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腰背肌筋膜炎理筋手法治療技術規范》編制說明_第1頁
廣西《腰背肌筋膜炎理筋手法治療技術規范》編制說明_第2頁
廣西《腰背肌筋膜炎理筋手法治療技術規范》編制說明_第3頁
廣西《腰背肌筋膜炎理筋手法治療技術規范》編制說明_第4頁
廣西《腰背肌筋膜炎理筋手法治療技術規范》編制說明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廣西地方標準《腰背肌筋膜炎理筋手法治療技術規范》(征求意見稿)編制說明一、項目來源根據廣西壯族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下達2020年第二批廣西地方標準制定項目計劃的通知》(桂市監函﹝2020﹞1832號)精神,由玉林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提出,玉林中醫醫院起草的廣西地方標準《腰背肌筋膜炎理筋手法治療技術規范》(項目編號2020-02065)。二、項目背景及目的意義腰背肌筋膜炎是由某些因素使筋膜反復受到牽拉、摩擦及冷熱等異常或過量的刺激,致局部筋膜產生缺血、肥厚、變性、粘連等內在病理改變而引起一種無菌性炎癥反應。該病屬于“經筋”范疇,當軟組織受傷時,就會侵害到包裹肌肉表面的筋膜骨骼附著處,所產生的無菌性炎癥就會刺激筋膜,致使骨骼附著處的筋膜內壓力增高,就會出現腰背筋膜炎相關表現。“筋”《內經》說:“諸筋者,皆屬于節”。中醫中筋的含義較廣,包括骨關節周圍的皮下組織、肌肉、肌腱、筋膜、關節囊、滑液囊、韌帶、腱鞘、血管、周圍神經、椎間盤纖維環、關節軟骨等。筋傷有急性筋傷和慢性筋傷。臨床上,治療本病方法很多,但療效一般,很難根治且容易復發。推拿治療在臨床中應用極為廣泛。國外調查人群腰背痛的時點患病率為(11.9±2.0)%,國內調查其時點患病率為9.57%。國家統計局2019年1月21日公布的2018年經濟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年底,我國50周歲以上人口規模達到4億人以上,60周歲及以上人口達2.5億人,占總人口的17.9%;其中,65周歲及以人口1.7億人,占總人口的11.9%,這個數字在未來幾年還將迅速擴大。我國用20多年時間走完了西方國家上百年走完的人口老齡化歷程,目前正進入老齡化快速發展階段,每年遞增速度達3.2%以上。而腰背肌筋膜炎是一種老年人易患疾病,多發于50-60歲老人。但是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變化,人們的生活節奏也越來越快,這幾年腰背肌筋膜炎發病率非常高,各年齡段人群都有,尤以從事辦公室工作,久坐類工作的人群為多。近年隨著電子產品的普及、少年兒童教育任務的加重,腰背肌筋膜炎呈普遍化、年輕化趨勢。而很多人往往對此不甚了解,有了一定的不適癥狀之后也沒重視,待到病情發展到需要治療時,可能已經成為久治不愈的慢性疼痛疾病,一般的藥物和物理療法也難以緩解,嚴重影響到日常的生活質量。所以當今社會急需要像理筋手法這種具有廣西特色的中醫治療標準進行科學的指導腰背肌筋膜炎的治療。《經筋療法與傳統手法治療腰背肌筋膜炎臨床療效的比較研究》將90例腰背肌筋膜炎患者隨機分為傳統手法組及經筋療法組,兩組治療后VAS和PPI均較治療前下降(P<0.05),而且經筋療法組治療后的PRI、PPI均低于傳統手法組;《壯醫經筋療法治療腰背肌筋膜炎臨床療效觀察》同樣將96例腰背肌筋膜炎患者抽簽分為傳統手法組(推拿、電針、拔罐)及經筋療法組,兩組治療后,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3.33%,對照組總有效率為71.11%,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故理筋手法對腰背肌筋膜炎有較好的治療作用。通過本標準的制定與實施,1是能夠讓相應醫務人員、患者了解腰背肌筋膜炎理筋手法治療的技術要點,讓醫務人員少走彎路,讓患者得到及時準確的治療早日康復。2是以標準為抓手,對腰背肌筋膜炎理筋手法治療技術的術語和定義、診斷、理筋手法操作要求、禁忌癥及慎用癥等進行規范,使腰背肌筋膜炎理筋手法在診療過程中有所依據,對中醫的臨床診療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3是通過標準更好的打造腰背肌筋膜炎理筋手法治療的特色中醫品牌,繼續發揮廣西特色中醫的品牌效應,使理筋手法過程標準化、可控化,推動中醫藥特色優勢的發揮,提高區內人民對于中醫的診療水平,為廣西中醫行業做貢獻。三、項目編制過程(一)成立標準編制工作組廣西地方標準《腰背肌筋膜炎理筋手法治療技術規范》項目任務下達后,玉林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提出成立了標準編制工作組,起草單位制定了起草編寫方案與進度安排,明確任務職責,確定工作技術路線,開展標準研制工作。具體標準編制工作由玉林市中醫醫院配合。編制工作組下設三個組,分別是資料收集組、草案編寫組、標準實施組。資料收集組負責國內外有關腰背肌筋膜炎理筋手法治療技術的文獻資料的查詢、收集和整理工作,查閱前人對腰背肌筋膜炎理筋手法治療技術的有關研究情況和目前科學界對腰背肌筋膜炎理筋手法治療技術的研究進展。草案編寫組負責起草標準草案、征求意見稿和標準編制說明、送審稿及編制說明的編寫工作,包括后期召開征求意見會、網上征求意見,以及標準的不斷修改和完善。標準實施組負責《腰背肌筋膜炎理筋手法治療技術規范》地方標準發布后,組織相關人員進行標準宣貫培訓,對標準進行詳細解讀,讓標準形成習慣,讓習慣符合標準;把腰背肌筋膜炎理筋手法操作中重要的技術要求做成明白書,發放給服務工作人員,讓工作人員嚴格按照服務要求操作,并對標準實施情況進行總結分析,不斷對地方標準提出修正意見。(二)收集整理文獻資料標準編制工作組收集了國內有關腰背肌筋膜炎理筋手法治療技術相關文獻資料。主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行業標準:ZY/T00.1—001.9—94《作用病癥診斷療效標準》[S],國家中醫藥管理局(94年第一版),212頁。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S].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2:212。邱興.臨床診療:指南骨科分冊[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108。李仲廉,安建雄,倪家驤,等.臨床疼痛治療學[M].天津:天津科技出版社,2003:472-473。黃錦文,龐貞蘭,腰背肌筋膜炎中醫藥治療研究進展,臨床合理用藥,2016年11月第9卷第11A期。梁樹勇,梁子茂,壯醫經筋療法治療腰背肌筋膜炎臨床療效觀察,浙江中醫藥大學學報,2014年10月第38卷第10期。唐宏亮,黃嫻,農章嵩,盧棟明,龐軍,莫巧明,楊鵬,壯醫經筋推拿治療腰背肌筋膜炎療效觀察,廣西中醫藥大學學報,2019年第22卷第4期。(三)研討確定標準主體內容標準編制工作組在對收集的資料進行整理研究之后,標準編制工作組召開了標準編制會議,對標準的整體框架結構進行了研究,并對標準的關鍵性內容進行了初步探討。經過研究,標準的主體內容確定為腰背肌筋膜炎理筋手法治療技術的術語和定義、診斷、分型、操作方法、禁忌癥和慎用癥。(四)調研、形成征求意見稿2019年12月,標準起草工作組召開了第一次工作會議。會議上進一步明確了廣西地方標準起草工作要求,就標準的基本框架及內容進行了充分討論,研究了標準宣貫教材的編寫工作并對工作組成員分工、工作進度及時限要求作了具體安排。2020年4月,標準起草工作小組進行了廣泛實地調研工作,查閱了大量的國內外文獻資料,對腰背肌筋膜炎理筋手法治療技術的前人研究成果進行系統總結。形成了標準的基本構架,對主要內容進行了討論并對項目的工作進行了部署和安排。同時,在前期工作的基礎之上,通過理清邏輯脈絡,整合已有的參考資料中有關腰背肌筋膜炎理筋手法治療技術要求,并結合腰背肌筋膜炎理筋手法治療技術要求的基礎上,按照簡化、統一等原則編制完成廣西地方標準《腰背肌筋膜炎理筋手法治療技術規范》(草案)。于2020年4月申請立項,9月30日根據廣西壯族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下達2020年第二批廣西地方標準制定項目計劃的通知》,批準立項。2020年10月~11月,深入國內、區內涉及腰背肌筋膜炎理筋手法治療技術的有代表性的醫療機構針對腰背肌筋膜炎理筋手法治療技術情況進行分組實地調研學習。通過實地調研,掌握各地方關于腰背肌筋膜炎理筋手法治療技術的具體要求。并實際征求意見,通過收集反饋了大量意見,標準編制工作組多次召開會議,對標準草案進行了反復修改和研究討論。最終形成了廣西地方標準《腰背肌筋膜炎理筋手法治療技術》(征求意見稿)和(征求意見稿)編制說明。四、標準制定原則1、實用性原則本《規范》是在充分收集相關資料和文獻,分析腰背肌筋膜炎理筋手法治療技術當前現狀,調研區內腰背肌筋膜炎理筋手法治療技術情況,在現有國家、行業標準相關腰背肌筋膜炎理筋手法治療技術要求的基礎上,結合玉林市中醫醫院多年的腰背肌筋膜炎理筋手法治療經驗而總結起草的。符合當前腰背肌筋膜炎理筋手法治療技術發展的方向與需求,更好的確保腰背肌筋膜炎理筋手法治療質量,對不斷提升腰背肌筋膜炎理筋手法治療技術具有積極意義。2、協調性原則本《規范》編寫過程中注意了與腰背肌筋膜炎理筋手法治療技術相關法律法規的協調問題,在內容上與現行法律法規、標準協調一致。3、規范性原則本《規范》嚴格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要求和規定編寫本標準的內容,保證標準的編寫質量。4、前瞻性原則本《規范》在兼顧當前區內腰背肌筋膜炎理筋手法治療技術現實情況的同時,還考慮到了腰背肌筋膜炎理筋手法治療技術發展趨勢和需要,在標準中體現了個別特色性、前瞻性和先進性條款,作為對腰背肌筋膜炎理筋手法治療技術的指導。標準主要內容及依據來源廣西地方標準《腰背肌筋膜炎理筋手法治療技術》主要章節內容包括:術語和定義、診斷、經絡分型、操作方法、禁忌癥和慎用癥。術語和定義根據相關文獻資料結合玉林中醫院,明確“腰背肌筋膜炎”是由某些因素使筋膜反復受到牽拉、摩擦及冷熱等異常或過量的刺激,致局部筋膜產生缺血、肥厚、變性、粘連等內在病理改變而引起一種無菌性炎癥反應。該病屬于“經筋”范疇。診斷包括病因、臨床表現、診斷表現等,主要依據玉林市中醫醫院多年在腰背肌筋膜炎理筋治療操作中的實際臨床經驗,參照《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臨床診療:指南骨科分冊》等討論確定。癥型分類主要依據ZY/T00.1—001.9—94《作用病癥診斷療效標準》的癥候分類對風寒濕邪、氣血凝滯、氣血虧虛的狀態描述出來。操作手法基本相同,虛癥手法輕,實證手法稍重。操作要求主要包括:操作人員、診療器械、環境、操作準備、操作方法及要求、注意事項。主要依據玉林中醫醫院的實際操作經驗提煉而得。腰背肌筋膜炎作為玉林中醫院優勢病種之一,理筋手法療效較佳,加之其操作的簡便性與治療的精準高效性,深受患者與基層臨床醫生喜愛與接受。且編制小組成員承擔的《松筋解結手法加智能通絡理療治療腰背肌筋膜炎臨床觀察》課題在2018年獲廣西醫藥衛生適宜技術推廣獎。玉林中醫院2019年正式成立“黃氏理筋”手法工作室,力求讓理筋手法朝著標準化、規范化的方向發展,提高其臨床應用科學性、可靠性。其中,施術要點為治療筋痛點時根據患者的反饋確定施術力度(1)又脹又痛——用力,以患者能忍受的最大限度——效果佳;(2)只脹不痛——用力,有傳導則加力,沒傳導,以脹為度——療效好;(3)只痛不脹——慎用力,容易出現不良反應——療效欠佳;(4)不脹不痛——雖有醫者觸覺,但無患者感覺,說明患者已適應、代償,機體處于相對平衡狀態,無需打破——療效欠佳。手法基本要求要求則是因為持久,有力,均勻,柔和,深透是密切相關,相輔相成,互相滲透的關系,持續運用的手法可以降低肌肉的張力和組織的粘滯性,使手法能逐漸滲透到組織深部;均勻協調的動作使手法更趨柔和而更具有滲透性;力量和技巧相結合使手法有力又柔和,達到“剛柔相濟”。禁忌癥和慎用癥主要依據玉林市中醫醫院理筋治療操作中的實際診療和臨床經驗討論確定。明確高熱、抽搐、痙攣、皮膚過敏或潰瘍破損處、高血壓、心臟病、惡性腫瘤孕婦及患有出血性疾病者禁用;不耐受者及敏感患者慎用。六、國內同類標準制修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