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學:學案八人口_第1頁
高中地理教學:學案八人口_第2頁
高中地理教學:學案八人口_第3頁
高中地理教學:學案八人口_第4頁
高中地理教學:學案八人口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學案(8)一人口專題

目錄

(―)、課本相關內容.................................................................3

一、人口的自然增長..............................................................3

1.總趨勢不斷增長.2.三率(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長率)的計算..................3

二、人口增長模式及人口結構......................................................5

三、人口統計圖的判讀............................................................6

(-)人口金字塔圖的判讀....................................................6

(二)平面正三角形坐標圖的判讀...............................................10

(三)四邊形人口統計圖的判讀.................................................11

四、人口問題....................................................................12

五、人口的遷移..................................................................14

1.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14

2.當代國際人口遷移.......................................................15

3.人口遷移的影響..........................................................19

六、環境人口容量與人口合理容量.................................................21

(二)、中國的人口問題..............................................................26

一、常住人口和戶籍人口.........................................................26

二、戶籍制度:..................................................................31

三、積分入戶、城市落戶.........................................................32

四、中國人口七普...............................................................33

五、中國人口增長情況...........................................................37

六、嬰兒潮......................................................................41

七、育齡婦女....................................................................43

八、全面兩、三孩政策...........................................................44

九、生育率與總和生育率.........................................................48

十、中國人口金字塔.............................................................51

十一、中國人口性別比...........................................................53

十二、中國婚姻狀況.............................................................57

十三、撫養比....................................................................60

十四、人口紅利..................................................................61

十五、少子化....................................................................63

十六、家庭人口規模.............................................................65

十七、中國老齡化...............................................................67

十八、養老金....................................................................72

十九、中國人口流動.............................................................74

二十、房價上漲與人口增長.......................................................89

二H"-、人才爭奪大戰...........................................................90

二十二、中國春運...............................................................92

二十三、空城....................................................................94

二十四、城歸....................................................................95

二十五、空巢老人和留守兒童.....................................................97

二十六、抱團養老...............................................................99

二十七、農民工和用工荒.........................................................99

二十八、農村空心化............................................................102

二十九、勞動參與率............................................................106

三十、鐘擺城市.................................................................109

三十一、城市首位度............................................................110

三十二、人口學歷問題..........................................................114

(一)、課本相關內容

一、人口的自然增長

1.總趨勢不斷增長.

2.三率(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長率)的計算

出生率=年出生人數/年平均人數又1000%。

死亡率=年死亡人數/年平均人數X1000%。

人口自然增長率=(年內出生人數一年內死亡人數)/年平均人口數X1000%。=人口出生率一人口

死亡率。自然增長率

3.自然增長率與人口數量的關系

⑴自然增長率>0(圖中A-B段):人口數量不斷增加。一A合

(2)自然增長率由正值減小到0(圖中B點):人口數量達到最大值。口增g/

(3)自然增長率<0(圖中B-C段):人口數量不斷減少。°ayn吵/

(4)自然增長率由負值增大到0(圖中C點):人口數量達到最小值。

時:總人口數量達到近期最小值。

4.增長狀況:

(1)時間差異。

發達國家

1950年8.3億人

1990年12.1億人

2025年13.5億人

IO5IO41031O2107(預測)

圖甲10萬年以來的世界人口增長圖乙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人口增長的對比

(2)空司差異。

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

因政治上的獨立,民族經濟的發展,醫

人口自然增長率保持在較低水平,人口

療衛生事業的進步,人口死亡率率下降,

增長緩慢

人口增長很快

5.區域人口增長取決于自然增長和機械增長。

戶籍人口與常住人口的差值可以表示當地人口常年(半年以上)外出的數量。下圖顯示2010

年我國西部某市50歲以下各年齡組女性人數。調查表明,該市婦女生育峰值在21—29歲。據此

完成1題。

1.以下時間段中,該市人口出生率最高的為

A.2001?2005年B.1991?1995年

C.1981?1985年D.1971?1975年

【答案】1.D2001-2005年出生的人在2010年是5-9歲,1991-1995年出生的人在2010年是

15-19歲,1981T985年出生的人在2010年是25-29歲,197-1975年出生的人在2010年是35-39

歲,據圖可知,這四個年齡段育齡婦女人數35-39歲最多,說明當時出生率最高,D正確,ABC

錯誤。故選D。

(2020?上海高考真題)2.圖為我國部分省級行政區2018年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統計圖,其中

人口自然增長率最低的是

1(

A.湖南B.遼寧C.上海D.廣東庭

).遼寧.湖南

W.上海

?廣東

-U原

0

051015

出生率(添)

2.B【解析】人口自然增長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讀取圖中數據計算可知,廣東、湖南、

上海、遼寧的人口增長率分別約為7.5%。、5%。、2%。、T%。,所以人口自然增長率最低的是遼寧。

故選B。

(2016?天津高考真題)讀下圖,回答3題。

人口數量(萬一人)

3QOO

3700

350()

199019952000200520102014年

我國某省1990-2014年間常住人口數量變動示意圖

3.以下四圖中,與該省人口增長率變化過程基本符合的是

AnmK*

a

A.

(tt

"JU1?,人Hx為“。為”隼P/MI|少嗚21KHi211a年

人n?!K東人nMK;等

C.

低帳

]—|21KMi21111s2n年

3.D【解析】由圖中該省各年份的常住人口的數量變化可知,該省人口增長率前期較高,后期較

低,且整體呈現下降的趨勢,所以D正確。

(2015?上海高考)人口狀況對一個地區的社會和經濟發展有重要影響。下圖為上海市人口

機械增長率與自然增長率變化圖。回答4?5題。

4.圖示上海市人口增長率最高的年份是

A.2003年B.2008年

C.2010年D.2012年

5.圖中反映上海市人口總量的變動態勢是

A.基本穩定B.逐年增加

C.先增后減D.整體趨減

解析:4.B5.B第4題,讀圖中自然增長率和機械增長率曲線,兩者數值相加即為上海市人口

增長率。圖中2008年兩者相加數值最大,因此B正確。第5題,因為上海市人口增長率一直高

T0,故上海市人口總量一直呈上升趨勢。

(2013?全國高考真題)圖示意某城市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平均人口年變化率,當前

該城市中人口約1300萬。據此完成6-7題。

L求

Y

6.20世紀90年代和80年代相比,該城市

A.總人口增長速度加快B.總人口減少C.人口自然增長率降低D.人口凈遷入量減少

7.該城市所在的國家可能是

A.美國B.日本C.俄羅斯D.德國

6.D7.A【解析】6.該題主要考查讀圖分析能力。圖中四種柱狀圖分別表達人口的自然增長、

國內凈遷移、國際凈遷移和總人口增長,結合左右縱坐標,必須看清代表的是增長率,而不是數

量。20世紀90年代和80年代相比,總人口增長率由3%降低到1.8%,總人口增長速度減慢,排

除A;總人口增長率雖然由3%降低到1.8%,但大于0,所以總人口仍然在增長,排除B;從圖中

可以明顯的看出,人口自然增長率由約1.4%增長到約1.6%,人口自然增長率升高,排除C;人

口凈遷移量=(國內凈遷移率+國際凈遷移率)X總人口(大約1300萬),由圖可知,20世紀80

年代國際凈遷移率為正,國內凈遷移率為負,旦國際凈遷移率的絕對值大于國內凈遷移率的絕對

值,人口凈遷移量為正,90年代,國際凈遷移率為正,國內凈遷移率為負,但國際凈遷移率的

絕對值小于國內凈遷移率的絕對值,人口凈遷移率為負,故選D。7.該題主要考查世界不同國

家人口的增長狀況。四個選項均為發達國家,但是俄羅斯、德國和日本的自然增長率很低,接近

0,甚至為負,而美國雖然也是發達國家,但人口自然增長率較高,在現左右,甚至超過1%,該

城市自然增長率較高,并且對國外移民有較大的吸引力,排除B、C、D,應是美國,選A。

二、人口增長模式及人口結構

1.從時空分布規律判斷

(1)根據所處歷史發展階段(時間):一般地,農業社會及其以前屬于原始型;工業化初期屬

于傳統型;后工業化時期屬于現代型。

(2)根據國家類型(空間):大多數發展中國家屬于傳統型;個別發展中國家如中國、古巴等

屬于現代型;發達國家則屬于現代型。

2.從人口增長特征判斷

(1)定性描述:原始型是“高一高一低”型;傳統型是“高一低一高”型;現代型是“低一

低一低”型。

4.影響人口增長模式的因素:一個地區人口增長模式的轉變,受生產力水平、國家政策、社會福

利、文化觀念、自然環境等因素的影響,其中生產力水平是決定性因素。

一般來說,經濟發達或發展速度較快的地區,對人口具有吸引力和凝聚力,

經濟因素人口機械增長為正值;相反,經濟落后或經濟發展速度緩慢的地區,對人口

會產生排斥力和離散力,人口機械增長一般為負值

文化因素這一因素主要通過影響人們的生育觀念來影響人口的自然增長

醫療衛生

醫學的進步和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對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有著直接影響

因素

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生育政策和移民政策直接影響該國或該地區的人口增長

政策因素

率,如我國實施“全面二孩”政策后,會促進人口的自然增長

(2017?海南高考)據世界人口組織預測,2050年,世界人口將由2000年的60億增長到90億。

下圖示意某國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重。據此完成1-2題。

1.該國可能

A.中國B.美國

C.印度D.俄羅斯

2.根據預測,從2000年到2050年,該國

A.人口增長模式由原始型向傳統型轉變

B.人口自然增長率與世界平均水平相當

C.老齡人口數量逐漸減少

D.人口數量比較穩定

l.C2.B【解析】第1題,讀圖可知,該國2000年和2050年占世界人口的比重都是約為18%,中

國人口在2000年占世界人口比重超過20%,判斷該國為印度,美國和俄羅斯人口數量相對較少,占

世界人口比重遠低于15%o第2題,根據上題結論,可知印度從2000年到2050年占世界人口比重

保持穩定,說明該國人口自然增長率與世界平均水平相當。根據題干提示,2050年,世界人口將由

2000年的60億增長到90億,則印度的人口數量也同步增長,老齡人口數量逐漸增加,印度人口增

長模式在2000年就已經是傳統型。

三、人口統計圖的判讀

(-)人口金字塔圖的判讀

1.讀構成

可直接讀出該地區不同年齡段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如圖)。

2.定類型

根據人口金字塔圖所反映的人口年齡構成特點可將其劃分為三種類型:年輕型、成年型和老年型

(見下表)。年輕型和成年型人口金字塔圖對應“高低高”型的人口增長模式,其中年輕型人口處

于加速增長階段,成年型人口處于增長減緩階段;老年型人口金字塔圖對應“低低低”型的人口

增長模式。

人口金字塔年輕型(增長型、擴張成年型(靜止型、穩定

老年型(縮減型、收縮型)

圖的類型型)型)

少年兒童人口比重大,各年齡組人口比重大致少年兒童人口比重小,老

主要特點

老年人口比重小均衡年人口比重大

山形,上尖下寬鐘形,上下同寬壇形,上寬下窄

金字塔形狀

人口增長趨Aa

迅速增長緩慢增長呈負增長,人口縮減

政治獨立,經濟發展,醫療技術發達,社會福醫療技術發達,社會福利

主要原因

醫療衛生事業進步利制度完善制度完善

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

代表性國家發展中國家,如肯尼西歐、北歐的許多發達國

的發達地區,如美國、

或地區亞、尼日利亞家,如德國、芬蘭

中國的上海

3.析變化

(1)正常變化。

從年輕型到老年型的正常轉變。其變化主要是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受人口自然增長的影響,人口

增長模式由原始型一傳統型一現代型轉變。

(2)特殊變化。

圖1圖2圖3

①某年齡段人口比例突然變小(如上圖1處)。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一是計劃生育政策實

施等導致出生率突然降低,二是重大災害等導致死亡率上升,三是人口的大量外遷。

②某年齡段人口比例突然增加(如上圖2、圖3處)。其原因可能是就業、升學等導致的人口大量

遷入。

③男女比例的明顯失調(如上圖)。可能是戰爭導致大量男性死亡,也可能是鋼鐵、紡織等對職工

性別有一定要求的工廠建設導致的。目前我國一些地區的男女比例失調是在計劃生育政策的背景

下,受“重男輕女”傳統觀念影響、非法胎兒性別鑒定,而導致。

(2021年浙江卷)2000年到2015年,廣東省勞動年齡人口增加了約2千萬。下圖為該省2000

年,2015年勞動年齡人口金字塔圖。完成題。

年齡(歲)

60-64

55-59口女

50-54,男

45-49

40-44

35-39

30-34

25-29

20-24

15-電比重

10%5%0%5%10%10%5%0%5%10%

2000年2015年

1.與2000年相比,2015年該省勞動力

A.15-19歲比例增加B.平均年齡增大C.25-29歲數量減少D.男女比例失衡

2.該省勞動力年齡結構的變化可能會使

A.產業結構升級B.人口遷出數量增加C.環境承載力擴大D.城鄉發展差距擴大

【答案及解析】1.B讀圖分析,與2000年相比,2015年該省勞動力15-19歲比例減少,A錯誤;

平均年齡增大,B正確;25-29歲比例略有增加,而勞動年齡總人口增加了2000萬,因此25-29

歲數量增加,C錯誤;男女比例基本平衡,D錯誤。故選B。

2.A結合上題分析,該省勞動力年齡結構趨于老化,勞動力老化不利于生產效率提高,可能會

倒逼產業結構升級。故選A。

【2019全國卷1】下圖示意2015年歐盟境內歐盟籍和非歐盟籍的人口結構。據此完成題。

3.與歐盟籍相比,2015年非歐盟籍

A.男性人口數量較多

B.25-50歲女性比例較小

C.勞動人口比例較大

D.50歲以上人口比例較大

4.近些年來,非歐盟籍人口占歐盟總人口比例持

續加大,使歐盟

A.人均消費劇增B.老齡化進程趨緩

C.人均收入劇降D.勞動力供給過剩

【答案】3.C4.B[3題詳解】圖中給的信息是歐盟籍和非歐盟籍的不同年齡人口占各自總

人口的比例,沒有歐盟籍和非歐盟籍各自的總人口數量信息,因此無法比較二者男性人口數量多

少,A錯誤;從圖中可以看出,非歐盟籍25-50歲女性比例約為歐盟籍女性比例的2倍,因此非

歐盟籍25-50歲女性比例較大,B錯誤;歐盟境內非歐盟籍人口年齡主要集中在25-50歲,屬于

勞動力人口,因此勞動人口比例較大,C正確;歐盟籍50歲以上人口比例大于非歐盟籍,D錯誤。

故選Co

【4題詳解】歐盟地區是世界發達地區,人均收入高,消費水平高,非歐盟籍人口經濟比歐盟落

后,歐盟地區內非歐盟籍人口占比持續增加,會降低人均消費水平,A錯誤;從圖中看非歐盟籍

年齡集中在25-50歲,屬于勞動力,年齡較輕,由于歐盟地區經濟發達、人口老齡化嚴重,大量

非歐盟籍勞動力遷入,可以降低歐盟地區平均年齡,減緩歐盟地區老齡化進程,B正確;歐盟地

區每年GDP總量緩慢增長,非歐盟籍人口大量遷入,可導致歐盟地區人均收入降低,但不會劇降,

C錯誤;歐盟地區是經濟發達地區,就業機會多,而且歐盟籍人口老齡化嚴重,需要大量勞動力,

不會出現勞動力過剩現象,D錯誤。故選B。

(2018江蘇卷)圖7為“某國2017年人口年齡結構金

字塔圖讀圖回答題。

5.導致該國青壯年性別比嚴重失衡的因素是

A.政局動蕩B.生育觀念

C.產業結構D.自然災害

6.該國最可能位于

A.北美B.西亞

C.西歐D.南美

【答案】5.C6,B【解析】5.讀圖可知,該國20—55歲之間人口中,男性人口比重遠大于

女性人口,其他階段的男女人口性別比相差不大,最可能是因為該地區的產業發展需要大量的年

輕勞動力,所以導致該國青壯年性別比嚴重失衡的原因是產業結構,故C項正確。政局動蕩會導

致人口大量外遷,并不會出現男女比例失衡的問題,A項錯誤;只是青壯年的性別比差距大,其

他年齡段差距并不大,不是因為生育觀念,B項錯誤;自然災害不會導致性別比嚴重失衡,D項

錯誤。

6.西亞由于石油產業發達,開發石油需要大量的男性青壯年勞動力,所以吸引其他國家的勞動力

遷入,導致男女性別比差距較大,故B項正確。北美、西歐經2018年高考地理試題分項版解析

專題06人口濟發達,老年人口比重會比較高,圖中所示地區老年人口比重并不高,A、C項錯誤;

南美經濟發展水平低,不會吸引大量青壯年遷入,D項錯誤。

【點睛】此題組第2問很容易在西歐和北美之間選擇錯誤答案,北美和人口西歐經濟發達,遷入

人口較多,但是這些地區遷入人口并不是只以青壯年男性為主,而是各個年齡段的人口都比較多。

(2018年11月浙江卷)下圖為2016年世界四個國家的人口結構金字塔圖。完成題。

年羅)

>80

70-74□B

60-640*

50-54J

40-44I

占總人口

比篁(D

7.四國中人口增長屬于典型的“高一低一高”模式的是

A.甲B.乙C.丙D.T

8.四國中

A.甲國人口老齡化加劇B.乙國勞動力比重增加

C.丙國人口規模會縮小D.丁國出生性別比失衡

7.D8.A【解析】7.“高一低一高”模式表現為人口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長率,

人口增長快,青少年人口比重大,人口年齡結構金字塔大致呈三角形,圖中丁符合該模式,故選

Do甲、乙、丙老年人口比重均較大,不符合該模式。

8.一般來說,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比重超過7%即進入老齡化社會,從甲圖中可以看出,該國老

年人口比重大,且目前45-54歲的人口比重大,今后老年人口比重仍會繼續增加,因此該國人口

老齡化加劇,A正確。勞動力一般指15-64歲的人口,乙國該年齡段人口大致隨年齡減小而減少,

今后勞動力比重下降,B錯誤。丙國各年齡段人口比重差別小,青壯年人口較充足,不能反映出

該國今后的人口規模會縮小,C錯誤。從圖中可以看出,丁國新生人口中男性和女性比重大致相

同,性別比較平衡,D錯誤。故選A。

(二)平面正三角形坐標圖的判讀

三角形統計圖是一個三軸坐標圖,給出一個正三角形,在內部作若干條三條邊平行線,并標

注出三個坐標所代表的變量,通常用來表示三個變量的地理事物局部與整體的百分比結構。讀三

角形統計圖時必須注意,圖中數據只表示相對量,即“比重”或“比例”,不表示絕對量;圖中

每個點都能夠讀取三個變量的坐標數值,各構成要素所占比重的總和必然是100%。

如上圖中“*”表示各年齡段的人口比重,如何準確讀取其數據呢?可以采用平行線法,該

法分三步:

(1)沿著三個坐標軸數值增大的方向畫出三個箭頭,如圖中的箭頭①②③。

(2)過圖中標出的點“*”,分別畫出與上述三個箭頭平行且延伸方向一致的三條斜線。注意:

在圖中平行斜線應取a,而不是取b(因為斜線b的延伸方向與箭頭②不一致)。

(3)讀出上述斜線與三個坐標軸的交點坐標,這就是待求點在三個坐標軸上的坐標。在圖中

待求點“*”的三個坐標是0?14歲為23%,15?64歲為73%,65歲及以上為4%?

(2011?江蘇高考)下表為據第五次和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統計的江蘇省總人口及三大區域

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表,下圖為江蘇省2000年和2010年人口年齡結構圖。據此回答題。

9-一年份

項目~jj一一20002010年

全省總人口/人7438280978659903

蘇南33.7141.38

人口比

蘇中23.1220.80

例/%

蘇北43.1737.82

9.關于江蘇省人口數量及三大區域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的變化,敘述正確的是

A.蘇北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的變化幅度最大

B.蘇中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下降且人口數量減少

C.蘇南增加的人口數量等于蘇中和蘇北減少的人口數量

1).江蘇省增加的人口數量等于從省外遷入的人口數量

10.關于江蘇省人口年齡結構變化及其影響,敘述正確的是

①0?14歲人口比例上升,人口增長加快②16?64歲人口比例上升,就業壓力增大③65

歲及以上人口比例上升,老齡化進程加速④人口年齡結構趨于年輕,勞動力充足

A.①@B.②③C.①③D.③④

解析:9.B10.B第9題,根據表中的數據可知,蘇南人口的變化幅度最大,蘇中人口占全省

人口比例下降;結合不同年份全省的人口總數,可以算出不同年份蘇中人口的數量,比較后可知,

這一數量也在減少。第10題,根據該三角形坐標圖可知,2000?2010年,江蘇省15?64歲的

人口比例上升,這會加大江蘇省的就業壓力;與此同時,江蘇65歲及以上人口的比例上升,說

明江蘇省人口老齡化在加劇。

下圖為“2012年山東半島部分城市可持續發展水

平的三角形統計圖讀圖回答題。

11.(雙選)可持續發展水平較好的兩個城市為

A.日照市B.濰坊市

C.青島市D.威海市

12.(雙選)與N類城市相比,M類城市可持續發展狀

況表現為

A.單位GDP消耗大

B.城市調控能力好

C.單位GDP污染小

D.城市發展水平低

環境污染程度指數

解析第9題,CD,讀圖可知,青島和威海的資源一能源狀態惡化指數和環境污染程度指數較低,

而經濟發展水平指數較高,所以青島、威海的可持續發展水平較好。濰坊和日照的資源一能源狀

態惡化指數和環境污染程度指數較青島和威海高,而經濟發展水平指數較青島和威海低。第10

題,BC與N類城市相比,M類城市的環境污染程度指數低、經濟發展水平指數高,說明M類城市

單位GDP污染小、單位GDP消耗小、城市調控能力好、城市發展水平較高。

(三)四邊形人口統計圖的判讀

四邊形人口統計圖中有兩邊分別表示兩個變量(一般是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另外兩邊

表示一個變量(通常是人口自然增長率),如下圖:

對于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根據一般的直角坐標圖的判斷即可得出數據,而人口自然增

長率的讀取,我們一般以第三個變量作四邊形的一條對角線,讀數時沿對角線方向讀取即可。如:

圖1中底邊(橫軸)表示的是人口死亡率,左邊縱軸表示的是人口出生率,另外兩邊表示的是年平

均人口自然增長率。對于圖中1、II、III、IV四點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長率的高低判斷,是先作出

一條對角線(圖2),沿對角線箭頭方向讀取(箭尾到箭頭表示數據越來越大),由此得出年平均人

口自然增長率由低到高依次是:II、I、IV、III。判斷某點具體的數據時,可過此點作對角線的

平行線,交于兩邊即可,如圖2I處的虛線。(各自的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長率依次大約為0%。、8%。、

16%。、29%。)。

(2013?浙江高考)下圖為1950?2010年世界及亞洲、歐洲、非洲、北美洲人口變化過程。根據

相關知識,完成題。\\

13.有關世界人口變化過程的表述,正確的是\\

A.1950?2010年人口死亡率大于人口出生率\______________\

B.1950?1970年人口死亡率下降幅度最小

C.1990?2010年人口自然增長率基本不變

D.1950-1970年人口自然增長率上升

14.圖中代表北美洲的是

A.①B.

C.③D.

解析:13.D14.C第13題,從圖中可以看出,1950?2010世界年人口自然增長率為正值,人

口出生率大于人口死亡率;1950?1970年世界人口死亡率下降幅度最大;1990?2010年世界人

口自然增長率明顯降低;1950?1970年世界人口自然增長率上升。第14題,①人口自然增長率

最高,為非洲;②人口自然增長率第二,為亞洲;④人口自然增長率最低,為歐洲,則③為北美

洲。

四、人口問題

1.人口問題的判斷

首先,明確主要的人口問題有人口增長過快、人口老齡化、少子化、人口性別比失調等.

其次,在解題時要注意對材料或圖中數據信息的提取。關于人口問題的判斷,經常通過關于人口

的新概念切入,比如人口紅利等,分析時要注意對新概念的理解,注意新概念中各人口年齡段的

關系,根據各人口年齡段數據的變化,尤其是少兒人口和老年人口的變化,對具體的人口問題進

行判斷。

2.不同國家的人口問題及對策

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對比分析如下表:

國家發展中國家發達國家

增長模式傳統型現代型

人口問題人口增長過快;青少年及兒童比重過大人口增長緩慢:人口老齡化

①經濟落后,現代化水平低,需要的勞①經濟發達,生產力水平高;②有良好

原因動力多;②社會保險和福利制度不完善;的社會保險和福利制度;③人口受教育

③政治獨立、經濟發展、醫療進步水平高,生育意愿不強

①社會經濟負擔加重;②影響社會勞動

①糧食供給不足:②教育、就業問題突

生產率的提高;③老年人生活孤單、生

影響出;③人民生活貧困化;④人口素質偏

活困難問題;④勞動力不足;⑤青壯年

低;⑤產生持久的環境壓力等

負擔過重⑥國防兵源不足

鼓勵生育;接納海外移民;人口數量將

對策及今后變計劃生育,降低人口自然增長率;但人

比較穩定,但一些國家人口還有逐漸減

化趨勢口數量仍會持續增加

少的趨勢

(3)人口性別比失調的原因

①戰爭;②人口遷移;③產業結構調整;④養老保障機制不健全、生育觀念落后;⑤人為的技術

干預等(目前我國性別比高的原因)。

(4)少子化的原因

①生育觀念;②青壯年人口數量等;③教育撫養費用高。

3.人口問題的影響及應對措施

(3)人口性別比失調

帶來的影響:影響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

應對措施:加強非法性別鑒定的監管;大力發展生產力,提高婦女地位,完善養老保障體系;加

強宣傳教育,轉變婚育觀念等。

(4)少子化的影響

造成未來勞動力不足,影響經濟持續發展,導致教育、兒童服務等產業衰落。

日本人口數量自2011年出現負增長以來,人口總數不斷下降,老齡化形勢嚴峻,社會負擔

加重,但首都及附近地區人口卻呈現增加趨勢。現在,日本政府一方面鼓勵生育,一方面準備推

遲退休年齡。下圖為日本人口走勢圖,據此完成1-3題。

1.日本入門增速最快的時期應是

A.1880—1920年

B.1951—1980年

C.1981—2010年

D.2011年以后

2.2011年以后首都及附近地區人口呈現增加趨

勢的原因是

A.養老設施完善B.教育水平高

C.環境質量優越D.就業機會多

3.根據預測,2050—2100年日本人口

A.老齡化加劇B.兒童數量增加

C.出生率提高D.勞動力增多

1.B2.I)3.C

1.由圖示信息可知,日本各年齡段的人口數量在1951—1980年期間增長明顯,所以這一時間段

人口增長最快,B正確。1880—1920年,各年齡段人口增長緩慢。1981—2010年,只有老年人

口數量在增長,勞動力人口和兒童人口開始減少。2011年以后,人口負增長。故選B。

1.2011年以后首都及附近地區人口呈現增加趨勢是因為大量勞動力人口遷入,遷入的主要原因

是就業機會多。D正確。

3.據圖示信息,2050—2100年日本老年人口數量減少,比重減小,故老齡化減輕,A錯;兒童

人口數量變化不大,B錯;但是兒童人口比重增大,出生率有所上升,C對;勞動力數量繼續減

少,D錯。故選C。

日本政府眼下最為擔心的是:在不久的將來,日本也許會淪為“幽靈國度”——其實,“幽

靈城市”一詞已然悄悄的成為了時下日本的流行語。目前,日本國內有約800萬套空宅(住過后

空置的房屋),且空宅數量仍在快速增長,預計15年后將突破2000萬套的大關。另一方面,日

本飲酒作樂的酒吧的數量,也由25年前的約25萬家減少到了現如今的5萬家左右。據此完4-5

小題。

4.導致近年來日本酒吧數量急劇減少的根本原因是

A.家庭觀念越來越強B.經濟在不斷萎縮衰退

C.老齡化越來越嚴重D.出國工作的青壯年越來越多

5.受上述情況影響,目前日本的空宅數量在急劇增長,其原因最可能是

A.人們大量購房保值B.房屋變賣轉讓要支付的費用高

C.經濟衰退導致人們的購買能力不足D.老房子質量差,配套設施不完善

4.C5.B【解析】4.導致近年來日本酒吧數量急劇減少的根本原因是日本人口負

增長,青年人比重下降,老齡化越來越嚴重,酒吧消費人群數量下降,故C項正確。日本家庭觀

念強,經濟發達,就業機會多,出國移民青壯年少,故ABD項錯誤。故選C。

5.受日本政策影響,人們大量購房保值現象已成為歷史;經濟衰退導致人們的購買能力不足不

會導致原來住人的房屋空置;日本經濟發達,住宅建設和城市規劃水平高,老房子質量差,配

套設施不完善可能性不大。隨著日本老齡化,老年人離世后,房屋空置,繼承人對房屋變賣轉讓

要支付的費用高,導致房屋閑置,所以最可能的原因是B項。

【2019北京卷】6.古往今來,社會關懷是一個重大議題。2018年德國65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

口數量的20.6%。圖20示意德國各州65歲及以上人口密度分布。據圖,回答問題。

描述德國老齡人口密度的分布特征,列舉

人口老齡化對該國可能帶來的影響。

【答案】特征:分布不均,西部密度大,

東部密度小,東北部差異顯著。

影響:勞動力數量減少,養老壓力加大等。

——國界

—州界

0.湖泊

【詳解】結合右側圖例,從圖中看,德國65歲及以上人口密度

老齡人口密度分布不均勻,西部密度較大,1人/干米”

東部密度較小,東北部大部分地區密度較

小,但也有幾處密度非常大的地方,差異

顯著。人口老齡化表明德國人口增長過慢,

老年人比重過大,造成德國勞動力數量減

少,國防兵源不足,養老壓力加大,老年

人孤獨等一系列社會經濟問題。

五、人口的遷移

1.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

生產力水平較低時:自然環境因素影響較大

生產力水平較高時:社會經濟因素影響較大

(2)看經濟發展的地域差異:由落后國家或地區遷移到發達國家或地區,往往經濟因素是主導。

|■青壯年人口遷移:經濟因素或婚姻因素

(3)看年齡分布特點(老年人口遷移:家庭因素或環境因素

[青少年人口遷移:家庭因素或教育因素

(4)看性別與文化素質差異

重工業發達地區,往往吸引大量男性人口遷入;而輕工業發達地區,則對女性人口遷移吸引力較

大;文化素質高的人口大量遷入地區,一般高新技術產業發達;文化素質較低的人口大量遷入地

區,一般以勞動力導向型產業較多。

2.當代國際人口遷移

遷移形式科技移民勞務輸出國際難民遷移

遷移人口外國廉價戰爭難民、

高素質人才

類型勞動力政治難民

的尋找更好的學習、工發達國家和地區勞動力不足,尋戰亂、種族沖突、政治迫

原作和生活條件找更多的就業機會杏

由發展中國家流向發由發展中國家流向發達國家,由流向和平國家、能為難民

特點

達國家人口稠密國家流向人口稀疏國家提供避難需要的國家

發展中國家在人才和緩解發展中國家就業壓力,賺取給遷入國的政治、經濟和

經濟上蒙受雙重損失外匯社會生活帶來許多問題

注意:人口遷移和人口流動的區別與聯系

兩者的共同點都是人口的空間移動,最根本的區別在于有沒有“永久性”或“長期性”變更定居

地,即改變戶藉。人口流動是短時間地離開居住地的人口移動,沒有改變戶籍。在中國判斷是人口

遷移還是人口流動關鍵是看戶籍有沒有發生變更,而不是看時間,國外就是看時間。

【2019海南卷】圖2分別示意1995年、2010年美國本土人口遷移。據此完成1?3題。

圖2

1.1995年美國本土人口凈流入的地區是

A.東北部B.南部C.中西部D.西部

2.與1995年相比,2010年美國本土人口

A.數量減少B.向中西部大量回流C.遷移規模變小D.凈流入的地區減少

3.影響美國本土人口遷移變化的主導因素可能是

A.經濟B.交通C.文化D.教育

【答案】l.B2.C3.A

(2016?全國丙卷)與2014年相比,2015年上海市常住人口減少了10.41萬人,外來常住人

口更是減少了14.77萬人,這是近20年首次出現的人口負增長。調查發現減少的外來常住人口

主要流向上海周邊的中小城市。上海市已制定“十三五”期間人口增長由數量型向質量型轉變的

策略。據此完成4?5題。

4.導致2015年上海市外來常住人口減少的主要原因是近年來上海市

A.產業轉型升級B.食品價格大增C.環境質量下降D.交通擁堵加重

5.上海市減少的外來常住人口多流向周邊中小城市,主要原因是這些中小城市

①服務設施齊全②承接了上海市轉移的產業③適宜就業機會多④生態環境較好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解析:4.A5.C第4題,目前影響我國人口遷移的因素主要是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