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部編版語文九年級下冊第六單元20《曹劌論戰》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學設計部編版語文九年級下冊第六單元《曹劌論戰》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1.能借助注釋、工具書疏通文意,積累文言詞語與特殊句式,理解詞語古今意義的差別,了解文化常識,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熱愛中華文化。2.能抓住文章線索,梳理文章思路,并在此基礎上概括文章內容,提高歸納判斷能力,訓練邏輯思維。3.能通過品味人物語言,比較人物言行分析人物形象,并形成自己的評價,提高辯證思維能力,培養家國情懷。4.能聯系古代戰爭論合作探究長勺之戰以少勝多的原因,領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涵,提高系統思維能力。5.能通過課內外敘事文本對比閱讀,學習文章簡潔精煉、詳略得當的寫作藝術,提高鑒賞與寫作能力。
【評價任務】1.預習檢測,能正確識記生字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一課時,指向目標1)2.閱讀資料鏈接,了解“長勺之戰"及《左傳》相關背景知識,積累文化常識。(第一課時,指向目標1)3.借助課文注釋疏通文意,填寫文言積累卡。(第一課時,指向目標1)4.抓住關鍵線索,梳理故事情節,復述課文。(第一課時,指向目標2)5.抓住關鍵語句,分角色朗讀比較,辯證分析人物形象。(第二課時,指向目標3)6.小組合作,探究長勺之戰以少勝多的原因。(第二課時,指向目標4)7.對比閱讀“長勺之戰”和“逼陽之戰”,比較其敘事差異。(第二課時,指向目標5)
【學習過程】___第一課時(共2課時)
[導入]師:“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這是失敗了的英雄項羽的最后的人生悲歌,項羽擁兵40萬之眾,卻被僅有10萬兵馬的劉邦挫敗,落得四面楚歌,烏江自刎的結局。同學們,中國歷史上發生過許多次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光輝戰例,你還能舉出幾個這樣的戰例嗎?1.學生暢所欲言。預設:三國時曹操擊敗袁紹的官渡之戰孫劉聯軍大敗曹操的赤壁之戰東晉謝安、謝石、謝玄等人使北方前秦苻堅統率的百萬大軍感到“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的淝水之戰巨鹿之戰、長勺之戰……2.師:發生在春秋時期齊國和魯國之間的長勺之戰更是中國歷史上以弱勝強的著名戰役。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古戰場,分析一下長勺之戰中克敵制勝的關鍵是什么。(教師板書課題、出處)初讀課文,讀準字音、停頓(指向目標1)你認識它們嗎?(展示字音挖空,檢測預習情況)曹劌(guì)又何間焉(jiàn)肉食者鄙(bǐ)犧牲玉帛(bó)小信未孚(fú)登軾而望之(shì)吾視其轍亂(zhé)夫戰,勇氣也(fú)望其旗靡(mǐ)2.朗讀課文(1)學生活動:①自由散讀,讀準字音。___②齊讀課文(2)教師活動:及時指出學生朗讀時的優點與不足,進行點撥指導。如①朗讀停頓: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②朗讀語氣: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疑問語氣)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否定語氣)
忠之屬也,可以一戰。(肯定語氣)___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解釋的語氣,語速緩慢)二、了解“長勺之戰”及《左傳》相關背景知識,積累文化常識(指向目標__2__)1.師:“十年春,齊師伐我”,齊國的軍隊為什么要“伐我”呢?(補充介紹長勺之戰背景)長勺之戰背景:這一戰事發生在魯莊公十年(前684),是齊桓公即位后向魯國發動的第二次戰爭。此前兩年,齊桓公(公子小白)與其庶兄公子糾曾進行過激烈的爭奪君位的斗爭。當時篡君奪位的公孫無知(齊襄公堂弟)已被殺,齊國一時無君,因此避難于魯國的公子糾和避難于莒國的公子小白都爭相趕回齊國。魯莊公支持公子糾主國,親自率軍護送公子糾返齊,并派管仲攔擊、刺殺公子小白。然而魯國的謀劃沒有成功,公子小白已出乎意料地搶先歸齊,取得了君位。齊桓公即位后當即反擊魯軍,兩軍交戰于乾時(齊地),齊勝魯敗。乘兵勝之威,齊桓公脅迫魯國殺掉了公子糾。齊桓公雖在其庶兄的血泊中鞏固了權位。但對魯國卻一直怨恨難平,因此轉年春便再次發兵攻魯,進行軍事報復和武力懲罰。本篇所記即是這次在魯地長勺展開的戰事。相傳魯國史官左丘明在《左傳》中解釋了《春秋》記載的這次著名的“長勺之戰"。2.下面我們來了解《左傳》。(補充介紹《左傳》相關知識)關于《左傳》:《左傳》記載春秋時期各諸侯國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的編年體史書,傳說是春秋時期左丘明所作,保存了我國自公元前722年以下二百多年間的許多史料。關于歷史散文體例:歷史散文也稱史傳文,它有國別、編年、紀傳三體。
國別體:通過各國史事個別獨立地排列載述,以完成對某一歷史進程的敘述。國別體史書有《國語》和《戰國策》。《國語》是以記言為主,兼及記事;《戰國策》是以記事為主。
編年體:即以時間為經,以事件為緯來敘寫史實。它的優點是線索清楚、背景明確、系統性較好;不足是不便于集中而廣泛地描寫人物。《春秋》《左傳》和《資治通鑒》都是編年體。紀傳體:即以人物為中心敘寫歷史,為司馬遷所獨創。古代官方編輯的“二十四史”用的都是紀傳體。這種體例對后世影響很大。三、疏通文意,積累文言詞語及特殊句式(指向目標__1__)1.借助課文注釋疏通文意,填寫文言積累卡。學生活動:(1)結合注釋,串譯課文。(2)獨立填寫文言積累卡。(3)小組討論有疑問的地方,組內完善卡片。(4)分小組進行展示,班級集中討論有疑惑之處和重點詞語句式。《曹劌論戰》文言積累卡類別例句例句釋義實詞古今異義詞詞類活用其他虛詞以之故文言句式判斷句倒裝句省略句示例:類別例句釋義實詞古今異義詞①犧牲玉帛
②可以一戰
③再而衰
④小大之獄①指祭祀用的純色全體牲畜
②可以憑借
③第二次
④訴訟事件詞類活用①神弗福也
②公將鼓之①保佑,名詞作動詞
②擊鼓,名詞作動詞其他①肉食者鄙
②齊師敗績
③公將馳之①目光短淺
②大敗
③驅車追趕虛詞以①何以戰
②必以分人
③必以信①憑、靠
②把
③根據之①肉食者謀之
②公與之乘
③公將鼓之①代“公將戰"這件事
②代曹劌
③起補足音節的作用故①公問其故
②故逐之①緣故,原因
②所以文言句式判斷句①忠之屬也。
②夫戰,勇氣也。①這是盡職分之類的事情
②作戰,靠的是勇氣倒裝句何以戰?以何戰?(賓語前置)省略句①必以分人。
②可以一戰。①必以(之)分人
②可以(之)一戰四、梳理故事情節,復述課文(指向目標3)1.默讀課文,梳理故事情節,完成下面的故事線索圖。學生活動:以人物活動為線索(顯脈):請見——(
)——參戰——(
)以事件發展為線索(隱脈):迎戰——(
)——勝戰——(
)預設:請見——(論戰)——參戰——(釋戰)迎戰——(備戰)——勝戰——(評戰)2.請你選取一條線索復述文章內容。學生活動:自選一條線索復述文章內容。示例:以人物活動為線索復述:魯莊公十年春,齊國攻打魯國,平民曹劌請求面見魯莊公商討戰事。通過三次問答,曹劌使魯莊公明確了要取信于民。在長勺之戰中,曹劌兩次阻止魯莊公輕舉妄動,并在認為可行之時讓莊公擊鼓沖鋒或追逐敗退之敵,魯軍獲得勝利。戰爭結束后,曹劌向魯莊公解釋了“蓄養士氣”“選擇戰機"掌握真實情況、作出準確判斷”在戰爭取勝中的重要性。3.通過復述,你讀懂本文闡明了什么道理了嗎?學生活動:思考、回答。示例:本文扣住曹劌這一中心人物,圍繞“論戰"記敘了長勺之戰的基本經過,闡明了必須取信于民并運用正確的戰略戰術,掌握戰機才能取得戰爭勝利的道理。4.教師小結:
本文雖短,但能緊扣題旨“論戰”,運用對話的形式,有條不紊,逐層展開,闡明曹劌是怎樣論戰的。全文共三段,每段為一部分。第一部分寫曹劌拜見魯莊公。第二部分寫曹劌指揮戰斗的經過。第三部分寫曹劌闡明取勝的原因。[學后反思]新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行為,不應以老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在本節課中,我也以學生的活動為主。在導入時,讓學生先介紹自己知道的戰爭,實現了語文和歷史的不同學科的融合,同時極大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解釋字詞時讓學生自主完成;梳理內容時,給了學生“人物活動"和“事件發展”兩個角度,可以讓學生從不同角度對課文進行分析,提升對文章理解的深度和靈活度。
【板書設計】曹劌論戰
以人物活動為線索(顯脈):請見——(論戰)——參戰——(釋戰)故事線索
以事件發展為線索(隱脈):迎戰——(備戰)——勝戰——(評戰)
【作業設計】
課前作業:
一、預習指導
1.給加點的字注音,根據拼音寫漢字。
又何間焉()肉食者鄙()犧牲玉帛()
望其旗靡()小信未孚()登shì()而望之
2.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1)《曹劌論戰》選自《________》,此書傳說是________時期________所作,是根據________寫的________體史書。
(2)《曹劌論戰》一文指出了戰前的政治準備________,敘述了有利于反攻的時機是________之時,敘述了追擊開始的時機是________之時,齊魯________之戰是我國歷史上________的著名戰例之一。
3.解釋下面劃線詞語的古今異義。
(1)肉食者鄙
古義:________;今義:________
(2)犧牲玉帛
古義:________;今義:________
(3)小大之獄
古義:________;今義:________
(4)可以一戰
古義:________;今義:________
4.解釋下列劃線詞在文中的意思。
(1)何以戰
以:________
(2)弗敢專也
專:________
(3)必以情
情:________
(4)忠之屬也
忠:________
(5)公將鼓之
鼓:________
(6)下視其轍
轍:________
(7)既克,公問其故
既:________
故:________
(8)難測也
測:________
5.解釋下列成語意思。
(1)一鼓作氣:
(2)轍亂旗靡:
(3)彼竭我盈:
二、翻譯句子。
6.翻譯下列句子。
(1)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
(2)忠之屬也。可以一戰。
(3)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4)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5)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三、閱讀課文,整體感知,完成下面的題目。
課文的題目是“曹劌論戰”,是記敘文還是議論文?
8.速讀課文理線索,這篇課文有幾條敘事的線索?
【參考答案】
一、1.jiànbǐbómǐfú軾
2.左傳;春秋;左丘明;魯史;編年;取信于民;彼竭我盈;轍亂旗靡;長勺;以弱勝強
3.淺陋,這里指目光短淺;粗俗;低下;指祭祀用的豬、牛、羊等;為了正義的目的而舍棄自己的生命;訴訟事件;多指監獄;可以憑借;多作助動詞,表示可能或能夠
4.憑、靠;獨自享有;實情;盡力做好分內的事;擊鼓進軍;車輪碾出的痕跡;已經;原因,緣故;推測,估計
5.(1)比喻趁勁頭大的時候鼓起干勁,一口氣把工作做完。
(2)形容軍隊潰敗混亂。
(3)他們的勇氣已喪失,我們的士氣正旺盛。
二、6.(1)當權者(會)謀劃這件事的,(你)又何必參與呢
(2)(這)是盡職分之類的事情。可憑借(這個條件)打一仗。
(3)我發現他們的車印混亂,軍旗也倒下了,所以(才下令)追擊他們。
(4)大大小小的訴訟事件,雖然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根據自己的誠心處理。
(5)第一次擊鼓能夠鼓起士氣,第二次(擊鼓士氣)減弱,第三次(擊鼓士氣)就窮盡了。
三、7.這是一篇記敘文,全文以“論”為中心。第1段記敘論戰前政治準備的內容;第2段記敘戰斗經過;第3段通過“敘"來“論”戰爭勝利的原因。
8.有兩條線索,一條是事件發展的線索(迎戰——備戰——勝戰——評戰);一條是人物活動的線索(請見——論戰——參戰——釋疑)。
課后作業:
選擇題。
1.下列句中加點字讀音錯誤的一項是()
A.小惠未遍(piàn),民弗從也
B.犧牲玉帛(bó),弗敢加也,必以信
C.小信未孚(fú),神弗福也
D.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mǐ),故逐之
2.下列句子的朗讀節奏劃分有誤的一項是()
A.肉食/者鄙B.小惠/未遍
C.民/弗從也D.登軾/而望之
3.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A.由于教育行政部門的及時部署,使旱區中小學的缺水難題得到了妥善解決。
B.作為一個文學愛好者,他閱讀了大量的小說、詩歌、散文以及文學名著。
C.世博會上,中國館“智慧的長河"展區中最引人注目的展品是“動”版的“清明上河圖"。
D.杜鵑花盛開的大明山,是吸引游人來觀賞的好季節。
4.中山紀念堂有一場趙雷的演唱會,你的一位同學給你買了一張票約你一同去看,不巧你因故不能前往。下列回答得體的一句是()
A.對不起,你怎么買今晚的票?我正好有事,你另送別人吧?
B.對不起,我正好有事,如果你誠心請我看,就去改換明晚的吧。
C.謝謝你,這場表演,我已經看過了,你自己去看吧!
D.謝謝你,聽說這表演很吸引人,但因為我正好有事不能同你分享,實在遺憾!
填空題。
5.文中指出了戰前的政治準備,能體現魯莊公取信于民的句子是:
_,
_,
_。交戰過程中利于反攻的時機是“
_”之時,利于追擊的時機是“
_,
_"之時。
6.出自本文、流傳至今的一個成語是:
_。
7.文中曹劌向魯莊公解釋他“登軾而望”的原因的句子是:
____,____。
三、課外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問題。
[甲]《曹劌論戰》
[乙]虞公曰:“吾享祀豐潔①,神必據②我。"宮之奇對曰:“臣聞之,鬼神非人實親,惟德是依。故《周書》曰:‘皇天無親,惟德是輔。’又曰:‘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又曰:‘民不易物③,惟德繄④物。’如是,則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神所馮依⑤,將在德矣。若晉取虞⑥,而明德以薦馨香⑦,神其吐⑧之乎”
弗聽,許晉使。宮之奇以其族行⑨,曰:“虞不臘⑩矣,在此行也,晉不更舉矣。"冬,晉滅虢。師還,館于虞,遂襲虞,滅之,執虞公。
(選自《宮之奇諫假道》)
[注]①享祀豐潔:享祀,祭祀的物品。豐潔,豐盛潔凈。②據:保佑。③易物:改變祭品。④繄(yī):句中語氣詞。⑤馮(píng)依:依據。馮,同“憑”。⑥若晉取虞:晉,晉國。虞,虞國。下文中“虢",讀“guó”,即虢國。⑦而明德以薦馨香:而以光明的德行作為芳香的祭品奉獻給神靈。⑧吐:指不食所祭之物。⑨以其族行:帶領他的家族出走。⑩臘:歲終祭祀。
8.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2分)
(1)其鄉人曰其:
(2)惟德是依
惟:
9.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項是(2分)()
A.必以分人
_神必據我
B.惟德是輔
惟吾德馨
C.弗敢加也
弗聽,許晉使
D.可以一戰
宮之奇以其族行
10.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6分)
(1)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2)臣聞之,鬼神非人實親,惟德是依。
11.甲文中的莊公和乙文中的虞公都深信“神"能保佑自己的國家,甲文從“_____”可知,乙文從“
______"可知。(用原文作答)(2分)
12.甲文中,曹劌認為“信”(取信于民)是作戰取勝的先決條件。乙文中,宮之奇認為神保佑國家的根本依憑是什么說說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2分)
【參考答案】
一、1—4:AACD
二、5.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彼竭我盈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
6.示例:一鼓作氣。
7.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
三、8.(1)他的。(2)只。9.D
10.(1)大大小小的訴訟事件,雖然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根據自己的誠心處理。
(2)我聽說,鬼神不會隨便親近某人,(他們)只保佑有德行的人。
11.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吾享祀豐潔,神必據我
12.“德"(或“明德”“仁德"重德”“重視仁德"等)。是從宮之奇的話“鬼神非人實親,惟德是依”看出來的。
部編版語文九年級下冊第六單元《曹劌論戰》教學設計
【學習過程】___第二課時(共2課時)
[導入]師:古今中外,軍事家縱橫捭闔、層出不窮,從創作《孫子兵法》的孫武到編著《孫臏兵法》的孫臏,從“幸甚至哉,歌以詠志"的曹操到“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的諸葛亮,從“不世出"的拿破侖到“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漫步從頭越”的毛澤東……這些名字,我們耳熟能詳,可今天,我們要走進一名普通而又不平凡的老百姓——曹劌,他不是國君,卻創造了軍事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他不是軍中大將,卻有著主動請纓親臨沙場智慧的風范,他無愧于“平民軍事家"的稱號。比較人物對話,把握人物性格特征(指向目標__4__)師:本文扣住曹劌這一中心人物,圍繞“論戰”記敘了長勺之戰的基本經過,那么曹劌究竟為何論戰,和誰論,又論了什么呢?接下來讓我們在比較中認識曹劌之“論"。比讀鄉人與曹劌:展示:鄉人VS曹劌
鄉人: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曹劌:肉食者鄙,未能遠謀。(1)要求:同桌分角色朗讀,說說讀出了怎樣的鄉人和曹劌。預設:鄉人不關心國家前途,曹劌在國家危難之際挺身而出,獻策獻力,是個有責任有擔當的熱血男兒。“肉食者鄙,未能遠謀。”點出來曹劌論戰的緣由朗讀指導:重讀“鄙"未能”,可讀出曹劌的自信和對當權者輕視,朗讀時語氣堅定,語調鏗鏘。比讀曹劌與魯莊公曹劌VS莊公:文章哪些部分講了曹劌與魯莊公之論?通過論戰,你又能讀出怎樣的曹劌與魯莊公呢?學生活動:①對照文章內容快速完成表格戰前針對“何以戰":“三答”vs“三評"莊公“三答”曹劌“三評"戰后針對“何以勝”:“一問"vs“一答”莊公一問曹劌一答示例:戰前針對“何以戰":“三答”vs“三評"莊公“三答”曹劌“三評"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小惠未遍,民弗從也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忠之屬也戰后針對“何以勝”:“一問"vs“一答”莊公一問曹劌一答鼓之,未可齊人三鼓,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可矣馳之,未可轍亂旗靡,可矣②男女生合作朗讀,男生齊讀曹劌,女生齊讀魯莊公,說說讀出了怎樣的魯莊和曹劌。預設:曹劌:A.與君王見面先發問,表現出對國事的關心,不懼權威;
B.連續兩個“未"字表現出他的不卑不亢,成竹在胸,對戰爭條件“民心向背”的精準判斷表現出他具有政治遠見;
C.“戰則請從"表現出他對國家的責任和擔當;
D.戰時的曹劌能把握作戰時機,不輕率,不冒進,干脆,果斷。戰后的曹劌解說頭頭是道,戰略思想高超,具有卓越的軍事才能。魯莊公:A.戰前寄希望于施行的“小惠”和神靈的保佑,政治見識短淺;戰中急于求戰、急于攻擊,軍事上輕率;取勝后仍不知原因,軍事上無知。師:請你用文中的兩個詞來概括二者的形象,你會選擇
和
?明確:“鄙"和“遠謀”。師以《古文觀止》評注小結:“未戰考君德,方養士氣,既戰察敵情,步步精詳,著著奇妙,此乃所謂遠謀也"(3)有人說:“莊公雖“鄙”,卻非昏聵之主”,你認為呢?學生活動:組內討論并進行小組展示。預設:①魯莊公有勇氣:兵力懸殊,但“公將戰”,面對強敵不退縮,而是思考如何贏。②魯莊公禮賢下士、廣開言路:耐心回答“鄉人"曹劌的問題,聽從建議。③魯莊公知人善用、謙虛好學。人物小結:這個配角,一方面以他的“鄙”襯托出曹劌的遠見卓識,一方面也顯示了他的優點,是一個立體的人物。小組探究,共析勝因(指向目標__5__)聯系本課所學,小組合作探究長勺之戰以少勝多的原因。提示:聯系古代戰爭論,如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名言“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等進行分析。參考提示:長勺之戰獲勝是天時、地利、人和共同作用的結果:天時;“齊師伐我”,可見魯國是衛國戰爭,是正義之戰;地利:“戰于長勺”,長勺就在魯國境內;人和:曹劌有愛國情懷,富遠見卓識(政治才能),能細察精思(軍事謀略);莊公英勇無畏、禮賢下士、從善如流、知人善任、膽識過人、不恥下問;軍民能同仇敵愾(“齊師伐我”,必須保家衛國)。對比閱讀,比較詳略(指向目標__6__)PPT展示資料:長勺之戰VS逼陽之戰長勺之戰:公與之乘,戰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逼陽之戰:逼陽人啟門,諸侯之士門焉。縣門發,郰人紇抉之以出門者。狄虒彌建大車之輪而蒙之以甲以為櫓,左執之,右拔戟,以成一隊。孟獻子曰:“《詩》所謂‘有力如虎’者也。"主人縣布,堇父登之,及堞而絕之。隊則又縣之,蘇而復上者三。主人辭焉乃退,帶其斷以徇于軍三日。要求:小組合作,疏通“逼陽之戰”文意,說說同寫戰爭,二者有何不同?預設:《曹劌論戰》無具體戰爭場面描寫,著重寫曹劌戰時對戰爭時機的判斷,逼陽之戰著重寫魯軍攻城的雄壯場面,刻畫了三位氣慨非凡、武力超群的勇士。《曹劌論戰》以歷史家的卓越見識,合理詳寫戰前、戰后的論戰,略寫戰時的場面,描述出戰爭成敗的因素。教師小結:《左傳》寫戰爭,并不局限于正面的戰斗場面的描寫,而是重在描述戰爭的內外因素,以歷史家的卓見續寫戰爭,達到微而顯、精而腴的藝術境界。比較總結1.本節課我們將不同的人物、不同的文本進行了比較,接下來請同學們圍繞“比較”,用一句話總結本課所學。示例:本節課通過人物言行的比較,體會到曹劌的人物形象,通過戰場描寫的比較,體會到詳略安排的得當。2.請與老師合作,同學們讀曹劌,讀出國家危難之時曹劌的擔當。師: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生:肉食者鄙,未能遠謀。齊:肉食者鄙,未能遠謀。齊: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林則徐從古至今,有很多志士仁人像曹劌一樣在國家危難之時挺身而出,他們是國之棟梁。課后請搜集相關史料,與曹劌比較,感受人物品質的異同。
【板書設計】
【作業設計】
一、單選題
1.下列各組句子中,劃線詞語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A.何以戰(怎么)
B.必以信(實情)
C.小大之獄(監獄)
D.雖不能察(雖然)
2.下列各組詞語中加線的字意思相同的一組是()
A.再而衰再接再厲
B.弗敢加變本加厲
C.三而竭舉一反三
D.問其故無緣無故。
3.選出下列標題中短語結構與其它三項不同的一項()
A.《曹劌論戰》
B.《楊修之死》
C.《愚公移山》
D.《香菱學詩》
4.下列對《曹劌論戰》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本文通過寫曹劌對戰爭的論述以及弱魯戰勝強齊的戰例,表現了曹劌在政治上的遠見卓識和軍事上的卓越才能。
B.“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忠之屬也。"這兩句說明了政治上取信于民獲得民心,是戰爭取得勝利的重要保證。
C.本文刻畫人物精練傳神,如“公將鼓之”“公將馳之"僅八個字就把魯莊公急于求成、輕率寡謀的特點刻畫出來。
D.本文緊扣“論戰”,詳寫曹劌言論,而一概不提戰爭的經過,這樣的剪裁,詳略得當,敘事清楚,有力地突出了中心。
二、閱讀題。
(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問題。
客①謂燕王曰:“齊南破楚,西屈②秦,用韓、魏之兵,燕、趙之眾,猶鞭策也。使齊北面伐燕,即雖五燕不能當。王何不陰③出使,散游士④,頓齊兵,弊其眾,使世世無患。"燕王曰:“假寡人五年,寡人得其志矣。”蘇子曰:“請假王十年。"燕王說,奉蘇子車五十乘,南使于齊。謂齊王曰:“齊南破楚,西屈秦,用韓、魏之兵,燕、趙之眾,猶鞭策也。臣聞當世之舉王,必誅暴正亂,舉無道⑤,攻不義。今宋王射天笞地⑥,鑄⑦諸侯之象,使侍屏匽⑧,展⑨其臂,彈⑩其鼻,此天下之無道不義,而王不伐,王名終不成。且夫宋,中國膏腴之地,鄰民之所處也,與其得百里于燕,不如得十里于宋。伐之,名則義,實則利,王何為弗為”齊王曰:“善。"遂興兵伐宋。三覆宋,宋遂舉。燕王聞之,絕交于齊,率天下之兵以伐齊,大戰一,小戰再,頓齊國,成其名。
(選自《戰國策》,有改動)
[注]①客:蘇秦。②屈:制服。③陰:暗中,暗地。④散游士:差遣游說之士。⑤舉無道:討伐無道的昏君。⑥射天笞地:箭射天神,鞭打地神。⑦鑄:鑄造。⑧屏匽(yàn):廁所。⑨展:拉開。⑩彈:用石子射。膏腴:肥沃。
5.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4分)
(1)使齊北面伐燕伐:
(2)燕王說
說:
(3)臣聞當世之舉王
聞:
(4)大戰一,小戰再
再:
6.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而”與“而王不伐"中的“而”意思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項是(2分)()
A.人不知而不慍
B.而年又最高
C.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D.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
7.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6分)
(1)假寡人五年,寡人得其志矣。
(2)與其得百里于燕,不如得十里于宋。
8.從文中可以看出燕王身上具備哪些優秀品質(4分)★
(二)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9.“位卑未敢忘憂國"的意思是雖然身份低微,仍然不忘擔憂國事。曹劌一介平民,在國家危難之際,挺身而出,為國解憂。閱讀下面兩則材料,簡要說明“位卑未敢忘憂國”的精神在弦高和卜式身上是如何體現的。(4分)
材料一
秦穆公興兵襲①鄭,過周而東。鄭賈人②弦高將西販牛,道遇秦師于周、鄭之間,乃矯③鄭伯之命,犒④以十二牛,賓⑤秦師而卻之⑥,以存鄭國。
(取材于《淮南子·氾論訓》)
材料二
時漢方事⑦匈奴,式⑧上書,愿輸⑨家財半助邊⑩。上使使問式:“欲為官乎?"式曰:“自小牧羊,不習仕宦,不愿也。”使者曰:“子何欲?"式曰:“天子誅匈奴,愚以為賢者宜死節,有財者宜輸之,如此而匈奴可滅也。”
(取材于《漢書·公孫弘卜式兒寬傳》)
[注]:①[襲]偷襲。②[賈人]商人,在當時社會地位不高。③[矯]假托。④[犒]犒勞。⑤[賓]以客禮對待。⑥[卻之]使秦軍撤退。⑦[事]這里指抵抗。⑧[式]卜式。人名。⑨[輸]交納。⑩[邊]邊防。
答:
三、片段寫作
10.根據文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考驗商務英語理解力的試題及答案
- 結合案例的2025年大學物理試題答案
- 紡織服裝制造業智能化生產中的智能化生產設備租賃政策研究報告
- 游戲化營銷與品牌忠誠度:2025年傳播效果評估報告
- 巧妙應對土木考試試題及答案
- 制造業:工業互聯網在制造業中的應用與挑戰與機遇分析報告
- 電商生態系統構建試題及答案
- 職業技能大學化學考試試題及答案
- 武漢工貿職業學院《第二外語日語》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教師教育教學反思與應用策略試題及答案
- 2022年江蘇泰州市第四人民醫院招考聘用高層次人才11人(必考題)模擬卷及答案
- 新加坡sm214th面經44踏水行歌
- 產科輸血-ppt課件
- 國家職業技能標準 (2021年版) 公共營養師
- 森林防火PPT課件
- 多合規政策及流程變化對照版
- 鋼箱梁的制作及安裝方案
- 工程測量畢業設計畢業論文
- 一元二次方程四種解法知識點與練習題(包括十字相乘法)
- 水平四籃球行進間運球教學設計
- 雨露計劃職業教育補助學籍證明四川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