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二節地球的運動之地球公轉_第1頁
第一章第二節地球的運動之地球公轉_第2頁
第一章第二節地球的運動之地球公轉_第3頁
第一章第二節地球的運動之地球公轉_第4頁
第一章第二節地球的運動之地球公轉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三節第三節 地球公轉地球公轉一一 地球的公轉地球的公轉1 1 公轉的軌道公轉的軌道2 2 公轉的方向公轉的方向3 3 公轉的周期公轉的周期4 4 公轉速度公轉速度5 5 繞轉平面之間的關系繞轉平面之間的關系-黃黃赤交角赤交角6 6 太陽直射點的回歸運動太陽直射點的回歸運動1 1 公轉的軌道公轉的軌道近似正圓的橢圓軌道,太陽位于橢圓的一個焦點上近日點近日點地球地球太陽太陽遠日點遠日點地球公轉的軌道地球公轉的軌道2 2 公轉的方向公轉的方向自西向東3 3 公轉的周期公轉的周期周期一年365日5時48分46秒(回歸年)4 4 公轉速度公轉速度時間時間日地距離日地距離角速度角速度線速度線速度1 1月

2、初(近日月初(近日點)點)1.4711.471億億kmkm61/d61/d30.3km/s30.3km/s7 7月初月初( (遠日點遠日點) ) 1.521.52億億kmkm57/d57/d29.3km/s29.3km/s一月初,近日點附近,公轉速度較快七月初,遠日點附近,公轉速度較慢5 5 黃赤交角黃赤交角黃赤交角:黃赤交角: 23232626 南北回歸線南北回歸線6 6 太陽直射點的回歸運動太陽直射點的回歸運動春春 分分夏夏 至至秋秋 分分冬冬 至至時時 間間太陽直射點太陽直射點3月月21日日赤赤 道道6月月22日日北回歸線北回歸線9月月23日日赤赤 道道12月月22日日南回歸線南回歸線觀

3、察從春觀察從春分到冬至,分到冬至,太陽直射太陽直射點是怎樣點是怎樣運動的?運動的?地球公轉的地理意義地球公轉的地理意義 太陽直射點的南北移動 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 晝夜長短的變化 四季的更替 五帶的劃分太陽直射點的南北移動規律太陽直射點的南北移動規律日期日期節氣節氣直射點位置直射點位置運動趨勢運動趨勢月日月日春分春分赤道赤道北北月日月日夏至夏至北回歸線北回歸線南南月日月日秋分秋分赤道赤道南南月日月日冬至冬至南回歸線南回歸線北北(一)太陽直射點的南北移動(一)太陽直射點的南北移動12月月22日日9月月23日日3月月21日日6月月22日日365365日日5 5時時4848分分4646秒秒(1 1回歸

4、年)回歸年)1.太陽直射點的 “移動方向” 規律2.太陽直射點的“移動周期”春分春分夏至夏至秋分秋分冬至冬至遠日點遠日點近日點近日點3.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與二分二至、公轉速度大小三者之間的關系春分春分夏至夏至春分春分秋分秋分冬至冬至太陽直射點向南移動時段:冬至太陽直射點向南移動時段:冬至春分春分夏至夏至太陽直射點向北移動時段:夏至太陽直射點向北移動時段:夏至秋分秋分冬至冬至公轉速度加快時段:公轉速度加快時段:7月初月初秋分秋分冬至冬至1月初月初公轉速度減慢時段:公轉速度減慢時段:1月初月初春分春分夏至夏至7月初月初速度速度漸快漸快速度速度漸慢漸慢 下面節日,太陽直射點的位置?此時太陽直射點的移動

5、方向?公轉速度快慢? 今天 元旦 兒童節今天今天元旦元旦兒童節兒童節 節氣節氣太陽直射點太陽直射點位置位置正午太陽高度大小的分布規律正午太陽高度大小的分布規律春秋分春秋分赤道赤道赤道上的正午太陽高度最大。從赤道上的正午太陽高度最大。從赤道向南北兩側遞減。赤道向南北兩側遞減。夏至日夏至日北回歸線北回歸線北回歸線上的正午太陽高度最大。北回歸線上的正午太陽高度最大。從北回歸線向南北兩側遞減。從北回歸線向南北兩側遞減。冬至日冬至日南回歸線南回歸線南回歸線上的正午太陽高度最大。南回歸線上的正午太陽高度最大。從北回歸線向南北兩側遞減。從北回歸線向南北兩側遞減。(二)正午太陽高度大小的分布規律(二)正午太陽

6、高度大小的分布規律縮記:太陽直射點所在的緯線正午太陽高度最大;縮記:太陽直射點所在的緯線正午太陽高度最大; 從此緯線向南北兩側遞減。從此緯線向南北兩側遞減。1. 同一節氣、不同地區的正午太陽高度大小同一節氣、不同地區的正午太陽高度大小正午太陽高度正午太陽高度達到一年中最大達到一年中最大正午太陽高度正午太陽高度達到一年中最小達到一年中最小既不是最大,又不是最小既不是最大,又不是最小距太陽直射點距太陽直射點最近的一天最近的一天距太陽直射點距太陽直射點最遠的一天最遠的一天夏至日(夏至日(6月月22日)日)冬至日(冬至日(12月月22日)日)正午太陽高度正午太陽高度達到一年中最大達到一年中最大正午太陽

7、高度正午太陽高度達到一年中最小達到一年中最小既不是最大,又不是最小既不是最大,又不是最小距太陽直射點距太陽直射點最遠的一天最遠的一天距太陽直射點距太陽直射點最近的一天最近的一天ABC北回歸線北回歸線南回歸線南回歸線DD一、太陽高度的概念一、太陽高度的概念地面太陽光線太陽高度角太陽光線與地面所成的夾角。太陽光線與地面所成的夾角。二、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二、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 1、正午太陽高度的概念:、正午太陽高度的概念: 一天中的最大值(各地地方時一天中的最大值(各地地方時12 時的太陽高度角)。時的太陽高度角)。 同一緯度太陽高同一緯度太陽高度日變化規律:度日變化規律: 晝半球:大于晝半球:大于

8、0;夜半球:小于夜半球:小于0;晨昏線:等于晨昏線:等于0。 1、正午太陽高度角的計算:、正午太陽高度角的計算:二、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二、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 觀察課本觀察課本24頁圖頁圖120。公式:公式:“ “ H = H = 9090直射點與所求地點緯度之差直射點與所求地點緯度之差 ” (同減異加)(同減異加) 例題例題:求北京(:求北京(40N)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陽高度。)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陽高度。 解答:解答:夏至日:直射點緯度為夏至日:直射點緯度為23232626N N, H=90 H=90(404023232626)73732626 二分日:直射點緯度為二分日:直射點緯度為0 0,

9、 H= 90 H= 90(4040/ /0 0)5050 冬至日:直射點緯度為冬至日:直射點緯度為232326S26S, H=90 H=90(4040+23+232626)262634342.正午太陽高度分布規律:正午太陽高度分布規律:二、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二、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 規律:規律: (根據正午太陽高度計算公式總結分布規律。)(根據正午太陽高度計算公式總結分布規律。)夏至日:夏至日:由北回歸線由北回歸線 向南北兩側向南北兩側 遞減。遞減。北回歸線以北地區達北回歸線以北地區達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地達到一年南半球各地達到一年中的最小值。中的最小值。北半球夏至日冬至

10、日:冬至日:由南回歸線向由南回歸線向 南北兩側遞減。南北兩側遞減。2.正午太陽高度分布規律:正午太陽高度分布規律:二、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二、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 南回歸線以南地區南回歸線以南地區達到一年中的最大達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地達值,北半球各地達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二分日:二分日:由赤道向南北由赤道向南北 兩側遞減。兩側遞減。2.正午太陽高度分布規律:正午太陽高度分布規律:二、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二、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 答案:答案:ACEBD答案:答案:B;在晨線上;在晨線上答案:答案:C;極點是不動的;極點是不動的例題:(1)把圖中各點此時的太陽高度由大到小的排列。

11、(2)其中太陽高度為0的是哪個點,為什么?(3)其中太陽高度在一天中不變的是哪個點,為什么?N三、正午太陽高度的應用三、正午太陽高度的應用 1、樓間距問題、樓間距問題 樓間距問題實際是一個影長的問題。其基本原則是前一幢樓產生的影子不能擋住后一幢樓的采光(一般以太陽光線能照射至后一幢樓的底層為標準),如下圖圖中H為正午太陽高度,一般取當地的最小值。因為正午太陽高度最小值,意味著前一幢樓的影子是一年中最長的,而此時的樓間距能保證,則一年四季都能確保。故一般地北半球取冬至日的正午太陽高度,南半球的取夏至日的正午太陽高度。 計算過程如下: tanH=h/LtanH=h/L L=h L=hcotHcot

12、H 結論:樓間距與正午太陽高度大小呈反比;與前一幢樓的樓高呈正比。4、樓間距問題、樓間距問題地面地面南樓南樓北樓北樓LhH以我國為例,南樓高度為以我國為例,南樓高度為h h,該地冬至日正午,該地冬至日正午太陽高度為太陽高度為H H,則最小樓間距,則最小樓間距L= h L= h cotHcotH某療養院(北緯某療養院(北緯3634) ,計劃在一幢,計劃在一幢20米高的樓房米高的樓房北面新建一幢樓房。因為療養的需要,要求高樓的每一北面新建一幢樓房。因為療養的需要,要求高樓的每一層一年四季都能曬到太陽。層一年四季都能曬到太陽。(1)新樓至少要距原樓多少米?)新樓至少要距原樓多少米?(2)若黃赤交角變

13、為)若黃赤交角變為2334,兩樓之間的距離將應,兩樓之間的距離將應如何變化,才能保證各樓層均有較好的采光?如何變化,才能保證各樓層均有較好的采光? 解析:解析:當太陽直射南回歸線時,當太陽直射南回歸線時,正午太陽高度角達一年中最小值,正午太陽高度角達一年中最小值,若此時該樓的一層能被太陽照射若此時該樓的一層能被太陽照射的話,則各樓層都能被陽光照射。的話,則各樓層都能被陽光照射。求出此時的正午太陽高度角是求出此時的正午太陽高度角是3030,兩樓間最小距離應為,兩樓間最小距離應為x=20 x=20cot 30cot 30=34.7 m=34.7 m。黃赤交。黃赤交角變大為角變大為2334,則當地正

14、午太,則當地正午太陽高度變小陽高度變小(29(2952)52),樓影變,樓影變長,兩樓間距應增大。長,兩樓間距應增大。答案答案:(1)34.7 m (2)樓距應增大)樓距應增大 正午太陽正午太陽高度角高度角樓房影子樓房影子【例題】【例題】下圖是某城市冬、夏至日正午太陽照射情況示意圖,該城市的名下圖是某城市冬、夏至日正午太陽照射情況示意圖,該城市的名 稱可能是(稱可能是( ) A.A.巴西利亞巴西利亞 B B堪培拉堪培拉 C. C.渥太華渥太華 D D巴格達巴格達【審題】圖中只有2條代表二至日的兩條太陽光線。我們無從證明哪一條是夏至日,哪一條是冬至日。說明知識考察的不是二至日太陽光線的特征。但全

15、年的太陽光線均應該位于二至日之間。如果我們再將補畫一條太陽光線(如下圖中的紅線)【解題】堪培拉是澳大利亞首都,在南歸回線以南,渥太華是加拿大首都,在北回歸線以北,巴格達是伊拉克首都,也在北回歸線以北。只有巴西首都巴西利亞在赤道和南回歸線之間,符合題意。 【答案】A A 2 2、二分二至日太陽光線與地理位置關系、二分二至日太陽光線與地理位置關系5、太陽能熱水器的集熱板的傾角問題、太陽能熱水器的集熱板的傾角問題地面(或樓頂)地面(或樓頂)正午太陽高度角正午太陽高度角熱水器仰角熱水器仰角熱水器集熱板傾角和正午太陽高度角的關系為互余 某中學某中學(36360 0N N,1131130 0E E)一學生

16、對太陽一學生對太陽能熱水器進行改造如圖所示,將熱能熱水器進行改造如圖所示,將熱水器裝在一個大玻璃箱中,并將支水器裝在一個大玻璃箱中,并將支架改造成活動方式。據此回答:架改造成活動方式。據此回答:1 1當地樓房影子最長時,為使熱水器有最好的效果,調節活動當地樓房影子最長時,為使熱水器有最好的效果,調節活動支架,使熱水器吸熱面與地面的夾角為支架,使熱水器吸熱面與地面的夾角為 A A23230 02626 B B59590 02626 C C66660 03434 D D36360 02 2當熱水器的吸熱面與地面夾角增到最大時,可能發生的是當熱水器的吸熱面與地面夾角增到最大時,可能發生的是 A A天

17、山雪線的位置最高天山雪線的位置最高 B B松花江流域河水封凍松花江流域河水封凍 C C印度洋洋流呈順時針流動印度洋洋流呈順時針流動 D D羅馬地區高溫干燥羅馬地區高溫干燥 解析:當地樓房影子最長時,太陽直射點位于南回歸線上,可解析:當地樓房影子最長時,太陽直射點位于南回歸線上,可以求出該日正午太陽高度以求出該日正午太陽高度(H=90-(H=90-36+2336+230 02626= 30= 300 03434) ),進一,進一步計算出熱水器吸熱面與地面夾角是步計算出熱水器吸熱面與地面夾角是59590 02626。 當熱水器吸熱面與地面夾角最大時,是北半球冬至日。當熱水器吸熱面與地面夾角最大時,

18、是北半球冬至日。(2)正午太陽高度的季節變化規律:一年內,同一緯線)正午太陽高度的季節變化規律:一年內,同一緯線 上正午太陽高度大小也隨季節有規律的變化。上正午太陽高度大小也隨季節有規律的變化。緯度帶緯度帶春分至春分至夏至夏至夏至日夏至日夏至至夏至至秋分秋分秋分至秋分至冬至冬至冬至日冬至日冬至至冬至至春分春分赤道到赤道到北回歸北回歸線之間線之間逐漸變逐漸變小小達最小達最小值值逐漸變逐漸變大大北回歸北回歸線及其線及其以北以北逐漸變逐漸變大大達最大達最大值值逐漸變逐漸變小小逐漸變逐漸變小小達最小達最小值值逐漸變逐漸變大大赤道到赤道到南回歸南回歸線之間線之間逐漸變逐漸變小小達最小達最小值值逐漸變逐漸

19、變大大南回歸南回歸線及其線及其以南以南逐漸變逐漸變小小達最小達最小值值逐漸變逐漸變大大逐漸變逐漸變大大達最大達最大值值逐漸變逐漸變小小.能表示北半球中緯度某地正午太陽高度角的年變化狀況的是能表示北半球中緯度某地正午太陽高度角的年變化狀況的是( )C正午太陽高度角正午太陽高度角=90緯度差緯度差 (北半球的溫帶地區)(北半球的溫帶地區) 正午太陽方位:正午太陽方位:“北方北方”天空(與北半球相反)天空(與北半球相反) 太陽太陽“東升西落東升西落“(與北半球相同)(與北半球相同) 夏季太陽從夏季太陽從“東南東南”升起、升起、“西南西南”落下落下 冬季太陽從冬季太陽從“東北東北”升起、升起、“西北西

20、北”落下落下(南半球的溫帶地區)(南半球的溫帶地區)太陽直射赤道太陽直射赤道由此可得出規律一:由此可得出規律一:春秋二分日,春秋二分日,全球各地的日全球各地的日出日落方位出日落方位除了南北兩極點外除了南北兩極點外均為從均為從正東方向升正東方向升起、從正西方向落下。起、從正西方向落下。太陽直射北半球太陽直射北半球由此可得出規律二:由此可得出規律二:太陽直射北半球時太陽直射北半球時,全球各地,全球各地除了極晝、除了極晝、極夜地區以外,極夜地區以外,太陽都是從太陽都是從東北方向升起、從西北方向落下東北方向升起、從西北方向落下,而且太陽直射點的緯度越接近北回歸線,各地日出、日落的而且太陽直射點的緯度越

21、接近北回歸線,各地日出、日落的方位就越偏北;緯度越高的地方日出日落的方位也越偏北。方位就越偏北;緯度越高的地方日出日落的方位也越偏北。太陽直射南半球太陽直射南半球由此可得出規律三:由此可得出規律三:太陽直射南半球時太陽直射南半球時,全球各地,全球各地除了極晝、除了極晝、極夜地區以外極夜地區以外,太陽都是從,太陽都是從東南方向升起,從西南方向落下東南方向升起,從西南方向落下,而且太陽直射點的緯度越接近南回歸線,各地日出、日落的方而且太陽直射點的緯度越接近南回歸線,各地日出、日落的方位就越偏南;緯度越高的地方日出日落的方位也越偏南。位就越偏南;緯度越高的地方日出日落的方位也越偏南。四、正午太陽高度

22、的變化四、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1.同一天同一天,正午太陽高度由太陽直射點向南北兩側遞減正午太陽高度由太陽直射點向南北兩側遞減2.夏至日:太陽直射北回歸線夏至日:太陽直射北回歸線北回歸線及其以北各緯度,正午太陽高度達到一年中北回歸線及其以北各緯度,正午太陽高度達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達一年中最小值。的最大值;南半球達一年中最小值。3.冬至日: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冬至日: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南回歸線及其以南各緯度,正午太陽高度達到一年南回歸線及其以南各緯度,正午太陽高度達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達一年中最小值。中的最大值;北半球達一年中最小值。4.春、秋分日:太陽直射赤道,正午太陽高度自赤春、秋分日:太陽

23、直射赤道,正午太陽高度自赤道向兩極遞減。道向兩極遞減。 下圖為我國某地二分二至日出、日落的時間(北京時間)和太陽位置示意圖,據此完成:1.圖中表示正南方向的是 。2.該地的經度是 。3.圖中X、Y的時間應當是: A.8:00,17:00 B.8:10,17:10C.8:20,17:00 D.7:50,17:10 解析:北半球夏至日太陽從解析:北半球夏至日太陽從東北升起、西北落下,則東北升起、西北落下,則是是北北是南是南是東是東是西。是西。1100E南南北北東東西西 計算計算20:10-5:10=15(晝長晝長),當,當地中午時的北京時間地中午時的北京時間=5:10+(152)=12:40,推算

24、出當,推算出當地經度為地經度為1100E。 春秋分與夏至的日出時間差等春秋分與夏至的日出時間差等于春秋分與冬至日的時間差。于春秋分與冬至日的時間差。則則: X=6:40+1:30=8:10 Y=18:40-1:30=17:10一、晝夜長短的基本知識一、晝夜長短的基本知識前提:判斷一個地點的晝夜長短情況的方法前提:判斷一個地點的晝夜長短情況的方法比較所求地點所在的緯線中晝弧和夜弧的比例比較所求地點所在的緯線中晝弧和夜弧的比例晝弧晝弧夜弧夜弧1.夏至日(夏至日(6月月22日)晝夜長短情況。日)晝夜長短情況。極晝極晝極夜極夜晝長晝長夜短夜短晝夜等長晝夜等長晝短晝短夜長夜長北半球晝長夜短北半球晝長夜短

25、南半球晝短夜長南半球晝短夜長北極圈及里是極晝北極圈及里是極晝南極圈及里是極夜南極圈及里是極夜赤道上晝夜等長赤道上晝夜等長長短規律:從南向北,晝漸長,夜漸短長短規律:從南向北,晝漸長,夜漸短北半球晝最長北半球晝最長南半球晝最短南半球晝最短2.冬至日(冬至日(12月月22日)晝夜長短情況。日)晝夜長短情況。極夜極夜極晝極晝夜長夜長晝短晝短晝夜等長晝夜等長夜短夜短晝長晝長北半球晝短夜長北半球晝短夜長南半球晝長夜短南半球晝長夜短北極圈及里是極夜北極圈及里是極夜南極圈及里是極晝南極圈及里是極晝赤道上晝夜等長赤道上晝夜等長長短規律:從南向北,晝漸短,夜漸長長短規律:從南向北,晝漸短,夜漸長北半球晝最長北半

26、球晝最長南半球晝最短南半球晝最短 全球各地的晝全球各地的晝夜均等長夜均等長。為。為12個小時。個小時。 3.春分日和秋分日晝夜情況春分日和秋分日晝夜情況三、晝夜長短的變化三、晝夜長短的變化1.夏至日:北半球各緯度晝最長、夜最夏至日:北半球各緯度晝最長、夜最短;緯度越高晝越長夜越短,北極圈及短;緯度越高晝越長夜越短,北極圈及其以北地區出現極晝現象。其以北地區出現極晝現象。2.冬至日:北半球各緯度晝最短、夜最冬至日:北半球各緯度晝最短、夜最長;緯度越高夜越長晝越短,北極圈及長;緯度越高夜越長晝越短,北極圈及其以北地區出現極夜現象。其以北地區出現極夜現象。3.春、秋分日:太陽直射赤道,全球春、秋分日

27、:太陽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晝夜等長各地晝夜等長。 都是都是12小時小時。日期日期太陽直太陽直射點射點晝夜長短情況晝夜長短情況晝夜變化情況春分晝夜變化情況春分北半球北半球南半球南半球極地周圍極地周圍北半球北半球南半球南半球春分至秋春分至秋分(北半分(北半球夏半年)球夏半年)在在_半球半球晝晝_夜夜緯度越高緯度越高晝越晝越_晝晝_夜夜緯度越高緯度越高晝越晝越_北極周圍北極周圍_南極周圍南極周圍_晝先變晝先變_再變再變_晝先變晝先變_再變再變_北半球夏北半球夏至至在在_晝最晝最_夜最夜最_晝最晝最_夜最夜最_北極圈以北北極圈以北_南極圈以南南極圈以南_春分、秋春分、秋分分在在_晝夜晝夜_晝夜晝夜_晝夜

28、晝夜_秋分至春秋分至春分(北半分(北半球冬半年)球冬半年)在在_半球半球晝晝_夜夜緯度越高緯度越高晝越晝越_晝晝_夜夜緯度越高緯度越高晝越晝越_北極周圍北極周圍_南極周圍南極周圍_晝先變晝先變_再變再變_晝先變晝先變_再變再變_北半球冬北半球冬至至在在_晝最晝最_夜最夜最_晝最晝最_夜最夜最_北極圈以北北極圈以北_南極圈以南南極圈以南_1、晝長計算晝長計算 :A、如果知道該點晝弧長度:晝長、如果知道該點晝弧長度:晝長=晝弧度數晝弧度數/15B、如果知道該點日出時間:晝長、如果知道該點日出時間:晝長=(12-日出時間)日出時間) 2 如果知道該點日落時間:晝長如果知道該點日落時間:晝長=(日落時

29、間(日落時間-12) 22、晝夜長短的判定:、晝夜長短的判定: 太陽直射在哪個半球,則該半球緯度越高,晝越長;太陽直射在哪個半球,則該半球緯度越高,晝越長; 另一半球則緯度越高,白晝越短。另一半球則緯度越高,白晝越短。3、晝長變化的問題:、晝長變化的問題: 對北半球各地而言,太陽直射點向北移動,晝長則變對北半球各地而言,太陽直射點向北移動,晝長則變 長;太陽直射點向南移動,晝長則變短,南半球反之。長;太陽直射點向南移動,晝長則變短,南半球反之。4、任何時間,南北半球對稱的緯度,其北半球(或南半、任何時間,南北半球對稱的緯度,其北半球(或南半 球)的夜長(或晝長)等于南半球(或北球)的夜長(或晝

30、長)等于南半球(或北 半球)的同緯度的晝長(或夜長)。半球)的同緯度的晝長(或夜長)。5、晝夜長短與日出日落時刻晝夜長短與日出日落時刻四季的劃分 立 春大 寒小 寒冬 至大 雪小 雪立 冬霜 降寒 露秋 分白 露處 暑立 秋大 暑小 暑夏 至芒 種小 滿立 夏谷 雨清 明春 分驚 蟄雨 水立 春我國春季 我國夏季 我國秋季 我國冬季 西方春季 西方春季 西方春季 西方春季 西方春季 春 季 12、1、2月9、10、11月6、7、8月3、4、5月夏 季 秋 季 冬 季 北北 回回 歸歸 線線南南 回回 歸歸 線線北北 極極 圈圈南南 極極 圈圈熱熱 帶帶熱熱 帶帶南南 溫溫 帶帶南南 溫溫 帶帶

31、北北 溫溫 帶帶北北 溫溫 帶帶北寒帶北寒帶南寒帶23.5N23.5S66.5N66.5S南寒帶天天 文文 特特 征征氣氣 候候 特特 征征有太陽直有太陽直射現象射現象有極晝極夜現象有極晝極夜現象有極晝極夜現象有極晝極夜現象無太陽直射無太陽直射 無無極晝極夜現象極晝極夜現象無太陽直射無太陽直射 無無極晝極夜現象極晝極夜現象終年炎熱終年炎熱四季分明四季分明四季分明四季分明終年嚴寒終年嚴寒終年嚴寒終年嚴寒總結:總結:(2004 全國全國)我國沿海某省一個課外小組某日測得我國沿海某省一個課外小組某日測得當地日出日落時間分別為北京時間當地日出日落時間分別為北京時間6:40、16:40。據此回答(。據此

32、回答(1)(3)題:)題:(1)該地的經度約為)該地的經度約為 A、120E B、125E C、115E D、110E(2)該日可能在)該日可能在 A、11月月 B、9月月 C、7月月 D、5月月BA1、利用正午太陽高度確定當地的地理緯度、利用正午太陽高度確定當地的地理緯度例題例題 一位居住在北半球的中學生,在某一天觀測太陽一位居住在北半球的中學生,在某一天觀測太陽高度的變化,當他在高度的變化,當他在P點測到太陽高度最大值出現時,點測到太陽高度最大值出現時,剛好是剛好是“北京時間北京時間”12時時40分,此時太陽高度角分,此時太陽高度角h為為43。讀圖回答下列問題: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在圖

33、中正確標出南、北方向注記;)在圖中正確標出南、北方向注記;(2)若當天為冬至日,這位中學生所)若當天為冬至日,這位中學生所 在的經緯度位置是在的經緯度位置是_(3)若當天為夏至日,這位中學生所)若當天為夏至日,這位中學生所 在的經緯度位置是在的經緯度位置是_(4)若當天為春分日,這位中學生所)若當天為春分日,這位中學生所 在的經緯度位置是在的經緯度位置是_北北南南2334N 110E7026N 110E47N 110E2、利用正午太陽高度確定房屋的朝向、利用正午太陽高度確定房屋的朝向北回歸線以北的地區,正午時太陽位于南方,房屋朝向南方;北回歸線以北的地區,正午時太陽位于南方,房屋朝向南方;南回

34、歸線以南的地區,正午時太陽位于北方,房屋朝向北方南回歸線以南的地區,正午時太陽位于北方,房屋朝向北方地面地面(1)根據該地與太陽直射點的關系加以判斷)根據該地與太陽直射點的關系加以判斷距離太陽直射點越近距離太陽直射點越近太陽高度角越大太陽高度角越大物體的影子越短物體的影子越短距離太陽直射點越遠距離太陽直射點越遠太陽高度角越小太陽高度角越小物體的影子越長物體的影子越長直射點直射點無影子無影子影子較長影子較長影子更長影子更長太陽高度太陽高度角較小角較小太陽高度太陽高度角是角是900太陽高度太陽高度角更小角更小3、影子問題、影子問題(2)能根據正午影判斷南北方向)能根據正午影判斷南北方向物體的影子總是與太陽的方位相反物體的影子總是與太陽的方位相反南南北北東東西西西北西北東北東北東南東南日出日出日落日落上午上午中午中午下午下午中午影子中午影子下午影子下午影子樓房樓房(3)南北極圈和南北極點的物體影子朝向情況)南北極圈和南北極點的物體影子朝向情況北極圈:北極圈:6月月22日影子朝北,日影子朝北,12月月22日沒有影子(極夜)日沒有影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