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料甘蔗標準化生產綜合技術_第1頁
糖料甘蔗標準化生產綜合技術_第2頁
糖料甘蔗標準化生產綜合技術_第3頁
糖料甘蔗標準化生產綜合技術_第4頁
糖料甘蔗標準化生產綜合技術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來賓市國家糖料甘蔗標準化示范區糖料甘蔗標準化生產綜合技術 來 賓 市 質 量 技 術 監 督 局 編印來賓市蔗糖生產領導小組辦公室前 言種植甘蔗用于制糖(用于制糖的甘蔗簡稱糖料甘蔗或糖料蔗),在來賓有悠久的歷史。改革開放后,糖料甘蔗種植得到了飛速的發展,種植面積由原來的十幾萬畝發展到了180多萬畝,蔗糖生產已成為來賓的三大經濟之一,成為農民脫貧致富的重要渠道。來賓市地處廣西中部,是新興的工業化城市,農業在國民經濟中仍占據重要地位。全市土地遼闊,氣候溫和,年平均降雨量1500毫米,年平均無霜期為325天,平均氣溫20,屬亞熱季風氣候,特別適宜甘蔗。近年來,隨著產業結構的調整,糖料甘蔗種植面積得

2、到了大發展,但由于蔗農的種植水平高低不一,標準化生產意識不強,導致質量、畝產相差較大,一部分蔗農種植糖料甘蔗經濟效益不理想,種植糖料甘蔗積極性不高。為此,廣大蔗農迫切希望有一本技術含量高,可操作性強、通俗易懂的糖料甘蔗標準化生產綜合技術書籍指導生產。鑒于這一要求,來賓市人民政府向國家申報了糖料甘蔗標準化示范區項目,并抽調市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市糖蔗生產領導小組辦公室、興賓區蔗糖生產管理局、興賓區甘蔗技術推廣站和部分制糖企業的專業技術人員組成綜合技術標準編寫組,搜集區內外糖料甘蔗生產先進經驗、科研成果,參照有關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結合來賓多年來的實踐經驗和實際情況,編寫了糖料甘蔗標準化生產綜合技術

3、一書供廣大蔗農使用。我們衷心地希望該書能給廣大農民朋友帶來致富福音,為來賓市的經濟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本書面向農村,通俗易懂,可操作性強,共包括來賓市糖料甘蔗生產4項推薦性農業地方標準。該系列標準對糖料甘蔗產前、產中、產后的全過程作了規范,2005年10月通過自治區專家組的評審,專家一致認為,該系列標準適合來賓生產,具有較強的科學性、可操作性和實用性,是指導糖料甘蔗生產的標準文本。全書內容豐富,言簡意賅,數據準確,實用性強,是廣大蔗農必備的生產指南。這將對推動來賓市糖料甘蔗標準化生產,實現高產、優質、高效的目標,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財政增長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該書在編輯過程中,得到了自治區

4、質量技術監督局的關心和支持,多次深入我市糖料甘蔗標準化示范區指導工作。羅松、曾云清、陳祚儒、張大刊、曹小瓊、覃慶榮等同志參與了標準的評審并提出了寶貴意見;何天春、韋光旺、卓英育、李開虎、莫繼生、黃學恩、韋樹武、張秀等同志負責標準的編寫和校對,在此一并表示感謝。由于編者水平有限,編寫時間倉促,書中難免有不足之處,我們懇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編 者 2005年11月于來賓目 錄第一節:糖料甘蔗高產優質栽培技術規程3第二節:糖料甘蔗收購質量14第三節:糖料甘蔗收購扣雜17第四節:糖料甘蔗有害生物防治規程21第一節:糖料甘蔗高產優質栽培技術規程(DB451300/T 1-2005)1范圍本標準規定了糖

5、料甘蔗的主要經濟技術指標、環境要求、主要栽培措施和糖料甘蔗的收獲。本標準適用于來賓市糖料甘蔗栽培。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后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標準,然而,鼓勵根據本標準達成協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標準。DB451300/T 2-2005 糖料甘蔗收購質量3 主要經濟技術指標3.1 指標0.0667 hm2(畝)產糖料甘蔗6.0t以上,全收獲期平均蔗糖分14%以上。3.2產量結構3.2.1每0.0667 hm2(畝)有效莖:大莖品種

6、4500條5000條,中莖品種5000條6000條。3.2.2平均單莖質量:中大莖品種1.2kg1.4kg,中莖品種l.0kgl.3kg。3.2.3甘蔗蔗糖分:收獲期平均糖分14.0%以上。4 環境要求4.1 土壤條件土體厚度50cm以上,耕作層厚度在20cm以上,質地沙壤土至輕粘土,pH值5.57.0,有機質l.53%,速效磷含量大于l0mg/kg,速效鉀含量大于80mg/kg的蔗區使用。4.2 氣候條件要求全年大于10的活動積溫6000以上,年日照時數1400 h以上,年降雨量l000mm以上,海拔1000m以下。5主要栽培措施5.1 新植蔗(包括秋植、冬植和春植蔗)5.1.1深耕整地采用

7、機械深耕深松、精細整地,做到耕深30cm以上,按行距l00cm120cm開植蔗溝,溝底寬20cm25cm,溝底平整,土壤細碎疏松。5.1.2選擇良種良種應具有高產高糖和抗逆性、宿根性強等特性,并適應于當地環境條件栽培和滿足制糖工藝要求。因地制宜推廣高產高糖中、大莖優良品種。目前來賓市推廣的主要優良品種有:新臺糖16號、22號和臺優、桂糖94/119等。這些品種特性及栽培要點參見附錄A(資料性附錄)。5.1.3播種5.1.3.1冬植蔗宜于11月上旬至次年2月上旬(立春前)種植,春植蔗于2月中旬至3月中旬(春分前)種植,秋植蔗于8月中旬至9月中旬(秋分前)種植。5.1.3.2秋植蔗可采用全莖作種,

8、冬、春植蔗應選用蔗株梢部或半莖作種。種莖要求健壯新鮮,蔗芽飽滿健壯、無病蟲害。5.1.3.3下種前種莖要剝去葉梢,用利刀斬成雙芽段,蔗種要進行消毒,防止爛種,可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或50%甲基托布津濕性粉劑稀釋800倍1000倍,浸種消毒15min20min。5.1.3.4合理密植,要求每0.0667 hm2(畝)基本苗數為5000苗6000苗,每0.0667 hm2(畝)下種量:春植蔗4000段4500段雙芽種莖;秋植蔗3500段4000段雙芽種莖;冬植蔗4500段5000段雙芽種莖。每米植蔗溝12個16個芽(依行距寬窄而定),種莖以品字型或鐵軌式雙行窄幅排放,兩行種莖之間距離l0cm左

9、右,與土壤貼緊,芽向兩側。5.1.4甘蔗施肥5.1.4.1 全生育期施肥量依據蔗區土壤、生態條件和甘蔗營養特性來決定施肥量。常規大田高產栽培要求全生育期基本施肥量為每0.0667 hm2(畝)施農家肥或土雜肥l000kg2000kg或桐麩150kg200kg;化肥用量為尿素50kg60kg,鈣鎂磷肥或過磷酸鈣75kgl00kg,氯化鉀35kg50kg。5.1.4.2施足基肥有機肥和無機肥配合施用,甘蔗高產栽培全生育期氮、磷、鉀配比為1:0.6:0.9。一般磷肥100%、鉀肥50%、氮肥30%作基肥施用。要求基肥每0.0667hm2(畝)施農家肥或土雜肥l000kg或桐麩150kg以上,尿素15

10、kg,鈣鎂磷肥或過磷酸鈣75kgl00kg,氯化鉀l5kg25kg,有機肥與磷肥混合堆漚后施用,并根據來賓市土壤養分狀況配合施用硼、鋅、硫、鎂等中、微量元素肥料。5.1.4.3基肥施用方法 先將基肥均勻撒施于種植溝內,然后將肥料與土壤拌勻,再下種(下種時土壤定要濕潤),下種后,每0.0667 hm2(畝)撒施適量防地下害蟲農藥(使用允許在甘蔗上使用的安全低毒高效的農藥),然后蓋土3cm5cm。在甘蔗種植后7dl0d(最好是雨后土濕,甘蔗出苗前),每0.0667 hm2(畝)用莠去津水懸浮劑200mL250mL加乙草胺l00ml兌水50kg60kg噴施封閉除草。5.1.4.4追肥田間追肥以氮肥為

11、主,結合施用鉀肥(在苗蘗期施用),根據甘蔗生育期和苗情決定施肥量和施肥次數。5.1.5地膜覆蓋栽培冬植蔗和早春植蔗宜采用地膜覆蓋栽培,以保證全苗壯苗。選用無色透明、厚度為0.005mm0.010,寬度為40cm50cm的地膜,下種蓋土呈龜背形,噴施除草劑后用地膜覆蓋植蔗溝,邊緣用細土壓緊,地膜露出透光部分不少于20cm,在大部分甘蔗苗已經穿出膜外,氣溫穩定在20以上時,即可揭膜,并進行中耕除草護理,將廢膜回收,移離田間。5.1.6田間管理5.1.6.1 前期(甘蔗下種后至分蘗末期),查苗補缺,采用移密補缺或播種時預植部分種苗作補苗用(擇雨日或雨后土濕進行移苗補苗),并淋定根水。春旱時,有條件的

12、要適時灌溉,春澇要排除積水;視苗情長勢,每0.0667 hm2(畝)施尿素7.5kgl0kg作為攻苗肥,若蔗苗長勢旺盛可以不施苗肥。5.1.6.2中期(從分蘗末期至伸長末期),中耕除草,重施肥、大培土,要求在4月上旬至6月下旬以前完成。每0.0667 hm2(畝)施尿素30kg40kg,氯化鉀l5kg 20kg(基肥已施足鉀肥的不再施,末施足的宜早施),提倡施用等氮量之甘蔗專用復合肥,如有間種作物,要及時收獲或壓青,然后進行大培土,培土高度20cm為好,最好能采用機械培土。注意防治病蟲害,4月防螟蟲,5月6月注意防治蔗薊馬、螟蟲、粘蟲及梢腐病,5月7月注意防治綿蚜蟲,田間檢查發現局部受害即要全

13、面防治,一般采取噴藥進行防治(要求用對口農藥及時防治)。中期還要注意田間防旱保水、儲水防旱,有條件的蔗區可采用噴灌、淋灌、溝灌措施,沒有條件灌溉的蔗區可采用封畦貯水和用枯蔗葉、稻草等覆蓋蔗畦的方法防旱保水。5.1.6.3后期(甘蔗伸長末期至收獲前),注意剝除枯葉,防鼠害和防火災。在甘蔗生長后期要進行1次2次田間滅鼠,應在其他作物收獲后適時防治,使用國家規定允許的滅鼠農藥,用于配制谷物毒餌投毒滅鼠,甘蔗生長后期要嚴防火災。5.2宿根蔗5.2.1選留宿根蔗地,合理安排砍收。選擇上季甘蔗每0.0667 hm2(畝)有效莖4500株 5000株以上,分布均勻,斷壟少,無嚴重病、蟲、鼠害的蔗地留宿根蔗,

14、留宿根的蔗地宜在“立春”后砍收。砍收后及時清園和破壟松蔸。開壟松蔸后注意檢查發株情況,發現斷壟50cm以上的應及時補苗,保證苗基本苗數。5.2.2蔗葉還田,隔行覆蓋增加地溫、消除秋冬筍、及時破壟松蔸,促進發株。5.2.3早查苗補苗,保證全苗壯苗,早施肥、早管理。破壟松蔸后宜在l0d內回土,回土時,每0.0667hm2(畝)施農家肥l000kg,尿素20kg,鈣鎂磷肥50kg75kg,鉀肥20kg。此后田間管理參照新植蔗,田間管理時間應比新植蔗提早20d30d。5.2.4冬季或早春砍收需留宿根的蔗地,應進行地膜履蓋,預留宿根蔗的蔗田,收獲應貼近土面把蔗頭鋤平,以防履蓋地膜時剌破地膜。收獲后及時清

15、理蔗地,破壟松蔸施肥,覆土、噴施除草劑、土壤濕潤時蓋膜。蓋膜時采用50cm55cm寬,0.005mm0.010mm厚的地膜,將蔗莖全部覆蓋,膜兩邊離蔗頭基部10cm左右,膜邊緣用細土壓緊密封,注意不讓蔗頭碰破地膜,一般掌握外界氣溫穩定在20以上時,即可揭膜,并及時回收殘廢地膜,同時施肥埋壟,提早進行管理。6糖料甘蔗收獲6.1 收獲期收獲期30d前停止灌水,遇連續干旱除外,蔗莖田間錘度在20%,蔗糖分13%以上。6.2收獲順次一、按品種的熟性:早熟品種中熟品種晚熟品種;二、按植期:秋植蔗宿根蔗冬植蔗春植蔗。但要留宿根的蔗地最好在立春以后收獲。6.3原料蔗砍收規格原料蔗砍收規格應符合DB45130

16、0/T 2-2005的要求。附錄A(資料性附錄)來賓市甘蔗主要栽培良種A1 選用良種原則 選用良種是甘蔗生產成本低,收益大,見效快的重要措施。甘蔗良種具有高產、高糖、穩產、適應性廣、抗逆性強、宿根性好等優良的農藝性狀和工藝性狀。但良種也有地區性和時間性,隨著生產的發展和耕作制度的變化,應因地制宜推廣應用不同的良種,以充分發揮品種的優良特性,獲得高產、穩產、高糖、高效。以下分別介紹主要甘蔗品種的生產性能和栽培要點。A2新臺糖系列品種A2.1 新臺糖1 6號(由臺灣糖業科學研究所育成)A2.1.1特征特性中莖,偶有細莖出現,植株直立。節間圓筒形。蔗莖剝葉前呈黃綠色,露光后呈淺紫色,露光之后變淡綠色

17、,蠟質帶厚,無生長裂縫,亦無木栓斑塊,生長帶略顯凸起,根點3排4排,不規則排列,有淺芽溝,芽基陷入葉痕,芽尖平生長帶,芽巽窄,芽孔近芽頂,有2號、4號、10號、16號及26號毛群。葉片呈綠色,向上束生,葉頂部彎垂,內葉耳呈被針形,外葉耳為平過渡形至三角形,有57號毛群。A2.1.2生產性能該品種早熟、高糖、豐產。初期生長旺盛,中后期生長亦粗壯,有效莖多且長,無蒲心,容易脫葉,不易倒伏,不易抽穗,成熟后期糖分不降低,宿根性較好,抗黑穗病,但高溫多雨時易發生梢腐病。耐旱性較差。一般畝產5.5t7.5t,高產可超過9t以上,蔗糖分平均為l5.6%,是來賓市目前甘蔗主要栽培品種之一。A2.1.3栽培要

18、點選擇中等肥力以上的平地或排水良好的水田種植,根據該品種萌芽快、整齊、前中期生長快的特點,要施足基肥,提早追肥,干旱時,有條件的要及時灌溉。A2.2新臺糖22號(由臺灣糖業科學研究所育成)A2.2.1特征特性中大莖,植株直立,原料莖長,節間圓筒形。蔗莖有生長裂縫,芽溝甚為明顯,自蔗芽頂端直達葉痕。根點3排4排,呈不規則排列。芽體中等,一般呈卵圓形。葉身狹窄。易脫葉,57號毛群發達。A2.2.2生產性能該品種中熟、高糖、豐產,萌芽良好,分蘗力強,初期生長稍慢,中、后期生長快。易脫葉,不倒伏、不易抽穗,但芽易萌動,高溫多濕易發生梢腐病。耐寒性差,耐旱力強。一般畝產7t8t,高產可超過l0t以上,蔗

19、糖分在l5%以上。A2.2.3栽培要點該品種宜在中等肥力以上各類耕地種植;因耐寒性差,冬、春植要求采用地膜覆蓋栽培;宜提早進行施肥,培土。因耐旱力強在坡地也可種植,梢部較小,易脫葉、易采收,深受蔗農歡迎。是來賓市目前甘蔗主要栽培品種之一。A2.3 臺優(從臺灣引進)A2.3.1特征特性莖基部、莖徑及梢頭部大小中等,節間圓筒形。蔗莖葉梢脫落后經陽光照射漸呈淺黃色,暴曬久后呈淺紫色,莖表面被白色臘粉,根帶在未脫葉前呈淺黃色,脫葉后經暴曬變成黃色。根點4排5排,呈不規則排列,芽體中等,具有7號、8號、10號、16號等毛群,葉片深綠色,葉寬度中等,葉片斜舉挺立,老葉尖端彎垂,容易脫葉,時鞘青綠色。A2

20、.3.2生產性能該品種萌芽整齊,分蘗力旺盛,易封行,可抑制雜劃生長,宿根力強,早熟、高糖,在來賓市種植11月蔗糖分達14%以上,12月至次年2月蔗糖分達15.5%以上,其豐產性明顯優于新臺糖16號,耐寒性強,但耐旱性梢差,抗黑穗病,高溫多雨易發生梢腐病。一般每0.0667hm2(畝)產6t8t,高產可達l0t以上,綜合性狀優良,是來賓市目前甘蔗主要栽培品種之一。A2.3.3栽培要點選擇中等肥力以上,地、緩坡旱地或能排水的水田種植,行距l00cml20cm為宜,要施足基肥,及時追足攻莖肥和壯尾肥,干旱時,有條件的要灌溉抗旱,無灌溉條件的要封堵溝貯水抗旱,剝枯葉順覆蓋蔗畦。A3桂糖系列品種(品系)

21、A3.1 桂糖94/119(品種來源于廣西甘蔗研究所)A3.1.1 特征特性原料莖長,中至中大莖,節間圓筒形。葉梢脫落前蔗莖淺黃色,經陽光暴曬后呈深紫色,莖表面白色臘粉較厚。蔗莖無生長裂縫,無芽溝,蔗莖小空心。根點3排4排,排列不規則。芽體中等,葉色青綠色,寬度中等,葉片厚硬短。較易脫葉,無57號毛群。A3.1.2生產性能 出苗整齊,幼苗粗壯,分蘗力中等,前期生長快。全期生長勢優良,中大莖有效莖多,整齊度較好,該品種早熟高糖,新植11月份蔗糖分13.6%,宿根14.13%,11月次年2月平均蔗糖分15.36%,中、后期退糖不明顯,宿根性強,宿根發株較多,生長健壯、封行早。一般每0.0667hm

22、2(畝)產6t7t,高產可超過9t。A.3.1.3栽培要點該品種萌芽率高,畝下種量3500段雙芽莖左右為宜。前期生長快,因此,在下足基肥的前提下,播種出苗后應早施肥,早攻苗,植株高大、原料莖長、蔗地宜深耕深松。注意及時大培土并高培土,以免大風引起倒伏。因葉片濃綠,要注意防治綿蚜蟲等為害。第二節:糖料甘蔗收購質量(DB451300/T 2-2005)1 范圍本標準規定了糖料甘蔗收購的術語和定義、收購質量要求、試驗方法和檢驗規則。本標準適用于來賓市各制糖企業對糖料甘蔗的收購。2 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后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

23、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標準,然而,鼓勵根據本標準達成協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標準。GB/T 10499-1989糖料甘蔗試驗方法DB451300/T 3-2005糖料甘蔗收購扣雜3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標準。3.1新鮮甘蔗砍下不超過48h,生長正常,又未受微生物感染,未變質的甘蔗。3.2甘蔗夾雜物附著和混雜于甘蔗莖的固體物質。如:蔗葉、蔗梢、葉鞘、根須、泥沙、干枯莖、腐敗莖、蔗莖地下部節密集部位(俗稱“煙斗頭”)、嚴重病蟲害莖及其他非蔗物。4收購質量要求4.1 蔗糖分用于制糖原料的甘蔗最低蔗糖分不小于l2%。4.2外觀

24、4.2.1蔗莖不帶泥沙、無根須和葉鞘,蔗梢應削至生長點(俗稱:雞蛋黃)下10厘米,蔗頭不帶“煙斗頭”。4.2.2蔗捆中不夾帶干枯莖、腐敗莖、蔗筍、嚴重病蟲害莖和其他非蔗物。蔗捆應使用竹篾、麻類作捆蔗料。5砍運要求5.1進廠原料甘蔗必須具備有完備的砍運手續,按計劃砍運,按規定時間進廠。5.2為防止蔗糖分轉化,確保新鮮甘蔗入廠入榨,甘蔗應在砍下48h內進廠入榨。5.3糖料甘蔗的捆綁應使用竹篾、麻繩類的捆蔗料。不得使用蔗葉、茅草及塑料尼龍繩類等捆綁物。5.4蔗捆不夾帶“包心”。按糖料甘蔗的品種來捆綁,不得混捆、混裝。(因特殊原因,需將不同品種料蔗混裝于一車的,應分層次裝車,量少的品種裝入車卡的上部,

25、量多品種裝入車卡的下部)。5.5 “火燒蔗”進廠應具有特殊的砍運手續,相關票證應注明受火燒災害的時間。5.6糖料甘蔗的收購應填制“料蔗質量驗收單”,各項目應填寫清晰完整,驗收單應保存完好。5.7甘蔗夾雜物不得超過0.8%,超過部分從總蔗量中扣除。甘蔗扣雜按DB451300/T 3-2005要求進行。5.8嚴禁夾帶危險物品如金屬、石塊等。6試驗方法6.1 甘蔗蔗糖分按GB 10499-1989進行檢驗。6.2甘蔗外觀質量以測量及目測進行檢驗。7檢驗規則7.1甘蔗按車(卡)驗收。采取小樣本隨機抽樣,逐車(卡)抽樣檢驗。7.2抽樣按GB/T 10499-1989中3.2的規定抽樣。第三節:糖料甘蔗收

26、購扣雜(DB451300/T 3-2005) 1 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糖料甘蔗收購的術語和定義、扣雜原則、爭議解決辦法及扣雜比例。本標準適用于來賓市制糖企業的糖料甘蔗收購扣雜。2 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后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標準,然而,鼓勵根據本標準達成協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標準。DB451300/T 2-2005 糖料甘蔗收購質量3術語和定義DB451300/T 2-2005確立的以及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標準。3.1 變質甘蔗遭

27、受病蟲害、微生物侵害或存放時間過長及凍壞等而變質的甘蔗。3.2蔗梢長度收獲的原料蔗從生長點(俗稱雞蛋黃)以下10厘米算起至甘蔗尾部切口的蔗梢的長度。3.3扣雜糖料甘蔗夾雜物超標、甘蔗變質、捆綁物或裝運不符合要求時,應從總蔗量中扣減相應的蔗重。3.4火燒蔗在甘蔗成熟期內,遭受火災災害影響而轉化變質的甘蔗。3.5霜(雪)凍蔗遭受霜(雪)凍害影響而變質的甘蔗。4扣雜原則4.1 糖料甘蔗外觀質量不符合規定要求,以重量百分數按比例扣減糖料甘蔗中的夾雜物重量。4.2糖料甘蔗的扣雜比例應視料蔗蔗莖的長度而定,蔗莖長的,扣雜比例偏小,蔗莖短的,扣雜比例偏大。4.3仍有加工使用價值的變質甘蔗,根據變質程度和含蔗

28、糖分的比例決定扣雜比例。變質越嚴重、含糖量越小的,扣雜比例越大。4.4對同一車次的所有扣雜項目累計扣雜比例在0.8%以下,不作扣雜處置。5爭議解決辦法5.1 對扣雜比例及扣雜有爭議的,由制糖企業和蔗農雙方派代表組成抽樣小組,現場隨機抽樣,抽取蔗莖20條30條,按規定修成標準料蔗后,測量實際夾雜物比例,并按實測所得比例扣減當車卡糖料甘蔗的夾雜物量。5.2 凡扣雜比例達2%(含2%)以上的,必須填制“扣雜處置單”,注明扣雜項目、原因、處置意見、蔗農認可簽字等手續。處置單應統一保存留檔備案。6扣雜比例6.1 蔗莖根須修整不干凈、根須夾帶泥沙的,扣雜比例為0.2%l.5%。6.2蔗莖附帶蔗葉、葉鞘的,

29、扣雜比例為0.2%l%。6.3蔗莖附帶蔗梢的,可根據蔗梢的長度,按表1規定比例進行扣雜:表1蔗梢長度(cm)扣雜比例(%)梢長<3 0.5 3梢長<61.0 6梢長<101.5 10梢長<122.012梢長<15 2.5梢長153.0 6.4因砍運不當造成料蔗變質的,按以下比例扣雜:a)料蔗刀口變紅,扣減蔗重l%;b)料蔗刀口發霉變黑,扣減蔗重2%;c)糖蔗刀口變黑并向內延伸達3厘米以上的,扣減蔗重4%;d)料蔗嚴重變質,并散發有酸酒氣味的,扣減蔗重比例為8%30%。6.5料蔗蔗捆中“包心”夾帶干枯莖、腐敗莖、蔗筍、嚴重病蟲害莖和其他非蔗物的,扣雜比例為4%6%。

30、“包心”夾帶蔗梢的,可視蔗梢量的多少,是否附帶蔗葉等情況,酌情確定其扣雜比例,其扣雜比例為5%l0%。料蔗蔗捆屬高、低價位品種混綁、混裝的,以低價位品種進行“包心”、埋底的,按低價位品種進行處置,并按正常情況進行扣雜處置。6.6火燒蔗在料蔗遭受火災后,經有關人員鑒定,在7d內能及時安排砍運進廠的可根據料蔗受火災影響的程度,確定其扣雜比例,其扣雜比例為2%5%。超過7d或料蔗已造成火災災害變質感染,料蔗皮下已開始變紅的,其扣雜比例為6%l4%。料蔗嚴重變質,并伴有酸酒氣味的,其扣雜比例為l5%30%。6.7霜(雪)凍蔗因遭受霜(雪)凍害影響而變質的糖料甘蔗,應視其所受凍害影響的變質程度,確定其扣

31、雜比例:a)受害較輕的,生長點雖死,但蔗莖未呈煮熟狀,根群仍有生活力的其扣減蔗重比例為3%5%。b)受害嚴重的,生長點變黃、變黑、心葉全死、蔗莖呈煮熟狀、并伴有發酵酒味,外皮呈黯黑色,其扣減蔗重比例為l5%30%;6.8對同一車砍的糖料甘蔗的所有扣雜項目的扣雜比例可累計進行扣雜處置。第四節:糖料甘蔗有害生物防治規程(DB451300/T 4-2005)1 范圍本標準規定了糖料甘蔗有害生物(病、蟲、草、鼠)的種類、為害特征及防治方法。本標準適用于來賓市糖料甘蔗有害生物的防治。2甘蔗病害2.1 甘蔗病害種類主要有鳳梨病、黑穗病、梢腐病。2.2甘蔗病害的特征2.2.1 甘蔗鳳犁病的特征主要為害蔗種。

32、蔗種染病后,切口兩端開始變成紅色,散發出鳳梨般的香味。變紅的切口不久逐漸變黑,并產生許多黑色的煤狀物,使已下種的種莖不能發芽,貯藏的蔗種受害引起腐爛。土壤長期的低溫或高溫,土壤干旱、板結,容易發生鳳梨病。2.2.2甘蔗黑穗病的特征俗稱黑粉病。甘蔗染病后,在甘蔗植株梢頭長出一條黑色鞭狀物,稱為黑穗,長達數厘米至幾十厘米,長的向下彎打卷圈。土壤干旱利于黑穗病的發生,夏秋高溫多雨易造成該病暴發流行,土壤瘦瘠、干旱、管理差,甘蔗生長不良,黑穗病則多發生。2.2.3甘蔗梢腐病的特征主要為害甘蔗的梢部。發病嚴重時,導致甘蔗心葉和梢部壞死,沒有心葉長出,形成“死尾蔗”,或致使甘蔗節間彎曲,長出側芽,形成“掃

33、帚蔗”。高溫高濕天氣,種植過密,過量施用氮肥,生長過旺,組織柔嫩,有利于梢腐病的流行發生。2.3甘蔗病害的防治方法2.3.1 甘蔗風梨病的防治方法2.3.1.1 農業防治選用抗病和萌芽力強的品種;采用地膜覆蓋栽培;提高播種重量;實行輪作。2.3.1.2藥物防治用50%多菌靈500倍600倍稀釋液浸泡蔗種15min;用甲基托布津800倍稀釋液浸泡蔗種15min;用2%石灰水浸種12h24h。2.3.2甘蔗黑穗病的防治方法2.3.2.1 農業防治選用抗病品種;發病嚴重的蔗地,不留宿根,蔗莖不能作種;及時拔除病苗,將病株集中燒毀或深埋;實行輪作。2.3.2.2藥物防治用植物生長調節劑300倍稀釋液噴

34、灑植株。2.3.3甘蔗梢腐病的防治方法2.3.3.1 農業防治種植抗病品種;合理施肥,氮、磷、鉀合理搭配;砍除病株,減少病菌傳播,砍下的病株要集中燒毀。2.3.3.2藥物防治在發病初期噴藥防治,用50%多菌靈1000倍稀釋液噴霧心葉,選擇晴天用藥,用藥24h內如遇大雨,需補噴1次。3甘蔗蟲害3.1 甘蔗害蟲種類主要有甘蔗螟蟲、薊馬、綿蚜蟲、蝗蟲、粘蟲。3.2甘蔗蟲害的特征3.2.1 甘蔗螟蟲害特征甘蔗螟蟲又稱鉆心蟲。甘蔗在整個生長期,從下種到收獲,都受到鉆心蟲的為害,苗期受害時造成枯心,中后期受害時造成甘蔗梢部枯萎,形成枯梢(死尾)。3.2.2甘蔗薊馬害的特征薊馬屬小型蟲類,棲居于甘蔗包卷的心

35、葉內,銼吸蔗葉汁液,使葉尖卷縮干枯呈黃褐色,對蔗株生長影響很大。3.2.3甘蔗綿蚜蟲害特征甘蔗綿蚜蟲,又名蔗潤,成蟲、若蟲都群集蔗葉背面,吸食蔗液,使蔗葉由點到面枯黃萎縮,蔗糖份損失達40%以上。甘蔗綿蚜蟲發生量、為害程度、持續時間隨氣溫、濕度、天敵、營養等條件的不同而受影響,一般在8月9月為害最重。3.2.4蝗蟲害的特征均以成蟲、若蟲咬食蔗葉為主,常致全株蔗葉都吃光,為害時數量驚人,危害極大。3.2.5粘蟲害的特征粘蟲屬遷飛性害蟲,雜食。幼蟲喜群集,夜間活動。甘蔗幼苗期,嫩葉常遭幼蟲為害。3.3蟲害的防治方法3.3.1 甘蔗螟蟲害防治方法3.3.1.1 農業防治采取低砍收蔗、及時清潔蔗園、斬除秋筍、下種用水浸種、剝葉除蟲、選用抗蟲良種、合理密植和輪作等措施。3.3.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