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農村教育與農村人口素質的調查報告_第1頁
關于農村教育與農村人口素質的調查報告_第2頁
關于農村教育與農村人口素質的調查報告_第3頁
關于農村教育與農村人口素質的調查報告_第4頁
關于農村教育與農村人口素質的調查報告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關于農村教育與農村人口素質的調查報告摘要:對于現在社會現實來說,農村人口素質及生活現況是社會焦點,備受社會各界的關注。對此暑假期間我對我所住的夏源村作了相關的調查,并做了一份關于農村人口受教育情況及人口素質的調查報告,了解到了一些社會現狀。關鍵詞:教育 人口素質 新農村“農村經濟、農民生活質量方面的全面建設小康進程提升加快,農村人口素質和社會發展等方面相對緩慢。”國家統計局有關人士分析說。確實如此,就我們村而言,受教育人口遠少于沒正常接受教育人口。中國這樣一個發展中國家尤其應加大對教育的投入和投資。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村人口占據8億人,相應的農村教育更應加強。為更好地了解農村教育現狀,我在假期通

2、過走訪和詢問,對我所在地區的農村教育情況進行調查,發現農村教育是一個國家持續發展的關鍵。在中國發現農村教育出現如教育經費不足和學校負債嚴重等問題。這些問題不僅影響農村孩子接受教育,而且使農民對新知識的吸收及民主與法治的貫徹實行造成障礙。這不但是問題而且將是農村教育的危機。一、我國農村教育存在的問題國家政策提到的免除義務教育階段學雜費在我們縣由于縣財政的影響只能部分得到兌現。家長的觀念。有一些家長對孩子的入學教育還不夠重視,認為自己孩子到學校混幾年,從學校出來拿個中學畢業證出去打工學門技術就行了,自己當父母的責任也就完成了,在學校學不學由他自己了。有些家長自己外出經營了受經濟社會的影響早早就叫孩

3、子隨自己步入商海鍛煉了。另外一些家長,只為了讓孩子有好的生活環境,只顧外出打工掙錢,而忽略了對孩子的教育。教育費用太貴。記得我讀高二時,父親和我算了一筆賬:我從小學讀到大學畢業要花費他十三年的勞動力所得。這在農村絕對是個實數,從此可以看出我國教育費用的昂貴,即使國家從現在開始取消了義務教育階段的學雜費,但大學學費一直居高不下。這對東部地區農民是一筆驚人的數目更不用說西部地了。  教育不公平。現在小學初中的借讀費、高中階段擇校費,特長生、保送生等都影響教育公平。現在我們省的新高考制度還沒出來,高一這屆新課改的學生、學生家長也擔心以后的高考也會出現不公平。還有一個就是好的老師都跑到好的學

4、校,農村的老師爭取往城關里調,縣城的爭取往市里調,好的老師都跑了也造成教育的不公平。且教師比例偏大、素質相對較差且極不穩定等問題;在城鎮農民子女“上學難”的問題。隨著改革的政策深入人心之后,中國的經濟逐年發展,前景一片光明。城鎮工業飛速發展,各行各業也都發展起來了。因此也就需要各類的人才及廉價的勞動力,于是經濟欠發達的農村青壯年民工就涌向城鎮。這時的農村就空空蕩蕩的。一點朝氣都沒有。與之而來的,更有多方面的問題,青壯年勞動力的外流既制約農村經濟的發展,又對農村文化教育事業產生很大的負面影響。我專門對家長對孩子教育的認識,農村青壯年人口外流對學校教育的影響做了調查。在調查過程中,用了問卷法,訪問

5、法。問卷法:在學校抽取五、六年級,共計96名學生,分別給每位學生一份問卷(見附錄)。經過統計,爸爸在外打工的占65%,媽媽在外打工的占33%, 100%的學生都希望父母能在身邊,都認為爸爸媽媽是為了掙錢供子女上學而外出打工的,爸爸媽媽外出打工對自身的生活、學習確實造成很大的影響。雖然爺爺奶奶,以及其他親戚照料也很周到,但感覺跟父母的愛就是不一樣,像這樣的學生在學習、生活中也暴露出很多問題:自制力差,紀律觀念淡薄;節約意識差,亂花零用錢;學習自覺性較差,貪玩好動;性格怪異,喜歡滋事;好逸惡勞,目無尊長;生活和學習習慣都比較差;訪問法:通過走訪爸媽出去打工的學生和他們的的爺爺奶奶得到如下結論:綜合

6、爺爺奶奶的說法,大致如下:孩子不聽話,難帶;零花錢的支配難控制,給多給少都矛盾;孩子嬌生慣養,愛向父母打小報告;學習不自覺,回家就愛看電視;在校在家表現不一致;好逸惡勞,目無尊長;他們都表示不敢帶,怕帶壞孩子,無法向子女交代。如果允許,真希望孩子的父母能自己帶,因為他們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畢竟要更緊貼時代步伐,對孩子的發展更為有利。而孩子們也有自己的看法,從他們的談話中也可以看出他們很委屈,他們很想爸爸媽媽,別人在校在家都時不時能得到父母的愛。雖然平時零花錢寬裕些,并且爺爺奶奶對自己是千般呵護百般奉承。但心里總感覺少了些什么,其實孩子很需要在父母的呵護關愛中茁壯成長。綜此而過,學生的教育確實離

7、不開父母長輩的關懷,長期脫離父母的孩子所受的教育是不完整的,學校教育也需家長朋友們的支持和配合。造成各類障礙生與只顧外出掙錢的父母是大有干系的,但父母們也是無可奈何,要生存要過上好日子,還要支撐子女上學,不外出又掙不到錢,只怨家長太偏太落后,只好忍痛告別親人,外出奮斗。這樣本來就落后的鄉村內就更落后,難道抽掉“青壯年”這塊主心骨的農村還談什么謀發展,求進步?要改變這一現狀,必須依靠政府部門作好規劃,制定良策,引進人才,開發創設適應自身的新型農村經濟模式。發展小企業,推廣來料加工,留住青壯年骨干,讓他們在家就有錢掙,同時為家鄉的建設貢獻力量,為家鄉的教育,孩子的教育獻計獻策,放心地做好自己該做的

8、事。然而這一現狀并不會跟我們想象中的一樣,說變就變,肯定需政府長期不懈地努力,致力改革,致力發展,活躍經濟。我們的農村才會在現如今的大好形勢下逐步發展。我們所期望的新農村設想才會變成現實。但無論怎樣,作為父母孩子的啟蒙老師,更有責任,更有義務教育好子女,在生活、學習、為人等方面都要不斷地引導,即使外出奮斗,也要記住“常回家看看”。二、如何解決農村的教育問題城鄉交流。實行城鄉教師交流,建設教育網絡“校校通”縮小城鄉教育水平差距,并以此來改革農村教育中教法、教材使用、課程進度的弊端,改善教育體制和管理體制的舊模式,改變教育觀念的落后性,從而實現“脫胎換骨”,建立起新的教改內容、教育體制、管理體制和

9、教育觀念,縮小城鄉學生素質的差距。 明確方向。在我們的經濟發展戰略中,要把發展科學技術和教育事業放在首要位置,使經濟建設轉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經濟建設要轉軌,農村教育也迫切需要轉軌,農村教育要實現由單純的升學教育轉到主要為當地建設培養急需的人才同時兼顧升學的軌道上來,這就是農村教育的方向。只要教育真正轉到為當地建設服務的軌道上來,農村學校可以辦許多事情。這將使廣大群眾中蘊藏著的辦學積極性極大地激發出來,形成教育與建設之間互相促進的良性機制,“教促富、富促教”,教育上的許多困難都可以比較順利地得到解決。 確保經費。實行教育經費縣統籌,以縣為主的管理體制,是解決目前農村義務教

10、育投入不足和教師工資拖欠等困擾基礎教育發展問題的有效途徑;通過立法,用法律手段強制保障教育經費的投入;征用教育的地方稅,使地方教育稅或用于教育的財產稅與可度量的消費稅等稅費,最好采取累進稅計征,讓社會各階層合理承擔予以解決;捐資助學也是補充教育經費不足的重要渠道。 發展特色。適應我國農村社會生產力總體水平不高,同時各地發展很不平衡的實際,農村各類教育從總體上應有不同程度的低重心、多層次,并且具有各地農村的區域特點。我國農村各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水平,至少可以劃分為超小康、小康、溫飽和貧困四類地區。上述各類地區農村教育改革在總方向和普遍經驗上具有不同于城市的共同性,如實施科教興農,加強熱愛農村、建

11、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教育等。但在各類地區的教育發展水平和要求上,則有著很大的差別。必須繼續堅持農村教育綜合改革的“點上深化、面上推廣”的工作方針,加大改革力度,在全國加強分類指導,加快推廣已經取得的成功經驗。 借鑒經驗。世界上一些經濟發達國家在其發展過程中都有一段農村教育發展或改革的歷程,取得了教育的寶貴經驗。如德國十分重視發展職業教育,認為產品質量無法引進的,必須靠職業教育培養的素質良好且動手能力強的技術工人來實現,還有如菲律賓等國都在努力探討把農村學校辦成為鄉村綜合發展服務的教育基地,這些都是我們值得借鑒的東西。 結合計生。我國偉大的教育家陶行知指出農村教育的出路之一是“教人少生小孩子”,他

12、說:“如果他只生兩個孩子,他是小康,孩子們也能受初等教育;如果生了三個孩子,大家一起變文盲,不知道科學是什么,連小學也不能進;如果生了四個孩子,大家只好穿舊衣,冬天難免受凍,下雨屋漏正好洗雨浴,害病不能看醫生,如果再生一個,一起五個孩子,大家一起進餓牢。到了進了餓牢,他還說是聽天由命。”可見,嚴格執行計生政策,是農村教育的重要補充。 高校促改。廣泛動員高校和科研所參與,既能提高綜合改革的效益,又可促進高校和科研所自身的改革。進行農村教育改革,沒有強大的科研力量作為后盾是不行的。城市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通過參與農村教育改革,才能發揮自己的優勢,使自己的科研成果盡快轉化為生產力,促進農村的現代化,

13、這也是當今發展知識經濟的要求所在。 重視素質。創造一個優雅的環境,重視思想品德教育,樹立學生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培養學生積極、文明、向上的進取精神,艱苦樸素精神。轉變歷年舊觀念,樹立以培養學生能力為主的教育思想,開展“創造教育”,培養學生能力,提高學生素質。綜上所述,雖然我國農村教育還存在著許多弊端,但是,只要我黨始終高舉鄧小平理論的偉大旗幟,始終在“三個代表”思想的指導下,通過深化農村教育綜合改革,不斷改革不適應農村實際和現代化建設的因素,我們就一定能在經濟全球化和改革開放的浪潮中立于不敗之地,把農村教育推上一個新臺階,對此我們應有充足的信心。新世紀新階段,我們黨要堅持三個代表,始終代表先進文化前進方向,就必須從社會主義事業興旺發達和民族振興的高度,發展先進生產力,發展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