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1第19講中國近現代社會生活的變遷一、選擇題1.(2024河北滄州質檢)民國成立之前,沒有離婚的概念,只有男子可以休妻,甚至到20世紀上半期,許多婦女參與革命是因為家庭緣由。如《紅色娘子軍》里的女戰士不完全是被南霸天逼出來的,她們出走往往是受不了丈夫、公婆的壓迫。材料反映的史實表明()A.理學世俗化的影響深遠B.辛亥革命使女性擺脫對家庭的依附C.影視劇固化大眾的文化認知D.新文化運動動搖了儒學的正統地位答案A材料中“沒有離婚的概念,只有男子可以休妻”、“許多婦女參與革命是因為家庭緣由”表明理學世俗化的影響深遠,故A項正確;材料所述為“民國成立之前”的史實,故B項錯誤;C項所述與材料主旨無關,故C項錯誤;新文化運動起先于1915年,故D項錯誤。2.(2024山西大同模擬)《萬國公報》對近代中國學問分子產生了較大影響。有學者統計了其中發表的相關文章,如下表:()時間主題1880—1889年1890—1899年1900—1907年禁纏足(篇)31117興女學(篇)5617介紹外國婦女(篇)21922合計103656由此推斷()A.《萬國公報》是中國人最早創辦的報刊B.晚清學問分子通過報刊實現了言論自由C.學問界的宣揚呼吁迫使清政府革除陋俗D.隨社會發展學問界對婦女問題漸趨重視答案D本題考查近代中國大眾傳媒的變遷。由材料信息可知,從1880年到1907年,《萬國公報》上發表的禁止女子纏足、興女學和介紹外國婦女的文章漸漸增多。這說明隨著社會的發展,學問界對婦女問題漸趨重視,故選D項。1873年的《昭文新報》是中國人最早創辦的報刊,A項解除;B項中“實現了言論自由”的表述不當,解除;材料信息無法說明學問界的宣揚呼吁迫使清政府革除陋俗,故C項錯誤。3.(2024寧夏銀川一中月考)輪船進入中國是與近代中國不同等條約的簽訂、通商口岸的開放相聯系的;鐵路的開通是與晚清政府大量舉借外債,丟失路權相始終的;近代最早的馬路又是在被稱為“國中之國”的租界出現的。材料現象表明()A.西方限制了中國近代交通運輸B.外國侵略阻礙了中國近代交通發展C.近代中國的交通發展緩慢D.晚清中國交通發展丟失獨立性答案D西方限制了中國近代交通運輸這一表述與史實不符,故A項錯誤;外國侵略對中國近代交通的發展起到了肯定的促進作用,故B項錯誤;近代中國的交通發展緩慢與材料內容不符,故C項錯誤;近代交通在外國列強的影響下發展起來,受外國列強的限制,因此丟失了獨立性,D項正確。4.(2024湖南六校聯考)1927年6月,潘光旦在《時事新報》上刊登“中國之家庭問題征求答案”的問卷調查。其中關于大小家庭制,主見完全保存大家庭者占29%,主見實行小家庭制者占40.5%,主見實行小家庭制供給祖、父輩生計但不同居者占61.8%,主見實行小家庭制祖、父輩由子孫輩輪番同居奉養者占64.7%。上述材料反映了這一時期()A.傳統大家庭制的家庭養老送終的親情觀念被否定B.南京臨時政府的“移風易俗”法令力推小家庭制C.近代社會新思潮熏陶下的人們大多認同小家庭制D.對家庭制的社會主義改造變更了人們的思想觀念答案C由材料中“主見完全保存大家庭者占29%”可知,這一時期傳統大家庭制的家庭養老送終的親情觀念并未被完全否定,故A項錯誤;材料沒有涉及南京臨時政府對中國之家庭問題的影響,故B項錯誤;材料中主見實行小家庭制者的占多數,反映出在近代社會新思潮熏陶下的人們大多認同小家庭制,故C項正確;小家庭制漸漸取代傳統大家庭制,不屬于對家庭制的社會主義改造,故D項錯誤。5.1892年,維新思想家宋恕提出“欲更官制、設議院、改試令,必自易西服始”。康有為在奏議中也不止一次提及“易服”。維新派如此重視易服的主要緣由是()A.改制中易服更易推行 B.意在營造改制的社會氛圍C.中國需變更對外形象 D.長袍馬褂代表了守舊勢力答案B從材料信息看,宋恕認為“易西服”是“更官制、設議院、改試令”的前提,即“易服”可以營造改制的社會氛圍,故B項符合題意。材料旨在強調“易服”與變革之間的關系,A、C兩項與材料主旨不符;材料信息并不能說明長袍馬褂代表了守舊勢力,解除D項。6.(2024安徽黃山模擬)同治年間,美商在北京宣武門外修建了一條一里多長的鐵路,希望引起清政府的關注,但沒有幾天就被步軍統領衙門拆掉了;英國工程師斯蒂文向清政府建議興修漢口至上海等六條干線鐵路,遭到拒絕。這些現象說明當時清政府()A.注意維護國家主權 B.在被動地向西方學習C.仍缺乏近代化意識 D.對外政策發生了變更答案C材料中“英國工程師斯蒂文向清政府建議興修漢口至上海等六條干線鐵路”不屬于侵略行為,故A項錯誤;材料沒有體現清政府向西方學習,故B項錯誤;由“修建了一條一里多長的鐵路,希望引起清政府的關注,但沒有幾天就被步軍統領衙門拆掉了;英國工程師斯蒂文向清政府建議興修漢口至上海等六條干線鐵路,遭到拒絕”可知清政府缺乏近代化意識,故C項正確;材料沒有體現清政府對外政策的變更,故D項錯誤。7.(2024內蒙古呼和浩特二模)1883年中法斗爭爆發,《申報》連續報道前線戰況和中法間的交涉并發表評論,引起人們廣泛的關注和探討。在社會上產生了前所未有的影響。這反映出當時()A.中法斗爭的危害前所未有B.富國強兵成為社會共識C.新的輿論工具為人們接受D.時政成為媒介宣揚的主流答案C依據材料和所學學問可知,《申報》剛好報道了中法斗爭的相關內容,吸引了人們的關注,反映了報紙作為新的輿論工具為人們漸漸接受,故C項正確。8.張園是清朝末年上海最大的私家園林,被主子開放為公共場所。右圖為筠香齋刻印的年畫《海上第一名園》,描繪的是當年張園門前的景象。該年畫()A.持續傳統繪畫的以形求神B.體現追求時尚的國民共識C.反映世界交通的最新成果D.表明社會生活的新舊雜陳答案D清朝末年,上海張園門前既有黃包車、電線桿、洋樓等新式景象,又有傳統的交通工具——馬車,這反映出當時的社會生活新舊雜陳。故選D項。該年畫屬于寫實畫,無法體現以形求神,解除A項;年畫僅涉及上海一個地區的個別狀況,無法說明追求時尚的國民共識,解除B項;年畫中并未出現當時世界上先進的交通工具——汽車,解除C項。9.(2024遼寧撫順質檢)1896年6月30日,上海《申報》刊登《徐園告白》:本園于廿日起,每夜開放至十二點鐘,內設西洋影戲。……同時穿插唱戲、雜耍和戲法。這反映了()A.徐園成為中國最早的電影院B.西方電影成為主要的消遣方式C.西洋電影與傳統戲曲互為促進D.消遣方式日趨多樣化答案D依據材料不能斷定徐園是中國最早的電影院,而且西洋影戲也并不肯定是電影,故A項錯誤;依據材料不能得出西方電影成為主要消遣方式,故B項錯誤;材料不能體現西洋電影與傳統戲曲存在相互促進的關系,故C項錯誤;材料中“內設西洋影戲……穿插唱戲、雜耍和戲法”,表明人們消遣方式存在多種選擇,故D項正確。10.(2024河南焦作模擬)1914年4月,民國政府公布的《報紙條例》,要求各報刊“每發行日送報警署存查”,而且不得登載“淆亂政體者”“阻礙治安者”等8條之多,對違反者輕則罰款,重則收監。這說明當時政府()A.極力維護辛亥革命的既得成果B.限制和扼殺進步報刊以厲行專制C.通過法律手段維護社會的治安D.加強政治審核以對媒體進行規范答案B據材料信息可以得出當時政府限制和扼殺進步報刊以厲行專制,故B項正確;《報紙條例》頒布的目的是為了限制和扼殺進步報刊以厲行專制,不是通過法律手段維護社會的治安,更不是為了加強政治審核以對媒體進行規范,故C、D兩項錯誤;A項在材料中未體現。11.(2024河南八市聯考)針對《上海新報》沒有社會新聞的缺陷,《申報》注意社會新聞報道,并不惜代價對重大的社會新聞進行連續報道,以此擴大報紙銷路。這表明《申報》()A.適應社會市場需求 B.適應政治斗爭須要C.旨在引領社會潮流 D.干預司法案例審判答案A材料中體現的是《申報》為彌補《上海新報》沒有社會新聞的缺陷,著重對社會新聞進行報道,以此擴大銷路。這是為了適應社會市場需求,沒有涉及《申報》適應政治斗爭須要,故A項正確,B項錯誤;C、D兩項在材料中沒有體現。12.下表為1927年《學燈》編輯部對社會上婚姻觀念的抽樣調查狀況,由表格信息可看出當時婚姻觀念()婚姻一經成約,即不宜解散婚姻一經成禮,即不宜解散雙方同意,即可解除婚約贊成反對贊成反對贊成反對16.40%83.60%28.50%71.50%94%6%A.崇尚自主自由 B.受政局變動影響較大C.保守思想占主流 D.淡化了門第觀念答案A依據題干中的時間“1927年”和表中信息可看出,當時婚姻觀念崇尚自主自由,故A項正確;B項所述材料無法體現,故B項錯誤;依據表中可以看出,新潮思想占主流,故C項錯誤;題干中并未涉及門第觀念,故D項錯誤。二、非選擇題13.服飾和社會習俗是文化的組成部分,在西方現代文明伴隨著工業化浪潮向全世界擴散的時代背景下,中國服飾和社會習俗的變更也成為中西文化融合的表現。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今則萬國交通,一切趨于尚同,而吾以一國衣服獨異,則情意不親,邦交不結矣。且今物質修明,尤尚機器,辮發長垂,行動搖舞,誤纏機器,可以立死……辮發與機器,不相容者也。且兵爭之世,執戈跨馬,辮尤不便,其勢不能不去之。……且垂辮既易污衣,而蓄發尤增多垢,衣污則觀瞻不美,……若在外國,為外人指笑,兒童牽弄,既緣國弱,尤遭戲侮,斥為豚尾……去之無損,留之反勞。——《康有為政論集》(上冊)材料二材料三從19世紀后期到20世紀初期現代化歷史來看,實際歷史上呈現出的,是不同時代的中國人……通過自覺或不自覺的試錯的方式,來試圖接近這一歷史性目標。——摘編自《中國百年現代化的六次政治選擇》材料四當時一般人認為,西方的社會生活……代表著社會進步的方向;相比之下,中國的傳統社會生活則充溢著陳規惡俗,不符合時代潮流,非改革不行。以致在民初很快就形成了一種誰接受西方的社會生活習尚,誰就是文明、開化,屬于新派人物,否則,就是保守、固執的風氣。——摘自胡繩武、程為坤《民初社會風尚的演化》(1)依據材料一概括康有為的基本主見并說明其主見的理由。(8分)(2)依據材料二指出近代中國社會的變更趨勢,并結合所學學問分析當時中國是如何“接近這一歷史性目標”的。(6分)(3)依據材料四歸納近代中國社會生活領域的新變更。請結合所學學問談談你對上述材料的相識。(12分)答案(1)主見易服、剪辮。理由:影響外交;影響工業生產;影響軍事;不利于個人衛生;有損民族尊嚴。(2)變更趨勢:由傳統走向現代(走向近代化)。民族資本主義發展;資產階級革命或改革。(若答維新變法或辛亥革命也可給分)(3)新變更:否定傳統生活習俗;接受西方生活習俗成為時尚。相識:中外文化溝通是必由之路;文化碰撞溝通所激發出來的歷史進步作用是巨大的;學習和融合外來先進文化為近代中國文化的發展注入了活力;但同時要保留文化的民族性與持續性。14.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時間公益廣告的主題1987—1995年《公共走廊呼吁公共道德》《還是排隊上車好》《喝酒四部曲》《敬老愛幼家庭和諧》《交通平安系列》《兒童禮貌教化》《希望工程》《戒煙有三關》等1996—1998年《下崗再就業》《抗洪救災》等1999—2002年《學問變更命運》《同升一面旗共愛一個家》《將愛心傳遞下去(洗腳篇)》《愛我中華再創輝煌》2003—2009年《弘揚民族精神共同抗擊“非典”》《新北京新奧運》《愛心傳遞篇》《抗震篇》等2010—2015年《孝道文化篇》《環境愛護篇》《核心價值觀》等結合表格信息與所學中國現代史的相關學問,圍繞“公益廣告與社會變遷”自行擬定一個詳細論題,并就所擬論題進行簡要闡述。(要求:論題觀點明確,闡述須有史實依據)(12分)答案示例論題:公益廣告的發展體現了社會文明程度的進步。闡述: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物質文明的發展和人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畜牧養殖廢棄物處理與利用技術研究與開發進展考核試卷
- 電氣設備備用配件批發考核試卷
- 江西鷹潭市第一中學2025屆第五高考測評活動高三元月調考生物試題含解析
- 江西省萍鄉市栗縣2024-2025學年小學六年級數學畢業檢測指導卷含解析
- 肇慶市實驗中學高中物理:示波器的奧秘高效課堂教學設計
- 晉中學院《幼兒舞蹈創編與技法》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洛陽理工學院《建設工程招投標與合同管理》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江西醫學高等專科學校《人工智能基礎與應用B》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上饒縣2025屆五年級數學第二學期期末經典試題含答案
- 天水師范學院《字體設計、版式設計、InDesign版式設計項目實訓》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研究思路圖模板
- BowTie模型簡介與應用
- 中國風武術太極拳主題PPT模板
- 項目積分制績效管理辦法優秀資料
- 大商業結構拆改加固專項施工方案(44頁)
- 蘇州園林的藝術特色之拙政園講解
- 給排水專業ppt課件
- 四年級數學家長會ppt
- Y-Y2系列電機繞組標準數據匯總
- 陡嶺河四級水電站安全生產管理目標管理規定
- 工程機械租賃服務方案及保障措施 (1)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