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學復習重點_第1頁
兒科學復習重點_第2頁
兒科學復習重點_第3頁
兒科學復習重點_第4頁
兒科學復習重點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單元緒論

一、小兒年齡分期及各期特點

根據解剖生理特點,一般將小兒時期劃分為七個年齡期:

(一)胎兒期:從受精卵形成到分娩,約40周(280天)。

受孕最初維的孕體稱為胚胎,8周后到出生前為胎兒。

胚胎期是機體各組織器官原基分化的關鍵時期,此時受到不利因素的影響可影響

胎兒各器官的正常分化,從而造成流產或各種畸形,故孕婦的保健必須從妊娠早

期開始。

胎兒期以組織器官迅速生長和功能漸趨成熟為主要特點,該期的營養完全依賴母

體。因此,母體的多種因素都直接影響胎兒的生長發育,并可導致死胎、流產、

早產或先天畸形的嚴重后果,因此一定要加強孕期的保健。

【真題庫】胚胎期指的是受孕后的(2002)

A8周以內B9周以內C10周以內D11周以內E12周

以內

(二)新生兒期:自出生后臍帶結扎開始到足28天(即4周)時。此期實際包含

在嬰兒期內。

例題:新生兒期是指從出生斷臍至足28天

新生兒機體發育尚未成熟,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較差,易受外界環境的影響而

發病,發病率高,死亡率也高,尤以第一周為高。

【真題庫】新生兒期保健的重點時間是生后1周內

[解析]:琳兒保健是兒童保健的重點,而生后1周內新生兒的保健是重中之重,

一周內發病率死亡率最高。

圍生期(圍產期):國內采用的定義是指胎齡滿坦囿(體重21000g)至出生后7

足天。這一時期從妊娠的晚期經分娩過程至新生兒早期,經受了巨大的變化,是

生命遭遇最大危險的時期。這一時期的死胎、死產和活產新生兒死亡率均較高。

圍生期的死亡率是衡量產科和新生兒科質量的重要標準,故必須抓好圍生期的保

健O

【真題庫】圍生期包括胎兒期一部分和嬰兒期一部分,國內普遍采用的定義是

胎齡28周至生后7天

[解析]:圍生期醫學實際上是界于兒科學和產科學間的交叉學科,一般指胎齡

28周至出生后不滿1周的胎兒與新生兒。

(三)嬰兒期(又稱乳兒期):出生后到滿1周歲。

此期是小兒生長發育最迅速時期(第一個高峰)。由于生長迅速,需要營養物質

較多,但消化功能尚未完善,易發生消化不良和營養缺乏,故應提倡母乳喂養,

指導合理喂養方法。又因嬰兒5-6個月后從母體獲得的抗體日漸消失,自身免疫

功能又未發育成熟,易患各種傳染病,應按時進行預防接種,積極預防各種傳染

病和感染性疾病。

【真題庫】小兒出生后生長發育最迅速的時期是嬰兒期

[解析]:小兒出生后第一年為生后的第一個生長高峰,尤以前三個月為著;(第

二年以后生長速度逐漸減慢,至青春期生長速度又加快,出現第二個生長高峰)。

【真題庫】體格發育最快的時期是嬰兒期

(四)幼兒期:1周歲至滿3周歲之前

此期小兒體格發育相對減慢,中樞神經系統發育加快,特別是活動能力增強,與

周圍環境接觸增多,故開發了智能,促進了語言和思維的發育,但識別危險的能

力不足,故應防止意外創傷和中毒。由于乳牙萌出和斷奶后食物種類的轉換,應

加強斷奶后的營養和喂養指導。又由于自身免疫力較低,而與外界接觸日益增多,

故仍應重視傳染病等預防工作。應著手進行生活習慣和衛生習慣的訓練。

【真題庫】幼兒期年齡的劃分應是1歲到3歲

(五)學齡前期:自3周歲到6周歲?7周歲入學前

此期體格發育速度又減慢,智力發育更趨完善,求知欲強,好奇、好問、好模仿,

此期小兒的可塑性較大,因此應注意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及生活習慣。此期機體

抗病能力逐漸增強,傳染病的發病率漸減,但由于活動范圍的擴大而生活經驗不

足,意外的創傷和中毒的機會增多,更應注意預防。此期免疫反應性疾病(如腎

炎、風濕熱等)開始增多,應重視這方面的防治工作。

【真題庫】智力發展的關鍵期在7歲前

[解析]:從出生至學齡前期,智力發育快、獨立活動范圍大,是性格形成的關鍵

時期。

(六)學齡期:從小學起(6?7歲)到青春期(13?14歲)開始之前

此期相當于小學學齡期,體格發育穩步增長,肌肉發育加強,動作比較精巧。大

腦皮質進一步發育,求知欲、理解、分析、綜合和學習能力大為增強,應在學校

和家庭教育中使他們在德、智、體幾方面得到全面發展。此期乳牙全部更換,故

要加強衛生指導,注意預防鵬齒和近視。

(七)青春期:從第二性征出現到生殖功能基本發育成熟、身高停止生長,年齡范

圍一般從10歲至20歲(女孩從11、12歲到17、18歲;男孩從13、14歲到18~

20歲o

最主要的特點是生殖系統迅速發育并漸趨成熟,第二性征日益明顯;體格發育(體

重、身高等)再次加速,出現第二次高峰。

但由于神經內分泌調節不夠穩定,有時易出現心理和精神行為方面的變化,故在

這一時期,除供給足夠的營養,加強體育鍛煉和道德品質教育外,故應重視和加

強青春期保健,進行青春期生理衛生和心理衛生知識的宣傳教育,使他們的身心

都能得以健康成長。

【真題庫】小兒體格發育的兩個高峰期是(2002,2003)

A青春期、學齡期

B學齡期、學齡前期

C青春期、幼兒期

D青春期、嬰兒期

E學齡期、新生兒期

答案:D(2002,2003)

[解析]:可參考第1題。在生后第一年即嬰兒期,是體格發育的第一個高峰;青

春期是兒童到成人的過渡期,受性激素等因素的影響,是第二個高峰。

第二單元生長發育

一、生長發育的規律

生長發育是小兒機體各組織、器官形態的增長和功能成熟的動態過程。生長指兒

童身體各器官、系統的長大;發育指細胞、組織、器官的分化與功能成熟。生長

是量,發育是質,生長發育是小兒機體的基本特征。了解小兒的生長發育,一方

面可用以判斷小兒生長發育有無異常;另一方面可用以指導小兒的保健、護理等

工作。

生長發育不論在總的速度或各器官、系統的發育順序上,都遵循一定的規律。

(一)生長發育是連續的、有階段性的過程

生長發育在整個兒童時期不斷進行,但其發育速度又因年齡而異,如體格方面,

嬰兒期是第一個生長高峰(尤其前三月更快),青春期出現第二個生長高峰,總

體講,年齡越小,體格增長速度就越快。

(二)生長發育的i般規律

生長發育遵循由上到下、由近到遠、由粗到細、由低級到高級,由簡單到復雜的

一般規律。

例題1:不符合小兒生長發育的一般規律的是

A.由上到下B.由遠到近C.由粗到細D.由低級到高級E.由簡單到復雜

答案B

例題2:不符合生長發育一般規律的是(2003)[zl]

A由下到上B由近到遠C由粗到細D由低級到高級

E由簡單到復雜

答案A

(三)各系統的發育速度不平衡小兒各系統的發育快慢不同,各有先后。如神經

系統發育是先快后慢,生殖系統發育是先慢后快,體格發育是快慢快,淋巴系統

發育在兒童期迅速,青春期達高峰(達190%)以后降至成人的水平。

(四)存在個體差異生長發育雖有一定的規律,但因一些因素影響(如:遺傳、

性別、環境、教養)存在著相當大的個體差異,個體差異一般隨年齡增長而顯著,

青春期差異較大。兒童的生長發育水平有一定的范圍,所謂的正常值不是絕對的,

必須考慮影響個體的不同因素,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

【真題庫】小兒生長發育的規律正確的是(2005)

A生長發育沒有一定的規律B各系統發育的速度不一致

C生長發育是量先增加后有質的變化D小兒體格的發育青春期最快

E體格發育有絕對的正常值

答案:B

二、體格生長

(一)體格生長的指標

體格發育是小兒發育的一個方面,主要表現在體重、身高、頭部、胸部、牙齒等

方面。

【真題庫】判斷小兒體格發育最常用的指標是

A動作發育能力B語言發育程度C智能發育水平D神經反射發育

E體重、身高、頭圍

答案:E

[解析]:體格生長常用指標:體重、身高(長)、頭圍、坐高(頂臀長)、胸圍、上

臂圍、皮下脂肪等。

1.體重體重為身體各器官、組織和體液的總重量,是體格發育尤其是近期營

養狀況的靈敏指標。臨床給藥、輸液也常根據體重計算用量。

例題:最能反映近期營養狀況的靈敏指標是(2003)[zl]

A身高B體重C頭圍D胸圍E牙齒答案:B

正常新生兒初生體重平均為3kgo

生理性體重下降:出生后第一周內由于哺乳量的不足、不顯性失水、排尿及排除

胎便,體重可以暫時下降3%?9%。隨后逐漸恢復和增長,生后第7T0日應恢

復出生時體重。如體重下降超過10%或第10天還未恢復出生體重,則為病理狀

態,應尋找病因。

生后前半年體重呈現第一個增長高峰:生后3個月體重約等于出生時體重的2

倍(6kg),一周歲時約為出生時3倍(9kg),2歲時約為出生時的4倍(12kg)。

計算公式:6-12個月齡:6kg+月齡X0.25(kg)

2-12歲:年齡又2+8(kg)

【真題庫】新生兒生理性體重下降發生在出生后

A第1周

[解析]:新生兒生后由于體內水分丟失較多,導致體重下降,約生后3-4日降

至最低點(小于出生體重的10%),生后第7T0日恢復到出生體重,稱生理性體

重下降。

例題:足月女嬰,母乳喂養,吸吮好,哺后安睡,生后4天體重下降7%,查體

反應好,面色紅潤,心肺(-),此嬰可能的原因是(2004)[zl]

E生理性體重下降

例題:新生兒出生后2?4天內生理性體重可下降(2006)[zl]

A.2%B.5%C.8%D.11%E.14%

答案:C

因個體差異,小兒體重可波動在10%范圍左右。低于15%以上,應考慮營養不

良。高于20%以上,應考慮營養過剩。

2.身高身高指頭頂至足底的長度,也是遠期營養狀況的重要指標,短期疾病

與營養狀況不易影響身高生長。身高的增長規律與體重相似。

正常新生兒出生時身長平均約為50cm。1周歲時約為75cm,其中前3月增長值

約等于后9月增長值。2周歲時約為85cm。身長的個體差異較大,若低于正常身

長平均數的30%以上,則為異常。

計算公式:2-12歲身高:年齡X7+70(cm)

【真題庫】1:生后第1年身高增長約(2004,2005)

A35cmB32cmC30cmD27cmE25cm

[解析]:生后第一年身長增長最快,約為25cm。

【真題庫】2:1~2歲幼兒1年中身高約增長(2004)

A5cmB7cmC10cmD12cmE13cm

解析:1歲時身長約75cm;第二年身長增長速度減慢,約10cm左右。

例題:2?12歲小兒平均身長(cm)推算公式是(2006)[zl]

A.年齡X7+75B.年齡X5+70C.年齡X6+77D.年齡X7+80

E.年齡X9+80

3.頭圍頭圈指經眉弓的上方、枕后結節繞頭一周的長度。頭圍反映顱骨與腦

的發育,胎兒期腦發育居全身各系統的領先地位。正常新生兒頭圍約為32-34cm,

前3月增長等于后9月的增長值(6cm),因此1歲時頭圍約46cm,到2歲約為

48cm,5歲時約為50cm,15歲時即與成人相近54cm?58cm。頭圍過大,常見于

腦積水;過小,可見于頭小畸形或大腦發育不全。

【真題庫】出生時新生兒的頭圍約(2004)

A35cmB34cmC30cmD25cmE.55cm

解析:出生時頭相對大,新生兒頭圍平均32?34cm。

例題:(120?121題共用備選答案)

A.36cmB.40cmC.46cmD.50cmE.56cm

2006-4-120.5歲兒童的頭圍約是D

2006-4-121.3個月齡嬰兒的頭圍約是B

【真題庫】(18~19題共用備選答案)(2004)

A36cmB40cmC46cmD50cmE56cm

18出生時新生兒身長平均是答案:D

191歲時小兒的頭圍約是答案:C

例題:3個月小兒按公式計算其身高、頭圍約是(2003)

A55cm,38cmB60cm,40cmC65cm,42cmD.70cm,

44cm

E75cm,46cm

[解析]:出生時身長平均為50cm,前3個月身長增長約11?12cm,因此3個

月時身長約60cm;出生時頭圍平均32?34cm,第一年前3個月頭圍的增長6cm,

即為40cm。

【真題庫】5歲小兒按公式計算身高、體重及頭圍約是(2003)

A90cm、12kg、44cmB95cm、14kg、46cm

C100cm>16kg、48cmD105cm>18kg、50cm

E110cm>20kg、52cm

[解析]:2T2歲:體重(kg)=年齡(歲)X2+8

2T2歲:身長(cm)=年齡(歲)X7+70(cm)

【真題庫】一小兒體重9kg,身高75cm,姬46cm,此小兒的年齡是(2003)

A9個月B1歲C2歲D2歲半E3歲

[解析]:1歲時身長約75cm;7?12月齡嬰兒體重(kg)=6十月齡XO.25kg

例題:正確測量頭圍的方法是(2001)[zl]

A將軟尺繞頭部一周測量最大周長B將軟尺緊貼頭皮沿枕骨及眉弓繞頭一

C將軟尺緊貼頭皮沿枕骨結節最高點及眉弓一周

D將軟尺緊貼頭皮沿枕骨結節最高點及眉弓上緣一周E以上都不是

4.胸圍胸圍指沿乳頭下緣平繞胸一周的長度,反映胸廓、胸背肌肉、皮下脂

肪及肺的發育程度。胸圍初生時比頭圍小1?2cm,約32cm;1周歲時與頭圍相

等,約46cm,以后則超過頭圍。

【真題庫】小兒頭圍與胸圍大致相等的年齡是(2002)

A6個月B1歲C1.5歲D2歲E2.5歲

例題:1周歲小兒的胸圍應約為

A.34cmB.38cmC.42cmD.46cmE.50cm

(二)骨骼的發育

1.囪門前鹵為額骨和頂骨邊緣形成的菱形間隙,出生時為1.5cm?2.0cm(兩

對邊中點連線)。一般在生后2?3個月隨頭圍增大而略增大,6個月后則逐漸骨

化而變小,1T.5歲時閉合。

【真題庫】正常小兒前I為閉合最晚的年齡是

A10個月B1歲半C1歲8個月D2歲半E3歲

【真題庫】小兒前鹵閉合的時間是(2005)

A.4?18月B.9?11月C.12?18月D.19?24月E.25?30月

[解析]:前囪1-1.5歲閉合。

前因閉合過早見于頭小畸形,閉合過遲見于佝僂病、克汀病和腦積水等。前因飽

滿、緊張、隆起,表示顱內壓增高,是嬰兒腦膜炎、腦炎或腦積水等重要體征之

前鹵凹陷常見于脫水或極度消瘦患兒。后囪一?般于生后6周?8周閉合。顱

骨骨縫一般于生后3個月-4個月閉合。

2.脊柱的發育出生后的第一年脊柱增長比下肢快,以后則落后于下肢。新生

兒時脊柱僅輕微后凸,3月抬頭時形成頸椎前凸,形成脊柱的第一個彎曲;6月

會坐形成胸椎后凸,形成脊柱的第二個彎曲;1歲會走,形成腰椎前凸,為脊柱

的第三個彎曲;脊柱3個彎曲的形成,有利于身體的平衡。6—7歲時這3個脊

柱自然彎曲才被韌帶所固定。故要注意兒童坐、立、行走的姿勢,以保證兒童脊

柱正常的形成。

3.長骨骨化中心的發育長骨的生長與成熟與體格生長有密切的關系。通過X

線檢查長骨干斷端骨化中心出現的時間、形態變化、數目多少和干箭端融合時間,

可判斷骨發育情況及骨齡。一般攝左手X線片,腕部出生時無骨化中心,其出生

后的出現次序為:頭狀骨、鉤骨(3個月左右);下梯骨飾(約1歲);三角骨(2—

2.5歲);月骨(3歲左右);大小多角骨(3.5—5歲);舟骨(5—6歲);下尺骨

僑(6—7歲);豆狀骨(9一10歲)。10歲出齊,共10個,2—9歲腕部骨化中心

的數目約為小兒的歲數加1。

【真題庫】一男嬰,體重7.5kg,身長66cm,頭圍44cm左腕骨骨化中心2

個。此嬰兒可能的月齡是

A4個月B5個月C6個月D8個月E12個月

[解析]:出生體重為3kg,3個月時為6kg,1歲時為9kg。因此該小兒年齡介

于3個月至1歲之間。選用公式6-12個月齡體重=6kg+月齡X0.25(kg)。

7.5=6kg+月齡X0.25,月齡=6

兒童體重、身高估算公式是每年必考的內容?。?!

總結于下:

>6-12個月齡體重=6kg+月齡X0.25(kg)

>2-12歲體重=年齡X2+8(kg)

>2-12歲身高=年齡X7+70(cm)

(三)牙齒發育牙齒可分為乳牙及恒牙兩類。乳牙多于生后6個月?8個月開始

萌出,最早4個月,如12個月尚未出牙者可視為異常,2歲?2.5歲時出齊,共

20個。2歲以內乳牙總數可按月齡減4?6推算。

【真題庫】1.乳牙最晚于何時出齊

A1.5歲B2歲C2.5歲D3歲E3.5歲

【真題庫】2,一正常小兒身高90cm,前鹵門已閉,頭圍48.5cm,乳牙20

枚,血壓是86/55mmHgo此小兒的年齡最大的可能是(2005)

A.1歲半B.2歲C.3歲D.4歲E.5歲

[解析]:IT.5歲前囪閉合,2-2.5歲乳牙出齊,故該小兒應至少2歲。再根據

身高公式:2-12歲身高=年齡X7+70(cm),則該小兒最大可能為3歲。

【真題庫】3.小兒乳牙共有(2006)[zl]

A.16枚B.18枚C.20枚D.22枚E.24枚

恒牙的骨化則從新生兒時開始,6歲左右萌出第一磨牙,7?8歲開始按乳牙萌

出的順序先后逐個脫落代之以恒牙。約14歲時全部換齊,共28個。18歲以后

第三磨牙出現(有終生不出者),出齊后則為32個牙齒。

【真題庫】恒牙骨化開始的年齡是(2004)

A新生兒B1歲C2歲D3歲E4歲

出牙是一個生理過程,一般無特殊反應。但有的也可出現暫時性流涎、睡眠不安

及低熱等癥狀。佝僂病、營養不良,呆小病及先天愚型等患兒出牙延遲、牙質欠

佳。

(四)運動功能運動功能發育一般規律是:由上而下,由近及遠,由不協調到

協調,由粗到精細、準確、靈巧。

大運動:3-4月抬頭,6月獨坐,8月坐穩并會爬,9月獨站,1歲會走,2歲會

雙腳并跳;

細動作:3-4月玩手,6-9月大把抓,9T2月拇食抓握,12T5月用匙、亂涂畫,

18月搭積木,2歲疊6-7塊積木、會翻書。

【真題庫】關于小兒運動發育的一般規律,錯誤的是(2000)[zl]

D由簡單到復雜E由精細到粗糙

【真題庫】(24?25題共用題干)(2005)

一嬰兒能獨坐,并坐得很穩,但不會爬,能無意識地發出復音,認識生熟人,不

能聽懂自己的名字。

24.此小兒的年齡最大可能是

A.5個月B.6個月C.7個月D,8個月E.9個月

[解析]:解題切入點為“坐很穩,但不會爬”。正常小兒6月能獨坐,8月坐穩

并會爬,該小兒介于兩者之間,因此選7月。

(五)語言的發育;語言是人類特有的高級神經活動,是表達思維和意識的一種

方式,與智能關系密切。語言的發育必須具備正常的發音器官、聽覺和大腦語言

中樞,與周圍人的交往促進了語言的發育。

新生兒已會哭鬧,2月發喉音,3-4個月咿呀發音并能笑出聲,5月發元音,6-7

月發輔音,8T0月學發音說話,12月會叫“爸爸”“媽媽”。2歲指出簡單的人、

物名,3歲能說有2-3個字組成的句子,4歲能講述簡單故事情節。

【真題庫】1.小兒語言發育三個階段的順序是

A發音、理解、表達

[解析]:舉例一新生兒已會哭叫,以后咿呀發音;6月齡時能聽懂自己的名字;

12月齡時能說簡單的單詞,所以是發音、理解、表達順序。

【真題庫】2.小兒有牙18個,會用湯匙吃飯,能說2-3字拼成的短語,其年齡

A1歲B1歲半C2歲D2歲半E3歲

[解析]:2歲時能指出簡單的人、物名和圖片,而到2.5-3歲時兒乎能指認許

多物品名,并說有2?3個字組成的短語;乳牙(20個)約于2.5歲時乳牙出齊。

綜合題目

【思路】:先找生長量化數據(體重、身高為主,頭圍、骨骼、牙齒為輔),

佐證發育功能指標(運動、語言、社會性表達)

【真題庫】(20~21題共用題干)(2004)

一正常小兒身高80cm,前囪已閉,頭圍47cm,乳牙16枚,能用簡單的語言表

達自己的需要,對人、事有喜樂之分。

20題:此小兒的年齡最可能是

A1歲B1歲半C2歲半D3歲E3歲

[解析]:1歲身長約75cm;2歲身長85cm。1歲時頭圍約為46cm,2歲頭圍48cm;

前鹵1-1.5歲閉合,乳牙2-2.5歲出齊。

21題:按公式計算此小兒的體重約是

A15kgB13.5kgC12kgD10.5kgE9kg

[解析]:1歲小兒體重9kg,2歲小兒體重12kg。1.5歲為1歲和2歲的年齡中

點,體重取9與12的平均值10.5kg。

【真題庫】(8~9題共用題干)(2002,2003)

一小兒身高85cm,前囪已閉,頭圍48cm,乳牙20枚,已會跳并能用簡單的語

言表達自己的需要,對人、事有喜樂之分。

8題:此小兒的年齡最大的可能是

C2歲

[解析]:1歲時身長約75cm,2歲時身長約85cm;1歲頭圍46cm,2歲頭圍48cm;

2-2.5歲乳牙出齊;2歲會雙腳并跳。

9題:按公式計算此小兒的體重約是

C12kg

解析:2-L2歲體重(kg)=年齡(歲)X2+8

第三單元兒童保健

一、兒童保健與疾病預防

計劃免疫是根據小兒的免疫特點和傳染病發生的情況制定的免疫程序,此程序可

提高人群的免疫水平,達到控制和消滅傳染病的目的。

按照我國衛生部的規定,嬰兒必須在1歲內完成卡介苗,脊髓灰質炎三型混合疫

苗,百日咳、白喉、破傷風類毒素(稱百白破三聯針),麻疹減毒疫苗和乙型肝

炎病毒疫苗等五種疫苗的接種(預防七病),此外,根據流行地區和季節進行乙型

腦炎疫苗(1歲以上接種2次間隔7?10天,以后每年加強一次)、流腦疫苗、風

疹疫苗、流感疫苗、甲型肝炎病毒疫苗等的接種(表

表12-3-1

年齡出生1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

卡介苗皮內

乙肝10ug5ug5ug

脊髓灰質1#1#1#

百白破0.5c0.5c0.5c

Ccc

麻疹0.2c

c

【真題庫】1.在我國,1歲內小兒需完成的基礎計劃免疫中,不包括下列中哪項

A卡介苗B脊髓灰質炎疫苗C麻疹疫苗D百日咳-白喉-破傷風混

合疫苗E乙型腦炎疫苗

[解析]:我國1歲內小兒需完成的基礎計劃免疫包括卡介苗、乙肝疫苗、脊髓

灰質炎疫苗、百日咳-白喉-破傷風混合疫苗、麻疹疫苗。

【真題庫】2.關于預防接種的初種時間,哪項是正確的

A2個月時開始接種脊髓灰質炎疫苗B2個月后接種卡介苗

C4~5個月時接種麻疹疫苗D6~8個月時接種乙型腦炎疫苗

E1歲后開始接種百白破混合疫苗

[解析]:疫苗初種時間是:出生時:卡介苗、乙肝疫苗;2個月:脊髓灰質炎疫

苗;3個月:百白破混合疫苗;8個月:麻疹疫苗。乙腦疫苗適用于8月以上兒

童,可在1歲時接種。

【真題庫】(3飛題共用備選答案)

A卡介苗

B乙型腦炎疫苗

C麻疹疫苗

D脊髓灰質炎疫苗

E百日咳-白喉-破傷風混合疫苗

在下列各年齡時,應進行的預防接種的初種制劑分別是

3.初生時

答案:A

4.生后2~4個月時答案:D

5.生后3~5個月時答案:E

6.生后8個月時答案:C

[解析]:疫苗初種時間是:出生時:卡介苗、乙肝疫苗;2個月:脊髓灰質炎疫

苗;3個月:百白破混合疫苗;8個月:麻疹疫苗。

【真題庫】7不屬于1歲以內嬰兒計劃免疫的是(2002)

A脊髓灰質炎疫苗B肺炎鏈球菌疫苗C麻疹疫苗D百日咳疫苗

E乙肝疫苗

答案:B(2002)

【真題庫】8我國規定1歲內必須完成的計劃免疫是(2003,2004)

A麻疹疫苗B乙腦疫苗C流腦疫苗D流感疫苗E甲型肝炎疫

2006-4-097.7個月嬰兒,醫院出生,根據其免疫特點和傳染病發生的情況,完

成計劃免疫和預防接種應不包括

A.卡介苗B.脊髓灰質炎減毒糖丸活疫苗C.百白破三聯針D.乙肝疫苗。

E.麻疹減毒活疫苗

答案E

[解析]:麻疹疫苗初種在8個月時進行。

第四單元營養和營養障礙疾病

第一節營養基礎

一、能量

合餐的嬰幼兒這部分損失約占進食食物量的10%,即每日損失能量33?

46kJ(8-llkcal)/kg,當有腹瀉或胃腸道功能紊亂時可成倍增加。

以上五方面的總和為機體所需的總能量。年齡越小相對地總能量需要越大,1歲

以內嬰兒總能量約需460kJ(U0kcal)/(kg-d),以后可按每3歲減去

42kJ(10kcal)簡單估計,約到15歲時達成人需要量250kJ(60kcal)/(kg?d)。

【真題庫】1.1歲以內嬰兒總能量約需每日每公斤體重(2003)

A80kcalB90kcalC100kcalD110kcalE120kcal

【真題庫】2.不屬于嬰兒總熱量分配的是(2001)

A.基礎代謝B.生長發育C.食物特殊動力作用D.思維活動E.排泄損失

【真題庫】3.嬰兒期每日熱量及水的需要約是(2002)[zl]

A460kj/kg,150ml/kg

[解析]:1歲以內嬰兒總能量約需460kJ(110kcal)/(kg-d);水需要量為

150ml/(kg?d),以后每3歲約減少25ml/(kg?d)□

【真題庫】4.5歲小兒每日每公斤所需總熱量是(1999)[zl]

A400kJ(100kcal)B460kJ(110kcal)C500kJ(120kcal)

D540kJ(130kcal)E580kJ(140kcal)

[解析]:1歲以內嬰兒總能量約需460k量HOkcal)/(kg?d),年齡越小相對地

總能量需要越大,以后可按每3歲減去42kJ(10kcal)簡單估計。

在安排小兒飲食時尚應考慮主要供能營養素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之間的比

例必須合宜,一般以總能量的8%?15%來自蛋白質,30%?35%來自脂肪,

50%?60%來自碳水化合物最為合適。年齡越小蛋白質供給量相對越多。

二、蛋白質

蛋白質是構成人體組織細胞的重要成分,也是保證生理功能的物質基礎,當攝入

能量不足時也用作供能,故應攝入充足的其他供能營養素以節約蛋白質供組織增

長和修復之用。嬰幼兒期由于生長發育旺盛,處于正氮平衡,需要的蛋白質相對

較年長兒和成人為多。乳類和蛋類蛋白質具有最適合構成人體蛋白質的必需氨基

酸配比,其生理價值最高,動物蛋白質優于植物蛋白質。

三、脂肪

脂肪由甘油和脂肪酸組成,是主要供能營養素,也是人體組織和細胞的重要成分。

某些脂肪酸人體不能合成,需依賴食物供應,稱必需脂肪酸,對嬰幼兒生長發育

十分重要。植物油含必需脂肪酸較動物脂肪為多。脂肪組織是體內儲能主要形式,

又具保暖、隔熱作用和保護臟器、關節等組織的功能。嬰幼兒的脂肪需要量為

4g?6g/(kg?d),6歲以上減為2g?3g/(kg?d),嬰幼兒每日總能量應有30%?

35%來自脂肪,而必需脂肪酸供能占總能量的1%?3%,不能低于0.5%。

四、碳水化合物

人體能量大半來自碳水化合物(糖類),碳水化合物經消化吸收后最終都分解為葡

萄糖,作為機體能量來源,或轉化為糖原或體脂儲存。一部分與蛋白質或脂肪結

合組成糖蛋白或糖脂,為體內重要物質,核糖及脫氧核糖是組成核酸的重要成分。

糖類所供給的能量為總能量的45%(嬰兒)?60%(年長兒),一般占50%。三種

產能營養素蛋白質、脂肪和糖類之間應有一定比例,按供熱能計算,嬰兒和1?

4歲:蛋白質占15%、脂肪占35%、糖類占50%。

【真題庫】嬰幼兒按供熱能計算,三種產能營養素蛋白質、脂肪和糖類之間正確

的比例是

E.蛋白質占15%,脂肪占35%,糖類占50%

4歲以上:蛋白質占10%、脂肪占30%、糖類占60%,以適應不同年齡小兒生

理所需。因:①總能量(主要來自糖和脂肪)供給充分,可對蛋白質起庇護和節約

作用,使攝入的蛋白質少供能以保證組織的新生和修補;②供給糖不足而脂肪較

多,則脂肪氧化不全,產生大量酮體,易發生酮癥、酸中毒;。③糖過多而蛋白

質未達需要量,則能量已夠而蛋白質不足,呈負氮平衡,小兒虛胖,甚至免疫力

低下,易發生感染;④若能量供應不足,雖供給充裕的蛋白質,仍可發生負氮平

衡,小兒消瘦,肝腎負擔加重,能耗增加,因蛋白質特殊動力作用大;⑤若能量

與蛋白質供給量均不足,脂肪、蛋白質首先供能,負氮平衡更明顯,很快發生營

養不良,故在膳食安排時必須合理處理三種供能營養素的比例,使其發揮最佳作

用。

五、維生素與礦物質

這兩類營養素雖不能供能,但參與酶系統活動或作為其輔酶,對調節體內各種代

謝過程和生理活動、維持正常生長物育極其重要。維生素需要量雖極小,但大多

數不能在體內合成,必須由食物中獲得。維生素可分為脂溶性(維生素A、D、E、

K)及水溶性(B族和C)兩大類。

六、水

水為維持生命的重要物質,體內一切生化、生理過程都需要水。嬰兒體內水分占

體重的70%?75%,較成人(60%?65%)為高。年齡越小相對需水量越大,食

物量多、蛋白質與無機鹽含量高者需水增多。水的來源絕大部分來自飲用水及食

物中含的水分,體內組織代謝及食物氧化過程中也可產生水,稱內生水,混合膳

食約418kJ(100kcal)產生水12mlo

【真題庫】每100kcal熱量的混合膳食產生的內生水是(2003)

A8mlB10mlC12mlD14mlE16ml

[解析]:水主要由飲用水和食物中獲得;組織代謝和食物在體內氧化過程也可

產生一部分水(lOOkcal約可產生12g水)。

第二節嬰兒喂養

一、母乳喂養

母乳是嬰兒(尤其是6個月以下的嬰兒)最適宜的食物,應大力提倡母乳喂養,宣

傳母乳喂養的優點。

(一)母乳成分及量

母乳可分為初乳、過渡乳、成熟乳和晚乳。按世界衛生組織的規定:①初乳

般指產后4天內的乳汁,質略稠而帶黃色,含脂肪較少而球蛋白較多,微量元素

鋅、白細胞、SIgA等免疫物質及生長因子、牛磺酸等都比較多,對新生兒生長

發育和抗感染十分重要;②過渡乳是產后5?10天的乳汁,含脂肪最高,蛋白

質與礦物質逐漸減少;③成熟乳為第11天?9個月的乳汁;④晚乳指10個月

以后的乳汁,量和營養成分都漸減少。

(二)母乳喂養的優點

1.對孩子好:

(1).營養豐富,易于消化吸收,蛋白質、脂肪和糖的比例適當。

①蛋白質總量雖較少,但其中白蛋白多而酪蛋白少,故在胃內形成凝塊小,易被

消化吸收;含優質蛋白質、必需氨基酸及乳糖較多,有利于嬰兒腦的發育。

②含不飽和脂肪酸的脂肪較多,供給豐富的必需脂肪酸,脂肪顆粒小,又含較多

解脂酶,有利于消化吸收;

③乳糖量多,可促進腸道乳酸桿菌生長;

④含微量元素如鋅、銅、碘較多,鐵含量雖與牛乳相同,但其吸收率卻高于牛

乳5倍,故母乳喂養者貧血發生率低;鈣磷比例適宜(2:1),易于吸收,較少發

生佝僂病;但維生素D和K含量較低,故鼓勵戶外活動,乳母適當補充維生素K。

⑥含較多的消化酶如淀粉酶、乳脂酶等,有助于消化。

【真題庫】1.母乳喂養兒糞便中主要的細菌是(2002)

A大腸桿菌B腸鏈球菌C副大腸桿菌D變形桿菌E乳酸桿菌

【真題庫】2.關于母乳營養素的特點,下列哪項是錯誤的

A蛋白質生物價值高,且酪蛋白含量較少B不飽和脂肪酸較多

C乳糖含量高,且以乙型乳糖為主D維生素K含量較低

E含礦物質鋅、銅、碘較低

[解析]:(1)母乳含微量元素鋅、銅、碘等礦物質較高,是母乳的優點。(2)

解題技巧:此題也可用排除法,A、B、C、D都正確,故選E。

(2).母乳緩沖力小,不影響胃液酸度,有利于消化酶發揮作用。

(3).母乳具有增進嬰兒免疫力的作用。①含有slgA,尤以初乳中為高,起抗感

染和抗過敏作用。此外母乳中尚有少量IgG和IgM抗體,B及T淋巴細胞,巨噬

細胞和中性粒細胞,也有一定免疫作用;②含有較多的乳鐵蛋白可抑制大腸桿菌

和白色念珠菌的生長;③其他如雙歧因子可促進雙歧桿菌、乳酸桿菌生長,抑制

大腸桿菌,減少腸道感染。

(4).乳量隨小兒生長而增加,溫度及泌乳速度也較合宜,兒乎為無菌食品,簡

便又經濟。

(5).母親自己喂哺,有利于促進母子感情,密切觀察小兒變化,隨時照顧護理。

2.對母親也好:

產后哺乳可刺激子宮收縮,促使母親早日恢復;哺乳期推遲月經復潮,不易懷孕,

有利于計劃生育;哺乳母親亦較少發生乳腺癌、卵巢癌等。

【真題庫】母乳喂養的優點應除外(2005)[zl]

A三大物質比例適宜B含很多的抗感染物質

C鈣磷的含量比例適宜(2:1)D維生素D含量高E容易消化吸收

(三)喂養方法

1.時間目前主張盡早開奶,既可防止新生兒低血糖又可促進母乳分泌。產后

母嬰同室,按需哺乳,不宜過早加喂牛奶或乳制品,以后根據小兒睡眠規律可每

2~3小時喂1次,逐漸延長到3~4小時1次,夜間逐漸停1次。每次哺乳15~

20分鐘,根據吸吮能力及生活能力的不同,適當延長或縮短每次哺乳時間,以

吃飽為準。

2.方法為了使乳房盡量排空,以刺激乳汁分泌,每次喂哺時應吸空一側乳房,

再另一-側,下次喂哺則從未吸空的?側開始,使每側乳房輪流吸空,否則多量乳

汁存留在乳房內,抑制母乳分泌,使乳量逐漸減少。哺乳時應將乳頭和大部分乳

暈送入嬰兒口,使嬰兒口與乳房含接良好,吸吮才有效,并可預防乳頭破裂。

(四)斷奶

隨小兒年齡增長,母乳的量和質逐漸不能滿足小兒所需,而小兒消化吸收功能也

漸臻成熟,乳牙萌出,咀嚼能力增強,已可適應半固體和固體食物,故自4?6

個月起可添加一些輔助食品,以補充小兒營養所需,又為斷奶作準備。在增加輔

食同時逐漸減少哺乳次數,一般于12個月左右可完全斷奶,母乳量仍多者也可

延至1.5?2歲,但切忌驟然斷奶,以免因小兒不適應其他食品而引起攝食量突

然減少,甚至發生營養不良。

二、人工喂養

4個月以內嬰兒由于各種原因不能進行母乳喂養,完全采用配方奶或其他獸乳

(如牛乳)喂養嬰兒,稱為人工喂養。但不要輕易放棄母乳喂養,應盡量鼓勵母

乳喂哺至少到4個月,尤其要強調讓新生兒吃到最初1周內的初乳。

(一)常用乳制品及其調配方法可根據當地習慣與條件選用動物乳,牛乳為最常

用者。

1.牛奶特點

(1).營養素比例不當

/乳糖含量低,主要為甲型乳糖,有利于大腸桿菌生長。

/牛奶蛋白質含量雖較人乳為高,但以酪蛋白為主,在胃內形成凝塊較大,不

易消化;氨基酸比例不當;

,脂肪以飽和脂肪酸為多,脂肪球大,又無溶脂酶,消化吸收較難。牛乳所含

乳糖較人為少,故喂食時最好加5%?8%的糖。

/牛奶含鋅、銅較少,含鐵量雖與人乳相仿,但其吸收率僅為人乳的1/5。

(2).腎負荷重礦物質成分較高,加重腎溶質負荷,不利于新生兒、早產兒及腎

功能較差的嬰兒。

(3).缺乏免疫因子這是牛乳與人乳的最大區別,牛乳喂養兒易患感冒。

【真題庫】母乳與牛乳相比,營養豐富,易于消化,是因為母乳中(2004)

[zl]

A蛋白質含量高B含酪蛋白多C含白蛋白多D含飽和脂肪酸多

E含甲型乳糖高

2.牛奶制品

①全脂奶粉:是將鮮牛奶濃縮、噴霧、干燥制成,按重量1:8或按體積1:4加開

水沖調成乳汁,其成份與鮮牛奶相似;

[真題庫】全脂奶粉加開水沖調,使其成分與鮮牛奶相似,其容積比應是(2005)

[zl]

A1:1B1:2C1:4D1:6E1:8

答案:C

②蒸發乳:是鮮牛奶經蒸發濃縮到一半容量,高溫消毒,裝罐保存,加等量開水

即成全脂牛奶;

③酸奶:鮮牛奶加乳酸桿菌,或稀鹽酸、乳酸、檸檬酸制成,其凝塊細,酸度高,

易于消化吸收;

④嬰兒配方奶粉:全脂奶粉經改變成分使之接近人乳,適合于年幼嬰兒喂養,市

售配方奶粉調配重量比均為1:7。

⑤甜煉乳、麥乳精等因含糖太高不宜作為嬰兒主食。

【真題庫】牛奶制品中,不宜作為嬰兒主食的是

A.全脂奶粉B.蒸發乳C.酸奶D.甜煉乳E.配方奶粉

答案:D

3,牛乳量計算法

嬰兒每日牛乳需要量個體差異較大,可根據具體情況增減。一般按每日能量需要

計算:

嬰兒每日需能量0.4~0.5MJ(100-120kcaI)/kg,需水分1501nl/kg

100ml含8%糖的牛乳約供能量0.4MJ(100kcal),其中牛乳100ml供能

0.29MJ(70kcal),糖8g供能0.13MJ(32kcal)

故嬰兒每日需8%糖牛奶100?170ml/kg。

全日奶量可分為5次喂哺,一般小兒全日鮮牛奶量以不超過800ml為宜,能量供

應不夠時可增補輔助食品。

【例工一個3個月嬰兒,體重5kg,每日需喂8%糖牛奶量為550nli(550ml鮮牛

奶,44g蔗糖),每日需水750ml,除牛乳外尚需分次供水200ml。

【真題庫】1.男,3個月。健康嬰兒。體重5kg,用牛奶喂養,一般每天應

給予8%糖牛奶和另給水分的量分別是(2002)

A450ml和200mlB500ml和300mlC550ml和200ml

D600ml和100mlE.650ml和200ml

[解析]:嬰兒新陳代謝旺盛,水的需要量相對較多,為150ml/(kg.d),幅

每3歲減少約25ml/(kg.d)o

【真題庫】2.含8%糖的牛奶100ml約供能量

A.80kcalB.100kcalC.120kcalD.140kcalE.160kcal

答案:B

5個月嬰兒,體重6kg,按計算人工喂養時每日需含糖8%的牛奶約(2004)【zl】

A500mlB550mlC600mlD660mlE700ml

【真題庫】3.乳兒每日水的需要量是(2001)[zl]

A170ml/kgB150ml/kgC120ml/kgD100ml/kgE

80ml/kg

2.羊奶其成分與牛奶相仿。但其葉酸含量極低,維生素即少,故羊乳喂養者應

添加葉酸和維生素B⑵則可引起巨幼紅細胞性貧血。

(二)代乳品以大豆為主的代乳品,其營養價值較以谷類為主的好,因大豆含蛋

白質量多質優,氨基酸譜較完善,含鐵亦較高,但脂肪和糖較低,供能較少,鈣

也少。制備時補足其所缺成分,可作3?4個月以上嬰兒的代乳品,對3個月以

下嬰兒最好不用豆類代乳品,因不易消化。

三、輔導食品的增加

不論母乳喂養、人工喂養或混合喂養嬰兒,都應按時添加輔食。

(~)添加輔助食品的原則①從少到多,使嬰兒有一個適應過程;②由稀到稠;

③從細到粗;④習慣一種食物后再加另一種,不能同時添加兒種;⑤應在嬰兒健

康、消化功能正常時添加。

(-)添加輔助食品的順序根據小兒生長發育所需及消化吸收功能的成熟情

況,按月齡順序增加各類輔食,見表12-4-1。

表12-4T增加輔食順序

月齡添加輔食

1?3個月菜湯、水果汁、維生素A、D

4?6個月米湯、米糊、稀粥、蛋黃、魚泥、菜泥、豆腐

7?9個月粥、爛面、碎菜、蛋、魚、肝泥,肉朱、餅干、饅頭片等

10?12個月粥、軟飯、掛面等,豆制品、碎菜、碎肉等

【真題庫】對廣2個月嬰兒,以下哪項不宜作為輔食

A鮮果汁B青菜汁C米湯D代乳粉E蛋黃

[解析]:4-6個月齡的嬰兒體內貯存鐵消耗已盡,需補充鐵營養如蛋黃等。

第三節蛋白質-熱能營養不良

蛋白質-熱能營養不良是因缺乏能量和(或)蛋白質所致的一種營養缺乏癥.主要

見于3歲以下嬰幼兒。其臨床特征為體重下降,漸進性消瘦或水腫,皮下脂肪減

少,常伴有各器官不同程度功能紊亂。臨床上分為:以能量供應不足為主的消瘦

型,以蛋白質供應不足為主的水腫型,介于兩者之間的消瘦一水腫型。

一、病因

(一)喂養或飲食不當嬰幼兒生長發育迅速,必須供給足夠的營養物質,尤其是

優質蛋白,才能滿足需要。如果能量和蛋白質攝入不足即可致病。

(二)疾病誘發最常見者為消化系統疾病或先天畸形,如嬰幼兒腹瀉、腸吸收不

良綜合征、唇裂、腭裂等,急、慢性傳染病,腸道寄生蟲病,長期發熱,惡性腫

瘤,先天不足或生理功能低下(早產、雙胎)等均可引起營養不良。

二、臨床表現

體重不增是最先出現的癥狀,繼之體重下降,病久者身高也低于正常。皮下脂肪

逐漸減少或消失,首先為腹部,其次為軀干、臀部、四肢,最后為面頰部。皮下

脂肪層厚度時判斷營養不良程度的重要指標之一。病久者皮膚干燥、蒼白,失去

彈性,肌張力減低,肌肉松馳,身高也低于正常。

【真題庫】患兒,1歲,因食欲差,母乳少,以米糊、稀飯喂養,未添加其他

輔食,診斷為營養不良I度。最先出現的癥狀是

A身長低于正常B體重不增

[解析]:營養不良的患兒最先出現是患兒體重不增加的癥狀,繼之體重下降,

皮下脂肪減少,逐漸出現消瘦,病久者皮膚干燥、蒼白,煩燥不安,肌肉松馳,

身高也低于正常。

【真題庫】營養不良患兒皮下脂肪逐漸減少或消失,最后累及的部位是

(2003)

A面頰部

[解析]:皮下脂肪層消耗的順序首先是腹部,其次為軀干、臀部、四肢、最后

為面頰。

表12—4—2不同程度營養不良的臨床表現________________

營養不良程度1度(輕)II度(中)IH度(重)

體重低于正常均值15%?25%25%?40%40%以上

腹部皮褶厚度0.8?0.4cm0.4cm以下消失

身長尚正常低于正常明顯低于正常

消瘦不明顯明顯皮包骨樣

皮膚尚正常稍蒼白、松弛蒼白,干皺,彈性消失

肌張力基本正常彈性差、松弛肌肉萎縮,肌張力低下

精神狀態稍不活潑萎靡或煩躁不安呆滯,反應低下

抑制與煩躁交替

三、并發癥

(一)營養性貧血最多見為營養性缺鐵性貧血,亦可見營養性巨幼紅細胞性貧血

或二者兼有。

(二)各種維生素缺乏常見者為維生素A缺乏,也有維生素B、C的缺乏。

(三)感染由于非特異性及特異性免疫功能均低下,易繼發各類細菌、病毒、真

菌的感染,如呼吸道感染、腸道感染、尿路感染、敗血癥等。特別是腹瀉病,可

遷延不愈加重營養不良,形成惡性循環。

(西)自發性低血糖可突然發生,表現為面色灰白、神志不清、脈搏減慢、呼吸

暫停、體溫不升但無抽搐,若未及時診治,可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真題庫】1.(15?16題備選答案)(2004)

A體重低于正常均值5%?10%

B體重低于正常均值10%?15%

C體重低于正常均值15%?25%

D體重低于正常均值25%?40%

E體重低于正常均值40%?60%

15I(輕)度營養不良

答案:C

16III(重)度營養不良

答案:E

【真題庫】2.1歲男嬰,因發熱1天入院。查體:T39°C,體重減輕15%,面

紅而光滑,唇紅不干,咽充血,輕度肋外翻,心肺(-),腹壁皮下脂肪0.7cm,

彈性好。此患兒除上呼吸道感染外,伴有的疾病是(2003)

A中度脫水B活動性佝僂病C營養不良D酸中毒E呆小病

【真題庫】3.4歲男孩,身高90cm,體重11kg,皮膚較松弛,腹部皮下

脂肪約0.3cm,該小兒的營養狀況屬(2004)

B輕度營養不良C中度營養不良D重度營養不良E極重度營養不良

[解析]:營養不良的分度:4歲兒童體重應為16kg,本患兒體重低于正常體重

的259r40%之間,腹部皮下脂肪FF<0.4cm,屬中度營養不良。

【真題庫】4.10個月男嬰,雙胎之一。因食欲差就診,查體:欠活潑,面色

稍蒼白,面部無明顯消瘦,兩月前曾間斷腹瀉,測體重7kg,身長73cm,腹部

皮下脂肪0.4cm,四肢肌張力尚可。測血色素為90g/L。該患兒合理診斷為

A正常兒B單純營養性貧血CI度營養不良伴營養性貧血

Dn度營養不良伴營養性貧血Ein度營養不良伴營養性貧血

【真題庫】5.女,7個月。體重5.5kg。母乳喂養,量少,未加輔食。體檢:

神志清,精神可,稍蒼白,腹部皮下脂肪0.5cm,肌肉稍松弛。可能診斷是(2001

BI度營養不良CII度營養不良DIII度營養不良E佝僂病

[解析];7個月嬰兒體重應為6+7X0.25=7.75kg,該患兒體重低于正常

(7.75-5.5)/7.75X100%=29%,腹部脂肪為0.5cm,故為H度營養不良。

【真題庫】6.(28~31題共用題干)(2002)

男孩,3歲,自幼人工喂養,食欲極差,有時腹瀉,身高85cm,體重750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