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虹口區北虹高級中學2024-2025學年普通高中畢業班單科質量檢查歷史試題試卷含解析_第1頁
上海市虹口區北虹高級中學2024-2025學年普通高中畢業班單科質量檢查歷史試題試卷含解析_第2頁
上海市虹口區北虹高級中學2024-2025學年普通高中畢業班單科質量檢查歷史試題試卷含解析_第3頁
上海市虹口區北虹高級中學2024-2025學年普通高中畢業班單科質量檢查歷史試題試卷含解析_第4頁
上海市虹口區北虹高級中學2024-2025學年普通高中畢業班單科質量檢查歷史試題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上海市虹口區北虹高級中學2024-2025學年普通高中畢業班單科質量檢查歷史試題試卷注意事項1.考生要認真填寫考場號和座位序號。2.試題所有答案必須填涂或書寫在答題卡上,在試卷上作答無效。第一部分必須用2B鉛筆作答;第二部分必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作答。3.考試結束后,考生須將試卷和答題卡放在桌面上,待監考員收回。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5分,共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明代小說與戲曲作品中涌現出許多“酸秀才”的形象;民間俗語中稱秀才為“醋大",指雖無多少學問,卻喜歡吊書袋;當時流行的(六院匯選·江湖方語》一書更是直稱秀才為“酸子”。這些現象共同反映出當時A.士大夫地位下降 B.崇尚文化的社會氛圍C.科舉制度的衰頹 D.傳統四民觀念的變化2.下圖是1843~1858年中國生絲出口數量統計示意圖。該圖反映出當時的中國A.外商企業大量涌入B.洋務工業取得成效C.民族資本主義產生D.自然經濟逐漸解體3.13世界末到17世紀,被稱為西歐的”原初現代化”時期。現代意識的興起是其中一個表規,其歷程包括文藝復興、宗教改革、科學革命和啟蒙運動,他們并非環環緊扣,但精神實質卻機通相融。這四場運動的共同作用是A.建立人在信仰事務上的自主性 B.培養新的思維方式和科學精神C.激發人運用理性的勇氣和決心 D.推進人類自主自覺自信的形成4.2017年6月15日出版的美國《科學》雜志的封面:中國量子衛星“墨子號”從星空向地面發出兩道光,標志著我國在世界上首次實現衛星和地面之間的量子通信。關于量子的理論研究和技術應用,以下評述正確的是A.量子論繼承了經典力學關于時空的認識B.德國科學家愛因斯坦最早提出量子假說C.量子力學的成果推動人類進入電氣時代D.中國在量子通信領域取得突破后來居上5.我國發電廠從1925年的456座增到1929年的724座(企業自備電廠149座),發電設備容量達835366千瓦(企業自備電廠308126千瓦)。到1936年,中國發電設備容量增加到1365792千瓦,年發電量44.5億千瓦時。這一時期中國發電設備的發展A.改善了社會生產生活環境 B.成為民族工業發展的主要動力C.滿足了當時民眾用電需要 D.說明中國的水力發電最為迅速6.如圖是尖底汲水瓶,它是巧妙運用重心原理的一種汲水器。由于水的浮力,瓶子一接觸水面就自動傾斜,灌滿水后又因為重心移動而自然豎起。此件文物出土于我國文明起源的核心地區,它最有可能出土于A.A B.B C.C D.D7.哈耶克在《通往奴役之路》(1944年出版)中指出:“由于生產資料掌握在獨立行動的人的手里,所以沒有人有控制我們的全權如果生產資料都落到一個人手里,不管它是屬于整個社會的還是屬于獨裁者的,誰行使這個管理權,誰就有全權控制我們。”該主張A.推動了福利國家制度的發展 B.與凱恩斯主義理念相一致C.20世紀70年代后得到重視 D.反對極權,推崇民主政治8.希臘債務危機引發了全球經濟的劇烈動蕩。希臘的財政赤字占GDP的比重曾經高達12%,遠遠超過歐元區設定的3%上限。下列因素與希臘債務危機的發生有關的是A.政府自由放任政策 B.國家壟斷資本主義 C.高福利政策 D.企業國有化9.下表是1787年美國制憲會議的參會代表情況表,據此可知1787年憲法代表土地投機者高利貸者工商航運者持大量公債者奴隸主人數1424124015A.體現了人民主權B.消除各階層間的矛盾C.宣揚了自由平等D.強調實際的集團利益10.有學者指出,美國通過馬歇爾計劃共向歐洲提供了131.5億美元的撥款,達到了它預期的政治目的。該學者做出上述判斷的主要依據應是,馬歇爾計劃A.促成了歐美平等伙伴關系 B.導致了歐洲對峙的出現C.奠定了歐洲一體化的基礎 D.推動了美國的霸權進程11.清代除繼續沿襲明代《脫漏戶口》《人戶以籍為定》等傳統法律規定外,還制定了一些補充條款,如“察其祖寄,辨其宗系,區其良賤。冒籍者、跨籍者、越邊僑籍者,皆禁止”等。這可以用來佐證清代A.租佃制度的瓦解 B.階層流動的弱化 C.宗法觀念的擴展 D.專制集權的強化12.有歷史學家指出:“理學并不僅僅是對前秦(指“先秦”)和兩漢儒學的繼承和發展。它部分是對傳統的重新發展,部分是全新的創造?!薄叭碌膭撛臁笔侵窤.強調人的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并且凸顯人性的尊嚴B.強化了儒家綱常倫理道德并借此維護封建專制統治C.融合陰陽家、黃老之學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了新儒學D.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學發展形成新的理論體系13.下圖是有關經濟全球化的漫畫。該漫畫反映了A.霸權主義依然盛行 B.世界多極化趨勢加強C.逆全球化思潮涌動 D.區域集團化受到挑戰14.著名史詩《吉爾伽美什》反映了下列哪一地區的古代社會生活A.兩河流域 B.尼羅河流域 C.黃河流域 D.印度河流域15.據圖1和圖2,清政府這一調整的主要目的是A.增加地方政區的層級B.限制省級官員的職權C.防止地方勢力的膨脹D.緩解基層官員的冗濫16.1894年成立的興中會以“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合眾政府”為誓詞。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后,孫中山指出“國家之本,在于人民。即合漢、滿、蒙、回、藏諸地為一人,是曰民族之統一”。這一轉變說明孫中山A.深入剖析了民主共和制的實質B.近代民族國家的構想逐漸豐富C.提倡建立反清的民族統一戰線D.明確提出國家的根本是民族統一17.下列與圖中數字標示(1-4)的古代文明順序相吻合的是A.古代兩河流域、古代埃及、古代印度、古代羅馬B.古代兩河流域、古代希臘、古代印度、古代羅馬C.古代希臘、古代兩河流域、古代羅馬、古代印度D.古代埃及、古代兩河流域、古代印度、古代希臘18.明朝中后期,江南一些地區的礦冶、造紙、紡織、陶瓷、造船等私營手工業部門后來居上,在社會生產中超過了官營手工業,居于主導地位。這反映了A.私營產品生產質量超過官營手工業 B.封建政府重農抑商政策有所松動C.官營手工業走向衰落 D.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19.16世紀,意大利人馬基雅維利在《佛羅倫薩史》中常常站在阿爾俾斯山的角度論述問題。如“意大利政情”“采用意大利慣例”“意大利的武裝力量”等,井指責羅馬教皇是導致意大利分裂的罪魁禍首。這折射出當時的意大利A.近代民族國家觀念強烈 B.教皇專制統治導致國家分裂C.資本主義經濟發展較快 D.人文主義精神成為時代潮流20.“一五”計劃期間,上海、天津等原工業先進地區人均工業產值的增長率都低于全國平均水平。這反映出當時中國A.工業布局發生變化B.重工業生產速度加快C.工業發展速度放緩D.工商業改造已經完成21.如圖是遼國貴族大墓中的壁畫《備茶圖》。據此推測,該墓最可能發現于A.河西敦煌 B.燕云諸州 C.開封郊外 D.臨安附近22.從20世紀20年代末開始,蘇聯長期存在工農業產品價格的“剪刀差”(工業產品與農產品不等價交換,國家無償向農民征收公糧、調撥農產品和以低價收購農產品,而以較高的價格將工業產品賣給農民,從中得到有利的差價)。這一現象長期存在的主要原因是A.國家要增加物資儲備以應對復雜的國際形勢B.國家要發展農業生產以提高國家綜合實力C.國家要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以實現國家的農業化D.國家要增加資金積累以實現國家的工業化23.近年在德國漢堡發現了一本1691年出版的《論語》英譯本,該書的前言說:“這位哲學家的道德是無限輝煌的?!边@位哲學家的思想核心是A.“仁” B.“仁政” C.“法治” D.“無為而治”24.明清時期中國最發達的江南地區在谷物加工、服裝制作、制燭等行業的生產規模上與其城鎮人口絕對數量增加的步態大體一致;榨油、釀酒、印刷等行業的成長速度較快,紡織業發展更為迅速,技術領先于世界。這體現出A.資本主義萌芽發展迅速 B.小農經濟開始走向瓦解C.工商業市鎮的繁榮發展 D.重農抑商政策出現松動25.1940年,國民政府將中央農業試驗研究所改為糧食增產委員會,由政府撥給經費。先后改良水稻、小麥品種共計90余種。同時,改變西南地區冬季農閑不種的做法,首先在四川推廣冬季稻耕作。這些措施A.適應了民族戰爭的實際需要 B.有利于敵后戰場堅持長期抗戰C.有助于減輕英美盟國的援華負擔 D.觸及了農村落后的生產關系26.19世紀的西方有一批文學藝術家宣稱要用他們的筆在墨水瓶里掀起風暴,要用自己的希望來描摹世界,要用奇妙的創作來展示強烈欲望的自我以彌補纖弱的心靈世界。這類作品()A.宣揚浪漫情懷 B.追求幻滅反叛C.遵循寫實原則 D.突出理性思維27.下列漫畫折射的史實是A.馬歇爾計劃 B.布雷頓森林體系 C.冷戰全面展開 D.莫洛托夫計劃28.1959年,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訪問法國,試圖說服法國放棄搞自己的核武器。戴高樂在反駁中提出了“法國只要有能夠殺死敵人一次的原子彈就夠了,到那時敵人即使有十倍的手段也無濟于事了”的“以小懾大”的核威懾理論。上述材料表明A.核戰爭的陰云已經籠罩著世界各地 B.北約的共同防御體制遭到破壞C.法國成為多極化格局中的重要一極 D.法國獨立自主的外交傾向增強29.1870年代,當法國皇家科學院舉辦年度藝術展覽時,一幫被批評家們冠以“印象主義派”的年輕藝術家的作品被拒之門外。這主要在于該類作品A.強調刻畫英雄人物 B.創作風格悖于傳統C.注重表現社會現實 D.表現手法夸張抽象30.法國畫家德拉克洛瓦的代表作《自由引導人民》以一位象征自由女神的形象為主體,女神赤著腳,左手拿槍,右手高舉三色旗,領導人們在硝煙彌漫、尸橫遍地的街道上迎風前進。前景是橫七豎八倒在地上的?;庶h人,中景后景是林立如墻的各階層百姓,空中還飄揚看鮮艷的三色旗。據此判斷,該畫作體現的藝術特點是A.鼓吹理性主義,追求嚴謹造型B.關注社會現實,謳歌勞動創造C.強調主觀感情,表現內心世界D.表達絕望情緒,色彩反差強烈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1題10分,第32題12分,第33題12分,共計34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31.合理的工業布局對經濟發展具有重要影響。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20世紀初民族資本主義工業分布示意圖(1)依據材料一概括20世紀初民族資本主義工業布局的特點,并分析其原因。材料二“一五”期間,蘇聯援建的l56項大型項目中80%在內地,694項重點工程有472項在中西部,占68%。材料三1965年中央明確提出:“第三個五年計劃必須立足于戰爭,從準備大打早打出發,把國防建設放在第一位,加快三線建設,逐步改變工業布局?!睆亩纬闪艘粋€持續長達三年多的三線建設和工業內遷時期,此期間國家投資2000多億元,興建了2000多個大中型骨干企業,建成了30多個新興城市,大部分集中在西部。(2)依據材料二、三,說明20世紀五六十年代我國工業布局發生了什么變化,并分析其原因。材料四進入80年代后,提出發展我國區域經濟新戰略,讓一部分地區先富起來。90年代,又提出:沿海地區要利用有利條件較快地先發展,內地要顧全這個大局。反過來發展到一定時候又要幫助內地發展,沿海也要顧全這個大局?!吨袊敶费芯俊罚?)依據材料四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區域經濟發展的新變化,并簡要分析其歷史意義。(4)綜上,談談你對近現代我國工業布局變化的認識。3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20世紀50年代初的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如火如茶。忙于集中財力組織生產和應對抗美援朝戰爭,國家經濟建設資金緊張,而農業人口的大量進城造成住房困難。1955年12月,中央書記處《關于目前城市私有房產基本情況及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的意見》中寫道:“根據北京、上海、南京、濟南、青島、沈陽等十個市的調查,目前城市私有房屋的基本情況是:私人占有房產一般比較集中,即少數大房主占有大量房產。大房主多數是封建王公貴族、軍閥官僚后代和以前的投機商……”1958年6月,北京市私房改造領導小組開始制定“私有出租房屋的社會主義改造”政策,稍后,各省、直轄市紛紛效仿,很快推廣至全國。按照當時的做法,改造房的面積起點在大城市一般是建筑面積150平方米,中等城市一般是100平方米,小城市(包括鎮)一般是50到100平方米之間。政府房管部門負責經租房的經營,如管理、收租、修繕等,并把租金的百分之二十到四十發給經租房的業主。1958年底城市私房改造基本結束。——摘編自黃小凡《如何理解從分房到買房的居住革命?》(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新中國50年代城市私房改造的特點。(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新國50年代城市私房改造的原因。3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979—1984年我國城鄉居民收入與消費水平年均增長率收入農村(家庭收入)17.6%城鎮(職工貨幣工資)8.0%消費水平農村8.9%城鎮4.5%——摘編自《中國經濟年鑒》材料二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鋼產量迅速增長,1983年達到4002萬噸,1986年達到5205萬噸,至2002年達到18224.89萬噸,鋼產量已經連續7年保持世界第一。2002年全行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比2001年增長39.30%,2002年重點大中型鋼鐵企業科技活動經費籌集總額比2001年增長33.82%。鋼材品種結構繼續改善,國民經濟發展需要的特殊品種和高附加值品種大幅增加。——摘編自《中國統計年鑒》等目前,我國實行經濟開放政策,爭取利用國際上的資金和先進技術,來幫助我們發展經濟。這一政策已開始有些效果。但是,從發達國家取得資金和先進技術不是容易的事情……必須在自力更生的基礎上爭取外援,主要依靠自己的艱苦奮斗——《我國經濟建設的歷史經驗》(1982年)(1)根據材料一、二,分別概括兩則材料所反映的歷史現象。(2)根據材料一、二、三,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材料一、二中歷史現象產生的政策性原因。(3)綜合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20世紀70年代末以來,國家經濟政策實行帶來的啟示。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5分,共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D【解析】

明代商品經濟的發展和市民階層的壯大,對傳統的四民觀念產生沖擊,出現了對士人的嘲諷,故答案為D項;A項表述與史實不符,排除;B項在材料中沒有體現,排除;明代科舉制度得到完善,排除C項。2、D【解析】

材料表明鴉片戰爭后,中國生絲出口數量大幅增長,這說明中國逐漸淪為外國的原料產地,被迫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這是自然經濟逐漸解體的體現,D項正確。材料與外商企業大量涌入無關,A錯誤。洋務工業是19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而材料中的時間是1843-1858年,時間不符,故B錯誤。民族資本主義產生是在19世紀60年代,與材料時間不符,C錯誤。3、D【解析】

根據材料“他們并非環環緊扣,但精神實質卻機通相融”結合所學可知,文藝復興、宗教改革、科學革命和啟蒙運動均彰顯了人們在自然界與社會中的主體意識,共同推進人類在精神層面自主自覺自信的形成,故D項正確;建立人在信仰事務上的自主性指的是宗教改革,排除A項;培養新的思維方式和科學精神指的是科學革命,排除B項;激發人類運用理性的勇氣和決心指的是啟蒙運動,排除C項。故選D。4、D【解析】

關于量子的理論研究和技術應用,西方發達國家起步較早,但是我國在世界上首次實現衛星和地面之間的量子通信,說明中國在量子通信領域取得突破后來居上,故D項正確;量子論彌補了經典力學關于微觀世界方面的認識不足,排除A項;德國物理學家普朗克首先提出量子假說,排除B項;第二次工業革命中電力的廣泛運用推動人類進入電氣時代,排除C項。5、A【解析】

材料反映近代中國發電廠和裝機容量的發展,必然有助于改善社會生產生活環境,故選A;材料沒有比較民族工業發展的動力問題,B錯誤;近代中國重工業落后,電力無法滿足民眾用電需要,C錯誤;材料沒有涉及水力發電的信息,D錯誤。6、A【解析】

中華文明起源的核心地區是黃河流域,據“出土于我國文明起源的核心地區”可知最有可能出土于陜南,故選A;BCD都不屬于黃河流域,排除。故選A。7、C【解析】

材料“如果生產資料都落到一個人手里,不管它是屬于整個社會的還是屬于獨裁者的,誰行使這個管理權,誰就有全權控制我們”體現的是哈耶克反對生產資料公有制,強調放松對經濟的干預和控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20世紀70年代,西方國家經濟進入滯脹狀態,為擺脫經濟困境,西方國家紛紛放松對經濟的干預和控制,因此C選項符合題意;福利國家屬于國家干預經濟的一種,A選項排除;凱恩斯主義強調的是政府對經濟的干預,材料反對對經濟的干預,B選項排除;材料反對的生產資料公有制,與政治形態無關,D選項排除。8、C【解析】

希臘債務危機爆發的原因主要是其國內的高額福利造成了沉重的財政負擔,最終嚴重阻礙了社會經濟的發展,故選C項;希臘采取的不是自由放任政策,排除A項;國家壟斷主義和企業國有化都與希臘債務危機沒有必然聯系,排除BD。故選C。9、D【解析】

從表格中可知參會代表“高利貸者”“持大量公債者”的人數較多,說明1787年憲法代表了利益既得者,D符合題意。表格中數據不能體現出人民主權的特點,A錯誤;顯然1787年憲法不能消除各階層間的矛盾,B錯誤;表格的數據不能說明1787年憲法宣揚了自由平等的思想,C錯誤。10、D【解析】

美國通過實施馬歇爾計劃穩定了西歐各國資產階級的統治,削弱了西歐共產黨的影響,遏制了蘇聯,從而推動了美國的霸權進程,D項正確;A項錯在“平等伙伴關系”的表述,排除;歐洲對峙、歐洲一體化并非美國主觀政治目的,B、C排除。11、D【解析】

清代繼承并強化了明代的戶籍管理制度,有利于加強對人口的管理,從而強化了專制集權,故選D;材料反映的是戶籍管理制度,沒有涉及租佃制度、階層流動和宗法觀念的擴展,排除ABC。故選D。12、D【解析】

根據所學可知,宋代的理學是在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基礎上,形成的以“天理”為核心的新的理論體系,因此D項符合題意;ABC三項在先秦、漢代的儒學中都有一定的體現,因此不屬于全新創造,故排除ABC項。13、C【解析】

漫畫反映了美國將制造業遷回本國,英國脫離歐盟,這是逆全球化現象,C正確;英國的行為與霸權主義無關,排除A;多極化趨勢指的是多個政治經濟實體的崛起,顯然與漫畫主旨不符,排除B;美國的行為不屬于挑戰區域集團化,排除D。14、A【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著名史詩《吉爾伽美什》源自古代兩河流域蘇美爾人的詩歌和傳說,故A正確;尼羅河流域、黃河流域、印度河流域都不符合史實,故BCD錯誤。15、C【解析】

根據圖片結合所學可知,乾隆年間江南省被劃分為三個行政區劃,有利于削弱地方省實力,加強中央集權,故C項正確。A項,江南省由一省分為三省,未體現層級細化,排除。B項,江南省的分割無法體現官員職權的變化,排除。D項,圖片信息與基層管理無關,排除。16、B【解析】

“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合眾政府”體現出反對滿族貴族統治的狹隘民族主義傾向,“國家之本,在于人民。即合漢、滿、蒙、回、藏諸地為一人,是曰民族之統一”體現出五族共和的民族主義思想,這一轉變說明孫中山民族國家的構想逐漸豐富,B正確;材料無法體現民主共和制的實質,排除A;材料主張“合漢、滿、蒙、回、藏諸地為一人”,并非建立反清的民族統一戰線,排除C;D材料無法體現,排除。點睛:解答本題的關鍵信息是“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合眾政府”“國家之本,在于人民。即合漢、滿、蒙、回、藏諸地為一人,是曰民族之統一”結合所學孫中山三民主義的內容分析解答。17、D【解析】

根據圖片中的信息可以看出,圖中的順序是古代埃及、古代兩河流域、古代印度、古代希臘,故D項正確。18、D【解析】

民營手工業在社會生產中超過了官營手工業,居于主導地位,這是商品經濟和生產力進步的結果,故D正確;私營手工業部門“在社會生產中超過了官營手工業,居于主導地位”不等于私營部分產品生產質量超過官營手工業,A錯誤;明朝中后期重農抑商政策有所松動,這與史實不符,B錯誤;地位的變化不等于官營手工業的衰落,C錯誤。19、A【解析】

馬基雅維利站在阿爾卑斯山(意大利北部最高山)的角度論述問題,即站在意大利的角度探討意大利的問題,并希望意大利完成統一大業,這反映了當時意大利近代民族國家觀念的逐步形成與發展,故選A項;B項表述正確,但不符合材料主旨,屬于片面觀點,排除;材料沒有提及意大利的經濟,排除C項;16世紀的文藝復興,核心是人文主義,但材料無法體現出人文主義精神成為時代潮流,排除D項。解答本題的關鍵信息是“站在阿爾俾斯山的角度論述問題”“指責羅馬教皇是導致意大利分裂的罪魁禍首”,緊扣關鍵信息分析解答。20、A【解析】

根據所學可知,“一五”計劃期間,我國新建工業基地主要集中在東北地區,這種工業布局的變化,導致上海、天津等老工業基地的人均工業產值增長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A項正確;B項與材料中的上海、天津現象不符,B項排除;“一五”計劃期間,工業處于優先發展地位,全國工業發展總體呈現迅速發展趨勢,C項排除;工商業改造與材料現象無關,D項排除。21、B【解析】

遼國貴族的墓穴正常只能在自己的國家的領土之內,燕云十六州在后晉時期開國皇帝石敬瑭將它送給了遼國,故這個墓可能在燕云諸州,答案為B;河西敦煌不在遼國版圖內,A錯誤;開封是北宋的都城,C錯誤;臨安在南宋時期為都城,當時遼國已經滅亡,D錯誤。22、D【解析】20世紀20年代末,蘇聯進行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從蘇聯采取的措施看,國家以低價收購農產品,而以較高的價格將工業產品賣給農民,可以看出國家全力支持工業化;與增加物資儲備無聯系;重心是發展工業而非農業,打擊了農民的積極性。據以上分析,排除ABC,故選D。23、A【解析】

《論語》是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編成的語錄集。故“這位哲學家”指孔子,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故A符合題意;B是孟子的觀點,C是法家學派的觀點,D是道家學派的觀點,故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24、C【解析】

材料信息是,明清時期的江南地區手工業生產規模和城鎮人口絕對數量增加較快。依據所學知識可知,這體現出江南工商業市鎮的繁榮發展,故C正確;材料中沒有雇傭關系,不能得出資本主義萌芽發展迅速,故A錯誤;小農經濟走向瓦解是在鴉片戰爭后,故B錯誤;重農抑商政策是基本國策,故D錯誤。25、A【解析】

根據題干所述,國民政府的上述做法有助于糧食增產,有助于堅持長期抗戰,A正確;上述做法發生在國統區,與敵后戰場無關,排除B;1940年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尚未建立,排除C;材料只是單純涉及到糧食增產,與農村生產關系變革無關,排除D。26、A【解析】

浪漫主義的特點在反映客觀現實上側重從主觀內心世界出發,抒發對理想世界的熱烈追求,常用熱情奔放的語言、瑰麗的想象和夸張的手法表達內心的感受。材料“要用自己的希望來描摹世界,要用奇妙的創作來展示強烈欲望的自我”符合浪漫主義文學作品,故A正確;追求幻滅反叛是現代主義文學特點,排除B;遵循寫實原則是現實主義文學特點,排除C;浪漫主義文學主張感性認識,不是突出理性思維,排除D。故選A。27、A【解析】

漫畫中代表美國的護士正在把美元當做“藥”,喂給受傷的歐洲經濟,表示美國通過馬歇爾計劃來扶助歐洲,達到控制歐洲的目的,答案為A;B是建立以美國為中心的世界經濟秩序,不符合題意,排除;冷戰展開的標志是杜魯門主義,C錯誤;D是蘇聯提出的不是美國,排除。28、D【解析】

材料體現的是法國主張獨立發展核武器,突出的是法國獨立自主的外交傾向,D正確;A說法不符合史實,排除;北約仍然奉行集體防御原則,B排除;多極化格局尚未形成,C排除。故選D。29、B【解析】

材料顯示,這類作品為印象派畫作。印象派畫家借助當時光學領域的新成就,醉心于光和色的研究,反抗保守陳腐的主題思想.遭到時人的批評和拒絕,B正確;A項與印象畫派作品不符,排除;C項為現實主義美術的特點,排除;D項為現代主義美術的特點,排除。30、C【解析】

依據材料中信息可知,法國畫家德拉克洛瓦的代表作《自由引導人民》是浪漫主義美術作品,它以法國人民推翻波旁王朝的七月革命為背景,歌頌了民主和自由,熱情鼓勵人們為了爭取自由、幸福和解放而斗爭,強調主觀感情,表現內心世界,因此C選項正確。A選項是新古典主義美術的藝術特征;B選項是現實主義繪畫的藝術特征;D選項是現代主義美術的藝術特征。故正確答案為C選項。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1題10分,第32題12分,第33題12分,共計34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31、(1)特點:集中在沿海和沿江地區。原因:沿海沿江地區受西方列強的入侵時間早、程度深,自然經濟瓦解程度較深;交通便利、便于獲得資金和技術。(2)變化:由沿海向內地延伸。原因:中國工業布局不合理;一五計劃的調整,處于戰備考慮;蘇聯援助。(3)新變化:首先發展沿海地區;進而帶動中西部開發。意義:有利于發揮沿海的資金、技術和管理經驗優勢,以及中西部勞動力和資源優勢,實現經濟區域平衡發展,推動全國經濟可持續發展;有利于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4)民族獨立是民族工業健康發展的前提;工業發展應該充分發揮各地區優勢;必須注意各地區經濟均衡發展。【解析】

(1)特點:根據圖示內容可知我國近代民族工業的布局特點主要是集中在沿海和沿江地區。原因結合所學可知主要是沿海和沿江地區受列強入侵早、自然經濟瓦解程度深、交通便利、便于獲得資金和技術。(2)根據“80%在內地,694項重點工程有472項在中西部,占68%”、“把國防建設放在第一位,加快三線建設,逐步改變工業布局”可知20世紀五六十年代我國工業布局由沿海向內地延伸。原因結合所學內容可知主要是中國工業布局不合理,一五計劃進行了調整,布局在內地也是出于戰備考慮和蘇聯的援助。(3)根據“沿海地區要利用有利條件較快地先發展,內地要顧全這個大局。反過來發展到一定時候又要幫助內地發展,沿海也要顧全這個大局”可知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區域經濟發展的新變化主要是首先發展沿海地區,進而帶動中西部開發。意義結合所學內容可從發揮沿海資金、技術和管理經驗優勢、發揮中西部勞動力和資源優勢、實現經濟區域平衡發展、推動全國經濟可持續發展以及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的角度進行作答。(4)根據我國近代以來民族工業布局的變化可知,民族工業發展的前提是民族獨立,發展應該充分發揮地區優勢,注意均衡發展。32、(1)由點到面(由北京市開始,各省、直轄市紛紛效仿,很快推廣至全國);因地制宜(改造房的面積起點在大城市、中等城市和小城市各不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