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哲理中學2014-2015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題_第1頁
福建省莆田哲理中學2014-2015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題_第2頁
福建省莆田哲理中學2014-2015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題_第3頁
福建省莆田哲理中學2014-2015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題_第4頁
福建省莆田哲理中學2014-2015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142015學年度上學期莆田哲理中學期末考試高二語文試題一、名句默寫。(10分)1.補寫出下面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10分)(1) ,梨花一枝春帶雨。(白居易長恨歌)(2)塞上長城空自許, 。(陸游書憤)(3)孤鴻號外野, 。(阮籍詠懷八十二首(其一)(4) ,兩朝開濟老臣心。(杜甫蜀相)(5)心非木石豈無感? 。(鮑照擬行路難)(6)宮女如花滿春殿, 。(李白越中覽古)(7) ,月滿西樓。(李清照一剪梅(8) ,兩處茫茫皆不見。(白居易長恨歌)(9) ,隔葉黃鸝空好音。(杜甫蜀相)(10)出師一表真名世, 。(陸游書憤)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問題。(15分)王克敬,字叔

2、能,大寧人。延祐四年,往四明監倭人互市。先是,往監者懼外夷情叵測,必嚴兵自衛,如待大敵。克敬至,悉去之,撫以恩意,皆帖然無敢嘩。有吳人從軍征日本陷于倭者,至是從至中國,訴于克敬,愿還本鄉。或恐為禍階,克敬曰:“豈有軍士懷恩德來歸而不之納邪!脫有釁,吾當坐。”事聞,朝廷嘉之。鄱陽大饑,總管王都中出廩粟賑之,行省欲罪其擅發,克敬曰:“鄱陽距此千里,比待命,民且死,彼為仁,而吾屬顧為不仁乎!”都中因得免。拜監察御史,用故事監吏部選。有履歷當升者,吏故抑之,問故,吏曰:“有過。”克敬曰:“法,笞四十七以上不升,今不至是。”吏曰:“責輕罪重。”曰:“失出在刑部,銓曹安知其罪重。”卒升之。治書侍御史張伯高

3、曰:“往者監選以減駁為能,今王御史乃論增品級,可為世賀矣。”泰定初,出為紹興路總管,郡中計口征鹽,民困于誅求,乃上言乞減鹽五千引。行省檄克敬抽分舶貨,拗蕃者例籍其貨,商人以風水為解,有司不聽。克敬曰:“某貨出某國,地有遠近,貨有輕重,冒重險,出萬死,舍近而趨遠,棄重而取輕,豈人情邪!”具以上聞,眾不能奪,商人德之。擢江西道廉訪司副使,轉兩浙鹽運司使,首減紹興民食鹽五千引。明年,海漕舟有后至直沽者,不果輸,復漕而南還,行省欲坐罪督運者,勒其還趨直沽。克敬以謂:“脫其常年而往返若是,信可罪。今蹈萬死,完所漕而還,豈得已哉!”乃請令其計石數,附次年所漕舟達京師,省臣從之。元統初,起為江浙行省參知政事

4、,請罷富民承佃江淮田,從之。松江大姓,有歲漕米萬石獻京師者,其人既死,子孫貧且行乞,有司仍歲征,弗足則雜置松江田賦中,令民包納。克敬曰:“匹夫妄獻米,徼名爵以榮一身,今身死家破,又已奪其爵,不可使一郡之人均受其害,國用寧乏此耶?”具論免之。 (選自元史·王克敬傳,有刪改)【注】誅求:強制征收。抽分舶貨:向從海外運貨來貿易的人抽稅。拗蕃:違背貨運規定。21世紀教育網21·cn·jy·com2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行省檄克敬抽分舶貨 檄:下文通告B拗蕃者例籍其貨 籍:登記沒收C具以上聞,眾不能奪 奪:強奪,奪取D脫其常年而往返

5、若是,信可罪 信:的確3下列各句編為四組,全都能表現王克敬為官之“仁”的一組是( )(3分)悉去之,撫以恩意 總管王都中出廩粟賑之失出在刑部,銓曹安知其罪重 弗足則雜置松江田賦中,令民包納 首減紹興民食鹽五千引 乃請令其計石數,附次年所漕舟達京師 A B C D21世紀教育網4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有吳人身陷日本,后隨日本商人歸國,王克敬認為他感懷國家恩德而歸國,不會有什么禍端發生,于是欣然接納了他。【版權所有:21教育】B王克敬任紹興路總管時,當地商人對行省的管理措施有異議,但沒有得到有關部門的認同。王克敬替他們向朝廷申訴,受到了商人的感激。C王克敬任

6、兩浙鹽運司使時,有海漕舟沒能按時到直沽,王克敬認為,能完好地將漕運的糧食運回南方,已屬難得,后至之罪,情有可原。D王克敬認為,松江大姓每年給朝廷獻米萬石是為了求取名爵享受榮耀,現在身死家破,就不應該再讓其他人受此牽連。21教育名師原創作品5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的劃線句翻譯成現代漢語。(6分) 比待命,民且死,彼為仁,而吾屬顧為不仁乎!(3分) 乃請令其計石數,附次年所漕舟達京師,省臣從之。(3分)三、詩歌鑒賞。(6分)6.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后面的題目。灞上秋居馬戴灞原風雨定,晚見雁行頻。落葉他鄉樹,寒燈獨夜人。空園白露滴,孤壁野僧鄰。寄臥郊扉久,何年致此身?注釋:郊扉:郊居。 (1)詩歌頷聯描

7、寫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情感?請概括。(3分) (2)本詩的五、六兩句運用了什么表現手法?結合具體詩句簡要分析。(3分)來源:21世紀教育網四、文學名著閱讀。(10分)7下列情節的敘述,不正確的兩項是( )( )(5分)A鳳姐一行從丫頭司棋的箱子里搜出她與表兄弟潘又安互贈的私物及信件,而司棋正是王善保家的外孫女。鳳姐命人將司棋監守起來。 B寶玉贊揚襲人的為人:“怎么人人的不是,太太都知道了,挑出你和麝月秋紋來?”又說:“你是頭一個出了名的至善至賢之人。” C賈政朋友給寶玉提親,女方也是寶貴雙全的人家,只是要女婿入贅在她家。賈母以為斷使不得,說親未果。D寶玉說起前晚上自己的那塊玉

8、竟放起光來了,滿帳子都是紅的。聯系到為寶玉提親之事,鳳姐道:“這是喜信發動了。”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E雪雁把寶玉定親的傳聞告訴黛玉,黛玉竟糟蹋起自己的身體,以求速死,以至于懨懨一息。后聽得是議而未定的事,病才慢慢好了。8.簡答題(任選一題,100字左右)。(5分)(1)紅樓夢中,黛玉死后人們都不敢把她的死訊告訴寶玉,是誰首先把這事告訴寶玉的,這人為什么這樣做,結果如何?2·1·c·n·j·y(2)紅樓夢第九十六回“瞞消息鳳姐設奇謀,泄機關顰兒述本性”中寫道“王夫人不免暗里落淚,悲女哭弟,又為寶玉耽憂,如此連三接二,都是不隨意的事,那里擱得住”

9、又寫“賈政也無心應酬,只念家中人口不寧,又不敢耽延在家,正在無計可施”使賈政夫婦“不隨意”的是哪些事?請簡要敘述。五、文化經典閱讀。(6分)9.閱讀下列選段,按要求回答問題。(6分) 齊人伐燕。或問曰:“勸齊伐燕,有諸?”曰:“未也。沈同問燕可伐與,吾應之曰:可。彼然而伐之也。彼如曰:孰可以伐之?則將應之曰:為天吏,則可以伐之。今有殺人者,或問之曰:人可殺與?則將應之曰:可。彼如曰:孰可以殺之?則將應之曰:為士師,則可以殺之。今以燕伐燕,何為勸之哉?” (選自孟子·公孫丑下)【注釋】沈同:齊國大臣。為天吏:奉行天命的天子。(1)下列各項中,對上面孟子選段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10、3分) A齊國討伐燕國,是戰國中期的一項重大事件。孟子認為,燕國的國政敗壞,民眾因此遭受苦難,所以是可以討伐的。 B孟子指出,討伐燕國者必須施行優于燕國的政治措施,否則,伐燕是沒有意義的,而且也不可能得到民眾的支持。 C孟子認為,燕國的國政敗壞,齊人身為天吏,替天行道,可以討伐燕國。但如果讓燕國人討伐燕國人,則不值得鼓勵。21*cnjy*com D孟子認為,禮樂征伐這樣的大事,不是誰都有權力去做的,因此他明確反對讓像燕國一樣暴虐的同為諸侯國的齊國去討伐燕國。(2)孟子是認為燕國可以討伐,殺人犯可以殺掉么?為什么?(3分)六、論述類文本閱讀。(9分) 閱讀下文,完成下列各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

11、9分) 元芳體走紅的社會學解讀前些年有一部電視連續劇神探狄仁杰很火。這個“元芳體”就出自于狄仁杰和他的得力助手李元芳之口。李元芳在電視劇中是狄仁杰的副手,因思維縝密、善于推理而備受器重。每每遇到疑案,狄仁杰總是要問“元芳,你怎么看?”征詢元芳意見;對此,李元芳總是“公式化”地答道:“大人,此事必有蹊蹺。”其實,元芳體突然在網上走紅,其中也有蹊蹺。微博帶動起一股跟風熱潮,一時間,網友世間萬事皆問“元芳”,有搞笑的,有調侃的,有質問的,有發泄的,有風馬牛不相及的,更有借機炒作一把的網友們瘋狂使用“元芳”造句,或自言自語,或分析事件,或引人關注,或制造話題,一時間,竟有上百萬網友向元芳發問,如:“我

12、現在還沒有女朋友,元芳,你怎么看?”“連續三個月未發工資,元芳,你怎么看?”“地鐵票價到底多少合適?元芳,你怎么看?”“昨夜樓下施工,攪擾得大人我徹夜未眠。元芳,你怎么看?”種種逗趣問答,令人忍俊不禁。有的還借用央視記者的口吻發問:“你幸福嗎?元芳,你怎么看?”元芳體為何能夠風靡一時,人們對此有不同的解讀。有人說,李元芳總是回應一句:“大人,此事必有蹊蹺。”這表面看似古板其實透著一種生存之道,迎合了人們積極求發展的心態:這既顯示了他對疑案保持深究的專業眼光,同時也故意點到為止,給上司狄大人進一步發揮留下足夠空間。最后,當狄大人把案情分析得頭頭是道,說出英明判斷,他再補上一句“大人真乃神人也。”

13、由此,這折射出了職場潛規則,下屬重要的是洗耳恭聽不必多言,更不能搶奪上司風光,這問答之間暗藏著職場智慧甚至是官場哲學。但在更多的網友眼中,所謂元芳體不過是一種面對生活壓力的自我戲謔和調侃。如果心理是一個籮筐,人們總得找到清空的辦法。大家利用元芳體發出追問,其實沒指望別人能作出回答,這種看似無厘頭的問答,重點不是問而是在表達網友意見和傳遞網友情感,網友在發問前,其實答案已在心中,有的甚至以此尋求大家共鳴,這不僅顯示了當今價值的多元,同時也成了一種游戲式的時尚,大家樂在其中,借此釋放情感,帶給人們以閱讀樂趣,體現了網絡時代的互動精神,我們不必對此進行過度解讀。www.21-cn-網上據此以“從眾心

14、理”“訴求表達多元”為題做了一個網絡探因調查:支持“從眾心理”353%;支持“訴求表達多元”646%!但我不這樣看。我以為,應當還歷史的真面目。“元芳,你怎么看”?有這樣幾層意思:民主討論的作風。辦案是一個縝密的,循序漸進,抽絲剝繭的過程,要避免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就得傾聽他人意見;尺有所短寸有所長,辦案最忌領導搞家長制和一言堂。習慣于與同僚、下屬討論和論證,更能夠有助于提高辦案效率和質量。同時,“元芳,你怎么看?”在中國目前兩極分化嚴重,民生問題突出的大環境中具有很大的現實意義。這個“你”既指老百姓,更指各級領導。“怎么看”包括了總結經驗教訓,反思反省,更包括了兼聽則明之民主議政。“元芳,你怎

15、么看?”不僅是改善黨群關系,政群關系,上下級關系,平級關系,區域關系,貧富不均,分配不均的總的指導思想;也是一種很務實有效的工作方法與工作態度。是對民心,民情,民意,民議的一種民主討論作風。任何事情,社會上出現不同意見,不同看法很正常;這是因為現在社會總是存在信息不對稱,知識不對稱,社會地位不對稱,經濟收入不對稱,個人際遇不對稱的客觀事實;每一個人的觀點和看法總是來自于這些“不對稱”,因為人們只能在自己掌握的知識范圍內去識別信息的真偽好壞優劣。讓人說話有天不會垮的自信。李元芳并不是個傻子,如果狄仁杰把李元芳視為傻子,那狄仁杰自己就先是一個傻子了。李元芳之所以始終沒有正面直接表達過自己的看法,但

16、是,“此事必有蹊蹺”已經非常明白地表達了他對案子是有自己的看法和主見的,只是囿于種種原因不能或者不便和盤托出己見而已。“大人真乃神人也”,是李元芳在狄仁杰破案后高唱的萬無一失的馬后炮贊歌;這樣的贊歌會讓任何人都陶醉其中,狄仁杰也不例外。事情辦好了,成功了,聽聽贊歌不算得意忘形,可以理解、包容。總之,“元芳,你怎么看”?在今天比較符合創新社會管理的要求,很值得進一步討論研究。10下列關于“元芳體”走紅原因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元芳體”的流行是因為它在中國目前兩極分化嚴重、民生問題突出的大環境中具有現實意義。B網絡調查顯示“元芳體”的流行源于人們的“從眾心理”和人們“訴求表達多元”的需求

17、。C作者認為“元芳體”流行的深層原因源于人們對民主作風的渴求,符合創新生活管理的要求。D電視劇神探狄仁杰很火,知曉度高,主人公之間的對話得以流行。11下列說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民主討論的作風有助于提高辦案效率和質量,電視劇正是通過“元芳體”形象地表現了狄仁杰辦案的民主作風。B“元芳體”躥紅的現象顯示了當今價值的多元,體現了網絡時代的互動精神。C李元芳在破案之后總有一句“大人真乃神人也”,這表達了他對狄仁杰的欽佩之情,也說明狄仁杰喜歡聽贊美之詞。D由于對任何事情社會上都會出現不同意見和不同看法,所以導致社會存在信息不對稱。12探究文中“元芳體”的流行蘊藏著哪些社會心理。(5分)七、小說

18、閱讀。(15分) 閱讀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題。(25分)一碗面的悲與喜朱奚葒面店不是很大,樓上樓下共60米見方。面的種類也不是很多,到了冬天,就只有一種,招牌羊肉面。店的位置也偏,位于城的東北角。只是,城里的學子考上了大學,要背井離鄉到異地求學,出發之前,到此店里吃一碗面,臨走,咂咂嘴:“有一段日子吃不上這面了。”公務出差有些日子的人回來,先不忙著回家見老婆孩子,卻先來此店,吃碗面,解解饞,安慰苦熬了許久的胃。經年在外打工的人回來,吃了這碗面,恢復了味覺緩解了一路的思鄉情,久經顛簸而恍惚的頭腦這才清醒過來:“終于嘗到了這老家的面,果然是回家了。”面店舉城聞名,源于面的味道之好。據傳,這面店追溯起

19、來,還屬于上個世紀的風光。世道變遷,人事滄桑,只是這面,還是祖宗留下的秘笈所成,還是那個味。21教育網徒聞其名、未嘗其味的人也不在少數,因為此面價錢很貴,尤其是招牌羊肉面,是其他店的一倍不止。來店里吃面的人,多是養尊處優的達官貴人。外面不大的空地上,停的不是寶馬就是本田。這不,剛從那輛紅色迷你寶馬車上下來的貴婦,抱著一只黑色貴賓犬,款款地步入店內,用紙巾仔細地擦拭桌椅完畢后,才優雅地坐下。“老板,來兩碗羊肉面。”老板是位跛足的中年婦女,面無表情,不茍言笑,十年如一日。她的絕活是本店的另一傳奇,店堂里有再多的客人,她也能絲毫不差地記清楚幾號桌哪位客人點的是什么面,面要軟還是偏硬,拌面還是湯面,湯

20、多還是面多;可以毫不費力地用丹田之音傳到隔開兩個房間的廚房里,那聲音決不刺耳,反而會讓人依稀感覺好像回到那久遠的年代,悠長而有古韻。不到三分鐘,面就端上來了。其中的一只碗不是常用的陶瓷碗,有些特別。貴婦也不在意,細致地挑著面吃,用另一雙筷子從另一只碗中夾了面條喂那狗吃,店里的人見了,均見怪不怪的樣子,各吃各的面。21·世紀*教育網不久,店里進來了兩位衣衫襤褸的老人,老頭攙扶著老婦人,兩人一進門,店里人的目光齊刷刷地看向老人,那只貴賓犬也似乎看出苗頭,朝兩人吠了起來。跨進門后,老頭攙扶老婦人在一個角落里坐下,而后走到柜臺,目光在價目牌上搜索良久:“我要一碗羊肉面,面多點。”老頭從衣服的

21、夾層里掏出一個黑油油的布褡褳,再從褡褳的某一層中捏出一疊有一元、五元也有幾毛的零票,又點了一遍,交給老板。2-1-c-n-j-y面上來了,老頭把面推給對面的老婦人,用筷子拌勻了,撒了些胡椒粉:“快吃,熱乎的才好吃哩。”老婦人的臉被騰出的熱氣蒸得顯出些紅潤,臉上露出孩子似的欣喜,用筷子伸進碗里,蘸了蘸湯水,放進嘴里嘬著,又挑起幾根面,欠著身子要去喂老頭吃,老頭搖了搖頭:“你先吃,我多要了面,剩下我再吃。”老婦人低頭抿了口湯,又把碗推過來,讓老頭喝湯,老頭固執地把碗推了回去,做出生氣的樣子。【來源:21cnj*y.co*m】老婦人這才開始吃面,吃得很慢,很享受,額頭上滲著些小汗珠,老頭見了,用桌上

22、的卷紙仔細、輕柔地給她擦著汗。21世紀教育網【出處:21教育名師】老婦人吃了一半后就不吃了,把面推過去。那羊肉也沒動,看上去,好像還是一碗才端出來的面。老頭又推回去:“再吃些,把肉給吃了,我不愛吃那羊肉,有味兒。”老婦人又吃了幾口面,老頭一把搶過筷子,夾起肉喂到老婦人的嘴邊。老頭把所有的肉喂給老婦人吃完,又夾了些面喂她,這才攬過碗,心滿意足地大口吃起面來,沒多久,一碗面連一滴湯也不剩了。老兩口互相對視著,眉眼里透著滿足和快樂。老頭細心地給老婦人圍上毛巾,兩人攙扶著出門了。“喲,這不是城東撿垃圾的楊老六嗎,怎么今天也來這里吃面了?看來,這年頭,撿垃圾的也發嘍。”一位穿皮風衣的胖子夾著一股寒風進來

23、,嘴里嚷著。隔桌上,那貴婦的面剩下了一半,而貴賓犬的那只碗里還剩下了大半碗的面,那些羊肉幾乎未動過一箸。店員端下貴婦的兩只碗和那對老人的那只空空的碗,轉身進去時,店堂里的人清晰地聽見一聲輕微的丹田之音:“把那只碗給扔了。”留下的是店里所有人的疑問:“是哪只碗?”(節選自微型小說選刊)13下列對小說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當的兩項是( )(5分)A一家有名氣、價錢貴的面館,同時接待了一位貴婦人和一對撿破爛的老夫妻。作品敘述了貴婦人與寵物犬吃了兩碗面,而撿破爛老夫妻同吃一碗面的故事。www-2-1-cnjy-comB微型小說為了追求含蓄、蘊藉的藝術境界,有時會通過模糊的方式來呈現題旨,這篇小說就

24、是這樣的。C這篇小說語言清新,敘事生動,構思巧妙,情節曲折,作者在作品中將旁觀者的理智與讀者的情感巧妙地聯系起來,在平靜的敘事中蘊涵著一種震撼人心的力量。D這篇小說通過對人物外貌、動作、語言、神態等多種描寫手法來表現人物的性格。E兩位衣衫襤褸的老人在面館吃面滿足而快樂,但也有個小插曲:在吃面的過程中,老婦人把面推給老頭,老頭很生氣,又把面推回給老婦人。14小說以“一碗面的悲與喜”為題有何妙處?(4分)15這篇小說最突出的寫作手法是什么?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6分)八、語言文字運用。(9分)16閱讀下面文字,完成文后題目。(2分) 我曾在圖書館里看到過莫扎特作品集,卷帙浩煩的杰作整整摞滿了一大書架,翻開書頁,那些跳動著的音符就是流淌在五線譜上的顆顆明珠,玲瓏 (t)透,洋溢著永恒的青春活力。 (1)根據括號內的拼音填寫正確的漢字。(1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