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書MSDS_第1頁
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書MSDS_第2頁
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書MSDS_第3頁
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書MSDS_第4頁
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書MSDS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名稱危害應急處理正丁醇CAS:71-36-3穩定性:穩定危險標記:易燃液體一、健康危害侵入途徑:吸入、食入、經皮吸收。具有刺激和麻醉作用。癥狀為眼、鼻、喉部刺激,在角膜淺層形成半透明的空泡,頭痛,頭暈和嗜睡,手部可以生接觸性皮炎。二、毒理學資料及環境行為  毒性:屬低毒類。人吸入606mg/m3×10年,紅細胞數減少,偶見眼刺激癥狀;人吸入150780mg/m3×10年,眼有灼痛感,全身不適,角膜炎。  危險特性:易燃,其蒸氣與空氣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熱能引起燃燒爆炸。與氧化劑接觸會猛烈反應。在火場中,受熱的容器有爆炸危險。  燃燒(

2、分解)產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一、泄漏應急處理    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安全區,并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切斷火源。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消防防護服。盡可能切斷泄漏源。防止進入下水道、排洪溝等限制性空間。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沖洗,洗水稀釋后放入廢水系統。大量泄漏:構筑圍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蓋,降低蒸氣災害。用防爆泵轉至槽車或專用收集器內,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二、防護措施  呼吸系統防護:一般不需要特殊防護,高濃度環境中可佩戴自吸過濾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護:戴安全防護眼鏡。

3、0; 身體防護:穿防靜電工作服。  手防護:戴一般作業防護手套。  其它:工作現場嚴禁吸煙。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三、急救措施  皮膚接觸:脫去被污染的衣著,用肥皂水和清水徹底沖洗皮膚。就醫。  眼睛接觸:立即提起眼瞼,用大量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徹底沖洗至少15分鐘。就醫。  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時,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  食入:飲足量溫水,催吐。就醫。  滅火方法:用霧狀水保持火場容器冷卻,用水噴射逸出液體,使其稀釋成不燃性混合物,并用霧狀水保護消防人員。滅火劑:抗

4、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霧狀水、1211滅火劑、砂土。正己烷CAS: 110-54-3穩定性:穩定危險標記:低閃點易燃液體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徑:吸入、食入、經皮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有麻醉和刺激作用。長期接觸可致周圍神經炎。 急性中毒:吸入高濃度本品出現頭痛、頭暈、惡心、共濟失調等,重者引起神志喪失甚至死亡。對眼和上呼吸道有刺激性。 慢性中毒:長期接觸出現頭痛、頭暈、乏力、胃納減退;其后四肢遠端逐漸發展成感覺異常,麻木,觸、痛、震動和位置等感覺減退,尤以下肢為甚,上肢較少受累。進一步發展為下肢無力,肌肉疼痛,肌肉萎縮及運動障礙。神經-肌電圖檢查示感神

5、經及運動神經傳導速度減慢。 二、毒理學資料及環境行為 毒性:屬低毒類。 急性毒性:人吸入12.5g/m3,輕度中毒、頭痛、惡心、眼和呼吸刺激癥狀。 。 危險特性:極易燃,其蒸氣與空氣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熱極易燃燒爆炸。與氧化劑接觸發生強烈反應,甚至引起燃燒。在火場中,受熱的容器有爆炸危險。其蒸氣比空氣重,能在較低處擴散到相當遠的地方,遇明火會引著回燃。 燃燒(分解)產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一、泄漏應急處理 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安全區,并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切斷火源。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消防

6、防護服。盡可能切斷泄漏源。防止進入下水道、排洪溝等限制性空間。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劑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釋后放入廢水系統。大量泄漏:構筑圍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蓋,降低蒸氣災害。用防爆泵轉移至槽車或專用收集器內,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 二、防護措施 呼吸系統防護:空氣中濃度超標時,佩戴自吸過濾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護:必要時,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 身體防護:穿防靜電工作服。 手防護:戴防苯耐油手套。 其它:工作現場嚴禁吸煙。避免長期反復接觸。 三、急救措施 皮

7、膚接觸:脫去被污染的衣著,用肥皂水和清水徹底沖洗皮膚。 眼睛接觸:提起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就醫。 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 食入:飲足量溫水,催吐,就醫。 滅火方法:噴水冷卻容器,可能的話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處在火場中的容器若已變色或從安全泄壓裝置中產生聲音,必須馬上撤離。滅火劑: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用水滅火無效。 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書(MSDS)名稱危害應急處理氨水CAS:1336-21-6穩定性:穩定危險標記:堿性腐蝕品一、健康危害

8、60;侵入途徑: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吸入后對鼻、喉和肺有刺激性引起咳嗽、氣短和哮喘等;可因喉頭水腫而窒息死亡;可發生肺水腫,引起死亡。氨水濺入眼內,可造成嚴重損害,甚至導致失明;皮膚接觸可致灼傷。  慢性影響:反復低濃度接觸,可引起支氣管炎。皮膚反復接觸,可致皮炎,表現為皮膚干燥、癢、發紅。二、毒理學資料及環境行為  毒性:屬低毒類。 危險特性:易分解放出氨氣,溫度越高,分解速度越快,可形成爆炸性氣氛。若遇高熱,容器內壓增大,有開裂和爆炸的危險。燃燒(分解)產物:氨一、泄漏應急處理  疏散泄漏污染區人員至安全

9、區,禁止無關人員進入污染區,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式呼吸器,穿化學防護服。不要直接接觸泄漏物,在確保安全情況下堵漏。用大量水沖洗,經稀釋的洗水放入廢水系統。用沙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然后以少量加入大量水中,調節至中性,再放入廢水系統。如大量泄漏,利用圍堤收容,然后收集、轉移、回收或無害處理后廢棄。二、防護措施  呼吸系統防護:可能接觸其蒸氣時,應該佩帶防毒面具。緊急事態搶救或逃生時,建議佩帶自給式呼吸器。  眼睛防護: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  防護服:穿工作服。  手防護:戴防化學品手套。  其它:工作現場禁止吸煙、進食和飲水。工作后,淋浴

10、更衣。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三、急救措施  皮膚接觸:立即用水沖洗至少15分鐘。若有灼傷,就醫治療。  眼睛接觸:立即提起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至少15分鐘。或用3%硼酸溶液沖洗。立即就醫。  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呼吸困難時給輸氧。呼吸停止時,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  食入:誤服者立即漱口,口服稀釋的醋或檸檬汁,就醫。  滅火方法:霧狀水、二氧化碳、砂土。丙酮CAS: 67-64-1穩定性:穩定危險標記:低閃點易燃液體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徑:吸入、食入、經皮吸收。  健康危害:

11、急性中毒主要表現為對中樞神經系統的麻醉作用,出現乏力、惡心、頭痛、頭暈、易激動。重者發生嘔吐、氣急、痙攣,甚至昏迷。對眼、鼻、喉有刺激性。口服后,口唇、咽喉有燒灼感,然后出現口干、嘔吐、昏迷、酸中毒和酮癥。  慢性影響:長期接觸該品出現眩暈、灼燒感、咽炎、支氣管炎、乏力、易激動等。皮膚長期接觸可致皮炎。二、毒理學資料及環境行為  毒性:屬低毒類。急性毒性:人吸入12000ppm×4小時,最小中毒濃度。人經口200ml,昏迷,12小時恢復。  危險特性:其蒸氣與空氣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熱極易燃燒爆炸。與氧化劑能發生強烈反應。其蒸氣比空氣

12、重,能在較低處擴散到相當遠的地方,遇明火會引著回燃。若遇高熱,容器內壓增大,有開裂和爆炸的危險。  燃燒(分解)產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一、泄漏應急處理 疏散泄漏污染區人員至安全區,禁止無關人員進入污染區,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學防護服。不要直接接觸泄漏物,用沙土、干燥石灰或蘇打灰混合,然后收集轉移到安全場所或以少量加入大量水中,調節至中性,再放入廢水系統。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無害處理后廢棄。 廢棄物處置方法:建議把廢料緩慢地加到堿液-石灰水中,攪拌后,用大量水沖入下水道。 二、防護措施 呼吸系統防護:空氣中濃度超標時

13、,必須佩帶防毒面具或供氣式頭盔。緊急事態搶救或逃生時,建議佩帶自給式呼吸器。 眼睛防護: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 防護服:穿工作服(防腐材料制作)。 手防護:戴橡皮手套。 其它:工作后,淋浴更衣。單獨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再用。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 三、急救措施 皮膚接觸:脫去污染的衣著,立即用流動清水徹底沖洗。若有灼傷,按酸灼傷處理。 眼睛接觸:立即提起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至少15分鐘。就醫。 吸入: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必要時進行人工呼吸。就醫。 食入:誤服者立即漱口,給飲牛奶或蛋清。就醫。

14、 滅火方法:泡沫、二氧化碳、砂土、干粉。名稱危害應急處理N,N-二甲基甲酰胺CAS:68-12-2穩定性:穩定危險標記:易燃液體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徑:吸入、食入、經皮吸收。  健康危害:急性中毒:主要有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癥狀、頭痛、焦慮、惡心、嘔吐、腹痛、便秘等。肝損害一般在中毒數日后出現,肝臟腫大,肝區痛,可出現黃疸。經皮膚吸收中毒者,皮膚出現水泡、水腫、粘糙,局部麻木、瘙癢、灼痛。   慢性影響:有皮膚、粘膜刺激,神經衰弱綜合征,血壓偏低。尚有惡心、嘔吐、胸悶、食欲不振、胃痛、便秘及肝功能變化。二、毒理學資料及環境行為&

15、#160; 毒性:低毒類。  急性毒性:人吸入3060ppm,消化道癥狀,肝功可異常,有黃疸,尿膽原增加,蛋白尿;人吸入1020ppm(有時30ppm),頭痛,食欲不振,惡心,肝功和心電圖正常。  亞急性和慢性毒性:人吸入5.149mg/m3×3年,神衰癥候群,血壓偏低,肝功能變化。  危險特性:易燃,遇高熱、明火或與氧化劑接觸,有引起燃燒爆炸的危險。能與濃硫酸、發煙硝酸猛烈反應,甚至發生爆炸。與鹵化物(如四氯化碳)能發生劇烈反應。  燃燒(分解)產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一、泄漏應急處理

16、0; 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安全區,并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切斷火源。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消防防護服。盡可能切斷泄漏源。防止進入下水道、排洪溝等限制性空間。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沖洗,洗水稀釋后放入廢水系統。大量泄漏:構筑圍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蓋,降低蒸氣災害。用防爆泵轉移至槽車或專用收集器內,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  廢棄物處置方法:用焚燒法。廢料溶于易燃溶劑后,再焚燒。焚燒爐排出的氣體要通過堿洗滌器除去有害成分,從纖維沉降槽和聚氯乙烯反應器的潔凈溶劑中回收N,N-二甲基甲酰胺。二、防護措施  呼吸

17、系統防護:空氣中濃度超標時,佩戴過濾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護: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  身體防護:穿化學防護服。  手防護:戴橡膠手套。  其它:工作現場嚴禁吸煙。工作畢,淋浴更衣。三、急救措施  皮膚接觸:脫去被污染的衣著,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至少15分鐘。就醫。  眼睛接觸:立即提起眼瞼,用大量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徹底沖洗至少15分鐘。就醫。  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  食入:飲足量溫水,催吐,就醫。  滅火方法:

18、滅火劑:霧狀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盡可能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噴水保持火場容器冷卻,直至滅火結束。二氯甲烷CAS: 75-09-2穩定性:穩定危險標記:有害品侵入途徑:吸入、食入、經皮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有麻醉作用,主要損害中樞神經和呼吸系統。人類接觸的主要途徑是吸入。二、毒理學資料及環境行為  毒性:經口屬中等毒性。  急性毒性:人經口2050ml,輕度中毒;人經口100150ml,致死;人吸入2.94.0g/m3,20分鐘后眩暈。  致突變性: DNA 抑制:人成纖維細胞5000ppm/小時(連續)。  致癌

19、性:人類不明確,視為潛在致癌物。  危險特性:遇明火高熱可燃。受熱分解能發出劇毒的光氣。若遇高熱,容器內壓增大,有開裂和爆炸的危險。   燃燒(分解)產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氫、光氣一、泄漏應急處理  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安全區,度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切斷火源。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下水道、排洪溝等限制性空間。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勘察不烯材料吸附或吸收。大量泄漏:構筑圍堤或控坑收容;用泡沫覆蓋,降低蒸氣災害。用泵轉移至槽車或專用收集器內,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  廢棄物處置方法:建議用焚燒法處置。廢料同其他燃料

20、混合后焚燒,燃燒要充分,防止生成光氣。焚燒爐排氣中的氮氧化物通過酸洗滌器除去。二、防護措施  呼吸系統防護:空氣中濃度超標時,應該柚戴直接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緊急事態搶救或撤離時,佩戴空氣呼吸器。  眼睛防護:必要時,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  身體防護:穿防毒物滲透工作服。  手防護:戴防化學品手套。  其它:工作現場禁止吸煙、進食和飲水。工作畢,沐浴更衣。單獨存放被污染的衣服,洗后備用。注意個人清潔衛生。三、急救措施  皮膚接觸:脫去被污染的衣著,用肥皂水和清水徹底沖洗皮膚。  眼睛接觸:提起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

21、理鹽水沖洗。就醫。  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  食入:飲足量溫水,催吐,就醫。滅火方法:霧狀水、砂土、泡沫、二氧化碳。名稱危害應急處理環己烷CAS:110-82-7穩定性:穩定危險標記:易燃液體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徑:吸入、食入、經皮吸收。  健康危害:對眼和上呼吸道有輕度刺激作用。持續吸入可引起頭暈、惡心、倦睡和其它一些麻醉癥狀。液體污染皮膚可引起癢感。二、毒理學資料及環境行為  毒性:屬低毒類。  危險特性:極易燃,其蒸氣與空氣可

22、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熱極易燃燒爆炸。與氧化劑接觸發生強烈反應,甚至引起燃燒。在火場中,受熱的容器有爆炸危險。其蒸氣比空氣重,能在較低處擴散到相當遠的地方,遇明火會引著回燃。  燃燒(分解)產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一、泄漏應急處理  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安全區,并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切斷火源。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消防防護服。盡可能切斷泄漏源。防止進入下水道、排洪溝等限制性空間。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劑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釋后放入廢水系統。大量泄漏:構筑圍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蓋,降低蒸氣

23、災害。用防爆泵轉移至槽車或專用收集器內,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廢棄物處置方法:用焚燒法。二、防護措施  呼吸系統防護:一般不需要特殊防護,高濃度接觸時可佩戴自吸過濾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護:空氣中濃度超標時,戴安全防護眼鏡。  身體防護:穿防靜電工作服。  手防護:戴防苯耐油手套。  其它:工作現場嚴禁吸煙。避免長期反復接觸。三、急救措施  皮膚接觸:脫去被污染的衣著,用肥皂水和清水徹底沖洗皮膚。  眼睛接觸:提起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就醫。  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

24、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  食入:飲足量溫水,催吐,就醫。  滅火方法:噴水冷卻容器,可能的話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處在火場中的容器若已變色或從安全泄壓裝置中產生聲音,必須馬上撤離。滅火劑: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用水滅火無效。甲苯CAS: 108-88-3穩定性:穩定危險標記:易燃液體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徑:吸入、食入、經皮吸收。  健康危害:對皮膚、粘膜有刺激性,對中樞神經系統有麻醉作用。  急性中毒:短時間內吸入較高濃度本品可出現眼及上呼吸道明顯的刺激癥狀、眼結膜及咽部充血、頭暈、頭痛、

25、惡心、嘔吐、胸悶、四肢無力、步態蹣跚、意識模糊。重癥者可有躁動、抽搐、昏迷。  慢性中毒:長期接觸可發生神經衰弱綜合征,肝腫大,女工月經異常等。皮膚干燥、皸裂、皮炎。二、毒理學資料及環境行為 毒性:屬低毒類。急性毒性:人吸入71.4g/m3,短時致死;人吸入3g/m3×18小時,急性中毒;人吸入0.20.3g/m3×8小時,中毒癥狀出現。 刺激性:人經眼:300ppm,引起刺激。危險特性:易燃,其蒸氣與空氣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熱極易燃燒爆炸。與氧化劑能發生強烈反應。流速過快,容易產生和積聚靜電。其蒸氣比空氣重,能在較低處擴散到相當遠的

26、地方,遇明火會引著回燃。  燃燒(分解)產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一、泄漏應急處理  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安全區,并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切斷火源。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消防防護服。盡可能切斷泄漏源,防止進入下水道、排洪溝等限制性空間。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劑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釋后放入廢水系統。大量泄漏:構筑圍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蓋,降低蒸氣災害。用防爆泵轉達移至專用收集器內,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如有大量甲苯灑在地面上,應立即用砂土、泥塊陰斷液體的蔓延;如傾倒在水里,應立即筑壩切斷受污染水體的流

27、動,或用圍欄陰斷甲苯的蔓延擴散;如甲灑在土壤里,應立即收集被污染土壤,迅速轉移到安全地帶任其揮發。事故現場加強通風,蒸發殘液,排除蒸氣。二、防護措施  呼吸系統防護:空氣中濃度超標時,應該佩戴自吸過濾式防毒面罩(半面罩)。緊急事態搶救或撤離時,應該佩戴空氣呼吸器或氧氣呼吸器。  眼睛防護: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  身體防護:穿防毒滲透工作服。  手防護:戴乳膠手套。  其它:工作現場禁止吸煙、進食和飲水。工作畢,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三、急救措施  皮膚接觸:脫去被污染的衣著,用

28、肥皂水和清水徹底沖洗皮膚。  眼睛接觸:提起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就醫。  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  食入:飲足量溫水,催吐,就醫。  滅火方法:噴水保持火場容器冷卻。盡可能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處在火場中的容器若已變色或從安全泄壓裝置中產生聲音,必須馬上撤離。滅火劑: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用水滅火無效。名稱危害應急處理甲醇CAS:67-56-1穩定性:穩定危險標記:易燃液體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徑:吸入、食入、經皮

29、吸收。  健康危害:對中樞神經系統有麻醉作用;對視神經和視網膜有特殊選擇作用,引起病變;可致代謝性酸中毒。  急性中毒:短時大量吸入出現輕度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癥狀(口服有胃腸道刺激癥狀);經一段時間潛伏期后出現頭痛、頭暈、乏力、眩暈、酒醉感、意識朦朧、譫妄,甚至昏迷。視神經及視網膜病變,可有視物模糊、復視等,重者失明。代謝性酸中毒時出現二氧化碳結合力下降、呼吸加速等。  慢性影響:神經衰弱綜合征,植物神經功能失調,粘膜刺激,視力減退等。皮膚出現脫脂、皮炎等。二、毒理學資料及環境行為  毒性:屬中等毒類。  

30、急性毒性:人經口30100ml中樞神經系統嚴重損害,呼吸衰弱,死亡。  致突變性: DNA抑制:人類淋巴細胞300mmol/L。危險特性:易燃,其蒸氣與空氣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熱能引起燃燒爆炸。與氧化劑接觸發生化學反應或引起燃燒。在火場中,受熱的容器有爆炸危險。其蒸氣比空氣重,能在較低處擴散到相當遠的地方,遇明火會引著回燃。  燃燒(分解)產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一、泄漏應急處理  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安全區,并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切斷火源。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觸泄漏物。盡可能切斷泄漏源,防止進入下

31、水道、排洪溝等限制性空間。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沖洗,洗液稀釋后放入廢水系統。大量泄漏:構筑圍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蓋,降低蒸氣災害。用防爆泵轉移至槽車或專用收集器內。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二、防護措施  呼吸系統防護:可能接觸其蒸氣時,應該佩戴過濾式防毒面罩(半面罩)。緊急事態搶救或撤離時,建議佩戴空氣呼吸器。  眼睛防護: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  身體防護:穿防靜電工作服。  手防護:戴橡膠手套。  其它:工作現場禁止吸煙、進食和飲水。工作畢,淋浴更衣。實行就業前和定期的體檢。三、急救措施 

32、皮膚接觸:脫去被污染的衣著,用肥皂水和清水徹底沖洗皮膚。  眼睛接觸:提起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就醫。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  食入:飲足量溫水,催吐,用清水或1%硫代硫酸鈉溶液洗胃。就醫。  滅火方法:盡可能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噴水保持火場容器冷卻,直至滅火結束。處在火場中的容器若已變色或從安全泄壓裝置中產生聲音,必須馬上撤離。滅火劑: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甲酸乙酯CAS: 109-94-4穩定性:穩定危險標記:低閃點易燃液體一、健康危害 

33、0;侵入途徑:吸入、食入、經皮吸收。  健康危害:具有麻醉和刺激作用。吸入后,引起上呼吸道刺激、頭痛、頭暈、惡心、嘔吐、倦睡、神志喪失。對眼和皮膚有刺激性。口服刺激口腔和胃,引起中樞神經系統抑制。二、毒理學資料及環境行為  毒性:毒作用較甲酸甲酯稍弱。  急性毒性:LD501850mg/kg(大鼠經口);20000mg/kg(兔經口);人吸入330ppm×5分鐘,眼鼻刺激。  刺激性:家兔經皮開放性刺激試驗:460mg,輕度刺激。  致癌性:小鼠經皮最低中毒劑量(TDL0):10mg/kg,10周(間斷)

34、,致腫瘤陽性。  危險特性:極易燃,其蒸氣與空氣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熱或與氧化劑接觸,有引起燃燒爆炸的危險。在火場中,受熱的容器有爆炸危險。其蒸氣比空氣重,能在較低處擴散到相當遠的地方,遇明火會引著回燃。  燃燒(分解)產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一、泄漏應急處理    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安全區,并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切斷火源。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消防防護服。盡可能切斷泄漏源。防止進入下水道、排洪溝等限制性空間。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沖洗,洗水稀釋后放入廢水系統。大量泄漏:構

35、筑圍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蓋,降低蒸氣災害。用防爆泵轉移至槽車或專用收集器內,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  廢棄物處置方法:用焚燒法。 二、防護措施  呼吸系統防護:空氣中濃度超標時,應該佩戴自吸過濾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緊急事態搶救或撤離時,建議佩戴空氣呼吸器。  眼睛防護: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  身體防護:穿防靜電工作服。  手防護:戴乳膠手套。  其它:工作現場嚴禁吸煙。工作畢,淋浴更衣。注意個人清潔衛生。三、急救措施  皮膚接觸:脫去被污染的衣著

36、,用肥皂水和清水徹底沖洗皮膚。  眼睛接觸:提起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就醫。  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  食入:飲足量溫水,催吐,就醫。  滅火方法:盡可能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噴水保持火場容器冷卻,直至滅火結束。處在火場中的容器若已變色或從安全泄壓裝置中產生聲音,必須馬上撤離。滅火劑: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用水滅火無效。名稱危害應急處理環己烷CAS:110-82-7穩定性:穩定危險標記:易燃液體一、健康危害&

37、#160;侵入途徑:吸入、食入、經皮吸收。  健康危害:對眼和上呼吸道有輕度刺激作用。持續吸入可引起頭暈、惡心、倦睡和其它一些麻醉癥狀。液體污染皮膚可引起癢感。二、毒理學資料及環境行為  毒性:屬低毒類。  危險特性:極易燃,其蒸氣與空氣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熱極易燃燒爆炸。與氧化劑接觸發生強烈反應,甚至引起燃燒。在火場中,受熱的容器有爆炸危險。其蒸氣比空氣重,能在較低處擴散到相當遠的地方,遇明火會引著回燃。  燃燒(分解)產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一、泄漏應急處理  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安全區

38、,并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切斷火源。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消防防護服。盡可能切斷泄漏源。防止進入下水道、排洪溝等限制性空間。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劑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釋后放入廢水系統。大量泄漏:構筑圍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蓋,降低蒸氣災害。用防爆泵轉移至槽車或專用收集器內,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廢棄物處置方法:用焚燒法。二、防護措施  呼吸系統防護:一般不需要特殊防護,高濃度接觸時可佩戴自吸過濾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護:空氣中濃度超標時,戴安全防護眼鏡。  身體防護:穿防靜電工作服。 

39、; 手防護:戴防苯耐油手套。  其它:工作現場嚴禁吸煙。避免長期反復接觸。三、急救措施  皮膚接觸:脫去被污染的衣著,用肥皂水和清水徹底沖洗皮膚。  眼睛接觸:提起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就醫。  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  食入:飲足量溫水,催吐,就醫。  滅火方法:噴水冷卻容器,可能的話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處在火場中的容器若已變色或從安全泄壓裝置中產生聲音,必須馬上撤離。滅火劑: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用水滅火無效。甲苯CAS: 108

40、-88-3穩定性:穩定危險標記:易燃液體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徑:吸入、食入、經皮吸收。  健康危害:對皮膚、粘膜有刺激性,對中樞神經系統有麻醉作用。  急性中毒:短時間內吸入較高濃度本品可出現眼及上呼吸道明顯的刺激癥狀、眼結膜及咽部充血、頭暈、頭痛、惡心、嘔吐、胸悶、四肢無力、步態蹣跚、意識模糊。重癥者可有躁動、抽搐、昏迷。  慢性中毒:長期接觸可發生神經衰弱綜合征,肝腫大,女工月經異常等。皮膚干燥、皸裂、皮炎。二、毒理學資料及環境行為 毒性:屬低毒類。急性毒性:人吸入71.4g/m3,短時致死;人吸入3g/m3×18小時,

41、急性中毒;人吸入0.20.3g/m3×8小時,中毒癥狀出現。 刺激性:人經眼:300ppm,引起刺激。危險特性:易燃,其蒸氣與空氣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熱極易燃燒爆炸。與氧化劑能發生強烈反應。流速過快,容易產生和積聚靜電。其蒸氣比空氣重,能在較低處擴散到相當遠的地方,遇明火會引著回燃。  燃燒(分解)產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一、泄漏應急處理  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安全區,并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切斷火源。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消防防護服。盡可能切斷泄漏源,防止進入下水道、排洪溝等限制性空間。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

42、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劑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釋后放入廢水系統。大量泄漏:構筑圍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蓋,降低蒸氣災害。用防爆泵轉達移至專用收集器內,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如有大量甲苯灑在地面上,應立即用砂土、泥塊陰斷液體的蔓延;如傾倒在水里,應立即筑壩切斷受污染水體的流動,或用圍欄陰斷甲苯的蔓延擴散;如甲灑在土壤里,應立即收集被污染土壤,迅速轉移到安全地帶任其揮發。事故現場加強通風,蒸發殘液,排除蒸氣。二、防護措施  呼吸系統防護:空氣中濃度超標時,應該佩戴自吸過濾式防毒面罩(半面罩)。緊急事態搶救或撤離時,應該佩戴空氣呼吸器或氧氣呼吸器。 &

43、#160;眼睛防護: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  身體防護:穿防毒滲透工作服。  手防護:戴乳膠手套。  其它:工作現場禁止吸煙、進食和飲水。工作畢,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三、急救措施  皮膚接觸:脫去被污染的衣著,用肥皂水和清水徹底沖洗皮膚。  眼睛接觸:提起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就醫。  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  食入:飲足量溫水,催吐,就醫。  滅火方法:噴水保持火場

44、容器冷卻。盡可能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處在火場中的容器若已變色或從安全泄壓裝置中產生聲音,必須馬上撤離。滅火劑: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用水滅火無效。名稱危害應急處理甲醛CAS:50-00-0穩定性:穩定危險標記:腐蝕品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徑:吸入、食入、經皮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對粘膜、上呼吸道、眼睛和皮膚有強烈刺激性。接觸其蒸氣,引起結膜炎、角膜炎、鼻炎、支氣管炎;重者發生喉痙攣、聲門水腫和肺炎等。對皮膚有原發性刺激和致敏作用;濃溶液可引起皮膚凝固性壞死。口服灼傷口腔和消化道,可致死。  慢性影響:長期低濃度接觸甲醛蒸氣,可出現頭痛、頭暈、乏

45、力、兩側不對稱感覺障礙和排汗過盛以及視力障礙。本品能抑制汗腺分泌,長期接觸可致皮膚干燥皸裂。二、毒理學資料及環境行為  急性毒性:人吸入1224mg/m3,鼻、咽粘膜嚴重灼務、流淚、咳嗽;人經口1020ml,致死。  亞急性和慢性毒性:人吸入2070mg/m×長時間,食欲喪失、體重減輕、無力、頭痛、失眠;人吸入12mg/m3×長期接觸,嗜睡、無力、頭痛、手指震顫、視力減退。  致突變性:人淋巴細胞130umol/L。姊妹染色體交換:人淋巴細胞37pph。  致癌性:人類不明確。  危險

46、特性:其蒸氣與空氣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熱能引起燃燒爆炸。若遇高熱,容器內壓增大,有開裂和爆炸的危險。  燃燒(分解)產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一、泄漏應急處理  疏散泄漏污染區人員至安全區,禁止無關人員進入污染區,切斷火源。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式呼吸器,穿化學防護服。不要直接接觸泄漏物,在確保安全情況下堵漏。噴水霧能減少蒸發但不要使水進入儲存容器內。用沙土或其它不燃性吸附劑混合吸收,然后收集運至集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也可以用大量水沖洗,經稀釋的洗水放入廢水系統。二、防護措施  呼吸系統防護:可能接觸其蒸氣時,應該佩帶防毒面具。緊急事態搶救或逃生時,佩帶

47、自給式呼吸器。  眼睛防護: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  防護服:穿相應的防護服。  手防護:戴防化學品手套。  其它:工作現場禁止吸煙、進食和飲水。工作后,徹底清洗。注意個人清潔衛生。進行就業前和定期的體檢。進入罐或其它高濃度區作業,須有人監護。三、急救措施  皮膚接觸:脫去污染的衣著,用肥皂水及清水徹底沖洗。或用2%碳酸氫溶液沖洗。  眼睛接觸:立即提起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至少15分鐘。  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必要時進行人工呼吸。就醫。  食入:患者清醒時立即漱口,洗胃

48、。就醫。  滅火方法:霧狀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磷酸CAS: 7664-38-2穩定性:穩定危險標記:酸性腐蝕品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徑:吸入、食入、經皮吸收。 健康危害:蒸氣或霧對眼、鼻、喉有刺激性。液體可致皮膚或眼灼傷。 慢性影響:鼻粘膜萎縮,鼻中隔穿孔。長期反復皮膚接觸,可引起皮膚刺激。 二、毒理學資料及環境行為 毒性:屬低毒類。 危險特性:有腐蝕性。受熱分解產生劇毒的氧化磷煙氣。 燃燒(分解)產物:氧化磷。一、泄漏應急處理 疏散泄漏污染區人員至安全區,禁止無關人員進入污染區,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學防護服。不要直接接觸泄漏物,用沙土、干燥石灰

49、或蘇打灰混合,然后收集轉移到安全場所或以少量加入大量水中,調節至中性,再放入廢水系統。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無害處理后廢棄。 廢棄物處置方法:建議把廢料緩慢地加到堿液-石灰水中,攪拌后,用大量水沖入下水道。 二、防護措施 呼吸系統防護:空氣中濃度超標時,必須佩帶防毒面具或供氣式頭盔。緊急事態搶救或逃生時,建議佩帶自給式呼吸器。 眼睛防護: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 防護服:穿工作服(防腐材料制作)。 手防護:戴橡皮手套。 其它:工作后,淋浴更衣。單獨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再用。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 三、急救措施

50、60;皮膚接觸:脫去污染的衣著,立即用流動清水徹底沖洗。若有灼傷,按酸灼傷處理。 眼睛接觸:立即提起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至少15分鐘。就醫。 吸入: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必要時進行人工呼吸。就醫。 食入:誤服者立即漱口,給飲牛奶或蛋清。就醫。 滅火方法:泡沫、二氧化碳、砂土、干粉。名稱危害應急處理硫酸CAS:7664-93-9穩定性: 340分解成三氧化硫和水與水、醇混合產生大量熱,體積縮小。用水稀釋時因把酸加到稀釋水中,以免酸沸濺。加熱到340分解成三氧化硫和水。 侵入途徑:可經呼吸道、消化道及皮膚迅速吸收。 毒理學簡介:

51、  硫酸液體對皮膚、粘膜有刺激和腐蝕作用。霧對粘膜的刺激作用較二氧化硫為強,主要使組織脫水,蛋白質凝固,可造成局部壞死。對呼吸道的毒作用部位因吸入濃度和霧滴大小而不同。 2mg/m3濃度可引起鼻、咽部刺激癥狀,68mg/m3引起劇烈咳嗽。口服濃硫酸1ml可致死。   急性吸入中毒:吸入酸霧后可引起明顯的上呼吸道刺激癥狀及支氣管炎,重者可迅速發生化學性肺炎或肺水腫,高濃度時可引起喉痙攣和水腫而致窒息。伴有結膜炎和咽炎。  急性口服中毒:可引起消化道灼傷。立即出現口、咽部、胸骨后及腹部劇烈燒灼痛,唇、口腔、咽部糜爛、潰瘍,聲音嘶啞,吞咽困難,嘔血,

52、嘔吐物中可有食道和胃粘膜碎片,便血; 嚴重可發生喉水腫或胃腸道穿孔,腎臟損害。  皮膚灼傷:皮膚接觸濃硫酸后局部刺痛,未作處理者可由潮紅轉為暗褐色,繼而可發生潰瘍,界限清楚,周圍微腫,疼痛劇烈。 眼灼傷:賤入眼內可引起結膜炎、結膜水腫、角膜潰瘍以至穿孔。 一、泄漏應急處理   泄漏物處理必須戴好防毒面具與手套,污染地面灑上碳酸鈉,用水沖洗,經稀釋的污水放入廢水系統。 二、急救措施 吸入硫酸霧者立即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安靜及保暖。眼或皮膚接觸液體時立即先用柔軟清潔的布吸去再迅速用清水徹底沖洗。口服者已出現消化道腐蝕癥狀時

53、忌催吐及洗胃。 吸入后有癥狀者對癥處理。吸入量較多者應臥床休息、吸氧、給舒喘靈氣霧劑或地塞米松等霧化吸入。急性中毒者需合理氧療; 早期、適量、短程應用糖皮質激素; 維持呼吸道通暢; 防治喉水腫或痙攣; 防治肺水腫,參見<化學物所致急性喉水腫的治療>,<急性刺激性氣體中毒性肺水腫的治療>。 三、消防措施 用水、干粉或二氧化碳滅火。避免直接將水噴入硫酸,以免遇水會放出大量熱灼傷皮膚。消防人員必須穿戴全身防護服及其用品,防止灼傷。 三氯甲烷CAS: 67-66-3穩定性:常溫常壓穩定,避免光照危險標記:有毒品一、健康危害 侵入

54、途徑:吸入、食入、經皮吸收。 健康危害:主要作用于中樞神經系統,具有麻醉作用,對心、肝、腎有損害。吸入或經皮膚吸收引起急性中毒,初期有頭痛、頭暈、惡心、嘔吐、興奮、皮膚粘膜有刺激癥狀,以后呈現精神紊亂、呼吸表淺、反向消失、昏迷等,重者發生呼吸麻痹、心室纖維性顫動、并可有肝、腎損害。誤服中毒時,胃有燒灼感、伴惡心、嘔吐、腹痛、腹瀉以后出現麻醉癥狀。 慢性中毒:主要引起肝臟損害,此外還有消化不良、乏力、頭痛、失眠等癥狀,少數有腎損害。 二、毒理學資料及環境行為 毒性:屬中等毒性。 急性毒性:人吸入120g/m3,吸入510分鐘死亡;人吸入3040g

55、/m3,嘔吐,眩暈的感覺;人吸入10g/m3,15分鐘后眩暈和輕度惡心;人吸入1.9g/m3,能耐受30分鐘,無不適。 亞急性慢性毒性:動物慢性毒性主要表現為肝腎損害。人長期職業接觸三氯甲烷的慢性中毒癥狀主要是嘔吐、消化不良、食欲減退、神經過敏、失眠、抑郁,直到神經錯亂。血液中三氯甲烷濃度增高是三氯甲烷中毒的確證。 致癌性:IARC致癌性評論:對人可能致癌。 致畸:三氯甲烷對哺乳動物引起DNA損傷,對人淋巴姐妹染色體發生變化;三氯甲烷能引起肌肉、骨骼、腸胃系統及顱面部發育不正常;三氯甲烷有高度的胎毒危險特性:與明火或灼熱的物體接觸時能產生劇毒的光氣。在空氣、水分和

56、光的作用下,酸度增加,因而對金屬有強烈的腐蝕性。 燃燒(分解)產物:氯化氫、光氣。一、泄漏應急處理 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安全檢查區,并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 常溫下的三氯甲烷為無色液體。對于發生在地面上的污染事故及處置技術有迅速用土、沙子或其它可以取到的材料筑成壩以阻止液體的流動,防止其流入附近的水體中,用土壤將其覆蓋并將其吸收。也可以在其流動的下方向挖坑,將其收集在坑內以防四處擴散,然后將液體收集到合適的容器中。 在處理過程中不要用鐵器,改用其它工具,因鐵有助其分解生成毒性更大的光氣。有條件的話,處理過程中應戴上防毒面具,或其它防護設備。

57、0;三氯甲烷液體進入水體后,設法阻斷受污染水域與其它水域的通道,其方法為筑壩使其停止流動;開溝使其流向另一水體。對其污染的水體最為簡便易行處理方法是使用曝氣(包括深進曝氣)法。處理土壤的幾種方法也可酌情使用 廢棄物處置方法:用焚燒法。廢料同其它燃料混合后焚燒,燃燒要充分,防止生成光氣。焚燒爐排氣中的鹵化氫通過酸洗滌器除去(可能的話,應考慮氯仿的回收使用)。 二、防護措施 呼吸系統防護:空氣中濃度超標時,應該佩戴直接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緊急事態搶救或撤離時,佩戴空氣呼吸器。 眼睛防護: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 身體防護:穿防毒物滲透工作服。

58、0;手防護:戴防化學品手套。 其它:工作現場禁止吸煙、進食和飲水。工作畢,沐浴更衣。單獨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備用。注意個人清潔衛生。三、急救措施 皮膚接觸:立即脫去被污染的衣著,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至少數派5分鐘。就醫。 眼睛接觸:立即提起眼瞼,用大量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徹底沖洗至少15分鐘。就醫。 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 食入:飲足量溫水,催吐,就醫。 滅火方法:消防人員必須佩戴過濾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離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風處滅火

59、。滅火劑:霧狀、二氧化碳、砂土。 名稱危害應急處理雙氧水CAS:7722-84-1穩定性: 穩定危險標記:氧化劑、腐蝕品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徑: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吸入本品蒸氣或霧對呼吸道有強烈刺激性。眼直接接觸液體可致不可逆損傷甚至失明。口服中毒出現腹痛、胸口痛、呼吸困難、嘔吐、一時性運動和感覺障礙、體溫升高等。個別病例出現視力障礙、癲癇樣痙攣、輕癱。 危險特性:爆炸性強氧化劑。過氧化氫本身不燃,但能與可燃物反應放出大量熱量和氣氛而引起著火爆炸。過氧化氫在pH值為 3.54.5時最穩定,在堿性溶液中極易分解,在遇強光,特別是短波射線照射

60、時也能發生分解。當加熱到100以上時,開始急劇分解。它與許多有機物如糖、淀粉、醇類、石油產品等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在撞擊、受熱或電火花作用下能發生爆炸。過氧化氫與許多無機化合物或雜質接觸后會迅速分解而導致爆炸,放出大量的熱量、氧和水蒸氣。大多數重金屬(如锨、銅、銀、鉛、汞、鋅、鈷、鎳、鉻、錳等)及其氧化物和鹽類都是活性催化劑,塵土、香煙灰、碳粉、鐵銹等也能加速分解。濃度超過74%的過氧化氫,在具有適當的點火源或溫度的密閉容器中,會產生氣相爆炸。 燃燒(分解)產物:氧氣、水。 一、泄漏應急處理 迅速撤離泄漏污染人員至安全區,并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

61、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防酸堿工作服。盡可能切斷泄漏源,防止進入下水道、排洪溝等限制性空間。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沖洗,洗水稀釋后放入廢水系統。大量泄漏:構筑圍堤或挖坑收容;噴霧狀水冷卻和稀釋蒸汽、保護現場人員、把泄漏物稀釋成不燃物。用泵轉移至槽車或專用收集器內,回收或到家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 廢棄物處置方法:廢液經水稀釋后發生分解,放出氧氣,待充分分解后,把廢液沖入下水道。 二、防護措施 呼吸系統防護:可能接觸其蒸氣時,應該佩戴自吸過濾式防毒面具(全面罩)。 眼睛防護:呼吸系統防護中已作防護。 身體防護:穿聚乙烯

62、防毒服。 手防護:戴氯丁橡膠手套。 其它:工作現場嚴禁吸煙。工作畢,淋浴更衣。注意個人清潔衛生。 三、急救措施 皮膚接觸:脫去被污染的衣著,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 眼睛接觸:立即提起眼瞼,大量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徹底沖洗15分鐘。就醫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 食入:飲足量溫水,催吐,就醫。 滅火方法:消防人員必須穿戴全身防火防毒服。盡可能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噴水冷卻火場容器,直至滅火結束。處在火場中的容器若已變色或從安全泄壓裝置中產生聲音,必須馬上撤離。滅火劑:水、霧狀水、干粉、砂土。 硝酸CAS: 7697-37-2穩定性: 遇潮氣或受熱分解而成有刺鼻臭味的二氧化氮危險標記:酸性腐蝕品二、毒理學 硝酸液及硝酸蒸氣對皮膚和粘膜有強刺激和腐蝕作用。濃硝酸煙霧可釋放出五氧化二氮(硝酐)遇水蒸氣形成酸霧,可迅速分解而形成二氧化氮,濃硝酸加熱時產生硝酸蒸氣,也可分解產生二氧化氮,吸入后可引起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