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文常見說明方法及作用(實用型)_第1頁
說明文常見說明方法及作用(實用型)_第2頁
說明文常見說明方法及作用(實用型)_第3頁
說明文常見說明方法及作用(實用型)_第4頁
說明文常見說明方法及作用(實用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說明方法及其作用說明文是以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來解說事物、闡明事理而給人知識的文章體裁。它通過揭示概念來說明事物特征、本質及其規律性。說明文實用性很強,它包括廣告、說明書、提要、提示、規則、章程、解說詞、科學小品等。說明文一般介紹事物的形狀、構造、類別、關系、功能,解釋事物的原理、含義、特點、演變等。 說明的方法 1、常見的說明方法有:舉例子、分類別、下定義、摹狀貌、作詮釋、打比方、列數字、列圖表、引用說明。 2、常見說明方法的作用: 、舉例子:通過舉具體的實例對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說明,從而使說明更具體,更有說服力。 、分類別:對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門別類加以說明,使說明更有條理性。 、作比較:

2、把_和_加以比較,突出強調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作詮釋:對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體的解釋說明,使說明更通俗易懂。 、打比方:將_比作_,從而形象生動地說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摹狀貌:對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說明更具體形象。 、下定義:用簡明科學的語言對說明的對象/科學事理加以揭示,從而更科學、更本質、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列數字:用具體的數據對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說明,使說明更準確更有說服力。 、列圖表:用列圖表的方式對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說明,使說明更簡明更直觀。 、引用說明:引用說明有以下幾種形式 A、引用具體的事例;(作用同舉例子) B、引用具體的數據;(

3、作用同列數字) C、引用名言、格言、諺語;作用是使說明更有說服力。 D、引用神話傳說、新聞報道、謎語、軼事趣聞等。作用是增強說明的趣味性。 (引用說明在文章開頭,還起到引出說明對象的作用。) 說明文的語言品析 1、對整篇文章語文的品析,一般從二個角度談:A、準確;B、形象生動或簡明平實。 A是一般說明文的共同特點。B是針對不同語文風格的角度談。做這種評析整篇文章語言特點的題目,一定要結合文章具體內容談,比如可以選擇一句話為例子。 規范性的答題格式如下:這篇文章充分體現了語文準確/生動形象/簡明平實的特點,如“”一句,就準確/生動形象/簡明平實地說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像這樣的例子文章中還有

4、很多。 2、對具體篇/句/詞的評析 篇/句的作用基本同上。 字詞作用有以下考查形式: A、加點字詞有何作用?B、能否替換為另一個詞語?C、加點詞語能否刪去? 這種題目往往要結合說明語言的準確性(有時是體現語言生動性)的特點答題。第二種題型還要在答題中比較二者的區別。第三種題型還要加上“刪去后不符合人們認識客觀事物的規律或與客觀事實不符合”之類的表述。 五、說明文寫法分析 1、結合說明方法談 規范性的答題模式如下: 這篇文章主要運用了的說明方法,說明了(內容: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說明(作用:參考前面說明方法,明確其作用) 2、結合修辭手法談 規范性的答題模式如下: 這是一篇生動地說明文,大量地使

5、用了各種修辭手法,說明了(內容),使文章的說明形象生動。 3、結合表達方式談 記敘、描寫使說明更具體形象;抒情、議論使說明更有感情。那么,從這個角度分析說明文的寫法,答題的規范性格式如下: 這篇文章綜合運用多種表達方式,除了說明外,還有(從“記敘、描寫、說明、議論”根據內容選擇),如(具體舉例),就是(表達方式)的運用,使說明更具體形象/充滿感情。 六、說明語段的作用 這種題目答題的角度有三: (1)、結構、內容作用:引出下文、承上啟下、總結全文/前文。 有時在文章開頭,還起著引出說明對象/說明事理的作用。 (2)、結合說明方法談。 通過的說明方法,說明了(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說明(作用)。

6、說明文的語言特點 第一,內容上的科學性。說明文的內容必須真實準確,以確鑿的材料為依據,如實反映客觀事物的特征、本質及規律,具有嚴密的科學性。 第二,結構上的條理性。事物和事理有時往往是比較復雜的,為了給讀者以明確的認識,說明其特征時必須有一定的條理和順序。常見的說明順序有時間順序(程序順序也是時間順序的一種)、空間順序和邏輯順序。這種說明順序往往體現在文章的結構層次上,所以閱讀說明文時,理清結構層次與把握說明順序是一致的。 第三,語言的準確性。說明文的實用性很強,語言表達“失之毫厘”,其結果就會“謬以千里",所以說明文語言要求準確無誤,給讀者以科學的認識。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說明文

7、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各門學科的教科書、科普讀、知識小品、解說詞、說明書等都是說明文。可以說,說明文和我們日常學習、生活、工作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系。 一. 簡潔性。說明文的遣詞造句,應簡潔平實、通俗易懂。 二. 準確性。說明文以傳授知識為目的,這就要求它必須用準確的語言,如實地反映事物的特征、本質、規律。說明文的語言的準確性是說明文語言的先決條件。表示時間、空間、數量、范圍、程度、特征、性質、程序等,都要求準確無誤。 三、科學性。介紹科學知識的說明文,要特別注重科學術語的準確使用。 四. 嚴密性。為了使讀者對較復雜的事物、較深奧的事理有明晰確切的理解,說明文常常恰當地使用修飾和限制詞語,講究語言的周

8、到嚴密。 五、條理性。任何事物都具有它本身的條理,我們說明事物就要按照它本身的條理來安排說明順序,使之眉目清楚,有條不紊。 六. 邏輯性。有的說明文,要從事物的內在聯系上進行說明,語言邏輯性強。 七. 趣味性。元大鷹先生說:“說明文不一定就是板起面孔來說話,說明文未嘗不可帶一點風趣。”為了把事物的特點說得更加生動形象,增強文章的啟發性和感染力,說明文要適當地采用生動的說明。解題思路和技巧 (一)明確說明對象:閱讀事物說明文,不管是整篇還是整段,都要首先從整體入手,把握文章說明的是什么事物,即說明 的對象是什么;閱讀事理說明文,要弄清文章說明了什么事理。 如何找準說明對象呢? 1、看題目,不少題

9、目都表示說明的對象。如(中國石拱橋)。 2、抓首括句和中心句。好的說明文往往運用這種句子來突出所要說明的事物和特征。 (二)抓住事物特征:介紹事物的形狀、性質、構成,解說事物的成因、功用、關系等。都必須抓住事物的特征。所謂“特征”,就是一事物區別于其他事物的標志。了解事物的特征,不能停留在表象上,而要了解事物內在的本質。那么,如何把握事物的特征呢?也可從兩個方面入手: 第一,從標題著眼。有的標題在指出文章說明對象的同時,指出其特征,如雄偉的人民大會堂一文,標題指出說明對象“人民大會堂”,也指出其特征“雄偉”;有的標題用設問句的形式,引導讀者有針對性地把握說明對象的特征,如食物從何處來一文,標題

10、指出說明對象“食物”,同時引領讀者閱讀課文,不難看出“食物是一種能構成軀體和供應能量的物質”一句點明了“食物”的特征是“構成軀體和供應能量”;有的標題用生動形象的比喻、擬人的方法說明事物的特征,如天氣陛下一文運用擬人的修辭方法稱天氣為“陛下”,生動有趣地說明了天氣的威風。 第二,從分析材料入手,即逐段分析作者介紹了有關事物的哪一方面特征,然后歸納小結。有的事物的本質特征,作者已在文章中明確地指出來了,閱讀時要找出這些關鍵句。例如中國石拱橋一文中,“這種橋不但形式優美,而且結構堅固”和“我國的石拱橋有悠久的歷史”兩句,就點明了中國石拱橋的特點:形式優美、結構堅固、歷史悠久。又如蘇州園林一文中“務

11、必使游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一句,概括了蘇州園林的特點“圖畫美”。有的說明文沒有明顯的關鍵句,閱讀時更須要細心琢磨,從中加以提煉。例如:“永定河發水時,來勢很猛,以前兩岸河堤常被沖毀,但是這座橋從沒出過事,足見它的堅固。橋面用石板鋪砌,兩旁有石欄石柱。每個柱頭上都雕刻著不同姿態的獅子。這些石刻獅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頭接耳,有的像傾聽水聲,千態萬狀,惟妙惟肖。”這段文字沒有關鍵句,但用了作比較的說明方法和生動形象的描寫。例如:拿兩岸的河堤常被沖毀與這座橋從沒出過事作比較,是為了說明盧溝橋“結構堅固”的特點;用排比、擬人的修辭方法描寫柱頭上石刻獅于的情態,是為了說明盧溝

12、橋“形式優美”的特點。 (三)歸納說明方法:閱讀說明文時,邊讀邊標出文章所使用的說明方法,然后總結主要使用了哪些方法,并進而分析這些說明方法對準確說明事物特征所起的作用。 (四)逐段概括要點,理清說明順序:概括要點時,要重視首括句、尾結句或提問式語句的作用,重視給概念下定義或解說的語句的作用。閱讀時可以把這些語句勾畫出來。概括要點時最好用完整的句子,意思要簡明扼要。在逐段概括要點的基礎上,用“同類合并”的方法,把全文劃分為相對獨立的幾部分,概括出每部分的大意,把每部分的大意依次連綴起來,就能比較清楚地顯示出全文的說明順序了。使用什么說明順序,還要看說明的對象。一般來說,說明事物的演變發的,用時

13、間順序;說明建筑物的,用空間順序;介紹高科技產品或說明事物間的聯系的,用邏輯順序。 (五)整體感知,把握中心:在理清說明順序的基礎上,分析段與段、部分與部分之間的關系,就容易看出文章的基本結構了。如是總分式的結構還要著重分析“分”的部分是按什么原則組合的,是并列,是遞進,還是包含有總分關系。遞進式結構要著重分析各層意思是怎樣逐步深入展開的,是由現象到本質,還是由個別到一般,或是從結果到原因等等。把握結構后,最好能畫出結構示意圖。說明中心就是歸納出一篇說明文說明了被說明事物 的怎樣的特征,或闡釋怎樣的事理。在理清說明順序、把握文章結構的基礎上,再歸納說明中心也就不難了。 (六)體會語言準確性:準

14、確是說明語言的特點。分析說明文語言,就是看遣詞造句是怎樣準確說明被說明事物的特征的。 要注意分析關鍵詞語的作用。編輯本段說明文整體分析 說明文的結構 1、說明文的結構: 連貫式、總分式、并列式、遞進式、對照式(結構包括段落)。一篇完整的說明文常常是幾種結構綜合運用的。 2、把握結構的意義。 說明的順序 1、說明的順序: 空間順序(也可稱事實順序)、時間順序(包括發展順序)、事理順序(也可稱邏輯順序)。說明文中也會出現以一種順序為主兼用其他順序的現象。 2、弄清順序的意義。 說明的方法 1.舉例子: 使文章更加具體,更有說服力,更客觀的說明了事物。 2.作比較: 說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們比較陌生

15、的事物,可以用具體的或者大家已經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較,使讀者通過比較得到具體而鮮明的印象。 3.下定義: 用簡明的語言對某一概念的本質特征作規定性的說明叫下定義。下定義能準確揭示事物的本質,是科技說明文常用的方法。 4.畫圖表。為了把復雜的事物說清楚,還可以采用圖表法,來彌補單用文字表達的缺欠,對有些事物解說更直接、更具體。 5.作詮釋。從一個側面,就事物的某一個特點做些解釋,這種方法叫詮釋法。 6.打比方。利用兩種不同事物之間的相似之處作比較,以突出事物的形狀特點,增強說明的形象性和生動性的說明方法叫做打比方說明文中的打比方的說明方法,同修辭格上的比喻是一致的。不同的是,比喻修辭有明喻、暗喻、

16、和借喻,而說明多用明喻和暗喻,借喻則不宜使用。 7.摹狀貌。為了使被說明對象更形象、具體,可以進行狀貌摹寫,這種說明方法叫摹狀貌。(和描寫要區分開,兩者雖一樣,不過是在不同的文體中的。) 8.引資料。為了使說明的內容更充實具體,可以引資料說明。引資料的范圍很廣,可以是經典著作,名家名言,公式定律,典故諺語等。 9.分類別。將被說明的對象,按照一定的標準劃分成不同的類別,一類一類地加以說明,這種說明方法,叫分類別。 10.列數字。為了使所要說明的事物具體化,還可以采用列數據的方法,以便讀者理解。需要注意的是,引用的數字,一定要準確無誤,不準確的數字絕對不能用,即使是估計的數字,也要有可靠的根據,

17、并力求近似。 說明文是以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對事物、事理進行介紹、解說的一種文體。 說明文的語言 1、說明文語言的根本要求是科學性、準確性,簡練明確;文學性說明文還要求生動性、形象性。 2、分析說明文語言的基本要求:首先是其對說明事物特征、性質的作用,其次是說明的嚴密性、科學性,第三是形象性、生動性。 3、說明文語言要點: 表約數、表消息來源、表程度、表頻率、表范圍、表猜測。編輯本段分析說明文 第一,把握說明對象及特征。閱讀說明文,首先要準確地把握說明對象,從而區分事理說明文和事物說明文,進一步理解說明內容。接著還要重點把握說明對象的特征。這是分析一篇說明文的關鍵。只有準確地把握說明對象的特征

18、,才能深入理解說明對象,以此為突破口,進而理清文章的結構層次、中心內容。要 準確把握說明對象的特征,必須認真閱讀、理解課文內容,尤其要注意仔細揣摩關鍵詞句(中心句、過渡句、體現作者思路的句子以及文章中反復出現的句子)。 第二,理清結構,分析說明順序。說明文的結構并不復雜。常見的結構形式有“總分”式、“總分總”式、“分總”式、并列式、遞進式等。理清結構,可以幫助我們了解作者的思路,更清晰地領會內容要領。說明順序是多種多樣的。采用什么樣的說明順序,取決于說明對象的特點和說明目的。常用的說明順序有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三種。有時一篇文章可交叉使用幾種說明順序,如中國石拱橋)一文,除了按先古后今

19、的時間順序外,又按先概括后具體、先整體后局部的邏 輯順序進行說明。各種順序在語言上都有一定的標志。閱讀時抓住有一定標志作用的語言,可以更加順利地分析說明順序。總之,說明文的結構和說明順序密不可分,相輔相成,分析時可同步進行。 第三,分析說明方法。為了說明清楚事物的特征,須采用恰當的說明方法。常見的說明方法有舉例子、列數字、比方、作比較、分類別、下定義、作詮釋、配圖表等。閱讀說明文,了解它采用的說明方法,一要看用怎樣的說明方法,說明什么對象,有什么作用,二要看所用說明方法是通過怎樣的語言形式表達出 來的,這樣分析才透徹、扎實。 第四,體會說明文的語言特點。準確、簡潔是說明文語言的主要特點。當然,

20、說明文的語言風格也是多種多樣、各有特色的,有的以平實見長,有的以生動活潑見長。以此為據,可概括為平實說明和生動說明兩種方式。一般來說,以說明事物為主的說明文,重在抓住事物的特點,用簡明的語言平實地加以說明。 而科學小品,講究趣味性、文藝性,須要作必要的生動、形象的說明。 注意摘取原文 離開了原材料恐怕誰也答不準,答不全。因此,準確解答閱讀題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是在原文中找答案。大多數題目在文章里是能夠摳出答案的。當然,找出的語句不一定能夠直接使用,還必須根據題目要求進行加工,或摘取詞語或壓縮主干或抽取要點或重新組織。即使是歸納概括整段整篇文意也必須充分利用原文。 在閱讀中還要注意的一點就是不少同

21、學基礎知識的記憶能力較強,但遷移能力比較弱,特別是對有關字、詞、句的語境義以及作用之類的題目感到為難。這里,提供十六字訣的解題方法供你參考。 1、字不離詞。漢語中一詞多義現象相當普遍。在理解詞語中某個字的意思的時候,必須把它放到這個詞語中去考察,即字不離詞,這樣才能準確的理解這個字的意思。如: 道聽途說,道,指道路 ; 志同道合,道, 指道理 2、詞不離句。在綜合閱讀題中,常常要求理解詞語在上下文中的含義和作用。這類要求有以下幾方面情況: 一詞多義。這在文言文中是常見的。如:策之不以其道,策, 驅使 ; 執策而臨之 ,策,馬鞭 在現代文中則多表現為語境義,這些,都應根據具體的語言環境即句子本身

22、去推斷它的意思,也就是詞不離句。如: “見教”一詞的本意是客套話,指教(我)的意思。它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則表現為不同的意義。在范進中舉一文中,范進中舉前面對胡屠戶的“教導”,稱“岳父見教的是”。 至于某個詞在句中的表達作用,更要根據具體的語言環境去理解,而不能離開句子作單獨解釋。 3、句不離段。也就是說,對句子的分析理解不能離開具體的語段,不能離開具體的語言環境。如果離開具體的語段,離開具體的語言環境,許多句子只能狹隘的理解甚至于不知所云。只有結合具體的語段和語言環境,才會知道這句話在全文中占著什么樣的位置。 4、段不離文。段落是文章的有機組成部分,體現了作者的寫作思路。因此,對語段的閱讀理解

23、不能離開文章的主要意思,不能偏離文章的中心。否則,對語段內容或作用的理解就會發生偏差。說明文專項訓練說明方法及其作用一.學習目標1.掌握說明文中常用的說明方法并能判斷種類。2.會分析說明方法的作用。二.常見題型1.會判斷。 2.會結合文章內容分析說明方法的作用。三.知識再現常見的說明方法及作用關鍵詞。舉例子:具體真切(具體形象)列數字:科學準確具體   分類別:條理清晰打比方:形象生動(通俗形象) 作比較:突出強調   下定義:科學準確簡明列圖表:直觀形象四.學習流程流程一 平行訓練 針對題型一進行訓練判斷下面語句所使用的說明方法(獨立完成,師找中下游學

24、生回答,其他學生幫助找出并糾正錯誤)1.它們一個個從草叢中起來,是忽明忽暗的一點點的白光,好似天上的繁星,一個個在那里移動。( )2.全世界所產生能夠發光的螢火蟲有二千種。( )3.例如,裝在飛機上的遙感器可以從20千米的高空觀測地面的情況,一張照片可拍攝30平方千米的地面。( )4.一顆衛星一天可以拍攝180多張圖片,每隔18天就能把整個地球拍攝一遍。( )5.這種飛機每小時飛行3405千米,飛行速度比子彈還快,所以它不能同步辨認地面的情況。( )6. 森林涵養水源、保持水土,防止水旱災害的作用非常大。據專家算,一片10萬畝面積的森林,相當于一個200萬立方米的水庫。這正如農諺所說的:“山上

25、多栽樹,等于修水庫。雨多它能吞,雨少它能吐。”森林因這種特殊的“吞吐”功能而被科學家稱之為“吞搬吐雨器”。( )7.航空航天遙感的大量圖片信息都需要用電子記算機進行分析判讀,這種分析裝置叫做圖像識別裝置。( )8.比如,除了口味更佳的西紅柿外,農民還可以不分四季全年種植抗干旱、能自己造肥并可生成醫用藥物的農作物。( )9.有人預計,到2010年的時候,人類食品的1/5將用生物工程技術產生。( )10.螢火蟲按幼蟲棲息的環境,可分為水棲、半水棲和陸棲三種。( )11.由于光源來自體內的化學物質,因此,螢火蟲發出來的光雖亮但沒有熱量,人們稱這種光為“冷光”。( )12.天上的云,真是姿態萬千,變化

26、無常:它們有的像羽毛,輕輕地飄在空中;有的像魚鱗,一片片整整齊齊地排列著;有的像羊群,來來去去。( )13. 統籌方法,是一種安排工作進程的數學方法。( )合作探究 歸納答題技巧方法指導:根據做過的訓練,總結出判斷說明方法的時候有哪些規律技巧和注意的地方?先獨立總結,再小組歸納。流程二 深入探討 針對題型二進行訓練(小組討論后統一答案,小組代表回答問題,其他學生幫助補充不完善的地方。)1. 導彈按起飛位置和攻擊對象可分為地對地、地對空、空對空等,按飛行方式可分為彈道式和巡航式,按射程可分為近程、中程、遠程和洲際等.這段文字使用了哪種說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2.我國科學家和聯合國環境署專家在經過

27、多次深入考察后得出結論:目前全世界野雙峰駝只分布在我國和蒙古國,總共約有730830只,數量比“國寶”大熊貓(10002000只)還少。在我國,只有兩個動物園能看到純種野駱駝,北京動物園有1只,甘肅省武威動物園有7只。本段文字使用的說明方法有哪幾種?使用這些說明方法有什么表達效果?3.我國是個水資源匱乏的國家,人均淡水資源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而且很不均勻。全國80.4淡水資源分布在長江以南,而長江以北的廣大地區僅占全國14.7。因此專家提出要加大科學的規模化人工增雨的研究實施力度,以緩解西北、華北地區的缺水狀況。這段文字使用了哪幾種說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合作探究 歸納答題技巧指導:根

28、據做過的訓練,歸結出答題方法。先獨立完成再小組商討得出結論。流程三 鞏固訓練 (先獨立完成在小組訂正,小組派出代表回答問題,組間互相補充,解決不了的師引導)1. 有些昆蟲沒有同類的陪伴也會死亡。在歐洲,變蛾子的毛蟲(它是林業的一大災害)就是群居生長的。它們一個個緊挨著,排成長長的縱隊,從這根樹枝爬到另一根樹枝,從一棵樹爬到另一棵樹。它們所到之處,一切綠色的樹葉都會被吃得精光。但是,爬在后面的毛蟲如果跟不上隊伍而迷了路,就一定會死亡。當它知道自己掉隊以后,它就感到垂頭喪氣,從此萎靡不振。它的食欲消失,代謝速率下降到最低限度,再也不能長為成蟲。但是,如果讓它隔著玻璃看見它的毛蟲朋友(哪怕只是一個毛

29、蟲的模型),它的情緒馬上就會好起來,代謝也就會恢復。這段文字主要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它的用意何在?2.人們長期以來就知道,不光只是人才有感情,動物也有。例如:雌天鵝死了,雄天鵝就會表現出極大的悲痛;如果把小狗從母狗身邊拿走,母狗就會惱怒;受到寵愛的狗對主人的感情非常深厚,如果主人不在家,它就顯得悶悶不樂,盼望主人早點兒歸來。在米蘭,曾經有過這樣的事情:有一只狗十二年如一日,每天都到火車站去接它的主人,但它的主人早就死掉了。它每一次到火車站去,都要在那里耐心等待,一直要等到火車進站,等到乘務員全部離開火車站,它才拖著沉重的腳步,垂著頭,怏怏不樂地往回走。判斷以上文字使用的說明方法并分析其表達效果

30、。3. 深層海水在醫學領域開始有了用武之地,它已成為一種奇妙的“綠色藥品”。醫生們用深層海水治療先天過敏性皮炎,只要在患處涂上深層海水,患者的癥狀就會得到緩解。據統計,使用深層海水進行治療的患者,約有60%收到了良好的療效。不過,醫生們尚不清楚究竟是深層海水中的什么成分在治療中發揮了作用。以上文字采用了什么說明方法?有什么表達效果?4. 悲劇并沒有止住。同樣的悲劇仍在其他一些地方上演。世界著名的內陸湖青海湖,50年問湖水下降8.8米,平均每6年下降l米,陸地已向湖中延伸了10多公里;數千年風沙未能掩埋的甘肅敦煌月牙泉,近年來卻因當地超采地下水,水域而積從50年代的1.1652萬半方米縮小至5397平方米,水深只剩尺余,大有十涸之勢這一切也都是人為的! 選文第二段運用了 、 的說明方法,說明了 (用原文句子作答)。達標測評 直擊中考閱讀下面選文,完成文后1822題。(18分)夢幻視覺“水立方”國家體育場“鳥巢”以它充滿陽剛之氣的獨特外形吸引了世人的目光,而與它并肩而立的國家游泳中心,則以一種柔美風格,與“鳥巢共同在北京城的北部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