮,去除一部分污泥顆粒間隙水(游離水),從而降低了后續脫水處理過程中污泥的體積。濃

37、縮后含固率的提高會使污泥的體積大幅度地減少,從而可以大大降低脫水過程的投資和運行費用。4.4.5.2 污泥脫水經過濃縮后的污泥仍是能流動的,必須進行污泥脫水。本工藝的脫水設施采用污泥脫水機械。4.5 工藝流程特點本工藝有如下特點:生物處理工藝采用“厭氧+缺氧+好氧+生物接觸氧化”主體工藝處理焦化廢水,工藝路線成熟,實例多,處理效果穩定可靠。本工藝對難降解有機物含量高、氨氮濃度高的廢水處理有特效。廢水處理最后把關工藝沸石吸附法,可以有效地保證出水氨氮達標,同時也使管理運行非常靈活。本工藝采用EMO菌種,對高氨氮廢水有特效。本工藝采用生化法除COD、降氨氮,運行成本相對較低。本工藝曝氣設備選用高效

38、,低能耗的BZQ?W-192型微孔曝氣器,具有充氣量大,氧利用率高,運行穩定,曝氣均勻的特點。工藝流程沒有二次污染,實現了清潔生產和文明生產的工藝。4.6 處理效果預測根據廢水的特性,結合所推薦的工藝,就各處理單元對幾種污染物的處理效果預測如表5所示。表5各處理單元進出、水濃度及污染物去除率水質指標PHCODcr(mg/l)BOD5(mg/l)酚(mg/l)SS(mg/l)氨氮(mg/l)(mg/l)隔油池進水8-925001000650210150300出水8-922501000650204150150去除率/10%/3%/50%氣浮池進水8-922501000650204150150出水8

39、-918509503256714330去除率/20%5%50%67%7.4%80%調節池進水8-918509503256714330出水7-918509503096714330去除率/5%/厭氧池進水7-91850950309-14330出水6-9111072293-1346去除率/40%24%70%-6%80%缺氧池進水6-91500650100-1345.4出水6-975040030-2003.75去除率/50%38%70%-11%30%好氧池沉淀池進水6-975040030-2003.75出水6-9130703-403.75去除率83%83%90%-80%/生物接觸氧化池進水6-9130

40、703-403.75出水6-940200.4-153.75去除率70%71%87%-63%/混凝沉淀池進水6-940200.4100153.75出水6-940200.450151.9去除率-50%/49%砂濾進水6-940200.450151.9出水6-940200.410151.9去除率-80%/-氨吸附池進水6-940210.4-151.9出水6-940210.4-193%-5.主要構筑物設計及設備選型5.1 預處理部分5.1.1 污水提升池泵房與集水池合建,構筑物處理能力:100m3/h。5.1.1.1 人工粗格柵型號:PG-1200X1600數量:1臺設計參數:格柵寬度B=1200mm

41、,排渣高度h1=1380mm,柵條凈距b=30mm,安裝角度a=60井長1.5m,井寬1.5m,格柵井深2m,總容積4.5m3。5.1.1.2 池體結構:地下式鋼筋混凝土結構數量:1座;調節有效容積為200m3:池體總體積:V總=300m3;有效深度2米;池底設泵坑,池子頂部設溢流;池體尺寸:LXWXH=10xi0X3m;水力停留時間:HRT=2h;5.1.1.3 提升泵型號:100WQ65-15-5.5;數量:2臺,一開一備;性能參數:單泵流量Q=65m3/h,H=15m,電機功率5.5kw5.1.2 事故池構筑物設計處理能力:100m3/h。5.1.2.1 池體結構:地下式鋼筋混凝土結構數

42、量:1座;池體尺寸:LXWXH=18X10X5.5m;池體總體積V總=990m3;有效容積V有效=900m3;有效深度5m;水力停留時間:HRT=9h;5.1.2.2 潛污泵型號:WQR7-14-0.75(提升潛污泵)數量:2臺,1用1備設計參數:流量Q=7m3/h;揚程:H=14m;功率N=0.75kw5.1.2.3 潛水攪拌機型號:QJZA-3數量:2臺,常開;性能參數:葉輪直徑D=550mm,H=10m,電機功率3kw5.1.2.4 蒸氣管主管為DN80,引出支管管徑為DN255.1.3 隔油池裝置處理能力:100m3/h,設計采用斜管除油池,表面負荷為1.0m3/(m2h)。1.1.1.1 池體池體尺寸:LXWXH=12x8X6.8m;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