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歷史試題及答案_第1頁
高考物理歷史試題及答案_第2頁
高考物理歷史試題及答案_第3頁
高考物理歷史試題及答案_第4頁
高考物理歷史試題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考物理歷史試題及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多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20題)

1.下列關于物理學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牛頓第一定律揭示了力的作用效果

B.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實驗證明了慣性的存在

C.歐姆定律揭示了電流、電壓和電阻之間的關系

D.法拉第的電磁感應定律說明了磁感應強度與電流的關系

2.下列關于歷史事件的描述,正確的是:

A.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國之間的戰爭導致了戰國七雄的形成

B.秦始皇統一六國后,實行了“焚書坑儒”的政策

C.漢武帝時期,張騫出使西域,開辟了絲綢之路

D.隋朝時期,隋煬帝修建了大運河,促進了南北經濟文化交流

3.下列關于物理量的單位,正確的是:

A.力的單位是牛頓(N)

B.速度的單位是米/秒(m/s)

C.功的單位是焦耳(J)

D.電阻的單位是歐姆(Ω)

4.下列關于歷史人物的描述,正確的是:

A.孔子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B.墨子是墨家學派的創始人,主張兼愛、非攻

C.韓非子是法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主張法治

D.荀子是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主張仁政

5.下列關于物理現象的解釋,正確的是:

A.滑輪組的省力原理是利用了動滑輪

B.阿基米德原理說明了浮力的大小與物體浸入液體體積的關系

C.奧斯特實驗證明了電流周圍存在磁場

D.法拉第的電磁感應實驗揭示了磁感應強度與電流的關系

6.下列關于歷史事件的描述,正確的是:

A.秦始皇統一六國后,實行了中央集權制度

B.漢武帝時期,實行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政策

C.隋唐時期,實行了科舉制度,選拔人才

D.宋元時期,我國經濟、文化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

7.下列關于物理量的單位,正確的是:

A.力的單位是千克(kg)

B.速度的單位是米/分鐘(m/min)

C.功的單位是瓦特(W)

D.電阻的單位是安培(A)

8.下列關于歷史人物的描述,正確的是:

A.孫武是我國古代著名的軍事家,著有《孫子兵法》

B.屈原是我國古代著名的詩人,著有《離騷》

C.畢昇是我國古代著名的科學家,發明了活字印刷術

D.王安石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提出了“變法”

9.下列關于物理現象的解釋,正確的是:

A.重力勢能的大小與物體的質量、高度有關

B.彈性勢能的大小與物體的彈性系數、形變量有關

C.動能的大小與物體的質量、速度有關

D.勢能的大小與物體的質量、高度有關

10.下列關于歷史事件的描述,正確的是:

A.唐朝時期,玄奘西行取經,促進了中印文化交流

B.宋朝時期,岳飛抗金,保衛了國家疆土

C.元朝時期,忽必烈統一全國,建立了元朝

D.明朝時期,鄭和下西洋,開拓了海上絲綢之路

11.下列關于物理量的單位,正確的是:

A.力的單位是牛頓(N)

B.速度的單位是米/秒(m/s)

C.功的單位是焦耳(J)

D.電阻的單位是歐姆(Ω)

12.下列關于歷史人物的描述,正確的是:

A.孔子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B.墨子是墨家學派的創始人,主張兼愛、非攻

C.韓非子是法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主張法治

D.荀子是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主張仁政

13.下列關于物理現象的解釋,正確的是:

A.滑輪組的省力原理是利用了動滑輪

B.阿基米德原理說明了浮力的大小與物體浸入液體體積的關系

C.奧斯特實驗證明了電流周圍存在磁場

D.法拉第的電磁感應實驗揭示了磁感應強度與電流的關系

14.下列關于歷史事件的描述,正確的是:

A.秦始皇統一六國后,實行了中央集權制度

B.漢武帝時期,實行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政策

C.隋唐時期,實行了科舉制度,選拔人才

D.宋元時期,我國經濟、文化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

15.下列關于物理量的單位,正確的是:

A.力的單位是千克(kg)

B.速度的單位是米/分鐘(m/min)

C.功的單位是瓦特(W)

D.電阻的單位是安培(A)

16.下列關于歷史人物的描述,正確的是:

A.孫武是我國古代著名的軍事家,著有《孫子兵法》

B.屈原是我國古代著名的詩人,著有《離騷》

C.畢昇是我國古代著名的科學家,發明了活字印刷術

D.王安石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提出了“變法”

17.下列關于物理現象的解釋,正確的是:

A.重力勢能的大小與物體的質量、高度有關

B.彈性勢能的大小與物體的彈性系數、形變量有關

C.動能的大小與物體的質量、速度有關

D.勢能的大小與物體的質量、高度有關

18.下列關于歷史事件的描述,正確的是:

A.唐朝時期,玄奘西行取經,促進了中印文化交流

B.宋朝時期,岳飛抗金,保衛了國家疆土

C.元朝時期,忽必烈統一全國,建立了元朝

D.明朝時期,鄭和下西洋,開拓了海上絲綢之路

19.下列關于物理量的單位,正確的是:

A.力的單位是牛頓(N)

B.速度的單位是米/秒(m/s)

C.功的單位是焦耳(J)

D.電阻的單位是歐姆(Ω)

20.下列關于歷史人物的描述,正確的是:

A.孔子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B.墨子是墨家學派的創始人,主張兼愛、非攻

C.韓非子是法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主張法治

D.荀子是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主張仁政

二、判斷題(每題2分,共10題)

1.光的折射現象說明光在不同介質中傳播速度不同。()

2.熱機效率是指熱機所做的有用功與燃料完全燃燒所放出的熱量之比。()

3.地球表面受到的引力是由于地球的質量產生的。()

4.電荷守恒定律表明在任何物理過程中,電荷的總量保持不變。()

5.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分別是造紙術、印刷術、火藥和指南針。()

6.春秋戰國時期,孔子提出了“仁政”的思想。()

7.秦始皇統一六國后,推行了法家思想,實行中央集權。()

8.唐朝時期,李白和杜甫是著名的詩人,被譽為“詩仙”和“詩圣”。()

9.宋朝時期,宋太祖趙匡胤通過“陳橋兵變”建立了宋朝。()

10.明朝時期,鄭和的七次下西洋比歐洲的遠航要早很多。()

三、簡答題(每題5分,共4題)

1.簡述牛頓第一定律的內容及其意義。

2.簡述中國古代三大發明對世界文明發展的影響。

3.簡述秦始皇統一六國后,采取的主要措施及其目的。

4.簡述唐朝時期,科舉制度的主要內容和作用。

四、論述題(每題10分,共2題)

1.論述電磁感應現象的發現過程及其對物理學發展的重要意義。

2.論述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的歷史特點及其對中國歷史發展的影響。

試卷答案如下

一、多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20題)

1.BCD

2.AC

3.ABCD

4.ABC

5.ABCD

6.ABCD

7.ABCD

8.ABCD

9.ABCD

10.ABCD

11.ABCD

12.ABCD

13.ABCD

14.ABCD

15.ABCD

16.ABCD

17.ABCD

18.ABCD

19.ABCD

20.ABCD

二、判斷題(每題2分,共10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簡答題(每題5分,共4題)

1.牛頓第一定律內容: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外力作用時,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意義:揭示了慣性的概念,為經典力學奠定了基礎。

2.中國古代三大發明影響:造紙術促進了知識的傳播;印刷術推動了教育的發展;火藥改變了戰爭方式;指南針促進了航海事業的發展。

3.秦始皇統一六國措施:推行中央集權制度,實行郡縣制,統一度量衡,統一文字,修建長城等。目的:加強中央集權,鞏固統一,促進國家發展。

4.科舉制度內容:通過考試選拔官員,考試科目包括詩賦、經義等。作用:選拔人才,提高官員素質,促進文化繁榮。

四、論述題(每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