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永州市祁陽市浯溪二中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冊期中檢測歷史試卷(含答案)_第1頁
湖南省永州市祁陽市浯溪二中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冊期中檢測歷史試卷(含答案)_第2頁
湖南省永州市祁陽市浯溪二中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冊期中檢測歷史試卷(含答案)_第3頁
湖南省永州市祁陽市浯溪二中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冊期中檢測歷史試卷(含答案)_第4頁
湖南省永州市祁陽市浯溪二中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冊期中檢測歷史試卷(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6頁湖南省祁陽市浯溪二中2024-2025學年下學期期中檢測八年級下冊《歷史》試卷時間:60分鐘滿分:100分一.選擇題(共16小題,滿分48分,每小題3分)1.人民音樂家曹火星創作了歌曲《沒有共產黨就沒有中國》,隨著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節節勝利而唱響全中國,迎來了新中國的誕生。之后毛澤東建議添加上“新”字,對這個“新”字的理解準確的是()A.新的國家名稱B.新的執政黨派 C.新的國家性質 D.新的發展階段2.在香山革命紀念館里,陳列著兩個1949年10月1日懸掛在天安門城樓上的大紅燈籠(如圖)。懸掛它們是為了()A.緬懷抗日戰爭的先烈 B.宣傳政協會議的召開 C.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D.激勵人民志愿軍保家衛國第2題圖第5題圖3.西藏和平解放是中國現代史和中國革命史上的一個重大歷史事件。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標志著()A.新中國的成立B.土地改革已經完成 C.社會主義制度建立 D.祖國大陸實現統一4.1953年為實現“工業化”的理想,新中國采取的措施是()A.實施第一個五年計劃 B.進行三大改造 C.確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D.召開中共“八大”5.如圖展示的成就是()A.開國大典 B.一五計劃 C.改革開放 D.公私合營6.在某一時期提出“吃飯不花錢,努力搞生產”的口號,以此可知是()A.人民公社化運動 B.小農戶經營方式 C.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D.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7.1954年憲法制定時,有1.5億人參與討論,一共提出了118萬多條修改補充意見。全國人大將來自全國各地的意見匯總、整理并記錄。這表明這部憲法()A.是民族大團結的標志 B.確定了社會主義制度 C.體現了人民民主的原則 D.落實了政治協商制度8.太原“雙合成”是山西食品業的著名品牌企業,始創于1838年。新中國成立后,通過社會主義改造,“雙合成”成為國有企業,生產工序和質量仍保持傳統技藝,所產各種糕點、月餅仍占全行業之鰲頭。國家對“雙合成”的改造形式是()A.手工業合作化B.大躍進運動 C.人民公社化運動 D.公私合營9.1963﹣1965年,中國農業總產值平均年增長約11%,輕工業產值從404億元增加到703億元,燃料、原材料工業建設的步伐加快。上述變化反映了()A.“一五計劃”獲得巨大成功 B.社會主義工業化的進程加速 C.合作化運動促進生產力發展 D.國民經濟調整取得顯著成就10.歷史敘述包括史實與評價。下列屬于歷史評價的是()A.太平天國定都天京后,開始進行了北伐和西征 B.1862年,太平軍與湘軍在天京附近激戰40多天 C.太平天國運動是中國歷史上規模宏大的農民戰爭 D.1851年,洪秀全發動金田起義,建號太平天國11.他是湖南人,他助人為樂為人民做了大量的好事;他的名字在中國已經成了“好人好事”的代名詞;他的精神影響了后來一代一代的中國人。1963年3月5日,毛澤東曾為他題詞,他是()A.楊利偉B.邱少云C.雷鋒D.屠呦呦12.小華同學要寫一篇介紹某個城市的文章,草擬了標題如圖所示的三個標題,他要介紹的是()A.珠海B.汕頭 C.廈門D.深圳13.鄧小平在南方談話時說:“計劃多一點還是市場多一點,不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本質區別。……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明確提出要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會議是()A.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四大14.中國共產黨領導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以下對應正確的是()A.中共十三大——開啟了改革開放的歷史新時期 B.中共十五大——系統闡述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理論 C.中共十七大——“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被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 D.中共十九大——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被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15.2022年11月30日,江澤民逝世。作為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的核心,他圍繞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主題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這一思想是()A.“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B.科學發展觀 C.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D.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體系16.“中國夢”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夢,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年時的“中國夢”是()A.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B.趕超歐美發達國家 C.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D.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二.材料題(共4小題,滿分52分)17.(12分)理論源于實踐并指導實踐,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新思想的傳播】材料一:如表所示我中國欲獨立,不可不革命;我中國欲與世界列強并雄,不可不革命;我中國欲長存于二十世紀新世界上,不可不革命;我中國欲為地球上名國、地球上主人翁。不可不革命。——摘自鄒容《革命軍》由今以后,到處所見的,都是布爾什維主義戰勝的旗,到處所聞的,都是布爾什維主義的凱歌的聲。試看將來的環球,必是赤旗的世界!——李大釗《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新思想的實踐】材料二:人物資料卡1:A,湖南長沙人。主要事跡:(1)參與組建華興會和中國同盟會(2)領導黃花崗起義人物資料卡2:B,出生于江蘇淮安。主要事跡:(1)第一次國共合作期間任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2)南昌起義領導人之一【新思想的發展】材料三:近世各國所謂民權制度,往往為資產階級所專有,成為壓迫平民之工具。若國民黨之民權主義,則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數人所得而私也。——摘自《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1928﹣1930年間,毛澤東撰寫了《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井岡山的斗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系列文章,初步闡明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理論,標志著毛澤東思想的初步形成。——摘編自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高中歷史》請回答:(1)(3分)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回答,鄒容發表《革命軍》的背景是什么?李大釗發表《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旨在宣傳哪一救國思想?(2)(3分)結合所學知識回答,材料二中的A、B兩位歷史人物是誰?他們各自代表近代哪一階級的救國探索?(3)(3分)根據材料三指出,孫中山和毛澤東對新思想發展創新的具體表現。(4)(3分)綜合上述材料,談談你對理論與實踐相互關系的認識。18.(11分)“當今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習近平主席這一重大論斷,深刻揭示了世界新的時代特征。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歡天喜地】材料一:“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徹底結束了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徹底結束了舊中國一盤散沙的局面,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中國人民從此把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中華民族發展進步從此開啟了新紀元!”——習近平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驚天動地】材料二:新中國誕生剛一年,就和朝鮮人民一道,用兩年零九個月的英勇激戰,迫使美國在停戰協定上簽字,使舉世為之震驚……從此,帝國主義再也不敢輕易地做出以武力侵犯新中國的嘗試,保證中國的經濟建設得到了一個長時間內相對穩定的和平環境。——摘編自金沖及《二十世紀中國史綱》【改天換地】材料三:如表為某村農戶構成變化表(單位:戶)年份雇農貧農中農富農新富農地主其他1948年861971161802721953年3473550407(1)(3分)依據材料一回答,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標志是什么(時間+事件)?(2)(3分)材料二中“兩年零九個月的英勇激戰”指的是什么?依據材料二指出,“激戰”的勝利所產生的積極影響是什么?(3)(3分)據材料三指出1953年該村農戶構成發生了什么變化?出現變化的原因是什么?(4)(2分)結合上述材料歸納它們的共同作用。下列歸納最恰當的是。A.為新中國成立做了準備B.鞏固了新中國政權C.開始了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D.加強了中國同世界的聯系19.(12分)材料一:“社會主義好,社會主義好!社會主義國家人民地位高,……掀起了社會主義建設高潮,建設高潮……”。——《社會主義好》(1)(3分)我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標志是在哪一年、什么事件?黨的哪次會議第一次系統地提出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理論?材料二:“我們唱著東方紅,當家作主站起來;我們講著春天的故事,改革開放富起來;繼往開來的領路人,帶領我們走進新時代(21世紀),高舉旗幟開創未來……”。——《走進新時代》(2)(3分)歌詞中“當家作主站起來”“改革開放富起來”“繼往開來的領路人”描繪的分別是哪三位領導人?材料三:1953年﹣1957年,我國農業、輕工業和重工業產值增長速度和比值變化表1953年農輕重比例(%)1957年農輕重比例(%)1953﹣1957平均增長速度(%)農業52.843.54.5輕工業29.629.212.8重工業17.627.325.4(3)(3分)結合所學知識,列舉1953年﹣1957年我國工業和交通建設的主要成就各兩個。材料四:國民生產總值國民收入工業總產值農業總產值1978年35883010423713971990年1740014300238517662年增長率8.7%8.4%12%6.1%——據《二十世紀中國史綱》相關內容編制(單位:億元)(4)(3分)材料四反映了我國國民經濟怎樣的趨勢?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產生這一趨勢的主要原因。20.(17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953年就要到來的時候……我國社會生活中又出現和積累了一些新的矛盾……主要是土改以后農民分散落后的個體經濟難以滿足城市和工業對糧食和農產品原料不斷增長的需要。……使黨不能不考慮加緊和擴大農村的互助合作運動和城市限制資本的措施。——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中國共產黨七十年》(1)(4分)根據材料一,指出新中國初期我國為解決“一些新的矛盾”所采取的措施。這一措施完成于何時?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該措施的實質。材料二:“用最高的速度來發展我國的社會生產力,實現國家的工業化和農業現代化,是總路線的基本精神……速度是總路線的靈魂。”——1958年6月21日社論“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地的產是由人的膽決定的。”——1958年8月3日社論(2)(4分)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這一時期在經濟建設中出現了哪些失誤?造成了什么嚴重后果?材料三:我出生在那一九七八,老爸說那一年變化真大,報紙上天天討論真理的標準,安徽的農民偷著把土地包干,北京城開了一周的大會……早春的雷聲震撼了華夏……——電視劇《鴿子哨》的主題歌《我的一九七八》(3)(4分)材料三中的“北京城開了一周的大會”指的是哪次會議?該會議作出了怎樣的重要決策?“安徽的農民偷著把土地包干”開啟了我國農村哪項改革?(4)(5分)你從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政府對經濟政策的調整中,得到了怎樣的認識?

參考答案題號1234567891011答案CCDADACDDCC題號1213141516答案DDDAA17.(1)背景:《辛丑條約》簽訂后,清政府淪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國內革命情緒日趨高漲,資產階級革命思想得到迅速傳播。思想:馬克思主義。(2)A:黃興;資產階級;B:周恩來;無產階級。(3)孫中山:主張平等的民權;毛澤東:提出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4)實踐是理論的基礎,理論推動實踐的發展。18.(1)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的舉行。(2)抗美援朝;積極影響:帝國主義再也不敢輕易地做出以武力侵犯新中國的嘗試,保證中國的經濟建設得到了一個長時間內相對穩定的和平環境。(3)變化:雇農、貧農減少,中農增加,富農、地主被消滅。原因:土地改革的完成,徹底摧毀了我國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滅了地主階級。(4)B。19.(1)時間:1956年。事件:三大改造完成。會議:中共十三大。(2)領導人:毛澤東、鄧小平、習近平。(3)工業成就: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建成投產;中國成功試飛第一架噴氣式飛機;沈陽第一機床廠建成投產等;交通建設成就:武漢長江大橋建成;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等。(4)趨勢:國民經濟快速發展。原因:改革開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