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外科護理學實習操作指導 外科護理學實習操作指導 外科護理實訓操作指導 目 錄 一、手術區皮膚準備 二、手術人員無菌準備 三、手術體位安置 四、器械臺管理及手術配合 五、手術基本操作(縫合法、剪線法、拆線法) 六、換藥 七、包扎 八、胸腔穿刺術護理 九、胸膜腔閉式引流術護理 十、雙氣囊三腔管壓迫止血術護理 十一、腹腔穿刺術護理 十二、胃腸減壓術護理 十三、骨髓穿刺術護理 十四、膀胱沖洗術護理 十五、腰椎穿刺術護理 十六、腦室引流術護理 一、手術區皮膚準備 【目的】 去除毛發和污垢,預防切口感染。 【用物】 治療盤內盛一次性剃毛刀、彎盤、紗布、橡膠單及治療巾,毛巾、汽油、棉簽、手電筒、治療碗內放肥
2、皂、軟毛刷、臉盆放熱水。骨科手術另備手刷、75%乙醇、治療巾、繃帶。 【操作步驟】 1.向病人做好解釋備皮目的、范圍,將病人接至備皮室(如在病房內備皮須用屏風遮擋),注意保暖及照明,操作前洗手。 2.鋪好橡膠單和治療巾以保護床單位,暴露手術部位。 3.用軟毛刷蘸肥皂水涂局部,一手用紗布繃緊皮膚,另一手持剃毛刀分區剃凈毛發。 4.用手電筒照射,仔細檢查毛發是否剃盡及有無刮破皮膚。 5.用毛巾浸熱水洗凈局部毛發及肥皂液。 6.腹部手術應用棉簽蘸汽油清潔臍窩部污垢,然后用75%乙醇消毒。 7.整理用物,物歸原處,洗手。 8.特殊部位的備皮方法 (1)手或足手術:入院后指導病人每日用溫水泡洗手腳20分
3、鐘,剪去指(趾)甲,已浸軟的胼胝應設法剪除,但應避免損傷皮膚,足部手術者備皮后禁止下地。 (2)骨、關節、肌腱手術:手術前3日開始準備皮膚,第一、二日先用肥皂水刷洗備皮區域,并用5%碘伏消毒,再用無菌巾包裹。手術前1日剃手術區毛發,并用75%乙醇消毒,再用無菌巾包扎。手術日晨重新消毒后用無菌巾包裹。 (3)顱腦手術:術前3日剪短頭發,并每天洗頭一次(急癥例外),術前2小時剃凈頭發,剃后洗頭,并戴清潔帽子。 (4)陰囊、.手術:病人入院后每日用溫水浸泡,用肥皂洗凈,術前1日備皮,范圍同陰部手術。 (5)口腔手術:入院后經常保持口腔清潔衛生,進手術室前用復方硼酸液漱口。 【注意事項】 1.剃毛時須
4、以鋒利剃刀順著毛發生長方向剃,以免損傷毛囊,剃刀與皮膚表面呈45,切忌刮破皮膚。 2.剃毛時間不宜距手術時間太久,一般在手術前一日或當日進行。 附:備皮范圍 1.顱腦手術:手術前2小時剃盡全部頭發及項部毛發,保留眉毛(圖1)。 2.頸部手術:自唇下至乳頭連線,兩側至斜方肌前緣(圖2)。 圖1 顱腦手術 圖2 頸部手術 3.胸部手術:上至鎖骨上部,下至髂嵴,前自健側腋前或乳頭線,后過背正中線,包括患側胸部、上腹、上臂和腋下(圖3)。 4.腹部手術:自乳頭至恥骨聯合平面,兩側到腋后線(圖4)。 圖3 胸部手術 圖4 腹部手術 5.腎手術:自乳頭平線至恥骨聯合, 前后均過正中線(圖5)。 6.股溝部
5、手術:自臍平線至大腿上1/3, 包括外陰部(圖6)。 圖5 腎手術 7.會陰部及肛門手術:自髂前上棘至大腿上1/3,包括會陰及臀部(圖7)。 圖6 股溝部手術 圖7 會陰部及肛門手術 8.四肢手術:以切口為中心上下方20cm以上,一般多為整個肢體備皮(圖8)。 圖8 四肢手術 二、手術人員無菌準備 (一)更衣準備 手術人員進入手術室先在更衣室更換手術室準備的鞋、手術衣褲、帽和口罩,剪短指甲。內衣要小于手術衣褲,不能外露。帽子應將頭發全部遮蓋。口罩必須蓋住口鼻,鼻孔不能外露。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和皮膚感染人員不應進入手術室。手術室鞋和衣褲不可穿出手術室外(圖9)。 圖9 更衣準備 (二)手臂消毒
6、手臂消毒的方法有肥皂刷手、70%乙醇浸泡法,碘伏刷手法,滅菌王刷手法等。本次介紹肥皂刷手、70%乙醇浸泡法,碘伏刷手法。 【目的】 通過機械性洗手和化學藥液消毒兩個步驟,來消除手及前臂皮膚上的暫存菌和部分常住菌,防止術后感染。 【用物】 指甲剪、刷手池、無菌毛刷、肥皂、泡手筒、70%乙醇、碘伏消毒液、無菌紗布、烘干器或無菌毛巾等。 【操作步驟】 1.肥皂刷手、70%乙醇浸泡法 (1)用肥皂將雙手、前臂、肘上10cm搓洗一遍,用流水沖洗。 (2)取已消毒的手刷蘸消毒過的肥皂液刷手。一般次序時先刷指尖,再刷手指各面,指蹼、手掌、手背,同樣方法刷另一只手。然后再交替對應刷腕部、前臂至肘關節上10cm
7、處。刷手時動作宜快速和用力,刷洗3min為一遍,一次刷完后,手指向上用流水沖凈手臂上肥皂液。以同樣方法再刷兩遍,反復刷洗三遍,共約10min(圖10)。 (3)消毒毛巾擦干雙手,再將毛巾斜角對折以環拉方法從前臂到肘上10cm擦干,毛巾兩面分別用于兩手臂,用過的毛巾不可再接著用(圖11)。 (4)用75%乙醇泡手5 min,浸泡平面達肘上56cm,可用毛巾搓擦皮膚,增加消毒效果。 (5)刷手消毒后,雙手應保持拱手姿勢,不得下垂,也不能接觸未消毒物品,否則須重新消毒。 圖10 刷手法 圖11 擦毛巾法 2.碘伏刷手法 (1)用肥皂、流水清洗雙手和前臂至肘上10cm處。 (2)無菌刷蘸0.5%碘伏5
8、ml刷手和臂:從指尖、手指各面、指蹼、手掌、手背,同樣方法刷另一只手。然后再交替對應刷手腕、前臂、肘關節上10cm處,刷洗3min,指尖朝上肘向下,用流水沖洗。 (3)再用5ml碘伏刷一遍,流水沖洗,方法同第一遍。 (4)取無菌小毛巾擦干雙手和手臂或用烘干器烘干。 (5)再取適量0.5%碘伏涂擦雙手和前臂,自然晾干。雙手不能下垂。 因碘伏刷手時間短,滅菌效果好,是目前常用的刷手消毒方法。 【注意事項】 1.刷手時需用力,特別注意皮膚皺褶處,如甲緣下、指間、手背、手掌及肘部。 2.手的位置及刷手順序應正確。 (三) 穿手術衣和戴手套 【目的】 1.防止身體直接接觸污染傷口及載菌區,減少由身體脫落
9、的塵埃及細菌,從而保護病人不受感染。 2.保護工作人員不受感染。 【用物】 無菌手術衣、無菌手套、無菌生理鹽水 【操作步驟】 1.穿無菌手術衣(圖12) (1)自器械臺上拿取無菌手術衣,選擇較寬敞處站立,認清衣服的上下和正反面,手提衣領,抖開衣服,使正面朝前(注意衣服勿觸碰其他物品或地面)。 (2)將手術衣輕輕拋起,雙手順勢插入袖中,手向前伸,不可高舉過肩,也不可左右側撒開,以免觸碰污染。 (3)巡回護士在其身后系頸、腰部系帶。 (4)戴好無菌手套,將前襟的腰帶遞給已戴好手套的手術護士或巡回護士用無菌持物鉗夾持腰帶繞穿衣者一周后交穿衣者自行系帶于腰間。 (1) (2) (3) (4) (5)
10、(6) 圖12 穿無菌手術衣 2.戴無菌手套法 一般都是戴干手套,從手套袋中取出手套,以右手持兩只手套的翻折部(手套內面)使兩只手套掌面對合,拇指朝前。套入左手,然后用已戴好手套的左手手指伸入右手套翻折部下面,再套入右手。兩手套戴好后,再將手套翻折部包住手術衣袖口,最后用無菌鹽水中擦試手套外面的滑石粉。 【注意事項】 1.接取手術衣時勿接觸手術護士的手套 2.手術衣外面勿接觸任何有菌物。 3.穿好手術衣后未戴手套的手應置于胸前,勿接觸手術衣。 4.未戴手套的手不能接觸手套的外面, 5.已戴好手套的手不能接觸手套的里面及未戴手套的手臂和非無菌物,戴好手套后發現破損或觸及的菌物品,應立即更換。 6
11、.手術結束后如需參加另一臺手術時,應更換手術衣和手套。術后洗凈手套上血跡,先脫手術衣,后脫手套。翻下手套部分,解開領帶、腰帶,將手術衣的肩部外翻,順勢反面脫下,再脫下手套,重新以流水沖去手上的滑石粉,用無菌毛巾揩干后,用70%乙醇泡手5 min或用0.5%碘伏消毒。若前臺為污染手術或手套破損,需連臺手術時,應重新常規刷手消毒。脫手術衣時應注意手臂和洗手時衣褲不被手術衣外面所污染;脫手套時應注意保護清潔的手不與手套外面所污染。 三、手術體位安置 【目的】 充分暴露手術視野,以保證手術順利進行。 【用物】 手術床、各種規格的手術墊、約束帶等。 【安置的方法】 1.仰(平)臥位:為最常用的一種手術體
12、位,適用于胸壁、腹部、頜面部、骨盆及下肢等手術。手術床平置,患者仰臥在手術床上,胸腰部橫放中單,左右各半,用中單固定兩臂于身體兩側,掌面向下,若一側手臂有靜脈輸液,則將該手臂固定于托臂板上。頭部墊枕,腰曲、腘窩處放合適的軟墊,足跟部視手術時間用軟墊或氣圈保護。膝關節處固定。肝、膽、脾、胰手術時,應將腰橋對準胸骨劍突平面,便于暴露手術野。 2.乳房手術平臥位:適用于乳房及腋部手術。患者仰臥,術側靠近床邊,肩胛下墊一軟墊,上臂外展置于臂托上,健側上肢固定于體側,其余同仰臥位。 3.頸仰臥位:適用于頸前部手術,如甲狀腺手術、氣管切開術等。患者仰臥,手術臺上部抬高約10-20,頭板適當放下,肩部墊一軟
13、墊,使頸部過伸,頸部兩側用砂袋固定,頸前充分暴露,其余同仰臥位。 4.胸部手術側臥位:適用于胸腔手術。患者側臥90,肋下墊大軟枕,使手術野暴露明顯,又可減輕臂部壓迫,兩上肢置于擱手架的上層和下層。上側下肢屈曲,另一側下肢自然伸直,兩腿間放一軟墊。臀部兩側墊小軟枕,用約束帶固定,上肢的前臂、膝部適當固定。部、臀部及膝上部。 5.腎手側臥位:適用于腎手術。基本同胸部手術側臥位。其不同點是腰橋對準患者的腎區(第11、12肋平面);手術床頭、尾部適當搖低,使腰部抬高;胸部兩側用砂袋,臀部兩側用軟枕墊并用擱架、約束帶固定;靠近手術床的下肢屈曲,另一下肢伸直。 6.半側臥位:適用于胸腹聯合切口手術。患者先
14、平臥,然后在背部、腰、臀部各放一砂袋固定,使上半身體向非手術仰側30-50,手術側在上,手臂屈曲固定在擱手架上,手術側臀部與膝下墊軟墊,約束帶固定臀部和膝部。 7.俯臥位:適用于脊椎和背部手術。患者俯臥,頭偏向一側,兩上肢屈曲放于頭旁并固定,頭部、胸上部、恥骨處、兩小腿下放大小合適的軟墊,注意胸部不受壓,腘窩部用約束帶固定。 8.膀胱截石位:適用于會陰部、肛門等手術。患者仰臥位,臀部位于手術床座板下緣;患者換上襪套,兩腿分放在兩側擱腳架上,兩大腿外展6090,腘窩部墊軟墊,外用扎腳帶固定;手術臺的腿板放下。 9.半坐臥位:適用于扁桃體、鼻中隔、鼻息肉等手術。把手術床頭端搖高75,床尾搖低,兩腿
15、半屈,頭與軀干依靠在搖高的手術床上,整個手術床后仰15,兩手用中單固定于體側。 【注意事項】 1.能充分暴露手術部位,以利手術進行。 2.保證患者的安全與舒適。 3.能維持正常的呼吸功能,頸部、胸部避免受壓。 4.能維持正常的循環功能,避免身體局部受壓,應使用較寬的固定帶,且不宜綁得太緊,松緊度以手掌掌指關節處可以伸入為準。 5.不使肢體神經受壓或過度牽扯,以防麻痹。 6.肢體不懸空,應托墊穩妥。 四、器械臺管理及手術配合 【目的】 為手術作好器械、敷料等物品準備,及時、準確傳遞器械,有利于手術順利 進行,術中嚴格無菌操作原則,防止感染。 【用物】 器械桌、器械包、敷料包。 【操作步驟】 1.
16、手術護士把無菌包放于器械臺上,用手打開包布,只接觸包布的外面,由里向外展開,保持手臂不跨越無菌區。 2.用持物鉗打開第二、三層包布。 3.鋪在臺面上的無菌巾共厚5層,無菌單應垂下臺面不少于30cm,將所需物品加至器械臺上,蓋好無菌單。 4.器械護士洗手后,由巡回護士掀去無菌蓋單,器械護士穿好無菌手術衣及戴好無菌手套后,將器械按使用先后次序及類別整齊排列在器械臺上。并與巡回護士清點器械、紗布、縫針,巡回護士做好記錄。 5.器械護士穿針線、傳遞器械、剪線和各種器械傳遞方法。 6.關閉體腔前清點器械、紗布、縫針。 【注意事項】 1.明確無菌概念、建立無菌區域。腰部以下和肩部以上視為有菌區。 2.保持
17、無菌物品的無菌狀態。無菌包破損、潮濕、可疑污染時均不得使用;手術中手套破損及時更換等。 3.保護皮膚切口。切開和縫合皮膚前再次消毒;用無菌聚乙烯薄膜覆蓋保護皮膚,防止切口被污染。 4.傳遞器械物品時迅速主動、準確無誤,不在手術人員背后及頭頂方向傳遞器械及手術用品,始終保持手術野、器械托盤及器械桌的整潔、干燥和無菌狀態。 5.切除的任何組織、標本,作好標記,小心保留,急送時與巡回護士仔細交接。 五、手術基本操作(縫合法、剪線法、拆線法) 【目的】 熟悉外科常用縫合法、剪線法、拆線法。 【用物】 持針鉗、 縫針、 縫線、 組織鑷、 拆線剪、血管鉗、線剪、拆線剪等。 【操作步驟】 (一).縫合 1.
18、以單純間斷縫合為例說明縫合的基本方法(圖13) (1)進針、出針:縫合時左手執有齒鑷,提起組織邊緣,右手執持針鉗,用腕臂力由外旋進,順針的弧度剌入組織,持針器從針后部順勢前推,從對側穿出。 (2)拔針、拉線:用血管鉗或持針鉗夾住露出的針前端,順針的弧度外拔,執有齒鑷的左手改用中指、無名指、小指三指握有齒鑷,留出的拇指和示指捏住針眼處的針和線,把線從組織拉出適當。 (3) 打結: 用手或持針鉗或血管鉗打結。 圖13 縫合法 縫合的基本原則(注意事項): (1)要保證縫合創面或傷口的良好對合,縫合應分層進行,按組織的解剖層次進行縫合,使組織層次嚴密,不要卷入或縫入其他組織,皮膚兩側要對齊,不要留殘
19、腔,防止積液、積血及感染。縫合的創緣距及針間距必須均勻一致。 (2)注意縫合處的張力:結扎縫合線的松緊度應以切口邊緣緊密相接為準,不宜過緊。 2.常用的縫合方法 (1)單純間斷縫合(interrupted suture):操作簡單,應用最多,每縫一針單獨打結,多用在皮膚、皮下組織、肌肉、腱膜的縫合。(如圖14)。 圖14 單純間斷縫合 (2)連續縫合法(continous suture):在第一針縫合后打結,繼而用該縫線縫合整個創口,結束前的一針,將重線尾拉出留在對側,形成雙線與重線尾打結(見圖15)。 圖15 連續縫合法 (二)剪線、拆線 1.剪線 是將縫合或結扎后殘留的縫線剪除。剪線方法是
20、縫線打結完畢后,將雙線或單線尾提起略偏向手術者的左側,助手將剪刀微張開,順線尾向下滑動至線結的上緣,再將剪刀向上傾斜45度左右,然后將線剪斷。如圖。為了防止結扣松開,須在結扣外留一段線頭,絲線留1-2mm,腸線及尼龍線留3-4mm,細線可留短些,粗線留長些,淺部留短些,深部留長些,結扣次數多的可留短些,次數少可留長些,重要部位應留長些。剪線應在明視下進行,一般由助手操作完成(圖16)。 圖16 剪線法 2.拆線 是指皮膚切口縫線的剪除,一切皮膚縫線均為異物,不論愈合傷口或感染傷口均需拆線。拆線的步驟如下:按一般換藥方法進行創口清潔消毒后,用鑷子夾起線頭輕輕提起,用拆線剪尖插進線結下空隙,緊貼針
21、眼,從由皮內拉出的部分將線剪斷。向拆線的一側將縫線拉出,動作要輕巧,如向對側硬拉可能使創口拉開,且病人有疼痛感,再次清潔傷口后用無菌紗布覆蓋創面(圖17)。 圖17 拆線法 六、換藥 【目的】 觀察傷口,引流清除傷口分泌物,去除壞死組織,促進肉芽組織生長,使傷口盡快愈合 【用物】 無菌治療碗2只,無齒鑷2把 ,乙醇和鹽水棉球若干,分放一只治療碗兩側,無菌紗布若干,膠布、繃帶、棉簽、治療巾等,根據需要備引流物或濕敷藥物紗布、血管鉗、手術刀、手術剪及探針。 【操作步驟】 1.操戴好口罩、帽子、洗手。 2.向病人解釋,必要時周圍屏風進行遮擋,協助取舒適體位并保暖。 3.取下敷料:揭去膠布,先用手取下
22、外層敷料,再用鑷子取下內層敷料(如內層敷料粘貼在傷口上,應用生理鹽水將敷料浸濕后再揭除敷料)取下敷料放在彎盆內,沾有膿血一面應向上。 4.傷口的清潔、消毒和處理:首先用70%酒精棉球由內向外消毒傷口周圍皮膚,感染傷口由外向內消毒,再用生理鹽水棉球沾吸除去傷口內分泌物及膿液,由.到邊緣,用剪刀去除傷口內異物、壞死組織等。根據需要創面用藥、傷口沖洗或置放引流物。 5.覆蓋無菌敷料并包扎固定:先用凡士林紗布或其他紗條覆蓋創面,再用干紗布覆蓋,擦去膠布痕跡,以膠布固定敷料。必要時以繃帶或多頭帶包扎固定。 6.換藥后處理;安置好病人,妥善處理污物,如消毒或焚燒。器械類予以藥液浸泡消毒后洗滌,滅菌后備用。
23、洗手后作好換藥情況記錄。 【注意事項】 1.嚴格遵守無菌操作原則。避免醫源性感染或交叉感染。 2.根據傷口情況安排換藥順序。先換清潔傷口,再換污染傷口,最后換感染傷口。特異性感染傷口,如破傷風、氣性壞疽等感染傷口應專人換藥,用過器械單獨消毒、滅菌,換下的物品立即焚化。 3.換藥動作輕柔,注意保護健康肉芽組織和上皮,冬天注意保暖。 4.觀察傷口變化情況,合理選擇引流物。 5.換藥時間依傷口情況和分泌物多少而定。一期縫合傷口術后2-3日換藥一次,如無感染至拆線時再換藥;分泌物不多,肉芽組織生長良好的傷口,每日或隔日換藥1次;膿性分泌物多,感染重的傷口,每日1次或數次。 七、包扎 (一)繃帶包扎 【
24、目的】 保護傷口,敷料夾板固定,加壓包扎止血,促進組織液吸收,支托肢體,以促進靜脈回流。 【用物】 小托盤內放繃帶卷、膠布,必要時備剪刀。 【操作步驟】 1.洗手、戴口罩、準備用物。 2.向病人解釋。 3.病人采取舒適體位,扶托肢體。 4.用寬度適宜的繃帶一般從遠心端想近心端方向包扎。 5.包扎時,繃帶應平整,開始與終了時須環形固定兩周。 6.后一周應遮蓋前一周1/2或2/3,充分固定。 7. 包扎完畢,用膠布或撕開尾帶打結固定。 8.指導病人包扎后注意事項。 9.整理用物,洗手。 【注意事項】 1.病人取舒適坐位或臥位,扶托肢體,并保持功能位置。 2.肢體窿突處或凹陷處,如內外踝、腋窩及腹股
25、溝等處,應墊好襯墊。 3.選擇寬度合適的繃帶卷。繃帶潮濕或污染均不宜使用。 4.包扎四肢應從遠心端開始,指(趾)端盡量外露,以便觀察循環及神經功能。 5.包扎時應用力均勻,松緊適度,動作輕快。要求牢固、美觀、舒適、整潔。 6.每包扎一周應壓住前周的1/2或2/3,包扎開始與終了時均須環繞兩周,須加繃帶時。可將兩端重疊6cm。包扎完畢用膠布粘貼固定或撕開末端打結在肢體外側。 【基本包扎法】 1.環形法 在包扎原處環形重疊纏繞,后一周完全壓住前一周。第一周可以斜纏繞,第2、3周作環形纏繞,并將第一周斜出圈外的繃帶角折回圈內在繞第2周時將其壓住,然后再重復纏繞,可防止繃帶松動滑脫。多用于開始及終了包
26、扎時。 2.蛇行法 斜形環繞包扎,每周互不遮蓋,用于臨時簡單固定敷料或夾板。 3.螺旋形法 螺旋狀纏繞,后周遮蓋前周的1/2或2/3左右,用于上臂、大腿、軀干、手指等徑圍相近的部位,多用于軀干和四肢。 4.螺旋反折形法 在螺旋形的基礎上每周反折成等腰三角形,每次反折處需對齊以保持美觀。用于包扎徑圍不一致的小腿和前臂。 5.回反形法 自頭頂正中開始,來回向兩側回反,直至包沒頭頂。用于包扎頭頂和殘肢端。 6.“8”字形法 按“8”字的書寫徑路包扎,交叉纏繞。用于包扎肘、膝關節、腹股溝、肩、足跟、足背、手指手掌等處。 【常用部位包扎法】 帽式包扎法;單眼包扎法;耳部包扎法;肩部包扎法;乳房包扎法;前
27、臂包扎法;關節包扎法;足部包扎法;手指包扎法。 (二)多頭帶的包扎 【目的】 用于人體不規則部位或面積大的部位 【用物】 多頭帶:腹帶,胸帶,丁字帶(男用、女用),四頭帶,彈力繃帶,管繃帶。 【操作步驟】 1.腹帶 (1)將腹帶放于病人的腰背下,展開兩側帶腳。 (2)順其重疊的順序逐一將帶腳緊貼腹部包扎,帶腳互相交錯壓住。 (3)交錯方向須根據具體情況而定,如傷口在上腹部時,應由上向下壓,傷口在下腹部時,則由下而上進行包扎,因此,在放置腹帶時要注意方向。 (4)最后將一對帶腳打結固定。 2.胸帶 (1)胸帶比腹帶多兩條帶腳,包扎時將此帶腳放于頸的兩側轉到胸前進行包扎。 (2)將兩端帶腳逐一交互
28、疊折,并壓住一個肩帶,同腹帶包扎。 (3)將胸帶肩上的另外一根帶和被壓住的一個肩帶打結。 3.四頭帶 是最簡單的多頭帶。四頭帶用于下頜、額、眼、枕、肘、膝、足跟等部位的包扎。 4.丁字帶 為雙層棉布制成,丁字帶用于固定會陰部敷料及術后陰囊腫脹等。丁字帶有男用、女用、雙丁字帶、提睪帶數種。 5.彈力繃帶 制備材料有一定彈性,包扎的方法為螺旋形及螺旋回返形法。主要用于骨骼肌損傷后減輕水腫,增加靜脈回流以及下肢術后及長期臥床病人預防血栓性靜脈炎。6.網織繃帶 此種繃帶為管狀的紡織物,可根據使用部位的大小不同剪裁,用來固定頭面部敷料。 【注意事項】 1.胸帶包扎時應觀察呼吸活動度、呼吸音、觸覺語顫,還
29、應鼓勵作深呼吸及咳嗽練習。2.包扎松緊應適宜。 3.胸帶和腹帶打結處應避開傷口處。使用彈性繃帶的病人應觀察是否有皮膚過敏。 八、胸腔穿刺術護理 【目的】 抽取胸腔積液送檢,以明確胸水性質,協助診斷,排除胸腔積液和積氣,以減輕壓迫癥狀;胸腔內注射藥物輔助治療。 【用物準備】 1.常規消毒治療盤一套。 2.無菌胸腔穿刺包(針栓接有膠管的胸腔穿刺針,5ml和50ml注射器,7號針頭、血管鉗、洞巾、紗布等);1%普魯卡因溶液、無菌手套、無菌試管、量杯等;需抽氣者備“人工氣胸抽氣箱”。 【操作步驟】 1.向病人說明穿刺的目的和術中注意事項,如術中不能移動位置,勿深呼吸和咳嗽。 2.穿刺部位宜取叩診最濁部
30、位,一般在肩胛骨下第79肋間隙或腋中線第67肋間隙。氣胸者取鎖骨中線第2肋間隙進針。必要時經x線或超聲檢查確定穿刺部位。 3.做好普魯卡因皮試。 4.協助病人反坐靠背椅上,雙手平放于背椅上緣。危重者可取半臥位,病側上肢置頭頸部,使肋間隙增寬。 5.常規消毒,打開胸穿包及手套包,術者帶手套、鋪洞巾后,護士用膠布固定洞巾兩上角以防滑脫,并打開普魯卡因藥液供醫師抽吸作局麻。 術者持穿刺針(針栓膠管用管鉗夾緊)沿局麻處肋骨上緣緩慢刺入胸腔。護士接血管鉗,并固定穿刺位置。 6.術者用50ml注射器抽吸胸水時,護士將血管鉗放松,當針管吸滿后,應先夾緊針栓管再取下注射器排液,以防氣體進入胸腔。一次抽7、液量
31、不宜超過1000ml,以防縱隔復位太快,引起循環障礙。 7.抽液完畢后,按需要留取胸水標本,如治療需要,可注射藥物。術畢拔出穿刺針覆蓋無菌紗布,膠布固定。 8.治療氣胸者可應用“人用氣胸抽氣箱”。 【注意事項】 1.囑病人平臥位或半臥位休息,觀察病人呼吸、脈搏等情況。 2.注意穿刺點有無滲血或液體漏出。 3.術中密切觀察病人有無頭暈、面色蒼白、出冷汗、心悸、胸部劇痛、刺激性咳嗽等情況,一旦發生立即停止抽液,并作相應處理。 九、胸腔閉式引流 【目的】 排出胸膜腔內氣體、液體、重建負壓,使肺復張。 【用物準備】 治療車、治療盤、水封瓶、彎盤兩只(內裝無齒鑷二把,pvp碘棉球四只、消毒紗布一塊),血
32、管鉗二把、外用生理鹽水、開瓶器、膠布、別針、污物筒。 【操作步驟】 1.戴帽子、口罩,洗手。 2.在治療室內檢查封瓶包消毒日期,打開水封瓶包,檢查水封瓶有無破損.。 3.連接水封瓶引流管。 4.向瓶內倒入外用生理鹽水,長管置在液面下12cm,檢查水封瓶的密閉性。 保持直立位,并用膠布在瓶外做好水平面標記。 5.將所備用物放置治療車上。推至病人床旁,向病人解釋取得合作。 6.正確放置引流瓶。瓶的位置與胸腔間距60100cm。 7.檢查傷口,松開別針,注意保暖,擠壓引流管,暴露胸腔引流管接口處,并接彎盤用二把血管鉗夾住胸腔引流管近端。 8.消毒接口處,并正確連接引流管。 9.檢查引流裝置是否正確,
33、放開血管鉗,再次擠壓胸腔引流管,觀察水封瓶內水注波動情況。 10.妥善固定,安置病人,整理用物。記錄引流液量、色、性狀。 【注意事項】 1.嚴格無菌操作,水封瓶每日更換。 2.任何情況下引流瓶不能高于病人胸部。 3.要避免引流管受壓、折曲、滑脫及阻塞,保持引流通暢。 4.要保持引流系統密封,胸壁傷口在引流管周圍要用凡士林紗布包蓋嚴密。如水封瓶破損,要立即夾住引流管,另換水封瓶。 5.如病人呼吸改善引流管無氣體排出,24小時引流液小于50ml,膿液小于10ml,肺完全復張,可考慮拔管。 6.拔管后要觀察病人有無氣急情況,皮下氣腫或氣胸。 7.一次性胸腔引流裝置,方法同前。參考說明書。 十、雙氣囊
34、三腔管壓迫止血術護理 【目的】 利用氣囊壓力,壓迫胃底和食管下段達到止血。 【用物準備】 1.治療盤內放置藥碗、生理鹽水1瓶、小彎盤、血壓計、聽診器、雙氣囊三腔管、血管鉗、短鑷子、50ml注射器2副、棉墊、小紗繩2根、彈簧夾13只、紗布、膠帶、棉簽、石蠟油; 2.牽引架、蠟繩、牽引物(砂袋或鹽水瓶內裝300ml水)0.5kg、網袋; 3.特別護理記錄單。 4.使用前檢查雙氣囊三腔管性能:先用50ml注射器向胃氣囊注氣100150ml,用彈簧夾夾住管口后仔細檢查氣囊有無損壞、漏氣或變形。檢查漏氣有三種方法:放入水中察看有無氣泡逸出;觀察注入氣量是否與抽出氣相等;將氣囊放在耳旁傾聽有無漏氣聲,如有
35、損壞,及時更換后再作檢查。 【操作步驟】 1.向病人解釋,以消除恐懼,說明插管目的,告知插管時配合方法,并給病人作深呼吸和吞咽示范動作。 2.清潔鼻腔,頜下墊棉墊。抽盡氣囊內空氣,用石蠟油潤滑三腔管前端及氣囊外部后由鼻腔慢慢插入,囑病人作深呼吸。 3.三腔管插入5065cm處,經過檢查確知已達胃腔,可暫作固定,向胃氣囊充氣將該管末端反折以彈簧夾夾緊或細紗繩扎緊,放開血管鉗,將蠟繩結扎在三腔管尾端前1026cm處,將三腔管輕輕向外拉至感到有彈性阻力時,表示胃氣囊已壓于胃底賁門部。 4.由牽引物通過滑輪牽引三腔管,并固定于牽引架上,抬高床腳,使牽引角度呈40。左右,牽引物離地面30cm左右。 5.
36、如仍有出血,再向食管氣囊充氣100150ml,壓力維持在4.55.3kpa以壓迫食管靜脈。一般勿作食管氣囊注水,因易并發食管、氣管瘺。 上述步驟需與醫師密切配合,共同完成。 【注意事項】 1.密切觀察:經常抽吸胃內容物,如見新鮮血液,應考慮是否因牽引不緊或氣囊充氣不足,造成壓迫止血失效,應該給以適當調節;病人感胸骨下不適,出現惡心或頻繁早搏,應考慮是否有胃氣囊進入食管下端擠壓心臟之可能,應該給以適當調整;如提拉不慎,將胃氣囊拉出而阻塞咽喉部引起窒息,此時應立即將氣囊口放開,或剪除三腔管放出氣體。 2.注意口鼻清潔:囑病人不要將唾液、痰液咽下,以免誤入氣管引起吸入性肺炎,每日2次向鼻腔滴入少量石
37、蠟油,以免三腔管粘附于鼻粘膜。 3.一般情況下三腔管放置24小時后,食管氣囊應放氣1530ml,同時放松牽引,并將三腔管向胃內送入少許,以暫解除賁門壓力,然后再充氣牽引,以免局部粘膜受壓過久糜爛壞死。 4.出血停止后,按醫囑定時從胃管內注入流質飲食,但必須確認為胃管腔后再注入,以免誤入氣囊發生意外。 5. 三腔管壓迫23天后若出血停止,可先放去食管氣囊內氣體,并放松牽引,觀察12小時后仍無法出血,放去胃氣囊氣體后可拔管。拔管前宜吞服石蠟油2030ml,以防囊壁與粘膜粘連。 6.拔管后24小時內仍需嚴密觀察,如發現出血征象,仍可用三腔管止血。 十一、腹腔穿刺術護理 【目的】 明確腹腔積液發生性質
38、,協助病因診斷;或排除積液緩解腹水所致的呼吸、循環壓迫癥狀;或施行腹水回輸術;腹腔內注入藥物進行治療。 【用物準備】 1.常規消毒治療盤一套。 2.無菌腹腔穿刺包(針栓接有膠管的腹腔穿刺針,5ml和50ml注射器,7號針頭、血管鉗、洞巾、紗布等)。 3.1%普魯卡因溶液、無菌手套、無菌試管、量杯等。 【操作步驟】 1.向病人說明穿刺目的、過程以及注意事項;將準備好的用物攜至床邊,用屏風遮擋病人;協助病人排去小便,測量腹圍;作普魯卡因皮試。 2.幫助病人安排體位,一般坐靠背椅上,體弱者可取半臥位或左側臥位,暴露腹部,注意保暖;穿刺部位取左髂上嵴與臍連線的中、外1/3相交處,或取臍與恥骨聯合連線的
39、中點上方1cm稍偏左或偏右11.5cm處進針; 3.大量放液速度不可過快,液量不宜過多,隨著腹水的流出,將腹帶自上而下逐漸束緊,以防腹內壓驟降而發生虛脫或休克。 【注意事項】 1.操作過程中密切注意病人反應,如發現頭暈、惡心、心慌、脈速、出汗、面色蒼白、血壓下降等應中止放液,并作相應處理。 2.術后病人平臥休息812小時。繼續觀察病人有無其它不良反應,穿刺點有無溢液,同時警惕誘發肝性腦病。 3.后穿刺點如有腹水外溢,可用火棉膠涂抹,及時更換敷料,防止傷口感染。 十二、胃腸減壓術護理 【目的】 1.引流出滯留在體內的液體、氣體、消除胃腸道脹氣,降低局部壓力,促進腸壁的血液循環,減少感染因素,促進
40、愈合。 2.觀察病情變化。 【用物準備】 治療盤、治療巾、彎盤(內放紗布)、胃腸減壓器、胃管、20ml注射器、聽診器、圓碗(內盛水)、污物杯、棉簽、膠布、石蠟油、別針 【操作步驟】 1.戴帽子、口罩、洗手。 2.對床號、姓名,向清醒病人或家屬(昏迷病人)解釋。 3.幫助病人取半坐臥位和平臥位。如昏迷者取下假牙,去枕,頭后仰。病人頜下鋪治療巾。 4.用濕棉簽清潔一側鼻腔。 5.檢查減壓器有無漏氣。 6.戴手套,用注射器檢查胃管是否通暢,測量胃管所需插入長度(鼻尖-耳垂-劍突),并以石蠟油紗布潤滑胃管前端,將胃管末端封閉。 7.自選定一側鼻孔將胃管輕輕插入,當插至咽喉部(約10-15cm)時,囑清
41、醒病人作呑咽動作,將胃管順勢向前推進,直至預定長度:如為昏迷病人,可左手將病人頭部托起,使下頜靠近胸骨柄,以加大咽喉部通道的弧度,便于順利插入。 8.插入過程中,如病人出現惡心、嘔吐,可暫停插入并讓病人作深呼吸:如出現強烈嗆咳、呼吸困難、紫紺等現象,表明胃管誤入氣管,應立即拔出,讓病人休息片刻后重插。 9.檢查胃管是否在胃內,有3種方法:1)胃管末端接注射器或減壓器抽吸見胃液。2)置聽診器為胃部,快速經胃管向胃內注入10ml空氣,聽到氣過水聲。3)將胃管末端置于盛水的碗內,無氣泡溢出。 10.確認胃管在胃內后,用膠布固定胃管于鼻翼及面頰部。 11.打開減壓器任何一排氣口,用手掌向下平壓,將筒體
42、壓縮至最低限度,以形成負壓。將引流管一端接排氣口,另一端接胃管,注意連接緊密。將減壓器放于床邊地上,觀察負壓引流是否通暢。 12.用別針固定于大單、枕旁或病人肩部衣服處。 13.幫助病人取舒適臥位。交待注意事項:如翻身時防止管道扭曲、受壓、脫出;減壓器位置保持低于胃部高度;胃腸減壓期間禁飲、禁食等。 14.整理床單位及用物。 【注意事項】 1.保持胃腸減壓通暢,定時擠壓,防止管道扭曲、受壓、脫出。 2.胃腸減壓期間禁飲、禁食。如需胃內注射時,注藥后夾管并暫停減壓1小時。 3.觀察并記錄引流液的色、質、量及腹部的癥狀、體征,如有異常應及時報告醫生。 4.胃腸減壓期間,應每日為病人做口腔護理2-3
43、次。 5.減壓裝置應每日更換1次。 十三、骨髓穿刺術護理 【目的】 1.采取骨髓液作骨髓象檢查,以協助診斷血液病,傳染病和寄生蟲病。 2.了解骨髓造血情況,以作化療和應用免疫抑制劑的參考。 3.經骨髓穿刺作骨髓腔輸液、輸血、給藥或骨髓移植。 【用物準備】 1.常規消毒治療盤。 2.無菌骨髓穿刺包,內有骨髓穿刺針、2ml和20ml注射器、7號針頭、洞巾、紗布等。 3.其它用物:1%普魯卡因2ml、無菌手套、玻片、培養層、酒精燈、火柴、膠布等。 【操作步驟】 1.向病人說明穿刺目的和過程,以消除顧慮,取得合作。 2.體位按不同穿刺點采取不同臥位,如于胸骨、髂前上棘作穿刺者取臥位。前者并用枕頭墊于背
44、后,以使胸部稍挺出;如于髂后上棘穿刺者取側臥位或仰臥位。 【注意事項】 1.平臥休息4小時。 2.觀察穿刺部位有無出血。 3.穿刺當天勿沐浴,以避免感染。 十四、密閉式膀胱沖洗術 【目的】 熟悉膀胱沖洗在膀胱、前列腺手術后應用的意義及方法。 【用物準備】 膀胱造瘺管,氣囊導尿管, 無菌沖洗瓶(或袋)連沖洗引流管1套, 無菌尿袋一只,無菌沖洗藥液(生理鹽水等),無菌紗布,血管鉗,彎盤等。 【操作步驟】 1.在留置導尿及膀胱造瘺的基礎上,沖洗瓶(或袋)連沖洗引流管盛沖洗液,處關閉狀態下吊掛于輸液架上,拿帶一把血管鉗的彎盤于膀胱造瘺管出口端下方,用血管鉗夾閉膀胱造瘺管,將沖洗引流管下端以無菌操作連接
45、于膀胱造瘺管出口端。 2.檢查無菌尿袋后同樣將尿袋的引流管端口無菌操作連接于氣囊導尿管。 3.打開無菌沖洗瓶(或袋)連沖洗引流管的輸液調節夾,調節沖洗速度進行膀胱沖洗。 【注意事項】 1.無菌操作,防止感染。 2.吊沖洗瓶(或袋)高度距患者骨盆1m左右。引流管與膀胱同一水平且妥善固定于床邊, 避免扭曲、受壓,保持引流通暢。各管接口連接牢靠避免脫開。 3.沖洗時先使沖洗液緩緩流入膀胱,待流入一定量沖洗液后(一般100一200m1左右)再開放導尿管,讓尿液流入尿袋內。沖洗滴速一般60滴/min,具體可根據引流液顏色調節沖洗速度。觀察尿流速度、色澤及混濁度。沖洗至流出液清澈為止,沖洗時不宜按壓膀胱。
46、 十五、腰椎穿刺術護理 【目的】 1.測腦脊液壓力及檢查椎管有無阻塞,檢查腦脊液成分,以協助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的病因診斷。 2.經腰穿作鞘內注射藥物,治療中樞神經系統感染、惡性腫瘤,放脊液及腰麻。 【用物準備】 用物準備包括常規消毒治療盤一套,無菌腰穿包一個,包內有腰穿針、鑷子、洞巾、紗布、棉球等。其他物品包括1%普魯卡因2ml、無菌手套、無菌試管及培養管、酒精燈、火柴、膠布、所需藥物及氧氣等。 【操作步驟】 1.病人說明穿刺目的、過程及注意事項,穿刺時所采取的特殊體位,消除其恐懼,以取得充分合作;穿刺前囑病人排尿便,在床上靜臥1530分鐘。 2.好普魯卡因皮試。 3.體位:取側臥位,病人背部接近床沿,頭部墊枕,頭部極度府屈,兩髖、膝均盡量屈曲近腹。脊背彎成弓形使椎間隙增大,便于穿刺。協助病人時動作應輕柔,勿過度彎曲以免影響病人呼吸。 4.穿刺點:一般取腰34椎間隙作穿刺點(相當于兩髂前上嵴連線的稍上或稍下)。 5.方法:常規消毒穿刺部位皮膚,打開無菌包,術者戴無菌手套,鋪上消毒洞巾,行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電氣設備信號完整性分析與設計考核試卷
- 淀粉行業的市場數據統計與分析考核試卷
- 棉麻企業戰略規劃與資源配置效果評估與調整考核試卷
- 農業經濟全球化2024年試題及答案
- 煙草制品零售法律風險防范考核試卷
- 2024年項目管理知識點回顧試題及答案
- 生態環境監測技術發展趨勢考核試卷
- 白酒釀造與酒體設計創新考核試卷
- 破產債權清理方案范本
- 洗滌劑產品創新與專利申請考核試卷
- 2024年四川農商銀行招聘筆試真題
- 酒館加盟代理協議書
- 光電芯片設計試題及答案
- 2025屆江蘇省南通市如皋市高三下學期適應性考試(二)物理考試(含答案)
- 人力資源管理行業的未來發展趨勢
- 2025年許昌職業技術學院單招職業適應性考試題庫及答案1套
- 環境突發事件應急預案演練記錄
- 定期清洗消毒空調及通風設施制度
- 實戰經驗:2024年記者證考試試題及答案
- 無線電基礎知識培訓課件
- 投資咨詢工程師項目后評價試題及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