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手術學(李異龍)08人工髖關節置換術.ppt_第1頁
骨科手術學(李異龍)08人工髖關節置換術.ppt_第2頁
骨科手術學(李異龍)08人工髖關節置換術.ppt_第3頁
骨科手術學(李異龍)08人工髖關節置換術.ppt_第4頁
骨科手術學(李異龍)08人工髖關節置換術.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人工關節置換術,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人民醫院 骨科 李異龍,人工關節置換術,用人工制造的關節代替病患關節進而恢復或改善關節功能的一種手術方法。,歷史沿革,1891年德國Themistocles Gluck象牙制成膝關節假體。 1937年美國Smith Pertersen率先使用鈷鉻鉬合金髖關節杯。 1938年英國Philp Wiles在6例Still病的患者中植入了由不銹鋼制造的髖臼和股骨假體。 1962年英國John Charnley醫生提出了低摩擦人工髖關節置換理論,奠定現代人工關節外科學。 1970S美國John N Insall致力于研發的全髁型人工膝關節,成為膝關節假體設計的經典及里程碑。,關節外科和人工關節外科學,髖關節、膝關節、踝關節、肩關節 全世界每年約有80萬以上的患者行人工關節置換術,我國有20萬。 關節外科已成為骨科的重要分支 人工關節置換術是骨科重要治療手段,人工關節相關材料學,目前常用人工關節材料,鈦:柔軟、耐腐蝕,耐磨差、摩擦系數高 鈷:硬度高、耐磨,生物相容性可,但制作工藝高 聚乙烯:易磨損 陶瓷:摩擦系數小、耐腐蝕,脆易碎,人工關節成功的四要素,(Patient Selection)必須選擇合適適應證的患者 (Procedure)手術操作技術 (Prosthesis Selection)假體選擇 (Peri-operation Management)圍手術期管理,人工髖關節置換術,概述,近30年骨科投資最大、發展最快的領域 療效肯定,10年成功率超過90% 技術方法、材料學均取得快速發展 手術適應證日益擴大,置換人數不斷增多 晚期并發癥導致翻修手術增加,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分類,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 人工股骨頭置換術 人工髖關節表面置換術,骨水泥型 生物型,按置換范圍分,按固定方式分,人工髖關節置換,人工全髖關節的固定方式,髖臼杯,股骨柄,球頭,髖臼內襯,人工全髖關節的基本構成,人工關節的結構,臼杯:通常是用鈦合金或鈷鉻鉬合金制造,植入骨盆腔的髖臼內。 襯墊:常用材料有:聚乙烯、陶瓷、金屬等。 球頭:安裝在股骨柄上,和襯墊間形成關節介面。常用陶瓷或金屬材料制成。,頭及襯墊的類型,人工全髖關節的適應癥,股骨頭缺血壞死 發育性髖關節脫位(DDH) 部分老年人股骨頸骨折和少數股骨粗隆骨折 骨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 髖部腫瘤 髖關節功能重建術或固定術失敗者 穩定多年的化膿性髖關節炎或髖關節結核,全髖關節置換禁忌證,髖關節或其他部位存在活動性感染灶 神經營養性髖關節疾病 不能耐受手術者、癌癥晚期 全身或局部嚴重骨質疏松或進行性骨量丟失性疾病 髖外展肌肌力喪失或不足 病理性肥胖(300磅)相對禁忌,人工股骨頭置換術,適應癥:預期壽命不超過10年的股骨頸骨折患者、高齡老人的粗隆骨折(一種選擇) 禁忌癥:髖臼有損害的患者,全髖置換與人工股骨頭置換選擇,人工股骨頭置換費用少、創傷小,術后可早期活動但晚期髖臼磨損率和股骨頭假體松動率較高 全髖關節置換功能優于股骨頭置換,翻修率低 目前認為,人工股骨頭置換適合于老年、活動量小的患者,全髖關節置換適合于髖關節已有骨性關節炎或骨質疏松、身體條件好、活動量大的患者,髖關節表面置換術,對局部骨質完整性要求較高,不能矯正畸形 術后假體松動、骨質吸收發生率高,現已少用,人工髖關節置換的術前評估,明確診斷 全身評估 X線評估:患側髖、股骨、對側、脊柱,手術介紹,手術入路,人工髖關節置換術手術入路很多,主要與患髖局部情況、能否同時作某些附加手術及術者個人習慣有關。只要顯露滿意,不必苛求某種入路。 常用的入路有: 髖關節前外側入路 髖關節外側入路 髖關節后外側入路,前外側入路(Smith-Peterson),皮膚切口線 顯露股外側皮神經 顯露股骨頭、頸,外側入路(Watson-Jones),皮膚切口線 切斷臀中小肌向外上方翻起 顯露關節囊前外側,后側入路之一(改良Gibson),改良Gibson入路經臀大肌前緣,即臀大肌(臀下神經支配)與臀中肌(臀上神經支配)間分離,較符合解剖要求,后側入路之二(Moor),Moor入路則經臀大肌纖維間進入,顯露較為充分,切斷外旋肌,保護坐骨神經,顯露后關節囊,人工髖關節術后的早期管理,術后管理之體位,手術后1天內,應平臥。髖、膝關節可微屈位(膝下放一薄枕),兩肢體之間放置海綿三角墊,足尖向上,雙下肢外展30度。,手術1天以后,可取半臥位,但床頭抬高不宜超過30,以避免髖關節向后脫位。,丁字鞋,術后管理之體位,術后1周,可取床頭抬高4560的臥位,但不宜超過90 術后2周內,以平臥為主,禁止側臥位,術后管理之體位,術2周后,可向健側側臥,但雙下肢之間應放置枕頭,保持患肢外展位(患肢內收易發生脫位) 術后2個月,可向患側臥位,術后預防DVT,術后12小時起使用低分子肝素或口服利伐沙班 踝泵功能鍛煉 彈力襪或氣壓治療,術后預防DVT之氣壓治療,術后8 h開始使用, 每日2次,每次治療共30 min,連續使用3-7 d,術后預防DVT之彈力襪,術后回病房起一直穿到術后35天,術后預防DVT之踝泵功能鍛煉,康復訓練注意事項,術后半年以內,以下“七禁一防”應盡量牢記,尤其在術后早期,否則人工髖關節發生松動的機率將大大增加。 1、禁止任何形式的雙腿交叉如蹺二郎腿 2、禁止坐低矮板凳,包括蹲便 3、禁止從高處跳落 4、禁止過度劇烈的運動 5、禁止內旋內收髖關節 6、禁止向患側側臥(術后2月內) 7、禁止彎腰屈胯撿拾物品 8、嚴防摔倒,后面內容直接刪除就行 資料可以編輯修改使用 資料可以編輯修改使用,主要經營:網絡軟件設計、圖文設計制作、發布廣告等 公司秉著以優質的服務對待每一位客戶,做到讓客戶滿意!,致力于數據挖掘,合同簡歷、論文寫作、PPT設計、計劃書、策劃案、學習課件、各類模板等方方面面,打造全網一站式需求,感謝您的觀看和下載,The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