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交融中促進學生全面發展_第1頁
在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交融中促進學生全面發展_第2頁
在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交融中促進學生全面發展_第3頁
在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交融中促進學生全面發展_第4頁
在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交融中促進學生全面發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在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交融中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西北大學校園文化建設彰顯優勢與特色 大力加強人文素質和科學精神教育,加強集體主義和團結合作精神教 育,促進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協調發展,是我國高 等教育近年來在育人理念方面的一個新突破, 也是高等學校校園文化建設的 一項重要內容。西北大學作為一所具有百年歷史的綜合性大學,學科門類齊 全,文理科專業并重,具有重視人文素質和科學精神教育的優良傳統。近年 來,我們在校園文化建設過程中,依托學校辦學優勢與特色,以學生全面發 展為目標,以促進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教育融合為重點,建立起以素質教育 通識課程教育人、 以針對性系列報告引導人、 以

2、豐富的校園文化活動熏陶人、 以文化素質實踐基地鍛造人、以完備的制度激勵人的素質教育體系,有力地 推動了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質教育工作的深入開展, 為學生綜合素質的提 高搭建起廣闊的舞臺。一、充分發揮地域優勢與辦學特色, 明確加強人文素質和科學精神教育 的工作思路西北大學地處陜西西安。陜西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歷史上遺留下 來了豐富的文化遺產和星羅棋布的人文歷史景觀, 西安是舉世聞名的千年古 都和我國西部重要的科技城與航天城, 這成為我們加強人文素質和科學精神 教育得天獨厚的地域優勢。我們充分利用這些條件,建立了一批素質教育基 地。同時,西北大學校園內大量的人文歷史景觀,成為熏陶學生和我們對學

3、 生進行人文素質和科學精神教育的重要陣地。西北大學現有本科專業 71 個,涵蓋了文、史、哲、經、管、法、理、 工、醫等九大學科門類,其中文科類專業 36 個,理工類專業 35個,學科門 類齊全,比例相當。這種學科專業結構,為加強學生的人文素質和科學精神教育奠定了堅實的學科基礎。同時,我校還是全國首批 32 個國家大學生文 化素質教育基地。學校成立了由校黨委書記任組長,分管副書記和副校長任 副組長的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領導小組,制訂了西北大學國家大學生文化 素質教育基地建設規劃 ,對素質教育工作進行了統一領導、統一部署、統 一規劃?;谏鲜銮闆r, 我校在加強人文素質和科學精神教育形成了如下工作思

4、路:加強黨委領導,調動全校各方面、各部門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充分發揮和利用我校的優勢和特色, 堅持以中國傳統文化教育和創新實踐活 動為抓手,以課程建設和制度建設為保障,以品牌化、體系化的校園文化活 動為載體,積極推動人文素質教育與科學精神教育、課堂教育與課外教育、 素質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機結合,構建科學合理的育人體系,促進學生 思想道德素質、 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協調發展, 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二、以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和創新實踐活動為抓手, 推動人文素質和 科學精神教育的深入開展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是人文素質教育的首要任務, 提高學生的創新 精神和創新能力是科學精神教育需要

5、解決的首要問題。結合我校實際,我們 在加強人文素質和科學精神教育過程中, 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和創新實 踐活動作為重要抓手,促進學生人文素質和科學素養的養成與提升。我校有一批從事人文素質教育工作的教師隊伍,其中著名歷史學家、西 北大學名譽校長張豈之先生更是我國加強文化素質教育的倡導者和推動者。 我們以張豈之先生所在的西北大學中國古代思想文化研究所為依托, 充分發 揮文博學院、文學院等院系教師的作用,形成了堅持以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為 主旋律開展素質教育的鮮明特色。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開展的中國傳統文化 教育,可以追溯到 80 年代初期張豈之先生倡導開展的“可愛的祖國”系列 講座。近年來,我校教師每

6、年都為學生開設中國思想文化 、中國傳統文 化、國學經典著作賞析等多門全校通識課程。在思想道德修養課程 教學中,將中國傳統文化作為重要教學內容貫穿始終,成為該門課程一大特 色和亮點。學校經常邀請校內外專家,舉辦以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中國古代 倫理道德等為內容的系列講座。在進行中國傳統文化教育過程中,愛國主義 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是不變的主題。以中國傳統文化為主旋律,深入開展人 文素質教育,既使學生人文素養得到提升,更使學生通過對中國歷史文化的 知之深,達到對祖國、對民族的愛之切。科學精神教育的重點是科學素養的養成, 具體體現在創新精神和創新能 力的提高。為此,加強創新實踐活動的開展,一直是我們進行科

7、學精神教育 的重點內容。在人才培養方案修訂過程中, 我們提高了實踐教學環節的比重, 增加了學年論文等新的教學環節。大力推行啟發式、研討式等研究型教學方 式,設立課程論文、課程實習等制度,進一步加強師生的互動與交流。設立 大學生創新基金,設立校級大學生科技創新項目和創新實驗計劃項目,讓學 生在教師指導,盡早接受較為嚴格的科研訓練。舉辦大學生科技創新節,舉 辦系列學術講座,舉辦數學建模、 “挑戰杯”等系列科技競賽,營造良好科 技創新氛圍。通過廣泛開展創新實踐活動,使學生在長期的、嚴格的科研和 實踐能力訓練中,體驗科學的奧妙和樂趣,領會科學精神的真諦。三、以制度建設為保障,促進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相

8、互融合 建立科學合理的制度,是加強人文素質和科學精神教育的重要保證。為 此,我們大膽進行制度的改革與創新, 推動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相互融合, 將素質教育貫穿到人才培養的整個過程之中。實行交叉選課制度。從 1993 年開始,我校每年開設大約 100 門左 右的公共選修課,這些課程幾乎涵蓋了各個學科門類。我們將這些課程大致 分為人文社會科學類和自然科學類兩大板塊,并實行交叉選修,即理工科學 生畢業前必須修滿 6 個學分的人文社科類選修課, 文科學生必須修滿 6個的 自然科學類選修課程。在新一輪教學計劃修訂過程中,我們一方面構建了五 大模塊 100 門通識課程體系,規定學生畢業前每個模塊至少修夠兩

9、個學分, 一方面打破學科壁壘,打破院系界限,將選修課程在全校范圍內打通。實行大學語文水平測試制度。 針對學生中普遍存在的對中國傳統文 化了解過少、文學功底薄弱的現狀,我們規定學生畢業前必須通過學校組織 的大學語文水平測試。同時,學校每學期開設大學語文公共選修課程, 并將中國傳統文化作為院系選擇的必修課程。同時對所有文科專業學生 開設高等數學課程,部分文科專業還開設理化必修課程。實行主輔修制和第二學位制。從 1994年起,我校相繼開設了 10 余 個輔修專業。為加強文理交叉和學科滲透,我們有意識地引導文科學生參加 理工科輔修專業地學習,而理工科地學生參加人文社科輔修專業的學習,目 前已有相當部分

10、的學生在校期間,接受了文理兩個專業的教育。實行“課外附加學分”制度。規定本科學生畢業時,應取得至少 10 個課外附加學分。課外附加學分由學科競賽與學術活動、思想品德表現與社 會工作、文體活動和其它等幾個部分構成,幾乎涵蓋了學生的德、智、體、 美的各個方面。這些措施的實施,將學生的日常管理工作納入到人才培養體 系之中,將學生的課堂學習和課外活動有機的結合起來,調動了學生參加各 類活動的積極性。四、以校園文化品牌活動為載體,促進學生素質的協調發展 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是高等學校的一大特點。根據工作思路,我們 在校園文化活動開展過程中,在堅持多樣性與多層次的基礎上,更加注重活 動的品牌與品味,以及

11、在促進學生人文素質和科學精神提升中的作用。人文工程講座大師薈萃 。校團委組織的“西北大學人文工程講座” ,至 今已經舉辦七年,在學生中產生了很大影響。一方面充分發揮西北大學綜合 大學的學科優勢,積極調動兩校院士、博士導師等專家教授的熱情,另一方 面積極邀請校外知名學者、 著名作家、 藝術家、科學家等社會知名人士來校, 為學生舉辦了大量的有助于提高文化素質和科學素養的講座和學術報告活 動。先后邀請到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指導委員會主任楊叔子院士、國家 “九五攀登計劃”首席科學家侯洵院士、著名學者王義遒、余秋雨教授、國 學大師傅佩榮、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陳忠實、著名作家林清玄、賈平凹等來 西北大學講

12、學或做報告,講座幾乎場場爆滿,形成了西大獨具特色的校園文 化風景線。院系品牌活動異彩紛呈。 作為綜合性大學,以學科專業優勢為依托,各 院系組織開展的各具特色、異彩紛呈的校園文化品牌活動,成為我校的一大 特色。如文學院的“黑美人”藝術節、新聞傳播學院的“傳播無限”晚會, 將專業學習成果融入到文藝活動中, 深受廣大學生歡迎。 經濟管理學院的“經 管論壇”、社科系的“終南論壇”大師薈萃,弘揚科學,倡導人文,獨具魅 力。地質系的“天地人”攝影大賽、藝術學院的“藝炫我心”學生作品 展,既是一次教學實踐成果的匯報,更給廣大學生以藝術與美的享受?;瘜W 系的“化學文化周”、生命科學學院的“生物文化周” 、信息

13、科學與技術學院 的“電腦文化藝術節” ,將專業知識的宣傳與競賽、體驗與實踐有機結合, 集知識性、趣味性與專業性于一體,成為廣大學生感受不同學科文化、相互 交流和學習、提高自身綜合素質的節日。學生社團活動廣受青睞 。學生的個性化和多元化需求, 推動了學生社團 的蓬勃發展,“冰點”文學社、探索學社、影視協會、大學生科技協會、 “同 呼吸”環保協會等 70 多個學生社團,成為不同學科專業的學生相互學習交 流、演繹自我、發揮特長的廣闊舞臺。學校積極引導這些學生社團開展多種 不定期的活動,如各種書法繪畫展、中外電影名片展、科技論壇、環保志愿 服務等,這些活動拓寬了學生知識面,激發他們不斷完善自我,提高自

14、身的 綜合素質。五、加強人文素質和科學精神教育取得的成果和經驗 其一,學生參與校園文化活動的積極性明顯提高。學校加強人文素質和 科學精神教育的一系列措施實施以后,學校的校園文化藝術氛圍更加濃厚, 學生參與校園文化活動的積極性更加高漲。據初步統計,我校每年參加學校 和院系組織的校園文化活動的學生均達 80%以上,這對提高大學生文化素質 和思想政治素質所產生的潛移默化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其二,促進了學生的學習,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近幾年我校畢業生 一次就業率穩居 92%以上。根據我校近幾年開展的“畢業生質量跟蹤調查” , 用人單位普遍反映西大學生政治素質高、 責任心強、知識面寬、后勁足。2001

15、 年以來,我校學生獲得省級以上“優秀學生” 、“優秀團員”等榮譽稱號的學 生 485 人。我校學生藝術團創作編排的節目,先后參加了由教育部主辦的第 一、第二、第四、第五和第七屆“五月的鮮花”全國高校大學生文藝展演活 動,節目受到教育部有關領導、兄弟院校及現場觀眾的一致好評,其中傳 統與現代、英雄如歌被中國教育報 、中國青年報等媒體給予重點 報道,我校也成為“五月的鮮花”演出活動受邀最多的高校之一。學生社團 同慧影視工作室的多部 DV作品獲獎,其中火箭鵪鶉在第九屆上海國際 電影節上獲得最佳創意獎,霸王年代榮獲第六屆全國大學生 DV影片大賽 “最佳長片獎 ”, 紫陀螺獲得第九屆團中央“五個一工程”

16、優秀文化作 品獎。據不完全統計, 2001 年以來,我校本科生公開發表論文 600 余篇,有 的文章發表在 SCI 源期刊上,如生命科學學院 03 級本科生趙潔以第一作者 在 SCI 源期刊 Medical Hypotheses (影響因子 1.299 )發表了研究論文。 2001 年以來,我校共有 72人次在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中獲獎。在最近 兩屆“挑戰杯”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中,我校共有 28 件作品在省級競賽 中獲獎,并榮摘“優勝杯” ,有 8 件作品在全國“挑戰杯”競賽中獲獎。其三,經驗與體會。一是重視人文素質教育和科學精神教育的體系構建和全方位開展。素質教育的本質是一種育人理念,是

17、一項系統的教育工程。 因此,我們加強領導,統籌規劃,全方位開展,無論是課堂教學、制度架構, 還是校園環境建設、校園文化活動的開展、學術文化氛圍的營造等等,都作 為了加強人文素質和科學精神教育的殿堂,并有計劃、有組織、有目的開展 各項活動,取得了明顯的效果。二是注重結合學校的實際和優勢,形成自身 的特色。不同的學校都有不同的特點和自己的優勢,素質教育也無固定的模 式。在加強人文素質和科學精神教育過程中,我們突出綜合大學的特點,促 進科學精神教育與人文精神教育的相互融合,突出傳統文化教育的優勢,凸 現學校特色,收效顯著。三是堅持弘揚主旋律,堅持素質教育與思想政治教 育的有機結合。思想政治素質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靈魂。我們在加強人文素質 和科學精神教育過程中,始終堅持弘揚時代主旋律,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 種素質教育活動之中,把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作為人文素質教育的首要 任務,促進學生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的協調發展,思想政治素質高 已經成為我校畢業生最為顯著的特點之一。在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交融中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西北大學校園文化建設彰顯優勢與特色摘要:大力加強人文素質和科學精神教育,促進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科 學文化素質和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