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軸題07 技巧性計算-2025年中考化學二輪復習講練測(山東專用)_第1頁
壓軸題07 技巧性計算-2025年中考化學二輪復習講練測(山東專用)_第2頁
壓軸題07 技巧性計算-2025年中考化學二輪復習講練測(山東專用)_第3頁
壓軸題07 技巧性計算-2025年中考化學二輪復習講練測(山東專用)_第4頁
壓軸題07 技巧性計算-2025年中考化學二輪復習講練測(山東專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1壓軸題07技巧性計算一、思路方法1.差量法:依據化學反應前后的質量或體積差,與反應物或生成物的變化量成正比而建立比例關系的一種解題方法。將已知差量(實際差量)與化學方程式中的對應差量(理論差量)列成比例,然后根據比例式求解。2.守恒法:根據化學變化中某化學量守恒的原則來解題的一種方法。在化學計算中,靈活運用守恒法不僅能簡化解題過程,而且能加深對某些化學原理及內涵的理解。仔細挖掘題目中隱含的等量關系是用守恒法解題的關鍵。化學變化中等量關系的建立都遵循質量守恒定律,即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在實際應用中,上述定律可以理解為:(1)化學反應前后,物質發生變化生成新物質,但組成物質的元素種類和質量都不變;(2)化學反應前后,分子本身發生改變,但構成分子的原子的種類、數目都不變。3.極值法:對數據不足、無從下手的計算或混合物的組成進行判斷時,極端假設恰好為某一成分,或者極端假設恰好完全反應,以確定混合物中各成分的名稱、質量分數、體積分數等的解題方法。當題目中有混合物參加反應,需確定產物的質量時,可考慮使用極值法。運用此方法解題,可收到化繁為簡、化難為易的效果。4.關系式法:利用化學反應方程式中的物質間的質量關系列出比例式,通過已知的量來求未知的量。關系式法可以大大簡化計算過程,減少計算量,特別對于涉及多步計算的問題更有效。用關系式法解化學計算題,關鍵是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間的質量(或體積或計量數)關系,還要善于挖掘已知的量和明確要求的量,找出它們量的關系,再列出比例式求解。二、解題步驟1.差量法:(1)寫出化學方程式;(2)找出化學反應前后的質量差,反應物或生成物的變化量;(3)將已知差量(實際差量)與化學方程式中的對應差量(理論差量)列成正比例式求解。2.守恒法(1)找到在化學反應前后守恒的某個量,如元素種類、元素質量、原子個數、正負化合價總數等。(2)利用守恒建立等量關系。(3)列式求解。3.極值法(1)考慮極限狀態,分別假設混合物是組成它的其中一種純凈物;(2)將題目提供的數據代入進行計算,找到極端情況下的最大值、最小值;(3)由于混合物是由這些純凈物混合而成的,結果取介于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間的組合或數據。4.關系式法(1)寫出化學方程式;(2)找出各物質的微粒個數關系,直接得出與計算相關的物質的微粒個數比;(3)根據微粒個數與相對原子質量的乘積計算相關物質的質量比;(4)列比例式求解。三、解題模型類型1金屬與鹽溶液反應的差量計算;類型2金屬氧化物被還原的差量計算類型3固體受熱分解的差量計算類型4守恒法計算現有某純堿(Na2CO3)樣品,其中含有Na2CO359.89%、Na2O17.51%、NaOH22.60%。取8.85g該樣品,溶于100g質量分數為7.3%的鹽酸中,恰好完全反應。把反應后的溶液蒸干,計算得到固體的質量11.7g。參加反應的鹽酸中的溶質的質量=100g×7.3%=7.3g;共發生三個反應,Na2CO3+2HCl=2NaCl+H2O+CO2↑,Na2O+2HCl=2NaCl+H2O,NaOH+HCl=NaCl+H2O;由化學方程式可知,鹽酸與氯化鈉的關系為:x=11.7g類型3極值法計算金屬與酸反應x=5.6gy=1.8gz=2.4ga=6.5g5.6g不純的鐵與足量的稀硫酸反應放出0.2g氫氣,所含雜質的情況:既含有生成0.2g氫氣時,所需質量小于5.6g的金屬或不與酸反應產生氣體的金屬,如Zn和Cu;又含有生成0.2g氫氣時,所需質量大于5.6g的金屬,如Al、Mg。類型4關系式法計算有CO、CO2和N2的混合氣體180g,其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為20%,該混合氣體與足量的灼熱氧化銅完全反應后,再將氣體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充分反應后得到白色沉淀的質量為300g。利用兩步反應中碳元素守恒,找出碳元素與碳酸鈣之間的關系即可求解:題型01差量法1.(2023·四川宜賓·中考真題)將MnO2和KClO3的固體混合物35.0g加熱至質量不再變化為止,冷卻后稱得剩余固體的質量為25.4g。回答下列問題:(1)生成O2的質量為。(2)計算反應前固體混合物中MnO2的質量分數。(寫出計算過程)【答案】(1)9.6g/9.6克(2)解:設參加反應的KClO3的質量為x由題干可知,MnO2和KClO3的固體混合物35.0g,因此,反應前固體混合物中MnO2的質量為:35.0g-24.5g=10.5g,根據質量分數公式可得,反應前固體混合物中MnO2的質量分數:10.5g答:反應前固體混合物中MnO2的質量分數為30%。【詳解】(1)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反應前后固體混合物的質量之所以減少,是因為反應生成的氧氣逃逸了,而氧氣的質量就等于反應前后固體混合物的質量差,即35.0g-25.4g=9.6g,故填寫:9.6g。(2)詳解見答案。2.(2024·云南·中考真題)為測定某過氧化氫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實驗中記錄的相關數據如表。反應前物質的質量完全反應后物質的質量過氧化氫溶液質量二氧化錳質量固體與液體混合物質量氧氣質量34.0g0.1g33.3g_______g請計算:(1)表中氧氣的質量為g。(2)該過氧化氫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溫馨提示:2H2【答案】(1)0.8g(2)解:設該過氧化氫溶液中溶質的質量為x2H氧化氫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1.7答:該過氧化氫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5%。【詳解】(1)依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氧氣的質量=34.0g+0.1g-33.3g=0.8g。(2)解析見答案。題型02守恒法1.(2023·四川達州·中考真題)某化學實驗操作考試的考場收集到氫氧化銅和部分已經分解成氧化銅的固體混合物4.5g,滴入稀硫酸至固體完全溶解,得到溶液50g,經測定,該溶液中硫元素的質量分數為3.2%。向該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鐵粉,充分反應后,可回收到銅的質量為A.3.0g B.3.2g C.3.4g D.3.6g【答案】B【詳解】氫氧化銅能與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銅和水,氧化銅能與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銅和水,則充分反應后溶液中的溶質為硫酸銅,又由于溶液中硫元素的質量分數為3.2%,則硫元素質量為50g×3.2%=1.6g,又由于硫酸銅(CuSO4)中,銅元素和硫元素的質量比為64:32,則其中銅元素質量為1.6g2.(2024·河南·一模)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當氧氣不足時,3.2g甲烷在密閉容器內燃燒會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恢復到室溫,測得所得氣體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為60%,則參加反應的氧氣的質量是A.5g B.10g C.15g D.16g【答案】B【詳解】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和質量不變,3.2g甲烷中氫元素的質量為3.2g×(416×100%)=0.8題型03極值法1.(2024·河南·中考真題)鎂與某金屬的混合物共mg,在一定條件下與氧氣充分反應,生成的氧化物共2mg。則該金屬(括號內為生成的氧化物)可能是A.Be(BeO) B.Cu(CuO) C.Al(Al2O3) D.Fe(Fe3O4)【答案】A【分析】鎂與某金屬的混合物共mg,在一定條件下與氧氣充分反應,鎂和氧氣生成氧化鎂,生成的氧化物共2mg,假設mg金屬全部是鎂,則有2Mg48mg+【詳解】A、假設mg金屬全是Be,則有2Be18mg+B、假設mg金屬全是Cu,則有2Cu128mg+C、假設mg金屬全是Al,則有4Al108mg+3O2=D、假設mg金屬全是Fe,則有3Fe168mg+2O2點燃故選:A。2.(2024·河南新鄉·模擬預測)某金屬混合物由鋅、鎂、鋁三種金屬中的兩種或三種組成,9.8g該金屬混合物與一定量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將反應后的溶液蒸發結晶,得到24g固體,則該金屬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的金屬是A.鋅 B.鎂 C.鋁 D.無法確定【答案】A【分析】根據極值法,假設9.8g金屬是鋅、鎂、鋁三種金屬中的一種;①設9.8g鋅與稀鹽酸完全反應生成氯化鋅的質量為x②設9.8g鎂與稀鹽酸完全反應生成氯化鎂的質量為y③設9.8g鋁與稀鹽酸完全反應生成氯化鋁的質量為z綜上,9.8g鋅與稀鹽酸完全反應生成氯化鋅的質量為20.5g<24g;9.8g鎂與稀鹽酸完全反應生成氯化鎂的質量為38.8g>24g;9.8g鋁與稀鹽酸完全反應生成氯化鋁的質量為48.5g>24g;若9.8g金屬混合物與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將反應后的溶液蒸發結晶,得到24g固體,那么該金屬混合物中一定含有鋅,可能是鋅、鎂混合物,也可能是鋅、鋁混合物,還可能是鋅、鎂、鋁混合物。【詳解】由分析可知,該金屬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的金屬是鋅,故選:A。題型04關系式法1.(2023·重慶大渡口·一模)有CO、CO2和N2的混合氣體180g,其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為20%,使該混合氣體與足量的灼熱氧化銅完全反應后,再將氣體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充分反應后得到白色沉淀的質量為A.150g B.200g C.250g D.300g【答案】D【詳解】一氧化碳會和氧化銅反應生成銅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會和澄清石灰水生成碳酸鈣,過程中碳元素從混合氣體中完全轉化到最終的碳酸鈣中;設碳酸鈣的質量為x故選:D。2.(2022·湖南湘潭·模擬預測)現有氧化鐵、氧化銅、氧化鋅的固體混合物粉末ag,在高溫的條件下用足量的一氧化碳還原,得到金屬混合物4.82g,將生成的二氧化碳氣體用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吸收后,產生10g白色沉淀。則a的數值為A.7.14g B.6.42g C.7.62g D.9.22g【答案】B【分析】根據元素守恒和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找出氧化物中氧元素與碳酸鈣的質量關系,由碳酸鈣的質量即可求出氧元素的質量,則a的值就是氧元素與金屬的質量之和。【詳解】設氧化物中氧元素的質量x,由發生的有關反應方程式:CO2+Ca(OH)216x=1.6g固體混合物粉末的質量為:1.6g+4.82g=6.42g,則a的值為6.42g.故選:B。【點睛】本題考查混合物的質量計算,題目難度較大,注意從元素質量守恒的角度分析。題型05表格數據分析在計算中的應用1.(2024·山東煙臺·中考真題)化學興趣小組欲測定某石灰石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先將10g樣品放入質量為50g的錐形瓶中,再逐滴加入稀鹽酸充分反應(如下圖所示)。反應過程中測得滴加稀鹽酸的總質量與充分反應后錐形瓶及瓶內剩余物質總質量的數據如下表所示。(該石灰石中雜質不溶解于水,也不與酸反應)加入稀鹽酸的總質量/g0102535錐形瓶及瓶內剩余物質總質量/g60.0069.1282.8092.36回答下列問題:(1)10g該石灰石樣品與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時,消耗的稀鹽酸的總質量是g,產生二氧化碳的總質量是g。(2)該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為多少?(寫出計算過程)(3)這種測定方法產生誤差的原因可能是(寫1條)。【答案】(1)302.64(2)設該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為x。100該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為6g答:該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為60%。(3)二氧化碳有少部分溶于水【分析】碳酸鈣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減少的質量為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質量。【詳解】(1)由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參加反應的反應物的總質量等于生成的生成物的總質量,由表格數據可知,加入稀鹽酸的質量為10g時,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質量為10g+10g+50g?69.12g=0.88g(2)詳解見答案。(3)二氧化碳溶于水,稀鹽酸中含有水,碳酸鈣和稀鹽酸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碳有少量溶于水,使計算的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質量減少,產生實驗誤差,則這種測定方法產生誤差的原因可能是二氧化碳有少部分溶于水。2.(2024·山東日照·中考真題)某班同學發現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實驗后的紅色固體中混有少量黑色物質,對混合物的組成含量進一步探究。20℃時,甲、乙、丙、丁四個小組,分別取9.6g該混合物(假設只含Cu和CuO組別甲組乙組丙組丁組加入稀硫酸的質量/g15.230.445.660.8燒杯中剩余固體的質量/g8.8m7.27.2回答下列問題:(1)表中m=,9.6g此混合物中氧化銅的質量為g。(2)組同學所做實驗中,反應物恰好完全反應。(3)恰好完全反應時,計算溶液中硫酸銅的質量分數。(寫出計算過程)【答案】(1)8.02.4(2)丙(3)解:設氧化銅和稀硫酸恰好完全反應時生成硫酸銅的質量為x。80解得:x=4.8g恰好完全反應時溶液中硫酸銅的質量分數為:4.8答:恰好完全反應時溶液中硫酸銅的質量分數為10%。【詳解】(1)根據甲組數據,向混合物中加入15.2g稀硫酸后,燒杯中固體質量減少0.8g,因為銅不能和稀硫酸反應,所以減少的固體為氧化銅。結合甲、乙、丙三組數據可知,甲組中稀硫酸完全反應,剩余固體中還有氧化銅,且可以得出15.2g稀硫酸和0.8g氧化銅恰好完全反應,因此乙組實驗中加入30.4g稀硫酸應該能和1.6g氧化銅恰好完全反應,故表中m=9.6g-1.6g=8.0g。因為銅不能和稀硫酸反應,在丙組實驗中加入45.6g稀硫酸,燒杯中剩余固體質量為7.2g,而在丁組實驗中加入60.8g稀硫酸后,燒杯中剩余固體質量仍然為7.2g,說明這兩個實驗中剩余的7.2g固體不能和稀硫酸反應,它是銅,故9.6g此混合物中氧化銅的質量為:9.6g-7.2g=2.4g。(2)根據甲組數據可知,每15.2g稀硫酸和0.8g氧化銅恰好完全反應。根據丁組數據,每份混合物中含有氧化銅2.4g。故可推知,乙組中氧化銅有剩余,而丙組實驗中45.6g稀硫酸和2.4g氧化銅恰好完全反應。(3)根據題中表格提供的數據分析,丙組實驗中45.6g稀硫酸和2.4g氧化銅恰好完全反應。根據丙組實驗數據,可以計算出恰好完全反應時溶液中硫酸銅的質量分數。解題過程,詳見答案。題型06圖像數據分析在計算中的應用1.(2024·河北·中考真題)為測定某稀硫酸中溶質的質量分數,向盛有100g(1)m的值為。(2)該稀硫酸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答案】(1)0.4(2)設:該稀硫酸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y。98y=24.5%答:該稀硫酸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24.5%。【詳解】(1)根據圖示可知,m的值為13g鋅與硫酸反應產生的氫氣質量。設:13g鋅與硫酸反應產生的氫氣質量為x。65x=0.4g;(2)根據圖示可知,100g硫酸與足量的鋅反應生成的氫氣質量為0.5g,見答案。2.(2024·山東菏澤·中考真題)超市賣的純堿產品中,往往含有少量的NaCl。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要通過實驗來測定某品牌純堿樣品中Na2CO3的質量分數。取12g純堿樣品放入燒杯中,加水完全溶解,逐滴加入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CaCl(1)完全反應后,生成沉淀的質量為g。(2)計算純堿樣品中Na2【答案】(1)10(2)解:設該純堿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為xx=10.6g則純堿樣品中Na2CO答:純堿樣品中Na2【詳解】(1)由圖可知,生成沉淀的質量為10g;(2)見答案。一、選擇題1.(2022·河南·中考真題)某金屬混合物由Mg、Al、Zn、Cu四種金屬中的兩種組成。6.5g該金屬混合物與足量的鹽酸反應,可得到0.2g氫氣,則該金屬混合物中一定不含有的金屬是A.Mg B.Al C.Zn D.Cu【答案】C【詳解】銅不與鹽酸反應,Mg、Al、Zn、三種金屬與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及其質量關系為:2Al由上述質量關系可知:6.5g鎂與鋁完全反應生成氫氣的質量大于0.2g;6.5g鎂與鋅完全反應生成氫氣的質量大于0.2g;6.5g鎂與銅完全反應生成氫氣的質量可能等于0.2g;6.5g鋁與鋅完全反應生成氫氣的質量大于0.2g;6.5g鋁與銅完全反應生成氫氣的質量可能等于0.2g;6.5g鋅與銅完全反應生成氫氣的質量小于0.2g;故該金屬混合物中一定不含有鋅,故選C。2.(2022·河南·中考真題)某種金屬混合物樣品由Mg、Al、Fe、Cu四種金屬中的兩種組成。2.2g該樣品與足量的稀硫酸反應,可得到0.2g氫氣,對該樣品的組成有如下猜測:①Mg和Al②Mg和Fe③Mg和Cu④Al和Fe⑤Al和Cu⑥Fe和Cu。其中合理的個數為A.2個 B.3個 C.4個 D.5個【答案】B【詳解】銅和稀硫酸不反應,Mg、Al、Fe三種金屬分別與稀硫酸反應的關系式為:Mg24+H2①24份質量的鎂和稀硫酸反應生成2份質量的氫氣,假設2.2g樣品全是鎂,生成的氫氣的質量小于0.2g,54份質量的鋁和稀硫酸反應生成6份質量的氫氣,假設2.2g樣品全是鋁,生成的氫氣的質量大于0.2g,Mg和Al組合與足量的稀硫酸反應,可得到0.2g氫氣;②假設2.2g樣品全是鎂,生成的氫氣的質量小于0.2g,56份質量的鐵和稀硫酸反應生成2份質量的氫氣,假設2.2g樣品全是鐵,生成的氫氣的質量小于0.2g,Mg和Fe組合與足量的稀硫酸反應,不能得到0.2g氫氣;③假設2.2g樣品全是鎂,生成的氫氣的質量小于0.2g,銅和稀硫酸不反應,Mg和Cu組合與足量的稀硫酸反應,不能得到0.2g氫氣;④假設2.2g樣品全是鋁,生成的氫氣的質量大于0.2g,假設2.2g樣品全是鐵,生成的氫氣的質量小于0.2g,Al和Fe組合與足量的稀硫酸反應,可得到0.2g氫氣;⑤假設2.2g樣品全是鋁,生成的氫氣的質量大于0.2g,銅和稀硫酸不反應,Al和Cu組合與足量的稀硫酸反應,可得到0.2g氫氣;⑥假設2.2g樣品全是鐵,生成的氫氣的質量小于0.2g,銅和稀硫酸不反應,Fe和Cu組合與足量的稀硫酸反應,不能得到0.2g氫氣;故選B。二、計算題3.(2024·江西·中考真題)碳酸鉀(K2(1)碳酸鉀在農業上可用作(選填“氮”、“磷”或“鉀”)肥。(2)反應過程中生成氣體的質量為g。(3)計算該鉀堿樣品中碳酸鉀的質量分數。(寫出計算過程,結果精確到0.1%)(4)該實驗所用稀硫酸中溶質的質量分數(選填“≥”或“≤”)9.8%。【答案】(1)鉀(2)2.2(3)解:設鉀堿樣品中碳酸鉀的質量為x。138鉀堿樣品中碳酸鉀的質量分數=答:鉀堿樣品中碳酸鉀的質量分數為98.6%。(4)≥【詳解】(1)碳酸鉀中的營養元素是鉀元素,屬于鉀肥,故填:鉀;(2)根據質量守恒定律,產生氣體的質量為:7g+50g-54.8g=2.2g;(3)見答案;(4)解:設50g足量的稀硫酸中至少有硫酸的質量為y。解得y=4.9g該實驗所用稀硫酸中溶質的質量分數至少是4.9g4.(2022·四川遂寧·中考真題)化學興趣小組整理藥品時,發現一瓶標簽受損的稀鹽酸。為測定該稀鹽酸的溶質質量分數,同學們進行了下圖的實驗(所選石灰石中的雜質不溶于水,也不與其他物質反應;生成氣體全部逸出)。請完成下列問題:(1)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g:(2)計算稀鹽酸的溶質質量分數(寫出計算過程)。【答案】(1)4.4(2)解:設氯化氫的質量為x73x=7.3g稀鹽酸的溶質質量分數為:7.3g100g答:稀鹽酸溶質質量分數為7.3%【詳解】(1)化學反應前后物質的總質量不變,則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10.4g+100g-106g=4.4g。(2)見答案。5.(2023·云南昆明·一模)電石(主要成分CaC2)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為測定某電石中CaC2的含量,取該電石樣品25g于燒杯中,向燒杯中加入足量的水,充分反應后,測得產生氣體的質量與反應時間的關系如圖所示(假設樣品中其它成分不與水反應)。請計算:(1)產生C2H2(2)該電石樣品中CaC2的質量分數。(化學方程式CaC2【答案】(1)7.8(2)解:設該電石樣品中CaC2的質量為64x=19.2g該電石樣品中CaC2的質量分數為=19.2g答:該電石樣品中CaC2【詳解】(1)根據關系圖看出,反應產生7.8gC2H2氣體后,生成物氣體質量就不在變化了,故說明產生C2H2的總質量為7.8g。(2)見答案。6.(2023·河北·中考真題)某興趣小組用如圖所示裝置制取O2,加熱混合物至不再產生氣體后,稱量試管中剩余固體的質量為20.0g

(1)生成O2的質量為(2)剩余固體中KCl的質量分數。【答案】(1)9.6(2)解:設剩余固體中氯化鉀的質量為x剩余固體中KCl的質量分數=14.9答:剩余固體中氯化鉀的質量分數為74.5%。【詳解】(1)依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氧氣的質量=29.6g-20.0g=9.6g;(2)解析見答案。7.(2024·四川南充·中考真題)為測定某食用小蘇打(標簽如圖)中NaHCO3的質量分數,取16.9g樣品于燒杯中,分兩次加入稀硫酸(該條件下雜質不參與反應),充分反應。測得實驗數據如表所示。食用小蘇打主要成分:NaHCO3NaHCO3含量:≥99%加入稀硫酸的次數第一次第二次加入稀硫酸的質量/g50.050.0生成氣體的質量/g5.03.8(1)兩次加稀硫酸后,生成二氧化碳的總質量是g。(2)通過計算說明樣品中NaHCO3含量與標簽是否相符(寫出計算過程)。(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aHCO3【答案】(1)8.8(2)解:設樣品中碳酸氫鈉的質量為x。168樣品中碳酸氫鈉的質量分數:16.8g答:樣品中碳酸氫鈉含量與標簽相符。【詳解】(1)第一次加入50.0g稀硫酸生成二氧化碳5.0g,第二次加入50.0g稀硫酸生成二氧化碳3.8g,說明樣品中碳酸氫鈉完全反應,第二次加入的稀硫酸過量;則共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5.0g+3.8g=8.8g;(2)見答案。8.(2023·湖南永州·中考真題)某化學興趣小組通過實驗測定石灰石中CaCO3的含量(假定石灰石中只含有CaCO3以及不與稀鹽酸反應的雜質)。將50g石灰石加入到過量的稀鹽酸中,產生的

請回答下列問題:(1)從上圖中可以看出,50g石灰石與過量稀鹽酸完全反應后生成CO2氣體的質量為g(假定CO(2)計算石灰石中CaCO3(3)有同學認為反應的時間t2=2t1【答案】(1)17.6(2)解:設石灰石中CaCO3的質量分數為x100x=80%答:石灰石中CaCO3的質量分數為80%。(3)不正確【詳解】(1)從圖中可看出,氫氧化鈉溶液增加的質量為17.6g,即為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質量;(2)過程見答案;(3)碳酸鈣和鹽酸的反應速率受鹽酸濃度的影響,隨著反應的進行,鹽酸的濃度減少,則反應速率減慢,所以t2>2t1,結論不正確。9.(2024·山東濰坊·中考真題)“金粉”(Cu?加入次數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第5次加入稀硫酸的質量/g2020202020反應后錐形瓶內物質總質量/g44.9464.8884.82a124.8回答下列問題。(1)a的數值為;第4次反應結束后,溶液中溶質的成分為(用化學式表示)。(2)計算樣品中銅的質量分數(寫出計算過程)。(3)測定實驗中,若將稀硫酸改為濃鹽酸,則銅的質量分數(填“偏大”“偏小”或“不變”)。【答案】(1)104.8ZnSO4、H2SO4(2)解:根據質量守恒定律,生成氫氣的總質量為25g+20g×5-124.8g=0.2g;設樣品中鋅的質量為x,65x=6.5g則樣品中銅的質量分數為25g答:樣品中銅的質量分數為74%。(3)偏小【詳解】(1)鋅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鋅和氫氣,根據質量守恒定律,生成氫氣的總質量為25g+20g×5-124.8g=0.2g;第1次加入20g稀硫酸,錐形瓶內減少的質量為20g+25g-44.94g=0.06g;第2次加入20g稀硫酸,錐形瓶內減少的質量為20g+44.94g-64.88g=0.06g;第3次加入20g稀硫酸,錐形瓶內減少的質量為64.88g+20g-84.82g=0.06g;說明每20g稀硫酸完全反應,產生氫氣的質量為0.06g;第4次加入20g稀硫酸,產生氫氣的質量為0.2g-0.06g×3=0.02g<0.06g,則反應后錐形瓶內物質的總質量應該為20g+84.82g-0.02g=104.8g,則a的數值為104.8;第5次加入20g稀硫酸,錐形瓶內物質的總質量為104.8g+20g=124.8g,沒有產生氫氣,綜上說明第4次加入20g稀硫酸時,鋅反應完全,且硫酸有剩余;故第4次反應結束后,溶液中溶質的成分為硫酸鋅和硫酸,化學式為ZnSO4、H2SO4;(2)見答案;(3)濃鹽酸具有揮發性,若將稀硫酸換成濃鹽酸,會使反應后錐形瓶內物質總質量偏小,則氣體的質量偏大,從而使鋅的質量計算結果偏大,導致銅的質量分數計算結果偏小。10.(23-24九年級上·河北邢臺·期中)某校實驗室工作人員欲測定某氯酸鉀樣品中氯酸鉀的質量分數,現取14g該樣品與2g二氧化錳混合,放入試管中充分加熱(雜質不發生反應),反應過程和數據如圖所示,請計算:(1)生成氧氣的質量為g。(2)該樣品中氯酸鉀的質量分數。(寫出計算過程)【答案】(1)4.8(2)解:設該樣品中氯酸鉀的質量為x。245x=12.25g樣品中氯酸鉀的質量分數=12.25g答:該樣品中氯酸鉀的質量分數為87.5%。【詳解】(1)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固體減少的質量就是氧氣的質量,所以生成氧氣的質量為16g-11.2g=4.8g。(2)見答案。11.(2024·山東威海·中考真題)某品牌“發熱鞋墊”中發熱劑的主要成分為鐵粉、活性炭和氯化鈉等。為測定其中鐵粉的含量,小明同學進行如下實驗:取5g發熱劑樣品于燒杯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至不再產生氣泡,測得加入稀硫酸的質量為23.4g,反應后燒杯內剩余物的總質量為28.3g,計算發熱劑中鐵粉的質量分數(假設其他成分不與酸反應)。【答案】解:設發熱劑中鐵粉的質量為x,鐵和稀硫酸反應有氫氣生成,生成氫氣的質量=5g+23.4g-28.3g=0.1g發熱劑中鐵粉的質量分數=2.8答:發熱劑中鐵粉的質量分數為56%。【詳解】解析見答案。12.(2024·廣東深圳·一模)某氫氧化鈉固體因保存不當部分變質生成了Na2CO3,取該樣品12.5g逐滴加入一定量的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時,得到75g溶液。反應中產生的氣體的質量與稀鹽酸的用量關系如圖所示。試計算:(1)氫氧化鈉中鈉元素的質量分數為。(2)剛加入稀鹽酸時沒有產生氣體的原因是。(3)圖像中x=g;(4)樣品中Na2CO3的質量分數。(寫出計算過程)【答案】(1)57.5%(2)稀鹽酸先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3)64.7(4)解: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為x,106解得x=5.3g則樣品中Na2CO3的質量分數為:5.3g答:樣品中Na2CO3的質量分數為42.4%。【詳解】(1)氫氧化鈉中鈉元素的質量分數為2323+1+16(2)向氫氧化鈉和碳酸鈉的混合液中加入稀鹽酸,稀鹽酸先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所以剛加入稀鹽酸時沒有產生氣體;(3)氫氧化鈉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碳酸鈉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氯化鈉、二氧化碳和水,根據質量守恒定律,12.5g+x=75g+2.2g,解得x=64.7g;(4)見答案。13.(2024·甘肅蘭州·中考真題)興趣小組同學得知雞蛋殼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就用它來測定某瓶標簽破損的稀鹽酸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稱取5.5g干燥的雞蛋殼(雜質不參加反應)于燒杯中,再將75g該稀鹽酸分3次加入,充分反應后得到實驗數據如下: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稀鹽酸的質量/g252525剩余固體的質量/g30.50.5請計算:(1)雞蛋殼中碳酸鈣的質量為g。(2)該稀鹽酸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是多少?(結果精確到0.1%)【答案】(1)5(2)解:設稀鹽酸中鹽酸的質量為x。則稀鹽酸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3.65答:稀鹽酸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7.3%。【詳解】(1)雞蛋殼主要成分是碳酸鈣,碳酸鈣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二氧化碳和水,雜質不參與反應,則由表格數據可知,雞蛋殼中碳酸鈣的質量為5.5g(2)由表格數據可知,第一次加入25g稀鹽酸反應后剩余固體的質量為3g,則消耗碳酸鈣的質量為5.5g-3g=2.5g,第二次加入25g稀鹽酸反應后剩余固體的質量為0.5g,則消耗碳酸鈣的質量為3g-0.5g=2.5g,第三次加入25g稀鹽酸反應后剩余固體的質量仍為0.5g,說明第二次加入25g稀鹽酸時碳酸鈣與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則共消耗稀鹽酸的質量為25g+25g=50g,計算過程見答案。14.(2023·江西·中考真題)圖1是碳酸鈣D3

(1)配制7.3%的稀鹽酸,量取時需要用到膠頭滴管和(填一種儀器)。(2)恰好完全反應時消耗稀鹽酸的質量為g。(3)計算每片藥片中碳酸鈣的質量并判斷是否與標簽相符。(寫出計算過程)(4)科學用藥,健康生活。下列說法正確的有______(填序號,雙選)。A.鈣是人體中的常量元素,故服用鈣片越多越好B.鈣片嚼食服用,可使碳酸鈣與胃酸反應更充分C.鈣片需密封保存,是因為室溫下碳酸鈣易分解D.飲用牛奶、豆漿,也可補充人體所需的鈣元素【答案】(1)量筒(2)100(3)解:設參加反應的碳酸鈣的質量為x,則有100x=10g則每片藥片中碳酸鈣的含量為10g答:每片藥片中碳酸鈣的質量與標簽相符。(4)BD【詳解】(1)配制7.3%的稀鹽酸,量取時需要用到膠頭滴管和量筒;(2)取8片藥片,研碎后逐漸加入質量分數為7.3%的稀鹽酸,稀鹽酸與碳酸鈣反應生成氯化鈣、二氧化碳和水,由圖2可知,當氣體的質量不再增加時,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