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四川省涼山2024-2025學年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三診)歷史試題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碼填寫清楚,將條形碼準確粘貼在條形碼區域內。2.答題時請按要求用筆。3.請按照題號順序在答題卡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卷上答題無效。4.作圖可先使用鉛筆畫出,確定后必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描黑。5.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皺,不準使用涂改液、修正帶、刮紙刀。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5分,共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天子獨以印稱璽,又獨以玉,群臣莫敢用”,該現象始于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2.強調祭祀祖先,悼念死者的教化作用。這種觀點屬于:()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3.中世紀的西歐,兩個相距僅幾百英里的地方,一個地方有大量的糧食,另一個地方卻在遭受饑餓是很正常的事情。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A.西歐出現了等級君主制,大封建主仗勢以鄰為壑B.國王以糧食為武器,限制糧食貿易,反對城市自治C.莊園制經濟封閉和自給自足,人們生活范圍小,交往少D.奧斯曼帝國崛起控制了亞歐商路,破壞了西歐商業環境4.“都鐸朝的君主在不得已的時候總會退一步,而斯圖亞特朝的詹姆士和查理卻沒有這種機巧,他們無論如何不能容忍議會的存在,因而遷怒了民族——王朝的立身之本”,進而導致了:A.暴力革命 B.光榮革命 C.議會改革 D.君主立憲5.民歌《罵蔣匪》“一罵蔣中正,全國下通令,進攻鄂豫皖,圍剿我紅軍。二罵蔣匪軍,勾結土豪和鄉紳,血腥殘殺我紅軍,手段真殘忍……”該民歌反映了A.國民大革命面臨失敗危機 B.革命根據地受到嚴重沖擊C.紅軍主力轉戰于江南各省 D.解放戰爭戰略反攻的背景6.20世紀50年代埃及總統納賽爾說:“的確,我們的人民大多數還是文盲。但政治上的文盲人數卻比20年前少得多……收音機改變了一切……今天,人們在最偏遠的鄉村也能得知各地所發生的一切,并作出自己的判斷。領導人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樣統治國家。”這直接說明A.科技成果的普及推動了政治民主化的進程B.信息化時代的到來推動了文化教育水平的提升C.知識經濟時代人民政治自覺性提高D.人類政治文明往往領先于文化水平而發展7.1954年12月,在一次黨內外人士座談會上指出,政協仍有存在的必要,但是我們不能把政協搞成國家權力機關。此話的主要背景是A.第一個五年計劃的頒布B.社會主義改造完成C.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確立D.中共八大召開8.1689年,雖然《權利法案》“只是在最低限度上改變了國王的權力,但不能說它只具有最低限度的意義”。這是因為此法案A.開啟了限制王權的歷程B.消除了國王與議會間的矛盾C.奠定了民主憲政的基礎D.廢除了英國的君主制度9.烏爾比安的《論告示》中記載:“如果洗衣人收到了一件交付清洗的衣服,而老鼠將衣服咬壞了。那么,洗衣人要對此依照承攬之訴承擔責任。”這一案例體現的羅馬法原則是A.重視證據B.公平公正C.契約至上D.注重程序10.1887年王韜短篇小說集《淞隱漫錄》刊載于《申報》,書中多有西方美女與中國男子相戀的題材。西方女子家世不俗,仰慕中國文化,并于危難之際利用自己掌握的西方技術幫助丈夫渡過難關。這反映了作者A.對中西關系的客觀認識 B.復雜矛盾的文化心理C.以拓展國人視野為目的 D.崇尚科學的理性精神11.唐詩有豐富的地方風物意象。通過檢索全唐詩庫四萬多首唐詩,發現包含“江”字的詩有6447條,包含“舟”“船”的詩共3313條,包含“漁”“魚”的詩共2784條,包含“蓮”“荷”的詩共1827條。這反映了唐代A.農業經濟發展較快 B.水陸交通比較發達C.江南經濟文化興盛 D.現實主義詩歌盛行12.下列發生于古希臘歷史上“古典時代”的是A.城邦制度形成 B.梭倫改革 C.克利斯提尼改革 D.伯里克利執政13.1919年,有學者發表文章,主張多研究問題,少談些主義。為此,李大釗指出:“我是喜歡談談布爾什維主義的”,“宣傳理想的主義與研究實際問題是交相為用、并行不悖的”。這場“問題與主義”之爭A.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B.體現思想界救國道路的分歧C.促進民主科學的廣泛傳播 D.推動中國民主革命開始轉型14.西漢初年,一些先朝的禮制如車馬殉葬制度不復存在;從漢文帝到漢武帝末年,車馬殉葬制度在諸侯王墓葬中重新被發現。這一變化表明西漢A.中央集權進一步強化 B.社會經濟得到迅速發展C.諸侯王實力日益增強 D.儒家思想重新受到重視15.明末清初,學者余起霞說:“吾鄉習尚日異月新,余幼時見親朋宴集,所用不過宋碗,其品或四或六,其味亦只魚蝦雞豕……自后,宋碗變為宮碗,宮碗又變為冰盤,冰盤又變為五簋十景九云鑼。其中所陳,窮極水陸。一席所費,可作貧家終歲需矣。”這反映了明清時期A.民間手工業部門生產日益發達 B.商品經濟發展引發奢侈風尚盛行C.奢侈性消費導致社會走向貧困 D.社會習俗逾越禮制現象日趨普遍16.1948年10月丘吉爾提出“三環外交”:第一環是英聯邦,包括英國及其自治領、殖民地;第二環是英語世界,包括英、美、加拿大等講英語的國家;第三環是聯合起來的歐洲。環環相扣,以英國為核心。此項政策的提出主要基于A.以美蘇為首的兩大集團對峙局面的形成B.遏制共產主義勢力在歐洲擴張的需要C.歐共體的政治聯合步伐落后于經濟聯合D.二戰后英國和歐洲的國際地位被削弱17.如圖為近代以來具有代表性的美術作品。這三幅作品都體現了A.理性主義精神 B.現代主義精神 C.批判主義精神 D.現實主義精神18.在美國,產值在100萬美元以上的大企業,1904年約1900個,占企業總數的0.9%,而它們據有的工人占工人總數的25.6%,它們的產值占總產值的38%。材料表明A.美國經濟獲得了快速發展 B.美國壟斷組織發展程度較高C.美國開始進入壟斷資本主義階段 D.美國企業生產和資本集中程度高19.有學者認為,普魯士19世紀60、70年代的勝利,為“1918和1945年的失敗打下基礎”。下列各項能夠作為其論斷依據的是A.德國繼承了普魯士軍國主義B.德國結束了四分五裂的局面C.俾斯麥宰相實行“鐵血政策”D.德國推行世界政策爭霸全球20.《顧亭林詩文集》記載:君子之為學也,非利己而已也,有明道淑人之心,有按亂反正之事,知天下之勢之何以流極而至于此,則思起而有以教之。下列項中,與材料反映的觀點相對應的是A.“天下為主君為客” B.“經世致用”C.“循天下之公” D.“以天下之權,寄之天下之人”21.“東周時期,王朝軟弱無力,封建主相互混戰不絕,表面上是個多事的時期。不過,這也是一個社會經濟發生根本變革,從而決定而且永久地決定中國發展進程的時期。”這段話說明,該時期A.面臨激烈的社會變革與經濟轉型B.經濟領域已發生較為深刻的變化C.處于王室衰微與諸侯紛爭的境地D.經濟迅速發展與周王室權勢漸強22.西班牙人找不到同等競爭力的貨物同中國商人交換,就將美洲殖民地生產的大量白銀運往菲律賓,支付給中國商人。這就是當時著名的中國、菲律賓、西屬美洲殖民地之間以中國商品和美洲白銀為交換的、跨越整個太平洋的國際大三角貿易。從材料可以推知當時A.中國在國際貿易中處于優勢地位B.中國白銀大都來自與西班牙貿易C.西班牙經濟發展程度遠低于中國D.西班牙的貨物質量低劣竟爭力低23.占卜與風水在中國起源很早,但在民間廣為流行則始于宋朝,主要原因是A.商業發達,社會流動加劇B.社會動亂,瘟疫戰爭不斷C.理學興起,儒家思想流行D.帝王提倡,佛道宗教盛行24.《史記·項羽本紀》記載“楚雖三戶,亡秦必楚”,表達了楚地人再少也要復仇的強烈愿望。陳勝起義建立的政權也以“張楚(張大楚國)”為號。這說明A.楚國舊地對秦的統一缺乏認同感B.秦并沒有建立起全國郡縣制管理C.秦的暴政不是秦滅亡的根本原因D.楚國舊地人民企圖重新統一全國25.宋代民事立法較之唐代有大規模發展,內容廣泛,條文細密,涉及所有權、債、財產繼承、契約關系等十幾個方面。宋代民事立法發展表明A.社會治理體系實現法制化 B.經濟發展強化私有權觀念C.政府對經濟活動控制加強 D.私有財產權得到法律保護26.這是1960年1月某雜志刊登的《引洮河水上山》,展現了當時甘肅為了解決干旱問題,在高山上修建水渠引水的場景。這可以用來反映我國A.社會主義工業化在穩步中前進B.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面貌C.農村生產關系發生了根本變化D.經濟體制改革釋放了農村活力27.北宋真宗統治時期,朝廷采取減免敗役,重視農業、平抑糧價、修改商稅等措施,使朝廷的收入、耕地面積,戶口數量,人均財富均出現大幅增長,史稱“咸平之治”。這一“治世”局面出現得益于A.政府經濟治理模式的調整 B.工商業市鎮的迅速興起C.政府重農抑商政策的施行 D.解決西北邊境隱患的實效28.晚清人士曾評價某書“使清學正統派之立腳點,根本搖動,一切古書,皆須重新檢查估價。”該評價針對的是A.林則徐《四洲志》 B.魏源《海國圖志》C.康有為《新學偽經考》 D.梁啟超《變法通議》29.《紅星畫報》是紅軍總政治部編輯出版的第一份畫報。如圖是該報曾刊登的一副宣傳畫《支部應成為游擊隊中的火車頭》。畫面上是一列行進中的火車,車頭或車廂分布寫著“支部”和“游擊隊”,意味著黨支部建在連隊上。該宣傳畫反映了《支部應成為游擊隊中的火車頭》A.中共在敵后戰場艱苦抗戰 B.中共注重加強黨對軍隊的領導C.全民族抗戰局面已經形成 D.工農武裝割據政權的廣泛建立30.公元前400年前后,雅典的城市中分布著普尼克斯會場、狄奧尼索斯劇場、阿果拉廣場等大量的公共設施。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是A.雅典人口的增長 B.城市規模的持續擴大C.民主政治的需要 D.商業交易場所嚴重不足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1題10分,第32題12分,第33題12分,共計34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3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改革開放以前,中國社會保障制度是一個城鄉二元分割的體系,高度附屬于計劃經濟體制。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體制逐步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1984年,社會保障體系開始了由國家保險向社會保險的轉變。1991年,國務院頒布了《關于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開始在城鎮推廣養老保險基金社會統籌。1998年,《國務院關于建立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決定》頒布,規定醫療保險費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1999年,《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條例》發布并實施。新世紀以來,中國社會保障制度出現迅速發展的特征,各項政策措施不斷出臺實施。經濟增長成果通過社會保障制度惠及了全體人民,反過來又支撐中國經濟持續增長。2007年,在城市低保制度成功實施的基礎上,農村低保制度開始施行。國家、企業和個人責任共擔的社會保險制度的構建,成為中國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的主體內容,社會救助制度則成為市場化進程中發揮重要作用的基礎性制度。2018年3月,國務院機構革,在保留民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的同時,新組建退役軍人事務部、國家醫療保障局,使整個社會保障管理體制得以重構。——摘編自韓克慶《中國社會保障制度的改革與發展》等(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改革開放以來社會保障體系變革的特點。(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改革開放以來社會保障體系變革的意義。32.材料二戰后,德國對歷史問題的反省非常徹底。戰后德國歷屆領導人都明確承認,希特勒德國發動侵略戰爭,德國對其后果“全面承擔責任”,并向受害國人民“認罪、道歉”“請求寬恕”。聯邦德國還頒布了一系列法律規定,以防止納粹沉渣泛起和新納粹產生。教育青年面對納粹罪行和侵略真相,樹立正確歷史觀。根據1952年聯邦德國同美英法三個占領國簽訂的《波恩條約》,德國要對境內外受納粹迫害者進行賠償。尊重戰后國際協定,承認戰后邊界,對鄰國放棄一切領土要求。走和平崛起道路,置身于一體化的歐洲,減少鄰國對納粹德國“東山再起”的疑懼。1970年,聯邦德國總理勃蘭特的“華沙之跪”被稱之為歐洲一千年來最強烈的謝罪表現。通過以勃蘭特為代表的歷屆政府的不懈努力,有力地推動著德國與東方國家的和解進程,使德國順利加入聯合國而融入國際大家庭。——摘編自梅兆榮《德國如何反省二戰侵略歷史》(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二戰后德國為解決歷史問題而采取的措施。(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上述措施的影響。33.材料19世紀末,金本位制已成為各大商業國的唯一本位貨幣制度。國際金本位制的確立及隨之而來的國際銀價的跌落,使得包括中國在內的實行銀本位制的國家在國際經濟交往中處于不利地位。《辛丑條約》簽訂后,列強要求中國將賠款折算成各國貨幣支付。根據當時國際貨幣匯率,清政府每年在支付賠款本息之外,還要支付300萬兩左右的“鎊虧”。1902年底,清政府正式請求美國政府出面幫助穩定金本位國家與銀本位國家之間的貨幣比價。美國試圖通過普及金本位制穩定國際匯率,便利其貿易和投資;同時,推進美元國際化,與長期主宰國際貿易的英鎊展開競爭。1903年9月美國政府任命精琪為赴華“會議貨幣專使”,他提出17條建議,大致可分三方面:一是劃一國內貨幣,實行金匯兌制度;二是推行新幣制和維持金銀比價之法;三是中國幣制改革應接受外國列強的指導和監督,并聘請外國人全權主持中國幣制改革。此外,他認為新貨幣制度有可能損害地方督撫官員、錢莊甚至外國銀行的利益,普通百姓對新幣制缺乏了解,以及新幣制須獲得列強和外商的同情與支持等。1905年11月19日,清廷頒布上諭,公開宣布采用銀本位制《——摘編自崔志海《精琪訪華與清末幣制改革》(1)根據材料,概括精琪來華主導清末幣制改革的原因。(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評精琪貨幣改革方案。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5分,共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D【解析】
根據材料,天子的印稱為璽,用玉來制作,禁止民間使用玉來制印,這反映君主為了突出“天子至尊,皇權至上”,嚴禁老百姓僭越。皇帝制度從秦朝開始,故答案為D;ABC都是奴隸社會,還沒有皇帝制度,排除。2、A【解析】
儒家思想強調祭祀祖先,悼念死者的教化作用,故選A;道家主張無為,墨家主張兼愛非攻,法家主張法治和中央集權,與材料信息無關,排除BCD。3、C【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莊園制經濟的封閉、分散,導致中世紀歐洲各地豐荒不通,人們的經濟文化聯系很少,C選項正確;等級君主制時期,歐洲各地的商品經濟發展,聯系增強,A選項不符合題意;歐洲各國限制糧食貿易、奧斯曼人控制商路破壞商業環境,都不是造成各國物資無法流通的根本原因,BD兩選項錯誤。4、A【解析】
材料反映了斯圖亞特王朝和議會之間的矛盾,用和平的方式不能解決,就只有用暴力的方式,導致資產階級革命爆發,故選A;光榮革命是資產階級革命的最后階段,它是人們推翻詹姆斯二世統治的表現,體現不出和查理的關系,B錯誤;議會改革不是推翻封建君主專制統治,C錯誤;國王和議會的矛盾,首先是引發了資產階級革命,然后才是確立了君主立憲制,選項表述不能直接體現材料含義,D錯誤。5、B【解析】
根據材料中“紅軍”的稱謂,可知這是1927年到1937年的國共對峙時期,此時國民黨正在圍剿紅軍,材料表現的就是對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圍剿,同時國民黨勾結土豪和鄉紳殘害紅軍,這些都反映了革命根據地受到國民黨的嚴重沖擊,故B項符合題意;材料是國民大革命以后的國共十年對峙時期,A項錯誤;材料中沒有關于紅軍主力的信息,C項錯誤;材料是國共十年對峙時期,不是解放戰爭時期,D項錯誤。故選B。6、A【解析】
題干中埃及總統納賽爾認為收音機減少了埃及“政治上的文盲人數”“領導人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樣統治國家”,據此可知收音機等信息技術的發展推動了世界的民主化進程。收音機的普及提高了民眾的參政議政意識,促進埃及政治民主化的發展,故A項符合題意;材料沒有反映埃及信息化時代的到來推動了文化教育水平的提升,因為人民大多數還都是文盲,故B項不符合題意;根據題意可知人民的政治自覺性是受到現代信息技術的影響,而非是自覺提高,故C項不符合題意;題干不能反映政治文明和文化水平發展的先后問題,故D項不符合題意。7、C【解析】
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召開,宣布了由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代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職權、以《共同綱領》代替《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過渡狀態的結束,標志了人民代表大會的確立,與材料1954年12月的時代背景是一致的。而第一個五年計劃的頒布是1953年,社會主義改造完成和中共八大召開都是在1956年。故C正確。8、C【解析】
依據材料結合所學可知,《權利法案》奠定了英國君主立憲政治的基礎,該“法案”雖然對國王權力的限制有限,但歷史意義重大,因此C選項正確。A選項錯誤,在《權利法案》頒布之前,英國就已經有了限制王權的法案,如1215年英國《大憲章》的訂立;B選項錯誤,該法案頒布后議會和國王之間的矛盾依然存在;D選項錯誤,《權利法案》廢除的是英國的君主專制,不是君主制。故正確答案為C選項。9、C【解析】
試題分析:“洗衣人收到了一件交付清洗的衣服”時,實際和衣服主人就已經形成一個契約,即衣服主人支付一定數量的勞動報酬,而洗衣人將衣服干凈完好地交給衣服主人。該案例中的洗衣人之所以要受到懲罰,顯然是因為他的失職導致無法履行契約。故C正確。考點: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制度·羅馬法的起源與發展·羅馬法的發展與完善【詳解】請在此輸入詳解!10、B【解析】
依據材料“西方女子家世不俗,仰慕中國文化,并于危難之際利用自己掌握的西方技術幫助丈夫渡過難關”并結合當時中國的社會狀況來看,面對列強對中國的侵略,王韜還希望列強給予中國幫助,體現了其矛盾的心理狀態。B正確;材料表明王韜沒有真正認識到列強對中國的意圖,A排除;結合所學可知,王韜是早期維新派代表,主張向西方學習,而不是單純的拓寬國人視野,C排除;材料未涉及對理性精神的崇尚,D排除。故選B。11、C【解析】
依據材料“有豐富的地方風物意象”“包含‘江’字的詩有6447條,……包含‘蓮’‘荷’的詩共1827條”并結合唐代的社會狀況可知,唐朝商業發展迅速,尤其是南方地區通過海路與世界其他地區之間的聯系逐漸加強,表明江南水鄉的經濟文化逐漸興盛。C正確;依據材料“舟”“船”“漁”“魚”來看,材料表述的和漁業有關,未體現農業的發展狀況,A錯誤;材料未體現陸地交通的狀況,B錯誤;材料未反映詩歌屬于浪漫主義還是現實主義,D錯誤。故選C。12、D【解析】
根據所學,古典希臘時期是古希臘的一個歷史時期,這一時期正是雅典民主政治的黃金時期,而伯里克利執政時期正處于這一階段,故D項符合題意;城邦制度形成大約在公元前8世紀,排除A項;梭倫改革是公元前594年,排除B項;克利斯提尼改革是公元前506年,確立了雅典民主政治,不符合題意,排除C項。13、B【解析】
問題與主義之爭的背景是五四運動前后,這一時期民族危急加重,思想界的各種主張,如李大釗宣傳馬克思主義,其目的在于挽救民族危亡,為中國尋找出路。思想分歧更多的是救國道路的分歧,B正確;李大釗重在宣傳馬克思主義,并未將其與中國實際聯系,尚未實現中國化,排除A;民主科學的廣泛傳播是在新文化運動前期,而非在五四運動后,排除C;題干主旨是思想界的爭論,而非民主革命轉型,排除D。14、B【解析】
依據所學,西漢初期經濟凋敝,取消了車馬殉葬制度。而后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此制度又被重新采用。B正確;材料未體現中央集權的變化,A錯誤;漢武帝時期諸侯力量逐漸被削弱,C錯誤;材料未體現儒家思想,D錯誤。故選B。15、B【解析】
根據材料,明末清初時期,民間招待親朋的家宴,從原來使用“宋碗,其品或四或六,其味亦只魚蝦雞豕”,發展到使用“宮碗”、“冰盤”,“五簋十景九云鑼”,“一席所費,可作貧家終歲需”,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反映了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奢侈風尚盛行起來,B選項符合題意。家宴使用的碗碟食物增加與手工業部門生產發達不符,A選項錯誤。招待親友使用的餐具和食物越來越講究,不能說明社會“走向貧窮”,C項錯誤;家宴使用的器物食品增加不能說明“逾越禮制現象日趨普遍”,D選項錯誤。16、D【解析】1948年10月丘吉爾提出的“三環外交”以英國為中心,是建立在二戰之后英國和歐洲的國際地位削弱的基礎之上的,目的是希望重振英國以及歐洲的雄風,故選D;以美蘇為首的兩大集團對峙局面形成于1955年,故A不符合史實;英國外交政策在二戰之后首先是關注自身地位的提高而不是遏制共產主義擴張,故B不符合史實;歐共體開始建立是在20世紀50、60年代,故與題干時間不符,所以排除C。17、C【解析】
依據材料信息結合所學可知,《梅杜薩之筏》用浪漫主義的手法批判了法國政府的無能,《伏爾加河上的纖夫》用現實主義的手法批判了俄國黑暗的社會現實,《格爾尼卡》用立體主義的手法批判了法西斯和戰爭帶來的災難,所以三幅繪畫都體現了批判主義精神,因此C選項正確;其他選項并非三者的共性,排除。故選C。18、D【解析】
據材料“在美國,產值在100萬美元以上的大企業,1904年約1900個,占企業總數的0.9%,而它們據有的工人占工人總數的25.6%,它們的產值占總產值的38%”并結合所學可知,在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雖然產值在100萬美元以上的大企業,僅占企業總數的0.9%,但它們據有的工人占工人總數和產值占總產值中的比重很高,這說明美國生產領域出現了生產集中和資本集中的壟斷組織,D正確;材料沒有涉及美國經濟的發展速度,A錯誤;據材料“在美國,產值在100萬美元以上的大企業,1904年約1900個,占企業總數的0.9%……”可知,美國產值在100萬美元以上的大企業,僅占企業總數的0.9%,這說明美國壟斷組織發展程度不高,B錯誤;材料時間是1904年,第二次工業革命已是進行中,故美國“開始”進入壟斷資本主義階段說法不準確,C錯誤。第二次工業革命使資本主義進入了壟斷資本主義。19、A【解析】
據材料“普魯士19世紀60、70年代的勝利……1918和1945年的失敗打下基礎”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871年德意志完成國家統一,繼承了普魯士軍國主義傳統,這為其在一戰和二戰的失敗埋下伏筆,故A正確;B選項是德國統一的后果作用,故B排除;“鐵血政策”是統一的具體政策,故C排除;推行世界政策爭霸全球,也是由軍國主義導致的,故D排除。本題解題的關鍵是緊扣材料信息“普魯士19世紀60、70年代的勝利……1918和1945年的失敗打下基礎”,學生應該結合所學知識從普魯士軍國主義傳統的影響入手,即可排除無關選項。20、B【解析】
“知天下之勢之何以流極而至于此,則思起而有以教之”體現了顧炎武主張做學問應當為社會服務的經世致用思想,故選B;A是黃宗羲的思想,具有民主色彩,排除;“循天下之公”指按天下公理辦事,是王夫之的思想,排除C;“以天下之權,寄之天下之人”反映了顧炎武反對君主專制的思想,排除D。21、A【解析】
材料主旨認為東周在動亂中孕育經濟和社會變革,最終決定了中國歷史發展方向,選項A符合這一主旨,為正確選項;從材料無法得出是否發生了深刻的經濟變革,排除B;選項C只強調了動亂,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選項D不符合史實,排除。22、A【解析】
據材料“西班牙人找不到同等競爭力的貨物同中國商人交換,就將美洲殖民地生產的大量白銀運往菲律賓,支付給中國商人……”可知,在當時著名的中國、菲律賓、西屬美洲殖民地之間以中國商品和美洲白銀為交換的、跨越整個太平洋的國際大三角貿易中中國處于主導地位,白銀大量流入中國,即中國在國際貿易中處于優勢地位,A正確;材料只是體現“當時著名的中國、菲律賓、西屬美洲殖民地之間以中國商品和美洲白銀為交換的、跨越整個太平洋的國際大三角貿易”,沒有涉及其它貿易,B說法絕對;材料沒有涉及西班牙和中國經濟發展狀況,C說法與材料無關;據所學可知,西班牙當時是封建社會,統治階級奢侈腐化,不注重發展經濟,D錯誤。23、A【解析】占卜與風水早在商周時期就已經出現,可是在宋代才廣為流傳。分析原因,可以得出商業的發展促進了社會人口的流動,因此占卜和風水使得人民在內心尋求安慰和解脫,所以本題選擇A選項。B選項錯誤,社會動蕩往往無法顧及文化方面的發展;C選項錯誤,理學思想不推崇占卜和風水;D選項錯誤,宋代佛道宗教并不是很盛行,且帝王也未有提倡。24、A【解析】
根據題干可知,從項羽到陳勝均以楚地名義反秦,說明楚國舊地并不認同秦朝統治的合法性,故A項正確;秦朝在全國推行郡縣制,排除B項;題干未提及秦亡原因,排除C項;題干不能體現楚地人民統一全國的愿望,排除D項。故選A。25、B【解析】
宋代民事立法涉及所有權、債、財產繼承、契約關系,這說明宋代的私有權觀念比唐代有所加強,即經濟發展強化私有權觀念,故B正確;此時的社會治理體系遠未實現法制化,故A錯誤;材料主旨不是說明政府對經濟活動的控制,故C錯誤;古代社會不是法治社會,故D說法錯誤。26、B【解析】
1960年處于國民經濟困難時期,引水上山抗旱生產,體現了B項,A項“工業化穩步前進”不符合史實和材料主旨,C項生產關系改革在50年代前期與水利無關,D項是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時間錯誤,只有B項符合題意。27、A【解析】
根據題干可知,“咸平之治”的出現是由于朝廷采取減免賦役、重視農業、平抑糧價、修改商稅等措施,這些措施本質上是政府經濟治理模式的調整,對生產關系的局部調整,故A項符合題意;材料未反映工商業市鎮的興起,排除B項;題干措施并非全為重農抑商的措施的,排除C項;題干不能說明西北邊境隱患的解決推動治世的興起,排除D項。故選A。28、C【解析】
根據材料“使清學正統派之立腳點,根本搖動,一切古書,皆須重新檢查估價”可知,康有為《新學偽經考》中認為歷代封建統治者所尊崇的“古文經”都是“偽經”,對所有古文經進行徹底的否定和批判,在政治上打擊“恪守組訓”,不愿變法的封建頑固派,為資產階級改良運動做了輿論準備,C項正確;林則徐《四洲志》主要介紹西方歷史、地理知識的書籍,不符合題意,A項錯誤;魏源《海國圖志》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主張,不符合題意,B項錯誤;梁啟超《變法通議》主張維新變法,沒有否定古文經書,D項錯誤。29、B【解析】
“黨支部建在連隊上”意在強調黨對軍隊的領導,故選B;《紅星畫報》是紅軍總政治部編輯出版的畫報,可確定時間為國共十年對峙時期,故排除AC選項;D選項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B。30、C【解析】
材料反映了雅典城中大量的公共設施存在,說明城邦的公民政治和城邦娛樂活動頻繁,是雅典民主政治的重要體現。C正確;雅典人口的增長與公共設施的興建沒有必然聯系,A錯誤;雅典屬于城邦政治,具有小國寡民的特點,材料不能體現規模擴大,B錯誤;公共設施并非主要用作商業交易場所,D錯誤。故選C。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1題10分,第32題12分,第33題12分,共計34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31、(1)依規開展,階段性推進;先城后鄉,城鄉統籌;全方位開展,涉及養老、醫療、低保、救助等領域;發展迅速,建立起國家、企業和個人責任共擔的社會保障體系;社會保障管理體制完備。(2)穩定社會秩序;促進經濟持續增長;使人民共享改革成果(保障人民基本權益);推動改革深入發展。【解析】
(1)根據材料“1991年,國務院頒布了《關于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開始在城鎮推廣養老保險基金社會統籌”“20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火力發電廠熱經濟性評價考核試卷
- 能源零售商的市場分析能力考核試卷
- 礦山開采對空氣質量影響評估考核試卷
- 吉林省長春市朝陽區新朝陽實驗校2025屆初三寒假自主學習綜合練習英語試題含答案
- 蘇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生物儀器分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寧夏工業職業學院《信號與系統》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上海戲劇學院《大學生寫作》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西省寧師中學2025年高三下學期第一次教學診斷物理試題含解析
- 江西農業大學南昌商學院《施工組織》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天津外國語大學《藥學細胞生物學實驗》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寧夏低空經濟發展現狀與策略實施路徑探索
- 人教版(PEP)2024-2025六年級下冊英語期中測試卷(含答案含聽力原文無聽力音頻)
- 第十八屆“地球小博士”全國地理知識科普競賽題庫(附答案)
- 管理學-第十一章-溝通
- 《脂蛋白(a)與心血管疾病風險關系及臨床管理的專家科學建議》(2021)要點匯總
- 2004年武漢房地產市場情況分析報告(共23頁)
- 腫瘤化學治療
- 尾礦庫筑壩施工組織方案
- 中藥斗譜排序
- 空調系統維保記錄表格模板
- 工作界面劃分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