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年成人高等學校招生考試《語文》高頻考點速記題庫:文言文理解與分析試題考試時間:______分鐘總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題。子路、曾皙、再有、公西華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居則曰:‘不吾知也。’如或知爾,則何以哉?”子路率爾而對曰:“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爾何如?”對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禮樂,以俟君子。”“赤,爾何如?”對曰:“非曰能之,愿學焉。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愿為小相焉。”“點,爾何如?”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對曰:“異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傷乎?舍瑟而作,對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零,詠而歸。’夫子喟然嘆曰:“吾與點也。”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攝乎大國之間攝合B.加之以師旅加上C.以俟君子用來D.如或知爾如果2.下列對文中句子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B.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C.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D.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3.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曾皙所描繪的春日之樂,畫面優美,意境高遠,令人神往。B.孔子對子路、冉有、公西華的回答態度不一,表明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C.文中孔子與學生的對話,體現了孔子謙虛、民主的教育態度。D.曾皙的回答是孔子所期待的,故孔子喟然嘆曰:“吾與點也。”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題。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觸株,折頸而死,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兔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笑。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觸株,折頸而死。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兔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笑。鄰人見之,曰:“免走矣,而以為將復得之,豈非計之短哉?”耕者曰:“然。雖然,為之猶望。”鄰人曰:“今欲以子之辯,求若宋國之笑,不亦難乎?”耕者曰:“夫種樹而求兔,得兔而忘其種,與守株而冀兔,無以異。今子欲以子之辯,求若宋國之笑,不亦近哉?”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而以為將復得之將要B.冀復得兔希望C.因釋其耒而守株因此D.子欲以子之辯以……為2.下列對文中句子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兔走觸株/折頸而死/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B.兔走觸株/折頸而死/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C.兔走觸株/折頸而死/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D.兔走觸株/折頸而死/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3.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中耕者與鄰人的對話,揭示了矛盾雙方的差異,體現了議論文的特點。B.本文通過寓言的形式,諷刺了那種死守教條、不知變通的人。C.文中耕者對“守株待兔”行為的辯解,表現了其狡辯、狡猾的性格。D.鄰人批評耕者,表明了鄰人對耕者“守株待兔”行為的否定態度。四、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題。孔子見齊景公,景公曰:“吾欲伐魯,可乎?”孔子對曰:“不可以。魯弱齊強,而攻之,三敗必矣。”景公曰:“然則吾誰伐乎?”孔子曰:“吳亦弗宜。夫吳,三伐楚國,而三敗,名卑,國貧,民罷,三亡其帥,終不悔焉。故曰弗可。”景公曰:“然則吾誰伐乎?”孔子曰:“越弗可。夫越,大國也,而仇于楚,君三敗而存,且志欲報,不如伐吳。”景公曰:“然則吾誰伐乎?”孔子對曰:“此四國者,皆足以興魯,而吾未之見也。夫魯,郊祭必加牲于其尸,必有燕牲,加牲于尸者,禮也;必有燕牲者,順也。君臣之禮,貴賤之等,長幼之序,男女之別,國無違禮,雖王不待興,猶將興矣。且夫國君好仁,則民從之;既以仁矣,又何強之?民聽其言,而信其行,遠之則不怨,近之則不遜。行其政,止其欲,近者悅,遠者來,其興可知已。”景公曰:“善哉!”乃不伐魯。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吾欲伐魯想要B.而攻之攻擊C.而志欲報志向D.行其政實行2.下列對文中句子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孔子見齊景公/景公曰/吾欲伐魯/可乎B.孔子見齊景公/景公曰/吾欲伐魯/可乎C.孔子見齊景公/景公曰/吾欲伐魯/可乎D.孔子見齊景公/景公曰/吾欲伐魯/可乎3.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孔子通過分析各國的情況,給出了不攻打魯國的建議。B.孔子認為,國君好仁,則民從之,這是他政治思想的核心。C.文中孔子與景公的對話,體現了孔子謙虛、民主的教育態度。D.景公最終聽從了孔子的建議,沒有攻打魯國。五、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題。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乎?王曰:‘何以利吾國?’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萬乘之國,弒其君,五畝之宅,樹墻下以桑,匹夫匹婦,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五畝之宅,樹墻下以桑,匹夫匹婦,勿失其時,百畝之田,勿奪其時,八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涂有餓莩而不知發,人死,則曰:‘非我也,歲也。’是何異于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王何必曰利為什么B.上下交征利謀求C.謹庠序之教重視D.申之以孝悌之義傳授2.下列對文中句子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B.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C.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D.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3.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孟子通過對話的形式,表達了自己的政治主張。B.孟子認為,君主應以仁義為本,而不是以利為先。C.文中孟子與梁惠王的對話,體現了孟子謙虛、智慧的政治家形象。D.梁惠王最終沒有聽從孟子的建議,繼續追求利益。六、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題。孔子過泰山側,有婦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聽之,使子路問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憂者。”而曰:“然。昔者吾親沒,夫子嘗與我言曰:‘女為吾斗牛于泰山之陽。’今也以斗牛于泰山之陰,曰:‘夫子何為乎吾以斗牛于泰山之陽?’”孔子曰:“小子識之,吾語女。君子之愛人也以德,細人之愛人也以姑息。愛人以德,則民親其上;細人愛之,則民利其上。”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夫子式而聽之坐著B.子之哭也她的C.細人之愛人也以……為D.則民親其上就親近2.下列對文中句子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孔子過泰山側/有婦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聽之/使子路問之曰B.孔子過泰山側/有婦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聽之/使子路問之曰C.孔子過泰山側/有婦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聽之/使子路問之曰D.孔子過泰山側/有婦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聽之/使子路問之曰3.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孔子通過婦人的哭聲,表達了對君子愛人的看法。B.孔子認為,君子以德愛人,細人則姑息愛人。C.文中孔子與婦人的對話,體現了孔子對人民的關懷。D.孔子通過這個故事,告誡人們要明辨是非,不要姑息養奸。本次試卷答案如下: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題。1.正確答案:C解析思路:A項,“攝乎大國之間”的“攝”意為“夾”,與選項解釋不符;B項,“加之以師旅”的“加”意為“加上”,與選項解釋不符;C項,“以俟君子”的“以”意為“用來”,與選項解釋不符;D項,“如或知爾”的“如”意為“如果”,與選項解釋相符。2.正確答案:D解析思路:根據句子意思和文言文斷句規則,應將“兔走觸株”作為一個完整的動作描述,因此應斷為“兔走觸株/折頸而死/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3.正確答案:C解析思路:A項,曾皙的春日之樂描繪畫面優美,意境高遠,符合文本內容;B項,孔子對學生的回答態度不一,體現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符合文本內容;C項,孔子與學生的對話體現了孔子謙虛、民主的教育態度,符合文本內容;D項,曾皙的回答并非孔子所期待的,而是孔子通過自己的評價,表達了對曾皙回答的認可。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題。1.正確答案:D解析思路:A項,“而以為將復得之”的“將”意為“將要”,與選項解釋不符;B項,“冀復得兔”的“冀”意為“希望”,與選項解釋不符;C項,“因釋其耒而守株”的“因”意為“因此”,與選項解釋不符;D項,“子欲以子之辯”的“以”意為“以……為”,與選項解釋相符。2.正確答案:C解析思路:根據句子意思和文言文斷句規則,應將“兔走觸株”作為一個完整的動作描述,因此應斷為“兔走觸株/折頸而死/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3.正確答案:C解析思路:A項,耕者與鄰人的對話揭示了矛盾雙方的差異,符合議論文的特點;B項,本文通過寓言的形式,諷刺了死守教條、不知變通的人,符合文本內容;C項,文中耕者對“守株待兔”行為的辯解,表現了其狡辯、狡猾的性格,與選項描述不符;D項,鄰人批評耕者,表明了鄰人對耕者行為的否定態度,符合文本內容。四、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題。1.正確答案:B解析思路:A項,“吾欲伐魯”的“欲”意為“想要”,與選項解釋不符;B項,“而攻之”的“攻”意為“攻擊”,與選項解釋不符;C項,“而志欲報”的“志”意為“志向”,與選項解釋不符;D項,“行其政”的“行”意為“實行”,與選項解釋相符。2.正確答案:C解析思路:根據句子意思和文言文斷句規則,應將“孔子見齊景公”作為一個完整的動作描述,因此應斷為“孔子見齊景公/景公曰/吾欲伐魯/可乎”。3.正確答案:C解析思路:A項,孔子通過分析各國的情況,給出了不攻打魯國的建議,符合文本內容;B項,孔子認為,國君好仁,則民從之,這是他政治思想的核心,符合文本內容;C項,文中孔子與景公的對話,體現了孔子謙虛、民主的教育態度,與選項描述不符;D項,景公最終沒有聽從孔子的建議,繼續追求利益,與文本內容不符。五、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題。1.正確答案:D解析思路:A項,“王何必曰利”的“何”意為“為什么”,與選項解釋不符;B項,“上下交征利”的“交”意為“謀求”,與選項解釋不符;C項,“謹庠序之教”的“謹”意為“重視”,與選項解釋不符;D項,“申之以孝悌之義”的“申”意為“傳授”,與選項解釋相符。2.正確答案:D解析思路:根據句子意思和文言文斷句規則,應將“孟子見梁惠王”作為一個完整的動作描述,因此應斷為“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3.正確答案:C解析思路:A項,孟子通過對話的形式,表達了自己的政治主張,符合文本內容;B項,孟子認為,君主應以仁義為本,而不是以利為先,符合文本內容;C項,文中孟子與梁惠王的對話,體現了孟子謙虛、智慧的政治家形象,與選項描述不符;D項,梁惠王最終沒有聽從孟子的建議,繼續追求利益,與文本內容不符。六、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題。1.正確答案:A解析思路:A項,“夫子式而聽之”的“式”意為“坐著”,與選項解釋不符;B項,“子之哭也”的“子”意為“她的”,與選項解釋不符;C項,“細人之愛人也”的“之”意為“以……為”,與選項解釋不符;D項,“則民親其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高校輔導員專業能力與道德素養的綜合測評試題及答案
- 2024微生物檢驗技師考試的明確目標試題及答案
- 2025年注會考試中的有效溝通與合作試題及答案
- 工廠裝修方案范本
- 微生物檢驗技師復習指南試題及答案
- 項目管理風格的多樣性與挑戰試題及答案
- 項目管理人員資格考試可行性試題及答案
- 2025年會計信息系統發展試題及答案
- 項目價值評估的重要性考點試題及答案
- 2024年項目管理專業人士考試知識要點試題及答案
- 2024年醫療大數據分析與應用項目合同
- 2025風電機組無人機巡檢技術方案
- 大學武術知到智慧樹章節測試課后答案2024年秋浙江大學
- 2025年中移鐵通限公司公開招聘工作人員100名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度學院學術委員會專家聘用合同3篇
- 建筑業職業危害防治措施
- IATF16949基礎知識培訓教材
- 《基于機器視覺的激光焊縫跟蹤系統研究》
- 互聯網行業海外垂類AI專題(8):AI激發SAAS新一輪產品創新周期美股軟件板塊反轉確立
- UL1059標準中文版-2020接線端子UL標準中文版
- 消化道疾病護理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