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能源憂患意識大力推進節能降耗確保經濟科學發展_第1頁
強化能源憂患意識大力推進節能降耗確保經濟科學發展_第2頁
強化能源憂患意識大力推進節能降耗確保經濟科學發展_第3頁
強化能源憂患意識大力推進節能降耗確保經濟科學發展_第4頁
強化能源憂患意識大力推進節能降耗確保經濟科學發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強化能源憂患意識大力推進節能降耗確保經濟科學發展重慶市能源消費特征、問題及節能措施研究能源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能源的開發利用極大地推進了世界經濟和人類社會的發展。同時,隨著人類對能源的需求越來越多,能源對人類經濟社會發展的制約和對資源環境的影響也越來越明顯。重慶直轄以來,社會經濟發展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己步入工業化發展中期。這一輪發展周期正處于高耗能階段,能源需求猛增, “拉閘限電”、“油荒”、“煤荒”頻繁出現,能源資源緊缺已成為我市社會經濟發展的一大瓶頸。為深入貫徹“314”總體部署和“十一五”規劃綱要提出的“十一五”期間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降低20%左右的目標,盡快全面掌

2、握重慶市能源消費狀況,為全市節能降耗工作提供科學、有效的統計數據支撐,本文以科學發展觀、“五個統籌”為統領思想,以環境經濟學、資源經濟學等為理論基礎,通過搜集、分析大量的數據、資料,運用數學模型,科學分析我市能源消費現狀,為制訂節能降耗措施和對策提供科學合理的依據。一、近年來重慶能源消費的特征近年來,隨著全市經濟社會的進一步發展和工業化、城鎮化進程的加快,能源消費需求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長,能源消費的結構、能源消費的重心以及能源對國民經濟的影響正在發生著深刻的變化。根據十年來的能源消費統計資料分析,我市能源消費的總體特征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一)經濟拉動能源消費快速增長,能源彈性系數出現上

3、下波動。直轄以來,重慶經濟迅猛發展,生產總值從1997年的1360.24億元增加至2007年的4111.82億元,增長了3.02倍,年均增長率超過11.7%;尤其是從2004起,年增長率超過13%。經濟的快速發展,拉動了能源消費的快速上揚。從1997年的2030.13萬噸標煤增加至2007年的4705.21萬噸標煤,增長了2.32倍,年均增長率超過8.5%;尤其2005年能源消費增長率達到22.5%,年凈增消費量710萬噸標準煤。我市2003年以前,能源消費彈性系數始終小于1,經濟增長速度超過能源消費增長速度,但2004和2005年,能源消費彈性系數均大于1,分別為1.29和1.96。能源消費

4、彈性系數大于1,意味著這兩年單位產出能耗在逐年攀升。2004年以前,能源強度呈緩慢下降的趨勢,2005年由于能源消費的增速超過經濟增長速度,能源強度出現反彈,萬元gdp能耗達到1.42噸標煤,高于國家平均水平0.2噸標煤。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主要是:(1)由于投資高速增長導致電力熱力生產、水泥、電解鋁等高耗能產業迅速擴張,從而造成能源消費快速增長。2004和2005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分別增長28.6%和23.5%。在投資高速增長的拉動下,高耗能產品增長迅速。2004、2005年水泥產量年均增長10.3%,鋁材產量年均增長35%。高耗能產品的迅速增長必然帶動能源消費的快速增長。(2)產業結構變

5、化導致能源消費增長加快。2005年,第二產業比重為41.0%,比2001年上升了2.0個百分點,其中工業比重為33.3%,比2001上升了1.6個百分點;而第三產業比重為42.8%,比2001年下降了1.5個百分點。由于工業單位產出能耗要遠大于第三產業,工業比重上升和第三產業比重下降意味著全社會能源消費上升。(3)居民生活能源消費的快速增長導致全社會能源消費增長加快。2004-2005年,大量私人小汽車、計算機進入居民家庭,家用電器銷售快速增長,再加上煤氣和天然氣在居民家庭中的廣泛使用,帶動了整個能源消費的快速增長。汽車、家用電器等大量進入居民家庭,是帶動能源消費增長加快的重要原因。從2006

6、年起,我市根據國家“十一五”規劃綱要,相繼頒布實施了重慶市節約能源條例、重慶市建筑節能管理條例、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法律法規,成立了重慶市節能減排工作領導小組,加強了對節能工作的領導和重視,提出了若干推動節能降耗的措施,確立了一系列有利于促進節能降耗的工作制度,通過淘汰落后生產力,加大結構調整,開展資源綜合利用,全市節能降耗工作取得了一定實效,2006年和2007能源消費彈性系數下降到0.74和0.71;能源強度也下降為1.39和1.33噸標煤/萬元。雖然我市的能源彈性系數和能強度都有一定的下降,但比全國平均水平,仍有不小的差距,反映出當前我市能源效率的低下。 表1 重慶市19972

7、007能源消費彈性系數及能源強度年份能源消費比上年增長%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能源消費彈性系數能源強度(噸標煤/萬元)19978.5110.7719984.48.40.5219997.57.60.9820002.38.50.271.7720015.790.63待添加的隱藏文字內容31.692002410.30.381.5520036.811.50.591.43200415.712.21.291.36200522.511.51.961.4220069.112.20.741.39200711.115.60.711.33隨著全市工業化進程的不斷推進,經濟總量的不斷增長,我市能源消費總量在較長時期內,仍

8、將呈現出快速增長的趨勢,能源彈性系數仍將在“1”附近上下波動,能源強度會隨著產業結構調整、能源效率的提高而逐漸下降。(二)能源消費品種平穩增長,油料消費增幅最快。我市終端能源消費中,煤炭、電力、天然氣等各種能源消費品種都保持平穩快速的增長,年增長率與重慶市能源消費增長率基本保持一致。其中油料消費增速最快,由1997年的145.47萬噸標煤增加至2007年的549.12萬噸標煤,增長了3.77倍,年均增長率超過14.1%;尤其是從2004年以來,油料消費明顯出現突躍,這主要是直轄以后,經濟快速發展,工業化進程明顯加快,相應帶動第三產業尤其是交通運輸業的快速發展所致。2004年貨物周轉量達到518

9、億噸公里,比2003年增長40.7%,2006年是2003年的2.23倍。同時也與汽車、摩托車大量進入家庭有關,2004年民用車輛達到84萬輛,2006年達到130萬輛。由于我市缺乏石油資源,油料消費全靠外省調入,油料的供需矛盾將進一步加大。(三)以煤炭為主的能源消費結構仍將持續。我市能源消費結構中,一直以煤炭為主,煤炭所占比重基本維持在65%左右,與全國相似但略優于全國水平。我市煤炭消費從1997年起比重逐年緩慢降低,但從2003年起有所反彈,這主要是經濟快速發展需要大量的能源,而能源工業的發展相對滯后,能源供給量相對不足,重新促使煤炭工業加快發展。2007年我市煤炭比重為64.3%,石油、

10、天然氣和電力等優質能源僅占35.7%左右,而世界能源消費結構中,煤炭比重僅為30%左右。因此,我市能源消費結構與當今世界平均結構相差甚遠,當然這也是由重慶市能源資源結構所決定的。我市一次能源資源主要是煤炭、天然氣和水電為主,沒有石油資源。因此,我市以煤炭為主的能源消費結構仍將持續,所占比重也將維持在65%左右。(四)能源消費向高耗能行業集中。城市的終端能源消費主要是生產消費和生活消費,其中又以生產消費為主;在生產消費結構內部,以第二產業消費為主。我市1997年第二產業能源消費占消費總量的比重達到86.0%,逐年緩慢下降到2007的76.7%。第三產業能源消費占生產用能比重不斷提高,從1997年

11、的5.8%上升至2007年的16.9%,年均提高1.1個百分點。第二產業是三次產業中最主要的能源消費者,而工業則是第二產業中最主要的能源消費部門,其歷年消耗的能源占全市消費總量的比重均超過70%。近年來,隨著產業結構的逐漸升級,工業在gdp中的比重維持在30%以上,但能源消費比重逐年下降,從1997年占全市能耗的84.2%左右降到2007年69.7%。在工業部門中,能源消費逐漸向高耗能行業集中。2006年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煤炭開采和洗選等高耗能行業,能源消費占全部工業能源消費的77.57%,占全部能源消費的53.73%

12、,分別比1997年增加了1.95和6.57個百分點。在這些高耗能行業中,又主要集中于幾個大型耗能企業,2007年重慶工業企業十大耗能大戶消耗全市工業能源約40%。表2 2007年重慶工業企業十大耗能大戶序號企業名稱綜合能源消費量(萬噸標煤)1華能重慶珞璜發電有限責任公司286.332重慶鋼鐵股份有限公司215.073中國石化集團四川維尼綸廠107.514重慶市電力公司89.815重慶白鶴電力有限責任公司78.696中國核工業建峰化工總廠69.037國電重慶恒泰發電有限責任公司47.898重慶合川發電有限責任公司44.709重慶永榮礦業有限公司35.6710重慶市涪陵水利電力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13、31.61合計1006.31(五)交通運輸業能耗比重不斷提高。重慶直轄以來,產業結構逐漸優化,第三產業得到較快發展;同時,私家車加速進入家庭,交通用能猛增,這兩大動力共同推動第三產業能源消費的高速增長。1997年,第三產業能源消費128.51萬噸標煤,占能源消費總量的5.8%,2007年消費量達到556.81萬噸標煤,占終端總量的14.7%,消費量年均增長16.1%,遠遠高于第二產業5.9%的年均增長率。交通運輸業是第三產業中能源消費量增長最快的產業,也是最主要的消費部門。貨物周轉量由1997年的2972254萬噸公里增加到2006年的8213853萬噸公里,民用車輛由不足30萬輛發展到132

14、萬輛,而交通運輸業的終端能源消費量也由1997年的94.94萬噸標煤,增長至2007年的425.69萬噸標煤,增長了4.48倍,占終端消費總量的比重明顯上升,從1997年的3.68%增長到11.2%;占第三產業的能源消費比重也從1997年的73.8%增長至2007年的76. 5%。從交通運輸業能源結構看,以油品消費為主,其2007年油品消費量占到全市油品消費總量的70%。因此,在大力發展交通運輸業的同時,應該大力發展公共交通運輸,如公交、軌道運輸和地鐵等。對于交通運輸車輛,應建立新的能耗標準,通過稅收、產業政策等限制和淘汰高能耗標準的交通運輸車輛。大力開發研究節能環保汽車及關鍵零部件技術。發展

15、大宗散貨專業化運輸和多式聯運等現代運輸組織方式;優化船舶運力結構,提高船舶平均載重噸位。(六)居民生活用能總量不斷上升。直轄以來,居民生活用能從189.61萬噸標煤增長至2007的321.48萬噸標煤,增長1.7倍。其中城鎮居民消費量從79.45萬噸標煤上升至179.13萬噸標煤,城鎮居民生活能源消耗比例且呈現不斷上升趨勢,從1997年的41.9%提高至2007年的55.7%。重慶居民生活能源消費結構也不斷調整優化。1997年,煤炭消費占到居民生活消費的60%以上,電力消費不到20%;而到2007年,天然氣占到居民生活消費的60%以上,電力消費達到35%。可見,生活用能結構從“煤炭為主,電力、

16、天然氣補充”轉變為“天然氣、電力為主,煤炭補充”的消費格局,能源結構正在不斷清潔化、優質化。二、重慶能源消費存在的問題近年來,我市雖然在節能降耗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能源消費向工業,尤其是高耗能行業集中的特點更加明顯,能源效率和能源強度下降越來越慢,節能降耗工作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一)能源消費需求進一步增加、而能源效率偏低。1997年以來,我市能源消費的平均增長速度略低于經濟增長速度,但兩者的增長趨勢基本相似,呈兩條基本平行曲線快速上揚,這說明能源的發展要以經濟增長為前提,經濟的發展將拉動能源消費的增長;同時,能源也是經濟持續穩定增長的重要推動力,為經濟發展提供重要的物質保障。隨著重慶工

17、業化進程的不斷推進,經濟總量的不斷增長,全市能源消費總量在較長時期內,仍將呈現出快速增長的趨勢,預計年均能源增長將超過10%,到2010年全市能源消費總量將達到7000萬噸左右標煤。近年來我市能源效率隨著經濟增長開始有較大幅度的提高,但是由于我市經濟增長方式相對粗放、能源結構不佳、能源技術裝備水平低和管理水平相對落后,能源效率和主要耗能產品能耗高于國家或發達地區平均水平。2006年全市能源利用效率在35%左右,達到國家平均水平,但是與沿海發達地區能源利用效率40%和發達國家的50%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在單位產品能耗方面,2006年我市噸鋼綜合能耗741千克標準煤,處于國內平均水平,但比國內先

18、進水平685千克標準煤和國際先進水平642千克標準煤,分別高出8.2%和15.4%;水泥綜合能耗每噸156千克標準煤,高于國內先進水平113千克標準煤和國際先進水平102千克標準煤,分別高出38%和53%。在能源強度方面,2006年我市能源強度分別為1.39噸標煤/萬元,比國家平均水平低0.164噸標煤/萬元。因此,一方面全市未來能源消費需求將進一步加大,另一方面全市的能源效率相當低下,要實現“十一五”規劃提出的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費降低20%左右的目標,任務還十分艱巨。(二)產業結構不合理,高耗能行業增速過快。19972007年,重慶三次產業結構發生了較大變化。第一產業所占比重持續下降,第二產

19、業比重則持續上升,第三產業比重在43.5%左右上下波動。2007年重慶三次產業結構比例為12.9:44.6:42.5,而2005年上海第三產業比重占50.5%,北京第三產業占69.1%,發達國家第三產業占生產總值的比重達6070%,我市與發達國家和地區還有相當的差距。一般情況下,三次產業中,第二產業的產值能耗最高,第二產業的比重大,同比產值能耗就高。在第二產業中,投資高速增長導致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水泥、電解鋁等高耗能產業迅速擴張。2004和2005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分別增長28.6%和23.5%。在投資高速增長的拉動下,高耗能產品增長迅速。2004、2005年水泥產量年均增長10.3

20、%,鋁材產量年均增長35%。高耗能產品的迅速增長必然帶動能源消費的快速增長。(三)能源消費結構不佳,煤炭利用效率亟待提高。重慶市能源消費結構中,以煤炭為主,煤炭所占比重基本維持在65%左右,與當今世界平均結構相差甚遠,消費結構不佳,這也是由重慶能源資源結構所決定的。因此,重慶在今后的很長一個時期內,仍然將煤炭作為主要能源來源。從節能降耗的角度出發,在煤炭資源的開發與利用過程中,大力推進和發展循環硫化床燃燒、大規模煤氣化等潔凈煤技術以及改進煤炭直接、間接液化技術,加快研發煤炭多聯產等新一代潔凈煤技術。由于我市煤炭大多通過發電轉換用于終端消費,應大力發展30萬千瓦及以上高容量高效率機組;采用高效、

21、潔凈發電技術,改造在運火電機組,提高機組發電效率;實施“以大代小”、“上大壓小”和小機組淘汰退役,提高單機容量;發展熱電聯產、熱電冷聯產和熱電煤氣多聯供等技術,提高煤炭利用效率。(四)體制問題,造就我市天然氣供應短缺。近年來重慶市天然氣需求量增長很快,主城區基本普及民用天然氣,工業企業大量使用天然氣作為原料或燃料,cng汽車發展較快,天然氣已成為支撐重慶經濟發展的重要能源。僅2007年天然氣消費量就達到43.53億立方米,預計2010年將達到90億立方米。雖然重慶市天然氣遠景資源量達3萬億立方米,已探明儲量占全國1/7,但由于天然氣開采權屬于中石油西南油氣田分公司,而其天然氣計劃供應量無法滿足

22、我市企業的需求,造就了我市天然氣供應短缺。2007年,通過戰略引進中石化,天然氣供需矛盾有所緩解,但由于我市規劃的天然氣化工產業集群的快速發展,未來一大批以天然氣為原料的化工項目即將上馬,如果不解決供應協調體制,供需矛盾將進一步增加。(五)區縣引進項目,高耗能行業居多。我市區縣為加快發展當地經濟,在招商引資的過程中,比較偏重經濟方面的因素,而對引進項目的能耗水平、能耗效率了解相對較少,造成了火電、水泥、電解鋁、重化工等高耗能行業在部分區縣發展較快,導致這些區縣能耗強度也快速增長。2007年萬盛區恒泰發電廠建成投產,使該地區單位gdp能耗上升13.448%。豐都縣一天然氣化工公司建成投產,造成該

23、縣單位gdp能耗上升8.0。今年一季度已經簽約的23個市級重點招商項目中有7個是高耗能項目,包括萬州化工產業基地項目、萬盛煤電化基地項目、綦江10萬噸電解銅項目、合川新型干法水泥項目和忠縣海螺水泥項目。三、節能降耗措施及建議(一)節能降耗措施。為實現重慶經濟持續發展,實現“十一五”節能降耗的目標,解決能源消費與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之間的矛盾,應堅持節約優先、立足自身、加強合作、依靠科技,即做到“開源節流”在加快轄區內能源資源開發利用,并與周邊省份建立能源戰略合作關系的同時,調整產業優化結構,加大節能技術開發和改造力度,加強能源管理,提高能源效率,促使能源與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1.積極采取措施,

24、確保能源供應。隨著重慶工業化進程的不斷推進,經濟總量的不斷增長,全市能源消費總量在較長時期內,仍將呈現出快速增長的趨勢。能源是經濟持續穩定增長的重要推動力,為經濟發展提供重要的物質保障,為確保實現“314”整體部署和 “十一五”規劃目標,應千方百計增加能源供給量,確保能源供給滿足經濟發展的需求。第一,加大煤炭資源勘采力度,增強煤炭資源的保障能力;提高煤礦安全生產水平,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推進煤炭工業體制改革,調整煤炭建設布局。第二,積極推進長壽化工園區1000萬噸煉油項目,加強成品油調運,以確保重點項目建設和日常成品油消費需求。第三,加大電力建設力度,增強自產電力保障能力;加快國家電網在市域的全

25、覆蓋,加強500千伏超高壓骨干網建設,提高220千伏電網的供電能力和覆蓋面,逐步完善城鄉輸電配電網。第四,積極開展全市煤層氣資源利用規劃;加大天然氣資源勘探和開發力度,增強天然氣資源的保障能力。第五,加大可再生能源開發力度,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比重。第六,加強與周邊省份能源戰略合作關系。2.調整優化三次產業結構,積極推進產業內部結構調整。全市單位gdp能耗呈現不斷下降的趨勢,2007年單位gdp能耗為1.33噸標準煤/萬元,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能耗為2.41噸標準煤/萬元。2007年,重慶市的三次產業結構比例為12.9:44.6:42.5,第二產業在全市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時也是全市最大的

26、能源消費主體,2007年,第二產業的能源消費量占全市的76.7%。按照2007年的標準,如果第三產業能夠增加一個百分點,第二產業降低一個百分點,則可實現單位gdp能耗下降1.72個百分點。因此,積極促進第三產業發展,優化產業結構,對于促進全市節能降耗意義重大。積極推進產業內部結構調整。在第二產業內部中,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煤炭開采和洗選等高耗能行業,每年消耗了85%以上的工業能源消費量。但是,隨著全市工業化、城鎮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工業化建設和公共基礎設施投入的不斷增加,對于這些高耗能產業的發展又起到很大的拉動作用。因此,

27、對于高耗能行業,進一步加強節能監管,啟動重點行業能效對標活動,制定切實可行的對比指標改進方案和實施進度計劃,通過與各行業國際、國內先進標桿企業的比較,引導我市重點行業節能降耗。同時,大力發展相對能耗較低的通用設備制造、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醫藥制造業和it產業。2007年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工業總產值達1559.45億元,占我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36.09%,其萬元產值能耗僅為0.05噸標準煤/萬元,拉動全市萬元產值單耗下降。因此,應通過延長產業鏈條,積極調整工業的內部結構,在推進節能降耗的同時,提升工業的整體競爭力。3.推進能源利用效率高的行業集群加快發展。根據重慶的產業發展規劃,積極

28、推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能源利用效率高的行業集群加快發展,如以技術和資源綜合利用國際先進水平的德國巴斯夫mdi一體化項目為代表的天然氣化工產業集群、以1000萬噸煉油項目和100萬噸乙烯項目為主的石油化工產業集群以及其他新興工業集群。根據市場需要和產業政策,通過穩步推進“上大壓小”,淘汰小火電、小水泥、小化工、小煤窯等;加大技術改造,提升能源密集型企業的技術水平,提高能源效率,降低能耗。4.抓好重點耗能工業企業節能降耗工作。工業是我市能源消費的重點領域。堅持走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道路,加快發展高技術產業,運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傳

29、統產業,提升工業整體水平。重點加強冶金、煤炭、電力、化工、建材等高耗能行業節能降耗。第一,加快淘汰落后冶煉工藝和設備,大力推進先進冶煉、熔煉技術,提高新建、改擴建工程的能耗準入標準,實現冶金工業技術裝備大型化、生產流程連續化、緊湊化、高效化;充分利用冶金行業的余熱、余壓和各種放散性可燃氣體,利用自備電站,最大限度綜合利用各種能源和資源,推動冶金行業企業節能降耗。第二,大力推進和發展循環硫化床燃燒、大規模煤氣化等潔凈煤技術以及改進煤炭直接、間接液化技術,加快研發煤炭多聯產等新一代潔凈煤技術。大力發展30萬千瓦及以上高容量高效率機組;采用高效、潔凈發電技術,改造在運火電機組,提高機組發電效率;實施

30、“以大代小”、“上大壓小”和小機組淘汰退役,提高單機容量;發展熱電聯產、熱電冷聯產和熱電煤氣多聯供等技術,提高煤炭利用效率。第三,大型合成氨裝置采用先進節能工藝、新型催化劑和高效節能設備,提高轉化效率,加強余熱回收利用;中小型合成氨采用節能設備和變壓吸附回收技術,降低能源消耗。燒堿生產逐步淘汰石墨陽極隔膜法燒堿,提高離子膜法燒堿比重。純堿生產淘汰高耗能設備、采用設備大型化、自動化等措施。第四,大力發展新型干法水泥、裝飾新材料和建材;淘汰傳統能耗高的小水泥、小玻璃和實心頁巖轉,提高建材產品附加值,優化建材產品結構。針對重點耗能工業企業,應特別加強能源審計和節能規劃編制,建立企業年度節能報告制度,完善企業計量管理,強化企業節能基礎管理,加大節能改造和技術更新。5.加大節能降耗新技術研究開發。重慶應該緊緊圍繞全市產業發展規劃,重點研究開發工業、交通運輸、建筑等領域的節能技術與設備,以及可再生能源與建筑一體化、節能建材等應用技術。如節能環保汽車及關鍵零部件技術、風力發電成套設備、大型輸變電設備、超臨界火力發電機組、以煤氣化為基礎的多聯產技術、內燃機、船舶及配套產品等以及煤層氣、天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