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一期施工導流和水流控制施工交底1 概述1.1 工程水文、地質條件1.1.1工程水文(1)徑流崔家營入庫徑流由丹江口調度下泄徑流與丹江口崔家營區間徑流疊加而成,崔家營壩址多年平均流量見表1-1。表1-1 崔家營壩址多年平均流量表(19561998年)規模項目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年丹江口初期規模(實測)q(m3/s)705664781110014801470264022902330181010207721420%4.13.94.66.58.78.615.513.413.610.66.04.5100(2)洪水漢江流域屬副熱帶季風區,暴雨多發生于7、8、9三個月內,個
2、別年份暴雨推遲至10月上旬。漢江洪水主要由暴雨產生,其洪水的時空分布與暴雨一致。暴雨有夏季暴雨與秋季暴雨之分,相應的洪水也有夏季洪水與秋季洪水。夏、秋洪水分期明顯是本流域洪水的最顯著特征。在丹江口水庫建成后壩址處洪峰有了明顯削減。 (3)降雨5月10月降水量占全年的7080,主汛期的7月10月降水量占全年的50左右;下游雨季早于上游。根據襄樊氣象站1974年2003年資料統計:多年平均降水量813.8mm,年最大降水量為1700mm(1963年),暴雨多發生在7、8、9三個月,其中夏季降水量達400mm450mm。全年降水日為107d135d。1.1.2地質條件(1)一期上游圍堰工程地質條件上
3、游圍堰左端位于河心洲,地面高程58.561.5m;中部位于河床,地面高程52.154.3m;右端位于級階地,地面高程7475m。第四系覆蓋層左側河心洲上部屬漫灘相沖積層(q4-2al):從上至下分別為粉細砂、砂壤土、細中砂、砂礫石層;下部屬級階地沖積層(q4-1al):為砂礫石。河床上部為細中砂,下部為砂礫石夾礫砂層。右岸級階地沖積層(q3al):上部為粉質粘土,下部為泥質礫石層。基巖白堊-第三系(k-e)為鈣質礫巖、泥質礫巖夾泥巖,厚025m,分布于河床左側和河心洲,該地層上部23m呈強風化狀態,以下多呈弱風化狀態。震旦系(z2d)為白云巖和硅質白云巖夾硅質巖,巖石呈弱風化狀態,分布于河床右
4、半部和伏于白堊-第三系之下。(2)一期下游圍堰工程地質條件下游圍堰左端位于河心洲,地面高程57.760.0m;中部位于河床,地面高程53.054.5m;右端位于級階地,地面高程7072m。第四系覆蓋層左側河心洲上部屬漫灘相沖積層(q4-2al),從上至下分別為粉細砂、砂壤土、細中砂、砂礫石層;下部屬級階地沖積層(q4-1al):為砂礫石。河床上部為細中砂,下部為砂礫石層。右岸級階地沖積層(q3al):上部為粉質粘土,下部為泥質礫石層。基巖白堊-第三系(k-e)為鈣質礫巖夾泥巖,厚09m,分布于河床左側和河心洲,該地層上部23m呈強風化狀態,以下多呈弱風化狀態。震旦系(z2d)為絹云母板巖夾硅質
5、白云巖,巖石呈弱風化狀態。(3)一期縱向圍堰工程地質條件縱向圍堰位于河心洲中部,地面高程57.562m。第四系上部屬漫灘相沖積層(q4-2al),從上至下分別為粉細砂、砂壤土、細中砂、砂礫石層;下部屬級階地沖積層(q4-1al),為砂礫石。從目前高噴鉆孔情況來看,覆蓋層厚度約30m。白堊-第四系基巖(k-e)為鈣質礫巖、泥質礫巖,基巖面出露高程3536.5m。基巖上部呈強風化狀態,厚23m,出露高程32.534.5m。巖層單斜,產狀平緩,未見斷層通過。地下水為孔隙水,砂礫石屬強透水層,粉細砂屬中等透水層,壤土屬弱透水層,上部基巖屬弱透水帶。1.2 導流明渠泄流能力導流明渠位于左岸,由其他承包人
6、進行開挖和防護工程。左岸導流明渠單獨泄流時,其泄流曲線見表1-2。表1-2 導流明渠泄流曲線水位(m)54.8358.0860.0161.9462.5064.50流量(m3/s)470280055001080012600183501.3工程量本工程導流設計工程量見表1-3。表1-3 導流工程量匯總表序號項 目單 位一期圍堰臨時圍堰1c20防護砼m3173062粘土m3135858494813一般土石料m3144427876034料場石渣m31108245堆塊石m34959499886砂礫石m364377317907鍍鋅鋼絲籠(m6*2*0.23zn)m350008截流備塊石m3130009截流
7、備鋼筋石籠m330010高噴鉆孔m4110711高壓擺噴m23970412鋼筋t2813拆除量m3436981178861堰體量合計m35396541788611.4 施工內容根據本招標文件技術規定的導流方式、導流程序,完成本合同工程規定的施工導流和水流控制工作,確保本合同永久工程的所有施工作業(船閘上下游部分引航道和二期土壩下部除外)在干地進行,并保證在規定的導流標準洪水時,上游水位不超過水庫施工期臨時淹沒控制條件。按規定承擔以下工作(但不限于):導流建筑物(包括一期圍堰防滲措施等)的設計、修建、運行和維護;一期基坑充排水系統設計、修筑、運行和維護;施工截流設計,進行河道截流;施工期的安全度
8、汛與防護措施;基坑排水工作;廠房進、尾水口封堵門的安裝、吊出工作的施工措施設計及實施;一期橫向圍堰的拆除。1.5 編制依據1)招投標文件2)gb5020194防洪標準3)sl2231999水利水電建設工程驗收規程4)dl/t5199-2004水電水利工程混凝土防滲墻施工規范5)sl303-2004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組織設計規范6)dl/t 5123-2000水電站基本建設工程驗收規程7)dl/t 5144-2001水工混凝土施工規范8)本節各專項施工技術涉及的其它各節引用的標準和規范9)現場的實際情況和本單位在導截流方面的施工經驗2 導流設計、施工、運行和維護2.1 施工導流規劃2.1.1導流方
9、式及程序(1)導流方式本合同工程采用分期導流方式,共分二期。(2)導流程序第一期導流導流時段自2006年12月至2008年9月30日,一期圍堰采用土石過水圍堰型式。一期圍20孔泄水閘、電站廠房和船閘,形成大基坑,由導流明渠導流和通航,當圍堰過水時,則由導流明渠和圍堰聯合過流。一期導流過程中,下游橫向圍堰以外的船閘下游引航道部分依靠臨時枯水圍堰圍護干地施工,擋水時段為2007年11月下旬至2008年4月上旬。2.1.2導流標準及要求(1)導流建筑物設計洪水標準一期圍堰采用過水圍堰,設計擋水流量為12600m3/s,設計過水流量為18350m3/s。二期圍堰采用不過水圍堰,設計擋水流量為5520m
10、3/s。船閘下游引航道臨時圍堰采用不過水圍堰,設計擋水流量2140m3/s(12月3月,p20)。(2)其它有關的要求施工期通航:施工期通航事宜由業主負責與航運部門協調。由于漢江壩區段通航量較大,要求在本合同工程施工導流及水流控制過程中,盡量減少施工對航運的影響。確保河床截流期間的斷航時間不超過40天。2.1.3一期導流和水流控制進度計劃(1) 2006年11月30日前一期圍堰截流。(2) 2007年2月28日前,一期圍堰完成,達到設計要求,圍堰過水防護工作完成。(3) 2008年9月30日前,廠房進水口和尾水口臨時封堵完成,廠房、船閘和泄水閘工程具備擋水條件。(4) 2008年10月1日20
11、08年11月15日,一期圍堰拆除。2.2 一期導流建筑物設計 (1)一期圍堰平面布置一期圍堰包括上下游橫向圍堰和縱向圍堰,從右向左圍住船閘、20孔泄水閘和發電廠房等建筑物的施工范圍,其中,縱向圍堰位于鳳凰灘河心洲上,縱向圍堰通過橢圓弧線與上、下游橫向圍堰相接。圍堰控制點坐標表見表21。表21 圍堰控制點坐標表序號xya13538469192a23538158.58237609966.277a33538059.81837610094.091a43537878.08637610199.789a53537646.75537610171.103a63537457.247376
12、10147.605a73537338.39437610025.889a83537309298上、下游橫向圍堰和縱向圍堰堰頂長度分別為958m(上游)、942m(下游)和424m(縱向),總長2324m。一期圍堰布置詳見圖3.2-1。(2)一期圍堰結構設計堰頂高程和堰高一期上下游橫向圍堰主堰頂高程分別為61.5m和61.0m,原地面高程51.054.0m,最大主堰高10.5 m;上下游橫向圍堰子堰頂部高程分別為63.5m和62.0m;縱向圍堰自上游至下游堰頂高程為63.5m62.0m,除與下游橫向圍堰連接段處地勢低(58m高程)外,原地面大部分高程61.5m,縱向圍堰最
13、大堰高4m。堰體斷面結構根據本工程特點,一期上下游橫向圍堰擬采用粘土斜心墻土石過水圍堰結構,為增大過水時的過流量,采用主堰加子堰型式。縱向圍堰采用粘土心墻不過水圍堰,在鳳凰灘原地在上填筑一般土石開挖料和粘土料加高而成。a.橫向圍堰斷面上下游橫向圍堰58m高程以下,自基坑向臨水側分別設有堆石體護坡護底、戧堤石渣區、戧堤一般土石料區、砂礫石反濾層、粘土斜心墻、砂礫石及臨水側塊石護面。背水側堆石護坡護底內外坡比分別為1:1.2和1:2;戧堤臨水側坡比1:1.2,背水側坡比1:1.2,戧堤由石渣區和一般土石區組成,兩區結合面坡比1:1.2;粘土斜心墻臨背水側坡比均為1:1.75;砂礫石臨水側坡比1:2
14、,其外側塊石護面厚0.5m。上下游橫向圍堰分別在58m高程和主堰頂高程的基坑側各設兩級交通道路;58m以上部分,自基坑向臨水側分別設有一般土石堰殼、砂礫石反濾層、上部粘土心墻、砂礫石及塊石護面層。其中,一般土石堰殼臨背水側坡比分別為1:1.2和1:0.3;粘土心墻兩側坡比均為1:0.3,粘土心墻與一般土石堰殼間夾0.5m厚砂礫石反濾層。由于主堰有過流要求,上(下)游圍堰基坑側57m(61m)高程以上堰表面設一層厚0.3m的c20素砼保護層。上下游橫向圍堰主堰頂部寬度分別為17m和12m,主堰以上各設粘土子堰,粘土子堰臨背水側坡比分別為1:0.5和1:2,臨水側設0.5m厚砂礫石反濾料和0.5m
15、厚干砌石護坡各一層,子堰頂寬均為2.5m。b.縱向圍堰斷面縱向圍堰斷面呈梯形,中部為粘土心墻,兩側為反濾層,反濾層以外為一般土石料堰殼,縱向圍堰為不過水土石圍堰,堰表層設厚0.3m的m6*2*0.23zn鍍鋅鋼絲籠保護層,坡腳兩側設置厚0.5m的塊石護腳。粘土心墻兩側坡比均為1:0.3,兩側夾厚0.5m的砂礫石反濾料,一般土石料堰體外側過坡1: 2。一期圍堰設計的結構形式,詳見圖3.2-213。(3)圍堰防滲設計圍堰基礎采用高壓擺噴防滲墻作基礎防滲體,高壓擺噴鉆孔孔距1.2m,孔深入巖1m,高壓防滲體上部與堰體防滲體搭接0.5m;堰體采用粘土防滲。一期圍堰防滲體設計,詳見圖3.2-2和圖3.2
16、-3。(4)截流設計龍口布置根據通航要求和現場地質、地形條件,并考慮到填筑料源的取料點,龍口選在上游圍堰靠河心洲一側,即龍口長度范圍為a2點左側21m、右側39m,龍口上口寬約60m ,底寬48m。戧堤頂高程58.0m龍口戧堤堤頭坡比1:1.2。采用上游戧堤單戧立堵單向截流、下游戧堤尾隨方式施工,自右向左合龍。上游龍口形成期間,下游戧堤龍口寬維持在100m左右,以減少水流對下游戧堤口門處河床覆蓋層的沖刷。截流一期圍堰截流于2006年11月30日實施,截流設計流量選11月份5年一遇的月平均流量1480m3/s,經截流水力學計算,截流時下游水位為56.46m,上游水位為56.76m,最大落差0.3
17、m,龍口最大平均流速3.1m/s,相應截流塊石一般粒徑0.3m,最大粒徑0.8m。截流時,備用塊石料1.3萬m3,同時備足300m3的鋼筋石籠應急。2.3 導流建筑物施工2.3.1施工布置(1)主要道路布置一期圍堰主要施工道路a.右岸施工道路自右岸干道分別各引3條施工支道進入一期上下游橫向圍堰的右岸堰肩處,支道終點高程分別為橫向圍堰戧堤頂部高程(58m)和主堰頂部高程(63.5m或62.0m)。b.基坑施工道路基坑初期排水后,沿橫向圍堰戧堤內坡腳(基坑側)建臨時道路,主要進行橫向圍堰內側堆石護坡護腳施工。c.鳳凰灘河心洲施工道路一期截流龍口合龍后,利用上下游戧堤進入河心洲,并在灘地縱橫向圍堰連
18、接段形成連通橫向圍堰道路的施工支路。船閘下游航道臨時圍堰施工道路臨時圍堰施工依靠一期下游橫向圍堰堰面道路作交通。二期圍堰主要施工道路二期圍堰施工主要利用已建成船閘-泄水閘-廠房壩頂公路、土石壩廠房連接段和導流明渠右岸坡的上下游道路。各期導流建筑物施工道路布置詳見圖3.2-1。(2)料源布置用于各期圍堰填筑的主要材料有一般土石料、料場開挖石渣料、砂礫石料、粘土料、堆石料和塊石等,料源規劃如下:一般土石料一期圍堰土石料擬采用右岸土石料場開采的土石料及主體工程開挖的合格土石料,其中,一期圍堰截流前的戧堤土石料利用船閘引航道邊坡水上部分的開挖料填筑,其余部分采用基坑排水后船閘的下部開挖料和泄水閘段、廠
19、房段的開挖料施工。平均運距約500m。船閘下游航道臨時圍堰一般土石料自謝家臺渣場回采合格料使用。平均運距約4.6km。砂礫石料砂礫石料均來自鳳凰灘砂礫石料場,一期圍堰砂礫料通過船采后,船運1km至臨時碼頭,再轉陸路至現場,陸上平均運距1.2km;具備條件的情況下可采用船直接運至現場。粘土料、堆石料、塊石料及石渣料均來自壩址右岸土石料場,平均運距1km。2.3.2施工程序(1)一期導流建筑物施工程序本合同工程需建的一期導流建筑物包括上下游橫向圍堰和縱向圍堰共三大部分,三部分位置具有施工條件相對獨立的特點,擬采取同時施工的方式施工,其中,上下游橫向圍堰位于鳳凰灘右側江灘的部分是橫向圍堰與縱向圍堰連
20、接過渡的部分,稱作上下游圍堰連接段,連接段與縱向圍堰都位于鳳凰灘干地上,施工條件相同,施工中將上下游圍堰連接段與縱向圍堰劃為同一片施工,而河道中的上下游橫圍堰主體各作單獨的作業面。按照上述施工分部位的方法,本期圍堰的總體施工程序為:開工后利用鳳凰灘干地條件,進行縱向圍堰和上下游連接段的基礎高噴防滲墻施工,施工人員、設備和材料通過渡船運至鳳凰灘;與此同時,河道右岸進行上下游橫向圍堰的戧堤預進占、上游圍堰左側裹頭施工,并進行平拋墊底施工。一期導流建筑物施工程序,見圖2-1。縱向圍堰高噴防滲墻施工橫向圍堰高噴防滲墻施工橫向圍堰戧堤外側堰體填筑上下游橫向圍堰戧堤預進占上游戧堤截流下游戧堤截流縱向圍堰堰
21、體施工主堰完善施工與子堰施工基坑初期排水基坑經常性排水施工準備上游左側裹頭施工圖2-1一期導流建筑物施工程序上游橫向圍平拋墊底2.3.3施工方法(1)一期圍堰施工方法戧堤預進占填筑2006年10月初工程開工后,先進行施工復測與戧堤填筑放樣、施工道路修建、戧堤填筑料的開采等前期準備工作,確保截流工作的正常開展。一般土石料區位于戧堤臨水側,戧堤總填筑量約14.4萬m3,其中,石渣料約需11.1萬m3,來自壩址右岸土石料場;一般土石料約需3.3萬 m3,擬全部利用船閘右岸邊坡水上開挖料填筑。戧堤頂部設計高程58m,戧堤采用分層的方式填筑,先填用石渣料填筑水下部分,石碴料高于實際水面1m左右,水下部分
22、領先20m后進行戧堤加高至58m高程,石渣料區向前進占30m后開始填筑一般土石區。a.戧堤石渣料區填筑戧堤石渣料區采用進占法填筑,20t自卸車自右岸施工道路向河左岸方向卸料,按戧堤斷面寬度和高程施工,162kw推土機推料和維護現場,戧堤每向前填筑延伸2030m時,采用16t振動碾全面按要求壓實。填筑時,兩側邊坡按設計坡比1:1.2控制,嚴格控制填筑邊緣線,坡面欠填及時補填。b.一般土石區填筑一般土石區(以下簡稱土石區)位于戧堤臨水側,在戧堤石渣料區向前填伸30m后開始填筑。土石區填筑仍采用進占法不分層填筑,20t自卸車運料,162kw推土機推料,10t凸塊振動碾按要求壓實。填筑過程中,加強臨水
23、側邊坡的控制,采用長臂反鏟對坡面欠填部分補填,對超填部分削坡處理,直至合格為止。c.龍口裹頭保護上游圍堰左側裹頭與上游圍堰同時施工,該部位于龍口形成前完成。裹頭全長10m,寬15m,高程58m,主體由砂礫料填筑,深槽處采用石渣拋填,用大塊石和鋼筋石籠加固護面,鋼筋石籠用鐵絲綁扎成整體,以提高防沖能力。裹頭材料、設備及施工人員采用船運到施工部位。由于預進占對河床的束窄,水流速度增大,為保證截流工作正常實施,戧堤預進占離龍口預定位置10m時,將石渣料區改由塊石填筑,以保護堤頭。塊石從壩址右岸土石料場開采,20t自卸車運輸,現場采用進占法拋投,162kw推土機平整,16t振動碾壓實。為確保截流成功,
24、將龍口段戧堤頂部加寬至20m,龍口截流塊石備料9000m3。根據以往施工經驗,采用上述裹頭塊石拋填和護坡,可有效保證裹頭抗沖穩定和底部基礎不被沖刷。經計算(流速v3.1m/s),拋填塊石粒徑30,拋填體重量36.7kg。平拋墊底在戧堤進占初始,進行龍口處的平拋墊底。在戧堤上、下游坡腳處采用船拋袋裝土作為墊底坡腳,中間拋填砂礫石。墊底坡腳寬約45m,高約12m,長約35m。采用人工袋裝砂礫料、人工拋投,砂礫石采用配置有皮帶運輸機的船拋填。平拋墊底需袋裝砂礫石約1000 m3,約需編織袋3000個;需拋填砂礫石約2000 m3。龍口合龍擬于2006年11月30日截流,采用上游戧堤單戧立堵截流,龍口
25、合龍主要設備表22。表22 龍口合龍主要設備表序號設備名稱單位規格型號數量1液壓反鏟臺3m322液壓反鏟臺2m343液壓反鏟臺1.21.6m334長臂液壓反鏟臺.525振動碾臺16t46推土機臺162kw47自卸車輛20t50龍口截流所需石料約8000m3,用于截流的塊石提前備足在土石料場和臨時備料場,截流過程中,當龍口流速超過設計流速且超過大塊石(dmax=0.8m)抗沖流速時,投放事先預備的鋼筋石籠堵截,鋼筋石籠規格按每籠不小于1m3制作,20t自卸車運輸至龍口,使用吊車或反鏟投放。截流時,每次卸料采用20t自卸車在堤頭卸料,一般先卸上游側(上挑角)大塊石和下游側(下挑角)中石,再卸中間的
26、小石或石渣。堤頭上部采用162kw推土機平料,為減少填筑流失量,卸料方向略偏向上游側,每一個循環歷時2.5分鐘,每車裝載量為10m3,一小時截流的拋投量為1200m3,流失系數按照1.2考慮,截流總歷時為8小時。圍堰戧堤進占及龍口合龍施工程序見圖3.2-6、圖3.28。圍堰戧堤進占及龍口截流合龍施工示意見圖3.2-7。龍口合龍后采用砂礫石料或一般土石料將戧頂填平。粘土和砂礫石反濾料填筑橫向圍堰中,粘土填筑區在戧堤迎水面斜墻、58m高程以上心墻及子堰等部位;縱向圍堰中粘土在圍堰中心部位;砂礫石反濾層是位于粘土區與其相鄰土石料填區之間的反濾層,對粘土體起反濾保護作用。粘土填筑區是堰體的防滲部分,粘
27、土填筑是確保圍堰防滲功能的重要施工環節。a.填筑施工順序圍堰填筑工程量大、施工時間短、施工強度高,同時須盡早為基礎高噴防滲墻提供施工作業面,上下游戧堤預進占30m后,開始進行58m高程以下的粘土和反濾料填筑,在粘土和反濾料進占填筑50m時,已填部位可作為高噴防滲墻的施工作業面。b.填筑方法(a)58m高程以下圍堰粘土斜墻及砂礫反濾層填筑先按要求將右岸岸坡進行清表與削坡處理,以利于防滲體與岸坡有機結合;同時,用長臂反鏟按設計的1:1.2坡比將已填戧堤迎水面邊坡整形,達到設計要求。同一斷面先填反濾層,后填粘土斜墻。反濾料填筑:反濾料分段填筑,從右岸向鳳凰灘方向按每20m劃分為一段,從右岸第一段開始
28、填筑,每填筑完一段并經驗收合格后再填下一段。采用汽車側卸與船直接拋投相結合的方法填筑反濾料。填至58m高程后采用長臂反鏟整理,主要是按要求控制厚度與坡比,整理過程中靠反鏟鏟斗側向加力將反濾層擠壓密實,本段填平戧頂后,用反鏟將層面扒平,待同段粘土斜墻填平后采用10t凸塊振動碾一起按要求壓實。粘土斜墻填筑:在已填好反濾料的戧堤段,自卸車從右岸開始,在粘土斜墻設計范圍采用進占法填筑施工。為減輕土料遇水后過快崩散泥化,填筑時將粘土料卸在進占前沿平臺上,采用推土機集中推填,推料時推土機鏟刀向下壓緊,盡量將填面下部松散泥化的粘土擠推出去,而被新料替代。填平戧頂后采用10t凸塊振動碾按要求碾壓。為防已填的粘
29、土斜墻表層在上部心墻填筑前遭破壞,在斜墻填筑至58m高程后再加填0.3m厚土料作保護層,保護層在高噴防滲墻施工完成后、粘土心墻填筑前用推土機配合反鏟挖除。(b) 58m高程以上粘土心墻及砂礫反濾層填筑粘土心墻和反濾料均從右向左方向分層鋪筑施工,施工時按監理工程師批準的參數執行。填前將0.3m厚的斜墻頂保護層挖除,采用10t凸塊振動碾按要求碾壓,經驗收合格后再進行粘土心墻與反濾層填筑。填筑時,先用5t自卸車將反濾料按10m/車的間距卸于反濾料區,人工配合裝載機從料堆取料,按要求層厚鋪填在反濾料區并整平,心墻區粘土用20t自卸車自右向左進占卸填,162kw推土機按要求厚度攤鋪(與反濾料同厚)粘土料
30、,再由人工處理好反濾料和粘土料的結合帶,采用10t凸塊振動碾按要求碾壓。心墻兩側邊坡為1:0.3,每填升1m后人工削坡。(c)子堰粘土及砂礫反濾層填筑子堰粘土及反濾層在堰頂保護砼澆筑并滿足施工凝期后填筑。子堰粘土填筑采用分層鋪筑法施工,與粘土心墻填筑方法相同。但因子堰施工場面較窄小(設計頂寬2.5m),施工過程中當填層寬度小于3m后,采用超填(基坑側超填0.51m)以臨時增大作業面,壓實后再削坡,同時,運輸自卸車改用小車(5t)運輸,以適應施工場面,子堰粘土在填筑項面層前進行一次削坡,用反鏟削除超填部分,形成設計坡比的邊坡,削坡余料用作頂層填料。圍堰砂礫石堰殼料填筑橫向圍堰砂礫石堰殼料區位于粘
31、土斜心墻臨水側,保護粘土斜心墻。粘土斜墻向左填筑30m后進行高程58m以下的砂礫石堰殼料填筑;基礎高噴防滲墻施工期間,高程58m以上部分的砂礫石堰殼料進行局部填升施工,遺留部分待粘土心墻填筑時進行完善處理。58m高程以下砂礫石堰殼料作一層填筑到位,施工方法同戧堤砂礫石區的填筑方法,填前對粘土斜墻臨水邊坡檢查,不合格時采用長臂反鏟處理好。58m高程以上的砂礫石堰殼料分層填筑,推鋪厚度及碾壓遍數等參數按要求施工。采用20t自卸車進占法卸料,162kw推土機平料,16t振動碾壓實。每填升3m左右后,由人工配合反鏟進行外側邊坡修整。一般土石堰殼料填筑橫向圍堰一般土石堰殼區位于58m高程以上、粘土心墻背
32、水一側,臨背水側邊坡比為1:0.3;縱向圍堰一般土石堰殼區位于粘土心墻兩側和頂部,外側邊坡均為1:2.0,內側邊坡與粘土心墻同坡,均為1:0.3。一期圍堰土石堰殼料利用船閘和基坑開挖合格料填筑。填筑分層施工,采用20t自卸車進占卸料,162kw型推土機鋪攤,16t振動碾壓實,施工參數按監理工程師要求執行,分層填升過程中,每升高3m,采用人工配合反鏟對外側邊坡按要求進行修整。堆塊石護坡護腳及鍍鋅鋼絲籠施工a.堆塊石護坡護腳施工橫向圍堰堆塊石護坡護腳,位于圍堰臨背水側外側,對堰體兩側邊坡起保護作用;縱向圍堰段導流明渠右邊坡的塊石護坡,主要防止明渠右邊坡受洪水沖掏。塊石護坡護腳材料擬全部采用右岸土石
33、料場合格石料。(a)橫向圍堰堆塊石護坡護腳施工臨水側堆石護坡:圍堰砂礫堰殼料填筑后開始施工,58m高程以下采用拋投法施工,20t自卸運料車將堆石料卸放在已填砂礫堰殼層面,采用長臂反鏟投放,水面以上部分,人工在長臂反鏟配合下理砌,按厚0.5m控制。58m高程以上部分隨砂礫石堰殼填升而人工隨層碼放。背水側(基坑側)堆石護坡護腳:基坑初期排水后施工。沿基坑側圍堰坡腳處建一條臨時施工道路與右岸上堰58m高程道路相接,人工配合反鏟和推土機將護腳范圍整平,并用推土機壓實,20t自卸車運料沿施工道路向護腳范圍(包括施工道路部分)卸料,推土機控制高程并整平壓實。護坡施工前,人工配合反鏟對戧堤基坑側邊坡(砂礫石
34、區背水坡)按要求修坡,經驗收合格后進行護坡塊石施工。護坡施工時,堆石材料卸于已完成施工的護腳面上,長臂反鏟立于護腳面向上捋料,人工在護坡作業面擺料理砌,逐層加高,至57m高程后,將再將面層理砌平頂。(b)縱向圍堰段導流明渠右側塊石防護施工在截流后施工,材料可直接經戧堤陸運至現場,全部采用反鏟配合人工理砌,導流明渠右側塊石防護與明渠防護相接。b.鍍鋅鋼絲籠施工鍍鋅鋼絲籠布置在縱向圍堰兩側坡和頂面,規格為m6*2*0.23zn。在縱向圍堰填筑完成后施工。鍍鋅鋼絲編網工作在系統鋼筋加工廠完成,運至現場后人工鋪放,底層與隔斷同時鋪放和連接,底層采用鋼筋頭固定在縱向圍堰面層,反鏟配合人工填石,先按自下而
35、上方式填鋪兩側坡面塊石,最后鋪頂面塊石,人工按厚約0.3m撿平,最后由人工鋪放面層,再將面層和隔斷連接好,連接采用鋼絲綁扎。為便于縱向堰頂行車,在頂部鋼絲籠表層再鋪一層0.2cm厚的砂礫石作道路面層。堰頂過流保護混凝土施工上、下游橫向圍堰汛期過水保護采用現澆堰面砼,砼標號c20(二級配),工程量17490m3,堰面砼厚30cm,與施工道路重合處混凝土厚度調整為50cm。上下游混凝土頂面高程分別為為61.5m、61.0m。上、下游橫向圍堰過水保護堰面砼結構形式見圖3.2-2各期圍堰結構斷面圖。a.分縫分塊為防止砼因圍堰不均勻沉降而斷裂,混凝土分縫不宜大于10m*10m,兩側坡面混凝土縫內填設1c
36、m厚泡沫板,頂面鋸縫。b.施工順序與施工工藝流程上、下游橫向圍堰同時施工,堰面砼頂面及迎水坡面采用從左向右(即圍堰尾端向首端)的施工順序,背水坡面采用從右向左(即圍堰首端向尾端)的施工順序。為了加快施工進度,背水面砼采用跳倉澆筑。堰面砼施工工藝流程,見圖2-2。試塊制作施工準備測量放線報工程師批準砼拌和立模自檢后報工程師批準砼澆筑表面收光砼養生報工程師驗收進 入 下 道 工 序強度檢測配合比設計圖2-2 堰面砼施工工藝流程c.施工方法(a)堰面砼施工先對基礎面進行碎石或砂卵石找平,并經工程師驗收合格后才開始砼澆筑施工。(b)砼利用右岸拌和樓供料,骨料采用天然砂石骨料二級配。 (c)根據分縫分塊
37、要求立側模,側模采用p3015、 p2015組合鋼模板拼裝而成,模板加固采用外側打鋼筋樁,鋼管外撐加固。(d)背水坡面砼采用15t自卸汽車運輸,人工搭溜槽入倉;頂面及迎水坡面砼采用15t自卸汽車運輸,汽車直接入倉。(e)砼振搗采用70軟管振搗器振搗,模板周邊配50軟管振搗器振搗。(f)砼表面采用人工收面。砼初凝前,用木抹子搓平,再用鐵抹子壓出水花。當砼開始初凝時,最后用鐵抹子收光。(g)砼施工完后1218h開始養護,采用表面灑水養護,養護不低于14d。d.工期安排根據上下游土石圍堰施工工期安排,圍堰高噴防滲墻2006年12月25日施工完成,圍堰58.061.5m加高層于2007年3月19日施工
38、結束。為盡早給圍堰子堰加高提供工作面,堰面防護砼先施工堰頂平段。堰頂平段防護砼共9101 m3 (其中上游圍堰5580 m3,下游圍堰3521 m3)。堰面防護砼施工從2007年3月9日開始施工,2007年4月8日完工。歷時30天,平均日施工強度303 m3/d。側坡面砼共8389 m3,從2007年3月10日開始施工,2007年4月9日施工完成,歷時30天,平均日施工強度279.6 m3/d。2.4導流建筑物運行維護措施各期導流建筑物建成后,主要采取如下措施進行維護,在正常水情下,以確保導流建筑物自身安全和基坑施工安全。(1)組織措施成立項目經理專門領導的運行維護機構,隨時調遣所需的施工設備
39、、人員和物資進行運行維護。制定嚴格的巡查制度,職責分明,獎懲兌現,確保建筑物時刻在專人看護下運行。(2)技術措施編制導流建筑物運行維護措施和處理緊急情況的應急預案。加強監測:投入先進的監測儀器(如測量儀器和必要的專業儀器)和建立必要的監測設施以加強運行監測。圍堰運行期間,主要是對圍堰的滲流和穩定情況進行監測。在填筑過程中在一期圍堰防滲體下游埋設滲流計,隨時測出滲透數據;堰后增設截水溝和量水堰,掌握總體的滲流情況。通過在堰面布設觀測點,采用精度高的測量儀器長期進行堰體各部位水平和豎向位移觀測,掌握圍堰運行期間的變形和穩定情況。日常性維護一期圍堰堰肩、堰前堆石護坡是日常維護的重點部位,采取如下方法
40、維護。堰肩做好排水工作,根據地形地勢修建排截水溝,避免外來水流對堰肩沖刷破壞。由于堰前堆石護坡水下部分是施工中的薄弱環節,運行期間可能出現較大沉降,上游水流對堆石護坡也將產生一定的破壞,因此通過經常性監測和觀察,發現情況后立即進行局部加厚加高處理。3 一期基坑充水3.1 基坑充水根據招標文件,一期施工期內,當河流通過的流量大于14700m3/s但小于或等于其設計過水流量(即18350m3/s)時,先撤出人員和設備,向基坑內充水,再拆除一期橫向圍堰的子堰,基坑過水。3.1.1充水方案充水方案采用溢流法充水。由于一期下游圍堰背水側坡度比一期上游圍堰背水側坡度陡,相應充水土建工程量較少,加上一期基坑
41、過水后要進行基坑排水,因此將充水設施布置在下游圍堰左側。(1)結構布置及設計溢流法充水擬采取無坎寬頂堰形式。堰頂高程59.5m,堰后接1:2.25緩坡下瀉流量至圍堰坡腳處。溢流堰布置及結構見圖3.3-1。充水設施為鋼筋混凝土結構,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20。經計算,本充水設施增加工程量為:c20混凝土約950m3(已減去一期圍堰原0.3m厚混凝土板方量);鋼筋制安約28t。 (2)堰頂寬度及充水時間計算根據一期圍堰結構形式,計劃充水水位高程57.0m,經計算充水面積約70.49萬m2,需充水方量q= 352萬m3。由于洪水的時空分布與暴雨一致,一期基坑充水時間不宜過長,由于無實測水文資料,充水時間
42、暫按12小時考慮,則每小時充水量為: 352萬m312h=29萬 m3/h。3.1.2溢流法充水方案施工(1)土石方開挖由于充水設施布置在一期下游圍堰處,與下游圍堰施工存在相互干擾問題。為盡量減少干擾,待下游圍堰主堰填筑完畢后進行充水設施基礎開挖。選用1.0m3反鏟開挖,15t自卸汽車運輸至棄渣場。(2)混凝土澆筑基礎開挖完畢后即可進行充水設施混凝土澆筑,具體澆筑方法同圍堰過流面混凝土板施工。(3)土石方填筑由于充水設施進水口底板高程為59.5m,低于下游圍堰頂部設計高程,因此溢流堰段按照圍堰填筑要求進行土石方填筑。填筑方法同圍堰填筑,邊角處使用人工、夯板進行碾壓密實。(4)防沖段施工防沖段三
43、面為鋼筋石籠維護,中部為塊石碼砌,塊石不得小于0.3m,鋼筋石籠用6的鋼筋焊接為整體。(5)充水當河流通過的流量大于14700m3/s但小于或等于其設計過水流量(即18350m3/s)時,先撤出人員和設備,向基坑內充水,再拆除一期橫向圍堰的子堰,基坑過水。破堰的時間由工程師根據當時的具體情況確定。一期基坑充水前,主動與業主、工程師聯系,同時做好充水前各項準備工作。一旦接到充水指令,立即使用2臺2.0 m3反鏟挖除溢流堰段內填筑料,對基坑內進行充水。(5)圍堰過流基坑充水至57.0m高程,上下游圍堰背坡和基坑均處于水墊保護之下,上下游圍堰同時破除子堰,形成基坑過水。3.2 施工排水3.2.1一期
44、基坑初期排水(1)抽排水量估算初期抽排水主要包括一期基坑積水、圍堰與基坑滲水、降水等。因為初期抽排水是在截流戧堤合龍閉氣后立即進行的,排水時間短,在枯水期,降雨很少,所以一般不考慮降水。一期截流后基坑內的水位高程約56.0m左右。經計算,基坑積水面積約69萬m2,估算基坑積水量約277萬m3。考慮圍堰與基坑滲水等綜合影響,一期基坑抽排水總量約:q=1.1277.2305萬m3。(2)抽排水強度基坑水位約4.0m深,水位下降速度按0.50.8m/d控制。按下降速度0.5m/d計,則基坑抽排水時間為8天(在實施時,前期先按低速率限制性排水。根據圍堰邊坡穩定監測情況,可考慮延緩2d)。基坑小時抽排水
45、強度為: 304(824)1.6萬m3/h。(3)水泵的選擇與泵站布置選用揚程低、流量大的hl型混流泵進行基坑排水,型號為700hmb-16型,流量5072m3/h,揚程15.7m,功率280kw。根據抽排水強度,4臺水泵可滿足基坑抽排水需要,備用2臺,共需布置6臺水泵。在一期上游圍堰背水側左側布置1臺,右側布置2臺(其中1臺備用);一期下游圍堰左側布置1臺,右側布置2臺(其中1臺備用)。泵站形式為浮式泵站,將水泵布置在浮船上。在水泵排水管上設置止回閥,以防水泵停止工作時,基坑外的水倒灌入基坑。浮式泵站應設置橡皮軟接頭,以適應泵站的升降。根據實際地形,浮式泵站底部挖設積水坑,積水坑開挖尺寸為長
46、寬深10.0m10.0m5.0m。3.2.2一期基坑經常性排水經常性抽排水主要抽排基坑內圍堰及基礎滲水、施工廢水及降雨等,經計算,經常性排水強度2540 m3/h(按最大日降水量50mm計)。經常性抽排水設備利用初期抽排水固定設備,初期排水設備與基坑開挖、混凝土澆筑等施工部位較遠,在施工區域外側布置臨時抽水泵站,通過集水井、排水溝、排水管等形成抽排水管網,滿足基坑經常性排水需要。在一期基坑上、下游開挖區外側各布置4個臨時排水泵站,每個排水泵站挖1個長寬深10.0m5.0m2.0m集水坑,根據實際地形采取排水溝、水泵將集水坑中水抽排至附近初期抽排水浮式泵站積水坑。根據經常水排水強度,下游每個臨時
47、泵站排水強度約350 m3/h,布置1臺250s-14a單級雙吸離心式水泵,流量為420m3/h,揚程10m,功率18.5kw,考慮備用,上、下游臨時泵站各布置5臺250s-14a單級雙吸離心式水泵。基坑開挖后,根據不同工作面布置7.5kw泥漿泵、2.25.5kw潛水泵,滿足開挖、混凝土澆筑等施工排水需要。抽排水集水坑(井)布置詳見圖3.3-2。3.2. 3一期基坑充水后排水(1)抽排水量估算根據一期圍堰布置圖,一期基坑充水后基坑水面高程約61.0m,經計算,基坑積水面積約78.9萬m2,由此估算基坑積水方量約710.1萬m3。洪水退后,基坑內積水水位61.059.5m段直接由下游充水設施溢流
48、堰排出,59.5m水位以下積水考慮使用水泵排出。經計算,基坑積水水位59.5m時,積水面積約77萬m2,由此估算基坑積水方量約580萬m3。考慮圍堰與基坑滲水、降水等綜合影響,一期基坑充水后59.5m水位以下排水總量約:q=1.1580638萬m3。(2)排水強度基坑水位約7.5m深,水位下降速度按0.75m/d計,則基坑排水時間為10天。由此計算基坑小時排水強度為:638(1024)2.7萬m3/h。(3)水泵的選擇與泵站布置水泵型號同一期基坑初期排水設備,即為700hmb-16型,流量5072m3/h,揚程15.7m,功率280kw。根據排水強度計算, 6臺水泵就可以滿足基坑排水需要,另外
49、考慮2臺備用,共布置8臺水泵。在一期上游圍堰背水側左、右端各布置2臺(其中左側備用1臺),一期下游圍堰背水側左、右端各布置2臺(其中左側備用1臺)。泵站形式為浮式泵站。4 施工期的安全度汛與防護措施4.1 度汛標準本合同工程計劃于2006年10月1日開工,要求2006年11月30日前一期截流,2008年12月1日前二期截流,2010年7月31日全部完工,合同總工期46個月。本工程施工期臨時度汛標準,見表4-1。表4-1 施工期臨時度汛標準年份2007年2008年2009年度汛標準(重現期)10年10年50年度汛流量18350m3/s18350m3/s25800m3/s上游水位64.25m64.
50、25m64.27m下游水位62.57m62.57m63.6m4.2 度汛前形象進度2007年汛期,主體建筑物船閘、廠房和泄水閘的土石方開挖和混凝土澆筑。汛前形象進度要求:一期圍堰填筑至設計高程,堰面保護完成;主體建筑物基礎土石方開挖完成,至少澆筑一層混凝土封閉建基面,邊坡保護完成。2008年汛期,主體建筑物船閘、廠房和泄水閘的土建工作已基本完成,主要進行機電、金結設備安裝調試。汛前形象進度要求:一期圍堰(包括船閘部位圍堰)修復,保證安全穩定;廠房進出口臨時封堵門安裝完成。2009年汛期,工程土建工作基本完成,水庫開始蓄水,準備機組發電。汛前形象進度要求:左岸土壩達到蓄水要求。4.3 度汛措施(
51、1)為保證工程安全度汛,項目部成立以項目經理為組長的防汛領導小組,明確職責,對防汛工作統一領導與協調。與業主、工程師、當地政府和水情預報部門等單位密切聯系,及時收集水情預報,密切關注漢江水位和流量變化情況,作好防大汛的思想準備。工程區派人24小時巡視,做好人員物資準備,服從業主、工程師的統一安排調度,進行防汛搶險工作,保證生命財產安全。(2)發生超標準洪水時,根據來流量大小和防汛指揮部的統一調度,確定加固加高圍堰擋水或拆除子堰過水。圍堰過水前,基坑內人員及機械設備撤離,基坑預充水,再拆除子堰,保證工程順利度汛。當預測來流量12600m3/s且14700m3/s且18350m3/s時,圍堰過水。
52、當未達到設計擋水流量而出現高水位時,按上述措施處置。在此之前,加強和業主水情測報系統的聯系,以獲得水情信息,并加強水位觀測。若未達到設計擋水流量而水位達到設計過水水位時,則進行基坑充水。根據本工程實際情況,2007年主汛期圍堰過水對工程影響較大,度訊重點、難點在該時段。此時船閘工程、泄水閘工程、廠房工程正在進行土石方開挖、混凝土澆筑、固結帷幕灌漿等施工,主要施工設備有挖掘機、推土機、鉆機、空壓機、自卸汽車、履帶吊、門機等;主要臨時設施有抽水泵站、配電室、制漿站及現場值班室等;主要材料有高低壓電線(纜)、模板等。圍堰過水前,能自行或須牽引的施工設備撤離至右岸機械設備停放場,固定機械將電機等撤離;
53、水泵、變壓器、電線(纜)、模板、鉆孔灌漿設備、值班室等使用8t汽車吊吊裝、5t平板汽車運輸至右岸機械設備停放場,不能撤離的臨時設施過水后重建。發生超標準洪水引起基坑過水,過水后的處理項目包括:基坑排水,道路修復,基坑清理,填筑面及混凝土面、坑槽清理,臨時設施恢復,施工設備及材料重新進入施工區,一期上下游圍堰子堰修復等。(3)為了保證工程的安全度汛,在日常安排生產時樹立貫徹全年抓防汛的思想,始終把工程汛前形象作為重點,提前作好防汛工作。(4)經常檢查防汛材料的儲備和防汛設備的到位情況,及時對防汛材料加以補充與設備維護,使其處于良好的狀態。(5)成立防汛臨時突擊隊,突擊隊員在汛前隨時作好突擊防汛搶
54、險的準備工作。4.4 防護措施汛期施工主要是受暴雨影響,生活區和施工區防護采取以下措施:(1)汛期來臨之前,及時疏通生活區排水溝;及時檢查邊坡部位,遇到破損及時修復。(2)嚴格按照設計要求進行邊坡防護施工。圍堰過水前,臨時邊坡采取碾壓、編制帶裝土、塊石護坡等措施加強防護。(3)基坑過水前,對混凝土澆筑用門機、預制廠龍門吊采取拉鋼絲繩措施進行保護,避免洪水沖倒。5施工期通航根據選定的施工導流方案,本工程一期圍船閘、電站廠房及20孔泄水閘,利用導流明渠導流和通航。根據招標文件,施工期通航由業主負責。承包人應妥善控制圍堰截流及加高培厚進展速度,保證斷航時間不超過40天(一期截流期間斷航時間為10天,二期截流期斷航時間為30天),此斷航損失賠償由業主負責。為確保斷航時間不超過40天,本工程分期施工時擬采取以下措施:1一期截流龍口合龍前,確保明渠水深及流速滿足通航要求。由于截流戧堤填筑工程量較大,截流前進行積極備料,同時做好截流前其它各項準備工作,確保截流成功,盡量縮短龍口合龍時間,減少斷航時間,保證不大于10天。2一期施工期間,在鳳凰灘料場開采的船舶嚴格遵循水上交通規則,確保航道暢通。嚴禁在河床設置障礙,影響通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簽訂婚后協議書
- 老人搭伙協議書
- 退貨補貨協議書
- 心愿俱樂部授權協議書
- 船舶代開協議書
- 移動框架協議書
- 自愿承債協議書
- 大閘蟹供貨保障協議書
- 積極賠償協議書
- 美團酒店協議書
- 中華人民共和國學前教育法
- 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可行性報告
- 亮化工程報價單
- GB/T 13912-2020金屬覆蓋層鋼鐵制件熱浸鍍鋅層技術要求及試驗方法
- 山嶺區二級公路畢業畢業設計答辯
- 《新能源材料與器件》教學課件-04電化學能源材料與器件
- DB13T 2770-2018 焊接熔深檢測方法
- JJF 1343-2022 標準物質的定值及均勻性、穩定性評估
- 民法典侵權責任編課件
- 邊坡復綠專項施工方案
- 幼兒園課件——《生氣蟲飛上天》PPT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