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論馬克思時間觀在新時代的價值意蘊 摘 要馬克思把時間上升到社會歷史實踐的高度,認為時間是人的積極存在,將時間與人的勞動價值以及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等結合起來,認為時間是人通過實踐活動不斷實現自己生命價值的過程,形成了“歷史唯物論”的科學時間觀。這一深邃思想的理性光芒,在今天仍然是我們行動的燈塔,指導人們科學認識時間,珍惜時間,喚醒人發展的主動性、創造性和人文情懷,有著十分現實的時代價值。關鍵詞馬克思;時間;哲學內涵;實踐主體;時代價值中圖分類號 g64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21)10-0159-03“時間”是一個
2、哲學范疇。馬克思把時間上升到社會歷史實踐的高度,認為時間是人的積極存在,將時間與人的勞動價值以及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等結合起來,認為時間是人通過實踐活動不斷實現自己生命價值的過程,形成了“歷史唯物論”的科學時間觀。當歷史長河跨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馬克思時間觀的理性光芒,仍然是我們行動的燈塔。一切偉大事業的實現都需要激情探索,不懈奮斗。生逢其時是最大的際遇,時不我待,新時代的中華兒女要做時間的主人,奮發進取,創新有為,走好新長征路。一、馬克思時間觀的深厚哲學內涵(一)馬克思時間觀的本質馬克思以生產勞動這一實踐的基礎方式為橋梁,通過對商品價值的分析,將人與時間生動聯系起來,認為時間是由人
3、類的具體生產力變革所構成的歷史時間。馬克思從人的社會實踐視角出發,論述時間觀本質:“時間實際上是人的積極存在,它不僅是人的生命的尺度,而且是人的發展的空間。”這一觀點生動說明,沒有人的主體的實踐活動,也就無所謂哲學意義的“時間”概念。1.時間是人的積極存在實踐性是人的本質屬性,時間是人的積極存在是指人在社會實踐活動,特別是物質資料生產實踐中具有能動性和創造性特點。馬克思時間觀所定義的人不是抽象的人,而是一定社會實踐的主體,具有社會性和歷史性特點。在傳統物理學意義上,時間被認為是一維的存在,它如一條直線“無始無終”,好像與人沒有交集。作為時間現象的人類歷史,只有在人的主體積極實踐和體驗中,才能成
4、為人主體有感知的客體。馬克思以人的實踐活動作為理解時間的基點,用商品的價值和社會必要勞動時間關系進一步說明,人通過勞動的方式在有限的自然時間中創造出社會時間。歷史時間長河的兩岸男耕女織、老少奮斗,兩岸文明歷史因此而產生,一維的時間長河便成為文明史詩上生動的刻度,記錄了人們創造文明的進程,時間與實踐中的主體的人就有了密切的關系。人的積極存在,是因為人不僅順應客觀環境,更重要的是人是有時間意識的,能夠主動把握時間,人對自身生命流逝的體悟是人通過實踐,打破生命時間對自身的限制,創造了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從而能動地改造客觀世界,推進社會文明的進步。2.時間是人的生命的尺度馬克思以人類生活的本質實踐這理
5、論基礎,認為離開了人這一實踐的主體和社會實踐活動,時間就沒有任何社會意義。人的積極存在彰顯了人的創造性,即社會實踐中的人有創造價值的美好愿望和能力,所以一定時間范圍內的人積極主動地參與時代實踐,展示自我的智慧和才華,讓人的生命融入時代創造,這就使物理意義的時間得以轉化為具有社會歷史意義的生命時空,成就了一定主體的歷史時代。川流不息的時間長河被積極實踐的人們抒寫成奮斗的史詩,個體的生命尺度得以指向“大的我”“深的我”和“廣的我”,實現人之為人的價值永恒。無數投身于實踐的優秀生命通過創造物質和精神財富,實現自己的生命價值,在這過程中這些有厚度的人生使得時間有了價值的高度,這便成為人類前進的歷史。3
6、.時間是人發展的空間當時間與實踐主體被放在社會層面來思考,時間就具有歷史觀和價值觀的哲學意義,時間之于人的全面發展的價值,我們可從以下兩方面內涵進一步闡明。一方面,作為人類生存的環境和條件,即人類的生存空間,這一客體與時間相比較起來,可謂是一“靜”一“動”,即物質空間相對是“靜態”要素;而時間作為人類活動形式,是人在社會實踐中的“動態”因素,人類社會的發展本質上就是不斷消費時間這一“動”的要素,從而拓展生存空間這一“靜”的要素。個體的發展也如此,人發展的空間取決于人主體能否合理利用時間,而且能夠“動善時”,抓住發展時遇,讓有效的時間實踐回報實踐主體發展的“大舞臺”。總之,人的發展空間本質上是人
7、實踐時間的結晶。另一方面,時間是人發展的空間,與以人為本的發展觀有異曲同工的美,都是要求摒棄以人的價值淪喪為代價的發展模式,契合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價值導向。人生的全部學問莫過于與時間打交道,尋找到人的生存與發展的價值目標。(二)馬克思時間觀的時間構成馬克思時間觀不僅深刻論述時間的本質,同時也對時間的構成做了科學的闡釋。馬克思首先把人的活動時間劃分為勞動時間和自由時間兩大部分,他從經濟社會的視角出發,把實踐主體人的勞動時間又分成必要勞動時間和剩余勞動時間兩部分;再從人的社會性角度出發,認為自由時間由非自由支配時間和自由支配時間構成。仔細對比人的活動時間的子項,我們不難得出結論:非自由支配時間處
8、于相對不變,而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生產力水平的不斷提高,勞動時間所占的比例會相對縮小,自由時間也因此而相對增加,這說明社會生產力水平越提高,對社會實踐中的人的全面發展越有利。因為,“剩余勞動一方面是社會的自由時間的基礎,而另一方面是整個社會發展和全部文化的物質基礎”,人作為實踐的主體,應積極實踐改善自身的生存條件,通過提高勞動生產率縮短必要勞動時間。自由時間在量上又直接取決于剩余勞動時間,因此人可以“創造”時間,從而為自身增加自由時間,提高生產效率,為實踐主體本身更好地發展提供更多的時間保障。馬克思指出,“個性得到自由發展并不是為了獲得剩余勞動而縮減必要勞動時間,而是直接把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縮減
9、到最低限度,那時,與此相適應,由于給所有的人騰出了時間和創造了手段,個人會在藝術、科學等方面得到發展”。可見,擁有充分的自由時間是人的全面發展的必要前提,自由時間是衡量個人才能的全面發展程度的標尺,也就是說,實踐主體的人從自覺主體性發展為自信的主體性,充分的自由時間是其成長的必要因素。二、馬克思時間觀對人的發展的時代價值“時間觀”屬于重要文化因素,文以化之,人們在思想上一旦形成一定的時間觀,其自身的言行就會自然而然地受影響。馬克思時間觀是科學的價值觀,對人的思維習慣和行為習慣有積極影響,馬克思時間觀不僅在理論上具有科學性,更在實踐上具有指導性。通過馬克思的時間觀,我們認識到,對時間的思考,實質
10、上是對國家前途和個人命運的一種思考,要求我們自覺構建起責任和擔當的人生坐標。新時代的大學生是中國未來的建設者和社會進步的生力軍,肩負著新使命,馬克思時間觀有利于引導廣大青年學生樹立搶抓機遇意識,形成雷厲風行的作風,因此大學文化建設要大力倡導馬克思的時間觀,引導青年擁抱新時代,實現新作為。(一)時間實際上是人的積極存在喚醒實踐主體的主動性馬克思認為時間是無限和有限的辯證統一。從物理學意義上來講,時間表現為“逝者如斯夫”的無始無終,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因此是無條件的、絕對的。但是把時間與人這一實踐主體聯系起來,對特定的人和具體的事而言,時間是有始有終的,是有條件的、相對的。自然主義時間觀認為,時間
11、的“向度”是一唯,即表象為“源于過去,經過現在,流向未來”,從客觀因果性角度來看,這無疑是正確的。但是,當我們認識到“時間是人的積極存在”時,人是以主體性和自覺性進行社會實踐的,在主體性高度自覺的情況下,實踐中主體目的性深刻影響著結果的客觀因果性。此時,在人的實踐中,不僅“過去”(原因)制約著“未來”(結果),而且“未來”(目的)也制約著“現在”(手段)。“艱難困苦,玉汝于成”,“人的積極存在”的現實意義,在于啟迪人們去認識時間于人生的價值,于是對“未來”有明確的“目標”,這樣人們的夢想才能走在現實生活的前面,而不是跟著瑣碎的生活而放任時光逐流。心中有目標和責任,人就會振奮精神,從而從“現在”
12、做起,做一個時間的高度自覺者,做到聞雞起舞,日夜兼程,勇于擔當,積極奉獻。有了這份社會責任意識,人才能得以超越自我,成為散布星光照亮自己和他人的人,在社會價值的層面上實現人之為人的永恒價值。凡是過往,皆為序章。中華人民共和國40年的改革征途篳路藍縷,一條實踐檢驗出的真理歷經風雨洗禮顛撲不破: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強國,不是靠“系統自動生成”的,而是靠全體中華兒女以時不我待的實干。同時,時間是人的積極存在,內在要求人善于搶抓機遇,抓住了、用好了,才不負時代的饋贈、歷史的青睞。人的實踐是帶有時代性的活動。與傳統的惜時理念相比,當下我們把時間放在新時代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宏大時代背景下來認識,發現個
13、人的發展是人民與國家的共進。這是歷史賦予中國的機會,給了每一位中國人出彩的歷史機遇。從這個意義上說,這個珍惜時間、搶抓機遇就不是簡單關系的個人發展問題,而是事關國家富強和民族復興的問題。實現中國夢是一種前無足跡、規則可循也無既成的樣板可依傍的偉大事業,一場新的考試計時開始,這就要求我們要以時不我待的昂揚姿態,敢于追夢,善于筑夢,積極存在,用我們的智慧和雙手去實現偉大夢想。高校的文化就是要積極彰顯中流擊水,奮楫者勝的精神,這樣我們的青年學生才會成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巨輪上滿懷豪情的劃槳者、搏擊者。(二)時間是人的生命的尺度激發實踐主體發展的創造性馬克思時間觀精辟指出,時間是人的生命的尺度,時間在人
14、的社會實踐過程中體現出三個層次,一是物理概念上的生命長度,二是個人能力上的生命強度,三是服務社會的價值高度。時間因為有實踐中的人的融入,而具有豐富多彩的“可塑性”,時間存在的“可塑性”與作為實踐主體人的主體能動性有著密切聯系。這里講的“尺度”,不僅是指人物理意義上的生命的長度,更重要的是指人生價值的高度。時間是常量,人們無法增長時間物理意義上的長度,但是對于奮進者來說,風雨兼程,耕耘不輟,時間因此成了變量,人生價值意義的高度也隨之不斷提升。人的生命價值不是以人的生命長度和強度來衡量,還要以人的實踐過程及其結果對社會產生的價值來衡量。有些人也許人生的時間長度不足,但他卻在剎那間為社會留下了永恒的
15、精神價值,成就了崇高境界的人生高度。在信息高速發展的時代,“創新”和“發展”作為人類進步的始終追求正在不斷強化著人之間的競爭,人們不像在人類早期,以自然界的潮起潮退、日升日落、月圓月缺為載體來感知時間,形成“日出而作”的時間認知并進行實踐活動。形勢變化了,認識升級了,人們已深刻體會到時間之于人的深遠價值。所以,人們把時間比喻為“資源”或“金錢”,此時的時間成為一種不可再生的社會有限資源,警醒人們必須高效地管理時間和利用時間,激發了人主體的智慧和奮斗的熱情,時間在人們的理性計劃中得到高效而有序的利用。誠然,物理意義上一天二十四個小時對于每一個人來說是“平等”擁有的,但是由于不同主體對時間的感知和
16、實踐運用的不同,此時的時間對于不同的實踐主體又顯得“不公正”,珍惜時間的人和浪費時間的人在等量的物理時間面前會得到“不公平”的回報。時間因人的自覺性和主動性不同而含金量不同,人通過社會實踐勞動,創造出不同的效率也成就不同的人的生命價值,人也因此有了不同的生命長度、能力厚度、價值高度。人的生存能否擁有廣闊的時空舞臺,關鍵在于人主體能否找到做好做實工作的時間“點”,這個“點”就是要有科學時空意識,人一旦猶豫、懈怠、畏難,歷史變革的時機就會悄然溜走。科學時空意識能力一旦融入人的心靈,激發人的發展動力,人就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增加自己的實踐和價值的厚度,從而成就人生的高度。(三)時間是人的發展的空間彰顯實
17、踐主體的人文情懷馬克思認為,勞動時間和自由時間兩大基石組成人們多姿多彩的生命活動過程。過去,由于受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等因素的影響,人們的勞動時間所占的比例遠大于自由時間。今天,科學技術水平日益發展,社會勞動生產率得以提高,因此人的生命活動中必要勞動時間也相應縮短了,自然而然的,人的自由時間也相對延長了。這一時間長短的改變只是一個注腳,它的背后,有著深刻的社會發展價值取向。生產率的提高豐富了社會物質基礎,也擴大了個人的發展空間,人既能在自由時間里尋找心靈上的詩和遠方,也能在自由時間里升華生命的價值。生產力的高速發展要求現代人善于合理地安排時間,守時、惜時,掌握時間規律,提高工作效率, 既為個人全面
18、發展爭取更寬廣人生舞臺,又為社會他人的發展增加更豐富的“自由時間”,在升華自我的同時造福社會他人,讓世界變得更加美麗又溫暖。自由時間是一個人的重要財富,實踐的主體既在自由時間里尋找心靈上的詩和遠方,也要在自由時間里點燃智慧,升華生命的價值。哲學意義上談人的發展 ,旨在造就全面發展的人,不僅要求人在生存空間上進行擴展,而且要求人在生命時間中超越。人只有擁有自由時間,才有可能實現溫和和適度的個體價值的張揚,展現個人豐富的人文情懷,具有成就事業的理性能力。因此,自由時間成為人度量幸福的一個重要尺度,也是我們衡量幸福社會的一種尺度。因為,“僅靠沒有經過個體價值洗禮的人,是組成不了馬克思意義上的真正集體”。同時,擁有積極進取的心態是讓自由時間為人創造幸福的前提,否則會出現人雖然取得越來越多的自由時間,卻在自由時間面前發呆,使自由時間成為蒼白的歷史過程。對自由時間的利用要克服“物化”,不能沉溺于物欲的不斷追求與滿足中,對人生豐富價值簡單地用物質來衡量。另外,也有人常感嘆時間不夠用,其實,人應該做到忙而不盲,在忙碌中懂得讓心靜默,正所謂寧靜方能致遠,只有擁有一定的自由時間才能產生靈感和創造力。人要善于在自由時間里讓自己的思想忙碌起來,讓夢想照進現實,不馳于空想、不騖于虛聲。在自由時間里思考自己的目標與自己現在實踐的路徑是否一致,自覺以馬克思的自由時間觀為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化學實踐課程的設計與實施試題及答案
- 肉類罐頭加工過程中的食品安全質量控制考核試卷
- 食品加工廠2025年節能減排技術改造項目效益評價與市場拓展措施報告
- 照明燈具的光污染防控考核試卷
- 漁業捕撈自動化設備考核試卷
- 二零二五版裝修設施轉讓合同書范例
- 失語癥治療方法
- 工業互聯網平臺IPv6技術升級部署對工業互聯網產業鏈的影響報告
- 2.4自然災害課件
- 綠色通信技術發展考核試卷
- 15J403-1-樓梯欄桿欄板(一)
- 新版申請銀行減免利息的申請書
- 2024年上海駕駛員客運從業資格證模擬考試題庫及答案
- 2024秋期國家開放大學《國際法》一平臺在線形考(形考任務1至5)試題及答案
- 2024-2030年中國地鐵通信行業發展分析及發展前景與趨勢預測研究報告
- 無工作單位個人承諾書模板
- 2024年江蘇南通蘇北七市高三三模高考化學試卷試題(含答案詳解)
- DL∕T 5554-2019 電力系統無功補償及調壓設計技術導則
- 古建供貨合同范本
- 道德與法治賽課一等獎:《勿忘國恥》教學課件(五下)
- 數學建模與系統仿真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南京理工大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