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慢性病的健康管理_第1頁
淺談慢性病的健康管理_第2頁
淺談慢性病的健康管理_第3頁
淺談慢性病的健康管理_第4頁
淺談慢性病的健康管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淺談慢性病與營養,徐陽,世界衛生組織“維多利亞宣言” 合理膳食 適量運動 戒煙限酒 心理平衡 (充足睡眠),心腦血管疾病,心腦血管病的危險因素,可以改變 高膽固醇血脂 高血壓 吸煙 糖尿病 超重和肥胖,不可改變 年齡 性別 遺傳,生活方式,高血壓,高血壓的診斷標準(WHO):,收縮壓mmHg 舒張壓mmHg 理想血壓 120 80 正常高值 120139 8089,1 級高血壓(輕度) 140159 9099 2 級高血壓(中度) 160179 100109 3 級高血壓(重度) 180 110,90, 140,高血壓非藥物治療的重要性,是所有治療方法的第一步 是藥物治療的重要輔助措施,高血壓病人的飲食原則,改掉壞習慣 低鹽飲食最關關鍵 低脂肪 :飽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烹調油 注意補鉀、補鈣、補鎂 增加優質蛋白質 多吃膳食纖維,高脂血癥,高脂血癥可防可治:,認識血脂 生活方式改變:飲食、運動、心態、睡眠、煙酒 藥物治療,甘油三酯,簡稱脂肪或者中性脂肪 主要功能: 儲存和提供能量 構成組織成分 供應必須脂肪酸 有利于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 其他:隔熱保溫功能、保護作用、改善食物的感官性狀,脂肪酸,脂肪酸(fatty acid)按其碳鏈長短分類 長鏈脂肪酸(14碳以上) 中鏈脂肪酸(含812碳) 短鏈脂肪酸(6碳以下) 按照飽和形式分為: 飽和脂肪酸 單不飽和脂肪酸 多不飽和脂肪酸 按其空間結構不同分類 順式脂肪酸(cis-fatty acid) 反式脂肪酸(trans-fatty acid),膽固醇,人體含膽固醇2g/kg,體重70kg者總含量約為140g。 主要功能: 細胞膜的重要成分 類固醇激素(性激素、生長激素、和多種其他激素) 、維生素D及膽汁酸的前體。 提高人體免疫功能,脂蛋白分類(超速離心法),乳糜微粒(CM) 極低密度脂蛋白(VLDL) 低密度脂蛋白(LDL) 高密度脂蛋白(HDL),載脂蛋白,ApoA1:與HDL-Ch,呈明顯正相關 ApoB:與LDL-Ch,呈明顯正相關,脂肪攝入量及比例,成人脂肪攝入量控制在20%30%的總能量。不能低于20%。 必需脂肪酸的攝入量應不少于總能量的3%。 建議n-3:n-61 : 46較適宜。 膽固醇一般成年人每一天攝入300-500mg,當出現高膽固醇血癥、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腦卒中時,要300mg以內。,高脂血癥的營養治療原則,首先搞清楚是哪種血脂高 平衡飲食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和膳食寶塔。 主食多選用粗糧 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和膳食纖維的食物 優質蛋白必須保證 多選擇富含-3脂肪酸多的水產品。 多吃有降脂作用的食物(洋蔥、大蒜、香菇、木耳、海帶、紫菜、山楂、魔芋、豆制品、橄欖菜等)。,糖尿病,糖尿病定義,是一組由遺傳和環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臨床綜合征,因胰島素分泌絕對或相對不足以及靶器官組織細胞對胰島素敏感性降低,引起的糖、蛋白質、脂肪、水和電解質等一系列代謝紊亂性疾病。,糖尿病飲食調整的重要性,糖尿病治療的五駕馬車的第一駕 飲食控制 運動 檢測血糖 藥物治療 糖尿病教育 對于糖尿病人來講,飲食調整 = 飲食治療 飲食控制貫穿于糖尿病治療始終,胰島素減低血糖機制,促進肌肉、脂肪組織等處的靶細胞膜將血液中的葡萄糖轉運入細胞。 加速糖原合成、抑制糖原分解。 加速丙酮酸氧化為乙酰CoA,加快糖的有氧氧化。 抑制糖異生。 調節蛋白質代謝:胰島素一方面促進細胞對氨基酸的攝取和蛋白質的合成,一方面抑制蛋白質的分解,因而有利于組織修復。,胰島素受體,胰島素在細胞水平的生物作用是通過與靶細胞膜上的特異受體結合而啟動的。胰島素受體是一種糖蛋白。 每種細胞與胰島素結合的程度取決于受體數目與親和力,此二者受血漿胰島素濃度調節。當胰島素濃度增高時往往胰島素受體數下降。,小結:糖尿病人的營養治療總原則,合理控制總能量,保持或達到理想體重 。 碳水化合物占總能量的55-60%,以復合型為主,減少或禁止簡單糖的攝入。 適量蛋白質,占15-20%,優質蛋白占1/2以上。 限制脂肪和膽固醇攝入,占20-30%。限制飽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膽固醇每日300mg。 增加膳食纖維、維生素和礦物質的攝入。 進食合理,定時定量,少量多餐。盡量減少外出就餐,不吃情緒餐。 鈉鹽不能超過6克。 戒酒,肥胖,肥胖病的特點,肥胖患者的一般特點為:體內脂肪細胞體積和數量的增加,導致總體重超標和總體脂占體重百分比的異常增高。,一,流行病學調查,全球:約有10億成人超重,3億人肥胖。 中國(2004年): 成人超重率為22.18%,肥胖率為7.1%。兒童肥胖率已達8.1%。與1992年全國營養調查資料相比,成人肥胖率上升97%。 女性肥胖比男性更多見。 城市肥胖人群明顯高于農村。,臨床表現,肥胖癥本身的癥狀多為非特異性癥狀,涉及多個系統,牽涉到臨床各個專科。 多數癥狀與肥胖癥的嚴重程度和年齡有關。 主要由機械性壓力和代謝性紊亂兩方面所引起,并導致了許多并發癥。,肥胖癥的特點、分類、診斷標準,定義:肥胖是指體內脂肪細胞體積和數量的增加,導致體重超標或者總體脂肪比率增高,并在某些局部過多沉積的疾病。,肥胖的分類,單純性肥胖(95%) 肥胖病 下丘腦、垂體病變 甲減 繼發性肥胖 皮質醇增多癥 (5%) 胰島素病變 性功能減退 其它,幼兒期肥胖以脂肪增生型為主,成年期肥胖以脂肪肥大型為主。,(一)單純性肥胖癥:找不出可能引起肥胖的特殊病因,占95%以上。 1、體質性肥胖癥(幼年起病型肥胖癥),有以下特點: (1)有肥胖家族史; (2)自幼肥胖; (3)呈全身性分布,肥胖細胞呈增生肥大型; (4)限制飲食及加強運動療效差,對胰島素較不敏感。 2,獲得性肥胖癥(成年起病)特點為: (1)起病于20-25歲。 (2)脂肪細胞呈單純肥大而無明顯增生。 (3)飲食控制和運動的療效較好,胰島素的敏感性經治療可恢復正常。,(二)繼發性肥胖癥 繼發于某些疾病(如甲減、庫欣綜合征、下丘腦-垂體的炎癥、腫瘤、創傷)而引發的。,肥胖的評價指標,體質指數:18.5-23.9,24超重,28肥胖 腰圍:男性94cm,女性80cm為肥胖 腰臀圍比:男性0.9,女性0.8 標準體重:現有體重/(身高-105)。10%,20% 皮摺厚度: (反映脂肪含量) 脂肪含量:男性25%,女性30%為肥胖。 目測(兒童),單獨采用BMI不能反映因年齡、性別、種族、疾病等因素對體脂含量和分布的不同。 對肌肉很發達的運動員或有水腫的病人高估肥胖程度; 老年人的肌肉組織與其脂肪組織相比,肌肉組織的減少較多低估肥胖程度。 一般來說相等BMI值的女性的體脂%大于男性。,BMI的局限性,肥胖的病因,1.遺傳因素: 父母體重正常者,其子女肥胖的機率約10%,父母中1人或2人均肥胖者,其子女肥胖機率分別增至50%和80%。 單卵孿生子女生后分開撫養,成年后肥胖發生率是雙卵生肥胖率的2倍。 遺傳因素是肥胖的易發因素,肥胖是多基因遺傳、多后天因素的疾病。,2.進食行為:是影響肥胖癥發生的最重要因素。 進餐次數: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進餐次數較少的人發生肥胖的機會和程度高于進餐次數稍多的人。 快餐食品、喜歡甜食 進食速度 經常暴飲暴食 夜間加餐 進食量,3.體力活動過少: 現代生活的便捷 不愛活動; 因肢體傷殘或患某些疾病; 某些運動員在停止經常性鍛煉后末能及時相應地減少其能量攝入。,4.繼發性因素:腦炎后、垂體疾病、甲狀腺疾病、腎上腺疾病、藥物等。 5.社會因素: 可選擇的食物品種豐富 在外就餐幾率增多 購買現成的加工食品及快餐食品的情況增多 電視廣告宣傳誘導,攝入能量=食物重量能量密度吸收率 消耗能量=基礎代謝+體力活動+其它消耗 其它消耗 = SDA、發燒、藥物、生長發育、疾病,肥胖的飲食治療原則,規律進餐,定時定量,少吃多餐,細嚼慢咽。合理控制熱能。 限制脂肪:25%-30%,限制糖類:40%-55%,保證蛋白質供給:20%-30%。適當增加膳食纖維。足夠而平衡的維生素和礦物質供應。 不吃洋快餐,不吃夜霄,不吃零食,不吃方便食品,不喝甜飲料。 盡量吃低GI類食物,適量中GI,避免高GI類食物 控制“情緒飲食”。減少外出就餐。 烹調方式:以涼拌、清蒸、汆、煮等為主,禁用油炸和油煎的方式。餐次合理分配。 少吃鹽及嘌呤(限制鈉的攝入,以免體重減輕時發生水鈉潴留,并對降低血壓及減少食欲也有好處) 持之以恒,防止反彈。 行為矯正:打掃剩飯、進食速度過快、生氣大吃一頓等,宜多吃的食物,不宜多吃的食物,餐次分配 及 進餐注意事項,三餐能量分配:早27%、午49%、晚24%。 少食多餐,最好在上午、下午進食水果等,減少正餐時饑餓感。 切忌不吃早晚飯,以免下一頓反而攝入過多熱量。 進食不要過快,細嚼慢咽,一旦有飽腹感立即停止進食。 進餐時不要看電視、看報時等分散精力。 切忌暴飲暴食、吃夜宵。 忌吃零食、偏食、常外出吃飯、喝酒,運動減肥,在飲食控制的同時加強有氧的體力活動和鍛煉。(3,5,7法則) 消耗能量營養素的順序: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痛風,一、概述,定義 痛風是指遺傳性或獲得性嘌呤代謝障礙,血尿酸增高伴有組織損傷的一組疾病。 發病的先決條件:血尿酸增高,尿酸為嘌呤代謝的最終產物。 年齡:任何年齡,但以中年以上居多。 原因:遺傳因素、酗酒、飲食、疲勞、感染、局部受 傷等誘發。,表現 痛風性急性關節痛、痛風石沉積、痛風性慢性關節炎和關節畸形。 尿酸從腎臟排出過多,引起慢性間質性腎炎、尿酸性腎結石。 痛風常伴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痛風病人總的飲食原則,一、控制總熱量、控制體重:痛風患者要保持或達到理想體重,最好能使自己的體重低于理想體重10%15%,一般每日每千克體重能量給于25千卡 二、低蛋白飲食:應給予痛風患者每公體重0.40.5克蛋白質,每日蛋白質總量應控制在40克左右 三、限制脂肪:痛風患者每日脂肪攝入總量在50克左右為宜,少吃動物脂肪 四、碳水化合物:65-70%,但不能用果糖和甜食 五、禁酒:酒精可誘發痛風發作并加重病情 六、飲水:每日應飲水2000毫升以上,約8-10杯,維持一定尿量促進尿酸排出,為了防止夜尿濃縮,夜間也因補充水分,脂肪肝,脂肪肝,定義:當脂肪變性累及1/3以上的肝細胞或者肝內蓄積脂肪量超過濕重的5-10%成為脂肪肝。,嚴重度(含脂量占肝重) 輕 5-10% 中 10-25% 重 25-50%,脂肪肝的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