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節日教育功用-素養教育論文-教育論文_第1頁
中國傳統節日教育功用-素養教育論文-教育論文_第2頁
中國傳統節日教育功用-素養教育論文-教育論文_第3頁
中國傳統節日教育功用-素養教育論文-教育論文_第4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國傳統節日教育功用-素養教育論文-教育論文 中國傳統節日的教育功用- 素養教育論文- 教育論文 文章均為 word 文檔,下載后可直接編輯使用亦可打印 由普及性所決定的教育力量節日總是在橫向和縱向上具有相當的普及度后才形成的,它們有廣泛的群眾基礎,也有深厚的歷史底蘊。某人某家過節,他們不是孤立的,其附近全.的人都在過節。而某些活動經常是集會于一處共同進行,如元宵節舞花燈、端午節競龍舟,都可以形成人山人海之勢。這樣,個體的過節有族群作背景,就有了一種集體的力量。傳統節日所包含的思想感情在這強大的集體力量下,不斷向外輻射、擴展,滲入到沉浸在節日氣氛中的每個個體。傳統節日一年一個輪回,人們周期性地

2、接受節日文化的熏陶,幾千年來累積了充沛的感化力量。 由隆重性所決定的教育力量用專門的一個"節'來進行某項活動,不論是法定的還是傳承的,這都表明鄭重其事,當這項活動流程復雜,時間長久,儀式講究,規模宏大,興致高漲,情意深厚,氣氛熱烈,有重要人物、眾多人物參與,即可謂隆重。中國傳統節日的活動大多可以用"隆重'來形容。隆重,意味著舉辦者思想情感上的極其重視,態度越嚴謹越認真,思想受教育、內心受熏陶也越深。隆重,也意味著所有參與者感受深切,心靈得到更多的感化或震撼。隆重就意味著具有觸動心弦的力 量。 由生活性所決定的教育力量"過日子'"過

3、節'都需要"過',"過'就是生活,有豐富多彩的生活才是"過',節日的感染力大多就來自于"過'。過節日就是在過一種附加了某些特殊內容的日子,這興高采烈的日子短則一天,長則半月,顯然,它仍然是生活,不可能是單純的紀念活動。生活是實在的,它使得過節所受的教育如沐春風,點點滴滴都有思想情感的參與,絲絲縷縷都會影響思想情感的變化。有生活的體驗是難以忘懷的,不可能如過眼煙云,因為其所感所悟都來源于具體的某人某事。所以,孩子長大了,依然清晰記得某年過年的歡樂,這歡樂刻骨銘心,絕對不是報紙上所寫"幸福生活'幾個字

4、所能賦予的。 傳統節日的教育內容 在漫長的歷史中,中華民族形成了諸如春節、清明、端午、中秋、重陽等眾多傳統節日,由于傳統節日有一定的歷史淵源或思想基礎,過節必然是一種文化思想活動,自然也就包含了較多的教育內容。 (一)辭舊迎新,樂觀進取傳統節日都是周期性的,以一年為一個周期,在周期臨界日慶祝,都是辭舊迎新的活動。告別逝去的一年,迎來嶄新的一年,猶如春聯所寫"寒雪梅中盡,春風柳上歸'。這辭舊迎新不僅是時間上的,更有精神上的,過節是樂觀豁達情感的抒發,是進取奮發精神 的迸發。喜慶是過節的主基調,不管"過去'是如何艱難困苦,人們總是借節日翻開人生新的一頁。春聯有&

5、quot;又是一年春草綠,依然十里杏花紅'"飛雪迎春到,紅梅爭艷,心潮逐浪高,萬象更新',這說明人們對新的周期充滿幸福的憧憬。民諺有"新年不欠舊年薪,今生不欠來生債'之語,除夕前人們總是千方百計了卻舊債或對舊債做出明確交代,這是中國人信守承諾勇于負責的表現。 (二)慎終追遠,緬懷先賢論語學而:"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在節日里祭奠祖先,懷念先人、先賢和先烈等,感謝他們所開辟的民族或家庭的基業,這是一種重視親情、感恩思源品格的體現,流淌著人情的溫暖,閃耀著人性的光輝。它能激發工作生活的熱情,讓人們更珍惜生命,熱愛人生。2這也是

6、見賢思齊品格的體現,它能讓人們追求高尚品格,提高自己修養,傳承愛國愛民愛人之心,奉獻.,建功立業,立志施恩于更多的人,致力于民族國家興旺發達;這也是尊重歷史、勤于思考、對歷史負責品格的體現,它能讓人們深刻總結經驗教訓,積極探索自然和.的各種規律,看清努力方向,使行為更理性,更有成效。 (三)孝親尊友,和睦相處對歷史的尊重演化為傳統,對傳統的尊重演化為節日,對節日的尊重演化為愛心。節日是愛心的播灑日,也是愛心的享受日,人們在享受美食盛宴的同時,也享受著愛心的盛宴。在家庭里,愛心更多地體現在尊老愛幼上,1一家團圓是人們孜孜以求的最溫馨的狀態,血緣關系在團圓中得到強化,煙酒、壓歲錢等親人間互贈的節

7、日禮物是愛心的物質載體。在.上,節日所包含的愛心更多地體現在走親訪友上,良好的.倫理憑此得以鞏固。拜訪期間,人們互相祝賀、交流思想、共同娛樂,加強了親朋好友同學同事間的親密情感。節日短信上的一句祝福,也許就能忘懷過節,消除怨隙,節日相遇時的一聲恭喜,也許就能重修于好,互泯恩仇。另外,節日也是.力量關心幫助弱勢群體的一個契機,人們或有關組織在物質上和精神上扶貧濟困,體現了文明.的人文關懷。臘八節施粥就是中國人很有人情味的傳統。 (四)繼承傳統,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傳統節日凝結了人與自然、人與.、人與人和諧的核心價值觀念,承載著中華民族的精神,昭示著中華民族之魂。對綿延了二三千年的傳統節日的繼承,

8、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對本民族精神的認可和接受,是對本民族的從屬和融入。傳統節日能喚起中國人同宗同源的民族情感,能增強炎黃子孫文化同根性的親和力。可以說,它是維系祖國統一、民族團結、文化認同、.和諧、強國富民的精神紐帶,聚集著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發展動力。3 充分發揮傳統節日的教育功能 既然傳統節日具有強大的教育功能,那么,政府、黨團組織、企事業單位就要運用自己的職能及影響力,維護好這種功用,并且創造條件,使這種功用發揮至極致。 (一)制定專門政策國家不僅要積極確定一些 紀念日,而且還要旗幟鮮明地肯定傳統節日。傳統節日雖然有一些負面的東西,但負面畢竟是少的,正面的因素占絕大多數。 時期,曾經有一段時間

9、政府不讓百姓過年,只允許過元旦。 新中國成立后,春節這個中國人最看重的傳統節日才成為法定假日。2021 年, 決定把清明、端午、中秋也列入法定節日,這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進步,超越歷朝歷代。4 對傳統節日的重視態度,溫暖了人心,顯示了方向,是對這種節日政策的強化。各基層組織在政策方面也要有所作為,一是要堅決維護法定假日,形成小長假的不沖斷,絕不能讓企業以 任務經營效益等理由沖擊節日,絕不能讓補課擠占中小學生的寶貴假日;二是要根據單位情況適當安排一些假日給一些非國家法定節日,如重陽節、七夕節放半天等;三是要向節假日加班加點的職工進行慰問,給予雙倍工薪。 (二)創設保障條件除了假日這個時間條件外,過

10、一個熱烈祥和隆重的節日還需要其他很多條件作保障。比較重要的有:交通、通訊、治安、食品(安全)、水電、街市、媒體、旅游等。某一方面的欠缺,就可能構成對節日氣氛的破壞。近年來,最為突出的問題有二,一是節日交通運力的嚴重不足和交通費用的不斷攀升;二是節日假冒偽劣食品和有毒食品大行其市,有泛濫成災之虞。有關管理部門和有關行業、企業要意識到保障傳統節日順利進行的必要性,要從維護民族凝聚力、建設和諧.的認識高度來解決這些問題。如果任這些問題從中作梗,那 么,不僅利用傳統節日進行公民思想道德教育無從談起,甚至還會釀成惡性.動蕩 。2021 年春節期間某幾天,河北、河南、山東、內蒙古等省自治區境內的高速公路對

11、過路車輛免收通行費。這種讓利于節的做法,實際上是服從于民族大義,值得褒揚,更值得在其他省市和其他行業推行。 (三)營造濃郁氣氛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中國經濟突飛猛進,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升,這給隆重熱烈祥和的節日奠定了雄厚的物質基礎。除了個人家庭里諸如踏青、賞月、放鞭炮、擺宴席等活動外,從.管理的角度講,節日熱烈氣氛還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營造:一是廣播、電視、報紙、網站等媒體工具對節日活動的大力宣傳報道、公益廣告播出、研究文章紀念文章的刊載、喜慶娛樂節目的播放等,例如,.電視臺的春節聯歡晚會 30 年來已成經典,成為全世界華人的精神年夜飯;二是街市、廣場、公園、社區、超市、車站、大橋等公共場所或城

12、標建筑上的節日美化與裝點,如:貼對聯,寫標語,出板報,掛燈籠,拉彩旗,放歌樂,擺花籃,立吉祥物,布置櫥窗,用亮化工程和璀璨煙花裝飾都市夜晚,等等;三是舉辦一系列與節日相關的公開活動或民俗活動,如:高層領導的祝賀與訪問,.名流賢達的團拜活動, 門或大公司對弱勢群體的慰問與幫助,影院電影的播放、劇院里明星文藝演出,高水平的體育競賽,群眾廣泛參與的自娛自樂的"鬧'節活動(如舞龍燈、扭秧歌、地方戲表演)以及競技性活動(如猜燈謎、劃龍舟、放風箏、裹粽子比賽);四是學術機構或文化部門對風俗歷史的研究及知識普及,由 民俗史專家或近現代史專家作專題演講或學術報告,由某些社團或協會舉辦相關的學

13、術沙龍、知識競賽、征文比賽等,或是編寫宣傳冊子、出版書籍等。 (四)融入教育內容開展傳統節日的節慶活動,要在思想內容上有所引導。剔除傳統節日中的一些封建糟粕,而賦予新的時代內涵。春節要突出辭舊迎新、和諧平安的主題,引導人們樂觀向上,追求家庭幸福、親友和睦、.安定,在喜慶氣氛中,把共產黨好、改革開放好、中國特色 道路好的內容融入進去;清明節要突出紀念先人、慎終追遠的主題,引導人們感恩前人功績,歌頌英烈美德,正確認識歷史,珍惜幸福生活,在撫今追昔情懷中,把學習 先烈為黨、為國、為民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內容融入進去;端午節要突出學習屈原愛國愛民、橫而不流、堅持高潔情操的主題,加深人們的愛國情感,

14、增強自己堅持真理、不斷求索的精神,同時,把人與自然和諧共處、體育 的內容融入進去;中秋節要突出團結團圓、平等友愛的主題,在"千里共嬋娟'的氛圍中,把關愛弱勢群體、促進民族大團結、完成國家統一大業、構建.和諧的內容融入進去。5 (五)依托鄉風民俗民俗是傳承文化中最貼切身心和生活的一種文化,而中國民俗文化最重要的一類是歲時節日民俗,如除夕守歲、元宵放燈、清明踏青、端午掛艾、七夕乞巧、中秋賞月、冬至祭祖,等等,這類民俗內容最為豐富,特色最為鮮明,涉及到吃穿住行各個方面,包容 了許多神話傳說、民謠諺語。濃郁的鄉風民俗,是人們過節的基礎,節日因此創立,也因此而流傳,節日的味道很大程度來自于風俗的味道。政府要充分尊重節日中的一些風俗,只要不傷害他人,不危及.安全,一些不是很符合科學精神的、不很符合節儉精神的風俗應該允許其存在,比如求神拜佛、燃放鞭炮等。思想教育工也不要視一些不太健康的民俗內容如洪水猛獸,必大加撻伐而后快。如果清除"流毒'太徹底,節日也許就會索然無味。其實,像搶頭香、迎財神這些迷信的內容,僅僅是節日期間人們娛樂活動的由頭,僅僅是符號或標志,并不會侵蝕其心靈。節日活動若依托民俗而開展,就容易達到喜慶吉祥、熱鬧紅火的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