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目錄
作業規程復查記錄.................................3
作業規程學習和考試記錄...........................4
第一章概況.....................................5
第一節概述.................................5
第二節編寫依據.............................5
第二章地面相對位置及水文地質情況...............6
第一節地面相對位置及鄰近采區開采情況.......6
第二節煤(巖)層賦存特征...................6
第三節地質構造.............................6
第四節水文地質............................10
第三章巷道布置及支護說明.......................12
第一節巷道布置.............................12
第二節巷道規格......................12
第三節支護工藝.............................14
第四章斜井施工工藝.............................16
第一節明槽施工.............................16
第二節風化基巖段施工.......................17
第三節基巖段施工............................17
第四節裝、運巖(煤)方式...................19
第五節躲避碉、附屬工程施工...............…20
第六節管線及軌道敷設.......................20
第七節設備及工具配備.......................20
第五章勞動組織及主要技術經濟指標...............21
第一節勞動組織.............................21
第二節循環作業.............................21
第三節主要技術經濟指標.....................23
第六章生產系統.................................23
第一節通風系統.............................23
第二節壓風系統.............................25
第三節防塵系統.............................26
第四節防滅火...............................26
第五節安全監測系統.........................27
第六節供電系統.............................28
第七節排水系統.............................29
第八節運輸排訐系統.........................29
第九節通訊系統.............................29
第七章災害預防及避災路線.......................29
第一節各種災害事故的預兆...................29
第二節預防措施.............................30
第八章安全技術措施.............................32
第一節施工準備..............................32
第二節“一通三防”管理........................32
第三節頂板管理..............................37
第四節爆破管理..............................42
第五節防治水管理............................48
第六節機電管理..............................48
第七節提升運輸管理..........................53
第八節附圖..................................53
作業規程復查記錄
作業規程名稱山西蒲縣宏源集團富家凹煤業有限公司副斜井井筒
施工單位浙江中宇實業發展有限公司富家凹煤礦項目部
復查時間2010年月日
參加復查人員簽
字
一、存在主要問題:
、處理意見
作業規程學習和考試記錄
組織人:傳達人:
序貫徹時間聽傳達人貫徹時間聽傳達人
號
年月日姓名成績簽字年月日姓名成績簽字
1
2
3
4
5
6
7
8
9
10
n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第一章概況
第一節概述
一、巷道名稱
本《作業規程》掘進巷道為山西蒲縣宏源集團富家凹煤業有限
公司副斜井井筒
二、掘進目的及用途
副斜井用途:擔負富家凹煤礦訐石提升,運輸設備材料上、下
井,進風。
三、巷道設計長度及服務年限
本巷道設計416.6m,其中表土段65.795m,基巖段332.814m,
躲避碉18m。
服務年限:32.2a年。
四、計劃開竣工時間:
按合同要求和施工計劃安排:預計工期143天,自二零一零年6
月日開工,預計月日竣工。
第二節編寫依據
一、中國國際工程集團南京設計院編制山西蒲縣宏源集團富家
凹煤業有限公司設計文件。
二、《富家凹地質報告》。
三、《煤礦安全規程》、《技術操作規程》。
四、《礦山井巷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J213-90》。
五、《煤礦井巷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MT5009-94》。
六、《煤礦建設安全規定》。
七、副斜井圖紙S1518-116-1和圖紙會審及設計變更。
八、山西蒲縣宏源集團富家凹煤業有限公司副斜井招投標文件。
第二章地面相對位置及水文地質情況
第一節地面相對位置及臨近采區開采情況
一、地面相對位置、地面建筑及水體情況
山西蒲縣宏源集團富家凹煤業有限公司副斜井井筒位于山西省
臨汾市蒲縣太林鄉碾溝、西開府村一帶。該井筒掘進對應地面為山峰,
無房屋等地面建筑及山塘水庫河流等水體。所以開掘對地面無影響。
二、井下位置及四鄰采掘情況
本井筒掘進施工對井下四鄰基本無影響。
第二節巖(煤)層賦存特征
一、巖層產狀、厚度、結構、堅固性系數、層間距
該井筒施工穿過的巖層產狀、厚度、結構詳見柱狀圖。
二、巖(煤)層巖性特征
巖石硬度系數為f=4-6o
三、礦井瓦斯情況
1、低瓦斯礦井
2、煤塵具有爆破危險性。
3、煤層自然發火期和煤的自然傾向性情況:井田內所有煤層均
屬于自燃煤層。
4、區內地溫梯度較低,從現有資料分析,無地溫異常區。
第三節地質構造
一、地層
根據地表出露情況及鉆孔揭露資料,將井田地層由老至新分述
如下:
1、奧陶系中統峰峰組(()2f)
為含煤地層基底,一般厚度大于100m,分為上下兩段。下段巖性
為灰及深灰色泥灰巖及石膏層,夾薄層厚層狀石灰巖,石膏層多為纖
維狀。上段巖性為灰色厚層狀石灰巖,夾薄層泥灰巖。
2、石炭系中統本溪組Cb)
平行不整合覆蓋于峰峰組之上,厚15.40-33.40m,平均24.95m
左右。由灰色及淺灰色鋁質泥巖、泥巖、粉砂巖、石灰巖、砂質泥巖
及“山西式鐵礦”組成。
3、石炭系上統太原組Ct)
為井田內主要含煤地層之一。自Ki石英砂巖底至L砂巖底,與下
伏本溪組地層呈整合接觸,厚度80.16—103.30m,平均96.74mo巖
性主要以灰黑色泥巖、粉砂巖、砂質泥巖、鈣質泥巖、菱鐵礦層、中
細粒砂巖、石灰巖(兒、K3)及煤層(5、6、7、8、9、10、H號)組
成。其中11號煤層為可采煤層,其余煤層均為不穩定的不可采煤層。
為典型的海陸交互相沉積。
4、二疊系下統山西組(Pis)
為井田內主要含煤地層之一,自K?砂巖底至h砂巖底,與下伏太
原組地層呈整合接觸,厚20.50-39.12m,平均29.16m。底部長砂巖,
厚度0.70—10.80,平均4.23m,為灰-灰白色中細粒砂巖,下部為深
灰色泥巖、砂質泥巖及3下號煤層組成,含少量植物化石;中上部由
深灰色粉砂巖、砂質泥巖、細粒砂巖及1號、2號、3號煤層組成。
含豐富的植物化石。其中2、3號煤層可采,1號煤層不可采。
5、二疊系下統下石盒子組(Pix)
黑砂巖底至Ki。砂巖底,與山西組地層呈整合接觸。厚度71.88
—98.60m平均厚86.26m。按巖性、巖相特征可分為上、下兩段,
分述如下:
(1)下段(P4)
L砂巖底至L砂巖底,厚26.88-37.至m,平均33.58m。巖性主要
以灰白色細-中粒砂巖為主,夾灰色、深灰色粉砂巖、泥巖及薄煤線,
底部為鼠砂巖,厚度1.40—11.00,平均5.12m,巖性為灰白色、巨
厚層狀中、粗粒砂巖,成分多以石英為主,長石次之,分選較好,孔
隙式膠結。下部以灰色、深灰色、灰黑色泥巖、粉砂巖為主,夾「3
層薄煤線。上部以泥巖、粉砂巖為主。
2
(2)上段(P1X)
Kg砂巖底至K10砂巖底,厚45.00-61.19m,平均52.68mo巖性主要
由灰綠色粉砂巖、灰綠色含紫色斑塊泥巖及灰綠色中粒砂巖組成。底
部L砂巖為綠色中粒砂巖,碎屑含量約為90%,主要由75%的石英
和10%的長石組成,雜基占10%,主要為水云母、高嶺石等粘土礦
物,分布較均勻。其上多以灰色、深灰色粉砂巖為主,夾紫色斑塊狀
的灰綠色泥巖,是L砂巖的輔助標志層。頂部為紫紅色、灰綠色鋁質
泥巖,巨厚層狀,俗稱“桃花泥巖”,是確定無。砂巖的輔助標志層。
6、二疊系上統上石盒子組(P2S)
口砂巖底至口砂巖底,與下伏地層呈整合接觸,按巖性及其組
合特征可分為下、中、上三段,地層厚度約470m。本井田內僅保留其
下段地層,最大保留厚度在130nl左右。主要由黃綠色夾紫紅色泥巖、
粉砂巖及中細粒砂巖互層組成。
7、第四系(Q)
第四系中、上更新統及全新統,全厚0?80m0大面積分布于梁
期之上,厚0?30mo
中更新統(Q2)
厚20?50m,巖性以淺黃色亞粘土、亞砂土及耕植土及鈣質結核
等組成。
上更新統(Q3)
厚10?20m,巖性以粉土為主,下部為紅色粉土,含鈣質結核。
上部為淺黃色黃土,孔隙較大,垂直節理發育,中下部夾砂礫層。
全新統(Q4)
厚0?3m,分布于昕水河、蒲伊河,為近代沖,洪積物,主要由
不同時代基巖風化形成的巖屑,砂礫、卵石等組成。
二、井田構造
受克城----南灣里復式向斜的控制,本井田總體為一軸向近南北的
背、向斜構造,地層傾角一般5-8。,局部達15°左右,井田內發育四
條褶曲未發現斷層及陷落柱,現將本井田內發育的褶曲構造敘述如下:
1、Si背斜
位于井田的西部邊界,走向近東西,兩翼基本對稱,地層傾角5-8°,
軸長450mo
2、S2向斜
位于Si背斜的東部250nl處,軸向N14°E-N15°肌北部兩翼基
本對稱,地層傾角5-8°,南部東翼緩,地層傾角5-8°,西翼陡,
地層傾角10T5。,軸長10km。軸部向中部仰起。
3、S3背斜
位于井田的中部,軸向近南北,兩翼基本對稱,地層傾角5-8°,
軸長10km。
4、S,背斜
位于井田的南東部,軸向N42°W,兩翼基本對稱,地層傾角5-8
軸長0.8km。
綜上述,井田構造屬簡單類。
第四節水文地質
一、井田地表河流
地表水均匯集于井田東部邊界昕水河及西部邊界后蒲伊河,后蒲
伊河往南經喬家灣鄉匯入昕水河,昕水河往西至大寧縣古鎮村匯入黃
河,井田屬黃河流域昕水河水系。井田內各溝谷基本常年無水,遇雨
亦一瀉而去,雨停后溝干或細流,屬季節性溪流。
二、含水層
井田的含水層自下而上有:
1、奧陶系中統石灰巖巖溶裂隙含水層(I)
主要富水含水層為中奧陶統峰峰組上段及上馬家溝組二、三段,
以厚層狀石灰巖及泥巖為主,巖溶裂隙發育,奧灰頂部具古風化殼,
鉆孔沖洗液消耗量達15nl3/h,埋藏淺,接受補給條件較好,屬富水性
強含水層組,根據東河煤礦D4水文孔(水位標高為941.02m)資料推
定本井田奧灰水水位標高為935—938mo
2、太原組石灰巖(L、&、K2)巖溶裂隙含水層
主要由幾、區、L三層石灰巖組成,L灰巖平均厚度4.30m,巖
石致密堅硬,及灰巖平均厚度2.30m,L灰巖平均厚度1.70m,&、K4
灰巖裂隙多由方解石脈充填,裂隙不發育,鉆孔沖洗液消耗量不大。
根據東河煤礦D4水文孔抽水試驗資料,水位標高為1316.H—
1316.13m,單位涌水量為0.0023—0.0025L/s.m,滲透系數為0.01074
—0.0119m/d,水質類型為HC03.co3—Na型水,屬含水性弱的溶隙含
水層。
3、山西組(K7)砂巖含水層
長砂巖巖性以細粒砂巖為主,常相變為粉砂巖,裂隙不發育。根
據東河煤礦D4水文孔抽水試驗資料,水位標高為1399.92m,單位涌
水量為0.0017L/s.m,滲透系數為0.01m/d,水質類型為HCO3—Na型
水,礦化度為0.84g/L,屬富水性弱的裂隙含水層。
4、下石盒子組(Kg、K8)砂巖裂隙含水層
砂巖含水層位于2號煤層以上,L為煤層直接充水含水層,巖性
為灰白色、灰綠色、黃綠色厚層狀石英長石砂巖,多為鈣質膠結,裂
隙稍發育,根據東河煤礦D4水文孔抽水試驗資料,水位標高為
1422.86m,單位涌水量為位0036L/s.m,滲透系數為0.00723m/d,水
質類型為HCO3—Na型水,礦化度為0.58g/L,屬富水性弱的裂隙含水
層。
5、上石盒子組底部(左。砂巖)裂隙含水層
砂巖含水層較穩定,多呈透鏡體,巖性為黃綠色,淺灰綠色中一
細粒厚層狀石英長石砂巖,埋藏淺時,風化裂隙及節理發育,局部含
小礫。泉水流量0.22L/s,因此,該層富水性為較弱裂隙含水層。
6、第四系砂礫層孔隙潛水含水層
分布于山間河谷及溝谷地帶,主要由砂質粘土、粘土、砂礫石
層組成,厚10.5m,賦存孔隙水、富水性受季節影響明顯,總體上富
水性較弱,僅做一般生活用水。據東河民井1號井提水試驗得知,涌
水量為1.35L/s,單位涌水量L96L/s.m,涌透系數19.77m/d,據油
房村東2號井,單位涌水量0.75L/s.m。
三、隔水層
1、下石盒子組泥巖、粉砂巖隔水層(根。砂巖底至限砂巖頂)
隔水層主要由泥巖、粉砂巖夾有砂巖而組成,其間夾有裂隙不
發育或稍發育的中粒砂巖,厚度變化大,一般厚90m左右,致密巖層
對地表水及潛水起隔水作用。
2、太原組上部泥巖、粉砂巖隔水層(2號煤下至&石灰巖頂)
隔水層由泥巖、粉砂巖夾有細粒砂巖組成,層位穩定,一般厚
25m左右,在無斷層貫通情況下,太原組石灰巖溶隙將不會影響上組
煤的開采。
3、太原組底部至奧灰之間泥巖、粉砂巖、石英砂巖隔水層(11
號煤底板至
隔水層主要由本溪組鋁土巖、泥巖、粉砂巖、石英砂巖等組成,
由于沉積時古地形起伏不平,因而厚度變化較大,厚20-30m之間,
對下伏奧灰含水層具有良好的隔水作用。
該礦井屬于資源整合礦井,要堅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防患
于未然。
第三章井筒布置及支護說明
第一節井筒布置
主斜井井筒總長度為416.6m,其中表土段65.795m,基巖段
332.814m,躲避碉18m。井筒傾角:井口14.609m7°其余23。,方位
180°o井口坐標:X=4037061.280,Y=19529383.820,2=1370.000(1)
具體詳見施工設計圖S1518-116-lo
第二節井筒規格
一、井筒斷面規格
(-)表土段
表土段①一②井筒斷面為直墻半圓拱形,毛寬7200mm,基礎毛寬
8000mm,毛高5300mm,毛斷面凈寬6400mm,凈高4700mm。凈
斷面24.7俄。鋪底:M7砂漿片石200mm,素舲150mni。共350mm厚。
表土段②一③井筒斷面為直墻半圓拱形,毛寬5200mm,基礎毛寬
2
6000mm,毛高4300mm,毛斷面20.28mo凈寬4400mm,凈高3550mm。
凈斷面13.211)2。鋪底:M7砂漿片石200mm,素舲150mmo共350mm厚。
躲避碉毛寬2400mm,毛高2200mm,基礎深250mlli,毛斷面4.7itf。
(二)基巖段
基巖段③-④井筒斷面為直墻半圓拱形,毛寬4600mm,毛高
3800mm,毛斷面15.2itf。凈寬4400mm,凈高3550mm。凈斷面13.2
m2o鋪底:素於150mm。
躲避碉毛寬2200mm,毛高2100mm,毛斷面4.1itf。凈寬2000mm,
凈高2000mm,凈斷面
基巖段④-⑤井筒斷面為直墻半圓拱形,毛寬5440mm,毛高
4220mm,毛斷面19.8itf。凈寬5200mm,凈高4100nmi。凈斷面17.3
m2o鋪底:素於150mli1。
二、支護方式
(-)表土段
1、根據施工圖設計要求永久支護采用鋼筋於支護,井筒軸向采
用016mm螺紋鋼,橫向采用012mm螺紋鋼,@300mm,單層。鋼筋
舲拱部厚400mm,墻上部厚400mm,墻下部厚800mm,梯形。基礎深
450mm鋼筋於強度C25。
2、表土暗掘段臨時支護采用29#U型鋼架棚支護,棚距800mm,
棚上面用水泥背板接頂,土層穩定性較差時再增加噴蹌加強支護。
(二)基巖段
1、根據施工圖設計要求永久支護采用錨噴支護,錨桿體材料為
II級(螺紋)鋼筋,錨桿類別為樹脂錨桿,藥卷HSK2335型,每孔2
卷,錨桿022x2000mm,間、排距800x800mm;托盤為Q235鋼板100
X100mm,厚6mm。三花排列。噴射於厚度③-④段100mm,④-⑤
段120mm,強度為C20,速凝劑摻量為水泥用量的3%-5%。
2、臨時支護采用兩根0X3500mm鋼管前探梁支護,鋼管上用方
木條接頂,放炮后先支好前探梁,在其掩護下打錨桿進行永久支護。
第三節支護工藝
一、施工順序
安全檢查(頂板、瓦斯、質量、探頭、風筒位置、等)——測量
放線定位——正常掘進施工——敲幫問頂——臨時支護——永久支
護。
二、錨桿安裝工藝
1、打錨桿眼
打眼前,先敲幫問頂,仔細檢查頂幫圍巖情況,找掉活石干、危巖,
確認安全后、方可開始工作,而后按照中、腰線嚴格檢查巷道斷面規
格,不符合設計尺寸時須先進行處理;拱部錨桿眼采用風動錨桿機進
行打眼,柱齒釬頭,中空六角鋼釬桿,幫部錨桿采用風鉆打眼,錨桿
眼的位置要準確,眼位誤差不得超過100mm,眼向誤差不得大于15
度。錨桿眼深度1980mm,打眼時應在釬子上做好標志,嚴格按錨桿
長度打眼,錨桿眼打好后,應將眼內的巖渣、積水清理干凈。打眼的
順序,應由外向里先頂后幫的順序依次進行。
2、安裝錨桿
(1)送樹脂藥卷:穿錨桿眼裝入兩卷錨固劑,用裝好的錨桿慢
慢將錨固劑推入孔底。
(2)攪拌錨固劑:用攪拌接頭將鉆機與錨桿螺母連接起來,然
后升起鉆機推動錨桿,當鉆機升到錨桿托盤頂至巖面時,停止升鉆機,
攪拌4-6秒后停機。
(3)緊固錨桿:攪拌停機50秒后再次啟動鉆機。錨桿螺母在鉆
機的帶動下進行旋轉,保證在其錨桿扭矩力可以達到100N.M以上,
否則施工時需采用人工將扭矩力增加至100N.M以上。
3、錨桿安裝完成后要符合下列要求:
(1)錨桿間排距誤差為±100mm。
(2)錨桿孔軸向偏差要控制在設計規定的15。以內。
(3)錨桿孔深不得小于桿體有效長度,且不得大于桿體有效長
度50mmo
(4)錨桿端部必須推至孔底,外端螺紋露出螺母的長度為
30-50mm。
(5)錨桿的孔位、孔深、角度、錨固力符合設計要求。
(6)托盤必須緊貼巖面,螺母擰緊,頂緊力達到設計要求。
三、噴射混凝土:
1、準備工作
①檢查錨桿安裝是否符合設計要求,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②清理噴射現場的訐石雜物,接好風、水管路,輸料管路要平直
不得有急彎,接頭要嚴密,不能漏風,嚴禁將非抗靜電的塑料管做輸
料管使用。
③檢查噴漿機是否完好,并送電空載試運轉,緊固好磨擦板,不
得出現漏風現象。
④噴射前必須用高壓風水沖洗巖面,在巷道拱頂和兩幫應安設噴
厚標志。
⑤噴射人員要佩戴齊全有效的勞保用品。
2、噴射混凝土的工藝要求
噴射順序為:先墻后拱,從墻基開始自下而上進行,噴槍頭與受
噴面應盡量保持垂直。噴槍頭與受噴面的垂直距離以0.8~1.0m為宜。
采用轉-VII型混凝土噴射機,噴射時,噴漿機的供風壓力在
0.2-0.3Mpa,水壓應比風壓高0.IMPa左右,加水量憑射手的經驗加
以控制,最合適的水灰比是0.4-0.5之間。噴射過程中應根據出料量的
變化,及時調整給水量,保證水灰比準確,要使噴射的濕混凝土無干
斑,無流淌,粘著力強,回彈料少,一次噴射混凝土厚度30-50mm。
初噴緊跟迎頭,復噴在耙阡機后進行,與迎頭平行作業,復噴不得拖
后迎頭30米。復噴前必須用高壓水重新沖洗受噴面。
開機時必須先給水,后開風,再開機,最后上料;停機時,要先
停料,后停機,再關水,最后停風。噴射工作開始后,嚴禁將噴射槍
頭對準人員,噴射中突然發生堵塞故障時,噴射手應緊扭噴頭并將噴
口朝下。
3、噴射質量
噴射前必須清潔巖幫,清理浮訐,噴射均勻,無裂隙,無“穿裙、
赤腳”。
第四章斜井施工工藝
第一節明槽施工
明槽開挖采用w-50型挖掘機開挖,10.5t自卸汽車排土,兩幫按
45°放坡。明槽開挖寬度比巷道掘進寬度各增加300mm,明槽開挖結
束后用電動沖擊夯HC70D夯實基礎及底板,開始自下向上進行穩模
澆筑。舲強度等級C25,澆筑碑采用20#槽鋼作為內外殖轂,內模殖板
為鋼模板,外模為建筑鋼模。以形成整體於結構,增強其防水性能。
噴射舲配合比按於試塊試驗通知單進行。
第二節風化基巖段施工
為加快施工速度,圍巖較穩定時,采用普通法爆破,實行短掘短
支,多打眼少裝藥,每炮進尺控制在2.0m以內。暗槽及風化基巖段
臨時支護采用錨網噴,錨桿為Q22X2000mm樹脂錨桿,三花型布置,
間排距800X800mm,噴射於厚50nlm。永久支護為舲井壁,每掘進9nl
澆筑一次,澆筑於壁厚為350mm。
於強度等級C25O嚴格按照舲配合比通知單進行配比下料,添加
外加劑。舲對稱入模及時振搗,分層厚度不大于300mm,確保施工質量
符合要求。
第三節基巖段施工
基巖段井筒采用斜井機械化作業線,掘支平行作業,實施“三大
二光”即大絞車、大耙訐機、大箕斗、光面爆破和激光指向。
一、井筒采用中深孔全斷面光面爆破,鑿巖機YTP-26型高頻風
鉆,并配以022mni中空六角合金鋼釬桿和042mm“一”字型鉆頭,炮
眼深度2.om,激光指向儀指向,按不同巖性的爆破圖表進行輪尺布眼,
插桿定向,提高鉆孔質量。
二、使用三級煤礦許用乳化炸藥,毫秒延期電雷管,最后一段的
延期時間不超過130ms。
三、裝藥結構
采用正向裝藥結構。
四、起爆方式
連線方式為串聯,起爆使用SFK-500型發爆器,全斷面一次起爆。
(詳見爆破圖表)。
3-3斷面爆破參數表
眼號炮眼眼炮眼角度裝藥量起封聯裝
名稱深水垂每眼合計爆泥線藥
平直kg塊kg順長方結
塊
序度式構
1~6掏槽眼2.5799061.2367.2I封大正
7-20輔助眼2.2909040.85611.2II滿串向
21-34輔助眼2.2909040.89619.2III聯裝
35-58周邊眼2.2888820.4489.6IV藥
59-67底眼2.2908851.0459.0IV
合計149.256.2
3-3斷面預期爆破效果表
名稱單位數量名稱單位數量
炮眼利用率%82每m巷道炸藥量kg31.2
循環進尺m1.8每優巖體炸藥量kg2.1
每循環炮眼總長m149.2每循環雷管消耗量個67
每循環爆破實體M327.36每m雷管消耗量個37.2
每循環炸藥消耗量kg56.2每n?巖體雷管耗量個2.4
4-4斷面爆破參數表
眼號炮眼眼炮眼角度裝藥量起封聯裝
名稱深水垂每眼合計爆泥線藥
平直kg塊kg順長方結
塊
序度式構
1~6掏槽眼2.5819061.2367.2I封大正
7-19輔助眼2.2909040.85210.4II滿串向
20-32輔助眼2.2909040.85210.4III聯裝
33-48輔助眼2.2909040.86412.8IV藥
49-75周邊眼2.2888820.45410.8V
76-86底眼2.2908851.055n.oV
合計193.262.6
4-4斷面預期爆破效果表
名稱單位數量名稱單位數量
炮眼利用率%82每m巷道炸藥量kg34.8
循環進尺m1.8每n?巖體炸藥量kg1.76
每循環炮眼總長m193.2每循環雷管消耗量個86
每循環爆破實體M335.6每m雷管消耗量個47.8
每循環炸藥消耗量kg62.6每力巖體雷管耗量個2.4
第四節裝、運巖(殲)方式
、裝巖(殲)方式
工作面殲石由耙阡機裝入箕斗。
二、運輸方式:
采用3m3箕斗配1.6m絞車斜井提升出井后,自動前卸式箕斗翻
入自卸汽車,汽車運訐石到排訐場。
第五節躲避碉、附屬工程的施工
按照《煤礦安全規程》規定,斜井每隔40m設置一躲避碉室,
碉室深2m,寬2.0m,高2.0m。躲避碉隨巷道的掘進同時掘出。
井筒落地后,開始於鋪底及水溝砌筑等附屬工程施工,地面集中
攪拌站攪拌於。
第六節管線及軌道鋪設
一、管路、電纜
在掘進施工中所敷設的風水管路、均應安在巷道的右幫。吊掛牢
固整齊。接口嚴密。距迎頭20m范圍內使用膠管。20m外使用鐵管。
電纜按監測、通訊、信號、低壓、高壓順序自上向下分檔吊掛在
巷道左幫,垂度不超過50mm。高壓、低壓電纜之間距離不小于50mm。
二、臨時鋪軌
臨時軌道采用30kg/m軌型,軌距600mm,於軌枕,間距700mll1。
鋪設質量符合質量標準要求。
第七節設備及工具配備
工作面機具配備情況表
序號設備工具名稱型號規格功率單位數量備注
1噴漿機PZ-7B5.5KW臺1
2風鉆YT-28部3
3錨桿機MQT-130J臺2備用一臺
4耙裝機臺1
第五章勞動組織及主要技術經濟指標
第一節勞動組織
采用每天“三班”制作業方式(一天三班,每班8小時)組織生
產,每天二個循環,每循環有效進尺1.8米。
勞動力組織表、技術經濟指標表、作業循環圖表如下:
勞動力組織表
序工作面出勤人數
工種
號
總計一班二班三班
1班長3111
2打眼工(兼支護)18打眼工6打眼工6打眼工6
噴射於、出訐工30101010
3瓦檢員3111
4放炮員3111
總計57191919
第二節循環作業
為保證正規循環作業,迎頭施工根據勞動組織配備人員,合理安
排工序,盡量做到交叉平行作業,充分利用工作時間,提高工時利用。
第三節主要技術經濟指標表
名稱指標名稱指標
日進度3.6米月進度86
日工效率0.06米/日*工直接工57
每循環進度1.8樹脂錨固劑32卷/米
日循環次數2螺紋鋼錨桿16根/米
月循環天數30循環率80%
第六章生產系統
第一節通風系統
一、通風方式
工作面采用局部通風機壓入式通風。
二、風量計算及局扇選型
1、風量計算
(1)按掘進工作面沼氣絕對涌出量計算
瓦斯含量未進行測定,應在探煤并測定瓦斯涌出量后根據實際
測定的參數另行計算,并重新選擇風機。
(2)按炸藥量計算
。掘=7.8〃#4陽稀了(m7min)
式中:力一掘進工作面一次爆破的最大炸藥用量,取22.2Kg。
S—凈斷面積14.7m2
L稀一炮煙稀釋長度,取150nl
t一稀釋時間20min
Q掘=7.8/20盯22.2(14.7X150)2
=185.7(m3/min)
(3)按人數計算
3
Q掘=4Xn(m/min)
式中:n—掘進工作面同時工作的最多人數,取30人。
0摒=4X30=120m7min)
通過以上計算,工作面所需風量擬取Q=185.7(m3/min)
2、掘進工作面風速驗算
(1)按最低風速驗算
根據《煤礦安全規程》中規定,掘進中巖巷最低風速為0.15m/s,
最高風速為4m/So
33
Qfflln=0.15X15.72=2.358(m/s)=141.48(m/min)
33
Qmax=4X14.7=58.8(m/s)=3528(m/min)
33
141.48<185,7<3528,所以Q回=185.7m/min=3.09m/s
3、局扇選擇:
局扇的工作風量
3
Q吸=kQ回=1.5X185.7=278.55(m7min)=4.64(m/s)
K一風筒漏風風量備用系數,取1.5
根據風機特性曲線,選擇FBDNs6.3/2X11型局扇,配備2XHKW
電機,連接e800mm膠質風筒,風量為:3.5~5.8m3/s,能滿足要求。
4、局扇位置
三、通風系統
局扇安裝地面井口10m以外。
新鮮風:地面(局扇)一副斜井井筒(風筒)一工作面。
乏風:工作面副斜井井筒一地面。
四、局部通風機安裝要求
1)風機必須放在風機托架上。
2)風機開關必須上架,風筒出風口與工作面的距離不大于8m。
3)局部通風機必須掛牌管理,專人負責,嚴格執行“三專兩閉
鎖”管理(風電閉鎖、瓦斯電閉鎖)。就是停風機對工作面迎頭的扒
石干機,或噴射機都要斷電.如果瓦斯超過1.5%,也必須對工作面迎頭的扒
石干機,或噴射機進行斷電.
4)風筒吊掛在井筒的右幫,不低于1.5m的位置,并且要求逢環必
掛,達到平、穩、直,不出現拐急彎現象。
5)風筒接口要嚴密不漏風。
6)必須保證風機24小時連續運轉,不準無故停電、停風。
第二節壓風系統
1、壓風由地面壓風機供風,采用一路108X4.5mm無縫鋼管作壓
風管。
2、管道安裝要求
(1)管道安裝前應進行檢查,鋼管內不得留有殘雜物和其它臟
物(安裝前用壓風吹洗干凈);
(2)管道敷設要求平順、接頭密封、防止漏風,凡有裂紋、創
傷、凹陷等現象的鋼管不得使用;
(3)壓風管道每隔200-250m分裝閘閥;并在適當地段加設一個
三通接頭備用;管道前端至開挖工作面距離宜保持在30m左右,并用
高壓軟管接分風器;
(4)在管道上設置油水分離器,定期放出管中聚積的油水,以
保持管內清潔與干燥;
工作面壓風路線:
地面壓風機f副斜井井筒一工作面。
第三節防塵系統
從地面往工作面敷設防塵水管。
具體防塵措施如下:
1、打眼施工時,距工作面50nl后及回風口各安裝一道臨時水幕。
2、施工過程中,每隔50m安裝一個三通閥門便于洗塵,水管吊
掛平直。
3、工作面必須采用濕式打眼,做到無水不開鉆、停水停鉆。
4、水幕安裝距井筒頂板離不大于300mm.
5、定期沖洗井筒,防止粉塵堆積,每周1次。
6、對于粉塵飛揚和粉塵大的地點,根據實際情況隨時進行沖洗。
7、防塵設施齊全,噴霧裝置必須覆蓋巷道全斷面且水壓符合要
求。
工作面供水路線:
地面防塵水池一副斜井井筒一工作面。
第四節防滅火
1、嚴禁帶打火機香煙下井。井下工作人員要穿棉質工作服。
2、井下使用易燃物(如棉紗、潤滑油、布頭、紙等)必須存放
在蓋好的鐵桶內,用過的棉紗布頭、紙也必須存放在蓋嚴的鐵桶內,
并由專人定期送到地面,不得亂扔。
3、嚴禁將剩油、廢油留在巷道內。
4、嚴禁無措施時明電、明火作業。
5、消滅井下災時必須嚴格按《煤礦安全規程》第二百四十條規
定執行。
6、若電氣沒備著火時,必須先切斷電源,然后用砂子滅火。
7、機械設備經常保持完好,防止機械發熱產生火花。
8、各接線盒,電氣設備要有保護接地。不得有明接頭。
9、井下機電設備碉室要配2臺滅火器,或不少于0.4而的沙子,
鐵鍬2把,水桶一個。
第五節安全監測系統
一、瓦斯檢查
1、瓦斯員每班至少到工作面檢查三次瓦斯,每隔2-3小時檢查
一次。不得空崗假檢和漏檢
2、工作面瓦斯檢查記錄牌板設在距工作面50m內,掘進回風的
瓦斯檢查記錄牌板設在距門口10—15m內。瓦檢員每次檢查結果及時
填寫瓦斯檢查手冊和現場瓦斯檢查記錄牌板上,書寫要清晰、準確。
3、值班隊長、技術員下井必須攜帶便攜式甲烷檢測儀,對其分
管范圍內的甲烷進行不間斷的監測,如有報警現象(甲烷報警點為
1.0%)必須進行處理。
4、爆破工下井擔任爆破工作時,必須攜帶便攜式甲烷檢測儀,
在爆破地點每次爆破時進行“一炮三檢”工作,并做好記錄在井下一
炮三檢牌板上。
5、班組長下井必須攜帶便攜式甲烷檢測報警儀,并把常開的CH4
報警儀懸掛在無風筒側,距掘進迎頭不大于5m,距頂板不大于0.3m,
距幫不小于0.2m位置,當報警時停止工作,查明原因進行處理。
6、機電流動電鉗工下井擔負機電維修工作時,在檢修工作地點
20m范圍內檢查甲烷氣體濃度,有報警現象時(甲烷檢測報警點不小
于1.0%),不得通電或檢修。
二、瓦斯監測監控
通風檢測儀表位置及斷電范圍
1、按《煤礦安全規程》規定,掘進工作面、巷道內要求安設瓦
斯探頭。
2、要加強瓦斯探頭的維護、調校工作,確保其靈敏可靠
3、瓦斯傳感器應懸掛在巷道風筒對面回風側,離巷頂300皿11,距
巷壁不小于200mm處,
4、所有探頭均應設置在無淋水、不被重物砸到及機械損傷的安
全地點,修理時必須加強保護,防止損壞。
5、“瓦斯電閉鎖”及“風電閉鎖”裝置必須靈敏、可靠,瓦斯傳
感器至少每十天用標準氣樣校正一次。
6、瓦斯傳傳感器安設監測布置表
安設地點報警點斷電點復電點斷電范圍
切斷工作面及回風流所有
迎頭向外5mN1.0%21.5%<1.0%非本質安全型電氣設備電
源
巷道回風口切斷工作面及回風流所有
向里10?15nl21.0%21.0%<1.0%非本質安全型電氣設備電
處源
7、復電范圍:工作面及巷道中的全部非本質安全型電氣設備。
便攜式甲烷檢測儀的配備和使用
必須嚴格按照《煤礦安全規程》第一百四十九條規定執行。
第六節供電系統
、從地面500KVA變壓器往井下供660V電源至工作面用電點。
二、供電路線:
地面配電點一副斜井井筒一工作面各用電設備
詳見供電系統圖
第七節排水系統
工作面排水:設臨時水倉,排水泵通過2寸排水管分段排水至地
面。
第八節運輸排汗系統
行人:地面f副斜井一工作面
運料:地面一副斜井一工作面
排石干:工作面一副斜井一地面。
第九節通訊系統
為便于通訊聯絡,設置20門本質安全型程控交換機,井筒內設
HAK-1型本質安全型電話機,通過程控交換機與絞車房、變電所、調
度室等聯絡。
第七章災害預防及避災路線
第一節各種災害事故的預兆
1、頂板事故的預兆
大面積冒頂的預兆是:
工作面壓力增加,頂板連續發生斷裂聲;頂板破碎掉渣由少到多,
由稀到密;頂板裂隙由小到大;巖(煤)壁受壓,變松,片幫增多;
有淋水的頂板,淋水量增加。
局部冒頂的預兆是:
工作面出現斷層等地質構造;頂板裂隙增多,張開并有掉渣現象;
巖(煤)層與頂板接觸面上極薄的巖石片不斷脫落。
2、水害事故預兆
透水預兆:注意觀察頂板和巖(煤)壁,如果出現煤層發潮發暗、
巷道或巖(煤)壁出汗;頂板淋水加大、頂板來壓、底板突然涌水;
工作面溫度下降、空氣變冷、產生霧氣、聽到“吱吱”水叫聲;有害
氣體增加、并有臭雞蛋味等現象。
3、火災事故的預兆
煤炭自燃發火預兆:煤層及附近空氣溫度增高;附近氧氣濃度降
低;附近巷道溫度增大:煤壁掛汗;出現CO、H2s等有毒有害氣體,
使人頭痛、悶熱、疲勞的感覺;巷道中有煤汽油等芳香氣體的氣味。
第二節預防措施
(一)預防冒頂措施
1、現場工作人員在井下發現頂板有異常,條件有變化時,應及
時將情況匯報項目部領導,并有權責令立即停止一切工作,采取措施
處理。
2、加強頂板管理,防止支護失效或巷道無支護而造成冒頂事故。
3、臨時支護必須緊跟工作面,嚴禁空頂作業。
4、當掘進工作面頂板變化異常,出現較為破碎或層理裂隙較為
發育的頂板時,必須及時停止掘進查清原因,并制定加強頂板支護和
管理的措施。
5、加強掘進工作面的頂板管理,錨桿間排距及安設質量必須符
合設計要求。
6、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浮石、傘檐等必須及時挑下或采取
臨時支護措施,嚴禁冒險作業。
7、工作面作業人員一定要注意頂板安全,有冒頂危險時,必須
及時撤出人員,進行處理。
8、在巷道開口必須加強支護。
9、堅持正規操作,嚴禁空頂作業,嚴格按規程要求控制空頂距
離。
(二)預防水、火災害措施
1、定期檢查供水管路,及時處理漏水故障,排水管路保證暢通。
2、發現透水征兆必須停止作業,根據“有疑必探、先探后掘”
的原則,經探明前方確認無突水危險后,方可繼續掘進。如情況危急,
必須撤出所有受威脅地點的人員。
3、嚴禁將明火帶入井下,杜絕各類電器設備失爆。
4、井下供水管路兼作消防管路,各工作面、各轉載點及主要配
電點必須留設止水閥。
(三)預防煤塵災害的措施
1、煤層雖不具有爆炸性,但考慮瓦斯爆炸后可能參與爆炸的可
能性,故井下所有施工巷道必須定期沖洗巷壁、定點噴霧。
2、供水管每隔100m設一個消塵三通閥門,安設降塵水幕或其他
除塵設施。
(四)避災路線
凡進入工作面作業人員必須熟知此避災路線。當井下作業地點或
其它地點發生災害時,首先要盡最大的可能迅速了解或判明事故的性
質、地點、范圍和事故區域的巷道情況及與自己所處巷道的位置關系,
根據現場實際情況確定撤退路線和自救方法。
迎頭施工人員應按如下線路進行撤離:
井下發生瓦斯超限、瓦斯爆炸、煤塵爆炸、火災事故撤離線路:
工作面一副斜井一地面。
工作面發生水災事故撤離線路:
工作面一副斜井一地面。
詳見避災路線圖
第八章安全技術措施
第一節施工準備
1、施工前,由區(隊)長負責組織,由技術人員(編寫人員)
負責傳達批準的《掘進作業規程》。傳達后進行考試、簽字,成績合
格方可下井作業,不合格的人員必須補考,補考合格后再下井作業。
輪休或請假的保同上崗前必須進行學習,并考試合格。干部工人學習、
考試成績分別登記在《掘進作業規程》學習考試記錄表上。
2、施工前,測量人員必須提前給出中線位置,標定好腰線,施
工單位嚴格按線施工。
第二節“一通三防”管理
一通三防齊抓共管,隊長為“一通三防”總負責人;技術員為技
術負責人,各班安全班長和檢修班班長為具體負責人。
一、通風管理
1、加強通風是防止瓦斯積聚的主要措施之一,必須及時完善通
風系統,防止風流短路。擴散通風、局部循環風,管理好所屬范圍內
各種通風設施。
2、安裝和使用局部通風機和風筒應遵守下列規定:
1)局部通風機安裝符合《規程》規定,實現“三專兩閉鎖”安
排專人進行掛牌管理,保證正常運轉,不得出現無計劃停風,有計劃
停風的必須有專項通風安全技術措施。
2)壓入式局部通風機和啟動裝置,必須安裝在進風巷道中,距
掘進巷道回風口不得小于10m,風機吸風口距地板不少于0.3m,最低
風速必須符合《煤礦安全規程》規定。
3)必須使用抗靜電、阻燃風筒。風筒接頭要嚴密,無破口,吊
掛要平直,無腫節,裝運支護材料的車盤不得磨擦擠壓、撕破風筒,
風筒口距迎頭煤巷不得大于5m,巖巷不得大于10mo
3、使用局部通風機通風的掘進工作面,不得停風。因檢修、停
電等原因停風時,必須撤出工作面的全部人員,并切斷電源。通風前
必須先檢查瓦斯。
4、局部通風機要長時運轉,無論工作、不工作或交接班都不得
停止運轉,局部通風機不開時,要把人員撤出,并在巷道門口位置設
置“嚴禁人員入內”的警示牌,迎頭禁止爆破。自動停電時,要撤出
工作面的全部人員,待查明原因,確認安全后再啟動。
5、局部通風機必須使用風電閉鎖,使用裝有選擇性漏電保護裝
置的供電線路供電或與采煤工作面分開供電。
6、局部通風機因故停止運轉,在恢復通風前,必須首先檢查瓦
斯,只有停風區中最高瓦斯濃度不超過1%和最高二氧化碳濃度不超過
1.5%,且符合《煤礦安全規程》第一百二十九條開啟局部通風機的條
件時,方可人工開啟局部通風機,恢復正常通風。
9、局部通風機必須使用風電閉鎖、瓦斯電閉鎖、使用裝有選擇
性漏電保護裝置的供電線路供電。
二、防塵管理
1、掘進工作面防塵供水管路必須完善,三通閥門齊全且符合規
定(進口處設置第一個三通閥門),鋼管必須接到離迎頭30m以內,
管路要吊掛平直、不漏水。
2、炮掘工作面必須實行濕式打眼,爆破噴霧,沖刷巷幫,裝巖
(煤)灑水,凈化風流,裝藥使用水炮泥和個體防護等綜合防沙塵措
施:爆破噴霧裝置安裝在距迎頭30nl以內,凈化水幕安裝在距迎頭50m
以內,噴霧裝置要封閉巷道全斷面,且協和化好、靈敏可靠、使用正
常;沖刷巷道應在爆破前后對迎頭20m范圍內進行沖刷。錨噴迎頭必
須使用濕式附塵風機和潮料噴漿。
3、掘進工作面中,凡是轉載點必須安設噴霧裝置,并且位置恰
當、靈敏可靠、霧化好、使用正常;各轉載點前后10m以內巷道每班
必須進行沖塵,保持轉載點附近巷道濕潤。
4、實行個體防護。掘進工作面內的作業人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客戶經理年終個人工作總結模版
- 社區護理資源配置優化策略
- 快速充電技術的探索
- 風險管理套期保值講解
- 火電廠生產工藝流程
- 養老護理標準化流程
- 余姚四中教師考試試題及答案
- 有關古代法律的考試題及答案
- 銀行行長面試題目及答案
- 老人晨起護理
- 托育機構消防安全培訓
- 《現代庫存管理:模型、算法與Python實現》 課件全套 楊超林 第1-17章 現代庫存管理概述-某家電企業H的制造網絡庫存優化實戰
- (正式版)QBT 5998-2024 寵物尿墊(褲)
- (正式版)HGT 6276-2024 雙酚F型環氧樹脂
- 補習班輔導班學員合同協議書范本
- 操作系統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2024年
- 離婚案件中夫妻房產分割問題研究
- APQP全套表格范例
- 《馬說》復習課件
- 【可行性報告】2023年房屋租賃行業項目可行性分析報告
- 大規模模型蒸餾技術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