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試卷第=page11頁,共=sectionpages33頁古代的疫病與醫學成就專項練習--2024屆高三歷史統編版二輪復習1.據記載,面對疾病和瘟疫,清朝前期除了采取一般性的安置病人、施醫舍藥、隔離防控等措施外,一些官員和朝廷大臣還會通過刊刻文書的方式,來幫助更多民眾隔離、預防或治療疾病。這反映出清朝前期(
)A.中醫治療瘟疫的技術已比較成熟 B.政府重視醫療衛生與疫病防治C.地方官員在防疫中發揮主導作用 D.醫學進步能有效控制疫病傳播【答案】B【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清朝前期(中國)。據本題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結論是:清朝前期,政府除了直接采取措施安置病人、施醫舍藥、隔離防控疾病和瘟疫外,還通過刊刻文書,幫助民眾隔離、預防或治療疾病,反映出政府重視醫療衛生與疫病防治,B項正確;材料沒有體現中醫治療瘟疫技術及其發展情況,排除A項;材料沒有特別強調地方官員在防疫中發揮的作用,排除C項;材料并未體現清朝前期醫學進步,能有效控制疫病傳播的說法絕對,排除D項。故選B項。2.中醫藥是中國文化的寶貴財富,下列對中國古代醫藥典籍說法正確的是(
)A.成書于東漢的《黃帝內經》闡明人與自然的有機聯系B.臨床百科全書《千金方》記載針灸銅人教學模型使用C.《本草綱目》正名為綱,釋名為目,集中藥學之大成D.《溫疫論》記載時人以牛痘接種法防治天花效果較好【答案】C【詳解】結合所學知識,《本草綱目》全書首列總目、凡例、附圖。卷一卷二為序例,主要介紹歷代諸家本草及中藥基本理論等內容,《本草綱目》正名為綱,釋名為目,集中藥學之大成,說法正確,C項正確;《黃帝內經》成書于先秦至漢,排除A項;《千金方》中沒有記載針灸銅人教學模型使用,排除B項;《溫疫論》中沒有記載牛痘接種法防治天花,排除D項。故選C項。3.中醫藥,是我國各民族醫藥的統稱,具有悠久歷史傳統和獨特理論及技術方法的醫藥學體系。下列學生搜集的有關中醫藥知識的信息正確的有:①針灸是建立在經絡學說基礎上的治療方法
②中醫藥知識隨著煉丹術傳到阿拉伯地區③《黃帝內經》奠定了中醫臨床學的基礎
④《神農本草經》是第一部由政府頒布的藥典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答案】A【詳解】結合所學可知,針灸學在中醫治療中發揮很大作用,它建立在經絡學說基礎上,治療效果顯著;中醫藥知識隨著煉丹術傳到阿拉伯地區,①②項正確,A項正確;張仲景提出辨證施治的原則,著成《傷寒雜病論》,奠定了中醫臨床學的基礎,③項錯誤;④《唐本草》是第一部由政府頒布的藥典,④項錯誤,排除BCD項。故選A項。4.如表是中世紀歐洲黑死病肆虐期間,意大利威尼斯市當局采取的應對舉措。據此可知,當時威尼斯(
)(一)出臺了“巡邏收尸”制度,每天派出船只,在城內的水道里巡邏;為杜絕尸體傳染,選擇遠離城市的偏僻荒島,挖個大坑,把尸體埋入(二)專門在老拉撒路島上新建了醫院,把威尼斯居民中有疑似癥狀的人都送到那里,集中隔離(三)醫生和黑死病患者接觸時,身穿泡過蠟的亞麻或帆布衫;發明“鳥嘴式”防疫面具,“鳥嘴”部分塞入防病的草藥A.政府抗疫決心有待提高 B.有效遏制了黑死病造成的危害C.疫病的防治手段多元化 D.城市公共衛生醫療體系已建立【答案】C【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中世紀(歐洲)。據本題材料圖片信息可知,黑死病肆虐期間,當局采取“‘巡邏收尸’制度”“在老拉撒路島上新建了醫院”“發明‘鳥嘴式’防疫面具”等一系列防治疫病的舉措,說明當時威尼斯的疫病防治手段具有多元化的特點,C項正確;材料沒有體現意大利威尼斯政府抗疫決心的相關信息,排除A項;材料反映的是威尼斯市當局應對黑死病的措施,并非疫病防治的效果,B項錯誤;僅有威尼斯政府為解決黑死病采取的應急措施,不能說明其建立了城市公共衛生醫療體系,排除D項。故選C項。5.宋代建立了以國家政府為主導、社會力量為輔助的疫病防治體系,它將各級政府納入疫病防治體系之中,采取了醫學措施、經濟措施和政治措施等,并對社會民眾的救助行為予以規范和指導。據此可知,宋代疫病防治(
)A.重視防疫方法的綜合運用 B.鼓勵創新防疫新方法C.發揮基層力量的核心作用 D.最終取得了顯著成績【答案】A【詳解】根據材料“宋代建立了以國家政府為主導、社會力量為輔助的疫病防治體系,它將各級政府納入疫病防治體系之中,采取了醫學措施、經濟措施和政治措施等,并對社會民眾的救助行為予以規范和指導。”可知,在宋代,建立了以國家政府為主導、社會力量為輔助的疫病防治體系,將各級政府納入疫病防治體系之中,采取多種措施,對民眾進行救助,說明在宋代疫病防治重視政府、社會力量等多種防疫方法的綜合運用,A項正確;材料中體現的是國家建立的疫病防治體系,沒有提及鼓勵創新防疫新方法的信息,排除B項;對社會民眾的救助行為予以規范和指導,發揮基層力量的核心作用,只是宋代疫病防治的一個方面,排除C項;宋代建立了以國家政府為主導、社會力量為輔助的疫病防治體系,無法判定是否最終取得了顯著成績,沒有材料支撐與佐證,排除D項。故選A項。6.下圖為《中國古代疫病流行年表》中的“歷代疫病流行分布圖”。其中與四個疫病流行頻次比較高的節點相對應的中醫藥成就,正確的一項是(
)A.《黃帝內經》 B.《傷寒雜病論》 C.《千金方》 D.《瘟疫論》【答案】D【詳解】由材料“歷代疫病流行分布圖”可知,東漢、魏晉、北宋、元朝以及明朝時期是疫情高發期,同時這些時期出現了許多中醫學理論,結合所學知識,《溫疫論》是中醫溫病學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標志性著作,是中醫理論原創思維與臨證實用新法的杰出體現。分上下兩卷,明代吳又可撰于崇禎十五年壬午,吳又可在《溫疫論》中創立了“戾氣”病因學說,強調溫疫與傷寒完全不同,明確指出“夫溫疫之為病,非風、非寒、非暑、非濕,乃天地間別有一種異氣所感”,D項正確;《黃帝內經》創作于先秦至漢,排除A項;《傷寒雜病論》是中國傳統醫學著作之一,是一部論述外感病與內科雜病為主要內容的醫學典籍,排除B項;《千金方》是中國古代中醫學經典著作之一,被譽為中國最早的臨床百科全書,共30卷,是綜合性臨床醫著,不是與疫情相對應的中醫藥成就,排除C項。故選D項。7.古羅馬曾發生過多次瘟疫,當時羅馬人把瘟疫的發生與神的懲罰聯系起來,而醫療和醫生都得不到重視。醫療條件的限制使羅馬人相信對疫病的預防勝于治療,他們認為最佳的預防方式是衛生清潔。據此推知,古羅馬人(
)A.創立巴氏消毒法 B.重視修建飲水道、下水道等C.修建復合式公寓 D.逐漸普及自來水與排水系統【答案】B【詳解】根據材料“他們認為最佳的預防方式是衛生清潔。”,可見,古羅馬注重基礎設施的建設,重視修建飲水道、下水道等,B項正確;巴氏滅菌法亦稱低溫消毒法,由法國微生物學家巴斯德發明的低溫殺菌法,排除A項;復合式公寓與衛生清潔沒有直接聯系,排除C項;普及自來水與排水系統與衛生清潔沒有直接聯系,排除D項。故選B項。8.如表為秦漢時期治療疫病的相關記載。這表明當時國家為救治疫病措施出處被處以刑罰的人,如果得了麻風病,該如何論處?應送往麻風病人收容所。《睡虎地秦墓竹簡·法律答問》平帝元始二年,郡國大旱、蝗,青州尤甚,民疾疫者,騰空房舍,為置醫藥。《漢書·平帝紀》皇甫規討隴右,軍中大疫,死者十三四,規親入庵廬,巡視將士,三軍成悅。《后漢書·皇甫規傳》A.發揮地方主導作用 B.建立了最早的救治機構C.建立完備法律體系 D.重視采取隔離救治措施【答案】D【詳解】根據“應送往麻風病人收容所。”“騰空房舍,為置醫藥”“規親入庵廬,巡視將士,三軍成悅。”可得出這些措施都是隔離救治措施,故D項正確;ABC項在材料中都沒有體現,排除。9.“仲景在本書中總結了古代人民與疾病作斗爭的豐富經驗和理論知識,在繼承《內經》(指《黃帝內經》)的基礎上發展了一大步,把疾病的各種證治加以概括。”對“本書”的解讀不正確的有(
)①提出了辨證施治的原則
②著成于西漢中期③奠定了中醫臨床學基礎
④被譽為“東方藥物巨典”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②④【答案】D【詳解】本題是組合選擇題。時空是漢代(中國)。本題要求篩選錯誤說法。據材料中“仲景”“繼承《內經》”等信息可知,這部著作是《傷寒雜病論》,結合所學可知,《傷寒雜病論》成書于東漢時期,被譽為“東方藥物巨典”的是《本草綱目》,說法②④錯誤,D項符合題意,D項正確;《傷寒雜病論》提出了辨證施治的原則,奠定了中醫臨床學基礎屬于史實,說法①③正確,不符合題意,排除與之組合的ABC三項。故選D項。10.古代發生疫病時,政府會采取一些積極有效的救災措施,要求地方官吏及時如實上報災情,對上報災情的時間和內容有詳細的規定。1911年,清政府在沈陽召開中國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國際會議——萬國鼠疫研究會,確定了許多國際通行的防疫準則。與古代相比,清末防疫的不同在于(
)A.救災措施有效 B.政府高度重視 C.吸收國際經驗 D.制度保障抗疫【答案】C【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古代、近代中國。依據材料“清政府在沈陽召開中國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國際會議—萬國鼠疫研究會,確定了許多國際通行的防疫準則”可知,這一時期清政府重視通過國際合作防治疫情,C項正確;救災措施有效、政府高度重視、制度保障抗疫都是中國古今抗疫的相同點,與題意不符,排除A項、B項和D項。故選C項。11.查士丁尼是拜占庭帝國歷史上一位杰出的皇帝,在位期間他雄心勃勃地企圖恢復羅馬帝國的版圖。為此從533年起他先后派兵遠征北非和意大利,恢復了帝國在北非和大部分意大利的統治。但542年,查士丁尼卻被迫停止對外的征伐,原因最有可能是(
)A.帝國本土遭到阿拉伯人的攻擊 B.鼠疫的爆發使帝國人口銳減C.封君封臣制度造成了封建割據 D.遭到“教皇國”的激烈反抗【答案】B【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原因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公元6世紀(拜占庭帝國)。據所學知識可知,6世紀地中海沿岸爆發鼠疫,大量人口死亡,造成拜占庭帝國人口銳減一半,這種情況導致了查士丁尼被迫停止對外的征伐,B項正確;阿拉伯帝國建立的時間是632年,排除A項;封君封臣制度是西羅馬帝國滅亡后,西歐封建國家采取的政治制度,排除C項;“教皇國”與拜占庭帝國之間的戰爭發生在13世紀,排除D項。故選B項。12.《大國醫》是一部表現我國中醫的電視劇,在中央電視臺播出后獲得觀眾一致好評。在我國古代醫學著作中,被后世醫家譽為“萬世寶典”的是A.《傷寒雜病論》 B.《黃帝內經》C.《神農本草經》 D.《本草綱目》【答案】A【詳解】漢代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被譽為“萬世寶典”,A正確;B、C、D涉及的醫書均沒有“萬世寶典”的稱號,排除。13.宋熙寧八年春,吳地大疫,蘇軾在杭州建立很多病坊“以處疾病之人”,即臨時隔離處。宋熙寧九年,曾鞏任江南西路兵都鈐轄(武官名),“命縣、鎮、亭、傳,悉儲藥待求”,“以授病者民”。這說明,北宋政府解決疫病的方法有(
)①建立疫病救治機構②武官出任地方長官③提前做好藥物儲備④免收賦稅減輕負擔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答案】B【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面對吳地大疫,蘇軾建立病坊隔離感染疫病的人,曾鞏命各級地方官儲藥用以醫治病人等,說明北宋政府通過建立疫病救治機構,提前做好藥物儲備等方法解決疫病,說法①③符合題意,B項正確;蘇軾和曾鞏均為文官并非武將,材料并未體現北宋政府為解決疫病,免收賦稅減輕負擔,說法②④不符合題意,排除與之組合的ACD三項。故選B項。14.據載,中醫藥抗疫已經有近3000年的歷史,形成了獨特的理論體系。下列中國古代醫藥成就或著作屬同一人的是(
)A.“麻沸散”辨證施治 B.《千金方》《大醫精誠》C.“五禽戲”青蒿抗瘧 D.《唐本草》《黃帝內經》【答案】B【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正向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古代(中國)。據本題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結論是:《千金方》和《大醫精誠》是唐朝孫思邈的著作,B項正確;“麻沸散”(東漢華佗)、辨證施治(東漢張仲景),排除A項;“五禽戲”(東漢華佗)、青蒿抗瘧(東晉葛洪),排除C項;《唐本草》(唐朝政府頒布)、《黃帝內經》(成書于戰國至西漢),排除D項。故選B項。15.伊恩·莫蒂默在《歐羅巴一千年》中提到“19世紀的發明就在你的身邊”,“如果你想避開19世紀的發明,那你就只好赤裸地躲進灌木叢中去啦”。以下歷史事件發生于19世紀的是(
)①第一條地鐵線在倫敦問世②罐頭食品和家用冰箱普及③電梯發明和集中供暖推廣④巴氏消毒法廣泛應用到醫學領域A.②③ B.①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答案】B【詳解】本題是組合選擇題。時空是:19世紀(歐洲)。第一條地鐵線在倫敦問世是1863年,發生于19世紀,①符合題意,巴氏消毒法出現與1862年,在19世紀廣泛應用到醫學領域,④符合題意,①④符合題意,B項正確;罐頭食品和家用冰箱普及是在20世紀,②不符合題意;電梯發明和集中供暖推廣是在20世紀,③不符合題意,排除A、C、D項。故本題選B項。16.《素問·刺法論》中說“不相染者,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避其毒氣”,材料意在強調疫病防治的重點是(
)A.盡可能采用防范于未然的方法對待疾病 B.要重視控制傳染源和切斷傳播途徑C.疫病預防要順其自然 D.及時使用藥物控制疫病的惡化【答案】B【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目的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戰國時期(中國)。據本題材料“不相染者,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避其毒氣”,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意為體內的正氣都是運行著的,不可以存滯在體內的某個部位(特指胸膛),只要體內有正氣存滯的不流通現象就很容易被外邪所干,要避免接觸傳染源,所以材料意在強調疫病防治的重點是要重視控制傳染源和切斷傳播途徑,B項正確;材料強調的疫病防治重點是要重視控制傳染源和切斷傳播途徑,而不是采用防范于未然的方法對待疾病,排除A項;預防傳染性疾病不能順其自然,排除C項;材料中沒有關于“使用藥物控制疫病”的相關論述,排除D項。故選B項。17.在預防“新冠肺炎”的過程中,多地發布了“中醫藥防治方案”。中醫是中華民族的瑰寶,早在東漢時,“醫圣”張仲景就把疾病發生、發展過程中所出現的各種癥狀,根據病邪入侵經路、臟腑的深淺程度,患者體質的強弱,正氣的盛衰,以及病勢的進退緩急和有無宿疾(舊病)等情況,加以綜合分析,尋找發病的規律,以便確定不同情況下的治療原則。他的診療方法(
)A.確立了中醫辨證施治的基本法則 B.體現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規律C.說明傳統醫學理論體系較為嚴密 D.證明中華醫學長期處于領先地位【答案】A【詳解】據材料可知,張仲景辯證地分析病情并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診斷和治療,帶有辨證施治的特點,A項正確;材料中張仲景治救病人的原則和自然界沒有直接聯系,排除B項;材料表述的是張仲景個人的診治方法不能代表整個傳統醫學,也不能以此作為傳統醫學理論體系嚴密的依據,排除C項;材料反映中醫辨證施治的基本方法,與中醫地位無關,排除D項。故選A項。18.元朝回回人忽思慧,擔任太醫,撰寫了世界上最早的飲食衛生營養專著《飲膳正要》。該書卷一講各類食物禁忌;卷二講原料、飲料和食療;卷三講糧食、蔬菜、各種肉類和水果等。早年傳往日本,明清兩代曾多次翻印,廣為流傳。這反映出(
)A.蒙古人生活全面中原化 B.理學修身催生中醫養生C.元朝飲食文化豐富多彩 D.藥食同源觀念影響廣泛【答案】D【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元朝至明清(中國)。據材料可知,《飲膳正要》是世界上最早飲食衛生營養專著,其內容不僅講到食物禁忌問題,還強調食療,這體現出藥食同源的思想;據材料“早年傳往日本,明清兩代曾多次翻印,廣為流傳。”可知,藥食同源觀念影響廣泛,D項正確;《飲膳正要》是皇宮太醫的秘本,無法反映蒙古人整體生活,更無法體現出全面中原化,排除A項;中醫養生古已有之,并非到元朝以后才有,而且材料也無法體現出理學修身催生中醫養生,排除B項;飲食安全和文化多彩是不同概念,明清新物種引進后飲食更呈現豐富多樣性,排除C項。故選D項。19.2020年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中,醫學工作者積極采取中西醫結合的方式救治病人,充分證明了中醫的巨大魅力。為后世中醫臨床學奠定理論基礎的著作是(
)A.《傷寒雜病論》 B.《本草綱目》 C.《齊民要術》 D.《九章算術》【答案】A【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張仲景編著的《傷寒雜病論》奠定了后世中醫臨床學的理論基礎,A項正確;《本草綱目》涉及的主要是藥物知識,排除B項;《齊民要術》是農學著作,排除C項;《九章算術》是數學著作,排除D項。故選A項。20.疫病給人們帶來了巨大災難,但古人在疫病的防治上積累了大量經驗。下列有關中國古代醫學成就說法錯誤的是(
)A.春秋時期扁鵲已用“望聞問切”四診法診斷病情B.《黃帝內經》是一部重要的中醫基礎理論著作C.孫思邈著成臨床百科全書被后人尊稱為“藥王”D.針灸學建立于經絡學說基礎之上效果顯著簡便經濟【答案】A【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反向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根據所學扁鵲是戰國時期的名醫不是初秋時期,所以春秋時期扁鵲已用“望聞問切”四診法診斷病情,表述錯誤,但符合設問要求,A項正確;根據所學《黃帝內經》是一部重要的中醫基礎理論著作,表述正確,但不符合設問要求,排除B項;根據所學孫思邈著成臨床百科全書被后人尊稱為“藥王”,表述正確,但不符合設問要求,排除C項;根據所學針灸學建立于經絡學說基礎之上效果顯著簡便經濟,表述正確,但不符合設問要求,排除D項。故選A項。21.醫學的發展不僅與疾病有關,也與各地的經濟文化密切相關。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蓋倫是羅馬帝國時期的名醫,他倡導實證醫學,傾心于探索人體的結構,強調解剖學對于醫學的重要性,重視人體生理功能的闡釋。他奠定了解剖學與生理學的基礎。他的科學方法論具有重視實驗、強調疾病局部定位、重視邏輯推理的特點,對后世西醫學的發展影響深遠。《黃帝內經》總結了秦漢以前的醫學成就,系統地闡述人體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診斷、治療和預防等問題,并將當時天人相應、陰陽五行等哲學觀念運用于醫學之中,提出臟腑經絡、辨證治則、養生保健等學說,為中醫學此后的發展奠定了理論基礎。在其影響下,中國古代醫學呈現出不注重機體局部的結構與功能,而是注重從整體觀出發,宏觀研究人體的生理、病理動態變化。——摘編自邊海云《軸心時代東西方醫學比較研究》材料二:14世紀中葉,“黑死病”席卷歐洲,人口死亡率達到30%-50%。大批政府官員死亡,導致公共治安、法庭審判、甚至日常生活秩序陷入混亂狀態。勞動力減少了25%,傳統的谷物生產已經無利可圖,大量農田被改為牧場和草場用來養羊,很多封建主從經營傳統農業到經營商業性畜牧業。大批懂拉丁語的教授在瘟疫中死去,許多學校被迫放棄了拉丁語的教學,各國本土語言的地位得到了提高。死亡使人們一心靈受到了強烈震撼,追求現實享樂和歌頌人生成了新的社會觀念。為了阻止黑死病的傳播,威尼斯建立許多站點專門用來隔離從東方歸來的船員。在遠離城市的島上設立墓地埋葬因黑死痛而死的人,埋葬的深度要達到5英尺。歐洲各地紛紛出臺城市公共衛生法,組建市政健康委員會。到了16世紀在歐洲大部分中心城市,關注公共健康成了一種普遍的現象。這些醫學上的變化被稱為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次衛生革命”。——摘編自薛國中《黑死病前后的歐洲》等材料三:鴉片戰爭以后,各國傳教士將施醫散藥作為在中國布道傳教的主要方式,在中國開辦醫院、設立診所、翻譯西醫書籍和興辦醫學教育,西方醫學大規模傳入我國,至19世紀末形成了中醫學與西醫學并存的局面。李鴻章認為:“泰西醫學有專官、有學堂,西藥化學格物微眇、務盡實用,物性由尤中土醫工所束速者。”時人稱“西人東漸,余波蕩憾,侵及醫林,此又神農以后四千年來未有之奇變也”。在19世紀末,中醫界興起一股匯通中西醫的潮流。(1)依據材料一,比較古代中西醫學理論觀念和臨床方法的不同。(2)依據材料二結合所學分析黑死病給歐洲帶來了哪些變化?(3)結合材料三和所學知識,分析傳統醫學面臨“四千年未有之奇變”的背景。(4)以“應對挑戰——傳統醫學的變遷”為主題,對上表進行解讀。要求:提取信息充分;總結歸納準確、完整;解釋和分析邏輯清晰。【答案】(1)西方:理論上重視實證性、實驗方法和邏輯推理;臨床上注重解剖學、生理學與疾病的局部定位與治療。中國:理論上注重天人觀念和陰陽五行;臨床上注重辨證施治和整體性(系統性)治療。(2)人口大量死亡造成社會秩序混亂;勞動力減少,農業轉型推動商品經濟發展;宗教觀念受到沖擊,追求現世生活的觀念出現,有利于文藝復興的開展;民族語言得到發展;預防和治療疾病的努力推動公共衛生領域的進步;黑死病加速了歐洲向近代社會轉型。(3)背景:鴉片戰爭以后,西方列強打開中國大門,西方的科技文化對傳統的“中學”形成沖擊。外國傳教士的活動將西方近代醫學傳入中國,逐漸形成中西醫并存的局面,傳統醫學面臨嚴峻挑戰。(4)答題示例:隨著西方文化不斷的傳播發展,中國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多個領域發生了重大的改變。西方醫學在醫療制度、醫學研究、治療和藥物等方面居于優勢,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醫學也遭遇到挑戰。針對挑戰,如何吸收西方醫學優點適應社會需要成為中醫亟需解決的問題。近代以來,傳統醫學提出中西匯通的思想;中醫積極吸收西方醫學的優點,借鑒西方醫學彌補不足,開辦中醫學堂培養中醫人才;創辦學會并借鑒西方近代科學研究方法改造傳統醫藥理論和方法;仿效西醫藥物方法改良傳統醫藥。通過上述方式,傳統中醫在吸收西方近代醫學新知識新方法的過程中得到發展。近代中國傳統醫學的變遷反映了近代中國社會的巨變。面對近代文化的沖擊,傳統中醫在繼承、吸收的過程中艱難發展,對保存和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意義重大。【詳解】(1)依據材料文字“倡導實證醫學”、“科學方法論”、“重視實驗”、“重視邏輯推理”可知古代西方醫學在理論上重視實證性、實驗方法和邏輯推理;依據材料文字“奠定了解剖學與生理學的基礎”、“強調疾病局部定位”可知古代西方醫學在臨床上注重解剖學、生理學與疾病的局部定位與治療。中國:依據材料文字“天人相應、陰陽五行”可知古代中國醫學理論上注重天人觀念和陰陽五行;依據材料文字“辨證治則”、“注重從整體觀出發”可知古代中國醫學臨床上注重辨證施治和整體性(系統性)治療。(2)依據材料文字“人口死亡率達到30%-50%”可知,人口大量死亡造成社會秩序混亂;根據材料“大批政府官員死亡,導致公共治安、法庭審判、甚至日常生活秩序陷入混亂狀態”、“勞動力減少”、“封建主從經營傳統農業到經營商業性畜牧業”可知,勞動力減少,農業轉型推動商品經濟發展;根據材料“追求現實享樂和歌頌人生成了新的社會觀念”可知,宗教觀念受到沖擊,追求現世生活的觀念出現,有利于文藝復興的開展;根據材料“各國本土語言的地位得到了提高”可知,民族語言得到發展;根據材料“關注公共健康成了一種普遍的現象”可知,預防和治療疾病的努力推動公共衛生領域的進步;黑死病加速了歐洲向近代社會轉型。(3)背景:依據材料文字“鴉片戰爭以后,各國傳教士將施醫散藥作為在中國布道傳教的主要方式”可知,鴉片戰爭以后,西方列強打開中國大門,西方的科技文化對傳統的“中學”形成沖擊;根據材料“西方醫學大規模傳入我國”、“形成了中醫學與西醫學并存的局面”可知,外國傳教士的活動將西方近代醫學傳入中國,逐漸形成中西醫并存的局面,傳統醫學面臨嚴峻挑戰。(4)此題屬于開放型問題。首先,分析材料內容,根據材料“應對挑戰——傳統醫學的變遷”可得出隨著西方文化不斷的傳播發展,中國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多個領域發生了重大的改變;其次,結合相關史實,解讀相關信息,結合鴉片戰爭后西醫的傳播來分析。要注意史論結合,論從史出,表述成文,敘述完整,邏輯嚴密,條理清晰,緊扣論題。最后,對所論述的內容進行簡單的總結。2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
元代統治者認識到,為解除平民百姓的疾病之苦,必須從根本上抓起,培養一支醫德高尚、藝術高明的醫療隊伍。“世祖中統二年夏五月,太醫院使王獻言:醫學久廢,后進無所師授。竊恐朝廷一時取人,學非所傳,為害甚大。”乃遣副使王安仁授以金牌,往諸路設立醫學。生員擬免本身檢醫差占等役,俟其學有所成,每月試以疑,視其所對優劣,量加勸懲。后又定醫學之制,設諸路醫學提舉綱維之。”元代的地方醫學也叫三皇廟學。“三皇廟者,祠伏羲神農皇帝之神。自國都至于郡縣,皆立醫者之學,我國家之制也”。在醫藥管理方面,設置了“廣惠司”“回回藥物院”“御藥院”“御藥局”等機構,“廣惠司”和“回回藥物院”都是阿拉伯式的醫療機構。——摘編自王風雷《元代的醫學教育》(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元代醫藥改革的舉措。(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元代醫藥改革的意義。【答案】(1)舉措:設立地方醫學;定立醫學制度;設置醫學行政管理機構(或諸路醫學提舉);設置醫藥管理機構。(言之成理即可)(2)意義:擴大了元代醫學教育規模;促進了醫學人才的培養;加強了元代醫學學科的建設;有助于緩解百姓疾病之苦;加強了醫藥管理;加強了對阿拉伯醫學的研究。(任答4點,言之成理即可)【詳解】(1)舉措:由材料“‘世祖中統二年夏五月,太醫院使王獻言:醫學久廢,后進無所師授。竊恐朝廷一時取人,學非所傳,為害甚大。’乃遣副使王安仁授以金牌,往諸路設立醫學。生員擬免本身檢醫差占等役,俟其學有所成,每月試以疑,視其所對優劣,量加勸懲。后又定醫學之制,設諸路醫學提舉綱維之”可知,元代醫藥改革的措施是設立地方醫學,定立醫學制度,設置醫學行政管理機構——諸路醫學提舉;由材料“在醫藥管理方面,設置了‘廣惠司’‘回回藥物院’‘御藥院’‘御藥局’等機構”可知,元代醫藥改革的舉措還有設置醫藥管理機構。(2)意義:由材料“元代統治者認識到,為解除平民百姓的疾病之苦,必須從根本上抓起,培養一支醫德高尚、藝術高明的醫療隊伍”可知,元代醫藥改革擴大了元代醫學教育規模;由材料“乃遣副使王安仁授以金牌,往諸路設立醫學。生員擬免本身檢醫差占等役,俟其學有所成,每月試以疑,視其所對優劣,量加勸懲。后又定醫學之制,設諸路醫學提舉綱維之”及所學知識可知,元代醫藥改革促進了醫學人才的培養,加強了元代醫學學科的建設,有助于緩解百姓疾病之苦;加強了醫藥管理;由材料“‘廣惠司’和‘回回藥物院’都是阿拉伯式的醫療機構”可知,元代醫藥改革還加強了對阿拉伯醫學的研究。23.近代以來,西醫在中國沿海各大城市傳播較快,對中國社會產生一定影響。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鴉片戰爭以后,各國傳教士將施醫散藥作為在中國布道傳教的主要方式。在中國開辦醫院、設立診所、翻譯西醫書籍和興辦醫學教育,西方醫學大規模傳入我國,至19世紀末形成了中醫學與西醫學并存的局面。李鴻章認為:“泰西醫學有專官、有學堂,西藥化學格物微眇、務盡實用,物性則尤中土醫工所未逮者。”時人稱“西人東漸,余波憾蕩,侵及醫林,此又神農以后四千來未有之奇變也。”材料二
在19世紀末,中醫界興起一股匯通中西醫的潮流。醫學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實戰網絡管理員考試試題及答案
- 軟件設計師考試動手實踐訓練方法試題及答案
- 激勵幼兒積極參與的活動設計計劃
- 跨學科整合品德教育的路徑計劃
- 云計算與網絡安全試題及答案
- 2024年上海海事大學輔導員考試真題
- 2024年江蘇省醫療保障局下屬事業單位真題
- 2024年紹興市科學技術局招聘筆試真題
- 2024年內江師范學院選調工作人員筆試真題
- 行政法學歷年試題及答案回顧
- 2024年高考歷史復習試題匯編:材料分析題匯編(中國史+世界史)(教師卷)
- 2024年西藏中考英語試卷附答案
- 山東省青島市2024年小升初語文真題試卷及答案
- 變電站一鍵順控改造技術規范(試行)
- DL∕T 995-2016 繼電保護和電網安全自動裝置檢驗規程
- DL∕T 771-2014 發電廠水處理用離子交換樹脂選用導則
- 四川省德陽市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語文試題
- GB/T 2039-2024金屬材料單軸拉伸蠕變試驗方法
- DL-T684-2012大型發電機變壓器繼電保護整定計算導則
- 大學生勞動就業法律問題解讀-知到答案、智慧樹答案
- 藝術中國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2024年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