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人性自私”謬誤的批判_哲學論文_3_第1頁
關于“人性自私”謬誤的批判_哲學論文_3_第2頁
關于“人性自私”謬誤的批判_哲學論文_3_第3頁
關于“人性自私”謬誤的批判_哲學論文_3_第4頁
關于“人性自私”謬誤的批判_哲學論文_3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關于“人性自私”謬誤的批判_哲學論文論文導讀::通過對“人性自私”謬誤的分析,揭示人性自私謬論產生的原因與危害,從而讓讀者領悟人性的本質,以科學的理論引導人生的正確道路,為建立和諧社會創造條件。論文關鍵詞:人性,自私,謬誤,批判 一、“人性自私”理論的含義“人性自私”理論有兩個基本觀點:其一,“自私是人的本性”,它與生俱來,不可消除。所有人,人的所有思想、言論和行為,無一不是自私的,普天之下概莫能外。其二,人本身具有的自然欲求,在后天的社會生活中外化為自私。人的利他行為是“曲線利己”,“吃小虧”實屬迫不得已;甚至英模人物獻身社會、獻出自己的生命歸根結底是為了自己的理想信仰,即實現他們

2、所追求的高層次的“精神利益”;集體主義、愛國主義、國際主義不過是擴大化延伸化了的個人主義、利己主義。近代法國哲學家愛爾維修以論證“自愛”為其理論基礎:自然從我們幼年起就銘刻在我們心里的唯一情感,是對我們自己的愛。這種以肉體的感受性為基礎的愛,是人人共同的。不管人們的教育多么不同,這種情感在他們身上永遠一樣:在任何時代、任何國家,人們過去、現在和未來都是愛自己甚于愛別人的。二、“人性自私”斷論的謬誤人性自私的斷論的謬誤主要在于兩方面。一是對自私的含義和人的自私行為理解有偏差,二是對人性沒有科學地理解。1自私的表現種類人們對自私有著片面的看法。將自私與大公無私完全對立,不大公無私就是自私,其實以此

3、標準衡量他人的人才被自私熏染了。自私的觀念在行動上主要有以下三類。其一,為個人利益危害社會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利益。盧梭為此談過,為烤熟一個雞蛋不惜點燃別人的一座房子。清代唯物主義思想家戴震將利己與自私區分開來。他認為,欲生于血氣,私生于欲之私,欲不流于私則仁,不溺而為匿則義,情發而中節則和;圣賢之道,無私而非無欲,君子亦無私而已矣,不貴無欲。戴震所說的“欲”即利己,“私”即自私。人們從來不把衣食住行、正當婚配、領取勞動報酬、維護和行使自身的合法權益指責為流氓、自私;而僅僅把那些危害民眾和社會的利己,即損公肥私、損人利己指責為自私。其二,不為公眾利益和他人利益承擔責任。楊朱說“拔一毛利天下而不為

4、也”即指此。伸出只手、溫暖一片,視為吃虧,仗義疏財從不為動,在社會公益中坐享其成,只有得到而沒有付出,別人點蠟,自己湊光,從無撐起片傘,遮風眾人?;蛘邽樗藸奚约阂稽c利益也企圖補償,在社會中從不折本、不白奉獻,有勞必報。其三,以個人為中心,扭曲他人意志??鬃釉疲焊笧樽与[,子為父隱。為掩蓋自身(小團體)的不潔行為要求別人服從自己的意志,否則就被冠之于單軌獨行。在社會中表現為順我者昌逆我者亡,以我為準、唯我是從,否則被嘲為自私、獨自顧己而不群。不自私不一定就是大公無私,踐行不自私也不是指將個人所有財產全部捐獻給社會與他人。不自私既指大公無私,亦包括先公后私,公私兼顧。2人的真實秉性人性是自私的斷

5、論就是指人有自私的特性。廣義人性指的是人的全部屬性;狹義人性指的是人區別于其他動物的特性(包括高級特性和善性等)。人性與人的本性是有區別的。人的本性指的是人本來具有的根本屬性。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里指出:從猿到人起決定作用的是勞動,勞動創造了人。整個人類區別于外在物的特質,馬克思的名之曰“自由的自覺的活動”。人實際就是依靠有計劃的社會勞動哲學論文,不斷認識世界并改造世界(包括人類自身),以滿足全社會每個個人生存發展要求的高級動物群體。馬克思主義理論總結指出每個人都追求幸福,他們的需要即他們的本性;同時又指出人天生就是社會的生物,只有在社會中才能發展自己的真正的天性。其一,人天性自私論是違反心理學

6、的。發生認識論創始人瑞士當代著名心理學家皮亞杰認為:新生兒是沒有自我意識的。一個嬰兒看起來好像是面向周圍世界的,但他絲毫也不知道自己是一個獨立存在的實體。他甚至認為,自己的身體也是在他之外的一個事物。當一個嬰兒好奇地看著他的腳在動時,就好像是好奇地看著一個玩具在動一樣。嬰兒越小就越是不能意識到自己。新生兒根本不這道何謂公私、利他利己,也沒有自私觀念,大腦中更沒有“自我意識區”。佛教法師和太極拳高手發現,人在修煉入定和練功入境后,進入真性狀態,無我無私。其二,人天性自私論是違背社會歷史現實的。人性是自私的即是指就像所有的酸都具有酸性一樣,所有的人都是自私的,這是把階級社會特有的自私心理和行為夸大

7、為永恒的客觀規律,把局部的自私行為泛化為社會的普遍現象。正是一代一代的人們對社會的奉獻大于索取,整個人類才有進步繁榮。就是在剝削社會,魯迅先生指出,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舍身求法的人,為民請命的人,這就是中國人民的脊梁。市場經濟條件下很多父母自私吝嗇而兒女卻義氣大方的也十分常見。尤為指出,1976年1月8日,周總理與世長辭,聯合國決定下半旗一周表示哀悼。當時,有的成員國代表表示反對,聯合國秘書長講了這樣三句話:“世界上有哪個國家的總理終生只有一個夫人?有哪個國家的總理在國外銀行沒有一分錢私人存款?有哪個國家的總理,終生受人民愛戴!? 認為自愛為本的愛爾維修研究哲學,從一開

8、始就受到專制政府和天主教會的迫害,書被焚毀,人身自由被限制,但他依然執著于啟蒙思想的宣傳和研究,以大無畏的精神,著述不止。這即如狄德羅指出的那樣,這顯然不是什么自私心及貪圖榮譽、財富和追求肉體的滿足所能解釋的,這是一種追求真理和正義的熱忱才能使之然。其三,人性自私論是誤讀人的自然欲望主導論。人性自私論論者根據人的自然欲求斷言人性自私也是荒謬的。荀子指出“目好色,耳好聲,口好味,心好利,骨體膚理好愉快”,“饑而欲食,寒而欲暖,勞而欲息,好利而惡害”, 同時指出“人之所以為人者,非特二足而無毛也,以其有辯也”。“有辯”就是能思考,有理性。即人辨別善惡。孟子論述說,惻隱之心,羞惡之心,恭敬之心,是非

9、之心,人皆有之。而且稱“四心”為仁、義、禮、智“四端”。端即端倪,萌芽的意思中國論文下載中心。孔子主張性相近,習相遠。最初人的秉性是沒有截然差別、善惡之分。通過后天高尚道德理論指導,人的向善性可激發出來。道德情操論中,亞當·斯密特別強調同情心是人最本質的東西。它開篇就說:無論人們會認為某人怎樣自私,這個人的天賦中總是明顯的存在著這樣一些本性,這些本性是他關心別人的命運,把別人的幸??闯墒亲约旱氖虑?,雖然他除了看到別人幸福而感到高興以外,一無所得。這種本性就是憐憫或同情。所有的美國總統就職演說,都毫無例外地強調他本人為社會為人民服務的忠誠,沒有一個宣揚他自私的人性。就是具有自私行為的人

10、而言,也不樂意與比其更自私者為友,表明人從內心是向善性看齊的。父母為子女的成長含辛茹苦,處處首先為子女著想,從不求回報,這就是對人性自私論的有力駁斥。狄德羅在為百科全書撰寫條目時,曾這樣深情地寫道,但愿我們無可爭辯地承認美德的文字書寫在我們的靈魂深處,并以此為一條最高的準則。一些強烈的情欲,誠然使我們在某些片刻看不到這些文字,但是情欲決不能使他們磨滅,因為他們是不可磨滅的。其四,人性自私論將人的某些自然本能完全等同于動物。人從動物演化而來,趨利避害也成為人的本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之所欲施之于人。人的社會屬性已在這種本能上深深地打上社會的烙印。古人報國易子替死,當代抗震,武文斌赴難。敢死隊決

11、死隊,自古不鮮。寬厚待人,克儉于己,平凡夫婦收養孤兒,普灑仁愛。泰坦尼克號悲劇的經歷者里德帕恩,被丈夫送往救生艇,她不愿一人獨活,緊緊地抱著丈夫不放,萬分無奈中,丈夫一拳把她打昏,等到醒來,她已坐在小艇中。此后,她一直沒有再婚,以報答亡夫的深情。雁類的站崗放哨、蜜峰的集體主義精神、螞蟻的協同動作以及其他動物的結隊獵食和自衛等,同樣表現出動物具有明顯的利他性。野馬遇狼群,總有一匹或幾匹公馬挺身而出,與狼死拼,犧牲自己掩護整個馬群。隨著社會進步,人的社會性將逐步使人重義輕利,淡化某些自然本能。其實,人類社會的自私行為和利己現象是社會對人性的扭曲。有人因為社會中的絕大多數統治者榨取人民、以權謀私,統

12、治者是社會的代表和標牌,于是斷定人受后天社會的影響哲學論文,向自私的方向發展。這是被表面現象蒙蔽了。貪官以權謀私,盡滿私欲;如若退而為民,為私欲而偷而搶,這的確展示人性真是自私的。實際上貪官一旦削權為民,絕大多數老老實實,安分守己,克欲勤儉。人們常說當得好民,做不得好官,官久變貪,官場是染缸。這揭示了貪官以權謀私不是人性的自私,而是在私有制下,權力對人性的扭曲腐蝕、私有觀念的畸形膨脹,即權力的異化、權力對私欲的放縱,時位之移人也。退而為民的克欲自儉確是人性的真實回歸。單個人在其現實性上是社會關系的總和。隨著公有制的確立,社會權力得到有效監督,社會分配逐步趨于合理,社會中人與人的關系因互助合作呈現出新變化,私有觀念漸次淡化,人類就逐步走向真啟蒙時代的理性主義。共產主義戰士雷鋒的自白:“只有獻身社會,才能找出那短暫而自私生命的意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