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廣州市2025屆普通高中畢業班綜合測試(二)化學試題(含答案)_第1頁
廣東省廣州市2025屆普通高中畢業班綜合測試(二)化學試題(含答案)_第2頁
廣東省廣州市2025屆普通高中畢業班綜合測試(二)化學試題(含答案)_第3頁
廣東省廣州市2025屆普通高中畢業班綜合測試(二)化學試題(含答案)_第4頁
廣東省廣州市2025屆普通高中畢業班綜合測試(二)化學試題(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啟用前注意保密試卷類型:B2025年廣州市普通高中畢業班綜合測試(二)本試卷共8頁,20小題,滿分100分??荚囉脮r75分鐘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將自己的姓名、考生號、試室號和座位號填寫在答題卡上。用2B鉛筆將試卷類型(B)填涂在答題卡相應位2.作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對應題目選項的答案信息點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試卷上。3.非選擇題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卡各題目指定區域內相應位置上;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答案;不準使用鉛筆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無4.考生必須保持答題卡的整潔。考試結束后,將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共44分。第1~10小題,每小題2分;第11~16小題,每小題4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1.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古人使用不同的材料制作樂器。下列樂器中,主要材質為硅酸鹽材料的是A.青銅編鐘C.陶塤2.我國科技發展取得巨大成就。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蛟龍號載人潛水器使用鈦合金作外殼材料,Ti的質子數為22B.運載火箭使用肼(N?H?)作燃料,肼的電子式為C.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使用耐燒蝕樹脂,該樹脂為合成有機高分子材料D.天和核心艙電推進系統腔體采用的氮化硼陶瓷屬于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3.“二十四節氣”是中國農耕文化的產物,每個節氣都有對應的食物。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清明吃艾餅,艾葉中的纖維素屬于二糖B.夏至吃面條,面條中的淀粉屬于純凈物C.立秋吃芝麻,芝麻中的油脂屬于芳香烴D.冬至吃餃子,餃子中的蛋白質可水解為氨基酸溶液操作X蒸餾I?選項勞動項目化學知識A用Na?S除去廢水中Hg2Na?S具有還原性BC噴灑波爾多液防治農作物病蟲害Cu2+可使蛋白質變性DA.存在a→b→c→d的轉化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濕潤的淀粉KI試紙一浸有飽和食鹽水的棉花一NaOH固體濃氨水D.注入濃鹽酸,出現大量白煙,說明氨氣具有還原性12.下列陳述I與陳述Ⅱ均正確,且具有因果關系的是選項陳述I陳述ⅡA同濃度溶液的堿性:C?H?ONa<Na?CO?酸性:C?H?OH<H?CO?B酸性:CH?CICOOH>CH?COOH電負性:Cl>HC以1,3-丁二烯為原料合成順丁橡膠D由硫制硫酸:S→SO?→SO?→H?SO?SO?和SO?均具有氧化性ns"np^?2。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14.利用下列實驗裝置(加熱裝置省略)測定葡萄酒中SN?B.SO?進入Ⅱ中與H?O?反應,體現SO?的還原性D.若Ⅲ中溶液顏色變淺,則測得的SO?含量偏高Ni-Pt電極首先發生反應6Li+N?+6e?=2Li?N,后產生(CF?SO?)?NLiNi-PtA.充電時,陽極產生Cl?B.放電時,Li*從Li電極向Ni-Pt電極遷移C.放電時,每消耗6molLi,正極室增加28gD.放電時總反應:6Li+N?+4CF?SO?Cl=2(CF?SO?)?NLi+4LiCl化學試卷B第4頁(共8頁)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共56分。17.(14分)混合溶液。緩沖溶液具有能夠緩解少量外來酸、堿或加入5.00mL0.050mol·L?的鹽酸,測得加鹽酸前后pH如下表。序號100x23①實驗測得x與理論計算一致,x=0②實驗2、3加鹽酸前后pH變化明顯小于實驗1的原因是(用離子方程式表示)。③由實驗2、3加鹽酸前后pH變化可知,NaAc、HAc混合溶液總濃度越大,緩沖能力設計實驗、驗證猜想:參照(2)進一步實驗。序號46V②甲同學根據實驗4、5和6認為猜想成立,乙同學根據實驗和.認為①下列緩沖溶液的pH均約為5,其中緩沖能力最強的是(填字母),原因18.(14分)EQ\*jc3\*hps23\o\al(\s\up4(i?CO),固體)物質K(1)“沉鋰1”中生成磷酸鋰的離子方程式為。若“沉鋰1”后濾液中(3)“沉淀”時控制溶液pH=1,此時c(H?PO?):c(H?PO?)=.,該條件(4)“除雜”中加入NaOH調節溶液pH=12。濾渣2的主要成分是Fe(OH)?、Ca(OH)?◎◎化學試卷B第6頁(共8頁)水煤氣變換是重要的化工過程,鐵的氧化物可作為該反應的催化劑。水煤氣變換反應:CO(g)+H?O(g)=CO?(g)+H?(g)△H?(2)使用Fe?O?作為反應催化劑,該反應分兩步完成:(3)科研小組研究了在兩種不同催化劑表面上水煤氣變換的反應歷程,如下圖所示。-催化劑1-催化劑1A.水煤氣變換反應的△H?<0B.使用催化劑I時,反應體系更快達到平衡C.催化劑Ⅱ條件下CO的平衡轉化率比催化劑I大D.反應過程中,使用催化劑I時中間產物所能達到的(4)科研人員研究了467℃和489℃時水煤氣變換反應中H?和CO分壓隨時間變化關系如圖1所示,催化劑為Fe?O?,實驗初始時體系中的p(H?O)=p(CO)、p(CO?)=p(H?)。②467℃時反應在0~90min內的平均反應速率v(CO)=kPa·min-1(結果保留2位有效數字)。b(90,1.5)望器(5)科研人員研究了溫度和初始投料比n(H?O)/n?(CO)對水煤氣變換反應平衡狀態的影響。已知:CO初始的物質的量恒定為n?(CO)。在527℃和784℃下,P平(CO?)P平隨n(H?O)/n,(CO)的變化曲線如圖2。①計算527℃時水煤氣變換反應的平衡常數K。(K,以分壓表示,分壓=總壓×物質的量分數,寫出計算過程)②721℃時,在密閉容器中將等物質的量的CO(g)和H?O(g)混合,采用適當的催化劑進行反應,則平衡時體系中H?的物質的量分數范圍是(填字母)。20.(14分)(1)化合物I的分子式為(2)化合物Ⅱ的某同分異構體屬于芳香化合物,在核磁共振氫譜圖上只有4組峰,且(3)根據化合物Ⅲ的結構特征,分析預測其可能的化學性質,完成下表。序號反應形成的新結構反應類型①②O?、Cu、加熱(4)下列關于反應③的說法中,正確的有(填字母)。B.化合物Ⅲ中,所有碳原子共平面C.化合物Ⅲ和IV的分子中手性碳原子的數目相同D.由化合物Ⅲ到化合物IV的轉化中,有C-C單鍵的斷裂和形成原子利用率為100%,則這兩種分子的化學式分別為、.①最后一步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