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學機械經驗及注意事項_第1頁
上海大學機械經驗及注意事項_第2頁
上海大學機械經驗及注意事項_第3頁
上海大學機械經驗及注意事項_第4頁
上海大學機械經驗及注意事項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百度文庫-讓每個人平等地提升自我080200機械工程機械工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點下設機械電子工程、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機械設計 及理論等三個二級學科。本學科有國家重點學科、上海市重點學科和上海大學211工程”重 點學科建設點的支撐。本學科圍繞國家、地區振興裝備制造業的需求,積極探索高技術研究與先進適用技術開 發相結合、基礎理論研究與應用開發研究并舉的學科建設方針,研究項目主要來自國家自然 科學基金、國家863計戈人國防科工委和企業的委托等,年均科研經費約3000多萬,多項 研究項目曾先后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省市級科技進步獎。與美國、日本、加拿大、新加坡、 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大學和研究機構有長期

2、的合作關系。本學科依托上海大學機電工程與自動化學院,主要研究基地包括上海市機械自動化及機 器人重點實驗室、新型顯示技術及應用集成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國家863計劃機器人主題產 業化基地、上海市機器人研究所、上海大學精密機械研究所、上海大學一華中科技大學快速 制造工程中心、上海大學機電工程設計院和各專業研究室等。機械電子工程是國家重點學科,是學校211工程和上海市的重點學科建設點,是集機械、 電子、液壓、氣動等技術和計算機控制、檢測、傳感等技術于一體的新興綜合性學科。該專 業著重培養既有扎實的機械工程基礎知識,又掌握基于計算機信息處理和自動控制理論的機 電系統集成技術,造就能從事機電一體化系統研究

3、、開發、應用及教學工作的高層次人才。機械設計及理論專業以國際研究水平的前沿理論和尖端技術為發展目標,體現了交叉學 科、邊緣學科的內容。培養學生不僅通曉機械方面的專門理論,而且掌握現代電子、計算機 和自動控制等在機械工程領域中的應用技術。通過學習和研究,可獲得獨立從事科學研究、 工程技術開發、高等學校教學和選擇多種工作的能力。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研究機械制造領域中的設計理論與方法、制造工藝與系統中的 理論與應用方法、機電裝備在交叉學科中的應用理論和方法等。培養具有扎實的基礎理論,寬廣的專業知識,專業的工程思維和良好的創新意識,能夠獨立從事本領域理論研究和應用 研究的高級專門人才。研究方向:01

4、: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主要研究:機械制造工藝與裝備、創意展示技術與裝備、 數控機床及自動化裝備、先進機器人技術與應用工程、光機電檢測與傳感技術、機電產品數 字設計和分析仿真、機電產品網絡化設計與制造技術、機械產品數字檢測與質量控制、機電 產品設計與制造過程管理、制造企業信息化及管理、包裝工程技術、工業設計技術與應用、 3D打印與快速模具技術、生物建模與制造技術、三維重構和造型技術、生物3D打印裝備技 術、微系統集成、先進制造工藝與刀具等)02:機械電子工程(主要研究:機器人技術及應用研究、工廠自動化及應用工程研 究、基于精密技術的微機電系統研究、機電一體化裝置與工程研究、檢測與傳感技術、機械

5、振動分析及智能控制、計算機圖像和虛擬現實技術、機電與流體智能測控技術、微納電子機 械系統元器件(MEMS/NEMS)的研究及其應用等)03:機械設計及理論(主要研究:轉子系統的潤滑理論與軸承技術和密封技術、CAD 在軸系研究中的應用及系統優化設計、智能支承技術及機電一體化設計方法、機械工程現代 設計方法和可靠性工程研究、機械強度可靠性與安全設計、計算機輔助摩擦學設計與測量技 術、現代工業工程、潤滑技術與表面工程、生物摩擦與生態潤滑、電子封裝與微系統集成技 術、半導體光電設計、制造及裝備技術等)指導教師:錢晉武教授、羅均研究員、劉亮教授、蔣藁研究員、談士力教授、謝少榮研究員、 劉樹林教授、周曉君

6、教授、陸利新研究員、王志明教授、闞樹林教授、陳曉陽研究員、王小 靜研究員、張建華研究員、沈雪瑾教授、張剛研究員、屠大維教授、俞濤教授、李明研究員、 鞠魯粵教授、李朝東教授、胡慶夕教授、何永義研究員、朱文華研究員、趙翠蓮研究員、周傳宏研究員、邢科禮研究員、張朝教授、劉麗蘭教授、奚風豐教授、魯華研究員級高工、施進浩研究員級高工、袁一卿研究員等70多名正副教授。招生人數:180考試科目:1. 101思想政治理論2. 201英語3. 301數學一4. 02方向:832機械原理與設計或833電子技術與控制工程01、03方向:834機械設計 或835控制工程基礎5. 復試科目02方向:機電綜合01、03方

7、向:機械原理或微機原理及接口技術備 注:1 .本專業不招收同等學力考生,不招收色盲考生。2 .聯系人:3 2方向:陸筠聯系方式:01、03方向:趙婷婷聯系方式:判斷題和選擇題就不說了額,關鍵的計算填空,共5個,每個四分,考的是:L疲勞損傷累積,求安全系數(書P31)2 .螺栓殘余預緊力Cb, Cm什么的(書p83)3 .帶傳動的滑動和效率4 .忘記了,下而有人幫忙5 .滑動軸承偏心率問答題:L大概齒輪彎曲疲勞強度和接觸疲勞強度吧,不懂這題說什么的。6 .滑動軸承參數和改進方法7 .機械設計的步驟,設計一個開閉窗戶8 .運動副的定義,高副低副自由度什么的9 .動平衡參考平而的選取計算題:1 .帶

8、傳動受力的畫圖2 .忘記了 0 03 .機械設計習題集06年真題P129第5題4 .軸承的計算機械設計習題集P106第4題5 .齒輪的計算,(有關變位的)6 .復合輪系及自由度7 .運動副反力,畫力圖,總Md機械原理與設計學習及解題指南王三民編P223第5題8 .凸輪的綜合題有什么不對,大家幫忙修正一下,貌似少了題目的,唉,感覺自己太水了我的考研之路一經驗篇就在前天,我已確認被上海大學機械電子工程錄取。在這里, 我寫下一些我的經驗,供學弟學妹參考。初試 數學:我覺得看同濟那本課本的作用不是很大。我復習的時 候把那幾本課本看的很仔細,而且把課后的習題都做完了, 效率很低。我覺得只要把李永樂的那本

9、復習全書好好看幾遍 就很好了,里面的知識講的很簡潔很實用。推薦做做550, 今年就出了好多那個里面的題。400的意義不是很大,你要 是有時間,做一下最好了。數學主要就是做題,把你做的題 都搞透了就好了,不要搞題海戰術,沒用的。英語:背背單詞,主要是做真題??佳杏⒄Z有很多的規律, 真題你做3遍都不為過。我六級沒過,張劍的那個書也沒做, 我只做真題,最后我的成績是63分,不是很高,但也還看 的過去。政治:政治從10月份開始看絕對來得及。風中勁草很好, 可以省掉你看紅寶書的時間。肖4任4啟航都是必備的,還 有,選擇題一定要多練,每當你學習學累了就去做選擇題吧。專業課:機械電子工程的專業課考得是機械設

10、計與原理。就 是考機械設計和原理這兩門課。機械設計就看傅雁鳴的試題 集就。k 了,那本書網上有賣的,藍色的書皮。有關螺栓的 問題一定要會,還有各種齒輪的受力分析,還有軸承的壽命, 齒輪箱改錯等等??傊涯潜緯鰰蜎]問題了。機械原理 的話就很難了。我是第二屆考機械原理的學碩。我覺得上大 可能還在摸索怎么出題,出的題不夠正規,就是要不然太簡 單了,要不然太難了,第一屆是太簡單了,我們這屆就是太 難了。我們這次考得有(以下是我的回憶版):槽輪機構的 計算會考一道小題,四連桿有好多概念的題。凸輪有道標參 數的大題(是類似于連桿機構的凸輪),這道題你一定要對 參數的概念有很深的了解。有輪系的計算,今年

11、考得是齒輪 箱的計算以及自由度的計算。變位蝸輪蝸桿有道大題,這個 在機械設計的課本中有所涉及。還有就是好多設計類的開放 題。比如雨傘的設計(要求三種方法)。目前只記得這么多 了,還請其他同學熱情補充吧。另外,我必須強力劇透下, 這個系在考研之前有次考研答疑,具體情況大家懂得啊,所 以如果你有認識的人在那個系讀書,可以讓他告訴你時間。 我就是不知道所以專業課考得很差。另外,上大的專業課壓 分壓的很嚴重,要壓10-20分左右,所以要小心。復試英語考試:上大從去年開始復試加入了英語的考試,雖然不計入復試成績,但是 作為錄取與否的關鍵。50分滿分,據說30分一下就不予錄取。聽起來很懸,但 其實很簡單,

12、比四級還簡單。最多就是4級的水平。兩段話,一段中譯英,一段 英譯中。我今年抽到的題中譯英是講美國總統大選對中美關系的影響。英譯中是 幫助一個在美國迷路的外國人。題目很簡單,只是需要注意時間。機電綜合:150分,2個小時,全是選擇概念。理論力學和材料力學一張卷子, 考得都是基礎概念,但也有好多都不會。比如考一個不同直徑的多段桿,那個 截面受力最大等等。機械原理一張試卷,機械設計一張試卷,數電模電一張試卷, 模電全是填空,電路部分沒考,數電全是選擇,都是很基本的概念,比如放大電 路的工作狀態等。微機原理一張試卷,有機器時間的計算,其余全是概念。工程 控制原理一張試卷,有時間常數的計算,其余也全是概念。以上就是機電綜合的 全部情況?;旧隙寄茏鐾?,大家其實考得分都不高,不要太過擔心。據說我們 這次最高分80多,最低分30多。面試:老師進去叫你先報一遍考研的各科成績,四六級的成績,然后就是專業英 語的閱讀和翻譯。翻譯只要說大意就好了。然后他會突然問你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