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科樓系統設計方案_第1頁
內科樓系統設計方案_第2頁
內科樓系統設計方案_第3頁
內科樓系統設計方案_第4頁
內科樓系統設計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蘭州軍區烏魯木齊總醫院

綜合內科樓弱電工程

北京中航弱電系統工程有限公司

2009年8月

目錄

一、綜合布線系統.......................................................9

1、概述...............................................................9

1.1系統技術說明...................................................10

2.參考的設計及安裝標準.............................................11

3.方案設計原則.....................................................12

3.1系統功能要求..................................................15

3.2系統理論背景..................................................16

4.綜合布線系統的組成...............................................18

5.綜合布線技術設計方案.............................................22

5.1需求分析........................................................22

5.2系統設計總述....................................................24

5.2.1系統結構......................................................24

5.2.2工程設計要求.................................................24

5.2.3材料選型......................................................25

5.2.4端對端GigaSPEEDTM71E系統的顯著特點.......................26

5.2.5LazrSPEED/OptiSPEED光纖布線系統的特點與功能................28

5.2.6布線系統設計.................................................30

工作區子系統.........................................................30

水平子系統...........................................................32

垂直干線子系統.......................................................34

管理子系統...........................................................35

設備間子系統.........................................................38

電氣防護和系統接地..................................................41

6.檢測與驗收......................................................41

6.1被測線路的定義...............................................42

6.2測試指標.......................................................43

7.布線系統服務內容.................................................48

7.1保修服務承諾...................................................49

7.2人員培訓.......................................................49

7.3售后服務與產品質保............................................50

二、網絡系統...........................................................51

1、項目背景..........................................................51

2、需求分析..........................................................51

3,網絡建設原則......................................................53

4、網絡結構設計......................................................57

4.1總體考慮.......................................................57

4.2千兆以太網.....................................................57

4.3解決方案.......................................................60

4.4匯聚層交換機的選擇............................................61

5、詳細解決方案......................................................72

三、背景音樂系統......................................................73

L概述...............................................................73

1.1功能區域分析....................................................73

1.2基本需求......................................................73

L3特色需求........................................................74

2.設計原則...........................................................74

2.1設備選型原則...................................................74

2.2系統設計原則..................................................75

3.設計依據..........................................................76

4.產品選型.........................................................77

5.設計說明..........................................................78

5.1系統設計要點....................................................78

5.2揚聲器布點規則.................................................83

5.3揚聲器分區規則.................................................86

6.主要設備技術指標..................................................88

6.1前端設備........................................................88

6.2揚聲器..........................................................88

6.3音量控制器和音源選擇器.........................................90

6.4主機專用設備....................................................90

四、大屏幕顯示系統...................................................115

1、方案及工程簡介...................................................115

設備規格及尺寸....................................................115

2、工程簡介.........................................................115

3.效果圖(參考)................................................116

4.真彩系列LED顯示屏優點........................................116

3、技術指標.........................................................118

1、技術指標.......................................................118

2、材料細目表.....................................................119

3、系統功能.......................................................120

3.1視頻播出方式...................................................120

3.2計算機播出方式.................................................121

3.3網絡功能.......................................................121

3.4系統構成及原理.................................................122

3.5LED顯示屏屏體.................................................122

3.5.1屏幕控制機..................................................122

3.5.2視頻處理和控制單元.........................................123

3.5.3通信模塊....................................................123

3.5.4數據分配和掃描單元.........................................123

3.5.5顯示屏......................................................123

4計算機網絡系統.....................................................124

4.1服務器........................................................125

4.2屏幕控制機....................................................125

4.3系統控制機....................................................125

5、系統軟件.........................................................125

5.1操作軟件......................................................125

5.2LED顯示軟件....................................................126

6工程安裝組織體制..................................................129

6.1項目實施方案..................................................129

6.2實施組織原則...................................................129

6.3實施進度計劃..................................................130

6.4系統生產工藝流程.............................................131

五、有線電視系統....................................................133

1.概述...........................................................133

1.1設計指導思想................................................133

1.2設計依據.....................................................134

2.方案設計........................................................135

2.1烏魯木齊有線電視節目的接收.................................136

3.系統設備的選]**************??(?*(?(((****1************?*t**?1(13

3.1有線電視節目的接收.........................................137

3.2干線放大器..................................................137

3.3用戶分配網絡................................................138

4.傳輸系統構成.....................................................139

4.1傳輸分配網絡系統...........................................139

4.2分配網絡載噪比計算.........................................139

4.3傳輸分配系統................................................140

5.機房的技術要求...................................................140

六、電視監控系統....................................................142

1.概況............................................................142

2.設計依據.........................................................142

3.設計指導思想....................................................143

4.系統構成.........................................................144

4.1CCTV閉路電視監控系統........................................145

5.CCTV閉路電視監控系統............................................145

5.1CCTV系統構成及設備功能描述...................................145

5.1.1攝像部分(前端)...........................................145

5.1.2信號傳輸部分................................................152

5.1.3控制切換及錄像部分.........................................152

5.1.4監視部分....................................................161

5.2方案綜述......................................................162

5.2.1攝像機安裝位置.............................................163

5.2.2攝像機安裝要求.............................................163

6.監控室及機房設備的安裝...........................................164

6.1監控室的環境要求............................................164

6.2監控室應能提供的功能........................................164

6.3監控室內設備安置及管線布設.................................165

6.4供電、接地和安全防護........................................165

6.5系統信號傳輸................................................166

6.6系統防雷及接地..............................................166

6.7管線敷設及抗干擾措施........................................167

七、機房工程.........................................................169

1、需求分析.........................................................169

2、機房裝修方案.....................................................171

4、UPS電源..........................................................178

5、機房接地系統.....................................................179

八、遠程抄表系統.....................................................182

1.概述:............................................................182

2系統技木原理筒:**********(?***t(??*****************??(?*(?(**1

3.實現方法:.......................................................183

4、表具要求.........................................................184

5、系統示意圖.......................................................185

一、綜合布線系統

1、概述

現代化的綜合內科樓,其樓內信息傳輸通道系統(布線系統)已不僅僅要求能支

持一般的語音傳輸,還應能夠支持多種計算機網絡協議及多種廠商設備的信息互連,可

適應各種靈活的,容錯的組網方案,因此一套開放的,能全面支持各種系統應用(如語

音系統,數據通訊系統,樓宇自控,保安監控等)的綜合布線系統,對于現代化綜合內

科樓是必不可少的。

綜合內科樓綜合布線系統能支持多種不同的應用環境,即它的所有信息插座能由

它所支持的不同種類的設備共享,這就是說同一標準信息插座,可方便地通過跳線定義

后,即可接插不同通訊協議不同種類的信息設備。

本工程名稱為蘭州軍區烏魯木齊總醫院綜合內科樓,位于蘭州軍區烏魯木齊總醫

院院內,地上19層、地下1層,地上長115米,寬66米,綜合布線系統在本工程智能

化建設中是一項不可缺少的工程。

考慮到甲方的具體應用,綜合考慮了實際應用和未來升級的空間,我們設計大樓

主干容量為萬兆8芯多模光纖;語音大對數電纜樓內主干采用3類大對數電纜,并考慮到

樓內語音主干按一定數量冗余。本布線系統設計語音/數據信息點總計為2028個,共有

10個樓層配線間(FD),數據中心主配線間(BD)機房設置在地下一層網絡機房內。各樓

層配線間與中心機房通過光纖,經弱電井內的垂直通道相連接,各水平線纜接至相應的

樓層配線間,滿足水平布線不超過90米的要求,同時完全遵循甲方對布線的總體規劃要

求。信息點為2028個。

蘭州軍區烏魯木齊總醫院綜合內科樓結構化綜合布線系統是一個完整的集成化通

訊傳輸(分布式)系統。使用符合標準規范的布線部件(配線架、連接器、信息插座、插

頭、適配器、傳輸電子器件、電氣保護設備和線路管理支持硬件),采用六類非屏蔽雙

絞線與光纖混合布線方式,全部采用模塊化組合壓接、以連接綜合內科樓內的話音設備、

數據設備、電子通訊設備和網絡交換設備等,并能使這些設備與外部通訊網絡相連接,

為綜合內科樓弱電集成系統的信息基礎鏈路的開通使用,提供可靠保障。蘭州軍區烏魯

木齊總醫院綜合內科樓結構化綜合布線系統是典型的智能化結構化布線系統,該系統包

括了樓內的通用結構化布線系統。

同時,按照標書的要求,為完全滿足系統的可靠性與安全性,并考慮到系統連接的

快捷性和用戶今后維護的便利性,所有銅纜的管理子系統均采用標準19英寸機柜式配線

架,所有光纖管理子系統均采用機柜式光纖配線架,而且,為滿足用戶日后光纖系統的

擴展性和升級性,采用AVAYA結構化布線系統完全滿足今后支持下一代萬兆比以太網以

及未來高速網絡的需求,并保證用戶的光纖系統不會落后。

1.1系統技術說明

1.本系統完全遵循國家(國際)的有關建筑物綜合布線系統及網絡和通訊工程的設計

和施工規范(標準),以保證蘭州軍區烏魯木齊總醫院綜合內科樓綜合布線系統是一

套完整的規范的信息鏈路;

2.系統具有高品質的布線部件,所采用的布線部件全部符合國際標準、歐洲標準

EN50173和北美標準EIA/TIA568A-5對其的技術要求,并均通過EIA/TIA,UL、CSA、

ITU-T等質量安全標準認證;

3.滿足國際環保要求,所有水平六類非屏蔽雙絞線及光纖全部采用環保型外皮(低煙

無鹵素材料)。當一旦發生火災時,充分保護人員的安全。

4.保證系統整體鏈路特性的一致性,所有通信鏈路全部滿足國際標準、歐洲標準

EN50173和北美標準EIA/TIA568A-5對其的技術要求;系統采用標準模塊化的接插

件方式,進行完全結構化布線,以使得整個綜合布線系統是基于開放功能的子系統,

完全面向用戶,并很容易在配線上進行話音、數據、多媒體等應用的互換和重新組

合以及擴充和未來系統的技術更新和性能升級;

5.系統所有設備、零部件均涂有永久、易識別的標志,線纜、配線架均做到用編號及

不同顏色加以區分;

6.系統簡單可靠、管理方便,且又具有先進性;

7.系統安裝、檢測及維護簡便,零部件、易損部件容易拆卸、更換;

8.系統具有極高的可靠性,整個系統鏈路非常穩定可靠,多通路交換,故障檢測恢復

快捷;

9.系統具有很強的靈活性,保證工作區的信息插座具有通用性,其用途無須限制為話

音、數據或多媒體;

10.系統具有可擴展性,完全適應未來的發展需要;

11.系統具有兼容性,保證各廠家的設備都能插接到這套通用的綜合布線系統中去,所

提供的六類連接硬件均完全滿足向后兼容性和開放匹配性;

12.系統具有經濟性,在滿足應用要求的基礎上,充分了降低工程造價,并遵循技術先

進、設備優良、經濟合理和質量優質的原則;

2.參考的設計及安裝標準

0直接客戶提供的圖紙資料及標書技術要求文件

0《民用建筑電氣設計規范》JGJ/T16-92

0《工業企業通信接地設計規范》GBJ79-85

0《建筑與建筑群綜合布線工程驗收規范》GB/T50311-2000

0《建筑與建筑群綜合布線工程驗收規范》GB/T20312-2000

0《通信系統機房設計》GBKJ-90

0《電子計算機房設計規范》GB50174-93

0《智能建筑設計標準》GB/T50314-2000

0《大樓通信綜合布線系統總規范》YD/T926.1-97

0IS0/IEC11801國際布線標準

0EIA/TIA-568A商業建筑通信布線標準

0EIA/TIA-569商業建筑通信路徑通道和結構空間布線標準

網絡標準:

◎IEEE802.3總線局域網標準(以太網、快速以太網)

。IEEE802.3U高速以太網標準(以太網、快速以太網)

。IEEE802.5環型局域網標準

@ANSIFDD1光纖分布式數據接口高速網絡標準

。CDDI銅線分布式數據接口高速網絡標準

◎CCITTATM異步傳輸模式網絡標準

@CCITTISDN綜合業務數字網

3.方案設計原則

本方案設計過程中,貫徹如下的具體的設計要求。

先進性與可靠性:充分考慮信息社會的發展趨勢,不僅能滿足現在的應用,還要適應將

來技術上的發展,并能實現數據、語音和圖像通信。選用先進、成熟、穩定可靠且

性能價格比高的在美國AVAYA公司的端對端SYSTIMAXGigaSPEED,全系列產品。

模塊化、可擴充性:設計的系統要具有模塊化特點,以方便管理和使用,便于擴充;按

照冗余設計的原則,按業主提供的信息點數進行設計。

靈活性:采用統一的星型拓撲結構、支持各種標準的網絡設備。設計的布線系統能滿

足不同的聯網要求,既可以連以太網,TOKENRING和FDDI等網絡,只要在跳線間

作出適當的跳線就行。

經濟實用性:設計的布線系統要實用,在滿足技術要求的前提下,具有優良的性能價格

比。

可維護性:整個系統應提供優良的使用性和維護性。

令具有先進性與前瞻性

SYSTIMAX采用極富彈性的布線概念,采用光纖與雙絞線(UTP)混合方式,極為合理

地構成一套完整的布線系統。所有布線設計均采用世界最新通訊標準,所有信息通道均

按國際布線標準采用八芯配置,61超五類系列,71E系列及81系列六類及超六類雙絞線

最大速率可達到622Mbps及1.2Gbps,干線多模光纜選用長飛8A1,可設計為500MHz/km

帶寬,而長飛8Al多模光纖可提供10G萬兆以太網的傳輸速度,為將來的發展提供了足夠

的容量。通過主干通道可同時傳輸多路實時多媒體信息,同時物理星型方式為將來發展

交換式網絡奠定了堅實基礎。Avaya的承諾是一次布線,二十年的不落后。

SYSTIMAX是一套全開放式的布線系統,設計全部采用現代的概念、技術方法和產

品;所選用的布線產品遵循統一的通信協議標準及建筑規范,具有良好的開放性,適于

未來的擴展及升級,而且代表了當今的國際先進水平,具有發展潛力并能長期主導同類

產品的發展潮流;它具有全系列的適配器,可以將不同廠商網絡設備及不同傳輸介質的

主機系統全部轉換成同一非屏蔽雙絞線(UTP),通過雙絞線可傳輸話音、數據、圖像、

視頻信號、樓宇自控及門禁系統信號等等;采用多模及單模光纖可遠程高速傳輸數據及

高清晰度圖像信號,可支持目前所有數據及話音設備廠商的網絡系統。

令具有成熟性和實用性

本系統所采用的概念、技術、器材全部是非常成熟的,產品具有系統建成運行的成

功范例。系統完全能夠在現在和將來適應技術的發展,能夠真正滿足綜合內科樓的使用

要求;

令具有良好的靈活性和擴展性

本系統采用全模塊化結構,能夠滿足靈活通用的要求,在系統修改、設備移位時,

不必更換布線,僅在管理系統中的配線架上就可解決,布線系統的質量保證更多達15

年,并具有充分的擴展能力。

令具有標準化與開放性

本系統方案完全符合EIA/TIA-568A.EIA/TIA-569A、IS011801,EN50173,

CECS72.97、CECS89.97等國際標準、中國國家標準及相關的其它標準規范。本系統不

僅能兼容語音、數據、圖像的傳輸,同時能夠對不同廠家的系統、設備有良好的支持。

具有綜合性與全面性

本布線系統完全選擇同一介質,同一接插件廠商產品,產品齊全,從而避免了產生

連接設備出現配套問題,保證信息設備的可接入性。本系統的方案規劃長遠、設計全面,

在數據布點中完全滿足將來技術發展的要求。

具有易維護和易管理性

本系統所選用的產品具有易維護和易管理性。

令滿足綜合內科樓辦公自動化等計算機網絡方案的要求

本布線系統采用分層星型結構,可以通過跳線連接不同的網絡設備,可以滿足各種

不同邏輯拓撲結構網絡的要求,支持千兆比以太網和ATM網絡的應用。系統數據傳輸鏈

路滿足1000Mbps傳輸速率的要求,同時通過便捷的光纖升級,可滿足1000Mbps的傳輸

速率需求。

3.1系統功能要求

L為開放式結構,能支持綜合信息(話音、數據、多媒體)傳輸和連接,實現多種設備配

線的兼容。本綜合布線系統能支持所有的數據處理(計算機)的供應商的產品,支持各種

計算機網絡的高速和低速的數據通訊,可以傳輸所有標準的模擬和數字的話音信號,具

有傳輸ISDN的功能,可以傳輸模擬圖像、數字圖像以及會議電視等的多媒體信號。由

于所有信息系統采用相同的傳輸介質,物理結構采用星形布線方式,因此所有信息通道

是通用的,每條信息通道可支持電話、傳真、多用戶終端、10Base-T工作站、令牌環

站及HP9000系列、SUNspare及enterprise系列、DEC/Alpha.IBMAS/400e、RS6000,

ES9000主機及100Base-T,155Mb/s及622Mb/sATM甚至lOOOBase-T及1000Base-TX

應用。所有設備的開通及更改不需改變布線系統,只需增減相應的網絡設備及做必要的

跳線管理即可;系統組網也可靈活多樣,甚至在同一房間內可以多用戶終端、1000Base-T

工作站、令牌環并存,各部門即可獨立組網又可方便地互連,為合理組織信息流提供了

必要的條件。

2.完全滿足所支持的話音、數據、多媒體等系統的傳輸速率和傳輸標準的要求。系統可

為數據及高清晰度圖像信息提供高速(lOOOMpbs以上)帶寬的傳輸能力,并完全滿足千

兆以太網以及ATM的需求。本結構化綜合布線系統中,我們所采用的六類電纜均支持千

兆以太網及高達500MHz帶寬的需求,滿足并大大超越國際標準的六類性能要求。

3.能在設備布局和需要發生變化時實施靈活的線路管理。綜合內科樓內所有弱電系統服

務的各種拓撲結構的管理網絡計算機、數據終端設備、傳真繪圖等圖形圖像設備以及話

音設備等插入標準插座內,當這些設備的位置發生變化時,只需作一些簡單的跳線,而

不需敷設和安裝新的電纜和插座。

4.能夠保證系統很容易的擴充和升降而不必更動整體配線系統。由于每個子系統

都是相互獨立的單元組,對每個分支單元系統的改動都不會影響其它子系統。

5.改變接點連接使用網絡拓撲結構方便在星型、總線型、環型等之間進行轉換。

6.本系統提供有效的工具和手段,能夠簡單、方便進行線路故障的分析、檢測和

故障隔離,當故障發生時,可迅速找到故障點并加以排除。

7,具有適應未來的需求,平穩過渡到增強型分布技術的智能型綜合內科樓布線系統,并

能實現大樓與國際互連網(Internet)等信息高速公路連接的需求。

3.2系統理論背景

分析綜合布線系統,必須談到“智能建筑”。“智能建筑”是以高技術設計和裝備,

向用戶提供高效、舒適全方位服務的工作環境,以建筑物使用壽命優化為目標的高技術

建筑。智能建筑具有四個特點:

辦公設施智能化

通信技術高性能化

建筑結構柔性化

管理和服務自動化,全方位化。

為了帶來更高的工作效率和經濟效益,很多企業或是自建或是租用辦公樓辦公。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無論是政府部門、公司企業還是高等院校,信息資源

已成為一種關鍵性的資源。它必須迅速,準確地在各種通訊設備,數據處理設備和顯示

設備之間進行傳遞。因此,政府部門、公司企業和高等院校都要求在最短的時間內優化

這些通訊系統。這些系統包括電話、數字網絡等,還有一些為滿足特殊需要的系統。每

個系統都是為某一特定用途而特別設計安裝的,這些系統所必需的線纜的設計和安裝與

其它系統都是不相干的,而且各系統的線纜的型號和規格也是不同的。這樣造成的結果

是;許多商業辦公樓的管理者所面對的就是這樣一些互不相關的線纜、系統所組成的毫

無組織的布線環境。

綜合布線系統正是在這種需求下應運而生的,它是網絡系統的基礎物理支持系統。

是一個高性能網絡系統的基礎與關鍵。

它對使用者的益處是顯而易見的,包括:減少人力物力的花費,一次性安裝,系

統集成只需一個連接點,需要的實際空間較少,降低重新布置(移動或改變)及維護管

理的費用,而且能更輕松地采用新技術,降低風險和費用。

>傳統布線存在的主要問題

布線標準不統一,路由很亂,很難管理

布線材料不一,既難管理,又耗費用

缺少計算機聯網布線,要聯網時需重新布線

占用大樓面積多,建設成本高

功能不足,缺乏市場競爭力

>采用綜合布線系統的主要優點

綜合布線系統是在通信、計算機和信息技術迅速發展的形勢下,為了克服傳統布

線的不足而提出來的。它也使建筑觀點不得不更新,綜合布線有如下的明顯優點:

有機的整體,便于管理維護

使用先進的布線材料,適合今后的發展

靈活性強,適合各種不同的應用

標準性,目前絕大多數網絡設備均基于UTP星型布線系統,RJ45接頭。

擴充功能強

簡化管線和設計施工的協調工作

節省投資

提高了系統的可靠性

總之,綜合布線系統標準,是一個開放系統標準,它支持廣泛的應用。因此,按

照綜合布線系統進行布線,會為用戶日后的應用提供靈活,方便,保護用戶以往的投資。

4.綜合布線系統的組成

綜合布線系統采用組合壓接方式,模塊化結構,星型布線方法,并且有開放系統

特征的一套完整的布線系統。標準系統包括以下六個子系統:這六個子系統按

EIA/TIA568標準分別命名為:工作區(Workarea)子系統,水平(Horizontal)子系

統。管理(Administration)子系統,垂直主干(RiserBackbone)子系統,設備間

(Equipment)子系統和建筑群(CampusBackbone)子系統。

水平子系統

圖1-1綜合布線系統結構圖

>工作區子系統

根據大樓的實際情況和使用要求,工作區子系統中銅纜信息插座均選用滿足

EIA/TIA568A標準的六類非屏蔽模塊式雙孔RJ45插座,可支持千兆比以太網的傳輸,每

個信息插座均帶有永久性的防塵門,為國標86型;

在本工程項目中,它包括RJ45插座到設備的連接,由標準六類非屏蔽雙絞線UTP

跳線,終端信息盒等組成。各種不同的計算機設備、安全監控用的監視器等,可以通過

不同的適配器實現連接。RJ45插座可安裝于墻面、立柱、桌面或者地板上,通過跳線

連接辦公桌上的終端設備。墻式插座離地面30厘米左右、與電源之間距離大于15厘米

進行安裝。

金屬管

電源插座

□□?20cm?

信息插座?

工作區跳線(工作區示意圖)

(AVAYA全系列跳線產品)

>水平子系統

水平子系統包括從RJ45插座開始到管理子系統的配線架。在本工程項目中,水平

子系統統一采用六類非屏蔽雙絞線UTPo實用標準長度小于90米。UTP目前有超過5

種類型,目前國內常用的有第三類、第五類、六類以及第六類,分別可傳輸16Mpbs、

100Mbps、350Mbps以及1000Mbps的數據速率。本系統采用了美國AVAYA公司的六類

非屏蔽雙絞線,布線結構采用星型結構,從機房的配線架起分別輻射到每個用戶點的

RJ45插座。走線一般使用弱電橋架,可以從天花板吊頂、線槽走線或從地面管槽走線。

一般地,水平布線插座部分一般距地30cm擺放,最終通過水平垂直段線槽(管)、

走廊主線槽等匯至相鄰的FD。基本的水平布線走線方式有暗敷和明設兩種。參看下面的

水平布線示意圖:

(水平子系統示意圖)

走廊的吊頂上應安裝有金屬線槽,進入房間時,從線槽引出金屬管,以埋入方式

沿墻壁而下(或上)到各個信息點。

(水平子系統布線路由圖)

>管理子系統

管理子系統是連接骨干子系統和水平子系統的設備,主要設備是配線架。配線架

的配線對數可以根據管理的信息點數選定。利用配線架的跳線功能,可以使布線系統實

現靈活多功能的能力。管理子系統應有足夠的空間放置配線架和網絡設備(如HUB,

Switch等)。

在本工程項目中,分管理間共計9個,管理相應層的水平來線及垂直干線的來線。

>垂直主干子系統

垂直主干子系統連接管理子系統到設備子系統。本工程布線數據主干選用長飛8Al

萬兆8芯多模50um室內光纜,對應在樓層配線間、主配線間中使用國產8/48口架裝光纖

配線架端接,光纖連接選用長飛的多模ST耦合器C2000A-2和多模ST連接器

P2020C-C-125,平均損耗為0.3dB。以上配置支持千兆應用。

另外考慮到各樓層配線間與主配線間應作必要的數據傳輸,所以本方案在每個管

理間設置1條8芯多模光纖。以確保網絡運行的可靠。

>設備間子系統

設備子系統中放置總配線架,一般綜合內科樓內的程控交換機、總電話配線架亦

放于此。本工程主設備間設在負一層的中心機房內,網絡設備將安裝在標準機柜中。

>建筑群子系統

建筑群子系統用于連接樓群。通常也由光纜、大對數電纜和相應設備組成。以實

現樓群間的通信。

內網光纖(8芯)由院中心機房引至綜合內科樓負一層機房。

5.綜合布線技術設計方案

5.1需求分析

網絡系統的建立是為了使蘭州軍區烏魯木齊總醫院綜合內科樓蘭州軍區烏魯木齊

總醫院綜合內科樓的戶主享有信息時代最新網絡技術、通訊技術、控制技術成果所帶來

的種種便利而規劃的。

建立一套投資合理、高效、先進的開放型布線系統;采用AVAYA公司的綜合布線系統;

滿足數據、圖像、多媒體信息大容量、高速傳輸的潛在要求;

可靠性和安全性作為布線系統設計的重要原則;

考慮到桌面應用向1000BASE-TX以及進一步向ATM到桌面的升級潛力,水平傳輸通道

必須支持1000Mbps以上數據傳輸率;網絡設備與配線系統分置于不同的機柜。跳

線長度要合適,標號清晰牢固。

計算機網絡機房應充分考慮各種服務器、計算機的放置空間。

所有線路均走暗線,不得有明線。機房線槽位于防靜電地板下或吊頂中。充分考慮冗余

線路。系統的標準性、可管理性及高性能。

圖5-1綜合布線系統透視圖

5.2系統設計總述

5.2.1系統結構

蘭州軍區烏魯木齊總醫院綜合內科樓最終要建成一座高檔的智能綜合內科樓。主

要建筑是內科和病房為主的綜合內科樓,大部分信息點敷設至終端,工作區使用的面板

和模塊及水平區使用的雙絞線均為六類非屏蔽產品。

垂直干線子系統的數據主干均采用千兆12芯室內多模光纖到各層的分管理間,水

平布線采用六類非屏蔽UTP4對8芯雙絞線鋪設;信息插座全部采用帶防塵密封蓋的六

類模塊。

內網光纖(8芯)主干由院中心機房至綜合內科樓負一層機房。

水平要求采用六類布線(選用AVAYA康普品牌)方案。

配線間設在2、3、4、6、8、10、12、14、16、18層,每配線間配42U網絡機柜1臺

(內含光纖收發器2臺,光纖終端盒1臺,光纖尾纖12條,跳線4條,光纖耦合器12只),

采用2小時在線式UPS一臺供電。

網絡機房設在負一層,機房內設42U光纖機柜一臺(內含48芯0DF單元架1個,

16槽網管型單電源機架式光纖收發器1臺),42U網絡機柜2臺,服務器機柜一臺,配2

小時在線式UPS一臺。

5.2.2工程設計要求

數據(DATA)

在一個六類非屏蔽雙絞線平臺上,也可以支持各種結構的LAN和主機系統。這些

系統可以包括:TokenRing(4Mbps和16Mbps),Ethernet,RS-232和其它不同型號的

系統和網絡。

對于高速1000Mbps以太網,155/622MbpsATM及各種多媒體技術,本方案特別采

用了AVAYA公司最新推出的六類非屏蔽產品,可支持1000Mbps高速數據通信。

(數據系統示意圖)

5.2.3材料選型

本設計方案將選擇美國AVAYA公司的結構化布線系統產品的六類非屏蔽雙絞線布

線產品系統來實現此系統。

Avaya(原朗訊科技企業網絡集團)于1997年9月正式推出傳統型71E電纜的端對端

SYSTIMAXGigaSPEEDM產品系列,以更科學、更優越、更精密的線對平行傳輸和阻抗更

匹配技術,使其UTP布線系統端對端(Point-to-Point)信道的全程衰減值、近端串音衰

耗、衰減串音比(ACR)、抗電磁干擾EMI等指標,都大大超過TIA/EIA568-B,IS0/IEC

11801國際六類標準及PowerSUM系統,71E系統的有效模擬帶寬高達380MHz,遠遠超過

250MHz的最新六類布線標準的要求。1999年又首家推出當今世界性能最高的六類布線系

統1081系列,結合其MGS400信息模塊、PM-GS或100GS-2型機柜式配線架及GS8E系列跳線,

成為當今世界首家端到端信道性能達到444MIIz的六類布線系統。其獨有的跳線接插頭

“四角”端接匹配設計及其20項專利發明,其能在更惡劣的環境下依然保持2.4Gbps信

道傳輸性能,多項的性能測試表明GigaSPEED”系統不僅在全程衰減值、NEXT等性能指標

上遠遠超離其他布線系統,而且在實際應用中EMC等各項指標亦超越FTP等電纜系統。

(AVAYA系列產品)(AVAYA線類產品)

5.2.4端對端GigaSPEEDTM71E系統的顯著特點

1、線對串擾一直是數字信號傳輸的最重要的破壞源,而用PowerSUM的計算方式,比傳

統的線對(Pair-to-Pair)的NEXT性能測試值更準確嚴格,經證實GigaSPEED產品系

列有卓越的NEXT性能表現,其比超五類布線全程衰減值減小23%,NEXT值減小112

%,信道在70MHz時其ACR值高達39dB,信道在250MHz時其ACR值高達20dB,而當ACR

值降至10dB時對應的頻率為309MHz,并且有最佳的SRL值,因此其具有更強的抗干

擾能力及最佳的信道傳輸能力。

2、GigaSPEED系列產品是一整套端到端的系統解決方案,其中包括110型VisaPatch

及PatchMAXGS及H00GS-2六類機柜型配線架或iPatch系列1100GS-2配線架、

1071E六類UTP線纜、GS8E和110快速跳線、MGS400信息插座等AvayaLabs最新的

技術創新,能使系統端對端總體SRL性能及阻抗匹配獲得最佳效果。

3、由于在抗串擾、平衡傳輸及阻抗匹配等技術方面獲得重大突破AvayaSYSTIMAX

GigaSPEED系列能將傳統的五類系統性能提高四倍,例如由Avaya的GigaSPEED產品

安裝的系統在100MHz作端對端測試時ACR(信噪比)值超過38dB,而其它廠家在廣告

上宣稱的超五類線纜產品在100MHz測試時ACR值也僅為16Db。

4、由于具有極佳的ACR及NEXT性能指標值,使GigaSPEED產品能支持發展中的網絡并行

傳輸方式,從而使在布線系統上傳輸高達1000Base-T以太網及2.4GbpsATM系統應

用,而且經性能測試,GigaSPEED材料還可提供550MHz的模擬寬帶視頻應用,而其

它廠家的六類產品只可達到僅為350MHz的應用水平。

5、可實現最新的區域布線模式(Zone-Wiring),并且在100米范圍內無跳線長度限

6、由于GigaSPEED的高性能指標,其允許在單根8芯線纜內同時共享二個高速(100M)

數據傳輸,使系統實現真正高性能的靈活性及可擴展性。

7、GigaSPEED千兆比布線系統同時還提供2071E阻燃系列及3071E低煙零鹵素系列電

纜,使其產品系列更齊全。且所有的產品與PowerSum系統組件完全兼容,用戶投資

保護更完善。

8、其MGS400高性能信息模塊系列,更具有90度(垂直)及45度(斜角)二種墻面安裝方

式。

(MGS400BH-262信息模塊)

5.2.5LazrSPEED/OptiSPEED光纖布線系統的特點與功能

Avaya前身朗訊科技是發明和研制光纖、光纜和激光器元件的光通信先驅之一,于

七十年代末首家將光纖用于商業通信的公司。今天,Avaya開發及研制了一系列得到廣

泛應用的光纜產品,包括著名的LazrSPEED萬兆(10G)多模光纖系列、TrueWave100G

光纜系列及傳輸速率高達1600Gbps增波光纖系列。同時,Avaya為不同的標準和非標

準光纖設備設計制造了各種不同芯數,不同防護層及束狀、帶狀的光纜如,AccuRibbon

帶狀光纜專為室外高密度應用而設計,而室內光纜系列的不斷發展則形成了AccuMAX室

內光纜系列。

與其它廠家所不同的是,Avaya具有設計、制造及測試端對端光纖通道能力的廠家

之一。SYSTIMAX結構化網聯解決方案可提供高達千兆比/公里傳輸速率的最先進的網絡

連接方案;Avaya還研制了直徑1.6mm的光纖跳線系列,從而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安裝

空間,該技術在世界處于領先地位;Avaya同時生產全系列用于端接及保護安裝盒的光

纜配件系列,包括連接頭、端接工具、LGX及LIU接頭安裝盒、無源光纖元件、測試儀

器等;同時還包括光纜FiberGrafix網絡設計等軟件產品系列。AvayaSYSYIMAX使用

玻璃光纖,包含一個錯芯和硅包層,每一根光纖用雙層結構的外皮,D-LUX100加以保

護,它襯墊光纖以防止微小彎曲的損失,防止磨損并保持機械強度。SYSTIMAX光纖分

為多模和單模,因為不同光波傳播的速度不同,光波發散在系統的遠距離傳輸中將導致

損耗和增加距離限制,為了避免這一問題,SYSTIMAX光纖電纜還有一種非一致性折射

率的纖芯,稱為漸變折射率型,纖芯的折射率在中心最大,逐漸地向邊緣減少,從而增

加了頻帶寬度,因為離中心越遠的光走的距離越遠,但比中心處的光速度快,因此能夠

同時達到一點。

光纜及端接設備參看下面圖例:

5.2.6布線系統設計

工作區子系統

工作區布線子系統由終端設備連接到信息插座的連線(或軟線)組成,它包括裝配

軟線、適配器和連接所需的擴展軟線,并在終端設備和I/O之間搭橋。

在進行終端設備的I/O連接時,可能需要某種傳輸電子裝置,但是這種裝置并不是

工作區子系統的一部分。例如,有限距離調制解調器能為終端與其它設備之間的兼容性

和傳輸距離的處長提供所需的轉換信號。有限距離調制解調器不需要內部的保護線路,

但一般的調制解調器都有內部的保護線路。本次設計中我們采用的是六類的RJ45-RJ45

高速數據跳線。

工作區子系統由公共區域構成,語音、數據點采用RJ45接口模塊,信息點為六類

配置,可支持1000M的數據通訊(包括155MATM應用)。

(工作區子系統連接示意圖)(工作區子系統數據跳線)

系統全部采用六類信息座(CAT6),其觸點采用鍍金工藝,是一種新型的六類信息插

座,符合EIA/TIA-568標準,接口形式全部為RJ45并與現行電話系統RJ11型接口兼容。

針對1000M高速數據傳輸,采用六類非屏蔽用戶跳線連接用戶設備;話音設備采用話機

自備帶RJ11接頭的用戶線即可。模塊都具有特殊潤滑處理,滿足750次插拔。

模塊面板樣式如下所示:

(工作區子系統用86型英式面板)(工作區子系統信息模塊)

根據實際情況,信息點安裝在墻壁上。每個電腦信息點包括一個埋入式面板、一個

六類插座,其旁邊2OCM處安裝一個電源插座。墻裝的信息插座和電源插座的低邊沿

線距地板水平面3OCM。

信息插座具體安裝示意圖如下:

數據用信息點用六類雙絞線連接相應的配線間的模塊化配線架上。語音用信息點

用六類雙絞線連接到相應110型100對配線架上。

水平子系統

水平布線子系統是整個布線系統的一部分,它將干線子系統線路延伸到用戶工作

區。水平布線子系統與干線子系統的區別在于:水平布線子系統總是處在一個樓層上,

并端接在信息插座或區域布線的中轉點上,電纜數限制為4對六類非屏蔽雙絞線,它們

能支持大多數現代通信設備。在需要某些寬帶應用時,可以采用光纜。

水平布線子系統一端端接于信息插座上,另一端端接在干線接線間或設機房的管

理配線架上。

本方案中用于計算機網絡系統的水平線纜將采用六類非屏蔽雙線線(Cat.6UTP)

布線。

同自

麻麗1麗京^^X£lcEl

?C'

e,

電信間接合點

電信插座

(標準定義的水平信道模型)

水平布線單元由電纜段c和d組成,從主配線間或分配線間出發,連向各工作區

的信息插座。電腦信息點用六類非屏蔽雙絞線沿相應的管、槽連接相應的配線間的模塊

化配線架上。電話信息點使用六類非屏蔽雙絞線沿相應的管、槽連接到相應模塊化配線

架上。信息點將按照具體的布點情況引出并連接分配線架,原則是使每一個工作站距離

有源網絡設備的距離小于90米。

用于水平和工作區布線的最大長度如下表:

工作區跳線,跳線和設備電

水平六類電纜長度(C+D)工作區跳線最大長度(E)

纜最大混合長度(A、E)

90米(295英尺)5米(16英尺)10米(33英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