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級中學名校試題PAGEPAGE1安徽省皖豫名校聯盟2025屆高三一模語文試題一、現代文閱讀(35分)(一)現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書法不僅是視覺藝術,更是一種精神寄托。筆法中的藏鋒與露鋒、回鋒與出鋒等技巧,傳達出一種含而不露、意在言外的內在美。通過線條的起承轉合,空間的留白處理,墨色的濃淡變化,產生了節奏與韻律之美,使每一筆都如同音樂中的旋律,疾徐交替、輕重緩急,展現出動態的節奏美,反映了書法家內心的情感波動與意境營造。此為書法的內涵意蘊之美。書法的內涵意蘊之美,在于墨韻、氣韻和意境。書法以玄黑的獨特線條——墨韻,展示作品的多形態之美。一幅作品墨色的濃淡、輕重、枯潤、明暗、薄厚、清濁等形成不同的審美風貌,不宜完全一樣。筆意墨象使書法線條隨時間展開而構成空間形式,又使人于空間形式中體悟到時間的流動。這種時空的轉換使點畫線條、結字排列和章法布局產生了無窮的變化,呈現出種種審美意趣,使書法超越單純字形,成為具備筋骨、血肉、剛柔、神情的生命意象。對氣韻境界的創造,則集中體現了中國書法的藝術精神。在中國哲學中,“氣”是一個多維的整體,書家之氣與自然之氣相通相感,凝結在筆意墨象中而成為書法作品的審美內容。作為美學意義上的“韻”,最早用來品藻人物形態風度,其后才逐漸擴大到書畫詩文中,并成為寫意藝術流派的理想美。韻在書法中,是超越線條之上的精神意態。書法之韻,通常指一種或生動自然,或縝密洗練,或委曲含蓄、意味無窮的藝術氛圍。書法得其“韻”,即達到自然隨化之境。氣與韻相依而彰,氣是韻的本體,韻是氣的表征。書法藝術之美在于書中之精蘊和書外之遠致。書法氣韻的生動與否,與用筆、用墨、靈感、心性大有關系,只有“四美俱”,才能熔鑄成一個優美的、生氣勃勃的整體,作品才會呈現卓越不凡的氣象。除氣韻之外,書法的內在意蘊還體現在意境的營造上。書法作品具有了意境,就具有了觀之有味、思之有余的不確定性魅力。書法意境重表現性而不重再現性,在造化和心靈的合一中創造意境。而書法意境美的創造,取決于書法家的思想感情、審美趣味、審美理想以及人格襟抱。(摘編自王岳川《書法靈韻》)材料二:書法和舞蹈有著深刻的內在聯系,往往相輔相成、相得益彰,運用廣泛。宗白華先生曾說:“中國的書法,是節奏化了的自然,表達著深一層的對生命形象的構思,成為反映生命的藝術。”此種觀點,不僅揭示了書法的本質內涵,也表明了書法和舞蹈之間的內在聯系,即他們都表現出的節奏韻律。書法和舞蹈的氣韻之美。書法的氣韻指的是書法作品中映現的態勢、韻味、韻致等,表現出一種韻律。書法家在創作一幅書法作品時,把自然中的節奏、韻律借助書法藝術表現出來,使書法的一筆一畫、一字一行,以及整幅作品都給人一種和諧的韻律感,進而使作品富有視覺藝術和精神內涵,表現出激情和活力。與書法相同,“氣韻”也充分體現在舞蹈創編中,舞蹈由動作組成,編導在編創舞蹈時首先就要考慮動作的協調性和氣勢,然后通過自己的領悟感受和技巧經驗,將手與腳的組合及身體律動與音樂的節奏、韻律相結合,使動作的上下起伏、旋轉搖擺、速度和方向形成一種和諧的韻律感。由此可知,書法與舞蹈在氣韻方面是相通的,都是中華文化氣韻的具體體現。宗白華先生曾概括了“書法與舞蹈”的親緣審美關系,他說,“舞是中國一切藝術境界的典型。中國的書法、畫法都趨向飛舞”。這種觀點與人們常說的“舞文弄墨”“筆飛墨舞”如出一轍。由此可見,書法與舞蹈具有相應相通、相互相融、異曲同工的審美觀。書法和舞蹈都是一種造型藝術,其本質特征強調的是在運動過程中構建美感,體現藝術價值。而這個過程便是“勢”和“力”的延伸與迸發。書法中的“勢”來源于書寫過程中毛筆運動軌跡和趨勢,將多個筆畫連成一體,構建互相包容、跌宕起伏的張力,形成一個氣脈生生不息的有機整體,沖破靜態的空間,真正地飛舞起來。而舞蹈的“勢”體現于“姿勢”的靜態美和“動勢”的流動美,與中國書法的“勢”是具有共通性的。書法和舞蹈的意境之美。書法藝術的意境指的是書法家在創作作品的過程中,要講究一定的章法,即要有總體觀、大局觀、選擇觀,要注意整體布局和局部搭配之間的和諧,要形成整體風格一致的作品。同理,在舞蹈作品中,舞蹈所要表現的內容及意境是在動作編排的基礎上顯示出來的,動作組合時要注意動力的順勢、舞蹈所要表現的主題以及整體編排的合理性。書法和舞蹈,他們表現的藝術價值境界并不在于字形或舞蹈動作的繁與簡,而在于是否能體現作品的整體風格,也即是否能突出“意境”。因此,在舞蹈動作的組合上,需強調把舞蹈作品主題思想轉化為“詩情畫意”的藝術構思,是大境界。創編者應從大局著眼,小處著手,圍繞著表現主題去創編動作,圍繞著情節去結構動作。這與書法中所強調的章法一樣,要順著字體的動勢而來。最終,動作組合與舞蹈要表現的主題吻合,舞蹈作品的意境才會產生。(摘編自陳相道《書法與舞蹈的藝術共通性探析》)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書法的內涵意蘊之美既包含含而不露、意在言外的內在美,也包含疾徐交替、輕重緩急的動態節奏與韻律美。B.在書法藝術中,氣與韻相依而彰,書法作品“四美俱”,氣韻兼備,才會生氣勃勃,有不凡的氣象。C.書法和舞蹈有親緣審美關系,兩者都是造型藝術,都強調在運動過程中構建美感,具有相互交融的審美觀。D.書法強調章法,舞蹈注重情節,其目的都是要體現作品的整體風格,順著動勢而作為,才有可能創造出大的境界。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書法不但具有空間的形式,還能呈現時間的流動,空間和時間分別成就了書法的動態美和靜態美。B.通過書法作品的線條,觀者能感知書法家的運筆軌跡,領悟到作品的視覺藝術和思想內涵。C.書法與舞蹈在氣韻方面相通,書法的一筆一畫、舞蹈的一招一式,都能形成和諧的韻律感。D.“舞文弄墨”“筆飛墨舞”中的“舞”,都是“勢”和“力”的延伸與迸發,使作品氣脈生生不息。3.下列選項,不能支撐材料一最后一段觀點的一項是()A.王羲之《蘭亭集序》所體現的平和自然之美,正是他那不沾滯于物的自由精神的外化。B.吳琚追隨米芾,專心刻意學習米芾書法,創作的作品幾可亂真,被后人稱為米芾第二。C.顏真卿《祭侄文稿》在審美上追求大氣磅礴的境界,給人酣暢淋漓、凜然正氣的感受。D.吳昌碩的大篆作品跨越具體時代的限制,透露出他桀驁不馴的藝術氣質。4.宗白華在評論書法時,認為書法可以表現生命。請結合以上材料,談談你對這一觀點的理解。5.由書法展衍生的“展覽體”書法是當今一種流行的書法形式。請根據下面《書法報》對“展覽體”的描述,并結合兩則材料,談談你對“展覽體”的思考。展覽體:近40年來展廳文化興盛的產物,強調設計感、形式感、視覺沖擊力,多采用拼貼、配色等方法,以獲取良好的展示效果。“展覽體”在當今被批評、質疑聲很多,批評者多詬病“展覽體”創作的書家追求功利目的。【答案】1.D2.A3.B4.①筆墨的變化能使書法呈現審美意趣,超越單純字形,成為具備筋骨、血肉、剛柔、神情的生命意象。②書法家把自然中的節奏、韻律借助書法藝術表現出來,能使作品富有激情和活力,成為反映生命的藝術。③書法意境體現書法家的思想感情、審美趣味、審美理想以及人格襟抱,具有深邃的生命內涵。5.①書法是一種精神寄托,重在內涵意蘊之美,展覽體過分追求視覺藝術,強調視覺沖擊力,重在形式,忽略了書法的內在美。②書法注重整體的氣象與意境,而展覽體多采用拼貼、配色的方法,難以形成書法的氣韻與意境。③書法以抒發性情為目的,反映書法家內心的情感波動與意境營造,而展覽體以追求功利為目的,淡化了書法的情感因素。【解析】【導語】這兩則材料探討了書法與舞蹈的藝術共通性。材料一深入闡述了書法中的內在美,以墨韻、氣韻與意境為核心,表現藝術思想;材料二則強調書法與舞蹈在節奏、韻律、氣韻和意境方面的親緣關系。兩者共同揭示書法與舞蹈在文化內涵與藝術形式上的深刻聯系,體現了中華藝術中“勢”與“韻”的融合。【1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概括作者的觀點態度的能力。D.“舞蹈注重情節”錯誤。根據材料二“動作組合時要注意動力的順勢、舞蹈所要表現的主題以及整體編排的合理性”“圍繞著表現主題去創編動作”“動作組合與舞蹈要表現的主題吻合,舞蹈作品的意境才會產生”可知,舞蹈要體現作品的整體風格,創造大的境界,需要注重的是“動作編排及其與主題的契合”,而不是“情節”。故選D。【2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根據文本內容進行判斷、推理的能力。A.“空間和時間分別成就了書法的動態美和靜態美”錯誤。根據材料一“筆意墨象使書法線條隨時間展開而構成空間形式,又使人于空間形式中體悟到時間的流動”,材料二“書法中的‘勢’來源于書寫過程中毛筆運動軌跡和趨勢,將多個筆畫連成一體,構建互相包容、跌宕起伏的張力,形成一個氣脈生生不息的有機整體,沖破靜態的空間,真正地飛舞起來”可知,應是“空間和時間分別成就了書法的靜態美和動態美”。故選A。【3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點、論據、論證方法的能力。材料一最后一段觀點為:書法意境重表現性而不重再現性。A.王羲之《蘭亭集序》體現的平和自然之美是其自由精神的外化,重在表現精神,體現了重表現性。B.吳琚對米芾書法的刻意學習,只是重“再現性”,沒有體現書法家的思想感情、審美趣味等。C.顏真卿《祭侄文稿》追求大氣磅礴的境界,給人酣暢淋漓、凜然正氣的感受,重在表現審美境界和感受,體現重表現性。D.吳昌碩大篆作品透露出桀驁不馴的藝術氣質,重在表現藝術氣質,體現重表現性。故選B。【4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①由材料一第三段內容可知,書法以墨韻展示作品多形態之美,墨色的不同變化形成不同審美風貌。筆意墨象使書法線條隨時間展開構成空間形式,讓人于空間形式中體悟時間流動,時空轉換使書法產生無窮變化,呈現審美意趣,超越單純字形成為具備筋骨、血肉、剛柔、神情的生命意象。這說明書法通過筆墨的變化,展現出如同生命般的豐富特質和活力。②由材料二第一段“宗白華先生曾說:‘中國的書法,是節奏化了的自然,表達著深一層的對生命形象的構思,成為反映生命的藝術。’”,材料二第二段“書法家在創作一幅書法作品時,把自然中的節奏、韻律借助書法藝術表現出來,使書法的一筆一畫、一字一行,以及整幅作品都給人一種和諧的韻律感,進而使作品富有視覺藝術和精神內涵,表現出激情和活力”可知,宗白華先生認為中國的書法是節奏化了的自然,表達著對生命形象的構思,成為反映生命的藝術。書法家把自然中的節奏、韻律借助書法藝術表現出來,使書法作品有和諧的韻律感,富有視覺藝術和精神內涵,表現出激情和活力。③由材料一最后一段內容可知,書法意境的營造取決于書法家的思想感情、審美趣味、審美理想以及人格襟抱。這意味著書法的意境是書法家內在生命的體現。書法作品具有意境,就具有觀之有味、思之有余的不確定性魅力。這種意境如同生命一般深邃而富有內涵,不是簡單的字形組合,而是承載著書法家對生命的感悟和表達。【5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運用文中的信息,提出自己的觀點和看法的能力。①書法是一種精神寄托,具有內涵意蘊之美。材料一詳細闡述了書法的內涵意蘊之美在于墨韻、氣韻和意境。筆法中的技巧傳達出含而不露、意在言外的內在美;墨韻通過墨色變化展現多形態之美,使書法成為有生命意象的藝術;氣韻集中體現中國書法藝術精神,氣與韻相依彰顯書法之美;意境營造取決于書法家的思想感情等,使書法作品具有觀之有味、思之有余的魅力。展覽體過分追求視覺藝術,強調設計感、形式感和視覺沖擊力,多采用拼貼、配色等方法獲取展示效果。這與書法注重的內涵意蘊形成鮮明對比,展覽體重形式而輕內在,忽略了書法原本應有的內在美。②書法注重整體的氣象與意境。在墨韻方面,不同墨色形成審美風貌,展現無窮變化和審美意趣;氣韻上,氣與韻相依,書法作品通過用筆、用墨等體現生動的氣韻;意境營造上,取決于書法家的綜合素養,在造化和心靈合一中創造意境。展覽體采用拼貼、配色等方法,這種人為的加工方式難以使書法作品自然地呈現出氣韻和意境。拼貼可能破壞書法線條的連貫性和整體性,配色也可能干擾墨韻的自然表達,從而難以形成書法應有的氣韻與意境。③書法以抒發性情為目的,反映書法家內心的情感波動與意境營造。書法的線條、墨色等都是書法家情感和意境的表達載體,通過書法可以感受到書法家的心境和追求。展覽體被批評者詬病為創作的書家追求功利目的。以功利為導向的創作會使書法作品失去純粹性,淡化了書法原本應有的情感因素,難以真正傳達書法家的內心世界和藝術追求。(二)現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蘇唱街李佳怡我在一個雨夜走進了蘇唱街。街道蜿蜒又寂靜,雨水落在地上,發出幽微的光。昔日的繁華,毗鄰而居的昆曲班子,衣香鬢影的梨園總局,“揚州瘦馬”的幽怨唱腔,借著醉意指點江山的鹽商……他們都去哪兒了?如今的蘇唱街像一個曲終人散后的舞臺。清冷,衰敗。蘇唱街,一個詩情畫意的地名,每輕輕念一遍,仿佛就能看見一位長袖翩然、歌聲嗚咽的女子從朱紅色油漆剝落的木門深處向我走來。她是誰?是那個在《我的生平事略》一書里叫顏琦的女子?或是那個背井離鄉,孤苦伶仃,被牙婆買下來豢養著,在師傅的皮鞭下學唱昆曲,彈古箏,沒有名與姓的“揚州瘦馬”?雨,從蘇唱街的夜空滴滴答答落下,纏纏綿綿,如一位從亙古歲月里灰褐色的馬頭墻下,輕輕走來的“揚州瘦馬”的思念之淚。夜的香息氤氳和她無與倫比的身影彳了于街巷。她甩水袖,走蓮步,一步三回頭,歌哭道:“則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兒閑尋遍……”她的水磨唱腔婉轉、曼妙,如泣如訴,直抵我靈魂深處。蘇唱街有一口古井,石頭鑿成的圓形井口邊緣有數十道繩索勒出的深深轍痕。我打著雨傘,聽雨點落在傘面的噼啪噼啪聲,在井邊朝歲月深處駐足凝望。人消亡了,記憶散了,唯有這一道道圓潤光滑的轍痕提醒著人們,蘇唱街昔日的高光時刻。井水清澈透亮,井邊還放著一只掛著長繩索的水桶,它滋養了一代又一代的蘇唱街人。它當然也滋養了那些幾百年前生活于此,嬌美可人的“揚州瘦馬們”。她們在唱了一天、舞了一天之后,相約來到古井邊,女兒家的心思撲通撲通飛出來,軟糯的平翹舌音里,夾著幾聲吳儂軟語,井水映出她們清亮的臉。乾隆年間,鹽商徐尚志從蘇州請了十幾個藝人來揚州,成立了老徐班,接著,老黃班、老張班、老汪班相繼在蘇唱街成立,蘇唱街囊括了當時昆曲界的全部精英。鹽商們成立自己的曲藝班,很大一部分是為了乾隆皇帝下江南時,自己有拿得出手的項目,討皇帝歡心。“揚州瘦馬”這個香艷的品牌就因此而誕生。《紅樓夢》中,賈薔買了一只會唱曲的鳥兒放在籠中,給齡官提來,齡官觸景生情,哭著說:“你們家把好好兒的人弄了來,關在這牢坑里學這個勞什子還不算,你這會子又弄個雀兒來,也偏生干這個!你分明是弄了它來打趣形容我們……”貧苦人家賣兒賣女,富貴人家銀子花起來如流水。蘇唱街是一條東西走向的小街,位于揚州城南的渡江橋附近。街東頭,是上海富商袁炳南建于1928年的“揚州浴室”,正向外散發出裊裊蒸汽。厚厚的簾幕掀起又放下,有人不斷進進與出出。春寒料峭且陰雨連綿,進去的人縮手縮腳、縮頭縮腦。出來的人,額頭微微沁汗,袖子擼得老高,他手里提一個小收音機,里面傳來咿咿呀呀的昆曲水磨唱腔:“裊晴絲,吹來閑庭院,搖漾春如線……”他跟人打招呼時,聲音洪亮:“泡把澡,聽個曲,舒服的哎……”數十年的光陰中,哪怕生活再不易,到晚,泡把澡,敲個背,聽個曲,還有什么大事過不去!他看我在拍照,擺出剪刀手配合,叮囑我,把他拍得好看些,“代表我們蘇唱街的形象呢,上次央視記者來,我就這么跟他講的!我還請他為我們蘇唱街呼吁呼吁,老傳統,老建筑,要保留哇……”咔嚓,我按下快門,相機中留下他的笑臉。《揚州畫舫錄》中,有一段關于蘇唱街的記載:“城內蘇唱街老郎堂,梨園總局也。每一班入城,先于老郎堂禱祀,謂之掛牌,次于司徒廟演唱,謂之掛衣。”老郎神是傳說中主管演藝的神仙,各路戲曲班子進入揚州城后,都要先來拜祭老郎神,然后再去隔壁的梨園總局登記注冊,最后才能到司徒廟公演。清代,兩個城市設立梨園總局,一是揚州,另一個就是蘇州。而這兩座城市又頗有淵源,蘇州是昆曲的發源地。當年,蘇唱街上的蘇州籍藝人絡繹不絕,有的來教曲,有的來唱曲。一時間,城南這條舊街上,吳儂軟語此起彼伏,溫婉撩人。久而久之,揚州人就把這條街稱為蘇唱街。鼎盛時期,曾有“揚一益二”①的美譽。鄭板橋有詩:“千家養女先教曲,十里栽花算種田”他們要的是超越現世的享樂,要那些無形卻又不會幻滅的精神寄托。史料記載,蘇唱街的一家戲班子,為了排演《長生殿》,花16萬兩銀子。這是散財的,還有舍命的。明朝萬歷年間,有一個名叫金鳳鈿的揚州少女,讀了《牡丹亭》后,入戲太深,愛上了湯顯祖。她的情思得不到回應,身體日漸消耗,最終一命嗚呼。她留下的遺愿就是求家人葬她時,放一本《牡丹亭》入棺。從西到東,蘇唱街不過二三百米,而我卻感覺沿著時間的刻度逆流而上了一次。我站在雨夜的蘇唱街上,看歲月更迭、人間滄桑,看情思綿綿、香消玉殞。在青磚灰瓦間,參天古樹下,不光能聽到流麗悠遠的唱腔,還能聽到一聲聲幽微的嘆息。一個白發的老婦人從木格花窗下探出頭來,她的臉被光線分割,一半露在微光中,一半藏在暗影里,微光里的那半張臉,端莊、大方、整潔。她問我:“你是柳夢梅嗎?我是杜麗娘啊……”她蹺起蘭花指,隔著淺淺雨絲,朝我盈盈一笑。(有刪改)〖備注〗①揚一益二:唐時謂天下之盛,揚州第一而益州次之。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蘇唱街像一個曲終人散后舞臺”一句寫出蘇唱街曾經的繁華和現在的冷清,暗含著“我”夜游蘇唱街時內心的復雜感觸。B.蘇唱街古井井口邊緣的數十道繩索勒出的深深轍痕,見證了蘇唱街昔日的高光時刻,以及“揚州瘦馬們”自憐自嘆的心思。C.賈薔買了一只會唱曲的鳥兒放在籠中,這件事讓齡官感到委屈,“我”也借齡官之口表達了對當時貧富不公的社會現實的反思。D.戲班子為排演《長生殿》花巨額銀子,女子為湯顯祖而死,說明戲曲在當時已融入現實生活,成為人們重要的精神寄托。7.下列對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中多處寫雨,以雨聲襯托蘇唱街街道的寂靜,烘托“我”的情思綿綿,營造了凄迷柔婉的意境。B.“乾隆年間”“清代”“鼎盛時期”等詞能大致串起昆曲在蘇唱街的發展脈絡,使作品具有真實性和層次感。C.文中對走出澡堂后的“他”進行細節描寫,表現了“他”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同時也有保守謹慎的一面。D.《揚州畫舫錄》的記載,與開頭“衣香鬢影的梨園總局”呼應,凸顯了當時蘇唱街藝人之多、戲曲之盛。8.請分別從虛和實的角度,分析第四段的主要內容及表達效果。9.本文結尾描寫了一幅木格花窗下白發老婦人的畫面,這樣處理有何用意?請結合作品談談你的理解。【答案】6.B7.C8.①虛寫了“揚州瘦馬們”相約井邊的場景,將歷史中的生活場景再現于讀者眼前,是對往昔繁華的想象。②實寫古井、井口邊緣的轍痕、清澈透亮的井水以及井邊的水桶等具體物象,營造出一種靜謐而略帶哀愁的氛圍,讓讀者能夠直觀感受到蘇唱街的歷史痕跡與歲月變遷。9.①以年老的白發婦人癡迷昆曲的形象,連接歷史和現在,使作品具有厚重的歷史縱深感。②白發老婦人的發問,體現了其對昆曲的懷戀與敬意,可看出昆曲這種傳統文化的現代傳承。③“蘭花指”“淺淺雨絲”“盈盈一笑”等詞,營造了唯美、典雅的畫面,淡化了前文蘇唱街清冷、衰敗的氛圍,與昆曲的詩情畫意相映襯。【解析】【導語】《蘇唱街》通過夜游蘇唱街的視角,描繪了這條街道曾經的輝煌與現今的落寞。文章細膩地展現昆曲、梨園和“揚州瘦馬”的歷史,利用細節如古井、昆曲、澡堂等元素,勾勒出一個濃厚的文化氛圍和歷史遺韻。通過雨夜的描繪,營造出一種凄美的夢幻意境。結尾老婦人形象與《牡丹亭》中杜麗娘的相遇,象征歷史與現實的穿梭交融,表達了對傳統文化的思念與敬意。【6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B.“自憐自嘆的心思”錯誤。根據“女兒家的心思撲通撲通飛出來”可知,在井邊,“揚州瘦馬們”是在“唱了一天、舞了一天之后”的釋放,不是“自憐自嘆的心思”。故選B。【7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能力。C.“保守謹慎的一面”錯誤。文中對“他”進行了動作、語言和神態的細節描寫,體現了“他”“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和對蘇唱街傳統的熱愛,沒有體現“保守謹慎的一面”。故選C。【8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作品表達技巧的能力。根據文中“它當然也滋養了那些幾百年前生活于此,嬌美可人的‘揚州瘦馬們’。她們在唱了一天、舞了一天之后,相約來到古井邊,女兒家的心思撲通撲通飛出來,軟糯的平翹舌音里,夾著幾聲吳儂軟語,井水映出她們清亮的臉”可知,是作者想象“揚州瘦馬們”相約井邊的場景,屬于虛寫。表達效果:以“揚州瘦馬”形象串聯起蘇唱街的歷史記憶。通過這些虛擬的畫面,賦予蘇唱街一種濃厚的歷史氛圍和文化情感。根據文中“石頭鑿成的圓形井口邊緣有數十道繩索勒出的深深轍痕”“井水清澈透亮,井邊還放著一只掛著長繩索的水桶”可知,是在描述作者看到的景象,屬于實寫。表達效果:通過環境描寫營造出靜謐哀傷的氛圍,讓讀者能直觀感受到歷史留下的痕跡。【9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重要語段的作用的能力。主旨上:結尾處對白發老婦人的描繪,精妙地與文本主題的古今交融、傳承延續相契合。一方面,老婦人的出現仿佛是歷史與現實的連接點,象征著古老的昆曲藝術在漫長的歲月流轉中,依然有著頑強的生命力和傳承的價值。這種古今的交融使得文本的主題更加深刻,歷史的厚重感也油然而生,讓讀者深刻感受到昆曲藝術所承載的文化底蘊和歷史意義。內容上:老婦人“你是柳夢梅嗎?我是杜麗娘啊”的詢問,極具戲劇性和沖擊力。這一詢問不僅巧妙地模糊了現實與戲劇的界限,更將讀者瞬間帶入了昆曲的藝術世界中。它象征著昆曲文化的不朽魅力,即使歷經時間的洗禮,依然能夠觸動人心。昆曲的魅力超越了時間的限制,在不同的時代都能引發人們的情感共鳴,展現出其強大的藝術感染力和跨越時間的持久價值。手法上:“她蹺起蘭花指,隔著淺淺雨絲,朝我盈盈一笑”這句細節描寫,猶如一幅精美的畫卷在讀者眼前徐徐展開。蘭花指的蹺起,展現出昆曲的優雅姿態;淺淺雨絲增添了畫面的詩意和朦朧感;盈盈一笑則傳遞出溫暖和美好。這一描寫營造出了極為唯美的畫面,與昆曲給人帶來的細膩、典雅的美感完美契合。同時,這一畫面也成功地淡化了前文中清冷、衰敗的氛圍,為文本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希望。它暗示著昆曲藝術雖然可能在某些時候面臨困境,但它的美和價值永遠不會消逝,就如同老婦人的出現,為昆曲的傳承帶來了新的曙光。二、古代詩文閱讀(37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2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己亥,制:“自今中書、門下及三品以上入閣議事,皆命諫官隨之,有失輒諫。”上命吏部尚書長孫無忌等與學士、法官更議定律令,寬絞刑五十條為斷右趾,上猶嫌其慘,曰:“肉刑廢已久,宜有以易之。”蜀王法曹參軍裴弘獻請改為加役流,流三千里,居作三年。詔從之。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擢為大理少卿。上以選人多詐冒資蔭,敕令自首,不首者死。未幾,有詐冒事覺者,上欲殺之。胄奏:“據法應流。”上怒曰:“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對曰:“敕者出于一時之喜怒,法者國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也。陛下忿選人之多詐,故欲殺之,而既知其不可,復斷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上曰:“卿能執法,朕復何憂!”胄前后犯顏執法,言如涌泉,上皆從之,天下無冤獄。有上書請去佞臣者,上問:“佞臣為誰?”對曰:“臣居草澤,不能的知其人,愿陛下與群臣言,或陽怒以試之,彼執理不屈者,直臣也,畏威順旨者,佞臣也。”上曰:“君,源也;臣,流也。濁其源而求其流之清,不可得矣。君自為詐,何以責臣下之直乎!卿策雖善,朕不取也。”(節選自《資治通鑒·唐紀八》)材料二:太宗制諫官隨宰相入閣議事,故當時言無不盡,而治得其理。然則以是為盡聽言行政之理乎?抑有未盡然者。治惟其人,不惟其法。以王珪、魏征為諫議大夫,房玄齡、杜如晦為宰相,而太宗之明,足以折中群論而從違不爽,則可矣。必恃此以立為永制,又奚可乎?命官圖治之道,莫大乎官各明其守,而政各任于其人。庶務分治于六官其屬詳其目其長持其綱皆有成憲之可準也。或舉,或廢,或倚法而挾奸私,或因時而為斟酌,各以其所效之成能為得失;然而有待于天子宰相之裁成者,則太宗之制,令五品以上更宿內省,以待訪問,固善術也。下有利病得達于上,而上得詰其勤怠公私以制其欺;若夫小有過誤,則包含教戒而俟其改。如使諫官毛舉細過以相糾,則大體失而爭黨起于細微,亂世之所以言愈棼而事愈圮也。(節選自王夫之《讀通鑒論·卷二十·太宗》)10.材料二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庶務分A治于B六官C其屬D詳其目E其長F持其綱G皆有成憲之H可準也。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的,確實、明確,與成語“眾矢之的”“有的放矢”中的“的”意思不同。B.善,形容詞,好,與《論語·述而》“擇其善者而從之”的“善”意思相同。C.而,表順承關系,與《諫太宗十思疏》“莫不殷憂而道著”的“而”用法不同。D.俟,等待、等候,與《詩經·邶風·靜女》“俟我于城隅”的“俟”意思相同。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戴胄依據法律與太宗據理力爭,最終說服了太宗,并且前后多次冒犯太宗而執行法律,達到國內沒有冤案的治理效果。B.有人建議讓太宗用狡詐的方法試探大臣的忠佞,太宗認為君主如果使詐,就不能要求大臣耿直,于是拒絕了這個建議。C.太宗命令中書、門下及三品以上官員入朝議事,都要有諫官相隨以隨時進諫言,王夫之對這一做法予以全面的肯定。D.如果諫官對事情的細枝末節抓住不放,就會使大體有失,這也是在亂世之時說得越紛亂越處理不好的原因。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未幾,有詐冒事覺者,上欲殺之。(2)下有利病得達于上,而上得詰其勤怠公私以制其欺。14.王夫之認為“治惟其人,不惟其法”,如何理解他的這種觀點?請結合材料一內容進行說明。【答案】10.CEG11.C12.C13.(1)沒過幾天,有假冒被發覺的人,太宗要殺掉他。(2)下邊的利弊能夠得以傳達到朝廷,皇上也能夠責問大臣的勤勉懈怠和公私之情,用以制約他們欺騙的行為。14.①“治惟其人,不惟其法”的意思是治理國家重在人,不重在法律。②執法官員要公正、守法。材料一中的戴胄作為大理少卿,不畏皇權,堅持依法辦事,體現了人在執法過程中的重要性。③君主的明智、包容。唐太宗聽取裴弘獻的建議,改斷趾之刑為流放之刑。【解析】【導語】這篇文章節選自《資治通鑒》和王夫之的《讀通鑒論》,主要探討了唐太宗時期的施政方式以及法治與人治的關系。材料一通過具體事例,表現出太宗在執行法律上的堅持和重信義的特點。材料二中,王夫之闡述了他對太宗治國策略的思考,提出治國應以人為根本,而非單純依賴法律和制度。他批評了在細節上吹毛求疵可能導致的政務失衡,強調了官員的道德品格與治國能力的重要性。【10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各種政務分別由六官治理,六官的屬官詳細制定具體條目,六官之長掌握大綱,都有既定的法規可以遵循。“庶務”是主語,“治”是謂語,“于六官”是后置狀語,故在C處斷開。“其屬”是主語,“詳”是謂語,“其目”是賓語,“其屬詳其目”與“其長持其綱”句式對稱,故在EG處斷開。故選CEG。【11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詞語中的一詞多義現象的理解能力。A.正確,意思不同,確實、明確/靶子。句意:不能明確地知道是誰。/眾箭所射的靶子,比喻大家攻擊的對象。/放箭要對準靶子,比喻說話做事有明確的目的性和針對性。B.正確,意思相同,都是“好”。句意:你的策略雖然好。/要選擇他們好的地方來學習。C.不正確,用法相同,都是表順承關系。句意:足以調和眾人的議論而決定取舍沒有差錯。/無不是在深深的憂慮中而治理成效顯著的。D.正確,意思相同,都是“等待、等候”的意思。句意:就加以包容教導并等待他們改正。/在城的角樓上等待我。故選C。【12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C.“王夫之對這一做法予以全面的肯定”錯誤,材料二中王夫之對太宗“制諫官隨宰相入閣議事”這一做法并非全面肯定,“抑有未盡然者,治惟其人,不惟其法”,認為治理國家重在人,不重在法律,不能完全依賴這一制度。故選C【13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未幾”,沒過幾天;“詐冒”,假冒;“有詐冒事覺者”,被動句,“覺”,被發覺。(2)“利病”,利弊;“達”,傳達到;“詰”,責問;“勤怠”,勤勉懈怠;“制”,制約。【14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篩選概括文本信息、分析文本思想觀點的能力。①如何理解作者“治惟其人,不惟其法”的觀點,首先要理解這句話的字面意思,這是基礎。“治惟其人,不惟其法”的意思是治理國家重在人,不重在法律。②在材料一中,執法官員戴胄忠清公直,不畏皇權,堅持依法辦事。對于詐冒資蔭者,太宗欲殺之,戴胄認為應依法流放,最終說服太宗。這體現了執法官員在執法過程中的重要性,即治理國家不能僅僅依靠法律條文,還需要有公正、守法的執法者來執行法律。③唐太宗聽取裴弘獻的建議,改斷趾之刑為流放之刑,體現了君主的明智和包容。君主在治理國家過程中,能夠聽取合理建議,做出正確決策,也是治理國家的關鍵因素之一。參考譯文:材料一:己亥年,太宗下詔:“從今以后,中書省、門下省以及三品以上官員入朝議事,都命令諫官跟隨,有失誤就進諫。”太宗讓吏部尚書長孫無忌等人與學士、法官重新商議制定法律條文,將五十條絞刑改為斷右趾,太宗還是嫌其殘酷,說:“肉刑廢除已經很久了,應當用其他刑罰來代替。”蜀王法曹參軍裴弘獻請求改為加役流,流放三千里,服勞役三年。太宗下詔聽從了他的建議。太宗因為兵部郎中戴胄忠誠清廉、公正耿直,提拔他為大理少卿。太宗因為候選官員大多偽造資歷和門蔭,敕令他們自首,不自首的處死。沒過幾天,有假冒被發覺的人,太宗要殺掉他。戴胄上奏說:“按照法律應當流放。”太宗生氣地說:“你想守法而讓我失信于天下嗎?”戴胄回答說:“敕令出于君主一時的喜怒,法律是國家用來向天下昭示大信用的。陛下憤恨候選官員的欺詐,所以想殺他們,但是既然知道不可以這樣,又依據法律來裁決,這是忍住一時的小憤怒而保存大信用啊。”太宗說:“你能執法,我還有什么可擔憂的呢!”戴胄前后多次冒犯太宗而執行法律,言辭如同泉水涌出,太宗都聽從了他,天下沒有冤案。有人上書請求除去奸佞之臣,太宗問:“奸佞之臣是誰?”回答說:“我居住在民間,不能確切地知道是誰,希望陛下與群臣交談,有時假裝發怒來試探他們,那些堅持道理不屈服的,是正直的大臣,畏懼皇威順從旨意的,是奸佞之臣。”太宗說:“君主,是源頭;臣子,是水流。使源頭混濁卻要求水流清澈,是不可能的。君主自己使用欺詐手段,怎么能要求臣子正直呢!你的策略雖然好,我不采用。”材料二:太宗規定諫官跟隨宰相入朝議事,所以當時言論無所不盡,而國家治理得井井有條。然而,這就能認為是完全聽從言論、施行政治的道理嗎?還是有不完全這樣的地方。治理國家重在人,不重在法律。以王珪、魏征為諫議大夫,房玄齡、杜如晦為宰相,而太宗的英明,足以調和眾人的議論而決定取舍沒有差錯,這樣是可以的。一定要依靠這個來確立為永久的制度,又怎么可以呢?任命官員謀求治理國家的方法,沒有比官員各自明確自己的職責,而政務各自由合適的人來承擔更大的了。各種政務分別由六官治理,六官的屬官詳細制定具體條目,六官之長掌握大綱,都有既定的法規可以遵循。有的施行,有的廢除,有的依靠法律而夾雜奸私,有的根據時勢進行斟酌,各自以他們所取得的成效作為得失的標準;然而有待于天子宰相來裁定的,那么太宗的制度,讓五品以上官員輪流在宮內值宿,以等待詢問,確實是好辦法。下邊的利弊能夠得以傳達到朝廷,皇上也能夠責問大臣的勤勉懈怠和公私之情,用以制約他們欺騙的行為;如果是小的過錯,就加以包容教導并等待他們改正。如果讓諫官抓住細枝末節的過錯來相互糾察,就會使大體有失而在細微之處產生爭斗朋黨,這是亂世之時言論越紛亂事情越敗壞的原因。(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古田縣行覽呈劉無競①戴復古客游花縣自逍遙,百里風光在兩橋。語出桑陰鳩婦喜,身穿麥秀雉雛嬌。青山一任云來去,綠水多為風動搖。上下相安長官好,野亭閑坐聽民謠。〖備注〗①劉無競,即劉克遜,當時的古田縣縣令。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逍遙”寫內心的暢快,“風光”寫景致的優美,首聯即給人輕快明朗的感覺。B.斑鳩在桑樹間鳴叫,野雉在麥田里穿梭,視聽結合,營造了生機勃勃的場景。C.白云舒卷、綠水蕩漾,再加上鳥語花香,賦予了詩歌鮮明的色彩美和動態感。D.本詩以記敘為主,雖較少涉及對百姓的描述,卻讓讀者感受到百姓的生活狀態。16.本詩最后一句中的“閑坐聽民謠”與柳永《望海潮》中的“乘醉聽簫鼓”,所表達的情感有何異同?請結合相關內容簡要賞析。【答案】15.D16.①同:都表達了對所詠之景的喜愛之情和作者在此景中內心的愉悅與自在,以及對官員治理有方、百姓生活安定的贊美。②異:本詩以田園風光為背景,反映了詩人閑坐野亭、聆聽民謠的閑適與美好。柳詞以繁華都市為背景,抒發風流瀟灑的情懷,反映的是對都市生活的熱愛與向往。【解析】【導語】這首詩描繪了古田縣的優美自然景色和和諧美好的社會氛圍。開篇通過“逍遙”和“風光”展現詩人暢游的喜悅和環境的秀美。中間部分通過動物的生動描寫,呈現出春日的生機勃勃。在“青山云”和“綠水風”的映襯下,畫面富有動感和色彩美。尾聯描繪了縣令在野亭閑坐聽民謠,反映了上下安穩及百姓生活的安定。全詩以和諧自然與社會為主題,抒發了對安定生活的欣悅之情,同時不乏對地方官員政績的贊美。【15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的綜合理解和賞析能力。D.“以記敘為主”錯誤,本詩融記敘、描寫、議論、抒情于一體,頷聯和頸聯屬于對景色的描繪,應是“以描寫為主”。故選D。【16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比較鑒賞詩歌思想感情的能力。戴詩描繪了詩人客游花縣時所見的田園風光和人情風俗,最后一句“上下相安長官好,野亭閑坐聽民謠”表達了詩人對地方官員治理有方,百姓安居樂業的贊賞,自己在野亭中傾聽民間歌謠,感受淳樸民風的愜意。柳詩描繪北宋時期杭州的自然風光、都市的繁華以及杭州人民和平寧靜的生活景象。“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一句寫出人物的身份和宴酣之樂,呈現出繁榮太平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心中的愉悅之情。(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古代詩歌中,往往用悲戚的鳥鳴襯托愁情,如《蜀道難》中的“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再如《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蘇洵《六國論》認為,盡管六國與秦國相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大宋的實力要強于六國,如果仍然擺脫不了滅亡的命運,就又在六國之下了。(3)面對社會的不合理現象,身處其中的人往往“不敢言”,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即寫出當事人內心悲憤、委屈卻無可奈何、不敢言說的矛盾心理。【答案】(1)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2)其勢弱于秦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3)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含情欲說宮中事,鸚鵡前頭不敢言)三、語言文字運用(18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明清時期,社會經濟環境相對穩定,手工業、商業快速發展,隨著15世紀大航海時代開始,中外文化交流與碰撞更加頻繁。這一時期是中國古代紋飾發展的沉淀期。一如清人蔣士銓詩云:“世人愛吉祥,畫師工頌禱。諧聲而取譬,隱語戛戛造。”如因蝙蝠或佛手與“福”諧音而寓之“福”意,故以蝙蝠和流云寓意“流云百福”或“福自天來”,以五只蝙蝠圍繞“壽”字寓意“五福捧壽”。因鹿與“祿”諧音,故常繪于戴高冠的人物紋背后,寓意“A”,與鶴組合則寓意“鶴鹿同春”。同時,因綬帶為標志官階的飾物,故綬帶鳥也寓意“加官晉爵”,而“綬”與“壽”同音,故又含“福壽雙全”之意。而“財,人所寶也”,(甲),故以牡丹與海棠花組合寓意“滿堂富貴”,與芙蓉組合寓意“B”,與玉蘭、月季、梅花組合寓意“四季富貴”,與如意組成“富貴如意”。紋飾是人類審美觀念的物質載體,人們(乙),另一方面也被紋飾塑造著。①從距今約2萬年前產生一直到清末,②中國古代紋飾完成了從自然到自覺,③再到自由。④紋飾的發展受生產力影響,⑤也始終伴隨著中華民族發展的歷史進程。⑥紋飾是每一個時代核心精神的形式印跡,⑦已然將成為中華文明和中華美學風范獨特而重要的象征。18.請根據文本內容,概括中國古代以紋飾進行象征寓意的規律。19.請在文中畫橫線處填入恰當的成語。20.文中最后一段標序號的部分有兩處表述不當,請指出其序號并做修改,使語言準確流暢,邏輯嚴密,不得改變原意。21.請在文中括號內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2個字。22.“諧聲而取譬,隱語戛戛造”在人們現在的生活中也是常見的現象,請在下列兩組場景中任選一個,結合材料對其寓意進行闡釋。場景一送友人禮物:蘋果、橙子、柿子場景二高考:粽子、向日葵、旗袍【答案】18.紋飾多以音相諧,隨音象征寓意,在創造性聯想中,寄寓人們對福、祿、壽、財等的心理愿景和幸福追求。19.A.高官厚祿B.榮華富貴20.③句改為“再到自由的跨越/發展”;⑦句改為“已然成為中華文明和中華美學風范獨特而重要的象征”。21.甲:通常以牡丹象征富貴乙:一方面創造著紋飾22.場景一:“蘋果”的“蘋”與“平安”的“平”諧音,“橙子”的“橙”與“心想事成”的“成”諧音,“柿子”的“柿”與“事事如意”的“事”諧音。送友人這三樣水果,寓意為希望友人平安、心想事成、事事如意,表達對友人的美好祝福。場景二:“粽子”的“粽”與“高中”的“中”諧音,“向日葵”的“葵”與“魁首”的“魁”諧音,“旗袍”的“旗”與“旗開得勝”的“旗”諧音。在高考中,用這三樣事物祝福考生金榜高中、一舉奪魁、旗開得勝。【解析】【18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之概括要點的能力。依據第二段“世人愛吉祥,畫師工頌禱。諧聲而取譬,隱語戛戛造”可知,中國古代紋飾多以音相諧,有隱語象征;依據第二段“如因蝙蝠或佛手與‘福’諧音而寓之‘福’意”可知,隨音象征“福”;依據第三段“因鹿與‘祿’諧音,故常繪于戴高冠的人物紋背后”可知,隨音象征“祿”;依據第三段“因綬帶為標志官階的飾物,故綬帶鳥也寓意‘加官晉爵’,而‘綬’與‘壽’同音”可知,隨音象征“壽”;依據第四段“故以牡丹與海棠花組合寓意‘滿堂富貴’”可知,隨音象征“富”,即“財”。所以可概括為:紋飾多以音相諧,隨音象征寓意,在創造性的聯想中,寄寓人們對福、祿、壽、財等的心理愿景和幸福追求。【19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成語的能力。(1)依據前文“因鹿與‘祿’諧音,故常繪于戴高冠的人物紋背后”可知,此空強調的是“祿”和“戴高冠的人”相連,所以可填:高官厚祿。高官厚祿:官職高,俸祿豐厚。(2)依據前文甲處“通常以牡丹象征富貴”“與芙蓉組合”可知,此空強調的是“牡丹”和“芙蓉”相連,“牡丹”是富貴;“蓉”的諧音是“榮”。所以可填:榮華富貴。榮華富貴:指榮譽、富裕和高貴的地位。【20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原文段的語病有:(1)③句成分殘缺。缺少上句“完成”的賓語,改為“再到自由的跨越/發展”;(2)⑦句不合邏輯,前后矛盾。“已然”和“將”矛盾,把“將”字去掉,改為“已然成為中華文明和中華美學風范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GA/T 2183-2024法庭科學足跡檢驗實驗室建設規范
- 訂購合同協議書模板范本
- 貿易簽約協議書模板
- 賽事服務協議書范本
- 購買手工亮片合同協議
- 訂書協議書范本
- 費用變更合同補充協議
- 設計公司月結合同協議
- 購買品牌貨車合同協議
- 財務勞動保密合同協議
- 2025衡水市武強縣輔警考試試卷真題
- 山西省太原市2025年高三年級模擬考試(二)語文試題及答案
- 湖北省武漢市2025屆高中畢業生二月調研考試數學試題及答案
- 2025年高三語作文模擬題分析+材料+范文:關心人本身應成為一切技術上奮斗的主要目標
- 2025中考二輪專題復習:古詩文主題默寫匯編(2)(含答案)
- 長城汽車2025人才測評答案
- 河道的管理和防護課件
- 綠化作業安全教育培訓
- GB/T 45282-2025IPv6地址分配和編碼規則總體要求
- 二便失禁病人的護理措施
- 浙江省金華義烏市稠州中學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下學期3月獨立作業英語試卷(原卷版+解析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