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道德與法治一輪復習知識清單 專題14《理解權利義務》【考情分析+思維導圖+知識梳理+真題賞析+易錯梳理】_第1頁
2025年中考道德與法治一輪復習知識清單 專題14《理解權利義務》【考情分析+思維導圖+知識梳理+真題賞析+易錯梳理】_第2頁
2025年中考道德與法治一輪復習知識清單 專題14《理解權利義務》【考情分析+思維導圖+知識梳理+真題賞析+易錯梳理】_第3頁
2025年中考道德與法治一輪復習知識清單 專題14《理解權利義務》【考情分析+思維導圖+知識梳理+真題賞析+易錯梳理】_第4頁
2025年中考道德與法治一輪復習知識清單 專題14《理解權利義務》【考情分析+思維導圖+知識梳理+真題賞析+易錯梳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14《理解權利義務》目錄導讀一、一、析·考情分析:根據近年中考,精準定位考點、提高復習效率。二、理·思維導圖:構建知識體系,增強記憶力、提高理解力。三、盤·知識梳理:夯實基礎、助力掌握重點,明確考點。(一)基礎知識:每課必背的核心觀點(選擇題知識點)(二)考點命題:考點1、公民基本權利考點2、依法行使權利考點3、公民基本義務考點4、法定義務須履行考點5、權利義務相統(tǒng)一四、究·真題賞析:了解中考模式、熟悉中考題型和命題方向。五、辨·易混易錯:點撥易混易錯關鍵點,避開陷阱,沖刺高分。001考情分析近2年,全國各省中考相關考點分析:年份省份題型設問角度考點2023年福建選擇體現類維權方式2023年福建問題理由+啟示行使權利的界限,權利于義務相統(tǒng)一2023年青海西寧選擇體現類基本權利于義務2023年廣西選擇說明類依法履行義務,違反義務需擔責2023年湖北十堰分析說明題體現+做法行使權利的界限,權利與義務關系2023年四川雅安辨析題評析類正確行使權利,自覺履行義務2023年四川內江分析說明題看法+理由依法行使權利年份省份題型設問角度考點2024年江蘇無錫選擇做法類公民權利與義務的關系2024年四川巴中選擇體現類勞動權2024年浙江選擇體現類公民維護權利的途徑和方式2024年北京選擇啟示+體現類依法履行義務、公民行使權利的界限2024年內蒙古分析說明題結論類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正確行使權利、公民維護權利的途徑好方式2024年寧夏分析說明題原因類依法行使權利2024年內蒙古包頭分析說明題意義類公民權利與義務相統(tǒng)一,勞動權利和義務根據近2年中考考情分析,得出高頻命題點:命題點1:公民行使權利的界限命題點2:公民維護權利的途徑和方式命題點3:公民權利與義務的關系和要求命題點4:依法履行義務002思維導圖①選舉權與被選舉權;②政治自由;③監(jiān)督權;政治權利和自由①選舉權與被選舉權;②政治自由;③監(jiān)督權;政治權利和自由人身自由: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權利人身自由: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權利公民基本權利①財產權、②勞動權①財產權、②勞動權、③物質幫助權、④受教育權、⑤文化權利社會經濟與文化教育權利公民權利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行使權利有界限理解權利義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行使權利有界限理解權利義務和解、調解、依法行使權利和解、調解、依法行使權利維護權利守程序維護權利守程序仲裁、訴訟。仲裁、訴訟。①遵守憲法法律①遵守憲法法律②維護國家利益。③依法服兵役。④依法納稅。⑤勞動的義務⑥受教育的義務②維護國家利益。③依法服兵役。④依法納稅。⑤勞動的義務⑥受教育的義務⑦夫妻雙方實行計劃生育的義務⑧父母撫養(yǎng)教育未成年子女的義務⑨成年子女贍養(yǎng)扶助父母的義務等。公民基本義務公民義務公民義務權利與義務相互依存、相互促進權利義務相統(tǒng)一權利與義務相互依存、相互促進權利義務相統(tǒng)一法定義務須履行依法法定義務須履行依法履行義務①法律要求的必須去做;①法律要求的必須去做;②法律禁止的堅決不做003知識梳理(一)《理解權利義務》必背核心句---高頻選擇題1、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權利。2、政治權利與自由包括:①選舉權與被選舉權;②政治自由;③監(jiān)督權;3、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權利,行使這項權利是公民參與管理國家好管理社會的基礎。4、選舉權與被選舉權的條件:年滿18周歲,中國公民、沒有被依法剝奪政治權利5、人格尊嚴權包括:名譽權、榮譽權、肖像權、姓名權、隱私權等。6、社會經濟權利有:①財產權、②勞動權、③物質幫助權。7、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財產不受侵犯。8、勞動和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權利,也是公民的基本義務。9、文化權利包括:受教育權、公民有科學研究、文學藝術創(chuàng)作和其它文化活動的自由。10、稅收是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依法納稅是公民的一項基本義務。11、公民維護權利的方式包括:和解、調解、仲裁和訴訟。當事人自行解決糾紛的的方式是和解;通過調解組織解決糾紛的方式是調解;通過仲裁機構解決糾紛的方式是仲裁;通過人民法院解決糾紛的方式是訴訟。最正規(guī)最權威,維權的最后屏障是訴訟;訴訟分為民事訴訟、刑事自訴、行政訴訟(民告官)賠償損失、賠禮道歉屬于民事責任;警告、罰款、拘留、沒收違法所得屬于行政責任;拘役、罰金、沒收財產屬于刑事責任。(二)《理解權利義務》高頻考點命題點:第三課《公民權利》考點一:公民的基本權利1、公民的基本權利是什么?①政治權利和自由;②人身自由權;③社會經濟與文化教育權;④平等權、宗教信仰自由、婦女、兒童和殘疾人群的權利受到憲法和法律的特殊保障2、政治權利與自由包括哪些內容?⑴選舉權與被選舉權(條件:18周歲、中國公民、享有政治權利)⑵政治自由:言論、出版、集會、結社、游行、示威的自由⑶監(jiān)督權:①對象:任何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②表現:提出批評和建議、提出申訴、控告或檢舉。③要求: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實進行誣告陷害,要在憲法和法律規(guī)定的范圍內行使權利。④監(jiān)督權的意義:有助于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依法行使權力,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3、人身自由的含義、包括哪些內容、法律依據各是什么?(1)含義:人身自由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2)包括哪些內容及法律依據:①人身自由不受侵犯【法律依據:公民的人身自由受法律保護,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體。】②人格尊嚴不受侵犯【法律依據: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禁止用如何方式對公民進行侮辱、誹謗、和誣告陷害。】③住宅不受侵犯【我國憲法規(guī)定: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④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護【我國憲法規(guī)定: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護。】考點二:依法行使權利【行使權利有界限、維護權利守程序】4、公民如何依法行使權利?(為什么應依法行使權利)【權利角度】①公民行使權利不能超越界限,不能濫用權利;②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時,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③公民行使權利應依照法定程序進行,并通過正確的途徑和方式維護自身權益。5、怎樣維護權利(公民權利受侵犯時應怎么維權。)①公民權利受到損害時,應按照法定程序維權,通過正確的途徑和方式維護自身權益;②維權方式包括:和解、調解、仲裁、訴訟。第四課《公民義務》考點三:公民的基本義務6、法律規(guī)定的公民的基本義務有哪些?①遵守憲法和法律。②維護國家利益。③依法服兵役。④依法納稅。⑤勞動的義務⑥受教育的義務⑦夫妻雙方實行計劃生育的義務⑧父母撫養(yǎng)教育未成年子女的義務⑨成年子女贍養(yǎng)扶助父母的義務等。7、遵守憲法和法律的表現、原因和要求各是什么?(1)表現:保守國家秘密、愛護公共財物、遵守勞動紀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會公德(2)原因:①憲法和法律是全國各族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集中體現。②維護憲法和法律尊嚴是公民對國家和社會應盡的職責。(3)要求:①自覺做到學法尊法守法用法,共同營造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社會氛圍。②自覺學習法律知識,了解法律程序規(guī)定。③以法律來指導和約束自己的行為,做到依法辦事。8、維護國家統(tǒng)一和全國各民族團結。⑴原因:我國是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國家的統(tǒng)一和民族的團結,是我國順利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基本保證。⑵要求:①應當把自己的命運與國家盛衰、民族興亡緊密聯系在一起;②自覺維護國家領土的完整和主權統(tǒng)一,③維護民族之間的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關系。9、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是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⑴國家安全的內容:主權、領土完整不受侵犯,國家秘密不被竊取、泄露和出賣,社會秩序不被破壞⑵國家榮譽的內容:國家尊嚴不受侵犯、國家榮譽不受玷污。⑶國家利益的內容:維護國家的政治、經濟、安全等方面的利益。考點四:法定義務需履行10、為什么要履行法定義務?①法定義務是我國憲法和法律規(guī)定的,具有強制性;②自覺履行法定義務,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責任。11、怎樣履行法定義務(要求)?①法律要求的必須去做;②法律禁止的堅決不做考點五:權利義務相統(tǒng)一12、權利與義務的關系是什么?①權利義務相統(tǒng)一,權利與義務相互依存、相互促進。②公民既是合法權利的享有者,也是法定義務的承擔者;③公民某些權利也是義務,如勞動和受教育是公民的基本權利,也是基本義務。13、如何處理權利與義務的關系?①堅持權利和義務相統(tǒng)一;②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權利而不承擔義務,也不應只承擔義務而不享受權利。③我們應增強權利意識,依法行使權利;增強義務觀念,自覺履行法定的義務。14、違法行為的法律責任有哪些?①違反民事法律,承擔民事責任,如:賠償損失、賠禮道歉、支付違約金。②違反行政法律,承擔行政責任,如:警告、罰款、拘留、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③違反刑事法律,承擔刑事責任,如: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罰金、沒收財產等;004真題賞析高頻命題點1:公民的權利1.(2024·山東日照·中考真題)公民權利為我們追求有尊嚴的生活、實現人生幸福提供保障。以下是小峰同學日常生活中的幾個片段,屬于行使政治權利的是(

)A.獲得山東省中小學生時政征文比賽一等獎B.把壓歲錢和珍愛的書捐給福利院的孩子們C.利用周末和同學們一起到車站清除小廣告D.打市長熱線反映校門口長期交通擁堵情況【答案】D【詳解】本題考查監(jiān)督權、榮譽權、財產權。D:“反映交通擁堵情況”是公民依法行使監(jiān)督權的表現,監(jiān)督權屬于公民的政治權利,故D符合題意;A:“征文比賽一等獎”是公民依法享有榮譽權的表現,榮譽權屬于人格尊嚴權,故A不符合題意;B:“捐壓歲錢和珍愛的書”是公民依法行使財產權的表現,財產權屬于社會經濟權利,故B不符合題意;C:“清除小廣告”是積極參加公益活動的表現,屬于公民的道德義務,故C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D。2.(2024·江蘇鎮(zhèn)江·中考真題)中學生韓某獲得了作文競賽一等獎,他發(fā)現有培訓機構打著自己的旗號進行招生。韓某要求培訓機構停止侵權行為,因為培訓機構的行為侵犯了他的(

)A.隱私權 B.姓名權 C.文化權利 D.受教育權【答案】B【詳解】本題考查公民權利。B:某培訓機構打著中學生韓某的旗號進行招生,為培訓機構牟利,侵犯了韓某的姓名權,故B符合題意;ACD:隱私權、文化權利和受教育權在題文中沒有體現,故ACD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B。高頻命題點2:公民維護權利的方式3.(2024·內蒙古呼和浩特·中考真題)小戴一家外出,回家后發(fā)現:由于小區(qū)線路故障斷電,導致冰箱內的食物變質。小戴的爸爸和相關單位取得聯系,采取了最簡單、最直接的維權方式。此種維權方式是(

)A.訴訟 B.調解 C.和解 D.仲裁【答案】C【詳解】本題考查依法維權的方式。ABCD:這都是公民依法維權的方式。材料中,由于小區(qū)線路故障斷電,導致冰箱內的食物變質。小戴的爸爸和相關單位取得聯系,這是通過和解的方式維權,故C說法正確;這不屬于訴訟、調解以及仲裁的方式維權,故ABD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C。高頻命題點3:公民行使權利的界限【依法行使權利】4.(2024·北京·中考真題)健康生活理念深入人心,人們騎行和步行的需求日益增加。為讓大家擁有更好的體驗,不少公園將原有的混行路道,調整為自行車專用道和步行專用道,但個別人隨意亂用,影響他人安全。對此,下列認識正確的是(

)①隨著社會生活的變化,公園改進完善規(guī)則②公園賦予騎行者和步行者平等的社會經濟權利③專用道使用者應自覺遵守規(guī)則.加強自律④人們有使用道路的權利,可按個人意愿任意使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詳解】本題考查自覺遵守規(guī)則、積極改進規(guī)則、公民行使權利的界限。①:為了滿足人們騎行和步行的需求,公園將原有的混行路道調整為自行車專用道和步行專用道,體現了隨著社會生活的變化,公園在改進和完善規(guī)則,以適應新的需求,故①符合題意;③:個別人隨意亂用專用道,影響他人安全,說明使用者應該自覺遵守規(guī)則,加強自律,故③符合題意;②:題文未體現公園賦予騎行者和步行者平等的社會經濟權利;騎行和步行不屬于社會經濟權利,故②不符合題意;④:人們有使用道路的權利,但必須遵守公園的規(guī)定,不能隨意亂用,影響他人安全,故④說法錯誤;故本題選B。5.(2024·黑龍江齊齊哈爾·中考真題)某社區(qū)部分居民在跳廣場舞時步伐統(tǒng)一,別人卻聽不到音樂聲。原來他們都佩戴了耳機,通過接收播放器的指定頻道來聽音樂。“靜音模式”的廣場舞受到了附近居民的贊賞,這主要是因為跳舞居民(

)A.維護了社區(qū)居民的住宅權B.放棄權利的同時履行了應盡的義務C.維護了社區(qū)居民的文化權利D.依法行使權利的同時尊重了他人權利【答案】D【詳解】本題考查依法行使權利。D:分析題文,跳舞居民有跳廣場舞的權利,但他們通過佩戴耳機接收指定頻道聽音樂的方式,避免了廣場舞音樂對附近居民造成干擾,既依法行使了自己跳舞的權利,又充分尊重了附近居民享受安靜生活環(huán)境的權利;這體現了依法行使權利的同時尊重了他人權利;故D符合題意;A:住宅權主要指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題干未涉及,故A不符合題意;B:權利和義務具有一致性,但不能簡單地說放棄權利的同時履行義務,故B錯誤;C:維護了社區(qū)居民的文化權利在本題中未體現,故C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D。高頻命題點4:公民權利和義務的關系6.(2024·江蘇淮安·中考真題)塑造現代公民,需要做到知行合一。結合下圖相關信息,你認為與“?”處所填內容相一致的是(

)A.小康及時舉報偷拍軍事禁區(qū)照片的行為B.小薇榮獲“新時代好少年”榮譽稱號C.小晨參加了“送溫暖獻愛心”捐贈活動D.小蘭經常在寫完作業(yè)后與家人一起做家務【答案】D【詳解】本題考查公民的權利和義務。D:勞動和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權利,也是公民的義務。小蘭寫完作業(yè)、與家人一起做家務,體現了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故D說法正確;A:這是在履行維護國家的安全、榮譽和利益的義務,故A不符合題意;B:這是公民的權利,不屬于義務,故B不符合題意;C:這屬于公民的道德義務,故C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D。7.(2024·江蘇徐州·中考真題)下列生活情境能直接體現“權利義務相統(tǒng)一”的是(

)A.小華的文章被某期刊選用并發(fā)表B.小敏的爸爸主動繳納個人所得稅C.小麗的媽媽被選舉為區(qū)人大代表D.小穎因努力學習獲得了“學習標兵”稱號【答案】D【詳解】本題考查權利義務相統(tǒng)一。A:小華的文章被某期刊選用并發(fā)表,這體現了小華享有著作權,未涉及義務,故A不符合題意;B:主動繳納個人所得稅,這是履行依法納稅的義務,未涉及權利,故B不符合題意;C:被選舉為區(qū)人大代表,這是享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未涉及義務,故C不符合題意;D:因努力學習獲得了“學習標兵”稱號,這是履行受教育的義務,享有榮譽權,故D符合題意;故本題選D。高頻命題點5:公民的義務8.(2024·廣東廣州·中考真題)《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規(guī)定:“為了保守國家秘密,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保障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yè)的順利進行,根據憲法,制定本法。”“任何危害國家秘密安全的行為,都必須受到法律追究。”這反映了(

)①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②保守國家秘密是公民的義務③憲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礎和立法依據④實施法律所禁止的行為都會受到刑罰處罰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A【詳解】本題考查憲法的地位、公民的義務。①②③:《保守國家秘密法》第一條規(guī)定根據憲法,制定本法,說明了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法律地位、法律權威和法律效力,憲法是保守國家秘密法的立法基礎和立法依據;“任何危害國家秘密安全的行為,都必須受到法律追究。”說明公民要遵守憲法和法律,保守國家秘密是公民的義務,故①②③符合題意;④:實施法律所禁止的行為都會受到法律制裁,但不一定都會受到刑罰處罰,故④說法錯誤;故本題選A。高頻命題點3:公民行使權利的界限【依法行使權利】9.(2024·寧夏·中考真題)閱讀材料,運用法律知識回答問題。某校九年級(1)班師生就“AI技術走進生活你我共同面對”為議題,展開了討論。根據討論內容,運用依法行使權利的相關知識,續(xù)寫老師的觀點并說明理由。【答案】老師觀點:依法/正確行使權利理由:⑴有人使用AI技術,在規(guī)則不明的情況下存在法定權利的爭議和安全隱患,可能會侵害公民合法權益,擾亂社會秩序。(學生意思表述合理即可)⑵①任何權利都是有范圍的。公民行使權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濫用權利。②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③公民行使權利應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規(guī)定的活動方式、步驟和過程進行。【分析】考點考查:依法行使權利。能力考查:運用所學知識分析材料,解答問題的能力。核心素養(yǎng):法治觀念。【詳解】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及作答角度。本題的設問主體為公民,需要運用依法行使權利的有關知識,從原因類習題的角度進行作答。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AI技術已進入我們的生活,使用AI技術是我們的權利,但我們要……→可鏈接有人使用AI技術可能會侵害公民合法權益,擾亂社會秩序+依法行使權利的要求。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10.(2024·云南·中考真題)【弘揚憲法精神

治理網絡空間】時代越是發(fā)展,社會越是進步,人們就越發(fā)感受到憲法的力量和溫度。◆制定愛國主義教育法,修訂反間諜法、保守國家秘密法……翻開一部部法律,開宗明義指出“根據憲法,制定本法”。◆黨領導人民制定和實施憲法,最根本的目的是維護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意愿、保障人民權益、增進人民福祉。◆在2023年國家憲法日開展的“憲法晨讀”活動中,8000多萬名師生同步參與,營造了尊崇憲法的儀式感。(1)結合材料,運用所學知識談談憲法的力量和溫度給你的啟示。截至2023年6月,國內短視頻用戶規(guī)模約為10.26億人。與此同時,自媒體造假現象也引發(fā)關注。為吸粉引流,自媒體從業(yè)者徐某某與薛某編造“秦朗丟失寒假作業(yè)”的視頻,散布虛假信息。同時,部分網民不分真?zhèn)巍⑤p信盲從,導致事件不斷發(fā)酵。因擾亂公共秩序,公安機關依法對徐某某、薛某及其所在公司作出行政處罰。可見,自媒體和網民都需要反思,勿讓謊言成為流量密碼。結合材料,運用依法行使權利與合理利用網絡的相關知識,說說你對“勿讓謊言成為流量密碼”的理解。【答案】(1)①從“根據憲法,制定本法”可以看出,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權威,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礎和依據,這體現了憲法在國家法治體系中的根本性作用,啟示我們要維護憲法的至上地位。②黨領導人民制定和實施憲法以維護人民利益等,表明憲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體現,其根本目的是保障人民的權利,這啟示我們要認識到憲法與人民的緊密聯系,積極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同時也要以人民為中心,推動憲法的實施和發(fā)展。③國家憲法日的“憲法晨讀”活動營造了尊崇憲法的儀式感,這提醒我們憲法需要被尊重和維護,要在全社會形成尊崇憲法的氛圍,我們要通過各種形式加強對憲法的學習和宣傳,增強憲法意識,自覺遵守憲法,捍衛(wèi)憲法尊嚴。(2)①從依法行使權利角度來看,自媒體從業(yè)者編造虛假信息,違反了法律規(guī)定。公民在行使言論自由等權利時,必須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進行,不能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徐某某與薛某為了吸粉引流而編造謊言,侵犯了他人權益,也擾亂了社會秩序,沒有依法正確行使權利。②從合理利用網絡角度分析,網絡空間不是法外之地。自媒體應該遵守道德和法律規(guī)范,利用網絡傳播真實、積極的信息。網民在網絡中也應該保持理性和判斷力,不盲目輕信和傳播未經證實的信息,共同營造健康、文明、有序的網絡環(huán)境。部分網民輕信盲從虛假信息,助推了事件發(fā)酵,沒有做到合理利用網絡。只有自媒體和網民都樹立正確意識,依法行使權利、合理利用網絡,才能避免謊言成為獲取流量的不正當手段,維護良好的網絡生態(tài)和社會秩序。【分析】考點考查:憲法的地位、憲法是黨和人民意志的集中體現、增強憲法意識、依法行使權利、合理利用網絡。能力考查:運用所學知識分析材料,解答問題的能力。核心素養(yǎng):政治認同、法治觀念。【詳解】(1)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及作答角度。本題的設問主體為公民,需要運用憲法的地位、憲法是黨和人民意志的集中體現、增強憲法意識的有關知識,從啟示類習題的角度進行作答。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①:根據憲法,制定本法→可鏈接憲法的法律地位+我們要維護憲法的至上地位。關鍵詞②:黨領導人民制定和實施憲法;維護人民利益、增進人民福祉→可鏈接憲法是黨和人民意志的集中體現+要認識到憲法與人民的緊密聯系;關鍵詞③:國家憲法日開展的“憲法晨讀”活動→可鏈接增強憲法意識的要求; 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2)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及作答角度。本題的設問主體為公民,需要運用依法行使權利、合理利用網絡的有關知識,從理解類習題的角度進行作答。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自媒體從業(yè)者編造虛假信息被依法處罰→可鏈接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