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傷現場急救原則及措施_第1頁
燒傷現場急救原則及措施_第2頁
燒傷現場急救原則及措施_第3頁
燒傷現場急救原則及措施_第4頁
燒傷現場急救原則及措施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燒傷現場搶救標準及方法一、快速脫離致傷源或消防致傷原因

1.火焰燒傷時,傷員應快速滅火,立刻平臥于地,慢慢滾動軀體以滅火,或者跳入周圍之水池、小河中滅火,切勿站立、呼叫或奔跑,以免火焰因奔跑而燃燒更旺,因喊叫吸入熾熱氣體而造成吸入性損傷,赤手撲打火焰可致手部燒傷,深部燒傷多可造成手功效障礙,亦應避免。她人或消防人員除指導傷員自救以外,應使用大量清水或其她滅火材料將火撲滅,或用棉被、毯子、大衣覆壓在傷員身上滅火,并立刻幫助傷員離開現場。

2.熱流體或蒸氣燙傷時,應使病人快速離開現場并立刻脫去浸濕衣服,以免衣服上余熱繼續產生作用,使創面深化。要盡可能避免將泡皮剝脫,可先用冷水沖洗帶走熱量后剪開熱液浸濕衣服。如貼身衣服與傷口粘在一起時,切勿強行撕脫,以免使傷口加重,可用剪刀先剪開,然后慢慢將衣服脫去。

3.化學物質燒傷時,最簡單、最有效處理措施是,脫離現場后立即脫去化學物質沾染或浸透衣服、手套、鞋襪等,用大量清潔冷水沖洗燒傷人員,時間不得少于20—30min,首先可沖洗去化學物品,其次可使傷者局部毛細血管收縮、降低對化學物品吸收。除現場備有拮抗劑或中和劑以外并有使用經驗人在場,切勿因尋求拮抗劑、中和劑而耽擱沖洗時間。應尤其注意病人眼部感覺并仔細檢驗,在有損傷情況下應予沖洗。對部分含有劇毒化學物質(如氰化物),應在大量沖洗同時,盡早采取對應解毒方法。生石灰燒傷時,應在除去生石灰料后方行沖洗,預防生石灰遇水生熱,加重損傷。磷燒傷時則應將創面浸于水中,或以多層濕紗布覆蓋,以預防磷在空氣中繼續燃燒,加重損傷,并盡可能剔除磷粒。4.電燒傷時,立刻切斷電源,再接觸患者,并撲滅著火衣服。在未切斷電源以前,搶救者切記不要接觸傷員,以免本身觸電。滅火后,如發覺傷員呼吸心跳停止,應在現場立刻行體外心臟按摩和口對口人工呼吸搶救,待心跳和呼吸恢復后,立刻轉送就近醫院深入處理;或在繼續進行心肺復蘇同時,將傷員快速轉送到最近醫療單位進行處理。如電弧燒傷,應切斷電源后,按火焰燒傷處理。二、保護創面與鎮靜止痛

現場燒傷創面通常無需特殊處理。為預防創面污染而加重損害,應進行簡單包扎,或以清潔被單、衣服等覆蓋、包裹以保護創面。不管是燒傷或燙傷,創面嚴禁用紅汞、龍膽紫等有顏色藥品,以免影響對創面深度判定和處理,且大量涂擦紅汞,可因創面吸收而致汞中毒。勿用鹽、糖、醬油、牙膏等涂抹創面,預防污染。天寒季節。尤其是夜間應注意保暖,以避免加速發生或加重休克。病人劇痛、情緒擔心或恐懼,可酌情應用鎮痛劑,常靜脈緩慢推注稀釋度冷丁,也可適用度冷丁及異丙嗪,或皮下注射杜冷丁50毫克或嗎啡10毫克。但吸入性損傷、并發顱腦損傷及1歲以下嬰兒忌用度冷丁,以免抑制呼吸,可改用苯巴比妥鈉或異丙嗪。對連續躁動不安患者要考慮是否有休克,切不可盲目鎮靜。三、重視全身檢驗,以及處理危及生命合并傷

體表燒傷一眼可見,如不作初步全身檢驗,就會只顧燒傷,而忽略了其她合并損傷,給傷員帶來不應有損害,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在處理緊急情況燒傷病人時,首先得注意有沒有立刻危及生命情況,如嚴重呼吸困難以至停止,心搏極弱以至停搏,血壓下降以至測量不出,中毒、昏迷、大出血、骨折等,并給予優先處理。僅從燒傷角度處理燒傷而忽略其她,往往造成不可填補損失。如煤氣中毒引發燒傷,對中毒要給予對應處理。化學燒傷時,不能忽略全身中毒解救。有呼吸道燒傷者,應注意口腔和鼻腔衛生,清除泥土和異物,隨時清除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暢。若發生急性喉頭梗阻、窒息,在緊急時,可用粗針頭從環甲膜處刺入氣管內,以確保通氣,臨時緩解窒息威脅,然后在有備件時艱險行氣管切開。嚴重車禍、爆炸事故時燒傷往往同時合并有骨折、腦外傷、氣胸或腹部臟器損傷,均應按外傷搶救標準作對應緊急處理。如用搶救包填塞包扎開放性氣胸,阻止大出血,簡單固定骨折等,再送周圍醫院處理。四、運輸

經過現場搶救嚴重燒傷病人,應快速運至周圍醫院進行早期處理并住院診療。在休克期內,病人有效血容量低,循環系統不穩定,在搬動、長途顛簸、受寒、創面疼痛情況下,尤其是在運輸前及運輸中途未作輸液診療者,可加速休克發生或加重休克,并增加創面污染機會,對以后診療極為不利。所以,應該就實施抗體休克診療而不應長途運輸。但周圍實無診療條件,必需運輸者則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運輸時機休克發生時間早晚及嚴重程度,在未行輸液診療條件下,與燒傷嚴重程度相關。據統計,無并發癥輕度及中度燒傷,休克發生率很低,這類病人假如需要轉送,時間上并無限制。重度燒傷應于傷后8h內送達,最好在傷后6h內,特重燒傷應在傷后2—4h內送達,或就近醫療單位進行抗體休克診療,在渡過休克期后再運輸。如燒傷面積大于70%,則應于傷后1h內送達醫院,不然就近行抗休克診療。戰時如不能就地救治休克,必需在休克期轉送時,則應在中途設置中轉站,進行分段輸液。

(二)運輸前處理必需運輸病人,運輸前處理適當是否是運輸成功關鍵。凡頭、面、頸部空度燒傷有可能發生呼吸道梗阻者,或者可能發生重度吸入性損傷者,應采取方法確保呼吸道通暢,包含進行預防性氣管切開術。應行靜脈輸注液體,包含平衡鹽液、血漿代用具(右旋糖酐、羥乙基淀粉)、生理鹽水、葡萄糖液等,待休克情況穩定后方可運輸。注意保暖,尤其在嚴寒季節、夜間、運輸工具簡陋(如敞篷卡車)條件下。適量應用鎮靜劑,在搶救階段已應用鎮靜劑者,應注意總劑量及用藥時間間隔。創面應仔細保護,如搶救階段已進行包扎,可不予更換或僅更換外層已浸透之敷料,盡可能少騷擾病人。

(三)運輸途中注意事項1.確保連續輸液、供氧。2.保持呼吸道通暢,對已行氣管切開患者,要預防氣管導管脫落。3.留置導尿管,觀察尿量,并做好進出液體總量統計。4.注意創面保護。5.注意復合傷處理。6.注意患者保暖。7.運輸途中要盡可能避免顛簸,降低休克發生可能性。

(四)運輸工具與傷員體位常見利用工具為汽車,如有可能,病人取橫放位置,即與汽車縱軸相垂直,如無可能則采取病人足向車頭頭向車尾方向位置。路途長又在鐵路沿線者可利用火車,嚴重燒傷或成批燒傷可借用郵政車廂或加掛專用車廂。超出100Km城市間運輸,在有條件地方可應用飛機或直升機。應用飛機運輸時,病人體位應取與飛機縱軸垂直位置即橫位,或起飛時,病人頭部應向飛機尾側,降落時應將病人換到足部向飛機尾側方向,這么可避免飛機起飛、降落時因慣性致使病人頭部急劇缺血。

燒傷現場搶救標準及方法現場搶救正確施行現場搶救,為后繼診療奠定良好基礎。反之,不合理或草率搶救處理,會耽擱診療和妨礙愈合。1.保護受傷部位①快速脫離熱源。如鄰近有涼水,可先沖淋或浸浴以降低局部溫度。②避免再損傷局部。傷處衣褲襪之類應剪開取下,不可剝脫。轉運時,傷處向上以免受壓。③降低沾染,用清潔被單、衣服等覆蓋創面或簡單包扎。2.鎮靜止痛①撫慰和激勵受傷者,使其情緒穩定、勿驚恐、勿煩躁。②酌情使用安定、哌替啶(杜冷丁)等。因重傷者可能已經有休克,用藥須經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