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03.080.01DB12R04天津市地方標準DB12/T3020—2018京津冀高速公路智能管理與服務系統技術規范SpecificationofBeijing-Tianjin-Hebeiexpresswayintelligentmanagementandservicesystem天津市市場和質量監督管理委員會發布DB12/T3020—2018前言為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實施,北京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天津市市場和質量監督管理委員會、河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共同組織制定本地方標準,在京、津、冀區域內適用,現予發布。本標準按照GB/T1.1—2009《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的結構和編寫》給出的規則起草。本標準由天津市交通和運輸委員會提出并歸口。本標準起草單位:河北省高速公路管理局指揮調度中心、北京交科公路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本標準主要起草人:左海波、曹利民、石淑珍、王群彥、徐東彬、賈浩然、呂南航、鄒杰、魯建領、耿海路、于加晴、趙建東、顧思思、何培舟、高海龍、盛剛、孫瑋、張樹杰、鄭豆豆、楊曉寒、劉見振、王黎、朱建軍、李金蔚、王倩、周蘭孫、蔚靜婷、于文杰。IDB12/T3020—2018引言為提高京津冀區域高速公路使用效率和服務質量,實現區域內的信息共享和協同聯動,統一京津冀區域智能管理與服務系統的技術標準及運行規程,指導系統的建設和運營管理,促進京津冀交通一體化發展,根據相關標準和規范,并結合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所轄高速公路聯網系統的現狀及技術發展趨勢制定本標準。本標準由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共同審定、同步實施。IIDB12/T3020—2018京津冀高速公路智能管理與服務系統技術規范1范圍本標準規定了京津冀高速公路智能管理與服務系統的總體要求、協同管理平臺、信息采集、信息傳輸和公眾出行服務。本標準適用于京津冀新建高速公路智能管理與服務系統,用以指導省界鄰近范圍內高速公路智能管理與服務系統的實施、維護及管理。改擴建高速公路智能管理與服務系統可參考本標準。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22239信息系統安全等級保護基本要求GB/T23828高速公路LED可變信息標志JT/T456JTGB01高速公路監控系統交通數據庫報表格式公路工程技術標準公路隧道照明設計細則公路隧道通風設計細則3術語和定義由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人民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或公路管理機構設立的,負責本?。ㄊ校└邊f同管理平臺coordinationmanagementplatform部署于省級路網中心,實現京津冀三地間跨省(市)高速公路網數據交換、日常交通協調管理、突發事件應急協同與公眾出行信息共享發布等的管理平臺。3.3highwaymonitoringpoint對省界鄰近范圍內高速公路網整體運行狀態有重要影響的重要路段(易擁堵路段、突發事件多發路段、惡劣氣象條件頻發路段、長下坡路段等)、大型橋梁、長大隧道、互通立交、收費站、治超站、服務區、停車區等高速公路節點和路段。1DB12/T3020—2018交通突發事件trafficemergency由自然災害、交通運輸生產事故、公共衛生事件、社會安全事件等引發的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高速公路出現中斷、阻塞、重大人員傷亡、大量人員需要疏散、重大財產損失、生態環境破壞和嚴重社會危害,以及由于社會經濟異常波動造成重要物資、旅客運輸緊張需要交通運輸部門提供應急運輸保障的緊急事件。4總體要求4.1一般要求4.1.1京津冀高速公路智能管理與服務系統由協同管理平臺構成,其建設實施應符合國家規定的基本建設程序、京津冀發展規劃及建設要求。4.1.2協同管理平臺宜作為獨立系統存在,應與省級路網中心系統進行物理隔離。協同管理平臺之間進行省界鄰近范圍內高速公路網運行信息、日常交通協調管理信息、公眾出行服務信息等數據的交互與共享,實現交通突發事件的協同聯動和應急處置等。4.1.3省級路網中心系統為協同管理平臺提供數據支撐,執行京津冀智能管理與服務系統的路網協同管理功能。4.2系統運營管理4.2.1省級路網中心應加強高速公路智能管理與服務系統的運行管理、維護管理、數據管理和安全管理等,保障系統的正常運行與信息互聯互通。京津冀高速公路智能管理與服務系統應采用交通行業統一的密鑰安全認證服務體系對數據交互京津冀高速公路智能管理與服務系統的安全保護體系應符合GB/T22239規定。京津冀高速公路智能管理與服務系統的傳輸網絡應充分利用行業內外各類通信傳輸資源,按照“公專結合”的方式進行組網和聯網,可通過省界收費站實現三地信息的互聯互通。京津冀高速公路智能管理與服務系統的信息發布按照交通運輸部和省級人民政府交通運輸主管京津冀高速公路智能管理與服務系統信息采集的內容主要包括高速公路基礎信息、應急資源信信息采集設備配置應符合JTGB01、JTGD80以及交通運輸部2012年第3號公告的規定。本標準只對道路主線信息采集系統進行規范,隧道相關系統和設備技術要求參照國家和本省有京津冀高速公路智能管理與服務系統信息發布的內容主要包括對公眾出行具有參考作用的路網京津冀高速公路智能管理與服務系統應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和人工手段,及時、準確、全面地報統一省界鄰近范圍內高速公路網運行參數,通過協同管理平臺開展高速公路網信息和出行服務2DB12/T3020—20184.4.24.4.34.4.4按照職責和管轄范圍報送或下達路網協調指令信息,做好協調指令的落實工作。開展省界鄰近范圍內高速公路網信息傳輸通道的協調管理。協調相關路段利用車道告示牌、可變信息標志、出行服務網站、交通廣播等服務手段進行同步信息告示。4.5路網協同應急處置4.5.1省級路網中心應依據交通運輸部2012年第3號公告、交公路發[2009]226號公告、交應急發[2010]84號公告的規定,開展路網運行態勢評估、交通突發事件預測預警等工作,共同科學制定災害性天氣、地質災害等京津冀路網運行預報預警內容和級別。4.5.2省級路網中心應協同制定三地公路網交通事件應急預案,開展交通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工作,以及路網運行統籌調度、交通組織和疏導、應急搶修保通等事項的組織與協調工作。4.5.3省級路網中心依托部署在本地的協同管理平臺對三地路網實施協同調度指揮的具體執行工作,配合有關部門對局部擁堵路段進行交通分流和疏導,保障三地路網運行暢通。其主要職責包括但不限以下幾個方面:a)b)建立省界鄰近范圍內高速公路保暢協調聯動、聯絡機制,針對重大節假日、交通突發事件等不同情況,制定相應聯勤、聯動應急預案,適時組織聯合演練,增強突發事件處置能力和聯動效率,保障省界收費站口車輛安全快速通行;建立省界鄰近范圍內高速公路信息直聯互通機制和聯絡機制,確保交通突發事件、治理超限車輛信息及時交換、共享,實現24h隨時信息互通;遇交通事故、惡劣天氣、突發事件、保障任務等情況,第一時間將信息通告對接路段;在重大節假日、重大活動、道路施工等可預見引起公路阻斷的情況下,提前將本路段相關情況通告對接路段;有代發卡業務的省界主線收費站,建立收費人員管理和設備設施自查互查及時維修機制;加強雙方收費人員管理,確保代發卡操作錄入信息完整準確,做好通行卡的管理,避免通行卡流失;做好相鄰收費站發卡設備的監測、維護工作,雙方確定24h設備維修聯系人,確保故障設備12h內修復;如故障嚴重不能及時修復的,及時采取設置提示標志、增設臨時設備等措施,避免因設備故障影響收費站暢通;建立三地聯席會議、共同研究制定聯動制度、保暢機制,使省界鄰近范圍內高速公路網形成協作整體,保障安全暢通。5平臺應適應京津冀高速公路聯網運行服務的模式,同時滿足交通運輸部2012年第3號公告的要平臺應在統一的功能框架下進行研發和部署,滿足京津冀高速公路網協同聯動、數據交互與共平臺與省級路網中心之間的網絡通信應遵循交通運輸部2012年第3號公告中關于信息傳輸格式平臺軟件應采用模塊化結構,具有可修改性、有效性、可靠性、可理解性、可維護性、可適應平臺軟件編制過程應明確信息傳輸內容、傳輸結構和加密協議,確保各級平臺之間的信息互通3DB12/T3020—20185.1.6平臺軟件編制、使用、升級、維護過程中,應嚴格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及相關的標準規定。平臺總體要求5.25.2.1平臺宜采用數據層、支撐層、應用層三層體系結構,能夠通過分配權限控制用戶對業務功能、數據的訪問。其主要內容包括:a)b)c)第一層應為數據層,即協同管理平臺軟件中的各類數據庫;第二層應為支撐層,即應用支撐環境,包括中間件等;第三層應為應用層,主要包括協同管理平臺的業務軟件。5.2.2平臺軟件應有容錯程序,保證系統出現小故障時,不至于重新啟動或死機。應具有迅速重新編排及輸入更新模塊的能力,不需要產生一個全新的系統。5.2.3監控。5.2.4平臺軟件之間的傳輸數據均應確保其數據的有效性,平臺軟件應加強對數據整理和數據傳輸的平臺服務器和工作站宜采用支持跨平臺的常用操作系統。操作系統應具備高水平的系統、網絡和事務安全功能,具有多任務處理能力,具備內存管理和系統管理功能,提供多級系統容錯能力。5.2.5平臺軟件開發工具應采用適合硬件平臺特點、面向對象的可視化開發工具;并具有開發、修正應用軟件的能力,每一變更過程都伴隨產生一個定義清楚的程序,跟蹤變更路徑和結果,同時提供新版的標識,以便安裝及維護。對于GIS開發平臺,應選用全組件式GIS軟件開發平臺作為基礎GIS軟件平臺,支持空間數據庫管理,實行空間數據和屬性數據的一體化管理。5.2.6根據平臺軟件的內容,系統應采用定期更新和實時更新相結合的原則進行數據更新與維護,其中需要實時更新的數據主要為各外場設備采集數據,定期更新的數據主要是接收下級上傳數據。協同管理平臺應建立數據及系統更新維護日志:包括更新維護內容、更新時間、操作人員、操作實施時間等內容。平臺軟件應具備京津冀高速公路網運行監測與分析、協調管理、交通突發事件預測預警、應急平臺數據庫管理系統宜在省級路網中心的統籌下統一選型,應具有系統參數配置、數據庫歷史記錄備份、數據庫災難性恢復、日常維護、用戶管理、數據庫安全性、系統管理和對時設定等功能,符合現行相關標準和聯網發展的要求。平臺宜采用服務集成中間件、數據集成中間件以及消息中間件等中間件技術,實現京津冀高速中間件系統宜在省級路網中心的統籌下選擇成熟可靠的商用產品,應滿足安全性、健壯性、開放性、可擴展性、高性能和可管理性等原則。中間件的監控和管理界面設計應直觀、易懂,集中監控管理應提供基于瀏覽器的操作方式,并4DB12/T3020—20185.4.4服務集成中間件應提供交互通信的基本功能,主要包括信息接入與通信、路由與轉換、監控管理、服務配置等功能。5.4.5數據集成中間件應應提供運行時服務的基本功能,主要包括數據接入層、數據處理層、數據輸出層和應用接口等功能。5.4.6消息中間件應提供異步傳輸、斷點續傳、本地監控、遠程監控、集中監控和監控管理等基本功能,應提供一組可用于開發的API包,以及C、C#、C++和Java等開發接口,方便用戶使用多種計算機語言進行應用開發。6信息采集6.1視頻監控設備6.1.1視頻監控設備應具備低照度、超寬動態、巡航、背光補償、強光抑制、電子防抖和統一網管等功能,重點路段宜采用具有夜視功能的視頻監控設備。6.1.2高速公路沿線應采用槍式高清攝像機;收費廣場、服務區、停車區入、出口宜采用槍式高清攝像機,場區宜采用球型高清攝像機。6.1.3省界鄰近范圍內高速公路主線宜按照不大于1km間距設置兩臺攝像機(其中一臺為遙控槍式高清攝像機),重點路段應加密設置攝像機。6.1.4攝像機應包含防雷接地裝置,并采用立柱安裝,且安裝高度不宜低于10m。6.2交通信息檢測設備交通信息檢測設備應具備交通量、車速、占有率等檢測功能,對交通量、平均速度、時間占有避險車道應設置交通信息檢測設備,特大橋的兩端宜設置交通信息檢測設備,設置處應避免其在易擁堵、易發生重大突發事件、氣象條件惡劣等路段,宜按照平均間距不大于2km設置交通應根據高速公路沿線氣象狀況合理選擇單要素或多要素組合的環境檢測設備,具備大氣溫濕度檢測、風向風速檢測、降水檢測、能見度檢測、路面溫濕度檢測、路面結冰檢測等功能。環境檢測設備宜設置在惡劣氣候多發區段,布設位置應能反映高速公路沿線的氣象特征,應考慮周邊無高大喬木林、大范圍稠密灌木林和建筑物的阻擋,應不受煙火源及強光源直射光、反射光的污染等。重點路段以及7級以上陣風多發、且對行車安全影響嚴重的地點或區段應設置風速風向檢測器多要素環境檢測設備布設間距宜小于30km,應根據當地氣象條件合理配置檢測要素。在濃霧環境檢測設備安裝高度不宜低于3m。收費站擁堵檢測系統應與道路交通量檢測系統相互結合,共同實現高速公路擁堵檢測、預警與5DB12/T3020—20186.4.2主線收費站以及交通量較大、易發生擁堵的收費站出口廣場應具備擁堵檢測功能,宜考慮200m擁堵預警需求,充分利用已有設備提供實時視頻圖像。6.4.3擁堵檢測系統在本?。ㄊ校┱w規劃和技術要求的基礎上,可根據自身建設實際選擇檢測設備,但應兼顧整體性、統一性、系統性和先進性,并保證數據接口與數據格式的一致性,以及與協同管理平臺系統的互聯互通。7信息傳輸7.1一般規定7.1.1京津冀高速公路信息傳輸系統的建設應在系統規模、技術體制、聯網模式等方面充分依托各省(市)內已有高速公路通信系統,在不具備有線傳輸條件下,可通過無線通信網、租用公網等方式進行傳輸,并符合國家、通信行業及各?。ㄊ校┫嚓P標準。7.1.2信息傳輸內容包括本標準相關系統的數據和視頻。其中,數據傳輸主要為沿線交通信息檢測數據、環境檢測數據、收費站擁堵檢測數據、交通事件應急處置數據、高速公路WiFi信息服務系統數據等提供傳輸鏈路;視頻傳輸為沿線道路監控視頻提供傳輸通路。7.2基本要求7.2.1京津冀高速公路信息聯網應涵蓋省界鄰近范圍內的高速公路,以及其他需要進行信息互聯的高速公路。7.2.2京津冀高速公路的信息傳輸模式以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光纖對接通信為主,輔以必要的無線通信息傳輸系統在遵循交通行業統一技術要求的基礎上,可根據各省(市)實際情況選擇通信設備,但應保證通信協議、地址、接口方面的一致性和系統的互聯互通,并兼顧傳輸系統統一性、安全性和先進性。省級路網中心系統將需要互聯的交通信息檢測數據、環境檢測數據、收費站擁堵檢測數據、交通事件應急處置數據、道路監控視頻傳輸至協同管理平臺,為京津冀高速公路運營管理者、道路使用者以及社會公眾等諸多方面提供快速、安全、有效的數據信息服務。從省級路網中心系統至協同管理平臺的圖片應采用JPG格式,視頻應采用H.264編碼,但不允許視頻進行二次編碼。8公眾出行服務宜通過可變信息標志、WiFi信息服務系統、出行服務網站、交通廣播、微信、APP等多種服務手段,積極共享相關業務部門和氣象、交警、百度地圖、高德地圖等第三方部門的信息,為公眾及時提供沿線的交通、氣象等信息服務。公眾出行服務系統可根據各?。ㄊ校嶋H選擇服務手段,但應兼顧整體性、統一性、系統性和京津冀高速公路信息互聯范圍內的公眾出行服務系統均應納入高速公路智能管理與服務體系范6DB12/T3020—20188.1.4公眾出行服務系統以分布式為主,同時又具備集中協調、統一發布的功能;省界鄰近范圍內高速公路發生重大突發事件時,省級路網中心可直接進行信息發布。8.2可變信息標志8.2.1可變信息標志可向公路上的司乘人員提供省界鄰近范圍內高速公路運行狀態、交通突發事件、環境檢測、出行服務等各種信息,同時對交通流進行合理誘導,發布限速、限行、誘導等信息,使交通處于最佳運行狀態。8.2.2可變信息標志主要包括門架式可變信息標志、懸臂式可變信息標志、立柱式可變信息標志、服務區信息發布板四類。門架式可變信息標志包括收費天棚信息標志、主線門架式可變信息標志、收費廣場門架式可變信息標志等;服務區信息發布板主要包括室外懸掛可變信息標志、立柱式可變信息標志、室內液晶顯示器等。8.2.3可變信息標志由各路段進行日常管理與控制,省級路網中心可在突發事件的情況下根據三地交通信息共享需求下發同步信息指令。8.2.4省界高速公路入口側、高速公路相接的樞紐互通前宜設置門架式可變信息標志,普通互通出口前、收費站廣場入口前宜設置懸臂式可變信息標志,服務區入口、特大橋前應設置懸臂式可變信息標志,服務區的場區宜設置全彩可變信息標志。8.2.5嚴禁可變信息標志與安全標志牌或其他設施相互遮,且宜避開不利于施工安裝和維護的高填方區和挖方區。8.3高速公路WiFi信息服務系統技術要求省界鄰近范圍內高速公路服務區(停車區、加水站)應建設高速公路WiFi信息服務系統,確保8.3.1無線信號覆蓋整個服務區(加油站除外),為高速公路內部各部門及廣大出行者提供無線信息服務。8.3.2高速公路WiFi信息服務系統應具有較強可擴充性、可靠性及后備功能,易于升級和維護,局部高速公路WiFi信息服務系統由省級路網中心系統和服務區系統組成,省級路網中心系統應具備信息收集、編輯、傳輸等功能。服務區系統應由省級路網中心系統統一管理,應可接收上級系統發送的數據和圖像,并為出行者的終端設備提供無線網絡和訪問通道等功能。省級路網中心系統應配置無線應用服務器、無線應用工作站、交換機等設備。無線應用服務器應負責從現有的監控系統內獲取數據、圖片,編輯存儲后,下發至各個服務區,同時處理各個服務區上傳的訪問請求。服務區系統應由室外無線接入設備、室外無線雙向接入設備、室內無線接入設備、交換機以及傳輸光纜、電纜等組成,出行者應能使用服務區提供的無線網絡,快速、準確地接入省級路網中心的公眾出行服務網站。公眾出行服務網站應滿足公眾“出行前”了解京津冀實時高速公路網交通運行信息、“出行后”進公眾出行服務網站應發布省界鄰近范圍內高速公路交通擁堵、交通突發事件、占道施工等路況信息;給出已經或將要阻斷道路的替換出行路線建議;以地圖形式展現京津冀高速公路網運行狀況,其動態信息來源于信息采集設施實時采集的數據;可按區域、按線路的路況查詢等。公眾出行服務網站應提供京津冀高速公路基礎設施(包括道路設施、收費站、客運站點等)、服務設施(包括服務區、加油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知識產權訴訟代理服務合同
- 花園洋房景觀配套設施維修改造工程合同
- 互聯網醫療技術入股評估及實施合同
- 環??萍柬椖客顿Y合伙協議
- 跨國公司員工海外醫療險代理合作協議
- 井下作業基礎培訓
- 《殺蟲劑效果評估》課件
- 《急救知識普及》課件
- 《心尖球形綜合征》課件
- 《機智的狐貍》課件
- 醫院捐贈合同范例
- (高清版)DB43∕T 484-2017 鄉村旅游區(點)星級評定準則
- 2025新人教版英語七年級下單詞默寫單
- 門窗安裝工程投標書范本(二)
- DB 31T 1501-2024 綠色融資租賃項目認定規則 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 DB31T-人形機器人 分類分級應用指南
- 強度梯度對生物地理格局的塑造
- 中醫文化主題班會
- DZ∕T 0148-2014 水文水井地質鉆探規程(正式版)
- 《百分數的認識》省公開課金獎全國賽課一等獎微課獲獎課件
- 第三單元 文明與家園 大單元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部編版道德與法治九年級上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