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路基填筑施工方案32頁[優秀方案]_第1頁
高速公路路基填筑施工方案32頁[優秀方案]_第2頁
高速公路路基填筑施工方案32頁[優秀方案]_第3頁
高速公路路基填筑施工方案32頁[優秀方案]_第4頁
高速公路路基填筑施工方案32頁[優秀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路基填筑施工方案 目 錄1、編制說明11.1編制依據11.2編制原則11.3編制范圍12、工程概況23、施工組織與施工計劃43.1項目組織機構43.2總體施工組織43.3 施工計劃43.4 人員安排53.5設備配置64、施工方案64.1總體施工措施64.2施工準備64.3填料選擇與運輸74.4填方路基施工84.4.1施工工藝84.4.2施工方法94.4.2.1施工測量94.4.2.2基底處理94.4.2.3沉降板埋設(軟基路段)104.4.2.4路基填筑、攤鋪104.4.2.5碾壓114.4.2.6壓實度檢測124.5特殊路基施工(不包含高邊坡施工和軟基處理)124.5.1低填淺挖及土質挖方路

2、基處理124.5.2縱橫向填挖交界路基處理124.5.3結構物臺背路基處理144.5.4老路拼寬路基處理154.6特殊季節與夜間施工154.6.1雨季施工154.6.2高溫季節施工164.6.3防臺風、防汛174.6.4夜間施工185、質量管理185.1質量管理體系及管理機構185.2質量保證體系及保證措施195.2.1工程質量保證體系195.2.2工程質量保證措施215.2.3路基填筑質量控制要點226、安全保障措施246.1一般規定246.2施工便道246.3施工臨時用電256.4施工機械設備256.5安全管理體系267、文明施工和環境保護287.1文明施工287.2環境保護28 路基填筑

3、施工方案1、編制說明 1.1編制依據1.1.1臺州灣大橋及接線工程土建施工(第TS17標段)投標文件、招標文件、補遺書等。1.1.2臺州灣大橋及接線工程土建施工(第TS17標段)設計文件、施工設計圖。1.1.3臺州灣大橋及接線工程土建施工(第TS17標段)總體施工組織設計文件。1.1.4現行交通部頒布施工技術規范、施工設計圖紙規定的主要施工技術規范及驗收標準。1.1.5XX省高速公路施工標準化管理實施細則(2021年6月)1.1.6施工現場的實地考察和施工所需的水、電、道路、原材料等的實際調查。1.1.7擬投入的機械設備、施工技術力量以及以往類似工程的施工經驗。1.2編制原則1.2.1遵循設計

4、文件和施工技術規范及質量驗收標準的要求,在編寫主要項目施工方法中嚴格按照設計要求,執行現行施工規范和驗XXXX公司技術水平、設備配置等綜合施工能力,堅持科學組織、合理安排,做到既突出重點,又保持各項目均衡生產,堅持質量第一,安全第一,力求資源合理配置。 1.2.3堅持專業化施工與科學管理相結合的原則,以專業化施工隊伍為主體,采取科學的現代管理手段,充分發揮專業技術人員和專業施工設備的優勢,合理調配,以達到整體優化的目的。1.2.4積極引進、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在確保工程質量的前提下,以求提高效率、壓縮工期,降低工程成本。1.2.5工期安排根據合同規定的總工期的要求,考慮雨季對施

5、工產生的影響,路基各分部分項工程以服從整體施工安排為前提,均衡展開施工。1.2.6堅持施工過程中全面質量管理的原則,在施工過程中將施工合同作為我們必須遵守的法律依據,將施工技術規范作為我們的行為依據。在保證路基施工的前提下保證整體工期、質量、安全、效益等目標的全面實現。1.2.7做好環境保護和水土保持工作,創建文明工地。1.3編制范圍本方案編制范圍為本標段(樁號K196+100K2021239.037)路基填筑工程。2、工程概況2.1XX省臺州灣大橋及接線工程項目采用交通部部頒公路工程技術標準(JTG B01-2021)高速公路雙向六車道標準,設計速度100km/h,路基寬度33.5m。2.2

6、本標段主線樁號:K196+100K2021239.037,路線長度5.14km。主要結構物包括主、互通橋梁12座,涵洞6處、隧道1座。本標段主線路基長162021互通區匝道路基長62021本標段計劃施工工期32個月,缺陷責任期24個月。2.3路基橫斷面布置見下表:路基橫斷面布置整體式路基分離式路基總寬度33.5m單幅寬度16.75m行車道寬度233.75m行車道寬度33.75m中央分隔帶2.0m左側硬路肩1.0m左側路緣帶20.75m左側土路肩0.75m右側硬路肩(含路緣帶0.5m)23.0m右側硬路肩(含路緣帶0.5m)3.0m右側土路肩20.75m右側土路肩0.75m2.4路基填筑施工情況

7、路基填筑分為兩大塊,一塊為溫嶺南互通區軟土地基處理段路基等載預壓填筑,一塊為主線一般路基填筑。一般路基段和軟土地基段路基填筑由路基工區2個班組各自負責實施。路基填筑施工統計表路基類別里程樁號主要工程量填方(m3)級配碎石m3C2021墊層m3鋼絲格柵m2一、一般路基田西隧道進口段K196+100K196+417130040田西隧道出口段K197+618K199+220168840柴山至閘頭段K199+220212021239.03710400溫嶺南匝道段溫嶺南匝道62470二、縱向填挖交界路基縱向填挖交界ZK196+42021K196+440648360縱向填挖交界ZK198+555ZK198

8、+575648360縱向填挖交界YK197+670YK197+690648360縱向填挖交界YK198+030YK198+050648360縱向填挖交界YK198+575YK198+590300468270三、橫向半挖半填路基橫向半填半挖ZK198+170ZK198+180300180橫向半填半挖YK198+500YK198+5551650990橫向半填半挖K2021631K202172037382136橫向半填半挖K2021069K20211001302744三、結構物臺背路基張家分離(左)ZK196+218、ZK196+2787969120張家分離(右)YK196+230、ZK196+29

9、07668120旗頭大橋(左)ZK198+190、ZK198+34042旗頭大橋(右)YK198+247、YK198+48742城南高架ZK198+577、YK198+5902588108柴山大橋K202146040閘頭大橋K2021827、K20210671499118鋼筋砼蓋板涵ZK196+321、YK196+334.58725鋼筋砼蓋板涵ZK197+759.6、YK197+7581804鋼筋砼蓋板涵ZK197+8409406鋼筋砼蓋板涵ZK197+959、YK197+9733490鋼筋砼箱涵ZK197+711.2、YK197+70317807鋼筋砼蓋板通道YK197+8202120216

10、499406四、老路拼寬路基LK0+040LK0+440191323803、施工組織與施工計劃3.1項目組織機構(見下圖) 項目部組織機構框圖 3.2總體施工組織 根據現場施工條件及工作內容,項目部下設4個工區,其中一工區為路基工區,負責本標段路基土石方工程施工,包括:軟土地基處理、土石方開挖與填筑、填挖交界處路基處理和結構物臺背處理等。路基工區分設2個班組,1個班組負責路基填筑。3.3 施工計劃路基填筑施工計劃從試驗段總結完成,2021年8月2021始,2021年5月10日結束,施工準備時間15天,總工期264天。不同片區路基填筑施工計劃如下:3.3.1柴山片區:2021年8月2021始,至

11、2021年11月30日完成。3.3.2田西隧道進口段片區:2021年8月2021始,2021年5月10日完成。3.3.3田西隧道出口段片區:2021年8月2021始,2021年5月10日完成。3.3.4溫嶺南互通片區:2021年8月2021始,至2021年4月10日完成。3.3.5路基填筑施工計劃圖表(見下圖表):路基填筑施工計劃表序號施工里程所屬片區計劃施工時間(年 月 日)施工工期(天)1K196+100K196+470田西隧道進口片區2021.8.2021017.5.102642K197+618K199+220田西隧道出口片區2021.8.2021017.5.102643K199+220

12、212021239柴山片區2021.8.2021016.11.301034溫嶺南互通匝道溫嶺南互通片區2021.8.2021017.4.10234路基填筑施工計劃橫道圖3.4 人員安排(見下表)主要管理人員安排表序號姓名職務崗位責任備注1任志敏項目經理項目生產負責人2張俊娟項目總工項目技術負責人3沈輝斌副經理技術管理4陸曉華橋梁工程師橋梁施工管理5胡 永安全工程師安全負責人6吳群輝質檢工程師質量管理7周明光試驗主任試驗負責人8孫俊俊測量工程師測量負責人主要施工、技術人員安排表施工里程K196+100K196+470K197+618K199+220K199+220212021239溫嶺南匝道區合

13、計所屬片區田西隧道進口片區田西隧道出口片區柴山片區溫嶺南互通片區技術人員(名)22228測量人員(名)333312試驗人員(名)22228質檢人員(名)22228安全人員(名)11114施工人員(名)1525251580合計253535251203.5設備配置(見下表)主要機械設備配置表序號設備名稱規格型號單位數量狀態備注1挖掘機小松220臺8良好施工機械2壓路機臺4良好3推土機TY220臺4良好4裝載機ZL50C臺8良好5自卸車15T輛16良好6灑水車東風EQ140輛2良好7GPSX10套1良好測量儀器8全站儀GTS-102N套1良好9水準儀DZS3-1套2良好10灌砂筒A200個4良好試驗

14、儀器11電子秤30Kg/1g臺4良好12天平2021g/0.1g臺4良好13沉降板套12良好沉降位移量測14位移樁個30良好4、施工方案4.1總體施工措施4.1.1路基填筑工程分設4個施工片區:田西隧道進口段片區、田西隧道出口段片區、溫嶺南互通片區和柴山片區。4.1.2路基填筑工程每個片區配備相應的施工、技術管理人員和機械設備,根據設計圖紙、技術規范及質量檢驗評定標準,選擇合理的施工工藝和流程,科學安排、合理組織施工。4.1.3全段路基填筑宜在旱季進行,以避開雨季由于地下水位上升和農灌期需要所造成的地基土過濕和干擾,使填方地段可減少對過濕路段地基的特殊處理,有利于路基壓實成形,加快工程進度,確

15、保工程質量。4.2施工準備4.2.1測量放樣:在基底上采用全站儀根據設計中樁坐標逐樁測放出路基中樁,中樁間距為2021采用水準儀測量中樁處基底高程,根據設計計算出對應邊樁坐標,并逐樁測放邊樁,同時劃出設計邊線;沿設計邊線向外30cm釘設控制木樁。 采用水準儀每2021道橫斷面測量基底高程,并繪制填方工程量斷面圖提交監理核準。 沿設計邊線向外每側加寬30cm放出填筑邊線,并使用石灰粉標明填筑區域,以確保路基邊緣的壓實度。上料前每2021道橫斷面、每橫斷面測放5個攤鋪厚度控制點,控制上土攤鋪厚度。 4.2.2地表清理:路基用地范圍內的樹木、灌木叢等必須在清表前砍伐或移植,砍伐的樹木堆放在路基用地之

16、外,并妥善處理。路基用地范圍內的垃圾、有機物殘渣及原地面以下至少100300mm內的草皮、農作物的根系和表土必須予以清除,并且有序集中地堆放在指定棄土場內,供土地復耕和綠化使用。 4.2.3路基填筑前挖出臨時截排水溝,用來匯集引排匯水,以免邊坡長時間受水浸泡而發生坍塌。4.2.4填方材料試驗:在路基填筑前,按公路土工試驗規程方法完成填筑材料的試驗,試驗參數包括:顆粒分析、密實度、承載比(CBR)試驗和擊實試驗等,以取得填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密度等試驗參數。4.2.5填方路基試驗段選擇:路基填筑前,在標段內選擇代表性區段進行路堤填筑試驗段施工,以獲取填料粒徑、填料層厚度、碾壓遍數與壓實度以及施工

17、機械選型等參數,指導路堤填筑施工。4.2.6完善路基施工所需的施工便道,使其能夠滿足人員、機械設備進場施工的要求。4.2.7做好路基施工人員組織安排和路基施工的協調工作。4.2.8按計劃組織路基施工所需的機械設備進場。4.3填料選擇與運輸4.3.1填料的選擇工程路基填料選用本標段路塹挖方土石方,選料標準按下表執行。路基填料最小強度和最大粒徑要求項目分類(填土路基)路面底面以下深度(cm)填料最大粒徑(cm)填料最小強度(CBR)(%)重型壓實度(%)固體體積率(%)填方路基上路床0-30589687下路床30-801059687上路堤80-1501549484下路堤150以下1539382零填

18、及路塹路床0-3010896874.3.2填料的裝運填料采用PC2021機和15t以上自卸車進行裝料與運輸。裝料時盡量使填料混合均勻,避免大粒徑過分集中;巖性差別較大的石塊應根據現場分層分段裝運,嚴禁軟石和硬石混合使用。不符合要求的填料嚴禁進場使用。 4.4填方路基施工一般填方路基采用挖機、自卸汽車、推土機、壓路機進行路基土石方的清表、運輸、填筑、整平和碾壓施工。土石方填筑過程劃分為三階段,四區段、八流程,即:三階段:準備階段施工階段竣工階段。四區段:填筑區平整區碾壓區檢驗區。八流程:施工準備基底處理分層填筑攤鋪整平灑水或晾曬機械碾壓檢驗簽發。 4.4.1施工工藝(見下圖)土石方填筑路基四區段

19、、八流程施工工藝框圖填方路基施工工藝框圖4.4.2施工方法 路基填筑施工順序: 填筑區段按照網格化布料,并用白灰畫出框格自卸車運輸填料至填筑路段推土機推平、人工配合推土機整修檢查攤鋪厚度壓路機碾壓壓實度測試、報監理工程師審批進入下道工序。4.4.2.1施工測量路基開始施工前,根據恢復的路線中樁、設計圖表、施工工藝和有關規定釘出路基用地界樁和路堤坡腳、邊溝、護坡道等的具體位置樁(直線段2021曲線段10m為一樁號)。同時按設計圖紙在地面上定出橫斷面實際控制點位置,采用石灰鋪撒白線控制回填邊線。 4.4.2.2基底處理 (1)路基填土前應先將原地表垃圾、有機物及原地面以下1030cm內的草皮、農作

20、物的根系和腐殖土等清除,并堆放在臨時棄土場內;過濕地段應排除積水,挖除表層濕土后換填,換填厚度不小于0.3米,然后碾壓密實,壓實度(重型)90%。 (2)地面橫坡緩于1:5時可直接在天然地面上填筑路堤;地面橫坡為1:51:2.5時, 原地面應挖臺階,臺階寬度不小于2m,并設置4%的向內傾斜坡度(見下圖);地面橫坡陡于1:2.5 時,驗算路堤整體沿基底及基底下軟弱層滑動的穩定性,抗滑安全系數不得小于1.3,當基巖面上的覆蓋層較薄時,先清除覆蓋層再挖臺階;當覆蓋層較厚且穩定時,可予保留。 填方路基原地面挖臺階處理示意圖4.4.2.3沉降板埋設(軟基路段)根據設計要求,軟基路段在縱向每50米設置1個

21、沉降觀測斷面,路堤邊坡坡腳外10m范圍內的位置每側設置3個水平位移樁,并與沉降板在同一觀測斷面上。 觀測儀器布置平面示意圖如下: 4.4.2.4路基填筑、攤鋪 (1)控制分層厚度是保證壓實質量的前提條件,填筑過程中嚴格控制松鋪厚度,每層放線、設置松鋪厚度控制標志。土石混填路堤和路床每層分層松鋪厚度控制在30cm內(經試驗段測定松鋪系數約1.2),并按照上表選用對應的填料規格。每層填料要求及規格按照上表選擇,每層的填料中如含有粒徑超標的大石塊應予清除或破碎。為保證每層路基邊緣有足夠的壓實度,每層每側各加寬攤鋪30cm。 (2)填筑區段按照網格化布料,并用白灰畫出框格(見下圖)。路基填筑采用分層平

22、行攤鋪,每層松鋪厚度土石方不超過30cm,寬度大于設計寬度50cm,填料用推土機攤鋪,局部凹凸和邊角地區采用人工配合修整,使填層在縱向和橫向平順均勻,以保證壓路機碾壓輪表面能基本均勻接觸層面進行壓實,達到最佳碾壓效果。 路基填筑區布料網格實例圖 (4)路堤填筑分幾個作業段施工時,兩個相鄰段交接處不在同一時間填筑,則先填段按1:1坡度分層留臺階;如兩段同時施工,則分層相互交疊銜接,其搭接長度不小于2m(見下圖)。路基填筑分層臺階實例圖 (5)每層壓實完及時作壓實度檢測,經監理工程師認可后方進行下一層施工,因故中途停工,須將填層整平并碾壓密實,邊坡亦整理拍實,路堤表層不得積水。復工時,路堤表層含水

23、量在接近碾壓最佳含水量時方可繼續填筑。 (6)路基填筑與推平時要注意做出路拱以利于排水。4.4.2.5碾壓 (1)攤鋪整平后,松鋪厚度、平整度符合要求即開始碾壓。本試驗段工程采用25T振動壓路機1臺。碾壓時采取從兩側向中心的順序,縱向進退式碾壓。 (2)碾壓時遵循“先輕后重,先慢后快,先邊緣后中間,由弱振到強振、均勻壓實”的原則進行,碾壓速度控制在2-4km/h。碾壓時前后兩次橫向輪跡至少要重疊0.5m,縱向重疊2.0m以上,大型機械碾壓不到的部位使用小型振動機械壓實,做到無漏壓,無死角,確保碾壓的均勻性。對于有明顯空洞、孔隙的地方補充細料后再進行碾壓密實, (3)碾壓方法為:每層靜壓一遍,弱

24、振碾壓一遍,強振碾壓26 遍(同步檢測結果定),弱振碾壓一遍,最后再靜壓一遍消除輪跡。即:靜壓弱振強振弱振靜壓。 (4)93區采用25T振動壓路機按照“先輕后重、先慢后快、先邊緣后中間、均勻壓實”的方法進行碾壓。在碾壓過程中,壓路機行走時速控制在2km/h左右(不得超過3km/h),先用壓路機靜壓1遍,靜壓完再按重疊1/3輪跡弱振壓1遍,然后用壓路機按重疊1/2輪跡強振壓2遍,然后用壓路機按重疊1/2輪跡弱振壓1遍,最后進行一遍靜壓收光碾壓并進行壓實度檢測,自檢合格后報請監理工程師抽檢,抽檢合格后進入下一層位的路基填筑施工。 (5)94區采用25T振動壓路機按照“先輕后重、先慢后快、先邊緣后中

25、間、均勻壓實”的方法進行碾壓。在碾壓過程中,壓路機行走時速控制在2km/h左右(不得超過3km/h),先用壓路機靜壓1遍,靜壓完再按重疊1/3輪跡弱振壓1遍,然后用壓路機按重疊1/2輪跡強振壓4遍,然后用壓路機按重疊1/2輪跡弱振壓1遍,最后進行一遍靜壓收光碾壓并進行壓實度檢測,自檢合格后報請監理工程師抽檢,抽檢合格后進入下一層位的路基填筑施工。 (6)96區采用25T振動壓路機按照“先輕后重、先慢后快、先邊緣后中間、均勻壓實”的方法進行碾壓。在碾壓過程中,壓路機行走時速控制在2km/h左右(不得超過3km/h),先用壓路機靜壓1遍,靜壓完再按重疊1/3輪跡弱振壓1遍,然后用壓路機按重疊1/2

26、輪跡強振壓7遍,然后用壓路機按重疊1/2輪跡弱振壓1遍,最后進行一遍靜壓收光碾壓并進行壓實度檢測,自檢合格后報請監理工程師抽檢,抽檢合格后進入下一層位的路基填筑施工。 (7)施工過程中,按以上的碾壓遍數和方法指導施工,如果因碾壓遍數不夠而導致壓實度(固體體積率)檢測不合格,可增加碾壓遍數,直至合格為止。 (8)施工過程中,每層碾壓完成并檢測合格后,根據設計坡比修整好路堤邊坡。 4.4.2.6壓實度檢測在每一填層碾壓完成后須進行壓實度(固體體積率)檢測,檢測采用灌砂法,每壓實層檢測4處。每層填筑完成自檢合格后報監理單位驗收,并按規定填寫檢驗資料,凡檢驗不合格者,不得進行下一道工序施工。試驗段施工

27、過程中安排技術人員、檢測人員記錄壓路機的碾壓速度、碾壓順序、碾壓遍數及壓實度檢測等情況,以便整理出指導大面積路基填筑施工的總結報告。4.5特殊路基施工(不包含高邊坡施工和軟基處理)4.5.1低填淺挖及土質挖方路基處理路基填土高度小于路面和路床總厚度(h152cm)時,需將一定深度范圍內的地基表層土進行超挖并分層回填壓實,填料應采用級配碎石。對挖方路段,為保證路床范圍內的壓實度(96%)和路床頂面土基回彈模量E0(40MPa)達到設計的要求,當路床為土質至強風化巖質時,路床范圍內應換填級配碎石。4.5.2縱橫向填挖交界路基處理4.5.2.1縱向填挖交接路段應設置防滑臺階、換填2.0m厚度級配碎石

28、后,并在填挖交界處路床范圍內設置一層鋼絲格柵,有地下水出露時,需在填挖之間設置碎石盲溝(見下圖)。路基縱向半挖半填施工處理圖4.5.2.2橫向半填半挖路段除開挖防滑臺階外,還需在路床位置設置一層鋼絲格柵,以均勻路基受力,減小差異沉降。路床部位需要超挖換填的路段,應整幅采用級配碎石換填(見下圖)。路基橫向半挖半填施工處理圖4.5.2.3防滑臺階開挖要求:首先應清除表面浮土及腐殖性土,然后開挖內傾的臺階,臺階寬度不小于2.0m,內傾坡度4%。4.5.2.4鋼絲格柵采用高強度鋼絲焊接成網后表面涂覆塑料而成,單根鋼絲直徑2.5m%,縱橫向拉伸強度100KN/m,橫向延伸率3%。幅邊搭接時,搭接寬度30

29、cm,并用塑料扣或小鐵絲綁扎處理(見下圖)。4.5.2.5施工時嚴禁直接利用爆破崩塌填筑路基,應開挖成臺階分層碾壓,做到填挖交界處的拼接密實無拼痕,可采用沖擊碾壓或強夯進行増強補壓,以消除路基填挖間的差異變形。 路基填挖交接處鋼絲格柵施工處理圖4.5.3結構物臺背路基處理4.5.3.1為減少結構物與路基間的橋頭跳車現象,橋頭路基填料采用透水性材料,粒徑不大于5cm的級配碎石。橋頭路基從填方基底至路床部分壓實度要求不小于96%。4.5.3.2嚴格分層填筑,嚴禁向坑內傾倒。橋頭路基須同臺后路堤、臺前錐坡一同分層攤鋪碾壓,并要求每層最大壓實厚度15cm。臺后路堤須按1:1坡度開挖成臺階,臺階高度按設

30、計要求設置成1m,對于涵洞兩側路堤,臺階須設置4%的向內傾斜坡度。4.5.3.3分層填筑施工過程中,在結構物墻身上左、中、右位置,用紅、白油漆相間劃出每層壓實厚度控制標線,并標注層位編號。柱、肋式橋臺臺背填土,需在臺帽施工前,柱、肋側對稱、平衡地進行。橋臺背和錐坡的回填施工須同步進行,一次填足并保證壓實整修后能達到設計寬度。4.5.3.4施工壓實機械采用大型壓路機為主、小型壓實機具配合進行。采用小型夯實機具夯實鋪筑厚度不得大于l0cm。涵頂填土50cm以內采用靜壓,超過50cm后,才能用振動壓路機在其上進行碾壓。4.5.3.5對于橋頭路基施工,臺背分層填筑壓實完成后,再在其上施工C2021土墊

31、層和橋頭搭板。 (1)結構物臺背路基流程見下圖。結構物臺背路基處理流程圖路堤臺階開挖測量放樣施工準備級配碎石填筑分層壓實砼墊層澆筑監控測量 (2)結構物臺背路基處理見下圖。 結構物臺背路基處理圖 (3)結構物臺背路基處理實例見下圖。 結構物臺背路基處理實物圖4.5.4老路拼寬路基處理4.5.4.1將原路基邊坡挖成臺階狀,每級臺階高度應控制在lm至2m之間,臺階開挖順序應從下往上進行。4.5.4.2應注意及時采取防護措施和填筑拼寬路基,防止雨水沖刷等引起邊坡滑坍,下級臺階及拼寬路基回填并壓實后方可進行上一級臺階的開挖。對新老路堤搭接處施工時應進行增強補壓,以確保其壓實度,且在路面結構底部沿著老路

32、邊坡線對稱鋪設一層寬度為5m的鋼絲格柵。 4.6特殊季節與夜間施工4.6.1雨季施工 根據雨季施工的特點,將不宜在雨季施工的工程提早或延后安排,對必須在雨季施工的工程制訂有效的措施。晴天抓緊室外作業,雨天安排室內工作。注意天氣預報,做好防汛準備。遇到大雨、大霧、雷擊和6級以上大風等惡劣天氣,應當停止進行露天高處作業。 4.6.1.1施工場地的排水 (1)根據施工總平面圖,排水總平面圖,利用自然地形確定排水方向,按規定坡度挖好排水溝,確保施工工地的排水暢通。 (2)嚴格按防汛要求,設置連續、通暢的排水設施和其他應急設施,防止泥漿、污水、廢水外流或堵塞下水道和排水河溝。 (3)若施工現場臨近高地,

33、應在高地的邊緣挖好截水溝,防止洪水沖入現場。 (4)雨季前應做好傍山的施工現場邊緣的危石處理,防止滑坡、坍塌威脅工地。 (5)雨季應設專人負責,及時疏浚排水系統,確保施工現場排水暢通。 (6)對路基易受沖刷部分,應鋪石塊、礫石等滲水防滑材料,或者設涵管排泄,保證路基的穩固。 (7)雨季應指定專人負責維修路面,對路面不平或積水處應及時修理。 4.6.1.2臨時設施及其他準備工作 (1)施工現場的大型臨時設施,在雨季前應整修加固完畢,應保證不漏、不塌、不倒、周圍不積水,嚴防水沖入設施內。選址要合理,避開滑坡、泥石流、山洪、坍塌等災害地段。大風和大雨后,應當檢查臨時設施基礎和主體結構情況,發現問題及

34、時處理。 (2)住地、倉庫、車輛機具停放場地、生產設施都應設在最高洪水位以上地點,并應與泥石流溝槽沖積堆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 (3)雨季施工中遇到氣候突變,發生暴雨、水位暴漲、山洪爆發或因雨發生坡道打滑等情況應當停止土石方機械作業施工。 (4)雷雨天氣不得露天進行電力爆破土石方,如中途遇到雷電時,應當迅速將雷管的腳線、電線主線兩端連成短路。4.6.1.3施工 (1)場地處理:路基填筑前應在填方坡腳以外開挖排水溝,并做好防漏處理。排水溝接通出水口。 (2)填筑方法:應選用透水性好的碎石土作為填料,利用挖方土石方作填料時應隨挖隨填及時壓實。應分層填筑,每一層表面做成2%4%的排水橫坡,當天填筑的土

35、石方應當天或雨前完成壓實。 (3)雨季期間安排計劃,根據施工現場情況,對因雨易翻漿地段優先安排施工。對地下水豐富及地形低洼處等不良地段,優先施工的同時,還集中人力、機具,采取分段突擊的方法,完成一段再開一段,切忌在全線大挖大填。 (4)施工堅持“兩及時”,即遇雨及時檢查,發現路基積水盡快排除;雨后及時檢查,發現翻漿徹底處理,挖出全部軟泥,換填筑透水性好的砂石材料并壓實。 (5)雨季要注意一切用電設施及機具的安全。遇暴風雨天氣,要安排專業電工現場值班檢查,必要時立即拉閘斷電,所有員工下班前必須將各設備工具電源斷開。 4.6.2高溫季節施工 4.6.2.1夏季是施工的高峰期,為避免中暑等職業危害的

36、發生,應合理安排時間,調整工序,要在施工作業中,抓兩頭、放中間,及時增加夜間施工設施,避開高溫時段施工。 4.6.2.2高溫季節的安全措施 (1)對職工進行防暑降溫知識的宣傳教育,使職工知道中暑癥狀,學會對中暑病人所應采取的應急措施。利用黑板報、廣播、墻報、安全人員講座與示范等形式開展教育活動。 (2)合理調整作息時間,避開中午高溫時間作業。高溫作業是指在高溫、高濕或強烈輻射的環境下從事作業,當工作需要時,應加強防曬防暑保護措施,嚴格控制加班加點,高溫作業人員的工作時間要適當縮短。保證工人有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時間。 (3)對高溫條件下的作業場所,要采取通風和降溫措施。 (4)對露天作業中的固定場

37、所,應搭設歇涼棚,防止熱輻射并要經常灑水降溫。 (5)對高溫作業人員,需經常進行健康檢查,發現有作業禁忌者,應及時調離高溫作業崗位。 (6)保證及時供應符合衛生要求的茶水、清涼含鹽飲料、綠豆湯等。 (7)經常組織醫護人員深入工地進行巡回醫療和預防工作,重視年老體弱、中暑者和血壓較高的工人身體情況的變化。 (8)及時給職工發放防暑降溫的急救藥品和勞動防護用品。 4.6.3防臺風、防汛 4.6.3.1制訂防臺風、防汛安全措施 (1)加強防臺風、防汛的組織領導,制訂科學的管理措施和應急預案。 (2)及時與當地氣象部門合作,加強對臺風的監測和預測。 (3)加強對防臺風的教育和宣傳,提高從業人員安全意識

38、。 4.6.3.2建立防臺風、防汛組織機構 為做好防臺風、防汛工作,應建立防臺風、防汛組織機構,組織機構由主要負責人任總指揮、副總指揮。要充分發揮組織機構領導作用,做好對臺風、暴雨的監測預警、預案修編與演練、搶險救援隊伍建設與應急物資設備儲備、加強防汛防臺風宣傳與教育等工作。 4.6.3.3防臺風、防汛的應急管理工作 (1)在汛期期間,辦公室安排人員24h負責通信,時刻與當地氣象、水文部門保持聯系,盡早獲得洪水、洪峰、洪峰次數等信息。 (2)項目部制訂汛期值班制度,現場24h固定人員值班,發現險情及時排查,并報告指揮組長,做好下一步準備。 (3)在汛期用于防汛的物質,嚴禁作其他使用,并根據汛情

39、發展趁勢,及時補充備用物質。 (4)派專人監視水位變化,向指揮者提供直接信息,做到靠前指揮。 4.6.4夜間施工 4.6.4.1夜間施工容易出現疲勞作業,光線暗、照明不足給施工帶來很大難度,同時使施工現場的危險因素增多,大大增加了發生安全生產事故的可能性,另外超時施工容易造成噪聲擾民,這是夜間施工的特點。 4.6.4.2夜間施工期間,現場必須有符合操作要求的照明設備,施工駐地要設路燈。 4.6.4.3施工中的小型橋涵兩側及穿越路基的管線等臨時工程,應設置圍欄,并懸掛紅燈示警標志。5、質量管理5.1質量管理體系及管理機構5.1.1本項目對工程質量XXXX公司和政府質量監督部門的監督和指導,并接受

40、監理和建設單位的質量管理,管理體系見下圖。 工程質量管理體系框圖公司總經理總工程師副總經理公司工程部項目質量管理領導小組政府質量監督部門監理單位質量管理項目經理建設單位質量管理項目總工程師、副經理工程資料工程材料試驗工作工程測量施工現場 5.1.2將質量管理要素層層分解,使每一個要素都明確落實到相關職能部門和相關責任人。項目經理是工程質量的第一責任人,對承建工程的質量負主要領導責任;總工程師對工程質量負技術責任;相關管理負責人對工程質量負相應的管理責任;各作業區技術主管對工程質量負直接責任。5.1.3建立以項目經理為組長、副經理和總工程師為副組長的工程質量管理機構,橫向包括項目部各部室負責人,

41、縱向到各工區負責人及班組的質量管理領導小組。質量管理領導小組成員名單如下:組 長:任志敏副組長:吳群輝 張俊娟組 員:陸曉華 沈輝斌 阮如偉 周明光 孫俊俊 董明亮 張華金 陳示光質量管理機構見下圖: 工程質量管理機構框圖 5.2質量保證體系及保證措施5.2.1工程質量保證體系在項目部組織機構的基礎上,建立健全項目部工程質量管理機構,形成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三全質量保證體系。質量保證體系見下圖:19 臺州灣大橋及接線工程 TS17標 組織保證質量管理領導小組:項目經理項目副經理總工程師質檢工程師施工準備階段施工階段驗收階段缺陷責任期挑選合格的技術人員和技術工人材料、預制構件、半成品的質量檢驗

42、臨時工程施工現場及環境的質量控制施工技術、質量保證措施交底施工工藝質量控制工程質量自檢控制工序交接質量控制中間產品質量控制分項工程質量檢查分部工程質量檢查工程竣工文件的編制、竣工質量自檢工程交工驗收、業主簽發交工證書缺陷、病害或其他不合格之處進行修補、重建工程科:施工技術管理控制質檢科:質量檢查合同科:合同管理試驗室:原材、現場等試驗檢測機料科:機械、物資(材料)管理綜合辦:配合質量檢查及技術教育和培訓質量責任制教育培訓上崗制設計文件復核制技術交底制測量復核制材料進場檢驗制隱蔽工程簽證制工程施工旁站制首件工程認可制工程質量自檢制工程質量驗收制項目經理責任制總工程師責任制質檢工程師責任制試驗人員

43、責任制測量人員責任制工區負責人責任制生產班組長責任制兼職質量員責任制制作工人質任制技術保證制度保證質量保證體系提交工程進度計劃,編制實施性施組設計施工機械設備的質量、性能控制工程質量保證體系框圖26 臺州灣大橋及接線工程 TS17標 5.2.2工程質量保證措施 (1)工程質量負責制:建立工程質量負責制檔案,將質量目標責任層層分解,簽訂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工程質量負責制保責任狀,一級包一級,一級保一級。 (2)教育、培訓上崗制:參加本工程施工的所有員工必須認真學習施工規范、規定和驗收標準,熟悉施工程序和質量要求,了解工程特點。 (3)技術交底:項目經理部負責交底人員由圖紙會審負責人擔任,負責交底

44、人員要編制交底文件資料和必須的圖表,做到資料齊全、講解清晰,接收方應徹底弄清交底內容和施工操作方法。技術交底要認真填寫交底記錄,參加交底人員要逐一簽名。因交接不清造成質量事故的,要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 (4)隱蔽工程檢查簽證制度 工程在隱蔽之前,經自檢合格后,按規定時間報監理工程師檢查簽證。未經監理工程師檢查簽證不得進行隱蔽工程施工。 隱蔽工程檢查按相關規定或要求由技術負責人填寫,簽認齊全,作為竣工文件保存。 隱蔽工程檢查手續應及時辦理,不得后補。 隱蔽工程檢查合格后,如長期停工,在復工前應重新按規定進行檢查簽證。 (5)工程施工旁站制度:各作業項目質檢人員要按規定確定見證、旁站的具體項目內容

45、,確保工程質量每一個環節,特別是工程重點部位,關鍵工序質量得到有效控制。 (6)工藝控制措施 主要分部、分項工程開工前,編制施工方案,經監理工程師審批后,嚴格按照施工組織設計施工。 在施工過程中,經常檢查施工組織設計及施工方案落實情況,以確保施工生產正常進行。 (7)工序質量控制措施工序質量的好壞,施工操作者是關鍵。 施工操作者必須具有相應的操作技能,特別是重點部位工程以及專業性較強的工種,操作者必須具有相應工種崗位的實踐技能,必須做到考核合格、持證上崗。 施工中,堅持“三檢”制度,即自檢、互檢、交接檢。牢固樹立“上道工序為下道工序服務”和“下道工序就是用戶”的思想。做到工前有交底、工中有檢查

46、、工后有驗收的“一條龍”管理方法,確保施工質量。 按已明確的質量責任制檢查落實操作者的落實情況,各工序實行操作者掛牌制,督促操作者提高自我控制施工質量的意識。 推行工序作業樣板制,以點帶面,達到全面標準化、規范化作業的目的。 對質量要求高或施工質量不易保證的部位,制訂專門施工質量保證措施,并作為施工措施的組成部分。施工前技術人員、質檢人員對施工隊、班組要進行技術交底,并在施工過程中進行跟蹤、檢查、指導。 (8)自檢流程及主要檢測項目(見下圖表) 工序自檢流程 分項工程交驗流程 工程質量自檢流程圖 5.2.3路基填筑質量控制要點 (1)性質不同的填料,水平分層、分段填筑,分層壓實。同一水平層路基

47、的全寬采用同一種填料,不得混合填筑。每種填料的填筑層壓實后的連續厚度不小于50cm。 (2)潮濕或凍融敏感性小的填料填筑在路基上層。強度較小的填料填筑在下層。在有地下水的路段或臨水路基范圍內,填筑透水性好的填料; (3)在透水性不好的壓實層上填筑透水性較好的填料前,在其表面設2%-4%的雙向橫坡,并采取相應的防水措施; (4)每種填料的松鋪厚度通過試驗確定; (5)施工臨時排水系統與設計排水系統相結合,嚴禁路基附近積水,避免沖刷邊坡;搞好路基的排水工作,嚴防因雨季施工而出現質量問題。 土石方路基填料及壓實度要求表路基工程質量保證主要實測項目土石方路基實測項目表項次檢查項目規定值或允許偏差檢查方

48、法和頻率權值高速公路一級公路其他公路二級公路三、四級公路1壓實度(%)零填及挖方(m)00.3094按附錄B檢查。密度法:每2021每壓實層測4處300.809695填方(m)00.809695940.801.509494931.509392902彎沉(0.01mm)不大于設計要求值按附錄I檢查33縱斷高程(mm)+10,-15+10,-20水準儀:每2021測4斷面24中線偏位(mm)50100經緯儀:每2021測4點,彎道加HY、YH兩點25寬度(mm)不小于設計米尺:每2021測4處26平整度(mm)15203m直尺:每2021測2處10尺27橫坡(%)0.30.5水準儀:每2021測4

49、個斷面18邊坡不陡于設計值尺量:每2021測4處1 換填級配碎石級配表碎石通過以下篩孔(mm)的質量百分率(%)5331.5199.54.752.360.60.07510090-10060-8540-7525-4015-2510-200-5級配碎石要求塑性指數6,集料壓碎值26%,施工中要求達到重型壓實度96%。6、安全保障措施6.1一般規定6.1.1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度和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制度及安全生產技術交底制度,制定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6.1.2項目負責人依法對項目的安全施工負責,落實安全生產各項制度,組織制定安全施工措施,進行定期和專項安全檢查,并做好安全檢查記錄。6.1.3應對從業人員進行安全生產教育培訓,未經培訓不得上崗。特殊作業人員應按相關規定經專門培訓,取得相應資格證書,持證上崗。6.1.4施工前應逐級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內容包括安全技術要求、風險狀況、應急處置措施等內容。6.1.5按招標文件規定提取安全生產費用,保證本項目安全生產條件所需資金的投入,確保安全生產費用的有效使用。6.1.6為從業人員配備合格的安全防護用品和用具,并定期更換。從業人員在施工作業區域內,應正確使用安全防護用品和用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