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學年泰安市高二語文下學期4月期中考試卷2025.04本試卷共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和座位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現代文閱讀(32分)(一)現代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①汴河是一條古老的運河,即春秋戰國時期鴻溝水系中的汳水。淮水則是中國古代的“四瀆”之一,《禹貢》謂大禹治水時,“導淮自桐柏,東會于泗、沂,東入于海”。也就是說,汴水與淮水本來并不直接相通。自隋煬帝開通濟渠,從洛陽西苑引谷、洛水達于河,又自板渚引河通于淮,汴水始自陳留偏離舊道,在泗州匯入淮水。上述這種水道地理上的變化,也使得唐代文人的運河行旅詩歌在表現汴河與淮水時,形成一種特殊的文學意象。②自古提及黃河者,除了感嘆其奔騰萬里的氣勢外,多矚目其水色之渾黃。汴河引黃河水為源,因此也便成為一條濁河。唐人行旅來往汴河,也多關注這一相對較為特殊的水質現象。高適《東征賦》云:“出東苑而遂行,沿濁河而茲始。”這里所謂的“濁河”,即宋州附近的汴河。渾濁是汴河留給唐人最為深刻的印象,唐人旅居汴河路次,因此常以“濁水”代指汴河,并將其引為詩歌意象。③白居易《茅城驛》云:“汴河無景思,秋日又凄凄。地薄桑麻瘦,村貧屋舍低。早苗多間草,濁水半和泥。最是蕭條處,茅城驛向西。”汴河兩岸本多平原,如白居易所言,真可謂“無景思”也。加上秋日凄清,此時又正是汴河水淺難行之時,“濁水半和泥”的汴河也自然成為這種凄涼蕭條的一部分。孟郊《汴州別韓愈》中的“不飲濁水瀾,空滯此汴河”則是個人情感在汴河濁水上的投射,詩人惡其名蓋因空滯不歸的焦慮使然。④此外,汴水渾濁既是常態,則汴水澄清也便成為一種瑞象。姚合《寄汴州令狐相公》云:“汴水從今不復渾,秋風鼙鼓動城根。梁園臺館關東少,相府旌旗天下尊。詩好四方誰敢和,政成三郡自無冤。”以汴水澄清比喻令狐楚治理汴州的政績,可以說是“濁汴”意象的絕妙反用。⑤與提及汴河多關注其水質渾濁不同的是,唐人提及淮河時多稱“清淮”。“清淮”原是清水與淮水的并稱。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云:“清河,在縣治西,即泗水下流也。”南北朝時期,“清淮”則逐漸演變成為淮河之代稱。⑥至唐代,“清淮”已經成為具有吟詠價值的詩歌意象。《文苑英華》載楊諫《月映清淮流》賦、徐敞及佚名的《月映清淮流》詩,皆唐人的省試作品,均引何遜詩中的“月映清淮流”一句為題。“清淮”這一意象被引入省試詩賦,說明其文學審美價值已經逐步經典化。唐詩中大量與運河行旅相關的“清淮”意象,既是這種經典化過程中的一部分,也可以視為這種經典文學意象對文學創作所產生的擴散性影響。⑦綜合以上的分析,獨立來看,唐代運河行旅詩中的“濁汴”與“清淮”意象各有其意義承載。但淮河在中國具有分水嶺的意義,而從唐代的運河交通來看,汴河、淮河與邗溝連接兩京和東南地區,汴、淮交匯處作為不同文化區域的分界線,最易引發“秦地故人成遠夢,楚天涼雨在孤舟”(李端《宿淮浦憶司空文明》)的感嘆。崔顥《晚入汴水》則云:“昨晚南行楚,今朝北溯河。客愁能幾日,鄉路漸無多。晴景搖津樹,春風起棹歌。長淮亦已盡,寧復畏潮波。”從運河行旅的角度來看,由淮入汴或是由汴入淮所引起詩人情感的波動,無疑是傳統的地域分野觀念借助運河交通所產生的文化影響。⑧由淮入汴或是由汴入淮的情感波動固然與“山川地脈分”(孟浩然《送吳宣從事》)等傳統文化認知相關,但更直接的是與行旅之人的旅途觀感相聯系。如李嘉祐《游徐城河忽見清淮因寄趙八》云:“自緣遲暮憶滄洲,翻愛南河濁水流。初過重陽惜殘菊,行看舊浦識群鷗。朝霞映日同歸處,暝柳搖風欲別秋。長恨相逢即分首,含情掩淚獨回頭。”詩由“忽見清淮”而引發,由濁汴與清淮交匯處的特殊水質現象,引起“長恨相逢即分首”的感嘆。在這首詩里,“濁汴”和“清淮”兩個詩歌意象結合在一起,已經超越了兩者各自獨立時候的內涵指向,生發出新的意蘊。⑨除了具象地表現汴淮交匯處的地理現象及抒寫由此引發的心理感受,唐詩中的濁汴清淮意象還進一步引申。如劉禹錫《浪淘沙九首》其三云:“汴水東流虎眼文,清淮曉色鴨頭春。君看渡口淘沙處,渡卻人間多少人。”詩由汴淮交匯處渡口的不同水質現象,表達世事人生流變不常之理。孟郊《憩淮上觀公法堂》云:“淮水色不污,汴流徒渾黃。且將琉璃意,凈綴芙蓉章。”用濁汴清淮交匯而淮水自清的現象,喻清凈之心不染塵俗的道理。這些詩歌中的濁汴清淮意象,超越了對現實中的運河交通地理的書寫,無疑是對基于運河交通所生發的這一文學意象的合理拓展。(摘編自滕漢洋《唐詩中的“濁汴清淮”意象》)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3分)A.汴水與淮水本來并不相通,在隋煬帝開通通濟渠后,汴水匯入淮河,水道地理上的變化也帶來了唐代運河行旅詩的變化。B.渾濁是汴河留給唐人最為深刻的印象,唐人以“濁水”指汴河,“濁汴”便定格為詩人抒發凄清悲涼之情的固定意象。C.汴水澄清是令狐楚治理汴州的直接結果,姚合通過《寄汴州令狐相公》歌頌令狐楚的政績超越了自然現象。D.“濁汴”“清淮”作為詩歌意象,單獨使用時有不同的內涵指向,而二者合用后就完全改變了原來的意蘊。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材料按“濁汴清淮”的順序先重點講“濁汴”,指出唐代詩人已將“濁汴”這一特殊的水質現象引為詩歌意象。B.第六段中唐代詩人將“清淮”引為詩歌意象,證明了經典文學意象能夠對文學創作產生擴散性影響。C.第八段中李嘉祐的詩歌《游徐城河忽見清淮因寄趙八》,論證了詩人的情感波動與傳統文化認知直接相關。D.作者按“先分后總”的結構展開論證,多處引用唐人詩句,不僅增強了說服力,也使文章具有濃厚的文化氣息。3.下列選項中最適合作為論據來支撐第二段觀點的一項是(3分)A.劉公領舟楫,汴水揚波瀾。萬里江海通,九州天地寬。(岑參《送張秘書充劉相公通汴河判官,便赴江外覲省》)B.不敢唾汴水,汴水入東海。污泥龍王宮,恐獲不敬罪。(盧仝《冬行三首》)C.汴水東流無限春,隋家宮闕已成塵。行人莫上長堤望,風起楊花愁殺人。(李益《汴河曲》)D.萬艘龍舸綠絲間,載到揚州盡不還。應是天教開汴水,一千余里地無山。(皮日休《汴河懷古》)4.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詩人們作詩時可以從同一角度多次使用同一意象,也可以巧妙創新使用該意象。B.“清淮”這一意象如果沒有被引入省試詩賦,就不可能實現其審美價值的經典化。C.研究唐詩有許多視角,從地理區劃分析地域變化對詩人情感的影響是可行的做法。D.詩人在意象本體特點的基礎上對意象所做的合理引申,豐富深化了意象的內涵。5.請結合材料,簡要概括“濁汴”“清淮”承載的意蘊。(4分)
(二)現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三春時節鳥聲稠卓
然又是三春時節,村里的鳥兒又該高唱它們最熱烈的季歌了。鄉村三春是詩,是畫,是辛棄疾的《鷓鴣天》:“陌上柔桑破嫩芽。東鄰蠶種已生些。平岡細草鳴黃犢,斜日寒林點暮鴉……”讀辛棄疾的詞,感覺就是在讀鄉村三春。其實,鄉村三春也是一座金色的音樂廳。聽眾或站在老槐樹底下,或站在離轆轤不遠的柿樹蔭里,看杏花隨風飄落,聽好鳥唱好音。鄉村的鳥兒一年四季無不歡歌,而三春鳥兒的歌聲更婉轉,更清脆,更清新,更清純。鄉村鳥兒多,也如江東子弟,劣衿少,才俊多。諸如啄木鳥、杜鵑、黃鶯、喜鵲、燕子、鴿子、布谷鳥、白頭翁、灰喜鵲……人們聽著鳥兒的歌聲,也不忘抬頭看看老墻上那些文字:《萬花燈》《節節高》《慢流》《大泣顏回》《柳春景》《葡萄架》《石榴花》《大開門》《小開門》……其中還有一闋《憶江南》,似乎并不合轍,也缺了字,試著補上去,大概是這樣的:“水龍吟,盡在藿谷洞。青鼓下山鬧端陽,五馬馱來五福榮。打雁風入松。醉太平,踏青小桃紅。柳春景好戲牡丹,緊流慢流不相同。招軍武夜城。”字寫得并不整齊,也不是一個人寫的,也不是一個時代寫的。有用墨寫的,有用木炭寫的,也有用紅土或老石灰寫的,什么字體都有,說是字,又像是畫,水墨一樣,濃的,淡的,像霧,又像煙。把一堵堵老墻弄得越發古老、蒼涼,任春風刮來刮去,卻總是那么安靜。外路人經過小鎮,總要駐足看看,卻又看不明白。和哥說,老墻上那些文字,都是鄉村音樂會的曲牌,都是前人記憶中的往事。往事既然不可以淡忘,就把歲月的痕跡涂抹到大墻上,成為鄉村一代人又一代人的心靈背景。和哥是我的鄰居,一個鄉村文化人。和哥說,鳥兒是三春最好的歌手,它們善于獨唱,善于對唱,善于大合唱,更善于多重唱,即所謂百鳥爭春。鳥兒的歌唱驅散了鄉村生活的黯淡、愁苦和寂寥,給如常的日月增添了層層生機和光輝。正如古人說的“三春桃李本無言,卻被斜陽鳥雀喧”。鄉村如果沒有音樂,沒有鳥聲,亦如“披褐守長夜”。從古至今,鄉村人對音樂情深,對鳥兒情深。他們把那些曲牌寫在藿谷洞的大墻上,以拙澀的文字小心翼翼地給予保護,他們用善良與米粒兒保護會唱歌的鳥兒。過年過節,人們總要往房坡上扔些饃塊什么的給鳥兒;在地頭吃飯的時候,不管桶里的飯菜夠不夠吃,也要撒一些給鳥兒;下柿子、打棗兒,也一定要在樹上星星點點留幾個給鳥兒;收獲谷子的時候,留下幾個谷穗給越冬的鳥兒;冬季下雪的時候,人們都會抓一把紅高粱或者金黃的谷米,撒在樓窗口的窗臺上,給饑寒中的鳥兒……“勸君莫打三春鳥,子在巢中望母歸”,鄉村人以悲憫的情懷,保護會唱歌的鳥兒。鳥兒一聲,三春生輝。站在早春的田野上,行走在早春的溪畔澗邊,你會聽到一聲又一聲清麗的鳥鳴:“黃蟲兒黃蟲兒哥哥哩……黃蟲兒黃蟲兒哥哥哩……”黃蟲兒的叫聲真好聽,音色是嫩黃的,仿佛柳樹剛剛吐出來的新芽。“黃蟲兒”是鳥兒的名字,這鳥兒天下著名的另一個名字是你熟悉的,也是經常在詩文中讀到的,叫黃鸝。但在我們村子里,并沒有人知道這鳥兒還有這么一個好聽的名字,只覺得它口口聲聲叫“黃蟲兒”,叫得自然,樸實,真誠;我們也覺得格外親切,熨帖,知心著意。有人說我們把黃鸝叫“黃蟲兒”太土氣,“那正是我們鄉村的書卷氣,”和哥說,“《詩經》里它也叫‘黃鳥’,以‘黃鳥’作題的就有兩首,一首是《秦風·黃鳥》,一首是《小雅·黃鳥》。除了《黃鳥》,還有《葛覃》《凱風》《綿蠻》,十多處地方都說到了黃鳥。”我們的跛腿和哥,會時常抱一本《詩經》,拄著拐棍,來到我們家的院子里,坐在我們堂屋的廊腳上,翻開《詩經》念起來。和哥說,歷史發展到唐宋,“黃鸝”這個飽富詩意的名字,方才走進唐詩宋詞。比如杜甫的“兩個黃鸝鳴翠柳”,比如秦觀的“黃鸝又啼數聲”。《詩經》并沒有遠離我們,古老的風尚依然流轉在我們的鄉村,我們世世代代依然呼叫“黃蟲兒”,依然學著黃蟲兒唱“黃蟲兒黃蟲兒哥哥哩……”村里還有人說,黃蟲兒飛到哪里,鐵棒槌(渾身黢黑)也飛到哪里,一黃一黑,總是如影隨形。黃蟲兒在柿樹蔭里唱一聲“黃蟲兒黃蟲兒哥哥哩”,鐵棒槌就在近處的核桃樹蔭里唱一聲“得兒兒哩!得兒兒哩!”一唱一和,美妙的音韻,如玉玦撞擊一般好聽。黃蟲兒不但喜歡唱美聲,巢也筑得巧奪天工。它們銜來各種毛發細草,盤結成一個圓圓的球形,用纖細如發的絲繩兒把球巢吊起來,吊在柿樹或者核桃樹遠揚的柔枝上,四面八方,綠葉層層,任是帶毒的蟲蟻蛇蝎百般刁鉆也難侵擾。圓圓的小巢旁邊開個口子,說是窗,也是門。早晨,黃蟲兒依著門啼叫一聲:“黃蟲兒黃蟲兒哥哥哩!”不遠的樹蔭里,便會立即應出一聲:“得兒兒哩!得兒兒哩!”把一個水汪汪的早晨,叫得又和平,又寧靜。……每逢三春時候,我都會想起我們所在的鄉村。三春時節的鳥聲,是大自然的饋贈,是生活的旋律,更是心靈的慰藉。(有刪改)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描寫鄉村鳥兒時,將其比作“江東子弟”;“劣衿少,才俊多”運用對比,突出了鳥兒的種類繁多。B.“音色是嫩黃的”運用通感賦予黃蟲兒的叫聲以色彩,使其具體可感,突出黃蟲兒叫聲的清麗。C.由“巢也筑得巧奪天工”一句,可看出黃蟲兒的生存智慧,突出它的聰明才智和高超技藝,豐富它的形象。D.文中多次提到《詩經》,既豐富了文章內容,增添了文化底蘊,又展現了鄉村文化與傳統文化深厚淵源。7.下列對文中“老墻上那些文字”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憶江南》巧妙串聯傳統詞牌與曲牌名,構建出富有畫面感的民俗畫卷。B.老墻上的文字字體多樣,書寫材質多樣,濃淡相間,如獨具韻味的水墨畫。C.老墻上的文字雖非出自同一人、同一時代,但都是鄉村音樂會的曲牌。D.老墻上的文字承載著前人記憶中的往事,成為鄉村生活的唯一背景。8.三春時節,藿谷洞擬舉辦詩歌朗誦會,和哥獲邀朗誦辛棄疾的《鷓鴣天》,請補足下表所示的朗誦腳本。(4分)9.請結合文本談談你對文章結尾畫線句的理解。(6分)
二、古代詩文閱讀(37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2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材料一:權萬紀與侍御史李仁發,俱以告訐有寵于上,由是諸大臣數被譴怒。魏征諫曰:“萬紀等小人,不識大體,以訐為直,以讒為忠。陛下非不知其無堪,蓋取其無所避忌,欲以警策群臣耳。而萬紀等挾恩依勢,逞其奸謀,凡所彈射,皆非有罪。陛下縱未能舉善以厲俗,奈何昵奸以自損乎!”上默然,賜絹五百匹。久之,萬紀等奸狀自露,皆得罪。秋,八月,丙子,上謂群臣曰:“朕開直言之路,以利國也,而比來上封事者多訐人細事,自今復有為是者,朕當以讒人罪之。”(節選自《資治通鑒·唐紀》)材料二:《傳》曰:“為人君而不知《春秋》之義,前有讒而不見,后有賊而不知。”《春秋》之義,何義也?適庶明長幼序尊卑別刑賞定重農抑末進賢遠奸貴義賤利端本清源自治而物正之義也。知此,則讒賊不足以逞,而違此者之為讒賊,不待擿發而如觀火。舍是,乃求之告訐以知之,而不知告者之為讒賊也。宜其迷惑失守,延讒賊于肘腋,而以自危亡也。人主明其義于上以進退大臣,大臣奉此義以正朝廷,朝廷飭此義以正郡邑,牧之有守令,核之有觀察采訪之使,裁之有執憲之大臣。茍義明而法正,奸頑不軌者惡足以恣行而無忌?即有之,亦隱伏于須臾,而終必敗,奚事告訐乎?告訐興,則賞罰之權全移于健訟之匹夫,而上何貴有君,下何貴有執憲之臣哉?且夫為人告訐者,洵不道矣,而愿樸柔懦之民,能奮起以與奸頑爭死命者,百不得一也。非夫險诐無憚之徒,惡有暇日以察人之隱愚,而持短長操必勝之術,以與官吏豪強角逐?忘尊卑,輕禍福,背親戚,叛朋友,吏胥脅其長官,奴隸制其主伯,正《春秋》之義所斥為讒賊,必杜絕其萌蘗者也。知其害而早絕之,則讒無不見,賊無不知,昭昭然揭日月以與天下相守于法紀,吞舟漏網之奸,其得容于政簡刑清之日者,蓋亦寡矣。太宗曰:“朕開直言之路,以利國也,上封事者訐人細事,當以讒人罪之。”而其時吏不殃民,民不犯上,韙矣哉!(節選自王夫之《讀通鑒論》卷二)10.材料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3分)適庶明長幼A序尊卑B別刑賞C定重農抑末D進賢遠奸貴義E賤利F端本清源G自治H而物正之義也。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比,近來,與《論語》中“比及三年,可使有勇”的“比”意思不同。B.罪,問罪,與《鴻門宴》中“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的“罪”用法不同。C.茍,如果,與《諫太宗十思疏》中“終茍免而不懷仁”的“茍”意思相同。D.察,探察,與《答司馬諫議書》中“終必不蒙見察”的“察”用法相同。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材料一權萬紀與李仁發因告訐而得太宗寵幸,幸虧魏征反復勸諫才使他們的罪行暴露。B.材料一唐太宗后來意識到告發他人細事的行為有害,決定對這類行為以讒言罪論處。C.材料二認為告訐之風盛行會導致賞罰之權落入好訟之徒手中,因此主張杜絕告訐。D.材料二指出告訐行為違背了《春秋》之義,會出現吏胥脅迫長官、奴隸反抗主人的現象。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1)陛下縱未能舉善以厲俗,奈何昵奸以自損乎!(2)舍是,乃求之告訐以知之,而不知告者之為讒賊也。
14.請簡要分析王夫之杜絕告訐之風的論證思路。(5分)(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詩歌,完成15~16題。題畫竹鄭板橋秋風昨夜渡瀟湘,觸石穿林慣作狂。惟有竹枝渾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場。題畫竹鄭板橋四十年來畫竹枝,日間揮寫夜間思。冗繁削盡留清瘦,畫到生時是熟時。15.下列對這兩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前詩運用擬人手法突出了秋風的狂暴無情,為塑造竹子的形象提供了背景。B.后詩記錄了詩人的創作心得,“四十年”則凸顯出詩人對竹的專注與熱愛。C.從詩歌標題和內容可得知,兩首詩均為題畫詩,都描寫了竹子的外形特征。D.兩首詩取材相同,分別運用描寫、敘述的表達方式,體現不同的寫作目的。16.這兩首《題畫竹》都圍繞“竹”展開,但表達的思想感情不同,請簡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小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過秦論》中,“__,__”的對比描寫,突出了秦始皇在軍事威懾與政治監控上的雙重暴政。(2)《屈原列傳》中,司馬遷用“__,__”揭示《離騷》創作的原因是君王昏聵與小人讒害,暗示了創作背景。(3)《燕歌行》中的“__,__”描寫了塞外荒寒與孤城危殆的典型環境。三、語言文字運用(21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22題。(本題共5小題,21分)在遙遠的北極,那片被冰雪主宰的世界,生活著地球上體型最為龐大的陸地食肉動物————北極熊。它們身披“白色戰衣”,以其獨特的身姿和習性,在冰原與海洋間自在穿梭,繁衍生息。北極熊為何只生活在北極?原因主要有:一是地理隔離。熊類祖先的出現距今約500萬年,由棕熊演化而來的北極熊距今僅約60萬年。而南極洲板塊的形成比熊類祖先的出現早6000多萬年,并且是一個被海洋環繞的大陸,與其他大陸并不相連。這種大洋的隔斷,使陸生熊類無法遷移過去,盡管北極熊是游泳高手,但也不可能遷徙過去,因為適應北極寒冷環境的它們,無法跨越廣闊的熱帶海洋。二是生態環境不同。雖然北極和南極都是冰天雪地的極地環境,但兩者仍存在諸多不同。北極的中心是海洋,周圍環繞著陸地,這種獨特的環境,不僅為北極熊提供適宜的生存空間,
①
,比如海豹,這是北極熊的主要食物來源。而且,北極寒冷的氣候也促使北極熊進化出適應極寒的生理特征,比如厚厚的脂肪層,能夠讓它們在北極的低溫下保持體溫。南極的生態環境則截然不同。被厚厚冰層覆蓋著的大陸常年平均氣溫比北極還要低,且風速極大,這種環境超出了北極熊的適應范圍。即使北極熊貿然進入南極,其生存幾率可能為零。北極熊的外形刊稱大自然的杰作。尤其是皮膚,很多人以為北極熊是白色的,其實,它們的皮膚呈黑色。
②
,是因為北極熊的毛發有著特殊構造。那一身篷松的白色毛發,實則每一根都是透明的空心管,就像一個個微小的光纖,能將光線散射,讓北極熊呈獻出白色或者淺黃色。同時,這些空心管還能把陽光引入,吸收熱量,幫助北極熊抵卸嚴寒。科學研究證明,黑色物體的吸熱能力特別強。北極熊的黑色皮膚也不例外,這不僅有益于它們在寒冷的環境中保持體溫、③
,還便于它們在淺水中隱藏,捕捉獵物。北極變熱令北極熊無處棲身。一個國際組織預測,這種大型肉食動物會因此數量銳減,有的種群到2100年甚至可能滅絕。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已將北極熊列入易危級別,這無疑是對人類敲響的警鐘。18.下面各句中引號的使用與“白色戰衣”的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A.古語說“聽其言而觀其行”,聽一個人的言論還要看他的行為是否符合他的言論。B.他像是不喜歡“國民詩人”這個字的,都改成“民眾詩人”了。C.手腳瘦得像蘆棒梗一樣,于是大家就拿“蘆柴棒”當作了她的名字。D.敵人“圍剿”那百頃大葦塘的時候,她們配合子弟兵作戰,出入在那蘆葦的海里。19.請在文中畫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2個字。(6分)20.請將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改成一個長單句,可適當增刪詞語。(4分)21.文中第六段中有四個錯別字,請找出并加以改正。(4分)22.請為世界自然保護聯盟設計一條保護北極熊的宣傳語,至少使用一種修辭手法,不超過20字。(4分)
四、寫作(60分)23.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寫作。(60分)君子處事,于義合者為利,于義背者為害。————金纓《格言聯璧·處事類》讀了以上名言,你有何思考和感悟?請據此寫一篇文章。要求:自行立意,自擬題目,自選文體,不少于800字。參考答案一、現代文閱讀(32分)(一)現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6分)1.A(B“固定意象”錯C“直接結果”錯D“完全改變”錯)2.C(論證了“詩人的情感波動與傳統文化認知直接相關”錯)3.B4.B(“就不可能實現其審美價值的經典化”錯)5.①凄涼蕭條之景②空滯不歸之情③人生流變之理④清凈不染之心(每點1分,共4分)(二)現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6.A(“突出了鳥兒的種類繁多”錯,應該是“突出了才俊般的鳥兒數量多”)7.D(“唯一”錯,于文無據)8.①田間小路上,展現柔桑、嫩芽、細草等春日景象。(2分)②語調低沉(1分)③“愁”字(1分)(共4分)9.①“大自然的饋贈”指鳥聲是春天的一部分,體現了自然的豐富與美好。②“生活的旋律”指鳥聲與村莊的生活節奏緊密相連,是鄉村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③“心靈的慰藉”指鳥聲能夠觸動人們的情感,成為思鄉的紐帶,帶來溫暖與安慰。(每點2分,共6分)二、古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2分)10.DFG11.C(“終茍免而不懷仁”中“茍”是姑且、暫且)12.A(“反復勸諫”錯)13.(1)陛下縱然不能標舉善行來激勵世俗,怎么能親近奸邪之人來損害自己的威信呢!(落實“厲俗”,激勵世俗;“奸”,形容詞作名詞,奸邪之人;“自損”,賓語前置,損害自己。(各1分)保持語句通暢。(1分)共4分)(2)舍棄這(一大義),卻想通過讓人告發的方式來發現奸賊,卻不知道揭發的人自己就是進讒之臣或奸賊。(落實“是”,這;“乃”,卻;判斷句。(各1分)保持語句通暢。(1分)(共4分)14.①開篇引用《傳》中的話,提出君主不知《春秋》之義的危害。(1分)②闡明《春秋》之義對整肅朝綱、維護君臣權威的重要性;(2分)③揭示告密者的邪惡本性,指出告訐的危害,并引用唐太宗的話,強調杜絕告訐的必要性。(2分)(共5分)(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15.C(第一首沒有寫竹子的外形)16.①前詩贊美了竹子不畏艱難、頑強抗爭的精神,表達了詩人面對逆境時堅韌不拔的人生態度;②后詩表達了詩人對藝術創作的感悟,追求簡約清瘦的藝術風格,揭示了藝術創作從生疏到熟練的辯證關系。(每點3分,共6分)(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1)良將勁弩守要害之處,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2)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讒諂之蔽明也(3)大漠窮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有錯別字,該空不得分,共6分)三、語言文字運用(本題共5小題,21分)18.C19.①還提供了豐富的食物資源②之所以看起來很“白”③減少體內能量消耗(每處2分,共6分)20.示例一:被厚厚冰層覆蓋、常年平均氣溫比北極更低且風速極大的大陸環境超出了北極熊的適應范圍。示例二:北極熊難以適應被厚厚冰層覆蓋、常年平均氣溫比北極更低且風速極大的大陸環境。(不是單句,0分;其余得分點,每點1分。共4分)21.“刊”改為“堪”,“篷”改為“蓬”,“獻”改為“現”,“卸”改為“御”(每點1分,共4分)22.冰川為裳,黑膚為甲,守護白色精靈的最后家園!(使用修辭,(2分)體現北極熊的特點,(1分)句意通暢。(1分)共4分)四、寫作(60分)23.請參照2024年新高考Ⅰ卷作文評分標準評閱。附參考譯文:材料一:權萬紀與侍御史李仁發,都是通過檢舉告發而得到太宗寵幸,因此朝中眾大臣多次被譴責。魏征勸諫道:“權萬紀等小人,不識治國大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供應鏈追溯區塊鏈技術的應用與實踐
- 農業可持續發展中的區塊鏈技術應用
- 保險科技引領下的數字化便捷服務新模式
- 新客服員工作總結
- 企業社會責任在醫療行業中的體現
- 中國醫療器械市場概況與發展策略
- 企業數字化轉型中的食品安全管理與應用案例
- 從研發到市場醫療創新的專利管理全流程
- 優化醫療供應鏈中的資金使用效率
- 2025年中國雙組份玻璃漆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云-邊-端協同架構設計-洞察分析
- 品管圈PDCA案例-中醫醫院減少住院患者艾灸燙傷率醫院改善成果匯報
- 《新聞基礎知識》近年考試真題題庫(附答案)
- 【MOOC】大學攝影基礎-福建師范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MOOC】固體物理學-北京交通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心衰病人的觀察與護理
- 20241115某克縫紉機供應鏈計劃IBP PPDS詳細解決方案
- 愛護環境主題班會課件
- 大班游戲活動案例《快樂沙池》
- 糖尿病飲食指導護理
- DB41T 1633-2018 排油煙設施清洗服務規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