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語文上學期文言文閱讀與理解提高班日常訓練西師大版_第1頁
六年級語文上學期文言文閱讀與理解提高班日常訓練西師大版_第2頁
六年級語文上學期文言文閱讀與理解提高班日常訓練西師大版_第3頁
六年級語文上學期文言文閱讀與理解提高班日常訓練西師大版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4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六年級語文上學期文言文閱讀與理解提高班日常訓練西師大版班級:_ 姓名:_1. 閱讀理解。掩耳盜鈴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鐘者,欲負而走,則鐘大不可負;以錘毀之,鐘況然有聲。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遽掩其耳。惡人聞之,可也;惡己自聞之,悖也!注釋:范氏之亡也:范氏是春秋末期晉國的貴族,被其他四家貴族聯合打敗后,逃在齊國。亡:逃亡。負:用背馱東西。況(huàng)然:形容鐘聲。遽(jù):立刻。惡:害怕,悖(bèi):荒謬。1下面這句應該怎么讀,請你用“/”劃出節奏來。恐 人 聞 之 而 奪 己 也,遽 掩 其 耳。2聯系上下文理解。(1)“以錘毀之”中的“之”是指:_。(2)

2、“惡人聞之”中的“之”是指:_。(3)“欲負而走,則鐘大不可負。”這句話的意思是:_。3本文的寓意是:_。2. 閱讀下文,完成練習。墨子怒耕柱子,耕柱子曰:“我無愈于人乎?”墨子曰:“我將上太行,以驥與牛駕,子將誰策?”耕柱子曰:“將策驥也。”墨子曰:“何故策驥也?”耕柱子曰 :“驥足以策。” 墨子曰:“我亦以子為足以策,故怒之。”耕柱子悟。注釋愈:通“逾”,超過,勝過。驥:好馬。誰策:即“策誰”,趕哪一種(指驥或牛)。1解釋文中的加點詞語: 何故策驥(_)2下列“我亦以子為足以策,故怒之。”一句的翻譯正確的一項是(  )A.我也認為你是值得鞭

3、策的 B.我也是給了你足夠的鞭策C.我也是把你當作好馬的腳 D.我也認為你足夠成為好馬3我無愈于人乎?”從耕柱子的語氣中可以看出他_的態度。4“耕柱子悟”,下列對“悟”的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A.他明白了自己就是被“策”的鞭 B.他領悟到自己應不斷努力進步C.他知道了自己確實不如別人優秀 D.他明白了墨子對自己抱有希望。3.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練習。晏子使楚晏子至,楚王賜晏子酒,酒酣,吏二縛一人詣王。王曰:“縛者曷為者也?”對曰:“齊人也,坐盜。”王視晏子笑曰:“齊人固善盜乎?”晏子避席對曰:“嬰聞之,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

4、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今民生長于齊不盜,得無楚之水土使民善盜耶?”王笑曰:“圣人非所與熙也,寡人反取病焉。”(注釋)酒酣:酒喝得正暢快的時候。詣:到去。曷:同“何”,什么。坐:犯罪。固:本來。避席:離開座位。所以然者何:這樣的原因是什么呢?圣人:才德極高的人。熙:同“嬉”,開玩笑。反取病焉:反而自討沒趣了。1下面加點字的意思不正確的一項是()。A.楚王賜晏子酒(賞賜,給予) B.齊人固善盜乎(擅長)C.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只是,僅僅) D.寡人反取病焉(生病,疾病)2用現代漢語中的詞語表示加點字,不正確的一項是()。A.縛者曷為者也?(呢)&#

5、160;B.齊人固善盜乎?(嗎)C.得無楚之水土使民善盜耶?(嗎) D.寡人反取病焉。(吧)3說說下面句子的意思。今民生長于齊不盜,得無楚之水土使民善盜耶?_4楚王想要侮辱晏子,晏子巧妙地進行反駁后,楚王為什么笑著說“圣人非所與熙也,寡人反取病焉”?_5文中有兩處描寫了楚王的笑,“王視晏子笑曰”中的“笑”是楚王_的笑;“王笑曰”中的“笑”是楚王_的笑。6下列表述中,不正確的有()。A.面對楚王發難,晏子用類比推理的方式進行駁斥,使楚王陷入尷尬境地。B.晏子在席間的對話表現出其超人的智慧與膽識。C.從文末楚王的話語可以看出,楚王尚能知錯認錯。D.晏子用“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

6、這句話,強調了環境對人的成長起著決定作用。4. 閱讀理解。終身食魚昔者,有饋魚于鄭相者,鄭相不受。或謂鄭相曰:“子嗜魚,何故不受?”對曰:“吾以嗜魚,故不受魚。受魚失祿,無以食魚。”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1)昔者(   )(2)有饋魚于鄭相者(   )(3)嗜魚( )2將畫線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子嗜魚,何故不受?_3鄭相為什么不接受別人送來的魚?(用自己的話回答)_。5. 閱讀理解。宋濂嗜學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

7、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 ( 注釋: 假借:同義復合詞,假就是“借”。 以是:因此 )1解釋帶點字的意思。余幼時即嗜學:_弗之怠: _走送之:_2試著翻譯詞句。手自筆錄:_  以是人多以書假余:_3讀了短文,你覺得可以向宋濂學習哪些品質?_6. 閱讀古詩文,回答問題。顧榮居洛陽,嘗應人請,覺行炙人有欲炙之色,因輟已施焉。同坐嗤之。曰:其仆也,焉施之。榮曰:“(1)豈有終日執之而不知其味者乎?”后遭亂渡江,每經危急,常有一人左右相助。顧榮異之,(2)問其所以,乃受炙人也。(注釋)行炙人:傳遞菜肴的仆役。炙,烤肉。  因

8、:于是;就。  輟已:指自己停 下來不吃,讓出自己那一份。 左右:在身邊。 所以:緣故。1解釋下列語句中帶點詞的意思。(1)嘗應人請_   (2)有欲炙之色_(3)同坐嗤之_   (4)乃受炙人也_2用現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句子。(1)_(2)_3讀了短文,你受到怎樣的啟示?_7.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題目。鐵杵磨針磨針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傳李太白讀書山中,未成,棄去。過小溪,逢老媼方磨鐵杵,問之,曰:'欲作針。'太白感其意,還卒業。媼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巖。1解釋文中加點詞的意

9、思去:_ 方:_   欲:_2翻譯下列句子。太白感其意,還卒業。_3用一個成語來概括這段文字的中心并且說說本文給你的啟示。答:_4李白對老婆婆的態度是剛開始(_),后來(_)。8. 閱讀理解。父子性剛有父子俱性剛不肯讓人者。一日,父留客飲,遣子入城市肉。子取肉回,將出城門,值一人對面而來,各不相讓,遂挺立良久。父尋至見之,謂子曰:“汝姑持肉回陪客,待我與他對立在此!”馮夢龍廣笑府(譯文)有父子倆,性格剛烈,不肯讓人。一天,父親留客人飲酒,派兒子入城買肉。兒子提著肉回家,將要出城門,正巧一個人迎面走來,兩人不肯相讓,橫眉豎眼,挺著身子面對面地站在那里,僵持

10、了很久。父親見兒子這么長時間也沒有回來,就去尋找,看到這種情景,就對兒子說:“你暫且帶著肉回去陪客人飲酒,讓我跟他在這里對站著!”1解釋下列加點字的意思。遣子入城市肉(_)(_) 謂子曰(_)值一人對面而來(_)2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有父子俱性剛不肯讓人者。_汝姑持肉回陪客飲,待我與他對立在此!_3這則故事告訴我們一個做人的什么道理?_9. 閱讀文言文,完成練習。畫竹題記鄭燮(xiè)余家有茅屋二間,南面種竹。夏日新篁初放,綠蔭照人,置一小榻其中,甚涼適也。秋冬之際,取圍屏骨子,斷去兩頭,橫安以為窗欞,用勻薄潔白之紙糊之。風和日暖,凍蠅觸窗紙上,咚咚作小鼓聲。于時一片竹

11、影零亂,豈非天然圖畫乎?凡吾畫竹,無所師承,多得于紙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注釋)新篁(huán):剛長出的竹子。榻:狹長而低的床。涼適:涼爽舒適。圍屏骨子:屏風架子。窗欞(lín):窗戶上用木條或鐵條等交錯制成的格子。凍蠅:過冬受凍的蒼蠅。豈非:難道不是。1解釋下列詞語。(1)余家:_ (2)師承:_2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1)夏日新篁初放,綠蔭照人。_(2)豈非天然圖畫乎?_3判斷下面說法的對錯,對的打“”,錯的打“×”。(1)鄭燮是清朝著名的詩人、畫家,他畫的竹子尤為出名,竹石一詩就是他寫的。(_)(2)“秋冬之際”和“用勻薄潔白之紙糊之”這兩

12、句中的三個“之”意思一樣。  (_)4在鄭燮的眼中,美麗的竹林就像一幅美麗的畫。結合文段,想象竹林中的美景,用自己的話寫在下面。_5讀了這篇文章,你明白了什么道理?_10. 文言文閱讀。刻舟求劍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于水,遽契其舟,日:“是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選自呂氏春秋(注釋)涉:跋涉,這里指渡過江河的意思。自:從。墜:掉、落。遽(jù):立刻,表示時間很緊迫。契(qì):動詞,用刀子雕刻。所:的地方,表處所。亦:也。惑(huò):迷惑,這里是對事物感到不理解的意思。乎:呢、嘛

13、、嗎,語氣詞。1解釋下面句中加點字的意思。(1)其劍自舟中墜于水 于: _ (2)是吾劍之所從墜   是:_(3)舟已行矣 行:_ (4)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若此:_2分別指出下面加點詞所指代的內容。(1)其劍自舟中墜于水(_)(2)從其所契者人水求之(_)(_)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1)從其所契者人水求之。_(2)求劍若此,不亦惑乎!_4這個寓言諷刺了怎樣的人?_11. 閱讀短文,回答問題。_楚有祠者,賜其舍人危酒。舍人相謂曰:“數人飲之不足,一人飲之有余。請畫地為蛇,先成者飲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飲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畫蛇曰:“吾

14、能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奪其卮曰:“蛇固無足,子安能為之足?”遂飲其酒。為蛇足者,終亡其酒。1理解文中加點的字。(1)引:_(2)且:_(3)遂:_(4)亡:_2下面句中的“之”分別指代什么?(1)一人飲之有余(_)(2)吾能為之足(_)3翻譯文中畫線句。_4請用一個成語作為本文標題并寫在文前的橫線上。5從這個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教益?_6請試著用古漢語將文中畫線句改為陳述句。_12. 閱讀與理解。詠雪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公大笑樂。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注釋:謝太傅

15、:謝安。兒女:子女,這里泛指小輩,包括侄子侄女。俄而:不久,不一會兒。兄子胡兒:謝安次兄謝據的長子謝朗。擬:相比。即:是。無奕女:指謝道韞(yùn) , 東晉有名的才女。無奕,指謝奕,字無奕。1下列句子中加點的字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謝太傅寒雪日內集   集:聚集。 B.公欣然曰   欣然:高興的樣子。C.白雪紛紛何所似   何:為什么。 D.未若柳絮因風起   若:如。2下列關于“兄女”的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16、)A.她的父親叫謝奕。B.她的那句比喻句沒有“胡兒”說得精妙。C.她的丈夫是左將軍王凝之。D.她是謝太傅的侄女。3下列對這則小古文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謝太傅教學有方,善于引導小輩從生活中學習。B.謝太傅哥哥的女兒才思敏捷,想象力豐富。文章結尾補充交代了謝道韞的身份,表明作者對她的贊揚。C.我們要善于運用比喻,恰當的比喻可以使句子更加生動形象。D.“公大笑樂”中的“笑”有諷刺“撒鹽空中差可擬”這個比喻的意思。4請用“”給下面的句子斷句(斷兩處)。謝 太 傅 寒 雪 日 內 集。5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_13.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

17、完成練習。桃園結義玄德遂以己志告之,云長大喜。同到張飛莊上,共議大事。飛曰:“吾莊后有一桃國,花開正盛;明日當于園中祭告天地,我三人結為兄弟,協力同心,然后可圖大事。”玄德、云長齊聲應曰:“如此甚好。”次日,于桃國中,備下烏牛白馬祭禮等項,三人焚香再拜而說誓曰:“念劉備、關羽、張飛,雖然異姓,既結為兄弟,則同心協力,救國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實鑒此心,背義忘思,天人共我!”誓畢,拜劉備為兄,關羽次之,張飛為弟。1根據意思寫文中詞語。共同合作,互相幫助。(_)  背叛道理,忘記別人的恩情。(_)2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1)玄德、云長

18、齊聲應曰:“如此甚好。”_(2)上報國家,下安黎庶。_3文章主要寫的是_、_和_(人物)在_(地點)結義的故事,其中_(人物)最大。這篇文章選自名著_。4該名著中還有哪些小故事呢?請再寫兩則。_14. 課內閱讀,回答問題。 兩小兒辯日孔子東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孔子不能決也。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1給下面的字注音。 盂_   孰_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