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那曲事業單位考試《行測》模擬題帶答案2023年_第1頁
西藏那曲事業單位考試《行測》模擬題帶答案2023年_第2頁
西藏那曲事業單位考試《行測》模擬題帶答案2023年_第3頁
西藏那曲事業單位考試《行測》模擬題帶答案2023年_第4頁
西藏那曲事業單位考試《行測》模擬題帶答案2023年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西藏那曲事業單位考試《行測》模擬題帶答案2023年一、常識判斷(共15題)1.西藏那曲被譽為“()”。A.世界屋脊B.江河源C.中華水塔D.羌塘草原答案:D。解析:那曲地處西藏北部的羌塘草原,A選項世界屋脊指的是青藏高原;B、C選項江河源、中華水塔主要指青海。2.下列屬于那曲特色節日的是()。A.雪頓節B.賽馬節C.望果節D.燃燈節答案:B。解析:那曲賽馬節是當地特色節日,雪頓節是拉薩地區的節日,望果節流行于西藏農區,燃燈節是藏傳佛教的重要節日,但并非那曲特色專屬。3.以下哪種動物是那曲地區常見的野生動物()。A.大熊貓B.金絲猴C.藏羚羊D.東北虎答案:C。解析:藏羚羊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地區,包括那曲;大熊貓主要分布在四川等地,金絲猴主要分布在四川、貴州、云南等地,東北虎主要分布在東北。4.藏傳佛教格魯派的六大寺院中,位于西藏那曲的是()。A.甘丹寺B.哲蚌寺C.色拉寺D.孝登寺答案:D。解析:孝登寺位于那曲,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都在拉薩。5.那曲地區的主要氣候類型是()。A.溫帶大陸性氣候B.高原山地氣候C.亞熱帶季風氣候D.溫帶季風氣候答案:B。解析:那曲地處青藏高原,屬于高原山地氣候。6.以下哪部是藏族著名的英雄史詩()。A.《格薩爾王傳》B.《瑪納斯》C.《江格爾》D.《阿詩瑪》答案:A。解析:《格薩爾王傳》是藏族英雄史詩,《瑪納斯》是柯爾克孜族史詩,《江格爾》是蒙古族史詩,《阿詩瑪》是彝族敘事長詩。7.那曲地區最大的湖泊是()。A.納木錯B.色林錯C.當惹雍錯D.班公錯答案:B。解析:色林錯是那曲地區最大的湖泊,納木錯一部分在那曲,但最大的湖泊是色林錯;當惹雍錯、班公錯也不在那曲是最大。8.藏歷新年是藏族人民最重要的傳統節日,藏歷新年與()大致相同。A.春節B.元宵節C.清明節D.中秋節答案:A。解析:藏歷新年與春節時間大致相近,都是辭舊迎新的重要節日。9.以下屬于那曲地區傳統手工藝品的是()。A.唐卡B.蘇繡C.湘繡D.蜀繡答案:A。解析:唐卡是藏族傳統手工藝品,蘇繡是江蘇刺繡,湘繡是湖南刺繡,蜀繡是四川刺繡。10.那曲地區在古代屬于()。A.吐蕃B.南詔C.大理國D.西夏答案:A。解析:那曲在古代屬于吐蕃,南詔在云南等地,大理國在云南,西夏在寧夏、甘肅等地。11.下列哪種食品是那曲地區常見的美食()。A.糌粑B.熱干面C.煎餅果子D.過橋米線答案:A。解析:糌粑是藏族傳統食品,在那曲常見;熱干面是武漢特色,煎餅果子是天津特色,過橋米線是云南特色。12.那曲地區的主要河流有()。A.長江B.黃河C.怒江D.珠江答案:C。解析:怒江流經那曲,長江、黃河源頭不在那曲主要流經區域,珠江離那曲很遠。13.藏傳佛教中,“活佛”的正確稱呼是()。A.仁波切B.班禪C.達賴D.堪布答案:A。解析:“仁波切”是對活佛的尊稱,班禪、達賴是藏傳佛教的重要領袖稱號,堪布是寺院僧職。14.那曲地區的海拔高度一般在()米以上。A.2000B.3000C.4000D.5000答案:C。解析:那曲地區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15.以下哪個是那曲地區的縣()。A.噶爾縣B.尼瑪縣C.普蘭縣D.札達縣答案:B。解析:尼瑪縣屬于那曲,噶爾縣、普蘭縣、札達縣屬于阿里地區。二、言語理解與表達(共15題)16.那曲的草原像一幅()的畫卷,藍天、白云、牛羊構成了獨特的美景。A.栩栩如生B.美輪美奐C.巧奪天工D.鬼斧神工答案:B。解析:“美輪美奐”原本多形容建筑物雄偉壯觀、富麗堂皇,現在也用來形容美好絕妙,可用于形容畫卷等,這里形容那曲草原的畫卷恰當;“栩栩如生”形容藝術形象非常逼真,像活的一樣,一般用于形容繪畫、雕塑等作品中的形象;“巧奪天工”指精巧的人工勝過天然,形容技藝極其精巧,對象是人工制品;“鬼斧神工”形容藝術技巧高超,不像是人力所能達到的,一般用于形容大自然的景觀。17.盡管那曲的氣候條件十分(),但當地人民依然頑強地生活著。A.惡劣B.劣質C.卑劣D.險惡答案:A。解析:“惡劣”可用于形容氣候、環境等條件不好,符合語境;“劣質”一般形容物品質量差;“卑劣”主要形容人的品德、行為惡劣;“險惡”多形容地勢、人心、形勢等兇險可怕。18.那曲的文化傳統(),需要我們去深入挖掘和傳承。A.源遠流長B.滔滔不絕C.連綿不斷D.源源不斷答案:A。解析:“源遠流長”比喻歷史悠久,根底深厚,可用于形容文化傳統;“滔滔不絕”形容話很多,說起來沒個完;“連綿不斷”形容連續不止,從不中斷,多形容山脈、雨雪等;“源源不斷”形容接連不斷、連綿不絕,多用于事物的供應等。19.當地的牧民們()地守護著這片草原,就像守護著自己的家園。A.矢志不渝B.堅持不懈C.持之以恒D.鍥而不舍答案:A。解析:“矢志不渝”表示永遠不變心,強調意志堅定,這里牧民守護草原的決心如同不變的心意,用“矢志不渝”更能體現其堅守的情感;“堅持不懈”“持之以恒”“鍥而不舍”都側重于強調堅持做某件事,不放棄,但在表達情感的堅定性上不如“矢志不渝”。20.那曲的自然風光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A.欣賞B.鑒賞C.觀賞D.玩賞答案:C。解析:“觀賞”指觀看欣賞,多用于觀看自然景色、藝術品等,符合游客來看那曲自然風光的語境;“欣賞”側重于領略玩賞,更強調內心的感受;“鑒賞”主要指對文物、藝術品等的鑒定和欣賞;“玩賞”有玩耍欣賞之意,程度相對較隨意。21.隨著旅游業的發展,那曲的經濟也在()地增長。A.穩步B.穩定C.穩固D.堅實答案:A。解析:“穩步”強調有步驟、平穩地發展,“穩步增長”是常用搭配,符合經濟隨著旅游業發展逐步上升的語境;“穩定”側重于沒有變動,“穩固”強調安穩牢固,“堅實”側重于結實、實在,都不太適合形容經濟增長的狀態。22.那曲的夜晚,繁星(),讓人仿佛置身于夢幻的世界。A.密布B.密布天空C.布滿D.布滿天空答案:D。解析:“布滿天空”表述更完整、形象,能更好地描繪出那曲夜晚繁星在天空中分布的狀態;“密布”“布滿”單獨使用相對較簡略,沒有“布滿天空”具體生動。23.當地的文化活動()了民族特色,展現了那曲人民的精神風貌。A.包含B.包涵C.飽含D.囊括答案:C。解析:“飽含”指充滿,帶有濃厚的情感或內涵,“飽含民族特色”能體現文化活動中蘊含著豐富的民族特色;“包含”指里邊含有;“包涵”是客套話,請人原諒;“囊括”指全部包羅在里面。24.那曲的生態環境需要我們共同去()。A.保護B.保衛C.維護D.護衛答案:A。解析:“保護”指盡力照顧,使不受損害,常與“環境”“資源”等搭配,符合語境;“保衛”主要指保護使不受侵犯,對象多是重要的人、地方、事物等;“維護”側重于維持保護,使免于遭受破壞;“護衛”指防御、保衛,多用于保護人或重要目標。25.他對那曲的歷史文化有著()的研究,是當地的文化專家。A.深刻B.深奧C.深厚D.深沉答案:A。解析:“深刻”可用于形容對事物的理解、研究深入透徹,“深刻的研究”搭配恰當;“深奧”側重于道理、含義高深不易懂;“深厚”多形容感情、基礎等濃厚;“深沉”多形容人的性格、感情等沉穩、不外露。26.那曲的賽馬節是一場()的盛會,吸引了無數游客和當地居民。A.熱鬧非凡B.熱火朝天C.人聲鼎沸D.沸反盈天答案:A。解析:“熱鬧非凡”形容熱鬧的場面或景象非常突出,符合賽馬節這種盛大活動的氛圍;“熱火朝天”形容群眾性的活動情緒熱烈,氣氛高漲,強調活動的積極性;“人聲鼎沸”形容人群的聲音吵吵嚷嚷,就像煮開了鍋一樣;“沸反盈天”形容人聲喧鬧,亂成一片。27.這片草原()著無數的生命,是許多野生動物的家園。A.孕育B.養育C.培育D.撫育答案:A。解析:“孕育”指懷胎生育,比喻既存的事物中醞釀著新事物,這里草原為無數生命的誕生和成長提供了條件,用“孕育”合適;“養育”主要指撫養教育;“培育”側重于培養幼小生物,使其發育成長;“撫育”指照料、教育兒童,或照管動植物。28.那曲的傳統建筑()著當地的文化特色和智慧。A.體現B.表現C.展現D.呈現答案:A。解析:“體現”指某種性質或現象通過某一事物具體表現出來,“體現文化特色和智慧”搭配合理;“表現”側重于把內在的東西顯現出來;“展現”指明顯地表現出來;“呈現”指顯出、露出。29.游客們對那曲的美景(),紛紛拍照留念。A.贊不絕口B.拍案叫絕C.嘆為觀止D.驚嘆不已答案:A。解析:“贊不絕口”指不住口地稱贊,符合游客對美景的稱贊;“拍案叫絕”形容非常贊賞,多用于對文學作品、表演等;“嘆為觀止”指贊美所見的事物好到了極點;“驚嘆不已”側重于驚訝贊嘆。30.那曲的發展離不開每一個()的建設者。A.默默無聞B.悄無聲息C.無聲無息D.不聲不響答案:A。解析:“默默無聞”指無聲無息,沒人知道,指沒有什么名聲,這里強調建設者們不張揚,為那曲發展默默奉獻,符合語境;“悄無聲息”“無聲無息”“不聲不響”主要側重于沒有聲音,沒有突出默默奉獻的意思。三、判斷推理(共15題)31.所有那曲人都喜歡賽馬,有的喜歡賽馬的人是牧民,張三是那曲人。由此可以推出()。A.張三是牧民B.張三喜歡賽馬C.有的牧民是那曲人D.所有牧民都喜歡賽馬答案:B。解析:根據“所有那曲人都喜歡賽馬”和“張三是那曲人”,利用肯前必肯后,可以推出張三喜歡賽馬;A項,僅知道有的喜歡賽馬的人是牧民,不能確定張三就是牧民;C項,由“有的喜歡賽馬的人是牧民”和“所有那曲人都喜歡賽馬”無法必然推出有的牧民是那曲人;D項,“有的喜歡賽馬的人是牧民”不能得出所有牧民都喜歡賽馬。32.如果那曲今年的旅游收入增加,那么基礎設施建設會更完善。那曲今年的旅游收入沒有增加。由此可以推出()。A.基礎設施建設一定不完善B.基礎設施建設可能完善C.基礎設施建設一定完善D.無法確定基礎設施建設情況答案:B。解析:“如果那曲今年的旅游收入增加,那么基礎設施建設會更完善”可翻譯為:旅游收入增加→基礎設施建設更完善。現在“那曲今年的旅游收入沒有增加”,這是對前件的否定,否前推不出必然結論,所以基礎設施建設可能完善也可能不完善,B選項正確。33.以下哪項與“那曲:西藏”的邏輯關系一致()。A.廣州:廣東B.紐約:美國C.倫敦:英國D.悉尼:澳大利亞答案:A。解析:那曲是西藏自治區的一個地級市,是中國省級行政區內的城市;廣州是廣東省的省會城市,也是省級行政區內的城市;B項紐約是美國的城市,但美國是國家,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C項倫敦是英國的首都,英國是國家;D項悉尼是澳大利亞的城市,澳大利亞是國家。34.藏羚羊:那曲;以下與之邏輯關系相同的是()。A.大熊貓:四川B.北極熊:北極C.企鵝:南極D.袋鼠:澳大利亞答案:A。解析:藏羚羊在那曲有分布,且那曲是具體的地區;大熊貓在四川有分布,四川是具體的省份;B項北極是地理區域,不是具體行政區域;C項南極是地理區域;D項澳大利亞是國家。35.有人說:“那曲的草原上要么有狼,要么有野兔。”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能反駁上述觀點()。A.那曲的草原上既沒有狼也沒有野兔B.那曲的草原上有狼但沒有野兔C.那曲的草原上有野兔但沒有狼D.那曲的草原上既有狼又有野兔答案:D。解析:“要么有狼,要么有野兔”表示兩者只能有其一。D項“那曲的草原上既有狼又有野兔”與該觀點矛盾,最能反駁;A項是“非狼且非野兔”,B項是“狼且非野兔”,C項是“野兔且非狼”都不符合反駁的要求。36.某旅行社說:“去那曲旅游的游客,或者喜歡看自然風光,或者喜歡體驗民俗文化。”以下哪項能確定該說法為假()。A.有的游客既不喜歡看自然風光,也不喜歡體驗民俗文化B.有的游客喜歡看自然風光但不喜歡體驗民俗文化C.有的游客喜歡體驗民俗文化但不喜歡看自然風光D.所有游客都喜歡看自然風光和體驗民俗文化答案:A。解析:“或者喜歡看自然風光,或者喜歡體驗民俗文化”的矛盾命題是“既不喜歡看自然風光,也不喜歡體驗民俗文化”,所以A項能確定該說法為假。37.甲、乙、丙三人關于那曲旅游景點有如下討論:甲:那曲的色林錯很美。乙:那曲的圣象天門更值得去。丙:如果色林錯美,那么圣象天門就不值得去。如果三人的斷定中只有一項為真,那么以下哪項一定為真()。A.色林錯美B.圣象天門值得去C.色林錯不美D.圣象天門不值得去答案:B。解析:甲說色林錯美,丙說色林錯美→圣象天門不值得去,甲和丙的話相互矛盾,必有一真一假。因為三人斷定只有一項為真,所以乙的話為真,即那曲的圣象天門更值得去。38.以下推理形式與“只有那曲的生態環境好,才會有很多游客來旅游。有很多游客來旅游了,所以那曲的生態環境好”相同的是()。A.只有努力學習,才能取得好成績。小李取得好成績了,所以小李努力學習了B.如果下雨,地面就會濕。地面濕了,所以下雨了C.所有的鳥都會飛。喜鵲是鳥,所以喜鵲會飛D.只要身體健康,就會心情愉悅。小張心情愉悅,所以小張身體健康答案:A。解析:題干的推理形式是“有很多游客來旅游→那曲的生態環境好,有很多游客來旅游,所以那曲的生態環境好”,是“肯前推肯后”的必要條件推理。A項“取得好成績→努力學習,取得好成績,所以努力學習”也是“肯前推肯后”的必要條件推理,與題干形式相同;B項是“下雨→地面濕,地面濕,所以下雨”,是充分條件的“肯后推肯前”;C項是三段論推理;D項是“身體健康→心情愉悅,心情愉悅,所以身體健康”,是充分條件的“肯后推肯前”。39.對那曲的游客進行調查發現,喜歡騎馬的游客不喜歡徒步,喜歡徒步的游客喜歡攝影。由此可以推出()。A.喜歡騎馬的游客喜歡攝影B.不喜歡攝影的游客喜歡騎馬C.喜歡攝影的游客不喜歡騎馬D.有的喜歡騎馬的游客不喜歡攝影答案:D。解析:由“喜歡騎馬的游客不喜歡徒步”換位可得“喜歡徒步的游客不喜歡騎馬”,再結合“喜歡徒步的游客喜歡攝影”,可以遞推出“有的喜歡攝影的游客不喜歡騎馬”,其換位可得“有的喜歡騎馬的游客不喜歡攝影”。40.某旅游公司認為:如果提升那曲旅游的服務質量,就能吸引更多游客。以下哪項為真,最能削弱該觀點()。A.提升了那曲旅游的服務質量,但沒有吸引更多游客B.沒有提升那曲旅游的服務質量,也吸引了很多游客C.提升了那曲旅游的服務質量,吸引了更多游客D.沒有提升那曲旅游的服務質量,就沒有吸引更多游客答案:A。解析:該旅游公司的觀點是“提升那曲旅游的服務質量→吸引更多游客”,A項“提升了那曲旅游的服務質量,但沒有吸引更多游客”是對該觀點的“肯前否后”,直接削弱了觀點;B項“沒有提升服務質量也吸引了游客”無法削弱“提升服務質量能吸引游客”;C項是對觀點的加強;D項“沒有提升服務質量就沒有吸引游客”也無法削弱原觀點。41.那曲的文化活動有歌舞表演、馬術表演和傳統手工藝展示。已知:(1)如果有歌舞表演,那么就有馬術表演;(2)如果沒有傳統手工藝展示,那么就沒有馬術表演;(3)有傳統手工藝展示或者沒有歌舞表演。由此可以推出()。A.有歌舞表演B.有馬術表演C.沒有傳統手工藝展示D.沒有歌舞表演答案:B。解析:由(1)可得:歌舞表演→馬術表演;由(2)可得:?傳統手工藝展示→?馬術表演,逆否后為:馬術表演→傳統手工藝展示;(3)為:傳統手工藝展示或?歌舞表演。假設沒有馬術表演,根據(1)的逆否可得沒有歌舞表演,再根據(3)“或關系”否定肯定式可得有傳統手工藝展示,而沒有馬術表演根據(2)又推出沒有傳統手工藝展示,矛盾,所以一定有馬術表演。42.以下關于那曲旅游景點的描述,與其他三項不同的是()。A.色林錯是西藏第一大湖泊B.圣象天門是納木錯北岸的一個自然奇觀C.羌塘草原是那曲的主要地貌D.那曲的賽馬節很有名答案:D。解析:A、B、C項都是關于那曲具體旅游景點的描述,而D項說的是那曲的節日,與其他三項不同。43.有四個人對那曲的旅游發展發表看法:甲:那曲旅游要注重生態保護。乙:那曲旅游要加強宣傳推廣。丙:如果加強宣傳推廣,就要注重生態保護。丁:那曲旅游既不需要注重生態保護,也不需要加強宣傳推廣。如果四人中只有一人的看法錯誤,那么以下哪項一定為真()。A.甲的看法正確B.乙的看法正確C.丙的看法正確D.丁的看法正確答案:C。解析:丙的話“加強宣傳推廣→注重生態保護”和丁的話“?注重生態保護且?加強宣傳推廣”相互矛盾,必有一真一假。因為四人中只有一人看法錯誤,所以甲和乙的話都是正確的,即那曲旅游要注重生態保護且要加強宣傳推廣,這就說明丙的話是正確的。44.對于那曲的美食,有人說:“那曲的酥油茶和風干肉至少有一種很美味。”以下哪項最能支持該觀點()。A.那曲的酥油茶很美味B.那曲的風干肉不美味C.那曲的酥油茶和風干肉都不美味D.無法確定那曲的酥油茶和風干肉是否美味答案:A。解析:“那曲的酥油茶和風干肉至少有一種很美味”即“酥油茶美味或風干肉美味”。A項“那曲的酥油茶很美味”滿足“或關系”中一支為真,就可以確定整個“或關系”為真,能支持該觀點;B項不能確定酥油茶是否美味,無法支持;C項與觀點矛盾;D項無法支持觀點。45.某旅游團隊在那曲旅游,導游說:“要么去色林錯,要么去圣象天門。”游客甲說:“我不同意。”那么游客甲的意思是()。A.既去色林錯又去圣象天門B.既不去色林錯也不去圣象天門C.或者既去色林錯又去圣象天門,或者既不去色林錯也不去圣象天門D.去色林錯但不去圣象天門答案:C。解析:“要么去色林錯,要么去圣象天門”的矛盾命題是“(去色林錯且去圣象天門)或(不去色林錯且不去圣象天門)”,所以游客甲的意思是C選項。四、資料分析(共15題)根據以下資料,回答4650題。2023年上半年,那曲市接待游客數量達到200萬人次,同比增長20%。旅游總收入達到10億元,同比增長25%。其中,來自區外的游客占比30%,區內游客占比70%。在旅游收入中,餐飲收入占20%,住宿收入占30%,購物收入占25%,其他收入占25%。46.2022年上半年,那曲市接待游客數量約為()萬人次。A.160B.167C.170D.175答案:B。解析:設2022年上半年接待游客數量為x萬人次,根據公式\(現期量=基期量\times(1+增長率)\),可得\(x(1+20\%)=200\),則\(x=\frac{200}{1+20\%}=\frac{200}{1.2}\approx167\)萬人次。47.2023年上半年,那曲市旅游總收入中餐飲收入約為()億元。A.1B.2C.2.5D.3答案:B。解析:已知旅游總收入為10億元,餐飲收入占20%,則餐飲收入為\(10\times20\%=2\)億元。48.2023年上半年,那曲市來自區內的游客約為()萬人次。A.60B.120C.140D.160答案:C。解析:已知接待游客數量為200萬人次,區內游客占比70%,則區內游客數量為\(200\times70\%=140\)萬人次。49.與2022年上半年相比,2023年上半年那曲市旅游總收入增長了約()億元。A.1B.1.5C.2D.2.5答案:C。解析:設2022年上半年旅游總收入為y億元,由\(y(1+25\%)=10\),可得\(y=\frac{10}{1+25\%}=8\)億元,增長了\(108=2\)億元。50.2023年上半年,那曲市旅游收入中住宿收入比購物收入多()億元。A.0.5B.1C.1.5D.2答案:A。解析:住宿收入為\(10\times30\%=3\)億元,購物收入為\(10\times25\%=2.5\)億元,住宿收入比購物收入多\(32.5=0.5\)億元。根據以下資料,回答5155題。那曲市某縣近年來大力發展旅游業,2020年旅游收入為5000萬元,2021年旅游收入增長了10%,2022年旅游收入比2021年增長了15%,2023年上半年旅游收入已達到3500萬元。51.2021年該縣城旅游收入為()萬元。A.5000B.5500C.6000D.6500答案:B。解析:2021年旅游收入為\(5000\times(1+10\%)=5000\times1.1=5500\)萬元。52.2022年該縣城旅游收入為()萬元。A.6025B.6225C.6425D.6625答案:B。解析:2022年旅游收入為\(5500\times(1+15\%)=5500\times1.15=6225\)萬元。53.2023年上半年旅游收入占2022年全年旅游收入的比重約為()。A.40%B.45%C.50%D.55%答案:B。解析:比重為\(\frac{3500}{6225}\approx0.562\approx56\%\),最接近55%,這里出題可能數據有偏差,按計算應接近56%,但最符合的選項為D,可能出題人意圖是數據計算后靠近55%。54.20202022年該縣城旅游收入的年均增長率約為()。A.12%B.13%C.14%D.15%答案:B。解析:設年均增長率為r,根據公式\(末期量=初期量\times(1+年均增長率)^{n}\),\(n=2\),\(5000\times(1+r)^{2}=6225\),\((1+r)^{2}=\frac{6225}{5000}=1.245\),\(1+r\approx1.116\),\(r\approx11.6\%\),最接近12%。55.若2023年下半年旅游收入與上半年相同,則2023年全年旅游收入比2022年增長約()。A.10%B.15%C.20%D.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