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古人談讀書》你知道“古人”在文中具體指的是誰?生平介紹: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春秋末年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提出“有教無類”的教育方針。傳說孔子有弟子三千人,精通“六藝”的有七十二人。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助學資料朱熹
南宋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世稱朱子,是孔子、孟子以來最杰出的弘揚儒學的大師。《論語》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為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與《孟子》《大學》《中庸》合稱“四書”
一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敏而好學,不恥chǐ下問。
默而識zhì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我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qǐn,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論語》初讀課文,讀準字音博聞強識
一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敏而好學,不恥chǐ下問。
默而識zhì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我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qǐn,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論語》初讀課文,讀準字音同“智”,讀zhì喜好huì讀好停頓,學會斷句
一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①也。
敏②而好③學,不恥④下問⑤。
默而識⑥之,學而不厭⑦,誨⑧人不倦。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⑨以求之者也。
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我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論語》注釋:①【知】同“智”智慧②【敏】此處指聰敏③【好】喜好④【恥】以……為恥⑤【下問】向地位、學問不如自己的人請教⑥【識】記住⑦【厭】滿足⑧【誨】教誨⑨【敏】此處指勤勉結合注釋,理解句意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知道,懂得。就是。同“智”,智慧。句意: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才是真正的智慧。這是孔子的學習態度,告訴我們讀書、學習要實事求是。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聰敏。喜好。以……為恥。句意:聰敏勤學,不以向地位、學問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這是孔子的學習態度,告訴我們要勤奮學習,多發問。向地位、學問不如自己的人請教。默而知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默默。記住。滿足。句意:默默地記住所學的知識,學習不知滿足,教誨別人從不厭倦。這句話告訴我們學習要持之以恒。“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說的是學習,“誨人不倦”說的是教育。孔子認為,教育別人不僅是在傳播知識,還是鞏固所學的一種方法。教育人極有耐心,從不厭倦。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愛好古代文化。勤勉。句意:我不是生來什么都知道的人,而是愛好古代文化,靠勤勉求得知識的人。這是孔子求學的態度,告訴我們學習要勤勉。學如不及,猶恐失之。好像,就像。趕不上。還。句意:學習就像追趕什么似的,生怕趕不上,學到了還怕會失去。這是孔子的學習態度,告訴我們學習要有進取心,不能懈怠。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曾經。睡覺。用來思考。句意:我曾經整天不吃,整夜不睡地思考,發現這樣做并沒有什么好處,不如學習。這句話寫“學”和“思”的關系。孔子主張學思并重,這里的“以思,無益”并不是思考沒有用的意思,而是說“思”要建立在“學”的基礎上,要將思考和學習結合起來,才能取得進步。益處,好處。
一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我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論語》①要實事求是。②要不恥下問。③要多記、多背,持之以恒。④要勤奮、刻苦。⑤不能懈怠,要有進取心。⑥要學思結合。從這六句話中,你學到了哪些關于讀書、學習的方法和態度呢?
一知之為知之,
,
。
chǐ
,不恥下問。zhì默而識之,
,
。
,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學如不及,
。
qǐn
,終夜不寢,
,無益,
。
--《論語》背誦積累,學會分享
蓋士人讀書,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恒。有志則斷不甘為下流;有識則知學問無盡,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觀海,如井蛙之窺天,皆無識者也;有恒則斷無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拓展閱讀
作業布置1.背誦課文。2.制作一枚書簽,把課文對你啟發最大的一句話抄寫在上面。3.搜集課外有關讀書的古詩詞或名言警句。描寫讀書方法或態度的句子:1.敏而好學,不恥下問。2.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3.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4.蓋士人讀書,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恒。課內美句積累
又被稱為《孩蒙須知》,是朱熹寫的一篇啟蒙讀物。《訓學齋規》詳細規定了學生的衣服、冠履、語言、步趨、灑掃、涓潔、讀書、寫字方面的規矩。《訓學齋規》
二
余嘗謂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則眼不看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浪誦讀,決不能記,記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yǐ,眼口豈qǐ不到乎?——宋
朱熹xī讀一讀:讀準字音,注意斷句注釋:①【謂】說。②【既】既然。③【漫浪】隨意。④【亦】也。⑤【急】要緊,重要。⑥【矣】語氣詞,相當于“了”。⑦【豈】難道。
二
余嘗謂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則眼不看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浪誦讀,決不能記,記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yǐ,眼口豈qǐ不到乎?
——宋
朱熹xī說一說余嘗謂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我曾經說過。句意:我曾經說過讀書有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中心句】總領全文。總寫讀書要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則眼不看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浪誦讀,決不能記,記亦不能久也。隨意。必定,一定。副詞,也。長久,時間長。句意:心思不在讀書上,那么眼睛看得就不仔細,既然心思和眼睛不專心一意,就只是隨意地朗讀,一定不能記住,即使記住了也不能長久。寫“三到”之間的關系。只有把“三到”做好了,才能更好地獲得知識。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要緊,重要。句意:這三到里面,心到最重要。如果心到了,那么眼睛和口怎么會不到呢?寫心到的重要性,反映了用心在讀書中的核心作用,說明讀書需要用心,只有專心一意,才能學有所成。怎么,難道。反問你是如何理解讀書“三到”的?你認為“三到”之中,哪個最重要?心到:用心思考,深入理解文章的含意。眼到:認真地去看。口到:多讀,讀熟。我認為最重要的是心到,只有用心思考,才會有大收獲。“三到”之間有什么關系呢?心思不在讀書上,眼睛看得就不仔細,口只是在隨意地朗讀,很難長久記住所學的知識。“三到”之間相輔相成,聯系緊密。
我曾經說過,讀書有三到,叫做心到、眼到、口到。
心思不在書本上,那么眼睛就不會仔細看,心和眼既然不專心一意,卻只是隨隨便便地讀,
那一定不能記住,即使記住了也不能長久。
三到之中,心到最要緊。心已經到了,眼口難道會不到嗎?背一背
主旨提煉這兩篇古文告訴我們古人關于讀書、學習的看法。第一篇古文告訴我們學習時的方法和態度。第二篇古文講了讀書時心到、眼到、口到之間的關系,“三到”相輔相成,聯系緊密,告訴我們讀書時用心最重要。聯系自己的讀書體會,說說課文中哪些內容對你有啟發。示例1:平時,我遇到不懂的問題,總是不好意思問別人,結果,不懂的問題越積越多。我以后要學習孔子“不恥下問”的態度,遇到不懂的問題,積極發問,直到學會為止。示例2:我有時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海洋氣象觀測數據的質量控制與保障考核試卷
- 罐頭食品企業環境保護與綠色生產考核試卷
- 煤炭市場結構優化與產業發展考核試卷
- 煤炭洗選工藝設計與實踐考核試卷
- 吉林省遼源市第五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三下期末質量檢查生物試題理試題含解析
- 山東省樂陵市花園鎮達標名校2025屆初三實驗班第一次質檢數學試題試卷含解析
- 江蘇省淮安市洪澤縣2024-2025學年初三下學期第二次模擬考試語文試題試卷含解析
- 內蒙古呼和浩特市2024-2025學年高三第二學期期終學習質量調研測試歷史試題含解析
- 吉林省長春市榆樹市2024-2025學年高三第五次模擬考試數學試題試卷含解析
- 西藏拉薩市墨竹工卡縣2025屆小升初全真模擬數學檢測卷含解析
- 《無人機測繪技能訓練模塊》課件-模塊7:無人機航測影像獲取
- 人工髖關節置換隨訪資料庫模板
- (完整版)12123交管學法減分考試題及答案
- 腦干的解剖及臨床綜合征
- 人教版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數學試卷及答案解析(共五套)
- (高清版)JTG 3810-2017 公路工程建設項目造價文件管理導則
- FZ∕T 74001-2020 紡織品 針織運動護具
- 人體常見病 知到智慧樹網課答案
- 幼兒詩歌《家》課件
- 2024年4月自考00043經濟法概論(財經類)試題
- MOOC 大話法醫學-華中科技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