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物聯網技術及應用物聯網技術及應用
物聯網1物聯網簡介2物聯網架構圖3物聯網應用
物聯網起源1998年,美國麻省理工大學(MIT)的Sarma、Brock、Siu創造性地提出將信息互聯網絡技術與RFID技術有機地結合,即利用全球統一的物品編碼(EPC,ElectronicProductCode)作為物品標識,利用RFID實現自動化的“物品”與Internet的聯接,無需借助特定系統,即可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實現對任何物品的識別與管理。1999年,由美國統一代碼委員會(UCC)吉列和寶潔等組織和企業共同出資,在美國麻省理工大學成立Auto-IDCenter,在隨后的幾年中,英國、澳大利亞、日本、瑞士、中國、韓國等國的6所著名大學相繼加入Auto-IDCenter,對“物聯網”相關研究實行分工合作,開展系統化研究,提出最初物聯網系統構架:射頻標簽識讀器Savant軟件對象名稱解析服務(ONS)實體標記語言服務器2003年11月1日,國際物品編碼組織(GS1)出資正式接管EPC系統,并組成EPCGlobal進行全球推廣與維護。與此同時,原6所大學的AUTO-ID實驗室轉到EPCGlobal下的技術組,作為EPC實驗室,繼續對EPC系統的應用提供技術支持,提出物聯網系統架構:EPC編碼EPC標簽讀寫器中間件對象名稱解析服務(ONS)EPC信息服務(EPCIS)廣義的物聯網含義利用條碼、射頻識別(RFID)、傳感器、全球定位系統、激光掃描器等信息傳感設備,按約定的協議,實現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的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的連接(anything、anytime、anywhere),從而進行信息交換和通訊,以實現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的龐大網絡系統。普適計算泛在網絡物聯網RFID傳感器網絡業界對物聯網的通用理解從技術理解
物聯網是一種智能網絡。物聯網中的所有物體信息通過智能感應裝置,經傳輸網絡,傳到指定的信息處理中心或將信息從信息處理中心傳送給物體,最終實現物與物、人與物之間的自動化信息交互與處理。從應用理解
物聯網是指把世界上所有的物體都聯接到一個網絡中,形成“物聯網”,然后“物聯網”又與現有的互聯網結合,實現人類社會與物理系統的整合,達到以更加精細和動態的方式管理生產和生活的目的。物聯網三個特征全面感知可靠傳輸智能處理感知傳輸智能利用RFID、傳感器、二維碼等能夠隨時隨地采集物體的動態信息。通過網絡將感知的各種信息進行實時傳送。利用計算機技術,及時地對海量的數據進行信息控制,真正達到了人與物的溝通、物與物的溝通。舉例理解物聯網手機定位如果手機=RFID裝置,基站=閱讀器,手機用戶=物品;即使用戶不打,這也是一個與物聯網很類似的應用。基站會定時給手機發出信息,手機接收后再應答,以便網絡獲得手機的狀態和位置;而當網絡將手機號(RFID)與用戶(物品)對應后,網絡就可以確切地知道物品的位置等一系列信息。各國物聯網的戰略或計劃2008年-美國智慧地球IBM提出的“智慧地球”概念(建議政府投資新一代的智慧型基礎設施)已上升至美國的國家戰略。該戰略認為IT產業下一階段的任務是把新一代IT技術充分運用在各行各業之中,具體地說,就是把感應器嵌入和裝備到電網、鐵路、橋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統、大壩、油氣管道等各種物體中,并且被普遍連接,形成“物聯網”。2009年-歐盟物聯網行動物聯網行動計劃。具體而務實,強調RFID的廣泛應用,注重信息安全。2009年6月,歐盟委員會向歐盟議會、理事會、歐洲經濟和社會委員會及地區委員會遞交了《歐盟物聯網行動計劃》(InternetofThings-AnactionplanforEurope),以確保歐洲在建構物聯網的過程中起主導作用。行動計劃共包括14項內容,主要有管理、隱私及數據保護、“芯片沉默”的權利、潛在危險、關鍵資源、標準化、研究、公私合作、創新、管理機制、國際對話、環境問題、統計數據和進展監督等一系列工作。2009年-日本i-Japan戰略i-Japan戰略。在u-Japan的基礎上,強調電子政務和社會信息服務應用。2004年,日本信息通信產業的主管機關總務省(MIC)提出2006~2010年間IT發展任務——u-Japan戰略。該戰略的理念是以人為本,實現所有人與人、物與物、人與物之間的連接,即所謂4U=ForYou(Ubiquitous,Universal,User-oriented,Unique),希望在2010年將日本建設成一個“實現隨時、隨地、任何物體、任何人(anytime,anywhere,anything,anyone)均可連接的泛在網絡社會”。2009年-韓國u-Korea戰略繼日本提出u-Japan戰略后,韓國也在2006年確立了u-Korea戰略。u-Korea旨在建立無所不在的社會(ubiquitoussociety),也就是在民眾的生活環境里,布建智能型網絡(如IPv6、BcN、USN)、最新的技術應用(如DMB、Telematics、RFID)等先進的信息基礎建設,讓民眾可以隨時隨地享有科技智慧服務。其最終目的,除運用IT科技為民眾創造食衣住行育樂各方面無所不在的便利生活服務,亦希望扶植IT產業發展新興應用技術,強化產業優勢與國家競爭力。2009年-中國感知中國感知中國。2009年8月7日家寶總理在無錫考察時提出要盡快建立中國的傳感信息中心或者叫“感知中國”中心。物聯網1物聯網簡介2物聯網架構3物聯網應用物聯網體系架構物聯網體系架構物聯網的技術框架物聯網體系架構應用層應用層是構建在物聯網技術架構之上的應用系統,包括商業貿易、物流、農業、軍事等等不同的應用系統。網絡層網絡層,即進行信息交換的通信網絡,包括有Internet、WIFI網以及無線通信網絡等網絡。信息采集層數據采集指通過包括條碼、射頻識別、無線傳感器、藍牙等在內的自動識別與近場通信技術獲取物品編碼信息的過程。編碼層編碼層是物聯網的基石,是物聯網信息交換內容的核心和關鍵字。編碼是物品、設備、地點、屬性等的數字化名稱。物聯網1物聯網簡介3物聯網應用2物聯網架構圖物聯網應用物聯網應用給放養的牲畜中的每一只羊都貼上一個二維碼,這個二維碼會一直保持到超市出售的肉品上,消費者可通過手機閱讀二維碼,知道牲畜的成長歷史,確保食品安全。我國已有10億存欄動物貼上了這種二維碼。
物聯網應用2002年,英特爾公司率先在俄勒岡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無線葡萄園。傳感器節點被分布在葡萄園的每個角落,每隔一分鐘檢測一次土壤溫度、濕度或該區域有害物的數量,以確保葡萄可以健康生長。研究人員發現,葡萄園氣候的細微變化可極大地影響葡萄酒的質量。通過長年的數據記錄以及相關分析,便能精確的掌握葡萄酒的質地與葡萄生長過程中的日照、溫度、濕度的確切關系。這是一個典型的精準農業、智能耕種的實例。葡萄園環境監測系統示意圖物聯網應用機場防入侵上海浦東國際機場防入侵系統鋪設了3萬多個傳感節點,覆蓋了地面、柵欄和低空探測,多種傳感手段組成一個協同系統后,可以防止人員的翻越、偷渡、恐怖襲擊等攻擊性入侵。上海移動的車務通將在2010年世博會期間全面運用于上海公共交通系統,以最先進的技術保障世博園區周邊大流量交通的順暢。電力管理江西省電網對分布在全省范圍內的2萬臺配電變壓器安裝傳感裝置,對運行狀態進行實時監測,實現用電檢查、電能質量監測、負荷管理、線損管理、需求側管理等高效一體化管理,一年來降低電損1.2億千瓦時。物聯網應用
2002年,由英特爾的研究小組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以及巴港大西洋大學的科學家把無線傳感器網絡技術應用于監視大鴨島海鳥的棲息情況。位于緬因州海岸大鴨島上的海燕由于環境惡劣,海燕又十分機警,研究人員無法采用通常方法進行跟蹤觀察。為此他們使用了包括光、濕度、氣壓計、紅外傳感器、攝像頭在內的近10種傳感器類型數百個節點,系統通過自組織無線網絡,將數據傳輸到300英尺外的基站計算機內,再由此經衛星傳輸至加州的服務器。在那之后,全球的研究人員都可以通過互聯網察看該地區各個節點的數據,掌握第一手的環境資料,為生態環境研究者提供了一個極為有效便利的平臺。大鴨島生態環境監測系統物聯網應用人身上可以安裝不同的傳感器,對人的健康參數進行監控,并且實時傳送到相關的醫療保健中心,如果有異常,保健中心通過手機,提醒您去醫院檢查身體。物聯網應用利用部署在大街小巷的全球眼監控探頭,實現圖像敏感性智能分析并與110、119、112等交互,實現探頭與探頭之間、探頭與人、探頭與報警系統之間的聯動,從而構建和諧安全的城市生活環境。對珍貴的古老建筑進行保護,是文物保護單位長期以來的一個工作重點。將具有溫度、濕度、壓力、加速度、光照等傳感器的節點布放在重點保護對象當中,無需拉線鉆孔,便可有效地對建筑物進行長期的監測。此外,對于珍貴文物而言,在保存地點的墻角、天花板等位置,監測環境的溫度、濕度是否超過安全值,可以更妥善地保護展覽品的品質。物聯網應用物聯網應用頻譜物聯網管理平臺移動POS金融供應鏈智能運輸工業自動化智能建筑消防公共安全環境保護氣象數字化醫療遙感勘測軍事農業林業水務電力煤炭石化設備、安全、節能防火、勘察、報警污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護眼教程思路》課件
- 《豐富多樣的車輛》課件
- 2025新能源汽車轉讓合同模板
- 2024年籃球裁判員考試重要試題及答案概覽
- 2024年農作物種子產業發展試題及答案
- 2025建筑材料采購合同范本參考
- 2024年籃球裁判員對賽事的影響力試題及答案
- 財務報表審查與評價能力試題及答案
- 證券市場的創新融資路徑與模式試題及答案
- 游泳救生員資格考試前的真題解析與試題及答案
- 中國肥胖及代謝疾病外科治療指南(2024版)解讀
- 醫院建設項目驗收管理流程
- 工業能源管理的數字化轉型
- 設計院保密管理制度(3篇)
- 2-2生態脆弱區的綜合治理(分層練習)解析版
- 《投資理財課件》課件
- 2024年公務員考試公共基礎知識常識題庫及答案(共五套)
- 2024人工智能大模型技術財務應用藍皮書
- 闊盤吸蟲病病因介紹
- 跨學科實踐活動6+調查家用燃料的變遷與合理使用(教學設計)九年級化學上冊同步高效課堂(人教版2024)
- 《初中語文非連續性文本教學實踐研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