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市花溪區(含經開)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專項規劃(2021年-2023年)_第1頁
貴陽市花溪區(含經開)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專項規劃(2021年-2023年)_第2頁
貴陽市花溪區(含經開)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專項規劃(2021年-2023年)_第3頁
貴陽市花溪區(含經開)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專項規劃(2021年-2023年)_第4頁
貴陽市花溪區(含經開)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專項規劃(2021年-2023年)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貴陽市花溪區(含經開)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專項規劃

(2021年—2030年)

編制單位:貴州澳源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二。二。年八月

項目名稱:

貴陽市花溪區(含經開)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專項規劃(2021年一2030年)

委托單位:貴陽市生態環境局花溪分局

編制單位:貴州澳源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項目負責人:魏民高級工程師

編制人員:黃念熾工程師

常增華工程師

謝茂工程師

日期:二。二O年八月

目錄

前言................................................................................1

第一章總則...........................................................................3

1.1規劃背景.....................................................................3

1.2規劃依據.....................................................................3

(1)法律法規.................................................................3

(2)相關規劃................................................................4

(3)主要設計規范和標準......................................................7

1.3規劃原則.....................................................................8

1.4規劃范圍....................................................................10

1.5規劃期限....................................................................11

1.6規劃目標....................................................................11

1.7規劃任務....................................................................12

L8規劃技術路線.................................................................14

第二章區域概況......................................................................15

2.1地理位置及交通..............................................................15

2.2自然環境....................................................................16

(1)地形、地貌、地質.......................................................16

(2)氣候、氣象.............................................................16

(3)水文....................................................................17

(4)土壤、植被和生物多樣性................................................18

2.3社會經濟概況.................................................................18

2.4生態環境保護狀況............................................................19

第三章污染源分析....................................................................27

3.1用水及排水體制..............................................................27

(1)用水情況..............................................................27

(2)排水情況..............................................................27

3.2農戶改廁普及情況............................................................28

3.3污染負荷量預測..............................................................28

第四章污水處理設施建設............................................................30

4.1非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治理方式...............................................30

4.2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治理方式.................................................30

4.3設施布局選址................................................................31

4.4污水收集系統建設............................................................32

4.5污水處理技術工藝選擇.......................................................32

4.6驗收移交....................................................................33

第五章設施運行管理..................................................................33

5.1運維管理....................................................................33

(1)運維中的問題...........................................................35

(2)長效運維管理機制規劃...................................................35

5.2環境監管....................................................................40

第六章投資估算與資金籌措...........................................................40

6.1投資估算....................................................................40

6.2資金籌措....................................................................42

第七章效益分析.....................................................................63

7.1環境效益....................................................................63

7.2社會效益....................................................................63

7.3經濟效益....................................................................64

第八章可達性分析...................................................................65

第九章保障措施.....................................................................66

9.1總體思路.....................................................................66

9.2組織領導....................................................................66

(1)組織保障...............................................................66

(2)技術保障...............................................................67

(3)政策保障...............................................................67

9.3運行保障....................................................................68

第十章規劃結論與建議...............................................................69

10.1結論.......................................................................69

10.2建議.......................................................................70

附表1:規劃村寨污水處理規劃一覽表..................................................72

附圖1:花溪區地理位置圖............................................................102

附圖2:花溪區交通位置圖............................................................103

附圖3:花溪區行政區劃圖............................................................104

附圖4:花溪區水系圖................................................................106

附圖5:花溪區規劃村莊布點圖........................................................107

附圖6:花溪區水功能區劃圖..........................................................108

附圖7:花溪區阿哈水庫水源保護區范圍圖.............................................109

附圖8:花溪區花溪水庫水源保護區范圍圖.............................................110

附圖9:花溪區污水處理設施平面布置總圖.............................................111

附件1專家評審意見及修改說明...................................................-113-

II

前a

伴隨著經濟迅猛增長和農村城鎮化水平的提高,村鎮生活水平及生

活方式發生了重大變化,隨之而來的生活污水污染開始侵蝕村寨,村寨

生態環境特別是飲用水環境安全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威脅。我省正面臨著

水環境惡化的嚴峻考驗,農村生活污染已成為全省上下和廣大社會各界

共同關心的重大課題。農村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可造成水體中氮、硫、

磷的含量增高,引起水體富營養化,嚴重破壞水環境,同時也影響人體

健康。村寨面臨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的雙重威脅。村寨生態環境質量的

高低,制約著村寨經濟的發展及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對村寨生

活污水進行收集和治理,減少對村寨生態環境的破壞,使得村寨經濟、

社會和環境協調發展,已經刻不容緩。

2014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指導

意見》(國發辦[2014]25號),提出要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建設社

會主義新農村的總體要求,以保障農民基本生活條件為底線,以村莊

環境整治為重點,以建設宜居村莊為導向,全面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

件。

2017年11月,貴陽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貴陽市農村人居環境提

升行動工作方案》,《方案》提出了到2020年,基本實現改善農村人居環

境全覆蓋。要大力實施農村環境綜合整治行動計劃。逐步實現農村污水處

理全覆蓋,農村污水處理率較大幅度提高,建立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技術支

撐體系、農村生活污水鎮(社區)統籌治理管理體系。

2018年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中提

出,到2020年,農村基礎實施建設深入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明顯改善,

美麗宜居鄉村建設扎實推進;農村生態環境明顯好轉,農業生態服務能力

進一步提高。

2020年2月,《貴州省生態環境廳辦公室關于加快推進農業農村污染

1

治理攻堅戰有關重點工作任務的通知》(2020-02-20)號文件要求編制縣

域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專項規劃,這項工作同時也是深入貫徹落實《中央農

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等九部門關于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指導意見》

、《生態環境部農業農村部關于印發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攻堅戰行動計劃的

通知》、《省委農辦省農業農村廳省生態環境廳等十三部門關于印發〈貴

州省生活污水治理專項行動方案〉的通知》、《市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

室等十三部門關于印發《貴陽市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專項行動方案(2019-20

21年)》的通知》、《貴陽市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規劃》等相關工作安排的重

要內容和我區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迫切需要。

貴陽市花溪區高度重視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提出編制《貴陽市花

溪區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專項規劃(2021-2030年)》(以下簡稱《規劃》)。

要因地制宜建設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順應鎮(街道)一體化發展大趨

勢。規劃編制旨在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

想,是響應國家新常態、新型城鎮化指引下的鎮(街道)統籌和鄉村建設

新趨勢;是落實國家、貴州省改革創新、有效推進鄉村規劃工作的要求;

是深入貫徹落實《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和《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改善農村

人居環境的指導意見》等有關精神的必然要求,是實施國家鄉村振興戰略,

滿足國家、省、市、區整體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需要;是符合貴州省“四

在農家?美麗鄉村”建設、全面小康和大扶貧政策的需要;是全面推進全

區各區域旅游建設的基礎工作。全面治理農村生活污水是全區治水攻堅戰

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改善農村生態環境,提升農民生活品質,建設美麗

鄉村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必須把治理農村生活污水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

治出老百姓所期盼的綠水青山,治出經濟社會發展的升級版。

2

第一章總則

1.1規劃背景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農村人居環

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的通知》,《生態環境部農業農村部關于印發(農

業農村污染治理攻堅戰行動計劃)的通知》(環土壤(2018)143號),《省

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調整貴州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責任分工的

通知》(黔府辦函(2019)36號),《省生態環境廳關于加快推進農村生活

污水治理工作的通知》(黔環辦(2019)35號),結合《生態環境部辦公

廳關于印發(區域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專項規劃編制指南(試行))的通知》

(環辦土壤函(2019)756號)的相關要求,針對花溪區農村生活污水治

理中存在的問題,圍繞確保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設施按標準建設和正常運轉,

持續發揮“削減污染物排放、改善農村水環境”功效的基本目標,引導農

村生活污水治理的理念和方法,重點對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設施的運維管理

的規劃或實施方案的編制進行引導和規定,特制定本規劃。

1.2規劃依據

(1)法律法規

1)《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2015年)

2)《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2017年6月27日第二次修訂)

3)《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2016年修正)

4)《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2019年修訂版)

3

5)《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2016年7月修訂)

6)《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2020年1月1日)

7)《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2011年3月1日)

8)《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2016年7月修訂)

9)《國務院關于環境保護若干問題的決定》(國務院(1996)31號)

10)《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例》(2017年10月7日第三次修正)

11)國家環保局、衛生部、建設部、水利部、地礦部《飲用水水源保

護區污染防治管理規定》((89)環管字第201號)

12)《貴州省水資源保護條例》(2018年11月29日修正)

13)《貴州省生態保護紅線管理暫行辦法》(黔府發(2016)32號)

14)《貴州省飲用水水源環境保護辦法》(黔府發(2018)29號)

(2)相關規劃

1)《貴陽市城市總體規劃2015-2020》(2017年修訂版)

2)《貴州省水功能區劃》(2015年)

3)《貴陽市中心城區城市排水系統總體規劃2017-2035》

4)《貴陽市農村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規劃(2018—2020年)》

5)《貴陽市“十三五”生態文明建設專項規劃》

6)《貴陽市“十三五”環境保護專項規劃》

7)《貴州省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專項行動方案(2019-2020年)》

8)《貴陽市2020年“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實施方案》

9)《貴陽市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規劃》(2019-2021年)

10)《貴陽市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專項行動方案》(2019—2021年)

4

11)《貴州省新農村環境治理“百鄉千村”行動計劃(2017—2020年)》

12)《貴陽市花溪區高坡鄉新安村脫貧攻堅村莊規劃(2017—2035年)》

13)《貴陽市花溪區高坡鄉胴口村脫貧攻堅村莊規劃(2017—2035年)》

14)《貴陽市花溪區高坡鄉大洪村脫貧攻堅村莊規劃(2017—2035年)》

15)《貴陽市花溪區高坡鄉高坡村脫貧攻堅村莊規劃(2017—2035年)》

16)《貴陽市花溪區高坡鄉擺龍村脫貧攻堅村莊規劃(2017—2035年)》

17)《貴陽市花溪區高坡鄉批林村脫貧攻堅村莊規劃(2017—2035年)》

18)《貴陽市花溪區高坡鄉云頂村脫貧攻堅村莊規劃(2017—2035年)》

19)《貴陽市花溪區高坡鄉高寨村脫貧攻堅村莊規劃(2017—2035年)》

20)《貴陽市花溪區高坡鄉龍云村脫貧攻堅村莊規劃(2017—2035年)》

21)《貴陽市花溪區高坡鄉平寨村脫貧攻堅村莊規劃(2017—2035年)》

22)《貴陽市花溪區高坡鄉五寨村脫貧攻堅村莊規劃(2017—2035年)》

23)《貴陽市花溪區高坡鄉掌己村脫貧攻堅村莊規劃(2017—2035年)》

24)《貴陽市花溪區高坡鄉甲定村脫貧攻堅村莊規劃(2017—2035年)》

25)《貴陽市花溪區高坡鄉街上村脫貧攻堅村莊規劃(2017—2035年)》

26)《貴陽市花溪區高坡鄉克里村脫貧攻堅村莊規劃(2017—2035年)》

27)《貴陽市花溪區高坡鄉擾繞村脫貧攻堅村莊規劃(2017—2035年)》

28)《貴陽市花溪區高坡鄉杉坪村脫貧攻堅村莊規劃(2017—2035年)》

29)《貴陽市花溪區高坡鄉石門村脫貧攻堅村莊規劃(2017—2035年)》

30)《貴陽市花溪區高坡鄉水塘村脫貧攻堅村莊規劃(2017—2035年)》

31)《貴陽市花溪區馬鈴布依族苗族鄉革約村脫貧攻堅村莊規劃

(2017—2035年)》

5

32)《貴陽市花溪區馬鈴布依族苗族鄉牛皮箸村脫貧攻堅村莊規劃

(2017—2035年)》

33)《貴陽市花溪區馬鈴布依族苗族鄉平山村脫貧攻堅村莊規劃

(2017—2035年)》

34)《貴陽市花溪區馬鈴布依族苗族鄉中寨村脫貧攻堅村莊規劃

(2017—2035年)》

35)《貴陽市花溪區馬鈴布依族苗族鄉凱壩村脫貧攻堅村莊規劃

(2017—2035年)》

36)《貴陽市花溪區馬鈴布依族苗族鄉谷增村脫貧攻堅村莊規劃

(2017—2035年)》

37)《貴陽市花溪區麥坪鎮新寨村脫貧攻堅村莊規劃(2017—2035年)》

38)《貴陽市花溪區麥坪鎮大坡村脫貧攻堅村莊規劃(2017—2035年)》

39)《貴陽市花溪區麥坪鎮戈寨村脫貧攻堅村莊規劃(2017—2035年)》

40)《貴陽市花溪區麥坪鎮劉莊村脫貧攻堅村莊規劃(2017—2035年)》

41)《貴陽市花溪區麥坪鎮施莊村脫貧攻堅村莊規劃(2017—2035年)》

42)《貴陽市花溪區麥坪鎮興城村脫貧攻堅村莊規劃(2017—2035年)》

43)《花溪區黔陶鄉黔陶村、馬場村、半坡村、趙司村、騎龍村、關

口村、谷灑村全域脫貧攻堅村莊規劃(2017—2035年)》

44)《貴陽市花溪區青巖鎮新關村脫貧攻堅村莊規劃(2017—2035年)》

45)《貴陽市花溪區青巖鎮擺托村脫貧攻堅村莊規劃(2017—2035年)》

46)《貴陽市花溪區青巖鎮二關村脫貧攻堅村莊規劃(2017—2035年)》

47)《貴陽市花溪區青巖鎮山王廟村脫貧攻堅村莊規劃(2017—2035

6

年)》

48)《貴陽市花溪區青巖鎮楊眉村脫貧攻堅村莊規劃(2017—2035年)》

49)《貴陽市花溪區青巖鎮思潛村脫貧攻堅村莊規劃(2017—2035年)》

50)《貴陽市花溪區青巖鎮達夯村脫貧攻堅村莊規劃(2017—2035年)》

51)《貴陽市花溪區青巖鎮谷通村脫貧攻堅村莊規劃(2017—2035年)》

52)《貴陽市花溪區青巖鎮新樓村脫貧攻堅村莊規劃(2017—2035年)》

53)《貴陽市花溪區燕樓鎮擺古村脫貧攻堅村莊規劃(2017—2035年)》

54)《貴陽市花溪區燕樓鎮谷蒙村脫貧攻堅村莊規劃(2017—2035年)》

55)《貴陽市花溪區燕樓鎮舊盤村脫貧攻堅村莊規劃(2017—2035年)》

56)《貴陽市花溪區燕樓鎮思惹村脫貧攻堅村莊規劃(2017—2035年)》

57)《貴陽市花溪區燕樓鎮同心村脫貧攻堅村莊規劃(2017—2035年)》

58)《貴陽市花溪區燕樓鎮壩樓村脫貧攻堅村莊規劃(2017—2035年)》

59)《貴陽市花溪區燕樓鎮燕樓村脫貧攻堅村莊規劃(2017—2035年)》

(3)主要設計規范和標準

1)《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分技術規范》(HJ338-2018)

2)《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規范化建設環境保護技術要求》(HJ773-2015)

3)《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16)

4)《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

5)《污水排入城鎮下水道水質標準》(CJ343-2010)

6)《人工濕地污水處理工程技術規范》(HJ2005-2010)

7)《人工濕地污水處理技術導則》(RISN-TG006-2009)

8)《室外排水設計規范》(GB50014-2006,2016年版)

7

9)《給水排水工程構筑物結構設計規范》(GB50069-2002)

10)《給水排水工程管道結構設計規范》(GB50332-2002)

11)《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68-2008)

12)《給水排水管道構筑物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141-2008)

13)《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

14)《砌體結構設計規范》(GB50003-2011)

15)《鎮(鄉)排水工程技術規程》(CJJ124-2008)

16)《一體化預制泵站應用技術規程》(CECS407:2015)

17)《埋地塑料排水管道工程技術規范》(CJJ143-2010)

18)《農田灌溉水質標準》(GB5084-2005)

19)《農村生活污水處理項目建設與投資指南》(環發[2013]130號)

20)《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水污染排放標準》(DB52/1424-2019)

21)《貴州省地方標準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污染物排放標準》

(DB52/1424-2019)

1.3規劃原則

(1)科學規劃,統籌安排

以區域總體規劃為先導,結合生態保護紅線、村莊規劃、水環境功能

區劃、給排水、改廁和黑臭水體治理等工作,充分考慮農村經濟社會狀況、

生活污水產排規律、環境容量、村民意愿等因素,以污水減量化、分類就

地處理、循環利用為導向,科學規劃和安排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

(2)突出重點,梯次推進

堅持短期目標與長遠規劃相結合,既盡力而為,又量力而行。綜合考

8

慮現階段城鄉發展趨勢、財政投入能力、農民接受程度等,合理確定污水

治理任務目標。優先整治生態環境敏感、人口集聚、發展鄉村旅游以及水

質需改善控制單元范圍內的村莊,通過試點示范不斷探索,梯次推進,全

面覆蓋。

(3)因地制宜,分類治理

綜合考慮村莊自然稟賦、經濟社會發展、污水產排狀況、生態環境敏

感程度、受納水體環境容量等,科學確定本地區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方式。

靠近城鎮、有條件的村莊,生活污水納入城鎮污水管網統一處理。人口集

聚、利用空間不足、經濟條件較好的村莊,可采取管網收集-集中處理達

標排放的治理方式。污水產生量較少、居住較為分散、地形地貌復雜的村

莊,優先采用資源化利用的治理方式。

(4)建管并重,長效運行

堅持先建機制、后建工程,推動以區級行政區城為單元,實行農村生

活污水處理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運行、統一管理。鼓勵規模化、專

業化、社會化建設和運行管理。有條件的地區,探索建立污水處理受益農

戶付費制度和多元化的運行保障機制,確保治理長效。

(5)經濟實用,易于推廣

充分調查農村水環境質量、污水排放現狀和治理需求,考慮當地經濟

發展水平、污水產生規模和農民生產生活習慣,綜合評判農村生活污水治

理的環境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選擇技術成熟、經濟實用、管理方

便、運行穩定的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手段和途徑。

(6)政府主導,社會參與

強化地方政府主體責任,加大財政資金投入力度,引導農民以投工投

勞等方式參與設施建設、運行和管理,鼓勵采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

9

等方式,引導企業和金融機構積極參與,推動農村生活污水第三方治理。

1.4規劃范圍

本規劃范圍為花溪區域范圍(含經開),包括貴筑街道辦事處、清溪

街道辦事處、小孟街道辦事處、黃河街道辦事處、金竹街道辦事處、平橋

街道辦事處共6個街道辦事處,麥坪鎮、石板鎮、青巖鎮、燕樓鎮、高坡

鄉、孟關鄉、久安鄉、馬鈴鄉、黔陶鄉共9個鄉鎮,涉及122個行政村(農

村社區)。本規劃只針對村寨生活污水處理,集鎮生活污水處理不納入本

規劃范圍。

表1-1花溪區(含經開)行政村統計表

序號鎮(街道)行政村(個)行政村名稱

(1)花溪區

1貴筑街道辦事處3尖山村、馬洞村、天鵝村

2清溪街道辦事處1桐木嶺村

擺托村、擺早村、北街村、達夯村、大壩村、

二關村、谷通村、龍井村、南街村、山王廟村、

3青巖鎮17

思潛村、歪腳村、西街村、新關村、新樓村、

新哨村、揚眉村

4馬鈴鄉3馬鈴村、谷中村、凱壩村

燕樓村、谷蒙村、槐舟村、思惹村、壩樓村、

5燕樓鎮8

舊盤村、同心村、擺古村

小山村、雪廠村、鞏固村、久安村、吳山村、

6久安鄉7

打通村、拐耳村

騎龍村、馬場村、關口村、谷灑村、半坡村、

7黔陶鄉7

黔陶村、關口村

擾繞村、枇林村、五寨村、大洪村、新安村、

高坡村、街上村、水塘村、擺龍村、石門村、

8高坡鄉19

云頂村、杉坪村、掌己村、高寨村、甲定村、

克里村、龍云村、碉口村、平寨村

麥坪村、場壩村、劉莊村、施莊村、新寨村、

9麥坪鎮13汪莊村、大坡村、戈寨村、康寨村、彭官村、

杉一村、杉二村、興誠村

10石板鎮13合朋村、花魚井村、云凹村、石板二村、石板

10

一村、隆昌村、茨凹村、蘆狄村、花街村、鎮

山村、擺勺村、羊龍村、蓋冗村

孟關村、上板村、沙坡村、紅星村、五星村、

11孟關鄉8

改毛村、谷立村、石龍村

12小計9999

(2)經開區

13金竹街道辦事處3竹林村、金山村、濫泥村

場壩村、周家寨村、毛寨村、付官村、王武村、

14小孟街道辦事處13陳亮村、王寬村、紅艷村、翁巖村、豐報云村、

麥乃村、把火村、楊中村

15黃河街道辦事處3洛解村、大坡村、珠顯村

16平橋街道辦事處4中院村、龍王村、尖山村、大寨村

17小計2323

18總計122122

1.5規劃期限

規劃基準年:2020年。

規劃時限為2021-2030年。近期3年(2021年-2023年),中期2年

(2024年-2025年),遠期5年(2026年-2030年)。

1.6規劃目標

總目標:到2030年,完成全區468個30戶以上集中居住自然寨生活污水

收集治理,30戶以下通過改廁后資源化利用等形式治理,使農村生活污

水得到有效管控,人居環境得到極大改善,群眾滿意度、幸福感、獲得感

進一步增強。

近期目標(2021-2023年):主要完成省、市下達的以行政村村委會

為中心的全覆蓋目標任務,同時完成飲用水源保護區、“千村整治?百村

示范”任務點等敏感區域的農村生活污水收集治理,建立農村生活污水處

理設施運行長效管理機制。

11

中期目標(2024—2025年):完成“十四五”期間省、市下達的目標

任務,結合我區實際,確保30戶以上集中居住自然寨農村生活污水處理

設施建設覆蓋率達到50%以上,力爭到60%。基本消除農村生活污水亂排

亂放,污水橫流現象,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運行長效管理機制得到有效

落實。

遠期目標(2026-2030年):進一步加大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資金投入

力度,確保30戶以上集中居住自然寨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全覆蓋,

農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管控,健全優化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設施長效管理機

制,使鄉村生態環境得到持續改善。

1.7規劃任務

(1)花溪區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現狀

花溪區共有行政村99個(不含經開),按照30戶以上集中居住自然

寨需集中收集處理統計(30戶以下的散戶根據實際情況可通過改廁修建三

格化糞池處理后還土還田處理),花溪共有468個自然村寨需要修建污水

處理設施進行處理,到目前為止,進入集鎮污水處理廠的有76個自然村

寨,修建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設施的有52個自然村寨,包含2020年在建的

10個。按照行政村統計,覆蓋60個行政村(其中進入集鎮污水處理管網

22個行政村、修建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38個行政村),覆蓋率約60%;

按自然寨統計,覆蓋率為27.3%;修建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的范圍主要

集中在青巖鎮、石板鎮、久安鄉,共投入資金約4300余萬元,合計處理規

模2127m3/d;主要采用A?。一體化和人工濕地處理工藝;目前還有340

個30戶以上集中居住自然寨未進行農村生活污水收集處理。

12

(2)2020-2030年規劃任務

根據初步統計,到2030年我區需完成340個自然寨農村生活污水治

理設施建設任務。按照上級考核要求,結合花溪區實際,年度規劃任務如

下:

序規劃任務數

年度建設內容績效目標

號(單位:個)

一體化或人工濕地確保污水收集處理率達到上級考核要求,

1202136

處理系統設施運行正常,污水排放達標

一體化或人工濕地確保污水收集處理率達到上級考核要求,

2202234

處理系統設施運行正常,污水排放達標

一體化或人工濕地確保污水收集處理率達到上級考核要求,

3202334

處理系統設施運行正常,污水排放達標

一體化或人工濕地確保污水收集處理率達到上級考核要求,

4202434

處理系統設施運行正常,污水排放達標

一體化或人工濕地確保污水收集處理率達到上級考核要求,

5202532

處理系統設施運行正常,污水排放達標

一體化或人工濕地確保污水收集處理率達到上級考核要求,

6202634

處理系統設施運行正常,污水排放達標

一體化或人工濕地確保污水收集處理率達到上級考核要求,

7202734

處理系統設施運行正常,污水排放達標

一體化或人工濕地確保污水收集處理率達到上級考核要求,

8202834

處理系統設施運行正常,污水排放達標

一體化或人工濕地確保污水收集處理率達到上級考核要求,

9202934

處理系統設施運行正常,污水排放達標

一體化或人工濕地確保污水收集處理率達到上級考核要求,

10203034

處理系統設施運行正常,污水排放達標

合計340

通過2021-2025年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工程項目的實施,可完

成172個自然寨的生活污水收集處理,加上原實施的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

施項目和進入集鎮污水處理廠的自然寨數,總計處理自然寨達300個,處

理率為64.1%,確保能完成中央、省、市下達的“十四五”期間農村生活

污水治理任務目標。

13

1.8規劃技術路線

規劃從花溪區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現狀和存在問題,結合區域發展趨勢,

通過對現狀特征分析和已有規劃的分析,在多系統融合分析的前提下,形

成本次的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改造規劃與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

運維管理規劃,具體路線見圖l-lo

圖IT技術路線圖

14

第二章區域概況

2.1地理位置及交通

花溪區隸屬于貴州省貴陽市,地處黔中腹地,貴陽市南部,國土面積

964.14km2,東鄰黔南州龍里區、西接貴安新區,南連黔南州惠水區、長

順區,北與南明區、觀山湖區接壤。區治位于貴陽市區中心南部17公里,

全區地貌以山地和丘陵為主,處云貴高原東斜坡和苗嶺山脈中段,為典型

的喀斯特地質地區,是長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嶺地帶,境內河流17

條,水量主要靠自然補給。全區土地面積964.14平方公里。全年平均氣

溫16.0℃,冬季平均氣溫7.0℃,夏季平均氣溫23.7℃。

花溪區地理坐標東經106°27'?106°52',北緯26°11'?26°

34',南北長45km,東西寬43km。2012年國務院對貴州省《關于貴陽市

部分行政區劃調整的請示》進行了批復一同意撤銷貴陽市花溪區、小河區,

以原花溪區、小河區的行政區域為新的花溪區的行政區域,設立新的貴陽

市花溪區。

目前,花溪區轄4鎮5鄉、18個社區,122個村,52個居委會。根

據貴陽市1%人口抽樣調查數據,2016年,全區常住人口65.21萬人,出

生人口5210人,流入人口48747人,流出人口9268人,全區有漢族、苗

族、布依族等40個民族。少數民族人口中,苗族、布依族占77%。

花溪區素有“高原明珠”的美譽,是著名的風景旅游區,以十里河灘

國家城市濕地公園、孔學堂、花溪公園、天河潭、青巖古鎮、苗鄉高坡最

為著名,2010年,入選貴州十大影響力風景名勝區。天河潭風景區為國

15

家AAAAA、青巖古鎮景區為國家AAAAA級旅游區。

新的花溪區成立以來,整合原花溪區、小河經開區的優勢,取長補短,

初步實現各種資源要素的優化配置,優化產業結構,壯大區域經濟,是貴

陽目前經濟發展速度最快、最具發展潛力的工業經濟區域之一。花溪區先

后獲得“國家級生態示范區”、“全國農產品加工業示范基地”、“國家軍民

結合(裝備制造)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

“全國電子商務示范基地”、“國家循環化改造示范試點園區”等國家級稱

號。

2.2自然環境

(1)地形、地貌、地質

花溪區大地構造單元屬揚子準地臺、黔北臺隆、遵義斷拱、貴陽復雜

構造變形區,位于貴陽向斜的西翼。構造形跡主體呈南北向展布。巖層走

向175°?184°之間,傾向85°~94°之間,平均傾向89°,傾角26°

~32。之間,平均傾角29°。

區域內無斷裂構造,斷裂構造不發育。根據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

GB8306-2001,地震動峰值加速度為0.05g,地震動反應譜特征周期為

0.35,相應的地震基本烈度VI度,區域地殼穩定。

區域內出露的地層由上至下為第四系(Q)、三疊系(T),現狀地質災

害不發育,平場施工引加劇現狀地質災害的可能性小,危害程度小,危險

性小。工程建成后,遭受永久性現狀地質災害的可能性小,危害程度小,

危險性小。

(2)氣候、氣象

16

花溪區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類型,具有氣候溫和,冬無嚴寒,夏

無酷暑,多云寡照,雨水多,熱量足,雨熱同季,集中在下半年;風速、

風向具有顯著的季節變化等特點。按貴陽市花溪區氣候資料,主要氣象要

素如下:年平均氣溫14.7℃,無霜期287天,相對濕度80%左右,累年

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4.7℃,累年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23.8℃,

極端最高氣溫37.5℃,極最低氣溫一7.8℃。年平均降水1174.7mm,年

均氣壓89.26Kpa,年均日照率31%,冬季平均風速2.3m/s,常年主導風

向為NE風,頻率為24%,夏季主導風向C頻率35%,全年以靜風天氣為

主。

(3)水文

(1)地表水

花溪區是貴陽市唯一跨長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區區,全區現有水資源

總量為8.345億立方米,全區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為4415億立方米。全

區有大小河流51條,其中花溪河、凱倫河、車田河、長河、打通河、白

巖河、小黃河、三江口河等9條匯入長江流域,馬林河、灣河、翁崗河、

青巖河、楊眉河、老榜河、趙司河、三岔河、壩王河等9條匯入珠江流域。

全區現有中型水庫2座,小(一)型水庫1座,小(二)型水庫15座;

規模以上山塘9座。水庫、山塘總水域面積9.59平方公里,中型水庫中

花溪水庫和阿哈水庫水質均為二類水質,是貴陽市重要的城市飲用水源地,

其余小型水庫及山塘水質均為三類水質。

項目出水排入就近自然溝渠,最終匯入就近山塘、河道。

(2)地下水

項目區域地下水以碳酸鹽巖類巖溶水為主,局部分布碎屑巖類裂隙水

17

及孔隙水,碳酸鹽巖類巖溶水有分布面積廣,含水層厚度大,地下水埋藏

淺的特點,地下水多賦存于巖溶管道和裂隙中,地下水水位南高北低,水

位埋深小于20m。地下水補、徑、排主要受降水、地形地貌、巖性、構造

等控制,既有區域的統一規律,又有隨地段變化的明顯差異。區域內地下

水補給主要為大氣降雨。

(4)土壤、植被和生物多樣性

花溪區土壤類型多樣,有黃壤、石灰土、水稻土、紫色土、潮土和沼

澤土等6大類,17個亞類,33個土屬,75個土種。全區黃壤面積33826hm2,

石灰土面積32319hn?,水稻土面積18563hm2,紫色土面積1349hm2,潮土

面積259hm2,沼澤土面積21hm)

花溪區的地帶性植被屬典型的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植被帶。現存自然

植被有針葉林、針闊葉混交林、闊葉林、疏林、灌叢及草叢植被等6種主

要類型,其中針葉林面積較大,主要有馬尾松和杉木;灌叢及草叢為典型

的次生植被,分布廣泛。

項目區域地帶性土壤為黃壤。自然土壤有黃壤和石灰土,耕作土壤有

黃壤、石灰土、水稻土。

項目區域植被主要為灌草叢及雜草。

2.3社會經濟概況

花溪區位于黔中腹地,貴陽市南部,東鄰黔南州龍里縣、西接貴安新

區,南連黔南州惠水縣、長順縣,北與南明區、觀山湖區接壤。全區地貌

以山地和丘陵為主,國土面積964.14kn?,下轄花溪區轄4鎮5鄉、18個

社區,122個村,52個居委會。根據貴陽市1%人口抽樣調查數據,2016

18

年,全區常住人口65.21萬人,出生人口5210人,流入人口48747人,

流出人口9268人,全區有漢族、苗族、布依族等40個民族。少數民族人

口中,苗族、布依族占77%。

2019年花溪區生產總值640.45億元,同比增長10.7%o分產業看,

第一產業增加值20.06億元,同比增長6.7%;第二產業增加值366.87億

元,同比增長9.9%;第三產業增加值253.52億元,同比增長12.2%。三

次產業結構比為3.13:57.28:39.59,一產比重比上年下降0.21個百分

點,二產比重下降2.03個百分點,三產比重提高2.24個百分點。全區人

均GDP實現95273元,比上年增加3960元,同比增長8.6%。

表2-12019年花溪區生產總值

指標單位絕對數同比增長(%)

地區生產總值萬元640448410.7

第一產業萬元2005506.7

第二產業萬元36687199.9

工業萬元29003078.8

建筑業萬元76841214.2

第三產業萬元253521412.2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萬元27983611.2

批發和零售業萬元2264832.9

住宿和餐飲業萬元1630436.6

金融業萬元4683548.4

房地產業萬元28419017.7

其他營利性服務業萬元35717628.6

非營利性服務業萬元74315810.0

2.4生態環境保護狀況

花溪區的喀斯特地貌多是分布連續的、面積廣大的質純、層厚的石灰

巖和白云巖,給喀斯特發育奠定了雄厚的物質基礎,再加上地質構造復雜,

19

不僅經向、緯向及扭動構造相互交接、復合、重疊,且經過長期的濕熱熱

帶、亞熱帶環境下,和強烈的大面積、大幅度自東西傾斜上升,并伴以局

部斷塊上升和斷陷盆地的相對下降的新構造運動控制下,形成切害強烈,

地勢起伏大,喀斯特發育復雜,區域分異明顯,地貌類型多樣等獨特特點,

使得花溪的喀斯特是一個非常具有優勢的旅游資源,如天河潭國家風景區、

高坡草場。但也正是由于豐富的喀斯特地貌發育廣泛,碳酸巖石的透水性

強,成土速度慢,土壤土層淺薄,土體不連續,土壤持水力差,所以地下

徑流豐富,地表水相對缺乏,相對異質性大。又由于降水量大,雨水沖刷

淋失嚴重,使得水土流失情況很容易發生,切現在發生的水土流失狀況也

比較嚴重,使得現有的保護較好的喀斯特地區也十分脆弱,很容易受到破

壞,一旦被破壞掉將很難再進行恢復,形成大面積的巖石裸地,土地利

用價值降低,使得干早洪澇災害頻發。因此這是花溪區喀斯特生態環境的

一個嚴峻考驗。

花溪區的森林也多是在喀斯特地貌上,所以森林面積受到喀斯特地貌

的限制。由于土壤母質多為碳酸巖,所以土壤鈣質含量高,是森林生長的

一個限制因子。木區域的天然林植被較少,多數為人工林,植被種類不夠

豐富,物種多樣性不高,生態群落或系統不夠穩定。花溪區人多地少,森

林砍伐現象較為嚴重,森林生態系統受人類干擾影響程度大。森林林分質

量不高,蓄水保水力弱。有的地方形成了稀疏林,有的成為灌木林,極大

地影響了森林涵養水源的能力和對雨水的緩沖能力,暴雨過后山洪暴發,

溝、渠、塘、壩被沖毀,沮漳河流域險情不斷,內積成災,沿岸農作物被

淹,造成大幅度減產,人民生命財產及生活、生產受到很大影響。

20

花溪區是貴陽市的重要水源供應地。區內的水源河流的水質都達到了

n類地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