矯正學生議論文論證策略例談_第1頁
矯正學生議論文論證策略例談_第2頁
矯正學生議論文論證策略例談_第3頁
矯正學生議論文論證策略例談_第4頁
矯正學生議論文論證策略例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矯正學生議論文論證策略例談作者:范丙軍作者簡介:范丙軍,江蘇省江陰市青陽屮學。原文出處:語文月刊(廣州)2017年第20177期 第16-19頁內容提要:在議論文寫作屮,學生存在論證跑偏、論證不足、論證淺 顯等問題,文章提出具體矯正策略:論證時需“瞻前顧 后”,讓論證一貫;盡可能讓論據與觀點“關聯”起來, 讓論證更具體;設難質疑,讓論證深入。期刊名稱:高中語文教與學復印期號:2017年12期關鍵詞:議論文/論證策略/瞻顧/關聯/設難余岱宗教授指岀:議論文不是論點文,也不是論據文,而是論證文,議論文 就要看論者如何論證。”眾所周知,論證是一個過程,是用論據證明論點的過程, 其目的是揭示論點與論據

2、間內在的邏輯關系。不少學生的議論文其實是缺少充足論證的,其更多是論據的堆砌、拼合。盡管學生了解不少所謂論證方法,但是 并沒有很好地應用到論證過程之中。這種知"其法而不能"用"其法的現實,告訴我們:學生固然需要了解是什么"的知識,但更需要怎樣做"的知識。為此, 教師應該給他們提供必要的策略來矯正其論證過程。一、瞻顧:讓論證一貫學生寫議論文,論證過程經常岀現"跑偏"的現象。比如,常見的舉例論證看 似簡單,可仍有學生在不同事例間不經意"變向"。教師提醒學生在論證時要瞻 前顧后,不斷地考慮關鍵詞的外延是否保持一貫

3、,借此確認是否一直在緊扣話題 舉例、論證。比如,最近寫有關自由"的作文,有學生忽而用"曼德拉被囚禁失 去自由,走出囚室獲得自由"的事例,忽而用史鐵生雙腿雖然被禁錮,但心靈是 自由的"的事例,忽而又結合朱自清作為五個兒女的父親,如蝸牛背了殼"談不 自由結果學生作文在字面上看似一直談自由",但此自由"已非彼自由"。 講評前,我讓學生先自主研究"自己的作文,用概念對舉"的方式思考自己文 中"自由"的不同外延:自由專制(曼德拉)、自由必然(史鐵生)、自 由責任(朱自清)等。在之后的重

4、寫中,相關學生的論證有了明顯改進,沿著 同一方向結合合適的例子有層次地推進。針對一些基礎薄弱的學生,我還指導他們嘗試以一人"(自己感興趣的,積 累比較充足的人物)為例貫穿始終的論證模式。這樣,事例集中在同一人身上,降 低了一些難度”但依然要時時”瞻顧”以確保論證推進方向的_貫。我讓學生一邊 揣摩例文,一邊自己操作實踐。比如,何永康教授寫過一篇下水作文先天下之憂 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這篇文章只用彭德懷一人的事例(根據需要選取不同片 段)從“先憂"的表現與實質、"先憂"的條件與原因、"先憂"與"先行"的關 系分三層論

5、證:%1 當天下人未憂之時,能體察到潛伏著的危機,并因此食不甘味,夜不能寐, 是為先憂;%1 "先憂"者不是天生的先知者,而是先于學習、先于調查的結果;%1 先憂"者還必須是先行者。再如,蘇軾的留侯論,全文論述時緊緊圍繞"忍"字截取張良的不同片段: 不能忍(黃石公)教其忍學會忍勸人(劉邦)忍。這樣的例子很多, 學生可以借鑒。總之,舉例雜亂說到底是思維的雜亂,借助"瞻前顧后理理思路, 調調方向,論證自然也少一些旁逸斜出",多一些一以貫之"。二、關聯:讓論證具體關聯就是要體現論據與觀點之間的相關性,要找岀論據與觀點之間

6、具體的中間 環節。比如,我們生活中常說:某同學的爸媽為他付出了很多,而且他自己學習也很努力,這次考試他一定會 名列前茅。這個論證中,論據(理由)與其觀點(結論)之間相關性就有所欠缺。一方面, 爸媽的付出指什么不夠具體:是學業支持的經濟方面還是學業指導的精力方面?即 使是后者也不能成為該同學成績優異的所謂直接論據,甚至即使成績不錯還不能等 同于名列前茅,因為名次還要看其他同學發揮的情況。另一方面,自己學習努力也 同樣不能成為成績好、名次好的直接論據。取得好的成績與名次還要綜合考慮其他 很多具體的因素。如果沒有這些具體的中間環節,所謂結論就是生硬甚至強行推導 出來的。同樣,議論文的論證也重在&qu

7、ot;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少學生寫作恰恰缺少 分析的具體過程,而是將論據和觀點強行拉扯在一起,這種"捆綁"式表述自然就 缺少說服人的力量。余岱宗教授提出,論證要具體,"要學會將問題論小,- 步步設定話題成立的條件,而不只是簡單地發布大道理。也就是要盡量杜絕自說 自話地講空道理",而要學會運用關聯的視角將觀點與論據一步步地連接起來, 從而使論證過程具體化、清晰化。比如,一篇題為善舍方得"的高考優秀議論文,其中有這么一段:舍去的是虛名,得到的是精進。近來,周浩被人們廣泛關注。究其原因,只是 因為他舍棄了干萬學子夢寐以求的北京大學,轉而

8、求學于一所能使自己興趣和能力 充分發揮的技師學院。周浩是智慧的,他明白北京大學的學習氛圍自己難以適應, 側重于理論分析的生命科學自己并不喜歡。于是”他果斷放棄,讓自己的機械與動 手能力得到發揮,學術上和人生境界上皆得到精進。而反觀社會上眾多隨波逐流的 人,忙忙碌碌,追求的不過是虛無的功名。這樣的人,注定會被湮沒于茫茫人海中, 毫無成就,這樣的人,看到周浩舍棄虛名,得到人生的精進,可否會感到慚愧?應該說,作為優秀級別的議論文,本段自有其可取之處,諸如分論點設置(由 中心論點"善舍方得"分解而來的"舍去的是虛名,得到的是精進"的表述等)、 論據選取(新穎性、

9、現實性等)、語言表達等。但從關聯的角度,論證過程還可以 更具體一些,也只有將問題逐步論"小"才會讓讀者更清晰地理解你的觀點,從而 接受你的觀點。那么,如何將問題論小"呢?就本段來看,關于周浩的舍與 得",最起碼應該先梳理出如下具體中間環節:%1 想要”得"到學業、人生的提升與發展;%1 現在得"到北大名校的光環(因為它并不適合自己的興趣特長,自己 也難以適應其學習氛圍,所以只是一"光環而已);%1 果斷舍"去放棄了千萬學子夢寐以求的北大:%1 舍棄"結果為學業乃至人生的精進提供了必要條件;%1 反之自己只

10、得到一個虛名:北大生,實際上可能離自己真正追求的漸行 漸遠;%1 擴展如果一個人自己已經"得到的"東西不能幫助甚至阻礙自己追求真 正想要的",要善于并勇于舍"去,這樣才可能真正"得到"。針對此,我布置學生改寫這部分,有學生表述如下:舍去虛名,尋求精進。周浩就讀的北大是千萬學子夢寐以求的最高學府,作為北大生"其榮耀可想而知。但是,當他意識到自己難以適應其學習氛圍,發現生 命科學也并非自己喜歡的專業時,他果斷地退學!這也相當于褪去了身上原有的光 環!他選擇了一所能使自己興趣和能力充分發揮的普通技師學院。周浩無疑是理性 的,是智慧

11、的,也是勇敢的。可以想見,這次選擇契合了他的特長,符合他的發展 愿景,為他學業、人生的良好發展奠定了基礎。試想,如果他難舍名校的光環,到 頭來得到的也不過是蹉陀學業、虛度光陰,何談學業與人生之精進?其實,每個人 在舍"“得"之間,者e應向周浩學習,用自己的慧心、決心做出選擇,敢于舍, 勇于得!那么,你舍去的不過是美麗的肥皂泡,得到的可能就是人生新境界!另外,作者運用關聯"的思維,聯系現實,對比論證是可取的。不過選取的"關聯點"不夠精準,導致對接得不夠具體,另外表達也不夠理性。比如,眾多 隨波逐流的人,忙忙碌碌,追求的不過是虛無的功名"

12、指向雜亂,到底是指向隨 波逐流"(缺少獨立思考,缺少堅守精神),還是"追求虛名(太過注重功名)? 其實,作為對比應側重于"舍與得的態度"上。有學生改寫為:而反觀生活中不少人,他們雖然心中很清楚自己真正想要什么,可就是難以割 舍一些所謂的名"與"利 o于是乎,看似忙忙碌碌,追求不已;實則渾渾噩噩, 難有所成。因為他們被一些無謂的東西束縛住了,正如泰戈爾所言:“鳥翼上系上 黃金,鳥就飛不起來了。"這樣的人,看到周浩舍棄虛名,在學業與人生上尋求精 進,想必應該會有些許啟發。總之,論證時要盡可能將論據和觀點”關聯”起來,借助一步步的

13、具體環節, 形成一個清晰完整的論證鏈條。這樣,讀者才能循著作者的推理軌跡,理解你的觀 點從而認可接受你的觀點。三、設難:讓論證深入余岱宗教授有過這樣一段論述:我們說天鵝都是白的這是有前提條件 的,只要發現一只天鵝是黑的,這個結論就被推翻了。我們應當說絕大多數的天 鵝是白的,但也有少量的天鵝是黑的。如果我們發現了除了白的、黑的天鵝之外, 還有其他顏色的天鵝,關于天鵝顏色非黑即白的結論又要修正。"這種不斷尋找 例外",不斷“自我質疑就是自我設難。它可以給我們的議論文寫作這樣一個啟 示:我們的觀點也要不斷自我設難,自我質疑,一直處于”被試錯”的過程中。在 這個過程中,使自己的論證

14、不斷走向深入。比如,關于苦難",我們總習慣性地看到它的正能量,諸如苦難使人堅 強,苦難造就成功,等等。但不要忽略了一些常識:苦難"的表現是什么? 苦 到了什么程度,"難"到了什么程度?所有的苦難都是催人奮進的嗎?有沒有讓人 消沉乃至一蹶不振的?苦難是成功的必要條件嗎?誰為了取得成功先去"尋找"苦 難的?苦難究竟能給人帶來哪些挫敗和創傷?面對苦難,怎樣才能將其轉化為前進 的動力?所以,狄馬在荒謬的苦難哲學中指出:其實,苦難并不總是導致 偉大。相反,在很多情況下,它毀壞了人的尊嚴,傷害了人的心靈,扼殺了天才的 創造力。"總之,對

15、于苦難的話題,在不斷地設難質疑和不斷地嘗試回答中, 論證方會逐步走向嚴密和深入。同樣,有人認為"悲憤出詩人,我讓學生對此進 行自我設難,辯證論述,有學生寫下這樣的文字:有人說,"悲憤出詩人"。誠然,不少詩人由于內心充滿了悲憤之情,不吐不 快,形成文字,化作真性情的詩篇,后世流傳。可見,這樣說有相當的合理性。不 過,也不能說沒有悲慘的遭遇就成不了詩人,寫不岀高質量的作品。王維、晏殊仕 途順利,生活優裕。歌德、拜倫出身高貴,衣食無憂。他們不都是大詩人嗎?同時, 也不能說過分悲慘反而能寫出偉大作品。我們不能只著眼于那些"困苦磨難造就 出來的詩人,其實我想,被悲

16、慘的境遇淹沒的有才華的人應該更多吧?另外,悲憤 也有不同,有一人一己之私憤,有為國為民之公憤。私憤宣泄,固然有時可以形成 作品;但是心懷天下、心憂家國之情,更能催生出偉大的詩人 杜甫被尊為詩 圣",除了其詩歌成就與造詣,想必也有這個原因吧!教材中一些經典選文給我們提供了很好的借鑒。比如蘇洵的六國論,作者 開宗明義,提出觀點: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但六國都是因為 賄賂秦國而滅亡嗎?有無例外?基于這一 設難質疑",作者自然地提出不賂者 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這便使作者的觀點得以補充深化,從而填補了 漏洞,變得無懈可擊。除此,就"六國滅亡"這個話題可質疑的還有很多:賂秦"的國家果真兵 不利,戰不善嗎?如果"兵利"戰善",那么為何還要"賂秦"?沒有"賂秦" 的國家最終滅亡,自身原因是主要的,還是失去強援是主要的?畢竟蘇洵也提到了 齊"與嬴而不助五國",燕&q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