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人高考語文高頻考點速記題庫-現代文閱讀理解與技巧試題_第1頁
2025年成人高考語文高頻考點速記題庫-現代文閱讀理解與技巧試題_第2頁
2025年成人高考語文高頻考點速記題庫-現代文閱讀理解與技巧試題_第3頁
2025年成人高考語文高頻考點速記題庫-現代文閱讀理解與技巧試題_第4頁
2025年成人高考語文高頻考點速記題庫-現代文閱讀理解與技巧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年成人高考語文高頻考點速記題庫——現代文閱讀理解與技巧試題考試時間:______分鐘總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現代文閱讀理解要求:閱讀下面的文章,然后回答問題。閱讀下面短文,完成第1~5題。《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的一篇散文,以下是節選: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葉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雖然是滿月,天上卻有一層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為這恰是到了好處——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別有風味的。月光是隔了樹照過來的,高處叢生的灌木,落下參差的斑駁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彎彎的楊柳的稀疏的倩影,卻又像是畫在荷葉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勻;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荷塘的四面,遠遠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樹,而楊柳最多。這些樹將一片荷塘重重圍住;只在小路轉彎,有七八株荷花的那一處,漏著幾段空隙,像是特為月光留下的。樹梢上隱隱約約的是一帶遠山,只有些大意罷了。樹縫里也漏著一兩點路燈光,沒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這時候最熱鬧的,要數樹上的蟬聲與水里的蛙聲;但熱鬧是它們的,我什么也沒有。忽然想起采蓮的事。采蓮是江南的舊俗,菱兒和荷葉是荷塘上的東西,但在我心里,它們卻并不屬于這一類。采蓮的人倒是我的親戚,不過我并不認識他們。采蓮是江南的舊俗,菱兒和荷葉是荷塘上的東西,但在我心里,它們卻并不屬于這一類。采蓮是江南的舊俗,菱兒和荷葉是荷塘上的東西,但在我心里,它們卻并不屬于這一類。1.下列對文中劃線詞語“恰是到了好處”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指月光與云層的和諧,使月光不能朗照B.表達了作者對月光的喜愛之情C.運用比喻手法,將月光與云層的關系比作酣眠與小睡的關系D.說明了月光與云層的和諧,使月光不能朗照,恰到好處2.下列關于作者寫作手法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章開頭運用了比喻手法,將月光比作流水,生動形象地描繪了月光的美麗B.文章中運用了擬人手法,將樹上的蟬聲與水里的蛙聲描繪得栩栩如生C.文章結尾運用了對比手法,將采蓮的人與荷塘上的東西進行對比,表達了作者的情感D.文章整體運用了動靜結合的手法,將荷塘上的景色描繪得如詩如畫二、現代文閱讀理解要求:閱讀下面的文章,然后回答問題。閱讀下面短文,完成第6~10題。《背影》是朱自清先生的一篇散文,以下是節選:我去南京,他送我到車站。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臺,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我趕緊拭干了淚,怕他看見,也怕別人看見。我再向外看時,他已抱了朱紅的包裹走了。過鐵道時,他先將包裹放在地下,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包裹,走到車上。他走了幾步,回過頭看見我,說:“進去吧,里邊沒人。”等他的背影混入來來往往的人里,再找不著了,我便進來坐下,我的眼淚又來了。近幾個月來,父親和我不知有多少回這樣地離別。我最怕的是他的身體不好,他身體若好,我這次決不至于和他分離。我的父親是一個好人,只是有些迂。他滿心想讓我有出息,所以常常拿我作他生活的重心。6.下列對文中劃線詞語“蹣跚”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形容父親走路的樣子B.表達了父親對兒子的關愛C.說明了父親年紀已大,身體不好D.強調了父親送兒子到車站的不易7.下列關于作者寫作手法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章開頭運用了描寫手法,將父親的形象描繪得栩栩如生B.文章中運用了對比手法,將父親的形象與兒子進行對比,表達了作者的情感C.文章結尾運用了抒情手法,表達了作者對父親的思念之情D.文章整體運用了描寫與抒情相結合的手法,將父親的形象描繪得如詩如畫8.下列關于作者情感態度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作者對父親的關愛之情溢于言表B.作者對父親的思念之情深沉C.作者對父親的感激之情不足D.作者對父親的擔憂之情溢于言表9.下列關于文章主題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章主題是父子情深B.文章主題是父愛如山C.文章主題是作者對父親的思念之情D.文章主題是作者對父親的感激之情10.下列關于文章結構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章結構嚴謹,層次分明B.文章開頭點題,結尾呼應C.文章中間部分詳細描寫了父親的形象D.文章整體運用了描寫與抒情相結合的手法四、現代文閱讀理解要求:閱讀下面的文章,然后回答問題。閱讀下面短文,完成第11~15題。《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的一篇散文,以下是節選: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葉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雖然是滿月,天上卻有一層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為這恰是到了好處——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別有風味的。月光是隔了樹照過來的,高處叢生的灌木,落下參差的斑駁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彎彎的楊柳的稀疏的倩影,卻又像是畫在荷葉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勻;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荷塘的四面,遠遠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樹,而楊柳最多。這些樹將一片荷塘重重圍住;只在小路轉彎,有七八株荷花的那一處,漏著幾段空隙,像是特為月光留下的。樹梢上隱隱約約的是一帶遠山,只有些大意罷了。樹縫里也漏著一兩點路燈光,沒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這時候最熱鬧的,要數樹上的蟬聲與水里的蛙聲;但熱鬧是它們的,我什么也沒有。11.文章中“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這句話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A.比喻B.排比C.設問D.擬人12.文章中“高處叢生的灌木,落下參差的斑駁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這句話表達了什么意境?()A.月光的美麗B.荷塘的寧靜C.樹影的奇特D.環境的幽靜13.文章中“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勻;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這句話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A.比喻B.排比C.設問D.擬人14.文章中“荷塘的四面,遠遠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樹,而楊柳最多”這句話表達了什么?()A.樹木的繁茂B.樹木的整齊C.樹木的多樣性D.樹木的美麗15.文章中“這時候最熱鬧的,要數樹上的蟬聲與水里的蛙聲;但熱鬧是它們的,我什么也沒有”這句話表達了什么情感?()A.悠閑自得B.寂寞孤獨C.歡快愉悅D.沉思感慨五、現代文閱讀理解要求:閱讀下面的文章,然后回答問題。閱讀下面短文,完成第16~20題。《背影》是朱自清先生的一篇散文,以下是節選:我去南京,他送我到車站。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臺,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我趕緊拭干了淚,怕他看見,也怕別人看見。我再向外看時,他已抱了朱紅的包裹走了。過鐵道時,他先將包裹放在地下,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包裹,走到車上。他走了幾步,回過頭看見我,說:“進去吧,里邊沒人。”等他的背影混入來來往往的人里,再找不著了,我便進來坐下,我的眼淚又來了。近幾個月來,父親和我不知有多少回這樣地離別。我最怕的是他的身體不好,他身體若好,我這次決不至于和他分離。我的父親是一個好人,只是有些迂。他滿心想讓我有出息,所以常常拿我作他生活的重心。16.文章中“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這句話描寫了什么?()A.父親的外貌特征B.父親的身份地位C.父親的穿著打扮D.父親的性格特點17.文章中“他先將包裹放在地下,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包裹,走到車上”這句話表達了什么?()A.父親對兒子的關愛B.父親的勤勞C.父親的細心D.父親的謹慎18.文章中“等他的背影混入來來往往的人里,再找不著了,我便進來坐下,我的眼淚又來了”這句話表達了什么情感?()A.悲傷B.感激C.欣慰D.思念19.文章中“我的父親是一個好人,只是有些迂。他滿心想讓我有出息,所以常常拿我作他生活的重心”這句話表達了什么?()A.父親對兒子的期望B.父親的慈愛C.父親的嚴厲D.父親的無奈20.文章的主題是什么?()A.父子情深B.父愛如山C.父子的離別D.父子的交流六、現代文閱讀理解要求:閱讀下面的文章,然后回答問題。閱讀下面短文,完成第21~25題。《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的一篇散文,以下是節選: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葉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雖然是滿月,天上卻有一層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為這恰是到了好處——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別有風味的。月光是隔了樹照過來的,高處叢生的灌木,落下參差的斑駁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彎彎的楊柳的稀疏的倩影,卻又像是畫在荷葉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勻;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荷塘的四面,遠遠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樹,而楊柳最多。這些樹將一片荷塘重重圍住;只在小路轉彎,有七八株荷花的那一處,漏著幾段空隙,像是特為月光留下的。樹梢上隱隱約約的是一帶遠山,只有些大意罷了。樹縫里也漏著一兩點路燈光,沒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這時候最熱鬧的,要數樹上的蟬聲與水里的蛙聲;但熱鬧是它們的,我什么也沒有。21.文章中“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這句話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A.比喻B.排比C.設問D.擬人22.文章中“高處叢生的灌木,落下參差的斑駁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這句話表達了什么意境?()A.月光的美麗B.荷塘的寧靜C.樹影的奇特D.環境的幽靜23.文章中“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勻;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這句話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A.比喻B.排比C.設問D.擬人24.文章中“荷塘的四面,遠遠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樹,而楊柳最多”這句話表達了什么?()A.樹木的繁茂B.樹木的整齊C.樹木的多樣性D.樹木的美麗25.文章中“這時候最熱鬧的,要數樹上的蟬聲與水里的蛙聲;但熱鬧是它們的,我什么也沒有”這句話表達了什么情感?()A.悠閑自得B.寂寞孤獨C.歡快愉悅D.沉思感慨本次試卷答案如下:一、現代文閱讀理解1.D解析:文中“恰是到了好處”運用了比喻手法,將月光與云層的關系比作酣眠與小睡的關系,說明了月光與云層的和諧,使月光不能朗照,恰到好處。2.C解析:文章開頭運用了比喻手法,將月光比作流水,生動形象地描繪了月光的美麗;文章中運用了擬人手法,將樹上的蟬聲與水里的蛙聲描繪得栩栩如生;文章結尾運用了對比手法,將采蓮的人與荷塘上的東西進行對比,表達了作者的情感。二、現代文閱讀理解6.C解析:“蹣跚”形容父親走路的樣子,表達了父親年紀已大,身體不好。7.C解析:文章結尾運用了抒情手法,表達了作者對父親的思念之情。8.C解析:作者對父親的感激之情在文中有所體現,如“他滿心想讓我有出息,所以常常拿我作他生活的重心”。9.C解析:文章主題是作者對父親的思念之情。10.B解析:文章開頭點題,結尾呼應,中間部分詳細描寫了父親的形象。三、現代文閱讀理解11.A解析:“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這句話運用了比喻手法。12.C解析:“高處叢生的灌木,落下參差的斑駁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這句話表達了樹影的奇特。13.A解析:“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勻;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這句話運用了比喻手法。14.A解析:“荷塘的四面,遠遠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樹,而楊柳最多”這句話表達了樹木的繁茂。15.B解析:“這時候最熱鬧的,要數樹上的蟬聲與水里的蛙聲;但熱鬧是它們的,我什么也沒有”這句話表達了寂寞孤獨。四、現代文閱讀理解16.C解析:“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這句話描寫了父親的穿著打扮。17.A解析:“他先將包裹放在地下,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包裹,走到車上”這句話表達了父親對兒子的關愛。18.A解析:“等他的背影混入來來往往的人里,再找不著了,我便進來坐下,我的眼淚又來了”這句話表達了悲傷。19.A解析:“我的父親是一個好人,只是有些迂。他滿心想讓我有出息,所以常常拿我作他生活的重心”這句話表達了父親對兒子的期望。20.A解析:文章的主題是父子情深。五、現代文閱讀理解21.A解析:“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這句話運用了比喻手法。22.C解析:“高處叢生的灌木,落下參差的斑駁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這句話表達了樹影的奇特。23.A解析:“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勻;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這句話運用了比喻手法。24.A解析:“荷塘的四面,遠遠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樹,而楊柳最多”這句話表達了樹木的繁茂。25.B解析:“這時候最熱鬧的,要數樹上的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